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真空电弧推力器阴极斑点烧蚀特性数值计算研究
1
作者 苗龙 陆昶 +2 位作者 白松 廖煜淦 王宁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2-290,共9页
为了研究放电参数及阴极材料对微真空电弧推力器(μVAT)烧蚀与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建立了μVAT阴极斑点烧蚀模型,完成了对推力器工作性能的数值计算研究,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有效性。本文系统比较了几种典型阴极材料(Al,Ti... 为了研究放电参数及阴极材料对微真空电弧推力器(μVAT)烧蚀与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建立了μVAT阴极斑点烧蚀模型,完成了对推力器工作性能的数值计算研究,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有效性。本文系统比较了几种典型阴极材料(Al,Ti,Cu)的烧蚀特性,并获得了微真空电弧推力器工作中离子电流、阴极烧蚀率、阴极斑点烧蚀半径、推力、比冲、推功比及效率等性能参数与电弧电流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工作过程中电弧电流的变化及阴极材料的选取都会对推力器的工作性能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目标性能参数需求,当使用铜作为阴极材料时推力器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真空电弧推力器 阴极斑点模型 电弧电流 烧蚀率 推力性能
下载PDF
离子推力器栅极组件热变形测量方法
2
作者 候珂毅 白博方 +2 位作者 苗龙 陆昶 马沁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487-7501,共15页
栅极组件是离子推力器的核心部件,其所包含的多层栅极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热变形,导致栅极间距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离子推力器的工作性能及寿命。为了实现栅极结构在实际工况下热变形的非接触测量与评估,改进和发展了基于摄像测量的栅... 栅极组件是离子推力器的核心部件,其所包含的多层栅极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热变形,导致栅极间距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离子推力器的工作性能及寿命。为了实现栅极结构在实际工况下热变形的非接触测量与评估,改进和发展了基于摄像测量的栅极变形观测方法,评价了不同图像分析方法(灰度重心法、圆拟合法、灰度匹配法)对变形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灰度匹配方法观测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好;同时,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栅极热变形环境模拟与变形测量系统,可实现高温、通水、通气环境下变形的高精度观测。最后,对环境箱通水通气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二者均会对测量精度造成影响,通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大于通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极变形 摄像测量 灰度重心 圆拟合 灰度匹配
下载PDF
有机气凝胶材料的界面太阳能光热蒸发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燕子 孙金月 +3 位作者 张园婷 张瑞涛 陆昶 高喜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9,25,共7页
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但传统水处理技术存在高成本、高能耗、低效率的问题。由于太阳能具有绿色、可持续的特点,应用气凝胶材料组成的界面太阳能蒸发器来进行海水淡化、污水与废水的处理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 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但传统水处理技术存在高成本、高能耗、低效率的问题。由于太阳能具有绿色、可持续的特点,应用气凝胶材料组成的界面太阳能蒸发器来进行海水淡化、污水与废水的处理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界面太阳能光热蒸发处理水的过程中,其水处理效率与太阳能的吸收及利用、水传输通道及热量管理等密切相关,尤其是太阳能的吸收及利用。简要综述了有机气凝胶材料在界面太阳能光热蒸发技术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包括有机气凝胶材料所用光热材料的类型、光热转换材料转换机制的介绍以及重点对负载不同光热材料的有机气凝胶材料在界面太阳能光热蒸发水处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有机气凝胶材料在界面太阳光热蒸发进行水处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气凝胶 光热材料 太阳能 光热转换 界面蒸发
下载PDF
等离子体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增强环氧树脂自润滑性能研究
4
作者 冯文凯 张前程 +3 位作者 陈静 高喜平 姚大虎 陆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90,104,共5页
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PE)表面接枝极性基团,增强其与环氧树脂(EP)基体的界面粘附力,改性UPE的加入增强了环氧树脂EP的自润滑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4%的改性UPE,使EP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降低至0.016和0.9... 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PE)表面接枝极性基团,增强其与环氧树脂(EP)基体的界面粘附力,改性UPE的加入增强了环氧树脂EP的自润滑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4%的改性UPE,使EP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降低至0.016和0.98×10^(-5)mm^(3)/(N·m),相比于纯EP,分别降低了96.3%和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等离子体改性 环氧树脂 自润滑性能
下载PDF
碳酸钙填料对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积收缩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陆昶 燕小然 +1 位作者 邹犁野 高常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38,共6页
研究了CaCO3填料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体积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SEM、DSC、TG和溶胀实验研究了其作用机制。填料的加入导致填料/UP复合体系的体积收缩率先上升,后下降;用偶联剂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后加入复合体系中发现,复合体系的体积收... 研究了CaCO3填料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体积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SEM、DSC、TG和溶胀实验研究了其作用机制。填料的加入导致填料/UP复合体系的体积收缩率先上升,后下降;用偶联剂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后加入复合体系中发现,复合体系的体积收缩率变小。填料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影响复合体系的体积收缩:填料取代了部分树脂,有利于体系的体积收缩率下降;复合体系固化后在填料及UP界面处形成空隙,有利于复合体系体积收缩率的降低;填料抑制苯乙烯的挥发,导致体系中不饱和聚酯固化密度增大,使体系体积收缩率上升。偶联剂的加入增加了填料与树脂的界面作用力,且可使苯乙烯的挥发量增加,导致其交联密度下降,使体积收缩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不饱和聚酯 体积收缩 偶联剂 机制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陆昶 彭宜海 +2 位作者 刘继纯 彭淑鸽 张玉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7,共3页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不饱和聚酯(UP)/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且研究了蒙脱土的用量对UP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原位聚合法可制备剥离型UP/MMT纳米复合材料,当蒙脱土的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较UP有大幅提高。通过...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不饱和聚酯(UP)/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且研究了蒙脱土的用量对UP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原位聚合法可制备剥离型UP/MMT纳米复合材料,当蒙脱土的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较UP有大幅提高。通过密度法测量复合体系的体积收缩率发现,少量蒙脱土的加入就可大幅降低UP的体积收缩率;通过DSC研究UP/MMT复合体系的固化性能发现,蒙脱土的加入可降低体系的固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插层
下载PDF
尼龙6/聚苯乙烯共混物融合缝的形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陆昶 文力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75,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定,研究了尼龙6/聚苯乙烯(PA-6/PS)共混体系融合缝的形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分散相和连续相的粘度比对融合缝的形态有重要影响。当η分散相/η连续相>1时,融合缝处分散相的形态不同于本体,融合缝处... 采用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定,研究了尼龙6/聚苯乙烯(PA-6/PS)共混体系融合缝的形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分散相和连续相的粘度比对融合缝的形态有重要影响。当η分散相/η连续相>1时,融合缝处分散相的形态不同于本体,融合缝处分散相沿融合缝取向;当η分散相/η连续相<1时,融合缝处分散相的形态与本体形态相似,均以球形粒子分散于基体中。融合缝的存在使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有较大下降,主要由融合缝处分散相形态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聚苯乙烯 共混物 融合缝 形态
下载PDF
剥离型(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2
8
作者 陆昶 邢艳艳 +3 位作者 田炳坤 彭淑鸽 刘继纯 张玉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7,共4页
研究了制备剥离型(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H)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研究表明,通过原位插层及熔融插层只能制备出插层型的SMAH/MMT纳米复合材料。为了制备剥离型的SMAH/MMT纳米复合材料,先将尼龙6(PA6)与MMT熔融插层制备... 研究了制备剥离型(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H)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研究表明,通过原位插层及熔融插层只能制备出插层型的SMAH/MMT纳米复合材料。为了制备剥离型的SMAH/MMT纳米复合材料,先将尼龙6(PA6)与MMT熔融插层制备出PA6/MMT纳米复合材料,再用抽提的方法将PA6/MMT复合材料中的部分PA6除去,得到含有少量PA6的剥离型MMT,然后将剥离型MMT与SMAH共混,从而制备出剥离型的SMAH/MMT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粘度低于SMAH,且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H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PA6
下载PDF
原位插层法制备SMA/MMT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
9
作者 陆昶 刘翠云 +2 位作者 刘继纯 彭淑鸽 张玉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18,31,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MMT的用量对插层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可制得SMA/MMT纳米复合材料,随着MMT用量的增加,SMA/MMT纳米复合材料逐渐由插层型过...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MMT的用量对插层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可制得SMA/MMT纳米复合材料,随着MMT用量的增加,SMA/MMT纳米复合材料逐渐由插层型过渡到部分剥离。并且将原位聚合所得SMA/MMT纳米复合材料再次进行熔融插层后,可得到剥离效果更为明显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得的SMA/MMT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插层
下载PDF
提高塑料注塑件融合缝强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昶 高喜平 +2 位作者 彭淑鸽 刘继纯 张玉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3,共4页
塑料在注射成型过程中会生成融合缝,融合缝会导致塑料注射件的强度下降。简述了了融合缝的形成机理及危害,概括了融合缝导致无定形聚合物、结晶聚合物及共混物制品强度下降的机理,并重点阐述了提高塑料注射件融合缝强度的方法。
关键词 融合缝 注塑件 强度塑料
下载PDF
SMA/MMT纳米复合材料中残留插层剂对其加工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陆昶 姬生 +3 位作者 刘翠云 刘继纯 彭淑鸽 张玉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1-3,19,共4页
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研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蒙脱土(SMA/MMT)纳米复合材料中残留插层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其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残留部分插层剂会导致SMA降解,且加工温度越高,降解程度越大,使其失去使用价值。... 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研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蒙脱土(SMA/MMT)纳米复合材料中残留插层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其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残留部分插层剂会导致SMA降解,且加工温度越高,降解程度越大,使其失去使用价值。将体系中的插层剂完全洗净后,SMA/MMT复合材料中SMA不再发生降解,复合体系具有与SMA类似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插层剂 加工性能 降解
下载PDF
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几点反思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昶 《小学科学》 2011年第11期128-128,共1页
我国是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历来都重视道德伦理教育,但德育教育又是个千古难题。中小学德育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仍停留在传统的德育观念上,无法适应社会与经济改革的变化,创造性不足,个性特点不明显,科学化程... 我国是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历来都重视道德伦理教育,但德育教育又是个千古难题。中小学德育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仍停留在传统的德育观念上,无法适应社会与经济改革的变化,创造性不足,个性特点不明显,科学化程度不足等,导致当前学生浮躁、自负、彷徨等心理问题。因此,当前学校德育应该融人教学,改革陈旧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在创新中走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 班主任 反思 道德伦理教育 经济改革 中小学德育 科学化程度 礼仪之邦
下载PDF
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以材料化学专业为例
13
作者 刘翠云 逄显娟 +4 位作者 李想 赫玉欣 姚大虎 高喜平 陆昶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205-207,共3页
毕业设计作为材料化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意识与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结合我校本专业的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从毕业设计选题,学生认知,过程监控,多维评价机制等多... 毕业设计作为材料化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意识与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结合我校本专业的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从毕业设计选题,学生认知,过程监控,多维评价机制等多元化举措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培养学生多元化能力,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毕业设计 教学实践 能力培养
下载PDF
低苯乙烯挥发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14
作者 黄新辉 陆昶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0,共6页
针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中苯乙烯易挥发,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不足,采用在UPR中添加有机蒙脱土(OMMT)的方法,抑制苯乙烯挥发,从而制备出低苯乙烯挥发的UPR。研究表明,OMMT可以明显降低UPR中的苯乙烯挥发,在1%质量分数的添加量... 针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中苯乙烯易挥发,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不足,采用在UPR中添加有机蒙脱土(OMMT)的方法,抑制苯乙烯挥发,从而制备出低苯乙烯挥发的UPR。研究表明,OMMT可以明显降低UPR中的苯乙烯挥发,在1%质量分数的添加量下,即可将UPR在静置和固化阶段的苯乙烯挥发量降低73%和88.5%。与UPR中直接添加OMMT的工艺相比,采用将苯乙烯与OMMT混合后,再与不饱和聚酯(UP)混合的工艺,更有利于抑制苯乙烯挥发。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UPR分子链可进入OMMT片层间,使得其层间距增大,甚至剥离。OMMT通过吸附苯乙烯,并延缓其扩散,抑制UPR中苯乙烯挥发。系统研究了OMMT对UPR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1%的OMMT不仅对UPR的可加工性能、透光性影响较小,还可提高UPR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有机蒙脱土 苯乙烯 挥发 性能
下载PDF
阻燃抗静电耐冲击UPVC管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继纯 张肖楠 +3 位作者 王伟晓 陆昶 李晴媛 张敏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2,79,共4页
制备了具有阻燃、抗静电和耐冲击性能的硬质聚氯乙烯(UPVC)管材专用料,分析了炭黑用量和表面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用量过少(小于6 phr)时,材料的导电能力减弱;炭黑用量过多(大于10 phr)时,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变差,阻燃性... 制备了具有阻燃、抗静电和耐冲击性能的硬质聚氯乙烯(UPVC)管材专用料,分析了炭黑用量和表面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用量过少(小于6 phr)时,材料的导电能力减弱;炭黑用量过多(大于10 phr)时,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变差,阻燃性能下降。炭黑未经过表面处理且用量为10 phr左右时,UPVC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聚氯乙烯 阻燃 抗静电 冲击性能
下载PDF
NCC改性海藻酸钠可降解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翠云 高喜平 +3 位作者 黄宇 谢士礼 陆昶 张玉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2,共3页
通过硫酸水解微晶纤维素制备纳米尺寸的纤维素晶体-纳米纤维素(NCC),以NCC为增强体,通过流延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海藻酸钠复合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膜的吸湿性能,阻隔性能,透光率... 通过硫酸水解微晶纤维素制备纳米尺寸的纤维素晶体-纳米纤维素(NCC),以NCC为增强体,通过流延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海藻酸钠复合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膜的吸湿性能,阻隔性能,透光率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可以显著提高膜的力学性能,与纯海藻酸钠膜相比,含量15%NCC使拉伸强度提高了近45%,同时NCC的引入降低了材料的吸湿率。水蒸汽透过性下降了24.9%,有效提高了材料的阻隔性能,红外光谱与XRD分析表明NCC与基体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纳米纤维素 复合膜 力学性能 阻隔性能 可降解
下载PDF
EVA无卤阻燃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喜平 李小童 +5 位作者 王博 王茹悦 岳瑞恒 刘佳园 陆昶 张玉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0-45,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无卤阻燃改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要介绍了无卤阻燃剂(氢氧化物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膨胀阻燃剂等)的阻燃机理、特点及改性方法,并展望了EVA无卤阻燃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无卤阻燃剂 改性 进展
下载PDF
聚苯乙烯无卤阻燃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继纯 付梦月 +2 位作者 李晴媛 陆昶 张玉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苯乙烯类聚合物无卤阻燃方面的研究现状,详细地介绍了包括磷系、氮系、硅系、金属氢氧化物以及化学改性阻燃在内的无卤阻燃体系。分析了各种阻燃体系的优缺点及阻燃机理,并展望了阻燃聚苯乙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无卤阻燃 阻燃剂 改性
下载PDF
PS/MH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继纯 付梦月 +1 位作者 李晴媛 陆昶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将聚苯乙烯(PS)树脂与改性后的氢氧化镁(MH)进行熔融共混制备PS/MH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水平燃烧实验、氧指数实验和高温处理实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在制备和加工过程中,复合材料中... 将聚苯乙烯(PS)树脂与改性后的氢氧化镁(MH)进行熔融共混制备PS/MH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水平燃烧实验、氧指数实验和高温处理实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在制备和加工过程中,复合材料中的MH的微观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复合材料中MH的阻燃机理不变。随着M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发烟和滴落减少,水平燃烧速率从34.08mm/min下降至22.84 mm/min,MH用量达到80 phr时复合材料能够自熄,材料的氧指数达24.0%。MH的引入使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残留率增大,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氢氧化镁 熔融共混 燃烧性能
下载PDF
HIPS/PPO合金的燃烧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井蒙蒙 刘继纯 +2 位作者 陈权 陆昶 张玉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5,共4页
利用HAAKE流变仪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与聚苯醚(PPO)熔融复合,采用水平燃烧、氧指数测试、高温热分解、热重分析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与纯HIPS相比,HIPS/PPO合金的阻燃性能明显改善。随着PPO用量增加,聚合物合金在燃烧时的熔... 利用HAAKE流变仪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与聚苯醚(PPO)熔融复合,采用水平燃烧、氧指数测试、高温热分解、热重分析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与纯HIPS相比,HIPS/PPO合金的阻燃性能明显改善。随着PPO用量增加,聚合物合金在燃烧时的熔融滴落和发烟逐渐减少,水平燃烧级别逐渐提高,氧指数增大,热分解温度和热分解后的残留率都逐渐增加。在HIPS树脂基体中加入20 phr PPO可使聚合物合金在空气中燃烧时自熄,水平燃烧级别从FH-3级升为FH-2级。加入PPO后,聚合物合金在高温下成炭能力显著增强,形成的炭层覆盖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形成保护层,同时聚合物合金在熔融后的黏度显著增大,两者对热量传递、氧气和分解产物迁移的屏蔽、阻隔作用是造成材料阻燃性能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聚苯乙烯 聚苯醚 聚合物合金 燃烧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