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 |
陈兼
赫斯伯格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2
|
关于中国和国际冷战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
陈兼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9
|
|
3
|
未经“改造”的“转型”——西方学术界关于后苏联时期俄罗斯经济转型的研究 |
陈兼
|
《俄罗斯研究》
CSSCI
|
2004 |
16
|
|
4
|
周恩来与1973年11月基辛格访华 |
陈兼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5
|
激进革命与“保守选择”的对峙:关于冷战时期东亚地区现代化道路之争的若干思考 |
陈兼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6
|
六十年后再思考 朝鲜战争的起源与历史影响 |
陈兼
|
《国家人文历史》
|
2010 |
3
|
|
7
|
盟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援问题 |
陈兼
|
《社会科学》
|
1985 |
0 |
|
8
|
《世界历史评论》定期发行感言 |
陈兼
|
《世界历史评论》
|
2019 |
0 |
|
9
|
增殖细胞核抗原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 |
汤荣光
陈兼
|
《医学科技》
|
1999 |
0 |
|
10
|
长毛对虾人工越冬的问题及对策 |
陈兼
|
《广西水产科技》
|
1991 |
0 |
|
11
|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上海轮运业与上海轮船商 |
于醒民
陈兼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1983 |
2
|
|
12
|
因工死亡获赔29万元 |
陈兼
|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
2008 |
0 |
|
13
|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美国轮船商 |
于醒民
陈兼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1985 |
0 |
|
14
|
“冷战史新研究”: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 |
陈兼
余伟民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1
|
|
15
|
孔飞力与《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
陈兼
陈之宏
|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16
|
对“冷战”在战略层面的再界定--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美国对华及东亚政策的转变及其涵义 |
陈兼
|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
2008 |
9
|
|
17
|
1938年罗斯福的“和平倡议”与英国内阁危机 |
陈兼
倪培华
|
《世界历史》
|
1985 |
1
|
|
18
|
将“革命”与“非殖民化”相连接——中国对外政策中“万隆话语”的兴起与全球冷战的主题变奏 |
陈兼
|
《冷战国际史研究》
|
2010 |
10
|
|
19
|
全球冷战与中国“漫长的崛起” |
陈兼
|
《冷战国际史研究》
CSSCI
|
2013 |
3
|
|
20
|
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一年美国的对德政策 |
陈兼
|
《历史研究》
|
198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