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逆热敏变色织物的印花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隋燕玲 王宏志 +3 位作者 赵明 王博 李绍权 崔永珠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5-228,共4页
利用热敏型变色染料配制两种不同色泽的印花色浆,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印花浆的质量分数、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最终印花织物色差值的影响,并对印花织物水洗前后的色差值和耐摩擦牢度进行了优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 利用热敏型变色染料配制两种不同色泽的印花色浆,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印花浆的质量分数、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最终印花织物色差值的影响,并对印花织物水洗前后的色差值和耐摩擦牢度进行了优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印花浆所得的印花织物在20~55℃能够可逆变色,在25~40℃的条件下,变色效果更为明显。印花织物的干摩擦牢度和湿摩擦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且手感柔软,能够满足服饰印花的要求。可逆热敏变色染料印花的最佳工艺为:印花浆的质量分数12%,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4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染料 涂料印花 织物
下载PDF
基于羊毛纤维色氨酸的无染料显色工艺 被引量:8
2
作者 隋燕玲 崔永珠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4-89,共6页
利用3,4-二羟基苯甲醛溶液和硝酸对羊毛织物进行处理,在酸性条件下可在纤维上显示颜色。通过一系列实验,探讨了3,4-二羟基苯甲醛在硝酸条件下的显色工艺,考察了质量分数、温度、时间对显色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显示为... 利用3,4-二羟基苯甲醛溶液和硝酸对羊毛织物进行处理,在酸性条件下可在纤维上显示颜色。通过一系列实验,探讨了3,4-二羟基苯甲醛在硝酸条件下的显色工艺,考察了质量分数、温度、时间对显色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显示为黄色,色泽鲜艳,其水洗牢度、干摩擦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而且其纤维表面结构、断裂强力基本没有变化,手感较好,反应时间缩短。最佳工艺条件为:3,4-二羟基苯甲醛溶液的质量分数2.5%,浓硝酸的质量分数1.5%,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2 min,浴比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色氨酸 无染料 显色
下载PDF
壳聚糖/聚酯聚醚型亲水整理剂 被引量:3
3
作者 隋燕玲 李绍权 +1 位作者 杨可盈 崔永珠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8-29,32,共3页
将聚酯聚醚型亲水整理剂KL-WPS与壳聚糖复配,对聚酯织物进行亲水整理。试验结果表明,亲水整理剂用量60 g/L,两者复配比例为1∶1时,聚酯织物的吸湿性、导湿性、抗污性以及抗静电性等,均比使用单一的聚酯聚醚亲水整理剂的效果要好。
关键词 亲水整理 壳聚糖 聚酯聚醚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下载PDF
应用型高等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隋燕玲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0,共3页
面对多元化的职业要求,走进职场的应用型高等院校毕业生承受着入职带来的各种困扰,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变得无所适从。本文从毕业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职业岗位的适应两方面分析职业适应问题,阐述职业岗位适应期的... 面对多元化的职业要求,走进职场的应用型高等院校毕业生承受着入职带来的各种困扰,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变得无所适从。本文从毕业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职业岗位的适应两方面分析职业适应问题,阐述职业岗位适应期的四个阶段,探索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具体途径,以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等院校 社会环境 职业岗位适应
下载PDF
高职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隋燕玲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12期106-107,共2页
高职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不高。为改变这一现状,该文试从三个方面探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一是通过整合教材内容,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乐学;二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 高职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不高。为改变这一现状,该文试从三个方面探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一是通过整合教材内容,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乐学;二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会学;三是搭建实践活动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让学生能学。通过三种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把理论化的教材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效性 兴趣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践活动
下载PDF
利用趣味教学提高政治课吸引力 被引量:2
6
作者 隋燕玲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12期68-68,105,共2页
当前,高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出现学生不爱学,老师不愿教的情况,主要是政治课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导致。如何利用趣味教学提高政治课吸引力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又由于新形势把德育教育摆在了高校教育中的首要... 当前,高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出现学生不爱学,老师不愿教的情况,主要是政治课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导致。如何利用趣味教学提高政治课吸引力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又由于新形势把德育教育摆在了高校教育中的首要位置,所以,研究趣味教学,搞好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老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研究趣味教学的具体方法,以期对教学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味 政治课 魅力 快乐
下载PDF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隋燕玲 《管理观察》 2015年第21期127-128,133,共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为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不注重实践教学,缺乏吸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为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不注重实践教学,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等问题,我院提出了"课上有触动,课下有行动,内化思想,外化行为,厚德强能,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有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教学做"一体化贯彻到思政课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做” 一体化
下载PDF
生物酶/超声波法五倍子天然染料的提取及其染色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文晶 李英富 +1 位作者 隋燕玲 崔永珠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4,共4页
利用生物酶和超声波联用技术对五倍子染料进行染液提取,探讨了生物酶和超声波对五倍子天然染料提取率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对不同提取法的染液提取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值、纤维素酶用量对最终提取... 利用生物酶和超声波联用技术对五倍子染料进行染液提取,探讨了生物酶和超声波对五倍子天然染料提取率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对不同提取法的染液提取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值、纤维素酶用量对最终提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提取工艺相比,生物酶/超声波联用法能够提高五倍子天然染料的提取率,具有高效、节能、减排的特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70℃,时间60 min,pH值6,纤维素酶用量为0.06 g(五倍子4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 超声波 五倍子 提取 染色性
下载PDF
天然染料银杏叶上染棉织物的媒染工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文晶 潘力 +1 位作者 隋燕玲 崔永珠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对棉织物进行银杏叶天然染料媒染染色,同时考察银杏叶媒染后织物的色牢度。探讨了明矾、硫酸铜两种媒染剂对棉织物银杏叶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媒染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明矾媒染最佳工艺为染色温度70℃、媒染... 对棉织物进行银杏叶天然染料媒染染色,同时考察银杏叶媒染后织物的色牢度。探讨了明矾、硫酸铜两种媒染剂对棉织物银杏叶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媒染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明矾媒染最佳工艺为染色温度70℃、媒染时间25 min、媒染剂质量浓度10 g/L;硫酸铜媒染最佳工艺为染色温度60℃、媒染时间25 min、媒染剂质量浓度12.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物染料 银杏叶 染色 媒染工艺
下载PDF
基于对羟基苯甲醛的柞蚕丝无染料显色工艺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凇奇 崔永珠 +2 位作者 隋燕玲 王晓 魏菊 《纺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94,共4页
利用对羟基苯甲醛和硝酸对柞蚕丝织物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无染料显色的目的。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得出柞蚕丝无染料显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对羟基苯甲醛用量为5%(o.w.f),硝酸质量分数为2.5%,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60 min,浴比为1... 利用对羟基苯甲醛和硝酸对柞蚕丝织物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无染料显色的目的。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得出柞蚕丝无染料显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对羟基苯甲醛用量为5%(o.w.f),硝酸质量分数为2.5%,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60 min,浴比为1∶30。同时对显色后的织物色牢度、匀染性、强力以及纤维的表面形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显色后的柞蚕丝织物色泽鲜艳,匀染性好,纤维表面基本无损伤,其水洗、摩擦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断裂强力基本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醛 硝酸 柞蚕丝 无染料 显色
下载PDF
塑造崭新形象,培养合格大学生——谈谈高职生的修养
11
作者 隋燕玲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第9期81-82,共2页
做好高职生的入学教育第一课,直接关系到高职生的未来和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高职生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塑造崭新形象,为顺利度过大学阶段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 修养 理想 感恩 承担
下载PDF
文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12
作者 隋燕玲 《职业技术》 2012年第6期19-20,共2页
思想政治课是高职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为解决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兴趣点不高等难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入文学色彩,让学生感受文学气息,在文学熏陶下提高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成为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文学激发学... 思想政治课是高职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为解决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兴趣点不高等难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入文学色彩,让学生感受文学气息,在文学熏陶下提高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成为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文学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行为等几个方面,论述文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思想政治 启迪思维 导行
下载PDF
在活动中培养高职生的就业能力
13
作者 隋燕玲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第1期138-139,共2页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学校缺乏实训实习场地,学生又缺少实习和锻炼,导致很多学生面临就业时,因缺乏各种能力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本文主要探讨活动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各...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学校缺乏实训实习场地,学生又缺少实习和锻炼,导致很多学生面临就业时,因缺乏各种能力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本文主要探讨活动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各种具体有效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旨在找到一条切实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从而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推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 专业技能 校企联合 校园文化
下载PDF
负载羟基磷灰石吸附布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伟 王晓 +2 位作者 蒋臻 魏春艳 隋燕玲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将改性后的羟基磷灰石通过紫外光接枝固载于棉布以制备重金属离子吸附布。采用正交法以及单因素分析法探讨了单体用量、光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光照时间等工艺因素对镉离子吸附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负载羟基磷灰石吸附布的... 将改性后的羟基磷灰石通过紫外光接枝固载于棉布以制备重金属离子吸附布。采用正交法以及单因素分析法探讨了单体用量、光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光照时间等工艺因素对镉离子吸附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负载羟基磷灰石吸附布的形貌。结果表明,当光引发剂用量为2%(对单体质量)、光照时间为8min、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分数为20%、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为1%(对单体质量)时,吸附布吸附性能优异。光照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羟基磷灰石 吸附布 光接枝 重金属离子
下载PDF
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4
15
作者 隋燕玲 吕金昌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年第6期42-43,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工生产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化工建设中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直接影响着化工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化工生产工作的开展,需要不断地加强安全意识,建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工生产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化工建设中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直接影响着化工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化工生产工作的开展,需要不断地加强安全意识,建立相关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不断加强现场管理,从而才能更好地确保化工企业的安全,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安全生产 问题 应对措施
原文传递
化工工程设计的安全问题探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吕金昌 隋燕玲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年第7期185-186,共2页
化工工程主要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对各种新产品和新材料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人们群众的实际需求。但是在化工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发... 化工工程主要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对各种新产品和新材料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人们群众的实际需求。但是在化工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给从业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就需要我们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设计源头工作抓起,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排除,更好地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工程 设计 安全问题 探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