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 血糖 三酰甘油 血清淀粉酶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海雁 陈旭华 +1 位作者 李幸生 杨志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9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三酰甘油(TG)、血清淀粉酶(AMS)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S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MAP组,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发病后第1、3、5天时检测CRP、GLU、TG、AMS...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三酰甘油(TG)、血清淀粉酶(AMS)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S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MAP组,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发病后第1、3、5天时检测CRP、GLU、TG、AMS水平并观察症状持续时间。结果发病后第1、3、5天时,CRP、GLU、TG、AMS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SAP组、MAP组、健康对照组;SAP组患者腹痛、恶心、呕吐、发热持续时间均高于MAP组,且CRP、GLU、TG水平与腹痛、呕吐、高热的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关系,AMS相关性明显低于CRP、GLU、TG。结论 CRP、GLU、TG的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及症状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其水平越高、症状持续时间越长,可作为诊断疾病和判断病情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C反应蛋白 血糖 三酰甘油 血清淀粉酶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海雁 张桂花 +1 位作者 罗锦彬 黄舒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6期2216-2217,共2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 PCR 法(FQ-PCR)检测乙肝病毒 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ELISA 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12月在该院检测的653例乙肝患者,先采用 ELISA 法对其血液标本进行 HBV-M 模式定性检测,检测...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 PCR 法(FQ-PCR)检测乙肝病毒 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ELISA 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12月在该院检测的653例乙肝患者,先采用 ELISA 法对其血液标本进行 HBV-M 模式定性检测,检测顺序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乙型肝炎 E 抗体(Hbe-Ab)、乙肝表面核心抗体(HbcAb);再采用 FQ-PCR 法进行 HBV-DNA 定量检测,观察不同 HBV-M 模式检测结果。结果 HB-sAg、HbeAg、HbcAb 检测同时阳性简称“大三阳”。大三阳[1(+)、3(+)、5(+)模式]和[1(+)、3(+)模式]的 HBV-DNA 阳性率分别为97.97%、94.74%,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 HBV-DNA 阳性率(P <0.05)。大三阳的 HBV-DNA 表达水平(5.59×10^6±2.42×10^5)copies/mL,明显高于其他模式(P <0.05)。结论联合 HBV-M 定性及 HBV-DNA 定量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乙肝病毒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海雁 张桂花 +1 位作者 罗锦彬 黄舒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9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ELISA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乙肝患者653例,先采用ELISA法对其血液标本进行HBV-M模式定性检测,再采用FQ-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观察...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ELISA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乙肝患者653例,先采用ELISA法对其血液标本进行HBV-M模式定性检测,再采用FQ-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观察不同HBV-M模式检测结果。结果大三阳(1、3、5模式)和1、3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97%和94.74%,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大三阳(1、3、5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为(5.59×106±2.42×105),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结论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联合HBV-M定性及HBV-DNA定量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 荧光定量PCR法 HBV-M 乙肝病毒
下载PDF
多重实时PCR用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的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海雁 刘红军 +1 位作者 罗锦彬 徐伟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395-1396,共2页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PCR技术的应用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疑似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病例178例,分别应用多重实时PCR检测法与HC2检测法检测高危型HPV及其亚型的感染情况。结果多重实时PCR检测法与HC2检测法用于...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PCR技术的应用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疑似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病例178例,分别应用多重实时PCR检测法与HC2检测法检测高危型HPV及其亚型的感染情况。结果多重实时PCR检测法与HC2检测法用于高危型HPV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效能上相近;两种检测方法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与鳞状细胞癌的阳性率均高于宫颈炎与湿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实时PCR法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PCR HC2法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HBV基因分型、耐药变异的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海雁 张桂花 +2 位作者 魏威 罗锦彬 黄舒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9期83-84,共2页
目的通过一体化鉴定探讨乙肝病毒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和耐药变异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3例乙肝病毒肝炎患者,以拉米夫定为首选治疗药物,以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为耐药患者替代治疗药物;所有患者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利用... 目的通过一体化鉴定探讨乙肝病毒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和耐药变异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3例乙肝病毒肝炎患者,以拉米夫定为首选治疗药物,以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为耐药患者替代治疗药物;所有患者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利用MassARRAY Assay和实时定量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和耐药变异测定,对其用药情况进行为期3年的追踪分析。结果基因分型:本组病例包括B型40例(54.79%)、C型32例(43.84%)、及D型1例(1.37%),未见其他基因分型患者。耐药变异:在为期3年的追踪治疗中,共发生耐药变异33例(45.21%),其中B型变异率27.5%(11/40),C型变异率68.75%(22/32),D型无变异,各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1、2、3年的耐药变异率分别为3例(4.11%)、9例(27.27%)、21例(63.64%),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P<0.05);B型基因以YVDD变异为主,占81.82%(9/11),其余2例为YIDD变异(18.18%),C型基因均为YIDD变异,其变异类型差异显著(P<0.05)。结论乙肝病毒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和耐药变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利用MassARR.AY Assay高通量技术建立HBV基因分型、耐药变异、前C区/BCP区突变检测技术,可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基因分型 耐药变异 MassARRAY ASSAY 核苷(酸)类似物
下载PDF
不同河岸带植物根际丁草胺降解特性差异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海雁 杨长明 李建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01-2206,共6页
以根际袋盆栽方法,研究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茭白(Zizania aquatica)、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三种典型河岸带植物根际丁草胺降解特征的差异,并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了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与非根际相比较,不同河岸带植物... 以根际袋盆栽方法,研究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茭白(Zizania aquatica)、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三种典型河岸带植物根际丁草胺降解特征的差异,并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了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与非根际相比较,不同河岸带植物根际对土壤中丁草胺降解有显著的增强效应。不同河岸带植物对丁草胺的降解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降解效果由大到小的次序为:菖蒲,芦苇,茭白。芦苇、茭白、菖蒲根际丁草胺降解速率常数依次分别为0.0606、0.0500、0.0680。在丁草胺作用下,不同河岸带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关键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丁草胺对几种植物根际与非根际脱氢酶与脲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但随后抑制并趋于正常水平,而磷酸酶则基本上影响不明显。同期根际的酶活性要比非根际的高。丁草胺作用后,对土壤细菌及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放线菌的数量影响不大。与芦苇和茭白相比,菖蒲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明显更高,说明该植物对土壤中丁草胺污染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丁草胺的微生物降解的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草胺 根际降解 河岸带植物 微生物特征
下载PDF
Cp2-EPS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苗期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海雁 黄荣 +3 位作者 赵亮 杨杰 谢金晶 张振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38,共10页
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 EPS)能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抵抗力。桃色欧文氏菌(Erwinia persicina)Cp2高产EPS,但其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耐盐性的作用不明。因此,本试验以紫花苜蓿‘巨能551’为材料进行沙培试验,探究不同浓... 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 EPS)能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抵抗力。桃色欧文氏菌(Erwinia persicina)Cp2高产EPS,但其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耐盐性的作用不明。因此,本试验以紫花苜蓿‘巨能551’为材料进行沙培试验,探究不同浓度(0,0.5,1.0,1.5和2.0 g·L^(-1))Cp2-EPS对100 mmol·L^(-1)NaCl胁迫下苜蓿苗期盐害的减缓效果。结果表明:100 mmol·L^(-1)NaCl胁迫可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的生长,而添加Cp2-EPS后则对苜蓿生长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当Cp2-EPS浓度为0.5~1.5 g·L^(-1)时,可显著促进苜蓿植株的生长,显著提高苜蓿幼苗的鲜干重、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并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表明0.5~1.5 g·L^(-1)Cp2-EPS能够缓解该胁迫对苜蓿的毒害;而当Cp2-EPS浓度达到2.0 g·L^(-1)时则加剧了该胁迫对苜蓿的毒害。最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 g·L^(-1)Cp2-EPS对该盐浓度下紫花苜蓿的缓解效果最佳。本研究为开发利用改良盐碱地种植紫花苜蓿的生物源制剂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盐胁迫 胞外多糖 生长 光合
下载PDF
舒普深对老年患者体外抗菌作用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海雁 罗锦彬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345-346,共2页
目的探讨舒普深在老年患者感染疾病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从我院老年患者分离出来604株细菌,用法国梅里埃生产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ATB)鉴定菌种,及用K-B法做药敏试验,并进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结果舒普深对引起老年人感染的革... 目的探讨舒普深在老年患者感染疾病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从我院老年患者分离出来604株细菌,用法国梅里埃生产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ATB)鉴定菌种,及用K-B法做药敏试验,并进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结果舒普深对引起老年人感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高达82.2%,非发酵菌敏感率为83.5%,肠杆菌科属敏感率为80.7%,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不甚理想,主要是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活性低,分别只有31.5%和16.4%,对非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非肠球菌高度敏感。分别是97.3%和97.2%。结论舒普深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部分葡萄球菌,链球菌有良好抗菌活性,由于近年来老年人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因而舒普深在治疗老年人感染应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普深 抗菌作用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海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2期734-735,共2页
目的了解和调查临床分离出的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医院住院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来600株葡萄球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菌种及做药敏试验,并进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β-内酰... 目的了解和调查临床分离出的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医院住院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来600株葡萄球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菌种及做药敏试验,并进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β-内酰胺酶试验。结果住院患者4980例分离葡萄球菌600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45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110株,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20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125株;β-内酰胺酶检测,600株葡萄球菌中,β-内酰胺酶阳性者435株,占72.5%;β-内酰胺酶阴性者165株,占27.5%;其中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产酶率高,为80.5%。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均比较强,特别是MRSA和MRSCN,但所有葡萄球菌皆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葡萄球菌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有效治疗疾病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强调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快速免疫组化技术在乳腺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海雁 宋安辉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7期629-630,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在乳腺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乳腺细胞学标本,采用Elivision快速IHC技术检测乳腺肿瘤细胞学诊断中常用抗体(Ki-67、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Elivision快速IHC... 目的探讨快速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在乳腺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乳腺细胞学标本,采用Elivision快速IHC技术检测乳腺肿瘤细胞学诊断中常用抗体(Ki-67、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Elivision快速IHC免疫组化法在30分钟内完成检测,两种抗体显示明确而定位可靠的阳性表达结果,阳性表达率分别为:ER(22/50)、C-erbB-2(34/50)、Ki-67(46/50)。结论Elivision快速IHC技术在乳腺肿瘤细胞学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细胞学 乳腺肿瘤 诊断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病人居家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谢屹红 王慧子 +1 位作者 丁岚 陈海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544-2548,共5页
对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后居家康复病人的自我管理现状、自我管理症状感知、自我管理理论与模式、自我管理方法以及评估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居家康复病人的临床出院指导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自我护理 自我管理 综述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12
作者 丁岚 谢屹红 +1 位作者 陈海雁 王慧子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2期74-76,79,共4页
总结微创小切口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治疗1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充分准备、右心功能监测、呼吸道管理、抗凝管理、预防感染、康复训练、出院指导。该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于术后第21天出院,回访4个月,生存状... 总结微创小切口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治疗1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充分准备、右心功能监测、呼吸道管理、抗凝管理、预防感染、康复训练、出院指导。该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于术后第21天出院,回访4个月,生存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心力衰竭 微创手术 护理
下载PDF
广东省惠阳地区性传播疾病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及药敏结果分析
13
作者 陈海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2期238-239,共2页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对984例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进行10种抗生素药敏实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计数一体化试剂盒进...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对984例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进行10种抗生素药敏实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计数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984例支原体阳性242例,感染率为24.6%。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76.9%(186例)、6.2%(15例)、16.9%(41例)。UU对10种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是交沙霉毒(96.5%),其次是强力霉素(84%)。耐药性最高为环丙沙星(58.4%),其次是阿齐霉素(50.3%)和四环素(33.6%)。结论:性传播疾病(STD)门诊支原体感染率高达23.4%,主要为UU引起(占76.9%,186/242);交沙霉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UU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 药物敏感测定
下载PDF
河岸带植物根际苄嘧磺隆降解与微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长明 蔡文娟 +1 位作者 陈海雁 李建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7-402,共6页
对芦苇、茭白、菖蒲3种河岸带植物根际苄嘧磺隆降解过程及微生物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河岸带植物对苄嘧磺隆的根际降解的增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降解速率大小依次为:菖蒲>芦苇>茭白.培养结束时,菖蒲根际土壤苄嘧磺... 对芦苇、茭白、菖蒲3种河岸带植物根际苄嘧磺隆降解过程及微生物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河岸带植物对苄嘧磺隆的根际降解的增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降解速率大小依次为:菖蒲>芦苇>茭白.培养结束时,菖蒲根际土壤苄嘧磺隆的残留量较芦苇和茭白分别降低了23.1%和32.2%.在苄嘧磺隆作用下,供试3种河岸带植物根际脱氢酶活性表现出先激活后抑制,再恢复的变化趋势,而对脲酶和磷酸酶的影响均表现出抑制效应.苄嘧磺隆施加明显降低了河岸带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特别是对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的影响更为明显.与芦苇和茭白相比,菖蒲根际土壤具有更高的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说明该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对苄嘧磺隆污染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苄嘧磺隆生物降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嘧磺隆 根际降解 河岸带植物 微生物特征 酶活性
下载PDF
桃色欧文氏菌Cp2粉红色素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15
作者 田望军 何林鑫 +3 位作者 陈海雁 赵亮 靳振海 张振粉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2-32,共11页
【目的】探究桃色欧文氏菌(Erwinia persicina)Cp2粉红色素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巨能551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0、0.094、0.188、0.282、0.376、0.470 mg/m L)的Cp2粉红色... 【目的】探究桃色欧文氏菌(Erwinia persicina)Cp2粉红色素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巨能551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0、0.094、0.188、0.282、0.376、0.470 mg/m L)的Cp2粉红色素处理紫花苜蓿,并测定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相关指标。【结果】1)Cp2粉红色素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2)Cp2粉红色素对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呈现出浓度效应:随着Cp2粉红色素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幼苗叶片黄化、整株萎蔫的症状愈加明显,且紫花苜蓿幼苗根系向着渐短渐粗的趋势发展、叶绿素含量较CK显著降低。0.470mg/m L处理使紫花苜蓿幼苗根系长度和叶绿素含量降至最低,叶片相对电导率达到最高(P<0.05);3)与对照相比,Cp2粉红色素致使紫花苜蓿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降低;0.188~0.470 mg/m L处理诱导紫花苜蓿幼苗体内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较CK显著升高;4)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p2粉红色素致使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较CK产生了实质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紫花苜蓿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降解叶绿素、抑制抗氧化酶的活性等方面。【结论】桃色欧文氏菌Cp2分泌的粉红色素能够显著抑制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发育,该结果为揭示桃色欧文氏菌Cp2的致病机理及紫花苜蓿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奠定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2006~2010年医院临床用血回顾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伟帆 陈海雁 杨志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用血现状,以便规范临床输血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对本院2006~2010年临床用血总量、人均用血量、成分血使用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用血总量逐年上升,2009年有所回落,2010年出现较大的升幅;人均用血量...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用血现状,以便规范临床输血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对本院2006~2010年临床用血总量、人均用血量、成分血使用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用血总量逐年上升,2009年有所回落,2010年出现较大的升幅;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血浆的使用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38.6%下降至2010年的32.6%,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的使用比例有所增加,洗涤红细胞使用率低,未使用少白细胞红细胞等特殊血液制品。结论本院临床用血日趋规范,但仍存在输血适应证掌握不严、成分血使用比例不合理的问题,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回顾分析 血液制品
下载PDF
深耕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冀保毅 李传宝 +2 位作者 赵亚丽 陈海雁 李潮海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60-63,共4页
通过两地两年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研究常规耕作并秸秆还田(CT)、深耕并秸秆还田(DT)、深耕但秸秆不还田(DNT)三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和秸秆还田均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DT处理耕层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 通过两地两年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研究常规耕作并秸秆还田(CT)、深耕并秸秆还田(DT)、深耕但秸秆不还田(DNT)三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和秸秆还田均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DT处理耕层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CT处理和DNT处理,分别增加10.8%、23.9%、31.0%和56.1%、85.3%、142.6%。深耕主要增加耕层中下部土壤微生物数量,而秸秆还田能够增加整个耕层土壤微生物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耕 秸秆还田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深耕和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冀保毅 赵亚丽 +2 位作者 穆心愿 陈海雁 李潮海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46-51,共6页
明确深耕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可为改进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提供参考依据。通过2 a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了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深耕+秸秆还田、深耕+秸秆不还田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明确深耕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可为改进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提供参考依据。通过2 a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了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深耕+秸秆还田、深耕+秸秆不还田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主要提高耕层下部土层土壤酶活性,深耕后土壤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3.03%、4.01%、7.39%和5.43%;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水解酶的活性,秸秆还田后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21%、12.68%和4.23%。深耕和秸秆还田均能够提高耕层土壤水解酶活性,该效应受土壤质地和年份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耕 秸秆还田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泰来县泰湖水质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毅群 赵立国 +1 位作者 张丽敏 陈海雁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3年第4期23-24,共2页
本文对泰来县泰湖水质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黑龙江 泰来县 泰湖 水质污染 防治措施 现状分析
下载PDF
作物栽培学差异化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20
作者 冀保毅 彭廷 +2 位作者 潘鹏亮 程琴 陈海雁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333-333,336,共2页
针对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实际和学生培养方向多元化特点,结合作物栽培学的知识结构现状,开设3个实践教学模式:类型Ⅰ是以辅助理解作物栽培学相关知识的实践教学模式;类型Ⅱ是将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与经营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类型Ⅲ是将... 针对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实际和学生培养方向多元化特点,结合作物栽培学的知识结构现状,开设3个实践教学模式:类型Ⅰ是以辅助理解作物栽培学相关知识的实践教学模式;类型Ⅱ是将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与经营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类型Ⅲ是将作物栽培学与农业科研工作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就作物栽培学如何根据学生知识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开拓新型授课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栽培学 差异化 教学改革 实践 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