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西湖与运河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及其示踪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路远发 陈好寿 +4 位作者 陈忠大 杨红梅 顾明光 马丽艳 梅玉萍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西湖底部表层沉积淤泥与沉积柱中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沉积柱中206Pb/207Pb=1.1906±0.0029(2σ),208Pb/206Pb=2.0858±0.0074(2σ),而表层沉积淤泥的206Pb/207Pb=1.1705~1.1726,208Pb/206Pb=2.1052~2.1069,... 西湖底部表层沉积淤泥与沉积柱中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沉积柱中206Pb/207Pb=1.1906±0.0029(2σ),208Pb/206Pb=2.0858±0.0074(2σ),而表层沉积淤泥的206Pb/207Pb=1.1705~1.1726,208Pb/206Pb=2.1052~2.1069,存在明显的异常。沉积柱中铅同位素组成演变特征表明,西湖沉积柱的上部受到了现代人为的铅污染,污染物厚度35cm左右,其中顶部10cm污染较为严重。与杭州市有关环境样品的铅同位素背景对比表明,西湖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铅。运河(杭州段)0~30cm的沉积柱中除个别样品外,206Pb/207Pb=1.1543~1.1705,208Pb/206Pb=2.1011~2.1540,与西湖沉积柱下部沉积物中的铅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而与西湖表层沉积淤泥的铅同位素组成一致,这表明运河沉积物存在显著的铅污染。对比表明,运河铅污染也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同时煤铅可能也有一定的贡献。根据西湖沉积柱中铅污染的深度与平均沉积速率估计,杭州地区的铅污染开始于1910年代,但到1970年代铅污染明显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铅污染 铅来源 铅同位素 西湖 运河(杭州段)
下载PDF
城市工业区周边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累积特征 被引量:29
2
作者 严莎 凌其聪 +3 位作者 严森 鲍征宇 陈忠大 彭振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6-230,共5页
对H市工业区土壤-稻米-谷壳体系中重金属的迁移累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重金属元素的迁移累积特征不同,Cd易于从土壤中向稻谷籽实迁移,而Cu,Zn,Cr,Ni,As和Hg等迁移能力则较弱.水稻籽实中不同重金属在稻米和谷壳之间的分配规律不... 对H市工业区土壤-稻米-谷壳体系中重金属的迁移累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重金属元素的迁移累积特征不同,Cd易于从土壤中向稻谷籽实迁移,而Cu,Zn,Cr,Ni,As和Hg等迁移能力则较弱.水稻籽实中不同重金属在稻米和谷壳之间的分配规律不同.营养元素Cu和Zn有向稻米迁移累积的趋势,而有毒有害重金属Pb,Cd,Cr,Ni和As则主要累积于谷壳中,Cr和Ni在稻米和谷壳之间的分配较均衡.重金属在稻米中的累积能力为:Cd>Zn>Ni>Cu>Pb>Cr>Hg>As,而在谷壳中则为:Cd>Pb>Ni>Zn>Cr>Cu>As>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稻 重金属
下载PDF
浙西余杭、临安和富阳交界区中生代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增才 陈忠大 +3 位作者 胡文杰 董学发 吴小勇 袁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1-467,共17页
浙西余杭、临安和富阳交界区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频繁,发育有闲林、千家花岗闪长岩,拔山、长乐桥二长花岗(斑)岩,鹤山坞和朱村花岗岩,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分为晚侏罗世(152~147 Ma)... 浙西余杭、临安和富阳交界区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频繁,发育有闲林、千家花岗闪长岩,拔山、长乐桥二长花岗(斑)岩,鹤山坞和朱村花岗岩,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分为晚侏罗世(152~147 Ma)、早白垩世早期(139~137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04~103 Ma)3个期次,分别对应于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岩的成岩时段,即由早期至晚期,岩性具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岩的演变规律,与岩石HREE和LREE/HREE分异程度逐渐减弱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余临富交界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具有低TFeO/MgO(1.72~5.28)特征,且P_2O_5与SiO_2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属"Ⅰ"型花岗岩,为地壳深熔和壳幔混合作用的产物。研究表明,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挤压环境,早白垩世早期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后碰撞挤压背景向伸展背景的转换阶段,而晚期花岗岩则形成于持续伸展扩张的构造环境。余临富交界区成岩时代与区域晚侏罗世(164~145 Ma)、早白垩世早期(139~135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09Ma左右)的3期成矿时代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锆石SHRIMP U-PB定年 中生代 浙西
下载PDF
浙江“陈蔡增生杂岩”中洋内弧型变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4
作者 董学发 余盛强 +5 位作者 唐增才 肖庆辉 袁强 陈忠大 周宗尧 吴小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7-828,共12页
文章报道了浙江"陈蔡增生杂岩"中新发现一类特殊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组合,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和角闪岩组成,岩石具有低Ti高Mg的地球化学特征,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岩石稀土总量较低,ΣREE平均为25.46×10^(-6),轻... 文章报道了浙江"陈蔡增生杂岩"中新发现一类特殊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组合,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和角闪岩组成,岩石具有低Ti高Mg的地球化学特征,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岩石稀土总量较低,ΣREE平均为25.46×10^(-6),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及(La/Yb)_N比值较小,平均分别为1.87和1.30,δEu平均为0.97,稀土配分与N-MORB及T-MORB类似,而微量元素显示为富集相容元素Cr、Ni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Ba、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Zr、P、Ti。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与玻安质岩石十分相似,微量元素比值及图解判别均指示该套变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大洋岛弧(洋内弧)环境。该洋内弧型变基性火山岩的发现表明原定陈蔡群极有可能为新元古代中期至早古生代含有古大洋地壳残片的俯冲增生杂岩,而不是华夏古陆块的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内弧 变基性火山岩 陈蔡增生杂岩 地球化学 浙江
下载PDF
杭州湘湖剖面全新世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顾明光 陈忠大 +4 位作者 汪庆华 覃兆松 张素君 梁河 彭振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对杭州湘湖剖面高密度连续采集的样品,分析了Fe2O3、FeO、TiO2、CaCO3、Al2O3及Fe2O3/FeO比值的高分辨记录,发现它们对全新世的重要地层界面都有较清晰的反映,同时揭示了不同沉积环境下地球化学背景值存在显著的差异.运用Fe3+/Fe2+与年... 对杭州湘湖剖面高密度连续采集的样品,分析了Fe2O3、FeO、TiO2、CaCO3、Al2O3及Fe2O3/FeO比值的高分辨记录,发现它们对全新世的重要地层界面都有较清晰的反映,同时揭示了不同沉积环境下地球化学背景值存在显著的差异.运用Fe3+/Fe2+与年平均温度的关系式推算了各样品点的古温度值,并结合多种地球化学指标、14C测年结果以及岩性岩相组合特征,将湘湖地区全新世早、中期(10~3 ka B.P.)初步划分为4个气候发展阶段,并指出7.5~5.1 kaB.P.之间为本区的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指标 剖面 测年 地层界面 古温度 学记 杭州 关系式
下载PDF
基于地学知识的土地利用适宜性决策体系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丽琴 李江风 +4 位作者 朱江洪 渠丽萍 孔春芳 陈忠大 罗以达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9年第4期65-71,共7页
充分结合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研究地学知识在城市地区土地利用适宜性决策过程中的应用框架,构建包括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建设用地区位经济适宜性、农用地适宜性等在内的土地利用综合适宜性决策体系,综合考虑城市地区空间发展需求、... 充分结合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研究地学知识在城市地区土地利用适宜性决策过程中的应用框架,构建包括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建设用地区位经济适宜性、农用地适宜性等在内的土地利用综合适宜性决策体系,综合考虑城市地区空间发展需求、地质环境条件、区位经济优势、基础设施条件、短缺生态资源保护等,确定土地利用综合适宜性决策的框架体系。以杭州市为例开展了土地利用综合适宜性决策研究,结论反映框架的适用性及优势。提出的思路框架可以更好地沟通地学与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且将地学知识充分运用于土地利用适宜性决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知识 土地适宜性决策 杭州市
下载PDF
杭嘉湖平原第四纪地层高精度对比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忠大 覃兆松 +3 位作者 梁河 张素君 廖福源 彭振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75-280,共6页
通过标准孔古气候旋回宏观识别标志的研究,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解决了杭嘉湖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和200余个钻孔的等时对比问题,在此基础上制作了高精度对比的剖面图及准瞬时岩相古地理图,为研究杭嘉湖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古地... 通过标准孔古气候旋回宏观识别标志的研究,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解决了杭嘉湖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和200余个钻孔的等时对比问题,在此基础上制作了高精度对比的剖面图及准瞬时岩相古地理图,为研究杭嘉湖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古地貌变迁提供了更为精确的资料。运用“基准面旋回”作为层序地层的划分依据,以古土壤层及其可与之对比的暴露面和河流冲刷面为边界,将平原第四系划分为9个亚层序,并发现亚层序与气候旋回呈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嘉湖平原 第四纪 气候旋回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下载PDF
杭州湘湖地区三维工程地质结构特征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忠大 胡根兴 +1 位作者 毛汉川 彭振宇 《上海地质》 2009年第1期16-21,共6页
杭州湘湖地区为山前堆积、钱塘江冲海积与冲湖积相沉积环境,西南部软土发育,北部和东部砂性土为主,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工程地质层特征、空间展布、物理力学性质和三维工程地质结构分析表明,软土中存在透镜状砂体、粉砂土中夹软土,... 杭州湘湖地区为山前堆积、钱塘江冲海积与冲湖积相沉积环境,西南部软土发育,北部和东部砂性土为主,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工程地质层特征、空间展布、物理力学性质和三维工程地质结构分析表明,软土中存在透镜状砂体、粉砂土中夹软土,构成较好的地下水通道和剪切滑动层。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应重点注意软土地基与砂土液化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并建立监测预警体系,以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湘湖 工程地质 三维地质结构
下载PDF
浙西的加里东运动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忠大 吴小勇 《浙江国土资源》 1996年第2期28-34,共7页
作者运用地层超覆面展平的方法,在浙西上古生界超覆面展平图中,勾绘了浙西加里东运动形成的古地质图,显示了浙西地区加里东运动的表现,是一个轴迹走向北东的平缓开阔的褶皱运动。通过1:5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浙西汾口测区多期褶皱的... 作者运用地层超覆面展平的方法,在浙西上古生界超覆面展平图中,勾绘了浙西加里东运动形成的古地质图,显示了浙西地区加里东运动的表现,是一个轴迹走向北东的平缓开阔的褶皱运动。通过1:5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浙西汾口测区多期褶皱的剖析,证明浙西的加里东运动不仅是简单的局部的升降运动,而且是具一定方向性的广泛的褶皱运动;同时发生浅变质作用叠加于前震旦系岩层之中,后经印支期褶皱叠加形成浙西富有特色的花边褶皱。此外,本文还阐述广浙西加里东运动所形成的褶皱轴迹方向的转换的成因与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运动 褶皱 变质 浙西地区
下载PDF
浙西双溪口花岗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对Sn成矿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增才 汪发祥 +6 位作者 董学发 余盛强 赵旭东 胡文杰 胡开明 陈忠大 吴小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9-891,共13页
浙西地区地处下扬子陆块东南缘,区内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强烈,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与锡成矿作用有关的双溪口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成岩年龄为130.4±1.1 Ma。岩石具有富SiO_2,高Ga、Zr、Nb和Y,贫Al_2O_3、Sr、Ba... 浙西地区地处下扬子陆块东南缘,区内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强烈,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与锡成矿作用有关的双溪口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成岩年龄为130.4±1.1 Ma。岩石具有富SiO_2,高Ga、Zr、Nb和Y,贫Al_2O_3、Sr、Ba、Ti和P,Eu强烈负异常(δ_(Eu)=0.08~0.42)的地球化学特征,Zr饱和温度为848~887℃,属铝质A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ε_(Hf)(t)变化范围集中在-4.66^-2.50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变化于1192~1311 Ma之间,暗示其源区物质主要来自中元古代地壳。结合区域地质矿产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浙西地区与锡相关的成矿事件发生于132~127 Ma之间,受控于早白垩世伸展环境下壳幔岩浆的相互混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成矿作用 LA-ICP-MS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浙西
下载PDF
浙北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地球化学:成因演化过程及其构造环境示踪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增才 孟祥随 +4 位作者 董学发 吴小勇 陈忠大 余盛强 赵旭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3-419,共17页
浙北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发育有何村石英二长岩、康山、沈家墈、泗岭花岗岩和凤凰山正长花岗岩等岩体。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何村石英二长岩侵位时间为149.2±1.1 Ma,康山花岗岩形成于137.4&... 浙北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发育有何村石英二长岩、康山、沈家墈、泗岭花岗岩和凤凰山正长花岗岩等岩体。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何村石英二长岩侵位时间为149.2±1.1 Ma,康山花岗岩形成于137.4±1.2 Ma,沈家墈、泗岭花岗岩和凤凰山正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在133.6±0.95 Ma^131.3±1.7 Ma之间。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何村石英二长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过铝质I型花岗岩,高Rb、Th、U、K,贫Nb、Ta、Ti,中等的Eu负异常(δEu=0.78~0.79),具有类似岛弧岩浆岩的特征,锆石饱和温度为826~830℃。康山、沈家墈、泗岭花岗岩及凤凰山正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岩石富Si O2,高Ga、Zr、Nb和Y,贫Al2O3、Sr、Ba、Ti和P,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2~0.12);区别在于前者Fe2O3T含量为0.63%~0.89%,母岩浆温度为788~814℃,显示高分异I型特征;后三者Fe2O3T含量为1.02%~1.57%,母岩浆温度为847~868℃,属铝质A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研究表明,何村石英二长岩和康山花岗岩εHf(t)变化范围分别集中在-3.79^-1.67和-6.59^-5.23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对应于1162~1279 Ma和1350~1423 Ma,说明其源区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中元古代地壳;沈家墈、泗岭花岗岩和凤凰山正长花岗岩εHf(t)主要集中在-4.24~2.48之间,tDM2主要集中于915~1161 Ma之间,说明岩体的源区物质来自于中-新元古代江南火山岛弧,εHf(t)值逐渐增大,表明越来越多的幔源物质或新生地壳参与成岩。浙北地区三类岩体分别形成于晚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挤压、早白垩世板块撤离挤压向伸展背景的转换和后造山拉张背景下岩石圈减薄等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浙北
下载PDF
浙江湘湖地区全新世孢粉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顾明光 陈忠大 +3 位作者 卢成忠 汪庆华 覃兆松 张素君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144-1148,共5页
依据钱塘江南岸跨湖桥全新世地层剖面的孢粉分析,结合14C测年以及沉积物岩性岩相特征,将浙江湘湖地区全新世早、中期(10~2.9kaB.P.)划分为3个古气候发展阶段。概述了孢粉组合、植被类型以及气候冷暖、干湿的交替、演化规律,并指出第Ⅱ... 依据钱塘江南岸跨湖桥全新世地层剖面的孢粉分析,结合14C测年以及沉积物岩性岩相特征,将浙江湘湖地区全新世早、中期(10~2.9kaB.P.)划分为3个古气候发展阶段。概述了孢粉组合、植被类型以及气候冷暖、干湿的交替、演化规律,并指出第Ⅱ气候阶段(7.7~5.0kaB.P.)相当于与全球变化相一致的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跨湖桥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中孕育和发展的。本区全新世早期的气候变化与中国南方的深圳湾地区有很好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孢粉记录 古气候 跨湖桥剖面 浙江湘湖
下载PDF
厚覆盖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邱鸿坤 陈忠大 +6 位作者 汪庆华 张素君 覃兆松 顾明光 彭振宇 梁河 卢成忠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4年第2期79-87,共9页
通过1∶25万杭州市幅厚覆盖区第四纪研究和填图实践,初步总结出"以气候旋回及基准面旋回等时性理论为基础,从古气候旋回宏观识别标志研究入手,以标准孔为基准点外延扩展,在反复认识与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剖面等时格... 通过1∶25万杭州市幅厚覆盖区第四纪研究和填图实践,初步总结出"以气候旋回及基准面旋回等时性理论为基础,从古气候旋回宏观识别标志研究入手,以标准孔为基准点外延扩展,在反复认识与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剖面等时格架,制作高精度对比的剖面图及准瞬时岩相古地理图"的研究方法,以及"从古岸线沉积物研究入手,充分运用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表示方法,结合考古及地方志,填绘出具岩石空间分布、海平面升降信息、古文化遗址、浅表含水层展布及河流与海岸线变迁"的非常规填图方法。提高了本区第四纪地层研究精度,使地质图具有强烈的地区特色。拓宽了区调工作的服务领域,并为沿海厚覆盖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另辟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旋回 基准面旋回 古海岸线标志 填图单元 地质填图 厚覆盖区
下载PDF
浙江省蒙山地区平水组成岩环境及其构造变形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庆华 陈忠大 《浙江地质》 2001年第1期27-33,共7页
蒙山地区平水组细碧岩角班岩系经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和构造变形特征研究表明 ,形成于岛弧环境 ,岩浆物质来源为幔源型 ,来源深度约为19Km± ,是扬子古板块活动陆缘增生阶段的产物 ;依据其构造变形特征 ,探讨多期变形... 蒙山地区平水组细碧岩角班岩系经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和构造变形特征研究表明 ,形成于岛弧环境 ,岩浆物质来源为幔源型 ,来源深度约为19Km± ,是扬子古板块活动陆缘增生阶段的产物 ;依据其构造变形特征 ,探讨多期变形构造叠加型式和变质作用 ,并确定其构造变化序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碧角斑岩系 岛弧 构造背景 构造变形序列 平水组
下载PDF
杭州湾岸线变迁与城市规划建设 被引量:4
15
作者 顾明光 龚日祥 +2 位作者 卢成忠 秦祥熙 陈忠大 《上海地质》 2008年第4期24-29,共6页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杭州湾沿岸平原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特征,扼要分析了钱塘江与杭州湾岸线的变迁历史及其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指出海平面持续上升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是未来杭州湾海岸带面临的主要威胁,并对环杭州湾城市化发展规划提...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杭州湾沿岸平原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特征,扼要分析了钱塘江与杭州湾岸线的变迁历史及其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指出海平面持续上升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是未来杭州湾海岸带面临的主要威胁,并对环杭州湾城市化发展规划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地质特征 海岸变迁 海平面上升 城市规划建设 海岸带 杭州湾
下载PDF
城市工业区环境系统中的Cd污染循环及其健康风险--以杭州市半山工业区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喻超 凌其聪 +3 位作者 彭振宇 严莎 李晶 陈忠大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74-2484,共11页
为揭示重金属元素Cd在城市环境系统多种介质中的迁移途径及其潜在危害性,系统分析了杭州市半山工业区主要环境介质(土壤-尘埃-水-底泥-生物)样品中Cd的指标含量,并用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土壤、尘埃、底泥中Cd的化学形态特征.结果表明,Cd的... 为揭示重金属元素Cd在城市环境系统多种介质中的迁移途径及其潜在危害性,系统分析了杭州市半山工业区主要环境介质(土壤-尘埃-水-底泥-生物)样品中Cd的指标含量,并用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土壤、尘埃、底泥中Cd的化学形态特征.结果表明,Cd的迁移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尘埃为媒介在地表环境中迁移,二是通过水介质进入水体环境(水和水体底泥).研究区的主要环境介质均已受到一定程度的Cd污染,Cd含量普遍较高,其中以街尘Cd污染最为严重,其平均Cd含量为表层土壤背景值的14.1倍,最高可达64倍.绿地表层土中Cd超标率(GB15618—1995)达到14%,区内水样中有10%的样品超过IV类水限值(GB3838—2002),水体底泥样品中有50%超过了III类土壤标准(GB15618—1995)限值,最大超标倍数达14.6倍.环境介质中的Cd元素均具较高的化学活性,弱酸可提取态Cd含量范围为32%~59%,Cd在不同介质中的化学活性排序为:底泥>土壤>尘埃.苔藓和农作物中的Cd含量表明,环境介质中的Cd已经具备了现实的生物可利用性,而区内蔬菜和稻谷米粒样中Cd超标率分别达到39%和60%,表明Cd污染对居民存在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工业区环境 杭州 环境系统 生物有效性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浙江龙游地区基性及镁质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8
17
作者 董学发 唐增才 +5 位作者 陈忠大 余盛强 赵旭东 周宗尧 吴小勇 肖庆辉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2-1333,共12页
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夏地块之间的龙游地区出露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其对华南前泥盆纪地质构造格局问题的解释至关重要,但目前人们对其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了解不多.通过对其中的基性及镁质变质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可将这些... 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夏地块之间的龙游地区出露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其对华南前泥盆纪地质构造格局问题的解释至关重要,但目前人们对其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了解不多.通过对其中的基性及镁质变质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可将这些岩石可以分为3种类型:"N-MORB"型、"T-MORB"型和"E-MORB"型.其中"N-MORB"型岩石原岩可能主要形成于洋内弧环境,"T-MORB"型岩石原岩主要形成于过渡型大洋中脊及火山弧环境,而"E-MORB"型岩石的原岩则主要形成于富集型大洋中脊、陆缘弧和板内环境.岩石成岩环境的多样性表明龙游地区的变质岩实属一套构造混杂岩,形成过程与古大洋地壳的俯冲、消减有关,这也为龙游榴闪岩的产出、定位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变质岩 镁质变质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龙游 浙江
原文传递
浙西大铜坑斑岩型钨钼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开明 唐增才 +4 位作者 孟祥随 周汉文 董学发 杜雄 陈忠大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35-1450,共16页
浙西淳安大铜坑斑岩型钨钼矿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矿体主要产于花岗岩体与南华系休宁组变质砂岩内外接触带上,是揭示浙皖赣相邻区域成矿规律的重要组成.成矿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过铝质I型花岗岩,岩石富集Rb、K,亏损Sr、Ba等大离子... 浙西淳安大铜坑斑岩型钨钼矿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矿体主要产于花岗岩体与南华系休宁组变质砂岩内外接触带上,是揭示浙皖赣相邻区域成矿规律的重要组成.成矿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过铝质I型花岗岩,岩石富集Rb、K,亏损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Th、U,相对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含量较低(ΣREE=106.2×10^(-6)~211.5×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ΣLREE/ΣHREE=6.4~12.2),中等的Eu负异常(δEu=0.50~0.63),具有类似岛弧岩浆岩的特征.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岩侵位时间为148.3±1.9 Ma,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146.47±0.81Ma,成岩年龄与成矿时代高度耦合,进一步证实钨钼成矿作用与花岗岩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二者在时间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形成于晚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的构造环境,也是华南地区中生代第2次大规模钨钼成矿作用延续到浙西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 U-PB年龄 辉钼矿RE-OS年龄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大铜坑钨钼矿 花岗岩 浙西.
原文传递
浙西北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岩石成因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增才 周汉文 +7 位作者 胡开明 陈忠大 吴小勇 胡文杰 董学发 赵旭东 余盛强 张建芳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78-1295,共18页
浙西北地区晚中生代处于环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区内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发育I型和铝质A型两类花岗岩,前者又分为低分异I型(简称I型)和高分异I型花岗岩两种,形成时限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2~135Ma),其中高分异I型花岗岩集中于早白垩... 浙西北地区晚中生代处于环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区内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发育I型和铝质A型两类花岗岩,前者又分为低分异I型(简称I型)和高分异I型花岗岩两种,形成时限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2~135Ma),其中高分异I型花岗岩集中于早白垩世早期(147~135Ma);铝质A型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135~123Ma).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I型花岗岩(^(87)Sr/^(86)Sr)i值为0.707 004~0.711 896,ε_(Nd)(t)值为-6.70~-2.00,锆石ε_(Hf)(t)值为-5.08~-1.67,TDMC值为1 162~1 358Ma,系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的构造环境下,少量幔源物质沿变向俯冲引起的板片裂隙(窗)与下地壳重熔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早期高分异I型花岗岩(^(87)Sr/^(86)Sr)i为0.706 890~0.709 880,ε_(Nd)(t)值为-6.80~-4.50,锆石ε_(Hf)(t)为-6.59~-5.23,TDMC为1 350~1 423Ma,是古太平洋板块撤离机制下挤压向伸展转换的产物,系软流圈上涌诱发的幔源基性岩浆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长英质岩浆混合并经高程度分异演化形成;早白垩世中期铝质A型花岗岩(^(87)Sr/^(86)Sr)i值为0.703 503~0.710 171,ε_(Nd)(t)值为-8.90~-0.30,锆石ε_(Hf)(t)值为-9.70~2.48,TDMC值为734~1 593Ma,为岩石圈持续减薄机制下,越来越多的幔源物质(或新生地壳)涌入深部长英质岩浆房混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背景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花岗岩 晚中生代 浙西北
原文传递
浙西开化地区新元古代(~828 Ma)弧后盆地扩张——来自类复理石和辉绿岩墙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8
20
作者 唐增才 陈忠大 +5 位作者 胡开明 周汉文 吴小勇 董学发 赵旭东 余盛强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15,共15页
浙西开化地区处于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骆家门组类复理石建造沿苏庄-石柱断裂两侧分布,南东侧解元岭地区侵入有一组辉绿岩墙群,北西侧杨岭地区发现沉凝灰岩夹层.定年结果显示,杨岭地区沉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30.9±4.9... 浙西开化地区处于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骆家门组类复理石建造沿苏庄-石柱断裂两侧分布,南东侧解元岭地区侵入有一组辉绿岩墙群,北西侧杨岭地区发现沉凝灰岩夹层.定年结果显示,杨岭地区沉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30.9±4.9) Ma,解元岭辉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数据限定其成岩年龄下限为(828.2±8.7) Ma.辉绿岩以高Al2O3(15.82%~17.09%),低TiO2(0.64%~1.37%),贫K2O(0.01%~0.04%)为特征,具有平坦的稀土配分型式,(La/Yb)N=1.02~1.78,(Ce/Yb)N=0.93~1.72,与MORB和BABB类似,而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Th、Pb的富集,Nb/U=11.67~28.17,La/Nb=1.21~2.02,Th/Ta=1.79~2.86,则表明岩石形成过程中遭受了弱的地壳物质的混染,显示其更可能是古华南洋向北西扬子陆块俯冲消减诱发弧后小洋盆扩张的产物,同时暗示双溪坞弧可能系裂离弧,更进一步表明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在新元古代(~828 Ma或更晚)尚未完成碰撞拼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墙 类复理石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新元古代 浙西 岩石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