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细胞模型和网络药理学探究儿茶素抗炎、抗癌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应思慧 鲁森 +3 位作者 陈忠正 张媛媛 李斌 林晓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9,共12页
目的:系统揭示茶叶儿茶素的抗炎、抗癌构效关系,并初步探究其背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为体外炎症、癌症模型,采用格里斯试剂法与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分析比较儿茶素的体... 目的:系统揭示茶叶儿茶素的抗炎、抗癌构效关系,并初步探究其背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为体外炎症、癌症模型,采用格里斯试剂法与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分析比较儿茶素的体外抗炎、抗癌活性,借助网络药理学预测各儿茶素抗炎、抗癌的关键靶点与通路,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模拟各儿茶素与关键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比较各单体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8种儿茶素单体均有较强的体外抗炎、抗癌活性,酯型儿茶素的没食子酰基、焦酚型儿茶素B环的邻苯三酚结构和反式儿茶素C_(2)、C_(3)的反式构象使其具有更强的抗炎、抗癌活性,但酯型、焦酚型儿茶素的没食子酰基与其B环的邻苯三酚结构间存在拮抗效应;8种儿茶素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抗癌活性,且没食子酰基有利于儿茶素与其关键抗炎、抗癌靶蛋白IL6、TNF、AKT1通过氢键结合。本文揭示了儿茶素的体外抗炎、抗癌活性及构效关系,为系统、深入阐释儿茶素的功能特性与分子结构等关系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抗炎 抗癌 构效关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非靶向代谢组学揭示南昆山毛叶茶绿茶和红茶的独特化学成分组成
2
作者 龚兴鑫 严毅鹏 +4 位作者 吕敏 李斌 陈忠正 张媛媛 林晓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2-122,共11页
为系统揭示珍稀天然低咖啡碱茶树南昆山毛叶茶的化学成分组成特性,以其绿茶和红茶为主要研究材料,以云南大叶种两茶类为对照,采用高分辨质谱技术非靶向鉴定其代谢物组成,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热图、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比较... 为系统揭示珍稀天然低咖啡碱茶树南昆山毛叶茶的化学成分组成特性,以其绿茶和红茶为主要研究材料,以云南大叶种两茶类为对照,采用高分辨质谱技术非靶向鉴定其代谢物组成,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热图、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比较两品种、两茶类的代谢组差异,并结合标准品和数据库鉴定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4种茶叶共鉴定到代谢物152种,以黄酮类为主(42%),可聚为4簇,两品种间的代谢组差异大于两茶类间的差异;与云南大叶种两茶类相比,南昆山毛叶绿茶以去甲基雏叶龙胆酮、表茶黄棓灵-3-O-没食子酸等14种黄酮和聚酯型儿茶素B同分异构体、可可碱等共24种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特征代谢物,南昆山毛叶红茶的特征代谢物包括没食子儿茶素-3,5-双没食子酸酯、去甲基雏叶龙胆酮、二氢杨梅素等25种黄酮,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异构体、聚酯型儿茶素A同分异构体、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等4种鞣质和可可碱等共40种化合物。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南昆山毛叶茶的功能活性成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昆山毛叶茶 绿茶 红茶 非靶向代谢组学 化学成分组成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质谱和网络药理学探究南昆山毛叶红茶的抗炎机理
3
作者 鲁森 王瑞 +7 位作者 高雄 林慧纯 陈忠正 张媛媛 陈旭洁 黄秋颜 李斌 林晓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9,共10页
目的:探究南昆山毛叶红茶抗炎功效发挥的化学基础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mass spectrometry,UPLC-Q-... 目的:探究南昆山毛叶红茶抗炎功效发挥的化学基础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mass spectrometry,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分析其醇提物活性组分,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抗炎活性组分、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抗炎活性组分与靶点的相互作用能力,采用体外炎症细胞模型验证活性组分对炎性介质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南昆山毛叶红茶中鉴定出213种活性组分,并筛选出花青素、柚皮素、木犀草素、槲皮素等核心抗炎多酚类组分;收集到潜在抗炎靶点493个,并预测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9个关键靶点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初步证明11种抗炎活性组分、特别是木犀草素等9种多酚类物质能与主要靶点稳定结合,且木犀草素、槲皮素能够明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8.91、43.76μmol/L。结论:南昆山毛叶红茶通过木犀草素、槲皮素等多酚类物质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等多个靶点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多条通路发挥抗炎活性。本研究为深入揭示南昆山毛叶茶的抗炎活性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昆山毛叶茶 抗炎 作用机理 高分辨质谱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紫外光降解水中5-羟甲基糠醛的特性及机理
4
作者 狄淼苗 涂庆会 +3 位作者 陈忠正 林晓蓉 李斌 张媛媛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5-273,共9页
为研究紫外(Ultraviolet,UV)光降解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的特性及机理,该研究构建5-HMF水模拟体系,分析紫外光辐射时间、强度、5-HMF初始质量浓度和光敏剂(FeSO_(4)、TiO_(2)和VB_(2))对5-HMF降解的影响;通过密... 为研究紫外(Ultraviolet,UV)光降解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的特性及机理,该研究构建5-HMF水模拟体系,分析紫外光辐射时间、强度、5-HMF初始质量浓度和光敏剂(FeSO_(4)、TiO_(2)和VB_(2))对5-HMF降解的影响;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分析5-HMF紫外光降解反应性,并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鉴定其紫外光降解产物。结果表明:紫外光辐射时间越长,强度越大,5-HMF的初始质量浓度越小,降解率越高;当强度为400μW/cm^(2)、辐射时间为240 min、初始质量浓度为31.5 mg/L时,5-HMF的降解率最大,达83.64%;FeSO_(4)和TiO_(2)对5-HMF的紫外光降解有促进作用,而VB_(2)对其有抑制作用;当FeSO_(4)和TiO_(2)的添加浓度和质量分数分别是1.0 mmol/L和0.025%时,5-HMF的降解率最大,分别为100.00%和76.68%(辐射时间分别为40、80 min,强度400μW/cm^(2));DFT分析结果表明,5-HMF的C=O键更易受到攻击而降解,C4-C11和C1-C8间的化学键易断裂;在UV、UV/FeSO_(4)、UV/TiO_(2)体系中分别鉴定出1、2和5种5-HMF的降解产物;DFT分析结果与质谱鉴定结果相吻合。该研究为降低食品中的5-HMF提供了理论和应用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紫外 光降解 密度泛函理论 降解产物
下载PDF
富硒蛹虫草多糖的结构表征及体外免疫调节活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姚艳婷 杨小兵 +8 位作者 陈旭洁 陈忠正 林晓蓉 张媛媛 向杰 陈少丹 焦春伟 李斌 高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9-48,共10页
为探究富硒蛹虫草多糖的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本研究以富硒蛹虫草子实体为研究材料,通过水提醇沉法,结合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获得均一性好的多糖组分(SeCMP0.2),采用高效渗透凝胶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原子力显微... 为探究富硒蛹虫草多糖的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本研究以富硒蛹虫草子实体为研究材料,通过水提醇沉法,结合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获得均一性好的多糖组分(SeCMP0.2),采用高效渗透凝胶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表征SeCMP0.2的结构特性,利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评价其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SeCMP0.2的重均分子质量为440.7 kDa,硒含量为49.1μg/g,具有三螺旋结构,在水溶液中会发生聚集现象,同时含有α和β构型糖苷键,是一种以半乳糖(53.1%)、葡萄糖(8.2%)、甘露糖(37.1%)为主的杂多糖,主要包含T-Galp-(1→(16.6%)、→2)-Galp-(1→(29.4%)、→6)-Manp-(1→(26.9%)等残基。体外免疫调节结果显示,SeCMP0.2可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上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mRNA表达,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可为富硒蛹虫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蛹虫草 多糖 结构表征 免疫调节活性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质谱和网络药理学的可可茶多酚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秋颜 李斌 +3 位作者 林晓蓉 鲁森 陈忠正 张媛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11,共8页
目的:探究可可茶茶多酚的组成特性及功能活性。方法:以可可茶多酚粗提物为研究材料,采用高分辨质谱分析并鉴定其组分;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潜在功能。结果:经酶抑制试验证实可可茶具有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体外降血... 目的:探究可可茶茶多酚的组成特性及功能活性。方法:以可可茶多酚粗提物为研究材料,采用高分辨质谱分析并鉴定其组分;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潜在功能。结果:经酶抑制试验证实可可茶具有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体外降血糖活性;通过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预测其作用机制,涉及GAPDH、AKT等6个关键靶点和PI3K-AKT等多条通路,通过构建“组分—靶点—通路”网络,结合各组分与淀粉水解酶结合的分子对接筛选出杨梅素、花青素等10种核心降血糖活性组分。结论:可可茶多酚粗提物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可以共同发挥降血糖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茶 茶多酚 降血糖 高分辨质谱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和单质硒的同时制备及其在Fe3+检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胡伟英 叶锡光 +4 位作者 陈忠正 张媛媛 姚向荣 林晓蓉 李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324,共9页
目的:为探讨普洱茶-纳米硒制备掺杂型碳量子点的可行性及其相关特性,实现水体系中Fe^(3+)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普洱茶水提取物稳定分散的普洱茶-硒原子为掺杂原子,采用水浴法,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同时制备出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Pu... 目的:为探讨普洱茶-纳米硒制备掺杂型碳量子点的可行性及其相关特性,实现水体系中Fe^(3+)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普洱茶水提取物稳定分散的普洱茶-硒原子为掺杂原子,采用水浴法,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同时制备出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Pu-erh tea nano-selenium 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PT-Se-CQDs)和单质硒两种物质;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技术表征PT-Se-CQDs的紫外-可见吸收特性和荧光强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X射线衍射等技术表征其形态形貌、元素组成及结构特性;并以PT-Se-CQDs为荧光探针构建荧光传感器,用于水体系中Fe^(3+)检测。结果:当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0 h时,可同时制备得量子产率为3.41%、平均直径约为3.1 nm的类球形PT-Se-CQDs和单质硒。Fe^(3+)对PT-Se-CQDs具有强荧光静态猝灭效应,当Fe^(3+)浓度为0~300μmol/L时,比率荧光强度(F/F_(0))与Fe^(3+)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Fe^(3+)的检出限低至0.2621μmol/L;纯净水和矿泉水中Fe^(3+)含量测定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93%~104.56%和84.53%~113.90%,RSD小于8.15%和4.00%。结论:本研究制备的PT-Se-CQDs对Fe^(3+)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以此建立的检测Fe^(3+)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纳米硒 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 单质硒 荧光传感器 FE3+
下载PDF
水稻空间诱变雄性不育新种质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忠正 刘向东 +3 位作者 陈志强 王慧 卢永根 梅曼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9-205,共7页
通过对空间诱变产生的雄性不育新种质 WS- 3- 1及其亲本特籼占 13和一般品种 IR36花粉形成发育过程的深入研究 ,发现 WS- 3- 1是一份无花粉型的雄性不育新种质 ,不育性稳定 ,不受光温条件影响。其败育机理是花药中层在小孢子母细胞早间... 通过对空间诱变产生的雄性不育新种质 WS- 3- 1及其亲本特籼占 13和一般品种 IR36花粉形成发育过程的深入研究 ,发现 WS- 3- 1是一份无花粉型的雄性不育新种质 ,不育性稳定 ,不受光温条件影响。其败育机理是花药中层在小孢子母细胞早间期开始液泡化 ,过早降解 ,引起绒毡层过早退化 ,使绒毡层无法正常行使功能 ,导致小孢子母细胞粘连并在二分体时期解体 ,无法形成花粉。初步认为空间致变作用是明显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空间诱变 雄性不育新种质 细胞学研究
下载PDF
RNAi沉默淀粉分支酶sbe3基因对水稻直链淀粉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忠正 郭健 +2 位作者 李斌 文海涛 赵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1-295,共5页
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水稻淀粉分支酶sbe3基因片断,经两步组装法将sbe3基因片断分别正向、反向组装入pRNAi-ubi,成功构建sbe3基因RNAi转化载体pRNAi-ubi/sbe3。在农杆菌介导下,对粳稻中花11未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 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水稻淀粉分支酶sbe3基因片断,经两步组装法将sbe3基因片断分别正向、反向组装入pRNAi-ubi,成功构建sbe3基因RNAi转化载体pRNAi-ubi/sbe3。在农杆菌介导下,对粳稻中花11未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转化,通过PCR、Southern杂交鉴定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半定量RT-PCR鉴定出转化苗T1代种子中sbe3基因表达被明显抑制,但只引起转基因水稻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少量的提高,说明采用RNAi仅沉默sbe3基因对水稻胚乳直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淀粉分支酶3 RNA干涉 直链淀粉
下载PDF
藤茶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忠正 陈银烨 +3 位作者 魏超田 李晓玲 张媛媛 李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7,共4页
以藤茶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总多酚热水提取工艺,采用DPPH法测定了其抗氧化活性,以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测定了其抗炎活性。结果表明,藤茶总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25(g/m ... 以藤茶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总多酚热水提取工艺,采用DPPH法测定了其抗氧化活性,以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测定了其抗炎活性。结果表明,藤茶总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25(g/m L),此时总多酚得率为28.61%。藤茶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总多酚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茶叶多酚氧化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忠正 李斌 +1 位作者 黎秋华 杨宏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9-111,117,共4页
以天然无咖啡碱南昆山毛叶茶、英红9号和福云6号三个茶树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根据已克隆的植物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序列分析,设计特异引物,从三个茶树品种中克隆获得多酚氧化酶基因全长,分别编码595、599和597个氨基酸。序列比... 以天然无咖啡碱南昆山毛叶茶、英红9号和福云6号三个茶树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根据已克隆的植物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序列分析,设计特异引物,从三个茶树品种中克隆获得多酚氧化酶基因全长,分别编码595、599和597个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于92.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于94.6%,并包含两个富含组氨酸的铜离子保守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多酚氧化酶 基因克隆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新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以传媒工作室教学模式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忠正 林晓蓉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2-84,共3页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变革了当前的媒介环境,也为新闻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的发展变革了新闻教育的基本理念,对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提出新的挑战,更加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新闻传播类专业...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变革了当前的媒介环境,也为新闻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的发展变革了新闻教育的基本理念,对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提出新的挑战,更加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完善的传媒工作室教学模式,革新现有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室运营与评价机制,切实提升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实践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新闻教育 实践教学 传媒工作室
下载PDF
三层滤料滤池悬移式气水同时冲洗新工艺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忠正 程晓如 +1 位作者 李镇华 陈光强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2-17,共6页
本文论述了对中间试验所得出的三层滤料滤池悬移式气水同时冲洗新工艺的设计参数,进行的生产验证和经济效益的分析,以及研究出的一种防止轻质滤料流失的新型三相分离排水槽。
关键词 过滤 气水冲洗工艺 试验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食品生物技术课程快捷式教学探索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忠正 林晓蓉 李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2期256-257,共2页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大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食品生物技术作为我国高校食品学科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课程内容多、综合性强等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及网络教学资源,进行食品生物技术课程包...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大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食品生物技术作为我国高校食品学科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课程内容多、综合性强等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及网络教学资源,进行食品生物技术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快捷式授课探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主动参与度,提高授课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食品生物技术 教学
下载PDF
QuEChERS方法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5
作者 张媛媛 张卓 +2 位作者 陈忠正 王兵 李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2711-2716,共6页
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测关系到茶叶的质量安全。茶叶样品基质复杂,干扰物质多,其样品前处理是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耗时最长、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并决定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方法作为... 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测关系到茶叶的质量安全。茶叶样品基质复杂,干扰物质多,其样品前处理是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耗时最长、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并决定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方法作为一种农药多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方法,由于具有快速、简单、廉价、有效、可靠、安全的特点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简要介绍QuEChERS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该方法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重要应用,详细评述了在取样量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提取剂选择及净化过程等方面对QuEChERS方法进行优化改进的研究进展。分析了QuEChERs方法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了该方法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发展方向,以期为QuEChERs方法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茶叶 样品前处理 农药残留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HPLC检测绿茶茶汤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 被引量:16
16
作者 路海燕 李斌 +4 位作者 陈忠正 高雄 林晓蓉 魏超田 张媛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03-206,共4页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茶饮料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环己烷(5:5,V/V)萃取,25mgN-丙基乙二胺(PSA)+25mg石墨化炭黑(GCB)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Agilent ZORBAX-XDB C18色谱柱分离,...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茶饮料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环己烷(5:5,V/V)萃取,25mgN-丙基乙二胺(PSA)+25mg石墨化炭黑(GCB)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Agilent ZORBAX-XDB C18色谱柱分离,乙腈和水洗脱。在0.05、0.10mg/L和0.50mg/L加标水平上,吡虫啉和啶虫脒的回收率分别为93.3%~102.5%、95.0%~112.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2%~2.9%、3.0%~5.1%。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检测限分别为0.004、0.001mg/L,定量限分别为0.010、0.006mg/L。方法精密度较高,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啶虫脒 茶饮料 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普洱茶不同贮藏时期微生物种群的鉴定 被引量:31
17
作者 方祥 陈栋 +4 位作者 李晶晶 赵超艺 李斌 黄国资 陈忠正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8年第2期105-108,160,共5页
本研究在8个不同贮藏时期的普洱茶中鉴定出黑曲霉、产黄青霉、根霉、木霉、灰绿曲霉、酵母、芽孢杆菌、无芽孢杆菌、球菌、乳酸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类群。
关键词 普洱茶 贮藏时期 微生物种群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诱导小鼠肝癌细胞醌还原酶活性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佐 王璐 +7 位作者 陈忠正 劳扬 刘杏宜 高雄 燕妮 林晓蓉 张媛媛 李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3-200,共8页
为筛选鉴定出溪黄草中抗癌活性组分,本研究以溪黄草为材料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半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利用小鼠肝癌细胞Hepa1c1c7体外模型测定分离产物对细胞存活率和醌还原酶(quinone reductase,QR/NAD(P)H:reductase 1,N... 为筛选鉴定出溪黄草中抗癌活性组分,本研究以溪黄草为材料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半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利用小鼠肝癌细胞Hepa1c1c7体外模型测定分离产物对细胞存活率和醌还原酶(quinone reductase,QR/NAD(P)H:reductase 1,NQO1)诱导活性。通过核磁共振、质谱分析鉴定组分结构;采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p38、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和c-Jun 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5种蛋白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确定冬凌草甲素诱导QR活性的信号转导通路,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QO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从溪黄草中筛选鉴定出一较强诱导QR活性组分为冬凌草甲素;2)冬凌草甲素质量浓度为0.94μg/m L时,即可诱导QR活性倍增;3)PI3K抑制剂处理显著抑制冬凌草甲素诱导的QR活性,而ERK抑制剂处理显著促进冬凌草甲素诱导的QR活性,但PKC、p38和JNK抑制剂处理对冬凌草甲素诱导的QR活性无明显影响;4)冬凌草甲素显著提高细胞内NQO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溪黄草中的冬凌草甲素具有抗癌活性,其抗癌活性通过提高Hepa1c1c7细胞中NQO1基因的转录及翻译水平以增加QR活性实现,并且其抗癌功能主要通过激活PI3K通路、抑制ERK通路进行信号传导。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溪黄草和冬凌草甲素的癌症化学预防研究奠定前期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冬凌草甲素 醌还原酶 Hepa1c1c7细胞株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普洱茶功效成分及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方祥 李斌 +1 位作者 陈栋 陈忠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3-316,共4页
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和保健功效。本文对普洱茶功效成分与其保健品质之间的关系及普洱茶品质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及其酶系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普洱茶 功能成分 微生物 酶系
下载PDF
广东凤凰单丛三种香型乌龙茶的理化与香气特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晓玲 李斌 +3 位作者 张媛媛 陈玉芬 林晓蓉 陈忠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02-307,共6页
为探究不同香型、不同季节广东凤凰单丛乌龙茶主要理化组成及其香气特性的差异,本研究以蜜兰香、杏仁香、乌叶等三种不同香型乌龙茶春、夏、秋茶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其主... 为探究不同香型、不同季节广东凤凰单丛乌龙茶主要理化组成及其香气特性的差异,本研究以蜜兰香、杏仁香、乌叶等三种不同香型乌龙茶春、夏、秋茶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其主要理化组成和香气成分。结果显示,三种凤凰单丛乌龙茶水浸出物、EGCG、GCG和ECG等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春茶低于夏、秋茶;咖啡碱含量随春、夏、秋季呈现递减趋势。醇类和烯烃类是这三种乌龙茶的主要香气类别,春茶中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香叶醇和月桂烯等组分含量较高;秋茶中芳樟醇和(E)-4,8-二甲基-1,3,7-壬三烯等含量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明显区分这三种凤凰单丛乌龙茶的春茶和夏秋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 乌龙茶 理化组分 香气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