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
1
作者 谭敏华 陈威 +5 位作者 郭锦辉 周泳健 雷伟华 刘慕诗 申动 申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urs,IMT)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中老年肠道IMT的临床、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随访结果。结果4例IMT发生在右半结肠,1例在回肠。3/5患者有肠... 目的探讨中老年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urs,IMT)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中老年肠道IMT的临床、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随访结果。结果4例IMT发生在右半结肠,1例在回肠。3/5患者有肠道损伤史,首发消化道症状且白细胞增高。瘤组织由梭形肌纤维母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构成,席纹状排列,浸润性生长,伴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见胶原化及黏液水肿。其中一例异型性明显,核大且畸形。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5例)、SMA(5例)、desmin(3例)、ALK(3例)、CK(2例)阳性,Caldesmon、CD34、β-catenin、MC、CD117、DOG1、S-100、BCL-2、CD99、CD68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28%~10.01%。5例均完整切除肿瘤,随访53~137.5个月,其中1例83岁患者,于术后27个月影像学考虑肿瘤复发;另一例术后无瘤生存122个月,因其他原因去世;其余均无瘤生存,基本状况良好。结论(1)本组中老年肠道IMT多见于右半结肠,多有肠道损伤史,多首发消化道症状,白细胞多升高;(2)Vimentin和SMA同时阳性,多伴ALK阳性;(3)4/5的患者手术切除治疗效果好,1/5的患者术后2~3年可复发;高龄且ALK阳性、Ki67达10%、异型性明显很有可能是中老年肠道IMT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ALK阳性者复发的风险或许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 病理 中老年
下载PDF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雷伟华 邹绮嫦 +7 位作者 郭锦辉 陈威 石智杰 邓超桦 谭敏华 胡志雄 周泳健 欧瑞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22-1426,共5页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s,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与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不同部位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s,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与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不同部位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IMT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0~66岁,平均42.27岁。肿瘤部位:肠、肾脏肿瘤各2例,胆囊、肺部和颈、肩、背、上肢、臀部软组织肿瘤各1例。镜下见瘤组织均以增生的梭形细胞为主,间质伴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并有不同程度纤维胶原化和水肿背景。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SMA阳性(11/11),ALK、desmin、HHF-35、CK阳性(2/11),CD34、CD68(1/1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1例手术切口瘢痕增生,疑似术后肿瘤复发,8例均无瘤生存。结论 IMT可多部位发病,瘤组织形态特征以梭形细胞密集型为主,部分为黏液型。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炎症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颈部胸腺样分化癌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3
作者 雷伟华 谭敏华 +5 位作者 胡志雄 邹绮嫦 郭锦辉 陈威 成卓梅 邓超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43-1245,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胸腺样分化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的临床病理类型、肿瘤组织来源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CASTLE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CASTLE均为女性,中位年龄26.5岁。... 目的探讨颈部胸腺样分化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的临床病理类型、肿瘤组织来源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CASTLE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CASTLE均为女性,中位年龄26.5岁。以颈前包块,声音嘶哑就诊。肿瘤位于颈部软组织和甲状腺内,包膜完整,囊实性。镜检:例1肿物为腮裂样囊肿结构,囊壁见胸腺样组织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例2肿物在甲状腺内呈岛状、巢状分布,岛间有纤维分隔,瘤细胞梭形、合体样,可见胸腺小体样结构,并向鳞状上皮分化,形似鳞状细胞癌。间质伴淋巴细胞浸润,形似甲状腺髓样癌。结论 CASTLE是一类具有良、恶性胸腺上皮样肿瘤结构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良性胸腺上皮样特征可表现为胸腺样囊肿,并可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分化;恶性胸腺上皮样特征多类似甲状腺鳞癌或甲状腺髓样癌,易误诊。结合肿瘤部位、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CD5、CD117、CK19检测有助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颈部肿块 临床病理类型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68例术中冷冻切片与印片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雷伟华 刘自光 刘丽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冷冻切片结合印片病理诊断。方法对168例送检组织在冷冻切片同时,在同一部位印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与石蜡切片对照。结果168例良性冷冻切片93例,印片95例;恶性冷冻切片67例,印片62例。冷冻切片诊断准确率95.24%,印片诊... 目的探讨术中冷冻切片结合印片病理诊断。方法对168例送检组织在冷冻切片同时,在同一部位印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与石蜡切片对照。结果168例良性冷冻切片93例,印片95例;恶性冷冻切片67例,印片62例。冷冻切片诊断准确率95.24%,印片诊断准确率93.45%。可疑冷冻切片、印片均为5例,占2.98%;良恶难定冷冻切片3例,占1.78%,印片6例,占3.57%。误诊2例都为印片良性肿瘤,占1.19%。结论在冷冻切片同时采用印片方法进行病理诊断,有提高对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切片诊断 印片诊断 术中快速诊断 石蜡切片诊断
下载PDF
印片组织细胞学诊断在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雷伟华 刘自光 +1 位作者 刘丽萍 谭敏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53-354,I092,共3页
关键词 诊断 印片 术中 石蜡切片 对照 组织细胞学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雷伟华 刘自光 +5 位作者 刘丽萍 谭敏华 邓超桦 胡志雄 成卓梅 叶秀群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1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发生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原发于脑室的CNC进行光镜观察,应用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复习文献。结...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发生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原发于脑室的CNC进行光镜观察,应用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脑室CNC临床诊断困难,病理形态瘤组织由小圆形细胞组成,胞质透明,有核周空晕,核小而圆,居中,呈菊形团状排列,并有/无无核原纤维岛特征。免疫组织化学Syn、NSE阳性,GFAP阴性。结论CNC是一种由小圆形细胞构成的核分裂不活跃的脑内肿瘤,具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瘤细胞来源还未明确。好发于青年人脑室内,光镜观察与少突胶质细胞瘤、透明细胞室管膜瘤不易区别。免疫组织化学Syn阳性、GFAP阴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中枢性 中枢神经细胞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57例印片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雷伟华 刘自光 刘丽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印片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应用。方法对送检不同部位病变组织进行印片,快速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对照。结果157例中印片恶性肿瘤52例,诊断率33.12%,良性病变96例,诊断率61.14%,印片诊断准确率94.26%。石蜡切片... 目的探讨印片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应用。方法对送检不同部位病变组织进行印片,快速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对照。结果157例中印片恶性肿瘤52例,诊断率33.12%,良性病变96例,诊断率61.14%,印片诊断准确率94.26%。石蜡切片诊断恶性59例(37.58%),良性病变98例(62.42%),准确率100%。8例误诊,误诊率5.1%。结论印片诊断不同于一般涂片单纯细胞学诊断,有时能看到某些组织学结构,是细胞学与组织学相互结合观察的结果。印片诊断在某些方面,优于冷冻切片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片 组织细胞学 快速病理诊断
下载PDF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化特性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雷伟华 梁秀莲 +7 位作者 谭敏华 梁宏 简乐乐 胡志雄 邹绮嫦 成卓梅 邓超桦 刘丽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6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分化特性与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11例LGESS进行Vim、CD10、ER、PR、CD99、Iinhibin、CK、EMA、Des、SM、CD117、CD34等抗体成分检测,分析瘤组织分化特性与病理诊断、...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分化特性与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11例LGESS进行Vim、CD10、ER、PR、CD99、Iinhibin、CK、EMA、Des、SM、CD117、CD34等抗体成分检测,分析瘤组织分化特性与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关系。结果临床表现停经后阴道流血6例,月经增多3例、下腹痛2例。肿瘤直径2-10cm,6例息肉样突入宫腔,5例肌间结节状。镜下瘤组织由梭形细胞构成,弥漫束状排列,类似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呈舌状浸滑性生长,可见丛状分布薄壁螺旋动脉样血管,核分裂数〈10个/10HPF,可见泡沫细胞。伴有平滑肌、性索样分化各3例,经典型、腺样分化各2例,混合型1例。免疫组化:Vim(11/11)、CD10(10/11)、PR(8/11)、ER、SM(7/11)、CK(6/11)、EMA、Des、S-100(3/11)、CD99、Iinhibin(2/11)、CD117、CD34、LCA均阴性。结论LGESS是一种以梭形细胞为主,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可以向平滑肌、性索样等组织分化。多向分化特性致使瘤组织形态易误诊为平滑肌肿瘤、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结合临床,免疫组化有助于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细胞分化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畸胎瘤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雷伟华 《肇庆医学》 2001年第4期85-91,共7页
关键词 畸胎瘤 病因 病理诊断 形态学 分类
下载PDF
空肠下段多发性憩室合并小肠结核一例报告
10
作者 雷伟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5-285,共1页
空肠下段多发性憩室合并小肠结核一例报告雷伟华女性,76岁,住院号:115760,病理号:54073。持续性下腹痛7小时,伴恶心、呕吐3次(均为胃内容物)。于1993年5月1日来我院就诊、拟“腹痛待查”收住内科治疗。自... 空肠下段多发性憩室合并小肠结核一例报告雷伟华女性,76岁,住院号:115760,病理号:54073。持续性下腹痛7小时,伴恶心、呕吐3次(均为胃内容物)。于1993年5月1日来我院就诊、拟“腹痛待查”收住内科治疗。自述近半年来有类似症状发作多次,均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憩室 小肠结核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ER、PR、HER-2、E-cadherin、CK5/6检测与临床预后关系 被引量:27
11
作者 谭敏华 雷伟华 +3 位作者 谭冬玲 胡志雄 陈威 邹绮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3-938,共6页
目的探讨ER、PR、HER-2、E-cadherin、CK5/6检测与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BC)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ER、PR、HER-2、E-cadherin、CK5/6抗体,对64例IBC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结果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例IBC中ER... 目的探讨ER、PR、HER-2、E-cadherin、CK5/6检测与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BC)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ER、PR、HER-2、E-cadherin、CK5/6抗体,对64例IBC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结果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例IBC中ER、PR、HER-2、E-cadherin、CK5/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3%、56.25%、37.50%、89.06%、10.94%。经统计学分析,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r=0.646,P=0.000);ER与HER-2、CK5/6表达呈负相关(r=-0.320,P=0.010;r=-0.385,P=0.002);PR与HER-2、CK5/6表达呈负相关(r=-0.392,P=0.013;r=-0.362,P=0.003)。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ER、CK5/6在组织学分级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之间,PR、HER-2和E-cadherin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K5/6在患者的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总生存率(OS):HER-2或CK5/6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低(OS:P=0.048和P=0.041)。E-cadherin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总生存率(OS)高(OS:P=0.038)。但ER、PR的表达与总生存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S:P>0.05)。患者的组织学分级越高,总生存率(OS)越低(OS:P=0.048)。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总生存率(O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S:P>0.05)。结论 IBC中ER、PR、E-cadherin表达丧失,HER-2或CK5/6呈阳性表达,组织学分级呈高级别,提示IBC患者预后较差。联合检测IBC组织中ER、PR、HER-2、E-cadherin、CK5/6的表达,可为IBC临床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肿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关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谭敏华 雷伟华 +6 位作者 胡志雄 郭锦辉 陈威 邹绮嫦 邓超桦 欧瑞芬 周泳健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z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108例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p53蛋白阳性率为48.2%,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分子分型...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108例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p53蛋白阳性率为48.2%,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分子分型、HER-2、ER、PR的表达相关(P<0.05)。(2)Ki67蛋白阳性率为95.4%,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HER-2、ER、PR的表达相关(P<0.05)。(3)p53与Ki67蛋白表达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为乳腺癌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KI67 乳腺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术中组织印片法快速诊断212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自光 雷伟华 +2 位作者 刘丽萍 成卓梅 谭敏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印片在术中快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将术中送检的212例新鲜标本,即刻切开,在不同病变切面上用载玻片轻轻触印,制成印片,快速HE染色,光镜下观察,报告诊断结果。所剩组织均做石蜡切片诊断作对照。结果212例印片诊断与石蜡切片... 目的探讨组织印片在术中快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将术中送检的212例新鲜标本,即刻切开,在不同病变切面上用载玻片轻轻触印,制成印片,快速HE染色,光镜下观察,报告诊断结果。所剩组织均做石蜡切片诊断作对照。结果212例印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比较,印片阳性(恶性肿瘤)57例(26.9%);阴性(非肿瘤性)146例(68.9%),印片诊断准确率95.8%(203/212)。石蜡切片诊断阳性64例(30.2%),阴性148例(69.8%),准确率100.0%(212/212)。用印片诊断阳性57例与石蜡切片诊断作类型比较,有38例完全相符,诊断符合率66.7%(38/57)。7例误诊,误诊率仅为3.3%(7/212)。3例定性准确但分类不符合,9例病变交界难定。结论组织印片诊断不同于一般涂片单纯细胞学诊断,而是细胞学与组织学相互结合观察的结果,有时可进行组织类型的诊断。在冷冻切片与快速石蜡切片同时作快速印片,可有效纠正部分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诊断 术中 印片法 快速石蜡切片 组织印片 诊断准确率 诊断符合率 细胞学诊断 HE染色 镜下观察 诊断结果 诊断比较 恶性肿瘤 非肿瘤性 相互结合 组织类型 快速印片 冷冻切片 载玻片 阳性 误诊率 组织学 病变 阴性
下载PDF
病理术语概念进展
14
作者 雷伟华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介绍近年肿瘤学上易于混淆的概念,如化生、非典型增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交界性肿瘤等。化生:一般化生与肿瘤化生含义不同。非典型增生:有炎性与瘤性非典型增生,后者为异型增生,属癌前病变。有可能发展成癌而不易恢复正常病... 介绍近年肿瘤学上易于混淆的概念,如化生、非典型增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交界性肿瘤等。化生:一般化生与肿瘤化生含义不同。非典型增生:有炎性与瘤性非典型增生,后者为异型增生,属癌前病变。有可能发展成癌而不易恢复正常病变,称为癌前病变;而与癌症发病率有关的临床状态或疾病,称为癌前状态或疾病。上皮内瘤变:为区别非典型增生一异型增生-原位癌等在应用上的混淆,统称为上皮内瘤变。交界性病变或交界性肿瘤:一群在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上介于良、恶性之间的病变或肿瘤。原位癌:指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全层内末穿破上皮基底膜的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变化 病理术语 病变概念 病理诊断
下载PDF
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自光 雷伟华 +4 位作者 刘丽萍 韦世强 成卓梅 谭敏华 汪江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76-377,I0017,共3页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结外 诊断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正确理解病理术语概念的综述
16
作者 雷伟华 《肇庆医学》 2001年第4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病理 病理诊断 术语
下载PDF
浅谈病理学诊断在临床上意义
17
作者 雷伟华 《肇庆医药》 1999年第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学诊断 临床应用 预后
下载PDF
宫颈病灶HSV-2感染及其与宫颈癌的关联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成德 李玲 +5 位作者 欧丽红 雷伟华 成卓梅 邓超桦 李海珠 莫燕芳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6期2395-2398,共4页
目的观察宫颈病灶中单纯疱疹病毒-2(HSV-2)感染状况,探讨宫颈HSV-2感染与宫颈癌的关联性。方法 101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癌患者46例(癌变组),宫颈良性疾病55例(对照组),分别对其宫颈病灶组织和宫颈分泌物进行HSV-2 DNA(实时荧光PCR法)... 目的观察宫颈病灶中单纯疱疹病毒-2(HSV-2)感染状况,探讨宫颈HSV-2感染与宫颈癌的关联性。方法 101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癌患者46例(癌变组),宫颈良性疾病55例(对照组),分别对其宫颈病灶组织和宫颈分泌物进行HSV-2 DNA(实时荧光PCR法)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快速导流杂交法)检测。结果宫颈病灶HSV-2 DNA阳性率为10.89%;其中癌变组HSV-2的阳性率为17.39%,对照组为5.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灶HPV总阳性率为67.33%,共检测出13种HPV亚型,以16型最多见(45.45%);癌变组(97.83%)与对照组(41.82%)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87,P<0.001)。HSV-2与HPV合并阳性率为9.90%,HSV-2感染的癌变组中HPV阳性率达100%,混合感染的亚型主要为HPV16占75%。结论 HSV-2多与HPV16亚型合并感染宫颈癌患者,其在宫颈癌演变过程中的潜在影响不能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单纯疱疹病毒-2 宫颈组织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翻转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敏 李俊涛 +3 位作者 张霞 李品玉 许帅 雷伟华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第5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名高职临床医学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实行传统授课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病理学考试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结果①实验组的实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名高职临床医学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实行传统授课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病理学考试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结果①实验组的实践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实验组学生自学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病理学 教学
下载PDF
子宫腺瘤样瘤5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谭敏华 雷伟华 +6 位作者 胡志雄 郭锦辉 陈威 邹绮嫦 邓超桦 欧瑞芬 周泳健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8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Ts)组织发生及命名、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对50例子宫ATs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复习。结果 50例子宫ATs发生率占同期子宫肿瘤切除标本的1.4%,单纯子宫ATs 14例(28%),伴子宫其他病...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Ts)组织发生及命名、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对50例子宫ATs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复习。结果 50例子宫ATs发生率占同期子宫肿瘤切除标本的1.4%,单纯子宫ATs 14例(28%),伴子宫其他病变36例(72%)。肿瘤多位于子宫浆膜下肌壁间,结节状生长,单发43例(86%),多发7例(14%),肿瘤直径0.5~5 cm,边界清或欠清,无包膜。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无特征性。肿物类似平滑肌肿瘤,切面灰白、灰黄色,实性均质,质硬或较软,部分切面湿润,可见大小不一的囊腔,囊内含有黏液。镜下肿瘤组织均由增生平滑肌和上皮样成分组成,上皮样成分形态呈大小不一的腺样、腔隙样、实性巢状、条索状,单个形似浸润性分布于平滑肌束之间,上皮样细胞异型性小或无,未见核分裂象,增生的平滑肌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18例腔隙内黏液样物阿尔辛蓝染色(+),PAS染色(-)。免疫组化:50例上皮样成分CK、vimentin、HBME-1、CR和D2-40(+),Ki-67阳性指数均<1%。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或恶变。结论子宫ATs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间皮,临床及病理检查均不易确诊,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腺瘤样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