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粉白化苗高频发生的遗传基础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纯贤 孙敬三 朱立煌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4-18,共5页
花粉白化苗高频发生的遗传基础陈纯贤孙敬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朱立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GENETICBASISONALBINOSFREQUENTLYDERIVEDFROMA... 花粉白化苗高频发生的遗传基础陈纯贤孙敬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朱立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GENETICBASISONALBINOSFREQUENTLYDERIVEDFROMANTHERCULTUREChe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药培养效率 白化苗 质体基因组 花药培养力 遗传基础 无性系变异 白苗 花粉 组织培养 绿苗率
下载PDF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纯贤 孙敬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4-6,共3页
组织培养技术的日益成熟,使数以千计的植物通过器官或胚胎发生形成了再生植株。按照Haberlandt的细胞全能性学说,即植物的每个体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因此人们起先认为本质是无性繁殖的组织培养所得到的再生植株应与原来植株的基因... 组织培养技术的日益成熟,使数以千计的植物通过器官或胚胎发生形成了再生植株。按照Haberlandt的细胞全能性学说,即植物的每个体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因此人们起先认为本质是无性繁殖的组织培养所得到的再生植株应与原来植株的基因型是一致的。但是,随着有人首先注意到培养的细胞和再生植株有形态及染色体变异以来(Blakely等,1964),已有众多的报道发现植物离体培养物和再生植株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其中许多变异在品种改良上颇有价值,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现象作了很好的综述(Larkinand Scowcroft,1981;Orton,1983;Maliga,1984;商效民,1984;朱至清,1991)。本文结合近些年的新进展,对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领域进行较系统的评述,以丰富体细胞遗传学的内容,促进其在植物改良上应用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体细胞 无性系 变异
下载PDF
由小麦×玉米获得的普通小麦加倍单倍体后代的RFLP变异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纯贤 孙敬三 朱立煌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1期55-59,共5页
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L.)的rDNA克隆pTa71和与小麦基因组有部分同源性的玉米(ZeamaysL.)DNA克隆作探针,对由小麦x玉米获得的普通小麦加倍单倍体(DH)后代群体进行RFLP分析。... 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L.)的rDNA克隆pTa71和与小麦基因组有部分同源性的玉米(ZeamaysL.)DNA克隆作探针,对由小麦x玉米获得的普通小麦加倍单倍体(DH)后代群体进行RFLP分析。结果发现,不但用pTa71在这些DH后代中检测到rDNA所发生的明显的减少和扩增及非转录间隔区的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变化,而且用与小麦基因组部分同源的玉米克隆MR13和MR50在一些DH后代中检测到缺失变异,特别是用MR13在普通小麦DH系的18号株的基因组中检测到大幅度的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变化,即原来的4.3kb的强信号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40.0kb、2.5kb和2.0kb三条杂交带。这可能与小麦基因组DNA较大的重排事件有关,也可能是由外源的玉米DNA插入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加倍单倍体 RFLP
下载PDF
Inheritance and Sequence Homology Analysis of the Maize DNA Introgressed into the Wheat Doubled Haploid Plant Through Wheat×Maize Cross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纯贤 孙敬三 朱立煌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7期728-731,共4页
A maize (Zea mays L.) genome_specific repeated DNA sequence (clone MR64) has been transferred into one DH line of wheat through wheat (Triticum persicum Vav. ex Zhuk.) and maize cross. In the present study by RFLP ana... A maize (Zea mays L.) genome_specific repeated DNA sequence (clone MR64) has been transferred into one DH line of wheat through wheat (Triticum persicum Vav. ex Zhuk.) and maize cross. In the present study by RFLP analysis the authors proved that this DNA sequence could stably transmit into DH3 plants, the next generation derived from DH2 self_crossing. A similarity search in all DNA databases using BLASTN program showed that the DNA sequence of MR64 had as high as 93% identity to PREM_2 and 79% to Opie_2 in nucleotides. Both PREM_2 and Opie_2 are known as retrotransposons in maize genome, suggesting that MR64 likely is the partial sequence of a maize retrotransposon. Therefo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me retrotransposon might involve the DNA introgression from maize to wheat genome through wide fertilization. Stable inheritance of this maize genome_specific retrotransposon_like DNA in the wheat genome opens up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retrotransposon as a new tool for gene tagging, function analysis, and insertional mutagenesis in wheat gen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MAIZE wide crosses genetic transmission RETROTRANSPOSON
下载PDF
用光生物素标记F20探针检测柑桔裂皮病类病毒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纯贤 万蜀渊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用光生物素标记F20探针检测柑桔裂皮病类病毒陈纯贤,万蜀渊(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柑桔研究所430070)关键词柑桔裂皮病类病毒,F20探针,光生物素,斑点杂交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也广泛用于病毒和类病毒... 用光生物素标记F20探针检测柑桔裂皮病类病毒陈纯贤,万蜀渊(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柑桔研究所430070)关键词柑桔裂皮病类病毒,F20探针,光生物素,斑点杂交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也广泛用于病毒和类病毒的检测。最初,一般采用放射性同位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裂皮病类病毒 F20探针 光生物素
下载PDF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病毒和类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纯贤 万蜀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34,共3页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病毒和类病毒研究中的应用陈纯贤,万蜀渊(华中农业大学柑桔研究所武汉430070)植物病毒和类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可以在离体培养的寄主组织或细胞里繁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为研究病毒、类病毒等植...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病毒和类病毒研究中的应用陈纯贤,万蜀渊(华中农业大学柑桔研究所武汉430070)植物病毒和类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可以在离体培养的寄主组织或细胞里繁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为研究病毒、类病毒等植物病原与寄主细胞的关系,建立离体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 病毒 类病毒 组织培养
下载PDF
用CEV直接感染柑桔愈伤组织的接种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陈纯贤 万蜀渊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1-334,共4页
根据CEV机械传染及高温诱导发病的特性,用三种方法直接接种柑桔愈伤组织,结合形态学观察、增殖率比较和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带毒切伤浸泡是CEV离体感染柑桔愈伤组织的有效方法。30℃培养条件下,感染CEV的愈伤组织大约在... 根据CEV机械传染及高温诱导发病的特性,用三种方法直接接种柑桔愈伤组织,结合形态学观察、增殖率比较和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带毒切伤浸泡是CEV离体感染柑桔愈伤组织的有效方法。30℃培养条件下,感染CEV的愈伤组织大约在8d后发生明显褐变,并会逐渐加深,同时,感染后的愈伤组织的质地也趋坚硬,且表现出特殊的病理生长特性,前期(0—20d)显著地较健康对照生长快,后期(20—40d)则明显减缓甚至停止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裂皮病 类病毒 柑桔 愈伤组织 接种
下载PDF
柑桔裂皮病的危害、鉴定、传播及防治
8
作者 陈纯贤 万蜀渊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2期51-52,共2页
柑桔裂皮病的危害、鉴定、传播及防治陈纯贤,万蜀渊(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430070)柑桔裂皮病是由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itrusexocortisviroid简记CEV)引起的。它是危害柑枯生产的重要的类病毒病害之一,... 柑桔裂皮病的危害、鉴定、传播及防治陈纯贤,万蜀渊(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430070)柑桔裂皮病是由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itrusexocortisviroid简记CEV)引起的。它是危害柑枯生产的重要的类病毒病害之一,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在一些国家已成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柑桔类果树 裂皮病 危害 鉴定 传播 防治
下载PDF
栽培稻-药用野生稻杂种F_1及回交后代的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被引量:18
9
作者 颜辉煌 颜辉煌 +4 位作者 程祝宽 刘国庆 陈纯贤 闵绍楷 朱立煌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7-162,共6页
以digoxigenin标记的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总DNA作探针,未标记的栽培稻(Oryza sativa)总DNA封阻(1:16),对栽培稻一药用野生稻Fi及回交后代材料根尖体细胞染色体... 以digoxigenin标记的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总DNA作探针,未标记的栽培稻(Oryza sativa)总DNA封阻(1:16),对栽培稻一药用野生稻Fi及回交后代材料根尖体细胞染色体制片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出3个双单体异源附加系和4个单体异源附加系。当标记探针用anti-digoxigenin-POD和DAB检测时,药用野生稻染色体显棕色,栽培稻染色体则因Giemsa对染而显浅蓝色;标记探针用anti-digoxigenin-FITC检测时,药用野生稻染色体发出黄绿色荧光,而栽培稻染色体则因PI对染而发出红色荧光。在异源附加系的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药用野生稻染色质所占区域也很明显。由此看来,有可能利用GISH技术来区分A与稻属的其他基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药用野生稻 异源附加系 基因组原位杂交
下载PDF
小麦×玉米杂交后代的蛋白质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辉 陈纯贤 +4 位作者 孙敬三 王子宁 郭北海 方仁 王景林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5期357-361,共5页
以8 个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母本,2 个栽培玉米(Zea m ays L.)品种为父本杂交所获得的F2 代在形态上出现了明显变异。对其籽粒进行蛋白质电泳分析,得到了如下主要结果:杂交后代... 以8 个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母本,2 个栽培玉米(Zea m ays L.)品种为父本杂交所获得的F2 代在形态上出现了明显变异。对其籽粒进行蛋白质电泳分析,得到了如下主要结果:杂交后代的蛋白质谱带较母本有了很大的变异,主要集中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Glu)区域。杂交后代的蛋白质谱带由5 种类型构成:1.母本型,占全部测试籽粒的22.6% ;2.附加型,占14.3% ;3.互补型,占15.5% ;4.杂种型,占30.9% ;5.缺失型,占16.7% 。对“矮杆早”ד紫粘”的F2 代籽粒进行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变异主要发生在EST-1 区。由此看来,小麦×玉米的杂合子中玉米染色体在被排除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蛋白 酯酶同工酶 分析
下载PDF
水稻第六染色体长臂亚端粒区遗传图与物理图的整合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文明 翟文学 +4 位作者 陈纯贤 郑先武 严长杰 李晓兵 朱立煌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00-408,共9页
生物染色体亚端粒区域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是高度活跃的。为了认识水稻染色体亚端粒区域的组织结构,用水稻第六染色体长臂亚端粒区的 RFLP标记 G342和 R1167作探针筛选BAC文库,以得到的阳性BAC克隆为起点进行染色体... 生物染色体亚端粒区域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是高度活跃的。为了认识水稻染色体亚端粒区域的组织结构,用水稻第六染色体长臂亚端粒区的 RFLP标记 G342和 R1167作探针筛选BAC文库,以得到的阳性BAC克隆为起点进行染色体步行,构建了覆盖这2个分子标记区域约500kb的BAC跨叠克隆群,将这一区域的遗传图和物理图进行了整合。对14个BAC克隆插入末端进行了亚克隆,鉴定的7个亚克隆末端为单拷贝或低拷贝序列,其中5个定位于G342和R1167的侧翼区域。用覆盖这一区域的BAC插入片段作探针对cDNA文库进行初步筛选,获得4个不同的阳性cDNA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RFLP标记 遗传作图 BAC 染色体亚端粒区
下载PDF
禾本科植物染色体消除型远缘杂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孙敬三 陈纯贤 路铁刚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8年第1期1-7,共7页
植物远缘杂交是作物育种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除了核型稳定的种间杂交可以获得杂种以外,还可以利用核型不稳定的种间杂交后父本染色体消除的现象,通过胚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处理获得加倍单倍体(DH)植株。然而从小麦×玉米杂交获得... 植物远缘杂交是作物育种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除了核型稳定的种间杂交可以获得杂种以外,还可以利用核型不稳定的种间杂交后父本染色体消除的现象,通过胚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处理获得加倍单倍体(DH)植株。然而从小麦×玉米杂交获得的DH后代与其理论上应完全同质的遗传表现却不相符,总有2~5%的DH植株发生了形态学变异。最近的研究证明,通过小麦×玉米的受精作用,一些玉米特异DNA可以被转移到小麦DH后代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缘杂交 染色体消除 禾本科植物
下载PDF
玉米特异DNA通过有性杂交导入小麦DH后代的分子证据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纯贤 孙敬三 朱立煌 《中国科学(C辑)》 CSCD 1997年第5期432-437,共6页
构建了玉米的随机基因组文库,筛选了近100个玉米基因组特异的重复DNA克隆,用它们作探针分别对2个来自小麦×玉米的小麦DH群体进行RFLP分析.结果发现,玉米的MR64克隆导入到2个小麦群体的各1株后代中,即在普通小麦DH系的18号株和波斯... 构建了玉米的随机基因组文库,筛选了近100个玉米基因组特异的重复DNA克隆,用它们作探针分别对2个来自小麦×玉米的小麦DH群体进行RFLP分析.结果发现,玉米的MR64克隆导入到2个小麦群体的各1株后代中,即在普通小麦DH系的18号株和波斯小麦DH系的15号株中检测到强杂交信号,这个结果首次从DNA水平上证明某些玉米特异的DNA序列,可通过受精作用以很低的频率转移到小麦DH后代的基因组中.测序分析证实,克隆MR64的插入片段长度为695Pb,A+T含量为58%,用多种酶切玉米基因组进行RFLP分析表明它是一个带1~3个主串联重复单位的散布重复序列.同时还对它的序列结构、甲基化图谱、拷贝数和在玉米染色体上的分布以及在其它小麦品种和禾本科种基因组中的序列同源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双单倍体 DNA
原文传递
Molecular evidence on maize specific DNA fragment transferred into wheat through sexual hybridization
14
作者 陈纯贤 朱立煌 孙敬三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1998年第2期126-132,共7页
Nearly 100 maize specific repeated DNA clones were screened from a maize random genomic library, and used for RFLP analysis of two wheat DH populations from wheat and maize cross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 maize frag... Nearly 100 maize specific repeated DNA clones were screened from a maize random genomic library, and used for RFLP analysis of two wheat DH populations from wheat and maize cross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 maize fragment in clone MR64 was transferred into two wheat DH lines, i.e. No.18 in common wheat DHs and No.15 in persicum wheat DHs, in which strong hybridization signals were detected. It is first proved at DNA level that some maize specific DNA can be transferred into wheat DH progenies through fertilization at low frequency. Sequencing revealed that the size of the cloned insert DNA is 695 bp, containing 58% A+T. Southern hybridization to maize genome with several restriction enzymes indicated that MR64 is a dispersed repeat with 2-3 dominant tandem units. Its sequence structure, methylation pattern, copy number and chromosomal distribution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alien DNA transfer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MAIZE wide CROSSES doubled HAPLOID (DH) repeated DNA RFL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