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郭龙 诸晖 +5 位作者 陈冰 周嵘 陶德刚 赖爱宁 于凤宾 黄飞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25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在术后1 d、7 d、1个月及3个月进行疼痛和功能评分,在院内(术前1 d及术后...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25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在术后1 d、7 d、1个月及3个月进行疼痛和功能评分,在院内(术前1 d及术后7 d)检测血清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1d、7d、1个月及3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7 d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P物质(SP)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7 d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均高于术前,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年龄、病程、临床症状、椎间盘退变程度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后疗效密切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45岁、病程>12个月、腰腿痛兼重、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Ⅳ级均是疗效不佳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但疗效受年龄、病程、腰腿痛症状、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炎症因子 疗效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陶德刚 郭龙 陈冰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6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优劣势。方法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92例,研究人员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0例,行人...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优劣势。方法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92例,研究人员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后3个月、半年及1年,观察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1年,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341,P<0.05);手术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2%)明显少于对照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533,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中远期疗效更佳,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身体状态评估的情况下,建议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 临床疗效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两种入路方式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干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郭龙 诸晖 +3 位作者 陶德刚 陈冰 赖爱宁 周嵘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2期262-265,共4页
肱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占全身骨折的3%~5%[1]。儿童肱骨干中段骨折多数为闭合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悬垂石膏、U形石膏、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等,但存在固定不牢缺点,将导致骨折部位发生移位[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皮微创... 肱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占全身骨折的3%~5%[1]。儿童肱骨干中段骨折多数为闭合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悬垂石膏、U形石膏、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等,但存在固定不牢缺点,将导致骨折部位发生移位[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干骨折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肱骨干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前侧入路 外侧入路
下载PDF
解剖型锁定钢板与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陶德刚 郭龙 +1 位作者 诸晖 陈冰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5期897-898,共2页
目的 观察解剖型锁定钢板与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82例,分为A组(施行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术)与B(施行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术),每组选取41例患者... 目的 观察解剖型锁定钢板与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82例,分为A组(施行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术)与B(施行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术),每组选取41例患者研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Harris评分和改良的Merled’Aubigné及Postel(MAP)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解剖钢板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重建钢板组(P<0.05),但两组的术中透视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改良MAP评分在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Harris评分和改良MAP评分均有提高,但解剖钢板组Harris评分和改良MAP评分高于重建钢板组(P<0.05)。解剖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如切口脂肪液化、髋关节异位骨化、内固定松动断裂、下肢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低于重建钢板组(P<0.05)。结论 解剖型锁定钢板较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风险亦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型锁定钢板 普通重建钢板 髋臼后壁骨折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血清骨形成标志物水平与体格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陶德刚 于凤宾 +1 位作者 诸晖 王玲玲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血清骨形成标志物水平与体格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2例学龄前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作为ISS组,择同期体检健康的92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身高、体质量及生长速度(GV)等体格发育指标,测定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KP...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血清骨形成标志物水平与体格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2例学龄前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作为ISS组,择同期体检健康的92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身高、体质量及生长速度(GV)等体格发育指标,测定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KP)、骨钙蛋白(OC)及I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等血清骨形成标志物。分析ISS组及对照组的体格差异,并分析骨形成标志物与体格发育的相关性,通过作ROC曲线分析得出ISS最具诊断意义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S组身高、体质量、GV及血清OC、AKP、PICP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V与OC、AKP、PICP呈正相关(r=0.488、0.508、0.414、P<0.05),身高与AKP呈正相关(r=0.391,P<0.05)。AKP诊断ISS的AUC为0.801,高于OC(AUC=0.783)、PICP(AUC=0.757),对应的cut-off值分别为98.16U/L、68.15μg/L、43.08μg/L。结论血清骨形成标志物OC、AKP及PICP与体格发育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学龄前儿童骨代谢状况,其中AKP的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骨形成标志物 体格发育
下载PDF
切开复位T(或斜T)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锁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14
6
作者 郭龙 王佳孜 +3 位作者 陶德刚 吴水培 朱新宏 朱亚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T(或斜T)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锁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移位的锁骨近端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T(或斜T)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9例随访6~18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24周。...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T(或斜T)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锁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移位的锁骨近端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T(或斜T)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9例随访6~18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24周。根据Hardegger等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6例,良3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T(或斜T)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锁骨近端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近端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T(或斜T)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9
7
作者 朱新红 黄飞 +1 位作者 陶德刚 陈冰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分析股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同侧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漏诊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第98医院对40例股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同侧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进行诊断和治疗。术前复查骨盆X线片发现隐匿性股骨颈骨折1... 目的分析股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同侧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漏诊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第98医院对40例股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同侧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进行诊断和治疗。术前复查骨盆X线片发现隐匿性股骨颈骨折12例,粗隆间骨折8例,粗隆下骨折6例,术前三维CT发现隐匿性股骨颈骨折8例,急诊术中诊断4例,术后拍片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采用动力锁定加压钢板28例,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固定14例,动力髋螺钉固定8例,空心螺钉6例;重建交锁髓内钉固定6例,股骨近端长锁定加压板固定股骨全段6例。结果术后随防所有病例10-36个月,平均22个月,全部股骨近端骨折术后10-16个月愈合,而37例股骨中下段骨折同期愈合,1例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和1例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于术后12个月经再次髂骨取骨植骨后18个月愈合,术后感染1例,膝关节活动受限3例,未发现钢板断裂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股骨中、下段骨折合并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相对较少,早期漏诊率高,临床医生通过对患者的受伤机制分析,高能量损伤患者合并有多发伤时应考虑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的可能,术前完善拍片、CT以准确诊断,术中也可行C型臂透视,从面减少股骨近端骨折的漏诊率,采用坚强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股骨近端骨折 诊断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踝骨折复位固定对踝关节骨折伴脱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朱新红 陶德刚 +3 位作者 黄飞 于凤宾 赖爱宁 郭龙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711-713,共3页
目的比较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后踝骨折内固定与否的疗效,探讨后踝骨折固定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手术治疗56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进行后踝复位内固定(后踝内固定组),20例未进行后踝内固定(后踝非固定组)。术后按Olenud-Mol... 目的比较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后踝骨折内固定与否的疗效,探讨后踝骨折固定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手术治疗56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进行后踝复位内固定(后踝内固定组),20例未进行后踝内固定(后踝非固定组)。术后按Olen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5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两组各有1例开放伤患者因术前皮肤软组织条件差,术后伤口浅表感染,经抗感染、换药后完全愈合。踝关节骨折均愈合。后踝非固定组5例胫距关节未完全复位,二次行后踝复位固定后获得完全复位。术后1年Olen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后踝内固定组优2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4. 44%(34/36);后踝非固定组优8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0. 00%(18/2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后踝骨折复位固定对稳定踝关节有影响,应重视后踝骨折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固定 稳定性
下载PDF
两种不同锁定系统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 被引量:6
9
作者 赖爱宁 黄飞 +5 位作者 陈冰 吴能耀 于凤宾 朱新宏 郭龙 陶德刚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股骨髁间C3型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桥接组(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3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26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股骨髁间C3型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桥接组(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3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26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按Merchan评分标准行膝关节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3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桥接组短(低)于锁定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固定效果与锁定加压钢板相似,但手术复位方便,固定稳妥,对骨折断端血供破坏少,骨折愈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间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带线锚钉微创治疗髌骨下极袖状撕脱骨折伴髌腱断裂45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新红 黄飞 +4 位作者 陶德刚 赖爱宁 佘建华 陈冰 杨煜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70-72,共3页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全部骨骼骨折的1%[1],主要是外伤直接暴力所致。而髌骨下极袖状撕脱性粉碎性骨折是髌骨粉碎性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多伴有髌腱断裂,分离移位明显,造成膝伸直受限,故主张早...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全部骨骼骨折的1%[1],主要是外伤直接暴力所致。而髌骨下极袖状撕脱性粉碎性骨折是髌骨粉碎性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多伴有髌腱断裂,分离移位明显,造成膝伸直受限,故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将骨折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以便早期功能锻练,现临床治疗方法较多,有粗丝线捆扎,环形钢丝或肽缆捆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捆扎、髌骨下极切除髌腱重建、镍钛形状记忆聚髌器等多种方法,但治疗不当易造成创伤性髌股关节[2]。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髌骨下极袖状撕脱粉碎性骨折或伴髌腱断裂的患者45例,采用3.5-5.5mm带线锚钉小切口微创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腱断裂 髌骨骨折 微创治疗 撕脱骨折 带线锚钉 袖状 髌骨粉碎性骨折 镍钛形状记忆聚髌器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新红 黄飞 +4 位作者 周嵘 于凤宾 陶德刚 赖爱宁 郭龙 《骨科》 CAS 2018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内固定重建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通过切开复位、应用PFNA-Ⅱ联合外侧支...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内固定重建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通过切开复位、应用PFNA-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为31~82岁,平均(56.0±2.3)岁。通过术后随访复查资料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hip Harris score,HHS)用以评价病人的关节功能。结果本组21例病人术后均获得了良好的复位,固定牢固。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9.0±2.6)个月,所有病人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HHS:优1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20/21)。结论通过PFNA-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是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保留了股骨转子外侧壁的完整性,增强了骨折端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固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 支撑钢板 外侧壁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龙 陶德刚 +3 位作者 王佳孜 黄飞 朱新宏 赖爱宁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9期838-840,共3页
目的 探讨拔甲结合急诊高压氧治疗在手指末节离断伤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7 例(43指)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行清创原位缝合手术,术中拔除指甲,术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结果 43指中39指成活,成活率90.6%,术后随访3... 目的 探讨拔甲结合急诊高压氧治疗在手指末节离断伤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7 例(43指)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行清创原位缝合手术,术中拔除指甲,术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结果 43指中39指成活,成活率90.6%,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伤指外形、感觉与健侧相近.结论 上述方法可提高手指末节离断伤原位缝合术后的成活率,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手指长度和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手指 末节离断
下载PDF
保守治疗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龙 于凤宾 +2 位作者 陶德刚 诸晖 王飞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8期1397-1398,1401,共3页
目的 评价分析保守治疗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保守治疗组)和B组(PKP治疗组),A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而B组主要采用椎体... 目的 评价分析保守治疗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保守治疗组)和B组(PKP治疗组),A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而B组主要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洲脊柱骨质疏松症研究问卷评分(EVOS)以及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B组患者VAS、EVOS评分以及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变化明显优于保守组(P〈0.05),同时B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度(100%)也明显高于A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和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骨折均有临床疗效,但与保守治疗比较,PKP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期活动、恢复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疗效
下载PDF
小切口经三角肌入路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新红 黄飞 +1 位作者 陶德刚 陈冰 《骨科》 CAS 2014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三角肌入路微创复位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经肩关节前外侧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8例。根据Neer分型:Ⅱ型20例,Ⅲ型24例,Ⅳ型4例。经肩前外侧三角肌自肩峰下1.5 cm纵...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三角肌入路微创复位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经肩关节前外侧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8例。根据Neer分型:Ⅱ型20例,Ⅲ型24例,Ⅳ型4例。经肩前外侧三角肌自肩峰下1.5 cm纵向切开皮肤3.0~5.0cm,沿肌纤维方向劈开三角肌,显露骨折,直视下直接或间接复位,在肌层表面向远端插入钢板,近远端分别置入锁钉螺钉固定。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30~100 mL,无需输血。术后住院时间3~7 d,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Neer功能评分:优42例,良4例,可2例。无一例出现腋神经损伤、螺钉松动、钢板断裂、肩峰撞击综合征以及肱骨头坏死。肩关节外展、前屈功能好。结论经小切口三角肌入路复位微创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骨折 肩关节 内固定器
下载PDF
上肢大面积软组织脱套伤的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飞 朱新宏 +3 位作者 赖爱宁 于凤宾 陶德刚 郭龙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74-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上臂及前臂软组织脱套伤利用全厚皮片及减张后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8月-2017年6月,采用修剪脱套皮缘成全厚皮片,并在脱套皮肤上作纵行减张,创面彻底止血,VSD修... 目的探讨上臂及前臂软组织脱套伤利用全厚皮片及减张后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8月-2017年6月,采用修剪脱套皮缘成全厚皮片,并在脱套皮肤上作纵行减张,创面彻底止血,VSD修复创面22例,上肢皮肤脱套面积16 cm×10 cm^28 cm×20 cm。结果临床应用22例,15例全部成活,7例皮缘小部分坏死,经再次植皮创面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5年,皮肤成活质地好,色泽正常,上肢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痛、深触觉正常存在。结论利用脱套皮肤减张,创面彻底止血,辅助VSD创面吸收,能减少皮下积血,增加脱套皮肤与创面肌肉的接触面积,提高皮肤成活率,并与健康皮肤质地相似,修复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脱套伤 显微外科 修复 VSD
下载PDF
重建锁定钢板单边固定治疗肩胛部粉碎性骨折疗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龙 于凤宾 +1 位作者 周嵘 陶德刚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3期489-490,共2页
目的探讨重建锁定钢板单边内固定治疗肩胛骨体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肩胛骨外侧缘直弧形切口入路重建锁定钢板单边内固定治疗肩胛骨体部粉碎性骨折47例,手术前后通过患侧肩关节正位X线片、三维CT测量盂极角和肩胛盂侧倾角... 目的探讨重建锁定钢板单边内固定治疗肩胛骨体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肩胛骨外侧缘直弧形切口入路重建锁定钢板单边内固定治疗肩胛骨体部粉碎性骨折47例,手术前后通过患侧肩关节正位X线片、三维CT测量盂极角和肩胛盂侧倾角,术后参照Rowe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患肩功能。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4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个月;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骨折再移位、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6周,患者孟极角和肩胛盂侧倾角分别为(36.22±5.87)o和(9.25±2.10)°,均较术前的(17.10±3.24)°和(23.50±4.32)°显著改善(t=18.790,P=0.001;t=19.501,P=0.001)。术后1年参照Rowe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33例、良lO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1.48%。结论重建锁定钢板单边固定治疗肩胛骨体部粉碎性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对周围组织损伤小,骨折可获满意复位和坚强固定,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体部骨折 重建锁定钢板 单边固定
下载PDF
高能量损伤致下肢严重开放性毁损伤保肢治疗体会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新红 黄飞 陶德刚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 通过对下肢严重复合组织损伤的保肢诊疗的回顾性总结,探讨救治并进一步保全肢体和功能康复的方法.方法 总结近5年来收治的45例47肢下肢严重复合组织损伤的病例,均在伤后2~8 h内给予急诊手术,根据情况行内固定或外固定重建骨的支架... 目的 通过对下肢严重复合组织损伤的保肢诊疗的回顾性总结,探讨救治并进一步保全肢体和功能康复的方法.方法 总结近5年来收治的45例47肢下肢严重复合组织损伤的病例,均在伤后2~8 h内给予急诊手术,根据情况行内固定或外固定重建骨的支架,吻合损伤的血管和神经,VSD覆盖创面,再行Ⅰ期或Ⅱ期修复创面,术后给予综合治疗.结果 1例因组织热缺血时间长,术后肌肉大量坏死伴感染致肾功能衰竭而截肢,其余患肢皆保全,并能下地行走,术后功能评价满意.结论 正确的术前预判、合理的手术处理和术后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挽救严重复合组织伤后濒临截肢的下肢肢体,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严重损伤 综合治疗 保肢
下载PDF
带尾孔针缆与线缆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赖爱宁 黄飞 +5 位作者 宋昱庆 朱新宏 郭龙 陶德刚 王佳孜 戴志元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3期312-314,共3页
目的比较带尾孔针缆及线缆环扎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髌骨骨折患者中18例为采用带尾孔针缆系统治疗(针缆组),22例为采用线缆环扎固定治疗(线缆组)。结果手术时间:针缆组为40~56 min,线缆组为42~53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 目的比较带尾孔针缆及线缆环扎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髌骨骨折患者中18例为采用带尾孔针缆系统治疗(针缆组),22例为采用线缆环扎固定治疗(线缆组)。结果手术时间:针缆组为40~56 min,线缆组为42~53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时间:针缆组骨折为(10±2)周,线缆组为(14±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缆组随访10~17(12.00±4.34)个月,线缆组随访12~20(16.46±2.82)个月。参照Bostman标准评价疗效:针缆组优15例,良3例;线缆组优14例,良6例,差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感染,无针脱出、断裂、线缆断裂、滑移、软组织刺激等并发症。结论带尾孔针缆系统治疗髌骨骨折较线缆环扎固定牢固,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膝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线缆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锁骨骨折术后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新红 黄飞 +2 位作者 陶德刚 赖爱宁 郭龙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34-135,138,共3页
目的分析锁骨骨折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2000年1月-2011年6月,对208例锁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10例3~14d出现创缘皮肤坏死,切口感染导致不愈合,发生率为4.8%。结论引起44... 目的分析锁骨骨折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2000年1月-2011年6月,对208例锁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10例3~14d出现创缘皮肤坏死,切口感染导致不愈合,发生率为4.8%。结论引起44口不愈合的原因较多,如对锁骨处皮肤软组织解剖特点不熟悉、对骨折合并皮肤及软组织损伤估计不足、手术操作不当、植入物的反应等,因此术中仔细操作及熟悉手术入路的解剖特点、术后恰"-3的处理是预防创口不愈合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感染 并发症
下载PDF
固定后踝对踝关节骨折稳定的重要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新红 黄飞 +3 位作者 于凤宾 陶德刚 赖爱宁 郭龙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内固定与否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后踝骨折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及复位固定的重要性。方法选取解放军第98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共收治的56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为闭合骨折,16例为开放骨折... 目的通过比较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内固定与否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后踝骨折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及复位固定的重要性。方法选取解放军第98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共收治的56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为闭合骨折,16例为开放骨折,按照Lauge-Ha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10例,Ⅳ度1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11例,内倾型7例,内、后踝骨折6例,外、后踝骨折4例,其中内、外、后三踝骨折18例,合并踝关节脱位9例,其中36例患者进行了后踝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内固定组),20例后踝行非手术治疗(后踝非固定组)。术后对比两组踝关节愈合时间、治疗后并发症及按Olen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5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随防6~36个月,平均2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个月,其中非固定组中有5例术后发现胫距关节未完全复位,二次再行后踝复位固定后获得踝关节完全复位后愈合,两组中各有1例开放伤患者因术前皮肤软组织条件差,术后伤口浅表感染,经抗感染、换药后来完全愈合。按Olen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90~100分):后踝固定组24例,非固定组8;良(80~89分):后踝固定组10例,非固定组10例;可(<80分):后踝固定组2例,非固定组2例。结论后踝骨折行复位固定对稳定踝关节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临床中应重视后踝骨折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固定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