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HH程度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凝血功能、内脏灌注的影响
1
作者 吴啸鸽 陈元良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66-70,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程度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内脏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均采...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程度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内脏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均采用AHH、自体血回输与控制性降压,根据AHH程度将其分成A组(n=55)与B组(n=47)。A组设定目标稀释值为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 30%,B组设定为HCT 2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尿量、输液总量、出血量及麻醉诱导后(T_(0))、血液稀释后(T_(1))、术毕(T_(2))的心率、体温、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小板(platelet,PLT)及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gastric intramucos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PgCO_(2))、胃黏膜pH值(gastric intramucosal pH,pHi)。结果 B组患者的扩容液体总量、输液总量显著多于A组(P<0.05)。两组患者T_(1)的心率、体温显著低于T_(0)与T_(2),B组患者T_(1)的心率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T_(1)、T_(2)的PT显著长于T_(0),FIB、PLT显著低于T_(0) (P<0.05);B组患者T_(1)、T_(2)的PLT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T_(1)、T_(2)的PgCO_(2)显著高于T_(0),pHi显著低于T_(0) (P<0.05),且B组患者T_(1)、T_(2)的pHi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AHH目标值设定为HCT 25%~30%的总体安全性高,其中目标值为HCT25%时PLT水平更低,但亦在正常范围内,而PgCO_(2)增高,pHi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凝血功能 内脏灌注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骨性关节炎血清IL-1、IL-8及TNF-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元良 张寿 钟海波 《陕西中医》 2013年第9期1251-1253,共3页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骨性关节炎家兔血清中IL-8、IL-1及TNF-a含量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家兔骨关节炎模型(采用Hulth造模法),造模成功4周后用配制成的骨碎补药液灌胃,灌胃4周后分别取各组动物血清测定其血清中的IL-1、IL-8及TN...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骨性关节炎家兔血清中IL-8、IL-1及TNF-a含量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家兔骨关节炎模型(采用Hulth造模法),造模成功4周后用配制成的骨碎补药液灌胃,灌胃4周后分别取各组动物血清测定其血清中的IL-1、IL-8及TNF-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组和维固力治疗组家兔血清中IL-8、IL-1及TNF-a水平均出现明显的升高(P<0.01)。经4周的灌胃治疗后,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组和维固力治疗组动物血清中的IL-1、IL-8及TNF-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组与维固力治疗组比较,IL-1、IL-8及TNF-a表达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对骨性关节炎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1、IL-8及TNF-a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骨碎补/治疗应用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A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注射器法行颏颈部吸脂术26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元良 程宁新 +1 位作者 惠俐 李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620-621,共2页
颏颈部局限性皮下脂肪堆积使颈部外形缩短,颏颈之间的曲线、下颌骨的轮廓线消失,面颈部的分界不明显,严重者呈“双下巴”外形,影响外观,故要求颈部塑形。
关键词 颈部吸脂术 注射器法 皮下脂肪堆积 颏颈部 轮廓线 下颌骨 面颈部 外形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元良 张寿 钟海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058-1059,共2页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常规服用骨化三醇,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血...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常规服用骨化三醇,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血钙、血磷浓度的改变。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7%和7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骨密度和血钙、血磷浓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治疗 @阿仑膦酸钠 骨化三醇
下载PDF
我国矿井水处理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元良 何绪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24期213-213,共1页
在分析各类矿井水水质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矿井水处理利用现状,分析了各类矿井水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讨相应的处理新方法,提高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率,解决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 矿井水 处理 问题
下载PDF
静注尼可刹米对麻醉术后频繁、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元良 张明途 +1 位作者 杜光生 徐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8期1083-1083,共1页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麻醉术后 尼可刹米 疗效观察 静注 呼吸中枢兴奋剂 麻醉恢复期 严重并发症
下载PDF
利多卡因胶浆对喉罩通气患者全麻苏醒期咽喉舒适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元良 王毅源 +1 位作者 张明途 杜光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0年第6期671-673,共3页
喉罩是介于气管导管和麻醉加压面罩之间的第三种全麻通气工具,具有操作简单、对呼吸道损伤较小、患者易于接受、并发症少等优点[1]。然而喉罩在置入过程中对咽喉部黏膜的直接损伤及留置期间喉罩对咽喉部位黏膜的侧压伤仍难以完全避免,
关键词 喉罩通气 全麻苏醒期 利多卡因胶浆 咽喉部 舒适程度 患者 呼吸道损伤 气管导管
下载PDF
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8
作者 陈元良 王毅源 +1 位作者 张明途 杜光生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589-589,593,共2页
近年来,丙泊酚已广泛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但丙泊酚镇痛作用较弱,因此绝大多数患者在术毕清醒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宫缩疼痛。我院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口服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镇痛以减轻患者术后宫缩疼痛、提高术后舒适... 近年来,丙泊酚已广泛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但丙泊酚镇痛作用较弱,因此绝大多数患者在术毕清醒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宫缩疼痛。我院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口服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镇痛以减轻患者术后宫缩疼痛、提高术后舒适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 术后镇痛 塞来昔布 患者 超前镇痛 选择性COX-2抑制剂 宫缩疼痛 镇痛作用
下载PDF
应用微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脑外科危重患者术中液体管理及对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陈元良 乐新会 +2 位作者 杨娜 吕华燕 蓝志坚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3期557-558,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对脑外科危重患者术中液体管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外科危重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VV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 目的探讨微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对脑外科危重患者术中液体管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外科危重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VV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输血量、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SVV组输液量、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VV组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VV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死亡率为2.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死亡率为6.7%,SVV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可以有效指导脑外科危重患者术中液体管理,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 脑外科危重患者 液体管理 预后
下载PDF
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部分缺损畸形效果观察
10
作者 陈元良 徐士亮 《工企医刊》 2003年第5期6-7,共2页
目的:修复鼻翼部分缺损畸形。方法:采用耳廓复合组织瓣全层嵌入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鼻翼部分缺损畸形12例,移植物面积最小7mm×7mm,最大16mm×15mm。结果:手术均获成功,12例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色淡红,外形佳,随访1年,组织瓣色... 目的:修复鼻翼部分缺损畸形。方法:采用耳廓复合组织瓣全层嵌入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鼻翼部分缺损畸形12例,移植物面积最小7mm×7mm,最大16mm×15mm。结果:手术均获成功,12例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色淡红,外形佳,随访1年,组织瓣色泽正常,瘢痕不明显,供区耳廓较健侧略小,但外形正常。结论在各种鼻翼缺损修复方法中,该方法手术简单,术后鼻翼和鼻孔的外形较好,移植物色泽和形态都非常接近鼻翼皮肤。影响移植物成活的因素和移植物的宽度、手术操作、手术时机、术后处理措施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复合组织瓣 移植修复 鼻翼郎分缺损 畸形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耳部瘢痕疙瘩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欣欣 罗锦辉 +2 位作者 徐士亮 惠俐 陈元良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耳部瘢痕疙瘩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及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切除直接缝合或转移皮瓣修复术,术后1周内行放射治疗,每日1次,连续照射3次,每次剂量5Gy,总剂量15Gy。对有复发倾向者行局部注射激素类... 目的评价耳部瘢痕疙瘩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及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切除直接缝合或转移皮瓣修复术,术后1周内行放射治疗,每日1次,连续照射3次,每次剂量5Gy,总剂量15Gy。对有复发倾向者行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以曲安奈德40mg加2%利多卡因稀释一倍后瘢痕内注射,每周1次,视瘢痕消退情况逐渐撤药。结果本组10例患者,术后随访1.5~5.0年,治愈6例(60%),显效4例(40%),有效率100%。结论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及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是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放射疗法 曲安奈德
下载PDF
单纯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士亮 罗锦辉 +1 位作者 惠俐 陈元良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骨磨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需要矫正的下颌骨区域,使用特殊器械磨削下颌骨体外侧皮质骨、下颌骨下缘及下颌角骨质,同时对部分肥大的咬肌进行处理,矫... 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骨磨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需要矫正的下颌骨区域,使用特殊器械磨削下颌骨体外侧皮质骨、下颌骨下缘及下颌角骨质,同时对部分肥大的咬肌进行处理,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对58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行下颌骨磨削法矫治,除1例术中损伤下齿槽血管引起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好方法。与截骨矫治下颌角肥大的方法相比,该术式保留了下颌骨的内板,维持了颌颈区的立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下颌角肥大 口内入路 下颌骨
下载PDF
关节镜下修整成形术治疗3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的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金旭红 张寿 +3 位作者 邢势 陈元良 王和杰 钟海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修整成形技术治疗3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7月~2012年12月应用关节镜修整成形术治疗的3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时患者年龄...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修整成形技术治疗3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7月~2012年12月应用关节镜修整成形术治疗的3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时患者年龄为12~55岁,平均(29.3±177;16.1)岁;男18例、女14例;右膝17例、左膝15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体征和关节活动度,并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其膝关节功能.结果:3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5.75±177;5.50)个月随访,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1例出现顽固性失眠,余无术后并发症.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成形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96.28±177;3.28)和IKDC评分(91.78±177;4.24)值最高,与术前Lysholm评分(49.72±177;6.12)(t=-37.44,P<0.01)和IKDC评分(47.64±177;4.04)(t=-51.88,P< 0.01)相比均有显著性提高.术后1个月时,18岁以下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81.69±177;3.03)(t=4.79,P<0.01)和IKDC评分(77.07±177;2.51)(t=-3.17,P<0.01)显著优于18岁以上患者.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应用关节镜下修整成形技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是良好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 关节镜 半月板修整成形术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前棘骨折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旭红 张寿 +3 位作者 邢势 陈元良 王和杰 朱振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436,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下行骨折复位、应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关节镜下复位、应用2#爱惜邦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的15例陈旧性...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下行骨折复位、应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关节镜下复位、应用2#爱惜邦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的15例陈旧性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时患儿年龄为6~15岁,男10例,女5例;右膝9例,左膝6例。记录所有患儿术前、术后3个月的症状、体征、关节活动度及X线片检查结果,并对其膝关节功能予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结果:15例患儿术后均获11.67±4.27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复查X线提示均为骨性愈合,患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满意。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95.8±3.34)、IKDC评分(92.08±2.04)值与术前Lysholm评分(52.12±5.77)(t=-28.62,P<0.01)、IKDC评分(47.33±4.29)(t=-39.01,P<0.01)相比显著提高。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行骨折复位、应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前棘骨折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胫骨髁间前棘 骨折 缝线
下载PDF
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老年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可赜 郭祥 +2 位作者 陈元良 韩贵宾 周祖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9-581,共3页
目的分析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27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 6岁(60~72岁)。6例属于GustiloⅠ型开放性骨折,其余21例为闭合性。结果随访10~18个月(平... 目的分析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27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 6岁(60~72岁)。6例属于GustiloⅠ型开放性骨折,其余21例为闭合性。结果随访10~18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按照Johner-Wruhs评估标准,优良率为96%。结论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多段骨折 胫骨髓内钉 髌上入路
下载PDF
不同药物术后自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IL-2、IL-6、IL-10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桂英 胡崇辉 +3 位作者 傅理 徐军 陈元良 吴俊琪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586-158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药物术后自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息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术后充分镇痛对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药物与镇痛方法不同,将120例行LC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组1)...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药物术后自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息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术后充分镇痛对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药物与镇痛方法不同,将120例行LC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组1)患者术后根据需要临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镇痛。舒芬太尼组(组Ⅱ)患者术后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曲马多组(组Ⅲ)患者术后予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观察麻醉前30min、手术后即刻、术后24h和72h4个时点患者血浆中自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1L-10)水平,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各组患者术后2、24、48、72h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各时点组Ⅱ、组Ⅲ的VAS均显著低于组Ⅰ(均P〈0.05)。但组Ⅱ、组Ⅲ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毕即刻至术后72h血浆IL-2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组Ⅱ、组Ⅲ术后24h及72h的水平均高于组Ⅰ(均P〈0.05)。3组患者术毕即刻IL-6、IL-10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升高(均P〈0.01),并持续升高至术后24h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72h各组IL-6、IL-10水平仍高于术前(均P〈0.05)。与组Ⅰ比较,组Ⅱ和组ⅢIL-6、IL-10水平增高的幅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模式较传统镇痛模式满意度好,且能更有效地减轻LC术后炎性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小阴唇肥大矫正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惠俐 徐士亮 +1 位作者 陈元良 李燕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014-2015,共2页
目的观察3种小阴唇肥大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 44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分别行下楔形切除上部带蒂皮瓣重建法、中部楔形切除法、双蒂切除法小阴唇缩小术。结果 44例中下楔形切除上部带蒂皮瓣重建法35例,选择小阴唇最突... 目的观察3种小阴唇肥大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 44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分别行下楔形切除上部带蒂皮瓣重建法、中部楔形切除法、双蒂切除法小阴唇缩小术。结果 44例中下楔形切除上部带蒂皮瓣重建法35例,选择小阴唇最突部位在3-4.5 cm,缝合后切口线在下缘,瘢痕隐蔽;中楔形切除法6例,选择小阴唇最突部位在4 cm以上,缝合后切口线呈直线在小阴唇中部,瘢痕线明显,外缘有时欠光滑;双蒂切除法3例,选择小阴唇最突部位宽在3 cm左右,缝合后切口线在内侧,瘢痕隐蔽。结论小阴唇过度肥大宜选用中楔形切除法,可去除较多量的组织。小阴唇突出不明显,仅是双侧不对称病例,可采用双蒂切除法,保证外观形态和色泽。小阴唇肥大在3-4.5 cm,可采用下楔形切除上部带蒂皮瓣重建法,切口隐蔽,操作简便,外观、形态、色泽均可顾及。原则是既能解决功能问题又能保持良好的外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阴唇肥大 楔形 缩小术 整形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时患者心血管反应及BIS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屠文龙 陈元良 +1 位作者 徐军 杜光生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麻醉诱导 不同剂量 复合异丙酚 心血管反应 患者 BIS 维持
下载PDF
舒芬太尼或曲马多术后镇痛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崇辉 胡桂英 +3 位作者 傅理 徐军 陈元良 吴俊琪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通过评价自控静脉舒芬太尼或曲马多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的影响,探讨不同种类镇痛药物对术后早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LC术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患者为术后自控静... 目的通过评价自控静脉舒芬太尼或曲马多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的影响,探讨不同种类镇痛药物对术后早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LC术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患者为术后自控静脉舒芬太尼镇痛;B组患者为术后自控静脉曲马多镇痛。观察麻醉前30分钟、手术后即刻、术后24小时、术后72小时4个时点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T细胞总数、NK细胞、CD4+及CD8+细胞的水平,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各组患者术后2、24、48、72小时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各时点A组、B组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除术毕即刻T细胞总数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外(均P<0.05),余时间段T细胞总数、NK细胞、CD4+及CD8+细胞的变化与基础值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毕即刻至术后72小时血浆IL-2水平与麻醉前值比较均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术毕即刻IL-6、IL-10水平与麻醉前值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0.05),并持续升高至术后24小时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72小时两组患者IL-6、IL-10水平仍高于术前。结论舒芬太尼和曲马多对LC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两者的免疫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舒芬太尼 曲马多 免疫
下载PDF
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惠俐 徐士亮 +2 位作者 陈元良 李平 程宁新 《新医学》 2010年第6期388-390,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贴敷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探讨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57例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瘢痕,术后1~7d即进行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电子射线的剂量为3Gy/次,5次;或2Gy...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贴敷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探讨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57例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瘢痕,术后1~7d即进行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电子射线的剂量为3Gy/次,5次;或2Gy/次,8~10次,总剂量15~20Gy;γ射线的剂量为5~6Gy/次,2~3次,总剂量15~20Gy),放射治疗结束、切口拆线后1周内开始运用硅凝胶膜贴敷,每日至少贴敷12h以上,连续1~3个月。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357例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经综合治疗后痊愈241例(192/49),占67.5%;显效74例(48/26),占20.7%;有效23例(14/9),占6.5%;无效19例(11/8),占5.3%;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4.7%。7例(2.0%)出现放射性损伤,创面发生溃疡,治疗1个月后溃疡愈合,瘢痕未复发;315例(88.2%)患者治疗部位出现色素沉着,3~6个月自然消失。结论: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贴敷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增生性瘢痕 皮肤瘢痕疙瘩 硅凝胶膜 电子射线 Γ射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