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脆弱性与城镇化水平时空耦合及其交互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汤良 胡希军 +5 位作者 罗紫薇 韦宝婧 王烨梓 张亚丽 邵润钰 陈存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62-4677,共16页
协调生态建设与城镇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科学引导城镇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探究我国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与城镇化水平整体进程之间的关系,以湖南省为例,各县区为评价单元,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 协调生态建设与城镇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科学引导城镇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探究我国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与城镇化水平整体进程之间的关系,以湖南省为例,各县区为评价单元,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人口-经济-社会-空间模型构建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多维度测算湖南省2000—2020年生态脆弱性和城镇化水平的空间耦合关系,并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其交互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湖南省生态脆弱程度呈先加重后减轻的趋势,以长株潭为核心重度脆弱区,向南北方向扩散,形成南北地区脆弱程度高、中西部生态脆弱程度低的格局;(2)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高水平城镇化区域从2000年以各地级市行政中心向外发散的散点式布局,到2020形成以长株潭为核心高值区,东部整体较高,西部偏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湖南省严重失调区县明显减少,基本协调区县明显增加的趋势,且城镇化水平是制约湖南省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均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4)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导致地区生态脆弱程度加深,而地区生态状况又反向制约城镇化水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湖南省需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城镇化水平的健康发展,缓解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以期实现区域城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城镇化水平 耦合协调度模型 交互影响因素 CRITIC赋权法 湖南省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公路选线优化及生态敏感性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玉屏至镇远公路为例
2
作者 肖雅丹 韦宝婧 +4 位作者 黄泽斌 杨帆 彭兴 吴毅 熊素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33,共15页
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生态风险,尤其是生态脆弱区的公路建设,易对沿线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构成重大威胁,如何填补这一空白,更好地优化公路选线仍缺乏普遍研究。本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玉屏至镇远公路选线为例,采取客观... 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生态风险,尤其是生态脆弱区的公路建设,易对沿线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构成重大威胁,如何填补这一空白,更好地优化公路选线仍缺乏普遍研究。本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玉屏至镇远公路选线为例,采取客观、定量的评价方法分析公路沿线生态稳定性,通过构建公路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及ArcGIS空间加权叠加分析,指导其在生态脆弱区的选线优化,有效防止生态系统的进一步破碎和丧失。结果表明:1)从高程(B1)、坡度(B2)、坡向(B3)、水源保护(B4)、土地利用现状(B5)、风景名胜资源保护(B6)、植被覆盖度(B7)、景观破碎度(B8)、地质灾害(B9)9个指标进行评价,权重值由大到小为B7>B1>B4>B8>B5>B2>B9>B6>B3,表明植被覆盖度对公路生态敏感性影响最大,坡向影响最小。2)玉屏至镇远公路生态敏感性分值为1.60~5.62,高敏感区和中敏感区分别占10.72%和25.84%。3)对传统公路选线(B线)与基于生态敏感性选线(K线)指标对比,K线生态敏感性(4.34)低于B线(4.58),提出了不同路段工程建设适宜性与生态恢复策略。本研究为生态脆弱区公路选线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可推广至其他领域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评价体系 选线优化 生态脆弱区 层次分析法(AHP) 贵州东部山区
下载PDF
基于GIS的漳州市松岭村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及GAP分析
3
作者 康丽婷 罗紫薇 +2 位作者 胡希军 韦宝婧 周冬梅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1,共9页
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漳州市松岭村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从资源禀赋潜力出发,构建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地理探测器计算各旅游适宜性影响因子的权重,基于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结果对旅游空间进行开发空缺(GAP... 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漳州市松岭村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从资源禀赋潜力出发,构建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地理探测器计算各旅游适宜性影响因子的权重,基于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结果对旅游空间进行开发空缺(GAP)分析,并提出旅游规划优化策略。旨在优化景观资源在空间整体布局中的合理利用,为乡村旅游规划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松岭村旅游适宜性受基础设施因子影响最大,受坡向因子影响最小;(2)松岭村旅游适宜等级可分为高适宜、较高适宜、中适宜、较低适宜、低适宜区5类,其中高适宜区面积最小,仅占松岭村总面积的4.64%,低适宜区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58.00%;(3)借鉴GAP分析思路,识别松岭村景观资源点开发潜力分级区块,各适宜等级区均存在较多景观资源点未开发。建议结合现有特色景观资源点,优先开发较高及高潜力区块、积极开发中潜力区、适度开发较低及低潜力区,以期在保留旅游资源特色的同时最大化利用其景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适宜性评价 地理探测器 GAP分析 乡村旅游 松岭村
下载PDF
基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景观综合评价——以湖南省龙山县头车村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向晓航 周静 +4 位作者 韦宝婧 肖琼辉 王玮璐 唐帆 徐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185-192,共8页
[目的]基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对头车村进行景观综合评价。通过研究当地生态资源与人居环境现状,为该村的村落规划与生态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在对头车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与重要性-... [目的]基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对头车村进行景观综合评价。通过研究当地生态资源与人居环境现状,为该村的村落规划与生态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在对头车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与重要性-绩效感知分析(IPA)相结合的方法,并从人文景观、生态环境、乡村发展、生活条件4个准则层与22个指标层在内的景观资源评价指标,展开头车村景观综合评价。[结果]头车村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结果为“满意”,但是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IPA结果分析表明,生态景观的多样性(C_(8))、森林覆盖率(C_(12))、乡村旅游推广情况(C_(15))、乡村景观吸引力(C_(16))这4项指标属于优势景观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_(7))、乡村空心化情况(C_(13))、村民生活出行便捷度(C_(19)),这3项指标属于亟待改进之处。[结论]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提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乡村生产生活设施水平,完善产业发展要求的方法体系与优化路径,为头车村景观的优化提质与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以求更为精确、高效地提升该村的整体景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人居环境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IPA分析法
下载PDF
极端降雨对晋西黄土区农地流域泥沙连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娟龙 吴川东 +4 位作者 于洋 刘鹄 王百群 韦宝婧 赵炯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8-235,共8页
[目的]研究极端降雨事件对小流域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的影响,进而为流域综合治理与灾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地处黄土残塬区的晋西吉县蔡家川农地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无人机与遥感影像对2021年10月山西极端降雨事件前后坡沟系统进... [目的]研究极端降雨事件对小流域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的影响,进而为流域综合治理与灾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地处黄土残塬区的晋西吉县蔡家川农地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无人机与遥感影像对2021年10月山西极端降雨事件前后坡沟系统进行航测与实地调查,分析极端降雨前后的景观格局变化,量化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识别滑坡点位空间分布与地形特征,评价流域内典型工程措施对极端降雨的响应。[结果]农地流域此次降雨历时84 h,累计降雨量160.4 mm,降雨强度1.9 mm/h,降雨频率0.16%,为百年一遇的极端暴雨。暴雨后流域斑块数量增加,景观形状指数增大,蔓延度指数减小,香农多样性指数减小。暴雨前流域内泥沙连通性分布不均,暴雨后泥沙连通性增大。暴雨后滑坡位点泥沙连通性减小,滑坡多发生在0°~10°和40°~50°的条件下,所占比例分别为29.11%和17.74%。[结论]极端暴雨事件诱发的滑坡影响了泥沙连通性,根据泥沙连通性空间变化可识别水土流失位点,能够用于评估典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极端降雨的响应,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综合治理及极端降雨事件发生后开展生态恢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淤地坝 泥沙连通性 流域综合治理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岳阳市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曹诗怡 胡希军 +3 位作者 杜心宇 韦宝婧 龚岚 李妮思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4期74-81,共8页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以岳阳市乡村旅游点为研究样本,聚焦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探寻监测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科学方法。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估岳阳市生...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以岳阳市乡村旅游点为研究样本,聚焦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探寻监测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科学方法。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估岳阳市生态环境变化等级,并将乡村旅游点的地理位置与遥感生态指数分级图进行GIS叠加,分析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变化区域分布特征及幅度。研究表明:(1)岳阳市乡村旅游点的生态环境保持较好,质量等级未发生变化、下降一级和下降两级的乡村旅游点分别为74、40和3个,分别占乡村旅游点总数(117个)的63.2%、34.2%和2.6%。(2)岳阳市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明显的区位性和异质性,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显著变差区域集中于乡村旅游点密集区,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明显变差区域分布在平原水网地区,丘陵山地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不明显。(3)岳阳市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与旅游点管控级别、开发规模、旅游收入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作为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判定依据,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可控性预警,保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点 遥感生态指数(RSEI) 变化 生态环境质量 岳阳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中国八种梧桐属树种潜在适生区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芮芝 胡希军 +2 位作者 韦宝婧 陈存友 金晓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937-5955,共19页
中国梧桐属(Firmiana)在世界梧桐属中占比较大,且除梧桐外其余种均为中国特有且分布范围狭窄的植物种,灭绝风险大,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梧桐属树种的影响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多时期第六次国际气候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 中国梧桐属(Firmiana)在世界梧桐属中占比较大,且除梧桐外其余种均为中国特有且分布范围狭窄的植物种,灭绝风险大,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梧桐属树种的影响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多时期第六次国际气候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气候变量数据和中国八种梧桐属树种的分布数据,基于R语言kuenm程序包优化的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分析中国八种梧桐属树种在多尺度下的潜在适生区,得出梧桐属最适宜的模拟尺度、潜在适生区的面积变化和迁移方向、梧桐属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及保护空缺。结果表明:(1)梧桐属最适宜的模拟尺度为亚洲;(2)Maxent模型的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大于0.9,表明模型对梧桐属潜在适生区预测结果具有较高准确度;(3)气候变化影响下除云南梧桐(Firmiana major)外其它树种的潜在适生区都将在未来有所扩大;(4)中国八种梧桐属树种潜在适生区迁移方向主要为东西向,南北向大跨度迁移较少,纬度变化不大;(5)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的稳定潜在适生区最小;(6)中国梧桐属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7)中国梧桐属多样性保护空缺区域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及海南省北部;(8)梧桐属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正在为人造地表所侵蚀。研究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八种梧桐属树种的影响及其潜在适生区变化、中国梧桐属多样性保护状态,可为中国梧桐属建立多样性保护廊道提供相关建议,为制定多样性保护规划及相应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梧桐属 潜在适生区 生境预测 最大熵模型 空间转移 质心变化
下载PDF
新田县古树名木资源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邱族周 胡希军 +2 位作者 钱惠 韦宝婧 廖坤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56,共11页
【目的】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文物”,是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也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为进一步掌握湖南省新田县的古树资源组成特征,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和影响古树分布的地理环境因素,对... 【目的】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文物”,是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也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为进一步掌握湖南省新田县的古树资源组成特征,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和影响古树分布的地理环境因素,对新田县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利用最邻近指数分析古树名木的空间分布类型,通过核密度分析古树的空间分布密度,分析古树资源的组成及分布特征,并探究地理因素与古树分布的关系。【结果】新田县共有古树名木2483株,隶属于39科58属71种,优势种为柏木、樟树、枫香、甜槠、马尾松和青冈栎等,古树资源丰富且极具价值。从古树年龄结构来看,三级古树(100~299 a)占比最大,为87.11%,二级古树(300~499 a)和一级古树(≥500 a)次之,分别占总数的10.79%和2.09%;大于1000 a的古树为5株银杏和1株红豆杉。从径级结构看,树高主要集中在10~29 m之间,占比为73.66%;古树胸径以1 m以下为主,占比为91.78%;冠幅以10 m以下为主,占比为62.75%。从生长势来看,98.27%的古树为正常株。新田县古树名木在空间上为显著集聚模式,呈现出“散点状与多组团状”并存的状态。从分布密度来看,新田县古树名木有多个密度团集聚分布,其中存在2个高密集区中心,分别位于新圩镇和枧头镇,分布密度达7.20~9.32株/km^(2);此外存在4个次密集区,分别位于金盆镇、门楼下瑶族乡西部和大坪塘镇西北部和东部,分布密度达4.54~7.19株/km^(2)。从新田县各乡镇古树分布数量来看,门楼下瑶族乡古树数量最多其次为枧头镇和新圩镇。古树主要分布于农村区域,占古树名木总数的98.83%,其中耕地类型古树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8.74%,其次为林地、建设用地和草地。新田县地层以泥盆系为主占总面积的70%,其石灰岩钙质土壤为柏木、青冈栎、麻栎等古树树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从生长立地条件和土壤质地分布情况看,新田县古树分布区域以平地及缓坡、紧密红壤质地区为主。【结论】新田县古树资源丰富,其分布特征与人口密度、立地条件、土层地质等因素密切相关,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田县 古树名木 资源特征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重要性-脆弱性-服务价值”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管控 被引量:8
9
作者 韦宝婧 胡希军 +4 位作者 张亚丽 汤佳 康鹏 李芮芝 刘路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9-258,共10页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保障,科学划定与管控保护修复关键区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福建上杭县作为典型研究案例区,在综合生态系统完整性、系统性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构...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保障,科学划定与管控保护修复关键区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福建上杭县作为典型研究案例区,在综合生态系统完整性、系统性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构建了“重要性-脆弱性-服务价值”(Ⅰ-F-Ⅴ)的多维生态系统测度框架,进而分析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多维特征、测度因子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运用空间聚类(分组分析)划定了生态保护与修复空间,并基于各分区的空间分异性及生态系统结构特征,提出分区管控措施。结果表明:1)上杭县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整体上呈现重要性较高、脆弱性程度低、服务价值较高的空间分异格局;2)上杭县各生态系统测度因子间协同与权衡关系并存,综合重要性、脆弱性和服务价值之间均为协同关系,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区域可能存在高度重叠;3)上杭县可划分为Ⅲ-Ⅰ-Ⅴ(中等重要-一般脆弱-极高价值)、Ⅲ-Ⅲ-Ⅴ(中等重要-中等脆弱-极高价值)、Ⅲ-Ⅱ-Ⅴ(中等重要-较为脆弱-极高价值)、Ⅲ-Ⅲ-Ⅳ(中等重要-中等脆弱-较高价值)、Ⅱ-Ⅲ-Ⅰ(较为重要-中等脆弱-低价值)和Ⅳ-Ⅰ-Ⅰ(高度重要-一般脆弱-低价值)6个分区,其中,Ⅲ-Ⅰ-Ⅴ和Ⅲ-Ⅱ-Ⅴ两个分区面积较大,是区域发展的生态系统功能基底,各分区所在的土地覆被类型构成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林地、灌丛、耕地和园地属于优势土地覆被类型;4)依据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将研究区进一步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保育区、绿色发展区、适度开发区)和生态修复区(生态修复区、保护修复统筹发展区)。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与建设、生态安全格局维护提供较为科学、全面的研究思路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保护修复与管控 生态系统测度 空间分区 上杭县
下载PDF
湖南益阳市湿地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宝婧 杜心宇 +2 位作者 胡希军 熊伟 陈存友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0年第12期25-32,41,共9页
湿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及湿地植物资源的调查、保护与修复工作迫在眉睫。结合遥感影像采用一般与重点调查方法对益阳市湿地范围内的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益阳市湿地范围内有高等维管束植物153科496属816... 湿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及湿地植物资源的调查、保护与修复工作迫在眉睫。结合遥感影像采用一般与重点调查方法对益阳市湿地范围内的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益阳市湿地范围内有高等维管束植物153科496属816种,其中蕨类植物17科19属22种;裸子植物7科13属18种,被子植物129科464属776种;植物群落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18个植被型,群系超过121个;严重的人为干扰和破坏引发了湿地植物群落斑块破碎、湿地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益阳市湿地内维管束植物物种多样,但因城市化建设、围垦、物种入侵等严重破坏了湿地植被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维管束植物 植物多样性 植物保护利用 湿地保护 益阳市
下载PDF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综合评价——基于AHM-模糊综合评价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韦宝婧 龙梦琪 +4 位作者 邹薇 罗紫薇 胡希军 刘路云 罗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2-162,共11页
【目的】园林植物的选择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生态效益与综合功能的前提。运用AHM-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市植物进行评价及分级,为合理应用、选择城市园林植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记录为主、文献查阅补充为辅的方法,筛选调查... 【目的】园林植物的选择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生态效益与综合功能的前提。运用AHM-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市植物进行评价及分级,为合理应用、选择城市园林植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记录为主、文献查阅补充为辅的方法,筛选调查绿地78个,梳理出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459种(不包括多浆类、蕨类);从城市园林植物的观赏性、适应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生长特性和地域性文化等六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建立了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M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植物进行综合评价,按评分差值百分比划分评价等级。【结果】1)从观赏性(B_(1))、适应性(B_(2))、生态效益(B_(3))、经济效益(B_(4))、生长特性(B_(5))、地域性文化(B_(6))六个方面进行评价,权重值大小为B_(2)>B_(1)>B_(3)>B_(6)>B_(5)>B_(4),表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最为重要,植物观赏性也需要优先考虑;进一步分析,植物适应性中的植物乡土性C_(1)2和观赏性中的植物花(形、色、香)C1的指标权重最大。2)依据综合评价分值,按差值百分比划分等级将459种园林植物划分为三级:Ⅰ级植物最佳,其在各方面表现均较好,共79种(17.2%);Ⅱ级植物的综合效益次之,共263种(57.3%);Ⅲ级植物的综合效益最低,共117种(25.5%);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上杭县城市园林树种应用推介库。3)提出了上杭县城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及不同类型绿地中植物选择的推介树种建议。【结论】运用AHM-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上杭县459种城市园林植物进行评价并分级,提出了上杭县城园林植物应用推介,为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选择与应用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植物 属性层次模型(AHM) 模糊综合评价 园林植物评价 上杭县
下载PDF
观光茶园规划设计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韦宝婧 胡希军 陈存友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8-159,共2页
我国是茶文化起源地,迄今为止已经有着几千年的茶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茶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观光茶园开发较晚,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不仅影响观光茶园的美观和经济效益,而且没有做到... 我国是茶文化起源地,迄今为止已经有着几千年的茶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茶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观光茶园开发较晚,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不仅影响观光茶园的美观和经济效益,而且没有做到对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基于此,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实例,对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探讨,旨在建立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的新思路,为促进我国观光茶园的进一步发展推波助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茶园 规划设计 新思路
下载PDF
基于“HY-LM”的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综合识别研究 被引量:50
13
作者 韦宝婧 苏杰 +3 位作者 胡希军 徐凯恒 朱满乐 刘路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995-3009,共15页
传统的生态网络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中,多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提取最小费用路径作为生态廊道,并人工判别生态节点,这种方式缺少对生态过程中能量流、信息流等交换过程的考虑,导致生态网络在结构、功能上存在一定的缺失。以福... 传统的生态网络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中,多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提取最小费用路径作为生态廊道,并人工判别生态节点,这种方式缺少对生态过程中能量流、信息流等交换过程的考虑,导致生态网络在结构、功能上存在一定的缺失。以福建省上杭县为例,以上杭县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为主要生态源地,从陆生动物迁移特征出发选取土地覆被类型、距道路距离、地形起伏度、坡度、距水域距离、NDVI植被指数等因素为阻力因子,利用熵权法获得权重加权叠加生成综合阻力面,运用水文分析原理Hydrology(HY)和Linkage Mapper工具箱(LM)中电路理论等方法综合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运用重力模型对生态廊道重要性进行评价并对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划分等级。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LM方法共提取187条生态廊道,生态夹点52个,生态障碍点55个,基于HY方法共提取生态廊道240条,生态节点133个;(2)LM和HY提取的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进行叠加,共提取生态廊道197条,辐射道30条,生态节点283个;(3)运用重力模型提取关键生态廊道103条(含辐射道30条),一般生态廊道124条,同时判别关键生态节点97个,一般生态节点186个,关键生态廊道和关键生态节点主要集中在高阻力和较高阻力值集中的区域,关键生态节点多分布在生态源地周围;(4)对关键生态廊道、关键生态节点缓冲区所在区域土地覆被类型构成进行分析,森林、耕地和草地等土地覆被类型占比具有绝对优势,并从生态连通性和生境质量角度针对各土地覆被类型提出了优化及生态建设策略。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网络安全格局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系统修复等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生态节点 水文分析原理(HY) Linkage Mapper(LM) 电路理论 上杭县
下载PDF
安藤忠雄:在建筑中发现梦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宝婧 胡希军 陈存友 《现代园艺》 2016年第8期65-66,共2页
安藤忠雄是一位善于将建筑艺术和理性感悟结合起来的建筑师,他的建筑是一种在空间和形态上具有神奇艺术构成的集合物。作为2005年UIA金奖的获得者,安藤忠雄是塑造情感空间的大师,本文就安藤的建筑在材料的选用、光影的追求、空间的塑造... 安藤忠雄是一位善于将建筑艺术和理性感悟结合起来的建筑师,他的建筑是一种在空间和形态上具有神奇艺术构成的集合物。作为2005年UIA金奖的获得者,安藤忠雄是塑造情感空间的大师,本文就安藤的建筑在材料的选用、光影的追求、空间的塑造、文化意蕴的表达以及与环境和传统的融合展开论述,希望建筑可以为每个人筑造一个梦想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藤忠雄 场所精神 崇尚自然 梦想建筑
下载PDF
湖南森林景观格局演变及影响因子分析——以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童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紫薇 黎奕晖 +5 位作者 胡希军 杜心宇 韦宝婧 李芮芝 曹诗怡 胡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8-375,共8页
为森林景观格局影响因子的探索和研究提供新视角,以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童山片区为研究区域,以ENVI,ArcGIS为软件平台,运用地理探测器计算森林景观格局影响因子权重,对2005—2015年森林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为森林景观格局影响因子的探索和研究提供新视角,以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童山片区为研究区域,以ENVI,ArcGIS为软件平台,运用地理探测器计算森林景观格局影响因子权重,对2005—2015年森林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以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为景观基质;2005—2009年景观类型动态变化较为频繁,景观类型转移面积总量为4116.95 hm^(2),而转移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开展,2009—2015年动态变化强度减缓;(2)从影响因素上看,自然地理因素中的高程因子是影响区域整体景观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面积最大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受高程影响最大,人为因素中村民生活干扰和林区干道因子对耕地的分布影响明显;(3)从景观演替方式来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面积转移以自然演替为主;常绿落叶阔叶林因人为影响与其他景观类型发生相互转换;竹林因其生长特点强势侵入其他景观类型;自然演替与人为影响的双重作用导致灌木林地与牧草地、耕地间发生景观类型转变。因此,森林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演变是各影响因子对各景观类型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因子类型和权重大小与景观类型转移的方向和数量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动态演变 景观类型转移 地理探测器 因子探测器 因子解释力
下载PDF
基于FLUS模型的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及水文响应评估 被引量:14
16
作者 汤佳 胡希军 +3 位作者 韦宝婧 罗紫薇 赵思文 王烨梓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69,共7页
模拟未来不同发展情景下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评估其对流域水文的影响,对流域的土地利用优化和水安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2000—2018年汨罗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基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点,运用FLUS模型从不划定发展控制区域的... 模拟未来不同发展情景下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评估其对流域水文的影响,对流域的土地利用优化和水安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2000—2018年汨罗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基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点,运用FLUS模型从不划定发展控制区域的基准情景和划定限制发展区域的限制情景2个方面出发,进行2035年汨罗江流域土地利用预测,并通过SWAT模型评估不同情景土地利用引起的水文响应变化。结果表明:①2000—2018年汨罗江流域6种土地利用类型都发生了变化,其中以林地、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为主要趋势;②限制情景相较基准情景林地、未利用地分别增加0.14 km^(2)和0.04 km^(2),耕地和草地分别减少了0.13 km^(2)和0.06 km^(2),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总体面积比例无变化;③限制情景下的流域年径流量较基准情景下减少383500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预测 水文响应 FLUS模型 SWAT模型 汨罗江流域
下载PDF
县域水生态空间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康丽婷 胡希军 +2 位作者 罗紫薇 韦宝婧 周冬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0-181,共12页
科学地识别区域水生态空间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对水生态空间的规划和洪涝灾害等水生态问题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省临澧县为研究区,构建水生态空间分类体系,借助GIS及RS平台,识别区域显性水生态空间,可视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洪水调... 科学地识别区域水生态空间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对水生态空间的规划和洪涝灾害等水生态问题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省临澧县为研究区,构建水生态空间分类体系,借助GIS及RS平台,识别区域显性水生态空间,可视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洪水调蓄3种隐性水生态空间,定量分析各水生态空间分布特征,并将整合的显、隐性水生态空间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分析。结果表明:(1)显性水生态空间占临澧县总面积的4.73%,以点状、斑块状、带状及枝状分布于县域,处于低海拔、较缓坡区;(2)隐性水生态空间面积占比为49.97%,少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洪水调蓄空间面积占比总和69.68%,三者分别占比15.44%,38.07%,16.17%,均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特征,识别结果直观地反映了维护区域水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特征;(3)水生态空间占临澧县总面积的49.99%,主要分布于道水、澧水及其支流周边区域,中小型水库区域呈斑块散布;(4)水生态空间中的耕地和建设用地所占比例分别为44.40%,21.19%,表明水生态空间与人类活动剧烈的非生态用地类型存在重叠空间。研究结果揭示了临澧县土地利用现状与水生态空间存在冲突,后期可重新规划水生态空间中的非生态用地类型,以期高效保护水生态空间和规避水生态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水生态空间 隐性水生态空间 水生态空间识别 水土保持 水源涵养 洪水调蓄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熵值-TOPSIS模型的湖南省水资源安全空间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11
18
作者 罗紫薇 胡希军 +1 位作者 汤佳 韦宝婧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45,共11页
湖南省水资源安全对维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对其进行空间评价和障碍因子诊断,旨在为区域生态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从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3个子系统中选择13个指标构建水资源安全空间... 湖南省水资源安全对维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对其进行空间评价和障碍因子诊断,旨在为区域生态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从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3个子系统中选择13个指标构建水资源安全空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TOPSIS模型评价水资源安全综合状况并绘制空间分布图,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0-2015年湖南省水资源安全处于Ⅲ级(基本安全),至2020年达到Ⅱ级(较安全)状态,并逐年好转,与水利建设成果同步;2000-2020年间全域水资源安全空间分异明显,郴州市保持着较高的水资源安全水平状态,湘潭市和衡阳市处于较低安全水平;湖南省水资源安全主要障碍因子为GDP、人口密度、农田有效灌溉单位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单位GDP用水量。湖南省水资源安全水平在研究期内稳步提高,处于不安全水平的区域还需要进一步围绕主要障碍因子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 熵值-TOPSIS模型 空间评价 障碍因子 湖南省
下载PDF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祭祀园林探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韦宝婧 胡希军 +1 位作者 陈存友 曹盼 《古建园林技术》 2019年第1期37-42,共6页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历史上营造最早的史前古城。考古发现,城头山古城存在原始宗教崇拜和祭祀场所。本文在前人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从园林视角系统地梳理出城头山古城内与祭祀活动相关的遗址和遗迹,并推测城头山古城存在...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历史上营造最早的史前古城。考古发现,城头山古城存在原始宗教崇拜和祭祀场所。本文在前人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从园林视角系统地梳理出城头山古城内与祭祀活动相关的遗址和遗迹,并推测城头山古城存在祭祀园林萌芽。城头山古城祭祀园林萌芽主要体现在坛庙园林、祠庙园林、陵园三种类型上,并分析了其园林特征,为我国史前园林研究提供新的考古史料与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头山古城 原始宗教 祭祀园林 园林特征
下载PDF
益阳市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含吟 胡希军 +2 位作者 陈存友 杨林 韦宝婧 《绿色科技》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对益阳市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26种,隶属于17科25属,发现的入侵植物皆为被子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约占总数的84.62%,单子叶植物约占总数的15.38%,菊科(Compositae)植物构成了外来入侵植物的主体,占入侵... 对益阳市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26种,隶属于17科25属,发现的入侵植物皆为被子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约占总数的84.62%,单子叶植物约占总数的15.38%,菊科(Compositae)植物构成了外来入侵植物的主体,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34.62%。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组成、原产地、生活型、繁殖方式和危害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已入侵的外来植物的管理方式,以及对具有入侵可能的外来植物的预防措施,以期为外来入侵植物的系统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与参考供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阳市 外来入侵植物 生活型 管理与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