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渡河上游玛柯河至脚木足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调查
1
作者 龚玉蓉 阴双雨 +5 位作者 刘鑫 陈铁锋 宋靖国 侯宁 刘苏 周青春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为了解大渡河上游水域生态环境现状,该研究于2017-2018年春冬季2次对大渡河上游玛柯河至脚木足河段浮游植物进行收集分析,查明了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此次调查水域的浮游植物共鉴定出102种(属),隶属于6门46属。... 为了解大渡河上游水域生态环境现状,该研究于2017-2018年春冬季2次对大渡河上游玛柯河至脚木足河段浮游植物进行收集分析,查明了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此次调查水域的浮游植物共鉴定出102种(属),隶属于6门46属。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有76种(属),占浮游植物总物种数的74.5%。各河段春季的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比冬季都有显著的增加,分别增加了3.7和2.8倍,但总体呈现低密度和低生物量的特征。为获得该水域浮游植物本底资源现状及水生态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大渡河上游
下载PDF
鳙目标强度和行为特征的水声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任玉芹 王珂 +4 位作者 段辛斌 阴双雨 李世健 刘绍平 陈大庆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共7页
使用EY60回声探测仪于2010年5月10—15日、9月28—29日分别对5种不同体长规格的鳙进行了目标强度及昼夜行为的现场测定。结果显示:鳙的全长范围为30.05~80.00 cm,体长范围为25.10~68.80 cm,体重范围为0.3~6.0 kg,对应的有效目标强度... 使用EY60回声探测仪于2010年5月10—15日、9月28—29日分别对5种不同体长规格的鳙进行了目标强度及昼夜行为的现场测定。结果显示:鳙的全长范围为30.05~80.00 cm,体长范围为25.10~68.80 cm,体重范围为0.3~6.0 kg,对应的有效目标强度范围为-51.84~-42.06 dB,最大目标强度范围为-47.53~-37.06 dB。鳙的目标强度(TS)与其全长、体长、体重的对数值(logBL、logTL、logW)线性回归关系均显著(P<0.01);平均有效目标强度回归方程标准误为0.55~0.61 dB,较最大目标强度回归方程更为准确。另外,鳙的平均游动速度为0.15 m/s,且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鳙(Aristichthys nobilis) 目标强度 行为特征 现场测定
下载PDF
大鳞裂峡鲃的年轮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明典 邓华堂 +3 位作者 田辉伍 阴双雨 黄福江 刘绍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9-782,共4页
大鳞裂峡鲃(Hampala macrolepidot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裂峡鲃属(Hampala),在我国属濒危鱼类[1]。国外分布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内仅分布于澜沧江下游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 大鳞裂峡鲃(Hampala macrolepidot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裂峡鲃属(Hampala),在我国属濒危鱼类[1]。国外分布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内仅分布于澜沧江下游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境内支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裂峡鲃 年轮特征 鳞片 耳石 鳃盖骨 脊椎骨 澜沧江
下载PDF
澜沧江老挝纹胸鮡Cytb基因的序列变异与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金菊 刘明典 +3 位作者 阴双雨 汪登强 刘绍平 陈大庆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5-261,共7页
老挝纹胸鮡是分布于澜沧江流域的一种特有鱼类,喜激流底栖生活。为了解其各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变异,文章分析了129尾采自澜沧江8条支流水系的老挝纹胸鮡mtDNA细胞色素b基因1 138 bp的序列变异,共发现16个多态性位点,定义了15个... 老挝纹胸鮡是分布于澜沧江流域的一种特有鱼类,喜激流底栖生活。为了解其各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变异,文章分析了129尾采自澜沧江8条支流水系的老挝纹胸鮡mtDNA细胞色素b基因1 138 bp的序列变异,共发现16个多态性位点,定义了15个单倍型。澜沧江老挝纹胸鮡遗传变异较低,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是h=0.299,π=0.299,有3个种群甚至没有变异,分子变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群内变异大于各种群间变异,种群间没有差异。对老挝纹胸鮡所有种群进行的单倍型错配分布呈现单峰型,中性检验结果均为负值(Tajima's D=?2.36965,P<0.02;Fu's Fs=?20.975,P<0.05)表明,澜沧江老挝纹胸鮡自然种群可能经历过近期的种群扩张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纹胸鮡 mtDNACytb 遗传结构 种群扩张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生态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以巫水流域水电梯级开发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敏 张垚 +5 位作者 肖志豪 阴双雨 黎如 唐瑶 唐彬 刘胜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7-691,共5页
采用"3S"(RS,GIS,GPS)技术对巫水流域1990年、2010年遥感影像进行处理,获得2期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类型图和植被覆盖图,据此对该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为有效生态保护措施的制定、后期水利水电工程的... 采用"3S"(RS,GIS,GPS)技术对巫水流域1990年、2010年遥感影像进行处理,获得2期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类型图和植被覆盖图,据此对该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为有效生态保护措施的制定、后期水利水电工程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流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转变,主要植被类型未产生明显变化,植被覆盖度总体分布格局变化不大,水域面积的增加扩大了湿地动物生境,增加了水域的综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巫水流域 水电梯级开发 回顾性评价
下载PDF
中华鲱鲇年龄鉴定及生长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阴双雨 刘明典 +3 位作者 田辉伍 邓华堂 金菊 刘绍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共10页
对2009~2010年采自澜沧江下游的188尾中华鲱鲇(Clupisoma sinensis)进行了年龄与生长的研究。采用耳石、脊椎骨、鳃盖骨、胸鳍棘4种材料对全部样本进行年龄鉴定,耳石年龄鉴定最为准确,4~5月是年轮形成高峰期。渔获种群由1~6龄共6个... 对2009~2010年采自澜沧江下游的188尾中华鲱鲇(Clupisoma sinensis)进行了年龄与生长的研究。采用耳石、脊椎骨、鳃盖骨、胸鳍棘4种材料对全部样本进行年龄鉴定,耳石年龄鉴定最为准确,4~5月是年轮形成高峰期。渔获种群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以1~4龄个体为主。体长与耳石半径呈线性函数关系。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属于匀速生长类型。采用Von Bertalanfy生长方程描述中华鲱鲇的生长特性。中华鲱鲇肥满度随年龄增长逐步升高,在3龄形成高峰。综合中华鲱鲇性成熟系数的变化状况分析中华鲱鲇繁殖期应处于4~8月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鲱鲇 年轮特征 年龄 生长 澜沧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