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探针常见矿物查询系统
1
作者 陈虹勋 蔡淇松 《南海研究与开发》 1999年第2期47-49,共3页
电子探针是微区矿物成分测试,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广泛用于地质,冶金,材料及研究等领域。本文介绍的“常见矿物查询系统”作为电子探针的辅助工具,不仅比传统的矿物手册查询更加快捷方便,而且提高了镜下微区选点和测试效率。
关键词 电子探针 矿物成分测试 矿物分析 矿物查询系统
下载PDF
南极石英颗粒表面表面结构数据库系统
2
作者 陈虹勋 王祥珍 《南海研究与开发》 1998年第3期33-35,共3页
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石英颗粒的形态和表面结构能够揭示相应海区所经历的古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为了将此工作更深入进行,特编制了南极石英颗粒表面结构数据库系统,现已收录了南极普里兹湾陆坡区一个柱样的13个层位和长城湾中部一个柱... 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石英颗粒的形态和表面结构能够揭示相应海区所经历的古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为了将此工作更深入进行,特编制了南极石英颗粒表面结构数据库系统,现已收录了南极普里兹湾陆坡区一个柱样的13个层位和长城湾中部一个柱样的6个层位中的石英颗粒的形态和典表面结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石英颗粒 表面结构 数据库系统
下载PDF
南极普里兹湾柱样中石英颗粒的表面结构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祥珍 吴时国 +2 位作者 李传荣 陈虹勋 罗又郎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1-104,共14页
本文统计分析了南极普里兹湾陆坡区一个柱样(NP951)13个层位的石英颗粒的形态和表面结构。石英表面呈现出强烈的冰川运动和较弱的化学溶蚀-沉淀作用留下的表面特征,表明该沉积物主要是处于低能海洋环境中的冰碛物。石英颗粒... 本文统计分析了南极普里兹湾陆坡区一个柱样(NP951)13个层位的石英颗粒的形态和表面结构。石英表面呈现出强烈的冰川运动和较弱的化学溶蚀-沉淀作用留下的表面特征,表明该沉积物主要是处于低能海洋环境中的冰碛物。石英颗粒因化学溶蚀-沉淀作用形成的组合表面特征的定量统计结果与矿物的X射线衍射和微体古生物的分析结果相对应,能较好地解释该海区经历的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石英颗粒 表面结构 沉积环境 柱样 古气候
下载PDF
南海珠江口东部海底沉积物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祥云 陈虹勋 +4 位作者 古森昌 季明棠 邓天影 王恒歧 陈鸣 《热带海洋》 CSCD 1997年第3期90-98,共9页
总结了1994年在南海东部石油开发区及毗邻近岸海区开展的海底沉积物和海水共17个环境因子大面积调查研究的成果。文中探索性地提出一套适合于南海亚热带海区海底沉积物腐蚀性评价的方法,并根据调查和评价的结果评定出本海区各测站海底... 总结了1994年在南海东部石油开发区及毗邻近岸海区开展的海底沉积物和海水共17个环境因子大面积调查研究的成果。文中探索性地提出一套适合于南海亚热带海区海底沉积物腐蚀性评价的方法,并根据调查和评价的结果评定出本海区各测站海底沉积物的腐蚀性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部 海底沉积物 腐蚀性 评价方法 多变量统计分析
下载PDF
软件集成方法在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虹勋 《南海研究与开发》 1998年第2期59-63,共5页
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是科学数据库系统,具有信息复杂,数据难以规范化的特点,简单的菜单操作不能满足复杂数据处理的要求,然而,把电子表格软件(LOTUS或EXCEL)与数据库软件(FOXPRO或ORACLE)结合一起使用... 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是科学数据库系统,具有信息复杂,数据难以规范化的特点,简单的菜单操作不能满足复杂数据处理的要求,然而,把电子表格软件(LOTUS或EXCEL)与数据库软件(FOXPRO或ORACLE)结合一起使用(集成),却能发挥各自的长处,在数据录入与质量控制、数据检索与查询以及查格打印等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实现简单,快捷地进行数据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集成法 海洋生物 多样性 数据管理
下载PDF
大亚湾悬浮物和底质中主要矿物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祥云 陈虹勋 +2 位作者 李传荣 王祥珍 邱传珠 《热带海洋》 CSCD 1989年第1期34-42,共9页
大亚湾悬浮物和底质主要矿物有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石膏、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方解石,未见蒙脱石。粘土矿物分布沿岸较高、湾口较低,与径流和风的作用有关。石英分布与粘土矿物相反。钾长石、斜长石分布湾口较高,主要来源是中... 大亚湾悬浮物和底质主要矿物有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石膏、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方解石,未见蒙脱石。粘土矿物分布沿岸较高、湾口较低,与径流和风的作用有关。石英分布与粘土矿物相反。钾长石、斜长石分布湾口较高,主要来源是中央列岛岩石的风化。底质方解石分布大鹏澳特高,澳头港和湾顶次高,与底栖生物密切有关。底质伊利石大鹏澳和湾顶特低,可能因在较低的pH环境下一部分伊利石向高岭石转化。各主要矿物含量基本与其主要元素含量正相关,但SiO_2与其组成的大多数矿物含量不相关,可能因SiO_2存在形式复杂所致。据计算,悬浮物中SiO_2的大约28%以有机物质形式存在,底质SiO_2全部存在于无机矿物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 底质 矿物 大亚湾 分布
下载PDF
斑节对虾甲壳病理性白斑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祥珍 胡超群 +1 位作者 李传荣 陈虹勋 《热带海洋》 CSCD 1996年第1期24-29,T002,共7页
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初步研究了健康的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甲壳和患病对虾甲壳白斑的形貌、无机组成以及所含的钙化矿物。实验结果表明,健康对虾甲壳的内外表面的钙磷原子比分别为1.... 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初步研究了健康的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甲壳和患病对虾甲壳白斑的形貌、无机组成以及所含的钙化矿物。实验结果表明,健康对虾甲壳的内外表面的钙磷原子比分别为1.2—1.4和1.56—1.68;在透射光偏光显微镜下,可见到不均匀分布的大小不等的毛发状、树枝状和十字消光放射球纤状雏晶,有些鲕粒中心可包含石英微粒;红外光谱表明,健康对虾甲壳所包含的沉淀矿物主要是胶磷石。患病对虾甲壳表面白斑区的钙磷原子比可达31.83—43.56,其剖面中间层鲕粒除合少量硫以外,全部都是钙,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照片清楚地显示泥晶状、放射纤维状、放射花瓣状微晶集合体逐步交代并覆盖胶磷石,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谱都清楚地证实该矿物是方解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甲壳病 白斑 形成机制 钙化矿物
下载PDF
斑节对虾甲壳微细结构及其钙化矿物
8
作者 王祥珍 李传荣 陈虹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7-348,共2页
斑节对虾甲壳微细结构及其钙化矿物*王祥珍李传荣陈虹勋(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0)*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功能开发项目并得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分析测试基金的资助近年来,在人工养殖的斑节对虾中的死亡率极高的... 斑节对虾甲壳微细结构及其钙化矿物*王祥珍李传荣陈虹勋(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0)*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功能开发项目并得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分析测试基金的资助近年来,在人工养殖的斑节对虾中的死亡率极高的“白斑病”。在研究患有“白斑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甲壳 微细结构 钙化矿物
下载PDF
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应用于悬浮物和沉积物的EDAX分析条件试验
9
作者 李祥云 陈虹勋 +1 位作者 王祥珍 李传荣 《热带海洋》 CSCD 1992年第4期12-18,共7页
本文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对悬浮物和沉积物粉末样品的EDAX分析进行了条件试验和数据处理,找出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和最佳分析条件,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悬浮物 沉积物 EDAX分析 试验
下载PDF
平台钢锈层的电子探针微束分析
10
作者 王祥珍 吴林兴 +1 位作者 李传荣 陈虹勋 《热带海洋》 CSCD 1994年第1期63-68,T002,共7页
利用电子探讨微束分析仪(EPMA)分析了平台合金钢腐蚀锈层的形貌特征及组成元素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形貌特征以及不同含量的合金元素及其组合对平均腐蚀速度,尤其对局部腐蚀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组成元素如Mn,Cr,C... 利用电子探讨微束分析仪(EPMA)分析了平台合金钢腐蚀锈层的形貌特征及组成元素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形貌特征以及不同含量的合金元素及其组合对平均腐蚀速度,尤其对局部腐蚀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组成元素如Mn,Cr,Cu和Ni在内锈层内富集,使内锈层更致密且与基体的附着性好,有效地阻止引起腐蚀的离子如Cl-,S2-,OH-,Mg2+和Ca2+等向基体表面扩散,从而减低了腐蚀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钢 腐蚀层 电子探针微束
下载PDF
Surface textures of quartz grains from a core at the Prydz Bay,Antarctica
11
作者 王祥珍 吴时国 +2 位作者 李传荣 陈虹勋 罗又郎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1997年第2期24-29,共6页
In this paper, shapes and surface textures of quartz grains in 13 layers of a core (NP95 1) collected from a continental slope at the Antarctic Prydz Bay were quantitatively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quartz gr... In this paper, shapes and surface textures of quartz grains in 13 layers of a core (NP95 1) collected from a continental slope at the Antarctic Prydz Bay were quantitatively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quartz grain surfaces exhibit the characteristics caused by intense glaciation and a weaker chemical solution precipitation, indicating the sediments are mainly morainic debris under a low energy marine environment. The obtained quantitatively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assemblages of surface textures caused by the chemical solution precipitation are well correlated to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micropaleontologic analysis and can be used to better explain the changes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paleoclimate occurred in the marine zone concer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RCTICA quartz grains surface textures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paleoclimatic chan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