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袁荫祥 江兵 +3 位作者 陶岳峰 朱炳斌 房江月 张普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7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3月某市立医院创伤中心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 目的 探讨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3月某市立医院创伤中心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9~78岁,平均52.4岁;腰椎间盘脱出节段包括L3/4 2例,L4/5 23例,L5/S1 9例,全部采取了UBE微创脱出髓核摘除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术前后效果比较,疗效评价以MacNab标准评定。结果 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7个月,平均12.4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ODI指数为(7.88±3.97)%、末次随访的ODI指数为(1.76±1.69)%,均较术前的(61.24±13.40)%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术后1周为(1.50±0.66)分、术后3个月为(0.68±0.54)分、末次随访为(0.21±0.41)分,均较术前的(6.12±0.97)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acNab标准:优25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7.06%,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采用UBE手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具有临床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脱出症 单侧双通道 内镜 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陶岳峰 江兵 +5 位作者 朱炳斌 黄晓东 何健 房江月 张普延 袁荫祥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盆前环骨折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予皮下内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盆前环骨折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予皮下内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创面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移位、骨折不愈合、髋关节功能受限情况;定期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复位和愈合情况,并根据Matta标准、Majeed评分评价骨盆骨折复位质量及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减少(P均<0.05)。两组术后均无创面感染、内固定移位、内固定压迫股血管和神经所致的临床症状及股外侧神经损伤表现。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4.38%(27/32),骨盆功能恢复Majeed评分为(86.4±3.8)分,骨盆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75%(30/32);对照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78.12%(25/32),骨盆功能恢复Majeed评分为(81.8±3.2)分,骨盆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50%(28/32)。两组骨折复位及骨盆功能恢复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复位及骨盆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环骨折 微创治疗 经皮钢板内固定 皮下内固定支架
下载PDF
三枚空心钉与动力交叉钉系统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小东 陶岳峰 +4 位作者 朱炳斌 何健 房江月 江兵 马军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比较三枚空心钉(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CCS)固定与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dynamic cross-screw system,FN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42... 目的 比较三枚空心钉(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CCS)固定与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dynamic cross-screw system,FN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CCS组(20例,采用三枚CCS内固定)和FNS组(22例,采用FNS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时间、股骨颈缩短长度、髋关节功能Har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FNS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CCS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明显低于CC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FNS组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股骨颈缩短长度明显短于CCS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CC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CCS组中2例发生内固定失效,1例出现断钉并发展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而FNS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CCS内固定及FNS内固定均是股骨颈骨折较好的选择,且相较于CCS,FNS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透视次数少的优点,并能减少股骨颈短缩长度、缩短骨愈合时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三枚空心钉固定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固定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及优势
4
作者 左贵松 胡勇 +1 位作者 陶岳峰 舒尺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5-828,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老年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组,分别将外伤后5~10 d(延期)、外伤后6~8 h(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者为对照组、观...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老年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组,分别将外伤后5~10 d(延期)、外伤后6~8 h(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术后恢复优良率、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踝关节症状和功能(Baird-Jackson)评分、踝关节评价分级系统(Mazu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炎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骨代谢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后6~8 h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有助于骨折愈合,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及并发症风险,缓解踝关节肿痛及改善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关节骨折 手术时机 炎性指标 踝关节肿痛
下载PDF
双动全髋关节置换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陶岳峰 潘宏 +3 位作者 王凌志 曹燕庆 陈诚 刘金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05-109,共5页
目的评价双动全髋关节置换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49例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双动全髋关... 目的评价双动全髋关节置换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49例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运用欧洲生活质量评分EQ-5D评分体系评定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行x线检查判断假体是否松动、下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7.5个月)。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无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评分逐渐提高。术后1、3、6、9及12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Harris评分基本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对照组假体脱位1例,假体松动1例,实验组未见假体松动或下沉病例。结论双动全髋关节置换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对移位性股骨颈骨折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相比传统全髋关节置换,双动全髋关节置换可以提供良好的稳定性,术后假体松动发生率低,使用寿命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双动关节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陶岳峰 胡祖圣 +3 位作者 刘立明 曹燕庆 江兵 王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19-1120,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手法复位失败的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并随访其骨折愈合情况及远期功能效果。结果: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手法复位失败的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并随访其骨折愈合情况及远期功能效果。结果: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9~56天,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根据Colles骨折的改良Green and O′Brien临床评定标准综合评定,优14例,良7例。结论:对于手法复位失败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 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下载PDF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陶岳峰 潘宏 +5 位作者 曹燕庆 江兵 朱成润 胡祖圣 章小军 王凌志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0期111-111,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对26例小儿股骨干骨折保守和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6例股骨骨折于4~8周临床愈合。行牵引或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的12例患者均达功能复位。手术治疗14例,无发生切口感染及骨... 目的探讨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对26例小儿股骨干骨折保守和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6例股骨骨折于4~8周临床愈合。行牵引或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的12例患者均达功能复位。手术治疗14例,无发生切口感染及骨感染现象。患肢功能优21例;良4例;差1例。结论儿童股骨干骨折应根据其年龄及骨折特点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对手术治疗者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PFNA结合TAD值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陶岳峰 潘宏 +2 位作者 曹燕庆 胡靖 章小军 《安徽医学》 2015年第4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尖顶距(TAD)原理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4例,应用TAD值原理确定螺旋刀片位置.结果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尖顶距(TAD)原理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4例,应用TAD值原理确定螺旋刀片位置.结果所有患者获得5~16个月随访,平均8.5月,骨折全部愈合,按JOA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27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63%.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应用尖顶距原理放置导针及螺旋刀片,该方法临床疗效满意,能有效减少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尖顶距
下载PDF
髋臼后缘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陶岳峰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3期27-27,共1页
目的观察髋臼后缘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9例髋臼后缘大块骨折和髋臼后上缘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急诊复位后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在术后4~8个月发生临床愈合。... 目的观察髋臼后缘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9例髋臼后缘大块骨折和髋臼后上缘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急诊复位后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在术后4~8个月发生临床愈合。根据髋关节创伤后Sanders功能评分标准,6例为优,2例为良,1例为中。结论髋臼后缘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在急诊复位后早期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髋关节 脱位 切开复位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4
10
作者 潘宏 陶岳峰 +1 位作者 郑毅 曹燕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811-3812,共2页
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伤椎复位后椎体内形成较大的骨缺损,前方不稳导致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较高[1]。为了提高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是否需要同时进行经伤椎固定或椎体内植骨目前仍然存在有争议[2]。本院于2012年1月... 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伤椎复位后椎体内形成较大的骨缺损,前方不稳导致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较高[1]。为了提高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是否需要同时进行经伤椎固定或椎体内植骨目前仍然存在有争议[2]。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分别采用传统的后路跨伤椎4钉内固定以及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经伤椎置钉及椎体内植骨的方法治疗急性单一节段胸腰椎骨折共48例,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体内植骨 伤椎椎弓 内固定失效 短节段内固定 伤椎复位 固定节段 骨结合 骨缺损区 椎体前缘高度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9
11
作者 江兵 朱成润 +5 位作者 曹燕庆 潘宏 陶岳峰 刘金锐 蒋仁义 陈诚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8月,采用颈前路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疾病253例,分别采用颈前路减压钢板加钛网或融合器植骨融合术,颈前路减压加自稳型颈椎融合器融合术,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8月,采用颈前路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疾病253例,分别采用颈前路减压钢板加钛网或融合器植骨融合术,颈前路减压加自稳型颈椎融合器融合术,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颈前路减压钢板加大块骼骨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253例随访3~12个月,中位数7个月。早期手术相关并发症24例,发生率9.49%。其中喉上神经损伤4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取骨区顽固性疼痛5例,吞咽困难4例,颈部血肿2例,植入髂骨块移位1例,钢板螺钉松动5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掌握各种颈椎前路内固定器械的最佳适应证和选择最佳手术方法、牢固掌握相关解剖知识和手术技巧是减少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手术 前路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电磁导航远端瞄准系统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潘宏 陶岳峰 +2 位作者 郑毅 章小军 曹燕庆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5-727,F0003,共4页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应用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确定,交锁髓内钉手术操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锁定远侧锁定孔,徒手锁定技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操作方法。传统的徒手锁定技术在术...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应用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确定,交锁髓内钉手术操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锁定远侧锁定孔,徒手锁定技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操作方法。传统的徒手锁定技术在术中需要通过X线透视来定位远侧锁钉孔,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且患者和手术者均需暴露于X线辐射下。电磁导航TrigenSureShot TM远端瞄准系统可为手术医师提供一种快速、可靠、准确的技术,在安装远端锁钉时无需暴露于X线辐射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远端锁钉 电磁导航 治疗 系统 操作过程 手术时间
下载PDF
自稳型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江兵 曹燕庆 +5 位作者 潘宏 朱成润 章小军 陶岳峰 刘镇 袁维诚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4期294-299,共6页
目的:探讨自稳型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椎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自稳型颈椎融合器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疾患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0~79岁,平均53.30岁;颈椎病22例,外... 目的:探讨自稳型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椎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自稳型颈椎融合器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疾患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0~79岁,平均53.30岁;颈椎病22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26例,颈椎失稳2例;单节段32例,双节段15例,3节段3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定标准(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Otani 分级方法对疗效进行评定;定期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和动力位X线片观察颈椎曲度和骨融合情况以及有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采用Suk法评估骨融合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未见明显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均达到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 4.30个月。JOA评分术后1周为16.10±2.20,术后6个月为16.40±2.35,较术前的10.60±3.00均明显提高(P〈0.05).采用Otani分级方法进行疗效评定,优40例,良 9例,可1例。随访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融合器移位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使用自稳型颈椎融合器疗效满意,且手术创伤小,能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一种较好的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脊椎融合术 颈椎
下载PDF
电刺激迷走神经和甲基泼尼松龙对兔脊髓损伤后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宏 王凌志 +4 位作者 陶岳峰 江兵 曹燕庆 郑毅 章小军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51-2054,共4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对兔脊髓损伤(SCI)后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并与甲基泼尼松龙(MP)进行比较。方法 12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25只)、SCI组(25只)、迷走神经刺激组(STM组,25只)、MP组(25只)和ST...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对兔脊髓损伤(SCI)后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并与甲基泼尼松龙(MP)进行比较。方法 12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25只)、SCI组(25只)、迷走神经刺激组(STM组,25只)、MP组(25只)和STM+MP组(25只)。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作兔脊髓损伤模型,STM组及STM+MP组于脊髓损伤后接受右侧颈迷走神经电刺激(5V、2ms和1Hz,持续20min)。术后1、4、8、12、24h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TNF-α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结果与SCI组相比,STM组、MP组、STM+MP组的脊髓组织中TNF-α蛋白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其中STM+MP组降低最为显著;与SCI组和STM组相比较,在各个时间点MP组和STM+MP组的TNF-αmRNA水平下降明显。结论迷走神经刺激可降低兔急性脊髓损伤的促炎因子TNF-α蛋白水平,其效果接近于MP,且在抑制TNF-α蛋白表达方面与MP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甲基泼尼松龙 迷走神经刺激
下载PDF
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江兵 陶岳峰 +3 位作者 陈海云 潘宏 袁荫祥 黄小东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3期355-356,37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20例(24椎)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行小剂量骨水泥PKP治疗,观察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20例(24椎)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行小剂量骨水泥PKP治疗,观察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疗效。结果2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骨水泥填充量为1.8~3.0 mL/椎,平均2.20 mL/椎;发生骨水泥渗漏0例,术后患者腰部疼痛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术后随访2~17个月,平均6.95个月,术后患者VAS评分和椎体前缘与椎体中间的高度均较术前获得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疗效保持良好。结论小剂量骨水泥PKP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满意,能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下载PDF
UPASSⅡ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潘宏 曹燕庆 +4 位作者 陶岳峰 江兵 郑毅 章小军 江中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UPASSⅡ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18例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无神经功能损害)患者进行UPASSⅡ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记录围手术期参数(指标),对术前和术后的脊柱后凸角度和椎体... 目的探讨UPASSⅡ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18例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无神经功能损害)患者进行UPASSⅡ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记录围手术期参数(指标),对术前和术后的脊柱后凸角度和椎体高度等影像学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为54~95(64±8.2)min,术中出血为37~90(45±16)ml。无神经损伤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5(8.4±2.1)个月。术前Cobb角度为6.9°~19.5°(13.5°±3.9°),术后为2.0°~8.7°(5.1°±2.8°),末次随访时为3.6°~10.1°(7.2°±2.4°),平均丢失2.1°±0.9°,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纠正6.3°±2.2°。术前椎体高度为37%~72%(57.8%±10.9%),术后即刻为76.5%~100%(91.7%±6.9%),末次随访时为68%~97%(88.2%±7.4%)。VAS评分:术前为7~10(8.9±0.9)分,术后1周为1~5(2.5±1.7)分,末次随访时为0~3(1.8±1.0)分。结论 UPASSⅡ脊柱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可用于治疗Magerl A型、脊柱载荷评分≤6分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好,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效果满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 椎弓根钉固定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1例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维诚 江兵 +3 位作者 刘立明 曹燕庆 章小军 陶岳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87-388,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形臂X线透视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对术前、术后的疼痛和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形臂X线透视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对术前、术后的疼痛和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疼痛和病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迅速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是恢复病椎前缘高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7
18
作者 江兵 刘立明 +4 位作者 曹燕庆 章小军 刘镇 陶岳峰 胡祖圣 《安徽医学》 2010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例患者在C形臂透视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术前术后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NR...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例患者在C形臂透视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术前术后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NRS术前5-8分降为术后48 h 0-1分,术后3个月0-1分,NRS评分与病椎前缘高度术前术后差异统计学意义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21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宏 郑毅 +1 位作者 章小军 陶岳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1例髌骨骨折采用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并评估疗效。结果:21例均获随访,骨折均满意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固定针松动、脱出、针尾刺痛... 目的:探讨使用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1例髌骨骨折采用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并评估疗效。结果:21例均获随访,骨折均满意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固定针松动、脱出、针尾刺痛、钢缆断裂及脱落等并发症。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15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结论: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符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则,操作简便有效、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能早期活动,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固定术 方法 内固定器
下载PDF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靖 刘立明 +3 位作者 曹燕庆 胡祖圣 陶岳峰 江兵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F)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重建接骨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F25例。结果:25例SF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8个月,平均11.5个月,疗效优22例,良3例,无失败病例。全部SF都在12周内达到...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F)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重建接骨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F25例。结果:25例SF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8个月,平均11.5个月,疗效优22例,良3例,无失败病例。全部SF都在12周内达到临床愈合。结论:对不稳定SF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肩关节功能,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