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检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的管理与实践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鸿伟 熊林怡 +4 位作者 王娟 杨云春 张社强 雷广浩 代雷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通过对2015年急诊检验各类项目的实验室内周转时间(TAT)中位数、检验报告规定时限符合率、报告超时原因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掌握急诊检验的实际工作效率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改进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按照不同类别项目的号段不同,... 目的通过对2015年急诊检验各类项目的实验室内周转时间(TAT)中位数、检验报告规定时限符合率、报告超时原因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掌握急诊检验的实际工作效率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改进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按照不同类别项目的号段不同,从LIS系统导出各类项目的原始数据,利用Mircosoft Excel2003软件统计出各类项目的实际TAT时间,利用函数功能计算TAT中位数;并计算出检验报告规定时限符合率和不符合率(即检验报告超时率),并对每天所记录的报告超时原因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急诊检验各类项目的 TAT中位数与2014年比较,除化学发光类项目外,其他项目类TAT均有不同程度缩短;各类项目的检验报告时限符合率平均为94.8%,检验报告规定时限不符合率(即检验报告超时率)为5.2%;主要超时原因前4位依次是送检样本数量多(59.6%)、重做复检(12.4%)、涂片复检(12.0%)和仪器故障(10.0%)。结论急诊检验报告时限符合率达到规定的要求,对超时原因统计分析,可查找存在问题并分类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持续改进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检验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 检验报告规定时限符合率 超时原因
下载PDF
探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D二聚体相关性在D二聚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鸿伟 洪虹 +4 位作者 张社强 杨云春 雷广浩 熊林怡 钱净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STA-R Evolution凝血分析仪检测D二聚体(D-D)过程中复测率偏高的方法,节约成本支出。方法结合D-D的检测线性(0.22~4 ug/ml FEU),选择D-D分布在检测上限附近的102例患者的D-D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检测值,分析两者的相关... 目的探讨降低STA-R Evolution凝血分析仪检测D二聚体(D-D)过程中复测率偏高的方法,节约成本支出。方法结合D-D的检测线性(0.22~4 ug/ml FEU),选择D-D分布在检测上限附近的102例患者的D-D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检测值,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利用ROC曲线分析出该批数据当D-D检测值为4 ug/ml(FEU)时的FDP的Cut-off,以此Cut-off值为标准,作为选择D-D检测程序的依据。在STA-R Evolution凝血分析仪器上设置锁定D-D自动检测,样本检测时先检测FDP,根据FDP的测值在仪器上手动选择合适的D-D检测程序:对于FDP不大于Cut-off值,选择DDI4 CN程序进行检测,对于FDP大于Cut-off值,选择1/5 DDICN程序进行检测。然后观察改进前、后一个月D-D检测数据,比较应用该方法前后D-D复测率变化趋势。结果①102例患者D-D与FDP的检测值经正态性检验,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M)[四分位数(P 25~P 75)]表示分别为4.0(2.66-7.69 ug/ml)与12.64(9.89-28.9 ug/ml),两者具有相关性,r=0.974,P<0.05;②D-D检测值为4 ug/ml(FEU)时,FDP的Cut-off值为12.5 ug/ml(尤登指数为0.944),曲线下面积(AUC)为0.992,P<0.05,95%CI为1.004.0.980-1.004;③在应用该方法后D-D的复测率从改进前的16.95%下降到3.66%(χ2=1.841,P<0.05),改进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应用STA R Evolution凝血分析仪检测FDP和D-D时,可先检测FDP,结合FDP的检测值,手动选择合适的D-D检测程序,可以降低D-D的复测率,节约成本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检测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下载PDF
探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D二聚体相关性在D二聚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鸿伟 洪虹 +4 位作者 张社强 杨云春 雷广浩 熊林怡 钱净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STA-R Evolution凝血分析仪检测D二聚体(D-D)过程中复测率偏高的方法,节约成本支出。方法结合D-D的检测线性(0.22~4μg/ml FEU),选择D-D分布在检测上限附近的102例患者的D-D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检测值,分析两者的相关... 目的探讨降低STA-R Evolution凝血分析仪检测D二聚体(D-D)过程中复测率偏高的方法,节约成本支出。方法结合D-D的检测线性(0.22~4μg/ml FEU),选择D-D分布在检测上限附近的102例患者的D-D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检测值,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利用ROC曲线分析出该批数据当D-D检测值为4μg/ml(FEU)时的FDP的Cut-off,以此Cut-off值为标准,作为选择D-D检测程序的依据。在STA-R Evolution凝血分析仪器上设置锁定D-D自动检测,样本检测时先检测FDP,根据FDP的测值在仪器上手动选择合适的D-D检测程序:对于FDP不大于Cut-off值,选择DDI4CN程序进行检测,对于FDP大于Cut-off值,选择1/5DDICN程序进行检测。然后观察改进前、后一个月D-D检测数据,比较应用该方法前后D-D复测率变化趋势。结果①102例患者D-D与FDP的检测值经正态性检验,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M)[四分位数(P25~P75)]表示分别为4.0(2.66-7.69μg/ml)与12.64(9.89-28.9μg/ml),两者具有相关性,r=0.974,P<0.05;②D-D检测值为4μg/ml(FEU)时,FDP的Cut-off值为12.5μg/ml(尤登指数为0.944),曲线下面积(AUC)为0.992,P<0.05,95%CI为1.004(0.980-1.004);③在应用该方法后D-D的复测率从改进前的16.95%下降到3.66%(χ^2=1.841,P<0.05),改进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应用STA R Evolution凝血分析仪检测FDP和D-D时,可先检测FDP,结合FDP的检测值,手动选择合适的D-D检测程序,可以降低D-D的复测率,节约成本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检测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