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效果及对激素减量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欧阳楚君 卢瑞荣 +3 位作者 韦锋 梁灼源 郭静静 冯明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诱导缓解期3个月内)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及对激素减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使用贝利尤单抗治疗的SLE患者,两组均使用甲泼尼龙及吗替麦考酚酯作为背景用药。根据患者诱导缓解期开始使用贝利尤单抗...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诱导缓解期3个月内)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及对激素减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使用贝利尤单抗治疗的SLE患者,两组均使用甲泼尼龙及吗替麦考酚酯作为背景用药。根据患者诱导缓解期开始使用贝利尤单抗的时间分为早期组(35例)和对照组(48例)。早期组在诱导缓解期≤3个月时开始使用贝利尤单抗治疗,对照组在诱导缓解期>3个月时开始使用贝利尤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肝肾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和血沉(ESR)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球蛋白、补体C3、补体C4]、激素减量值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000评分)及主要器官损害情况。结果早期组治疗24周时的Neut水平(4.39±1.59)×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6±3.09)×10^(9)/L,治疗12周时的Lym水平(1.73±0.49)×10^(9)/L、Hb水平(122.85±15.38)g/L和治疗24周时的Lym水平(1.59±0.49)×10^(9)/L、Hb水平(123.20±16.70)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8±0.42)×10^(9)/L、(105.89±16.91)g/L和(1.38±0.34)×10^(9)/L、(103.42±25.63)g/L,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组治疗24周时的ALB水平(41.20±3.07)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50±6.06)g/L,治疗12周时的SCr水平(55.46±16.40)μmol/L和治疗24周时的SCr水平(54.79±16.15)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46±24.21)、(69.34±20.95)μmol/L,治疗12周时的ESR水平(24.44±10.63)mm/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7±11.21)mm/h,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组治疗12和24周时的IgG和Ig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2周时的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2和24周时的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和24周时,早期组的激素减量值(60.49±27.42)、(68.23±22.12)m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00±6.96)、(28.37±7.60)mg,SLEDAI-2000评分(3.77±1.06)、(2.74±0.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9±1.46)、(2.96±0.40)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种主要器官损害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SLE患者可改善贫血情况、肝肾功能、ESR水平及免疫功能,有利于更快降低激素用量,且不会增加主要器官损害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利尤单抗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诱导缓解期 激素减量
下载PDF
结构性对非饱和Q_3黄土强度和屈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韦锋 姚志华 +3 位作者 陈正汉 苏立海 鲍亮亮 李加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51-2559,共9页
为研究结构性对黄土强度特性和屈服应力及屈服吸力的影响,以兰州非饱和原状Q3黄土及其重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非饱和土四联直剪仪和改进型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了一系列的非饱和土直剪和各向等压加载以及三轴收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状... 为研究结构性对黄土强度特性和屈服应力及屈服吸力的影响,以兰州非饱和原状Q3黄土及其重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非饱和土四联直剪仪和改进型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了一系列的非饱和土直剪和各向等压加载以及三轴收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状黄土及其重塑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吸力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趋势,吸力越大,抗剪强度越高;Q3原状黄土具有较高的结构性,其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较高,而重塑土土粒之间结构比较松散,因此,原状土的抗剪强度要高于重塑土,尤其在低吸力和高含水率情况下;定义了黏聚力结构参数cM和内摩擦角结构参数M?,得到了黏聚力耦合值*c和内摩擦角耦合值*?随吸力变化的拟合公式,为实际工程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提供另一种尝试;原状黄土的屈服应力和屈服吸力均大于重塑土,在p-s平面上原状黄土的弹性区要大于重塑土;两种土的屈服应力之差随着吸力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屈服吸力趋近于一常数,受净平均应力的影响较小;试样屈服前,原状黄土较强的结构性导致其变形要小于重塑土,试样屈服后,两者变形差别不大。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建立结构性模型提供了试验基础,也为黄土地区工程建设提供了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黄土 结构性 抗剪强度 屈服应力 屈服吸力
下载PDF
我国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措施的实际控制效果 被引量:17
3
作者 韦锋 傅剑平 白绍良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共5页
为了识别强柱弱梁措施的实际抗震控制效果,对影响框架结构梁、柱端抗弯能力及二者相对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归纳。严格按中国规范设计出5个不同地震烈度分区的规则平面框架结构,考察了这些结构在采取强柱弱梁措施后其柱、梁之间的实际... 为了识别强柱弱梁措施的实际抗震控制效果,对影响框架结构梁、柱端抗弯能力及二者相对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归纳。严格按中国规范设计出5个不同地震烈度分区的规则平面框架结构,考察了这些结构在采取强柱弱梁措施后其柱、梁之间的实际强度级差系数及其规律,对这些框架进行了多波输入下的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下,9度区(一级抗震等级)框架形成了抗震性能良好的梁铰机构;而8度区二级抗震等级和7度区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形成了以柱铰为主或柱铰偏多的梁、柱铰混合机构。分析结果揭示出,在现行强柱弱梁措施的调控下,不同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在强震下所形成的塑性耗能机构存在明显差异,并可能导致在抗震安全水平上的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强柱弱梁 非弹性动力分析 塑性耗能机构 抗震性能
下载PDF
8度区框-剪结构中框架在罕遇地震下的反应性态 被引量:12
4
作者 韦锋 陈文科 +1 位作者 傅剑平 白绍良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65,共6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的受力性能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为了考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在强震下的抗震性态,首先严格按中国设计规范完成了1个8度0.3 g分区24层和1个8度0.2 g分区3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然后对结构进行了在相当...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的受力性能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为了考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在强震下的抗震性态,首先严格按中国设计规范完成了1个8度0.3 g分区24层和1个8度0.2 g分区3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然后对结构进行了在相当于罕遇水准的多条地面运动输入下的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初步识别了结构的地震反应性态。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中的框架部分在强震下基本保持未屈服状态,而剪力墙连梁是结构主要的塑性耗能部件,部分墙肢底部也进入了屈服后的塑性变形状态。从框架部分所处的偏有利的受力状态和设计规范对其所采取的强化措施这2个方面分析了框架部分未进入屈服的原因。建议对我国8度区总高超过60m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部分的现行抗震构造措施可有条件地适度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 动力反应 非弹性反应
下载PDF
各国设计规范对基准设防地震和结构超强的考虑 被引量:14
5
作者 韦锋 李刚强 白绍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108,120,共8页
归纳了单自由度体系R-μ-T规律和多自由度体系的R-μ基本规律,指出在确定设计地震作用时,除了考虑结构延性能力的影响外,还应考虑结构超强的影响;在对比了美国、加拿大、欧盟和新西兰4国规范考虑结构超强的思路后,建议中国相关设计规范... 归纳了单自由度体系R-μ-T规律和多自由度体系的R-μ基本规律,指出在确定设计地震作用时,除了考虑结构延性能力的影响外,还应考虑结构超强的影响;在对比了美国、加拿大、欧盟和新西兰4国规范考虑结构超强的思路后,建议中国相关设计规范也应考虑结构超强的影响。然后对美国、加拿大、欧盟、新西兰和中国5国规范采用的基准设防地震作用水准进行了对比评述,讨论了加拿大NBCC 2005和美国IBC 2003规范采用预期最大地震作用作为基准设防地震作用的合理性。还强调了R-μ基本准则是保证结构抗震性能的基本准则,在设计地震作用参与的荷载组合对结构设计起控制作用时必须遵循,而中国现行规范有关条文不符合R-μ基本准则的缺口急待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设防地震作用 结构超强 R-μ基本准则
下载PDF
华南地区混凝土刚构桥典型病害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韦锋 杨洋 +1 位作者 苏成 陈冉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98,共4页
该文针对华南地区服役期混凝土刚构桥进行了病害调查,初步得到混凝土刚构桥典型病害的统计规律,分析了裂缝、混凝土破损、露筋、蜂窝、麻面、渗水结晶等典型病害的分布特点。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刚构桥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混凝土刚构桥 病害调查 统计规律 分布特点
下载PDF
非饱和Q_3原状黄土及其重塑土的持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韦锋 姚志华 +2 位作者 苏立海 鲍亮亮 方祥位 《工程勘察》 2015年第8期1-5,35,共6页
为研究黄土结构性变化对其持水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兰州和平镇非饱和Q3原状黄土及其重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非饱和四联固结仪和压力板仪,对28个环刀试样进行了施加竖向应力和吸力的固结排水试验,以获取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为研究黄土结构性变化对其持水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兰州和平镇非饱和Q3原状黄土及其重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非饱和四联固结仪和压力板仪,对28个环刀试样进行了施加竖向应力和吸力的固结排水试验,以获取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固结试验中,竖向应力对黄土的持水特性有着明显影响。在同一竖向应力和吸力作用下,重塑土的固结排水要大于原状土;原状黄土的进气值和残余含水率均要略高于重塑土;吸力在20~80k Pa范围内,随着吸力的增大,原状土饱和度的减小趋势要强于重塑土;在吸力80~1000k Pa范围内,在同一吸力条件下,原状土饱和度要大于重塑土。低吸力作用下,原状黄土特殊结构有利于其排水;而高吸力作用下,对于原状黄土,其大孔隙和竖向孔洞中气体抑制水分排出,使得原状土排水减小,重塑土的排水增大。通过分析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持水特性的差异,可为黄土结构性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黄土 土—水特征曲线 固结 压力板仪
下载PDF
配置HRB500钢筋的框架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韦锋 刘刚 +2 位作者 王晓 朱爱萍 傅剑平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7,共6页
为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土木建筑工程界正在推广应用HRB500级高强钢筋,但是,以HRB500钢筋作为主要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还相对缺乏。该文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最新修订稿设计了3个配置不同强度钢筋的8度0.3... 为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土木建筑工程界正在推广应用HRB500级高强钢筋,但是,以HRB500钢筋作为主要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还相对缺乏。该文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最新修订稿设计了3个配置不同强度钢筋的8度0.3g区一级抗震等级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并完成了该3个结构在多波输入下的非弹性地震响应分析,对比了配置HRB500钢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与配置HRB400和HRB335钢筋的相应框架的地震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罕遇水准的地面运动输入下,配置HRB500钢筋的混凝土框架的最大位移反应与配置其他两种钢筋的框架结构大致相当,其构件的塑性转角延性需求则小于配置其他两种钢筋的框架结构;配置HRB500钢筋的一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在强震下形成的是梁铰塑性耗能机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可满足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框架结构 HRB500钢筋 抗震设计 非弹性地震反应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对我国不同烈度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现行抗震规定的初步验证 被引量:19
9
作者 韦锋 杨红 白绍良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6期1-9,48,共10页
以三跨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 ,用本文第二作者编制并经检验的平面框架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 PL -AFJD对严格按国家标准 GBJ1 0 -89设计的柱截面尺寸控制偏紧且沿高度方向有一次截面变化的 7、8、9度区的框架做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多... 以三跨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 ,用本文第二作者编制并经检验的平面框架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 PL -AFJD对严格按国家标准 GBJ1 0 -89设计的柱截面尺寸控制偏紧且沿高度方向有一次截面变化的 7、8、9度区的框架做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多波输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7度区结构的反应较小 ,处在结构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虽仍有部分柱端屈服 ,但非弹性变形不严重。 9度区虽然反应较大 ,但绝大部分柱端的反应均在构件滞回变形能力范围之内 ,且未发现明显形成薄弱层的趋势。情况较为严重的是 8度区框架 ,其中虽未形成明显的薄弱层 ,但在某些地震动输入下 ,少数柱端变形已接近柱的非弹性滞回变形能力界限 ,预示了局部倒塌的可能性。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三个不同烈度区抗震规定有效性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非线性 动力反应分析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多竖杆模型的应用和讨论 被引量:5
10
作者 韦锋 杨红 白绍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介绍了自编的框架-剪力墙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其中剪力墙采用多竖杆模型,框架梁、柱采用修正的单分量模型;并利用国外知名研究机构完成的 3层剪力墙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对该程序的剪力墙部分模型化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 介绍了自编的框架-剪力墙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其中剪力墙采用多竖杆模型,框架梁、柱采用修正的单分量模型;并利用国外知名研究机构完成的 3层剪力墙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对该程序的剪力墙部分模型化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程序能有效预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随机地震作用输入下的非弹性动力反应。最后对剪力墙模型化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提出了在单元弹簧组件恢复力模型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多竖杆模型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非弹性动力分析 多竖杆模型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对我国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态控制效果的识别 被引量:3
11
作者 韦锋 李英民 +1 位作者 傅剑平 白绍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6,共9页
常规抗震设计中的R-μ关系是实现结构抗震性态控制所必须掌握的关键规律,我国规范在R-μ关系上与国外有影响规范之间存在着较明显差异。为了判明这种差异对结构抗震性态的影响,完成了严格按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各设防烈度分区的典型钢筋... 常规抗震设计中的R-μ关系是实现结构抗震性态控制所必须掌握的关键规律,我国规范在R-μ关系上与国外有影响规范之间存在着较明显差异。为了判明这种差异对结构抗震性态的影响,完成了严格按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各设防烈度分区的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多条地面运动输入下的系列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对这些结构在强震下的非弹性反应性态进行了初步的识别。结果表明,9度区一级抗震等级的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及构造措施有效,所形成的以梁铰为主的反应性态预计能较好满足预定的抗震性态要求;而二、三级抗震等级的8度和7度区框架在强震下形成了柱端塑性铰偏多或占主导地位的塑性耗能机构,导致层侧移机构出现的风险增大;与一级抗震等级框架相比,二、三级抗震等级框架的抗震性态相对偏不利。以此为基础,从逐步实现各设防烈度分区结构"等抗震安全性"的目标出发,对我国规范中有关抗震措施规定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μ关系 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 非弹性动力分析 抗震性态
下载PDF
普通钢筋混凝土规则框架的弹塑性地震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韦锋 杨红 +1 位作者 傅剑平 白绍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65,共7页
利用自编的非弹性动力分析程序对严格按我国规范设计的不同烈度区规则框架结构进行了多波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修订后规范加严小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控制条件可明显改善结构在大震下的位移反应;按修订前、后规范设计的9度... 利用自编的非弹性动力分析程序对严格按我国规范设计的不同烈度区规则框架结构进行了多波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修订后规范加严小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控制条件可明显改善结构在大震下的位移反应;按修订前、后规范设计的9度区框架在大震下均形成了以梁铰为主的塑性耗能机构,预计能较好满足预定的抗震性态要求;按修订前规范设计的8度区二级抗震等级框架在大震下形成了其塑性耗能机构以柱铰为主、并存在出现层侧移机构风险的不利反应状况,按修订后规范设计的8度区框架的反应性态有所改善,但形成的塑性耗能机构中柱铰仍然偏多,表明其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7度区框架的抗震性态比8度区框架略好,但抗震措施对柱的保护仍然不够,其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也宜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 非弹性动力分析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高填方地基冲击碾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韦锋 姚志华 +1 位作者 苏立海 鲍亮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08-213,218,共7页
为某湿陷性黄土高填方场地提供施工依据,对虚铺3种厚度的填土进行了冲击碾压试验,寻求合理的虚铺厚度和冲压遍数;并对环刀法、灌砂法和无核密度仪法测定的压实度以及酒精灯燃烧法和无核密度仪测定的含水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了不... 为某湿陷性黄土高填方场地提供施工依据,对虚铺3种厚度的填土进行了冲击碾压试验,寻求合理的虚铺厚度和冲压遍数;并对环刀法、灌砂法和无核密度仪法测定的压实度以及酒精灯燃烧法和无核密度仪测定的含水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了不同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包括:冲压前期,虚铺厚度越大沉降越大;冲压后期,较大的虚铺厚度沉降却较小,这与较大的虚铺厚度土层形成硬壳有关。前12遍冲压沉降量较大,该阶段很大程度决定了压实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虚铺80 cm土料冲压28遍,压实度可以达到93,冲压32遍压实度可以达到95以上;而土料虚铺100 cm和120 cm时,即使冲压36遍压实度很难达到95。建议32 k J冲压机虚铺80 cm土料为该工程较优厚度。环刀法和灌砂法测试压实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环刀法得到的压实度高于灌砂法;环刀法和无核密度仪法、灌砂法和无核密度仪测定的压实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酒精灯燃烧法与无核密度仪测定的含水率存在显著差异性。试验结果可为湿陷性黄土高填方场地大规模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也可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冲击碾压法 压实度 方差分析
下载PDF
考虑混凝土结构实际滞回性能的R-μ-T规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韦锋 雷鑫 白绍良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7-352,共6页
单自由度体系R-μ-T规律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中的基本规律之一。以往大多研究者认为滞回模型对R-μ-T规律没有影响,但这些研究中采用的滞回模型都是理想化模型,并没有考虑实际结构的滞回性能。为了弥补R-μ-T规律研究中的这个缺... 单自由度体系R-μ-T规律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中的基本规律之一。以往大多研究者认为滞回模型对R-μ-T规律没有影响,但这些研究中采用的滞回模型都是理想化模型,并没有考虑实际结构的滞回性能。为了弥补R-μ-T规律研究中的这个缺陷,分别采用考虑刚度退化的两折线理想模型和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际滞回性能的三折线模型,利用非弹性时程分析手段,计算周期从0.05-10s的单自由度体系的R-μ-T联系,分析了2种不同滞回模型对R-μ-T戒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更贴近混凝土结构实际力学特征的三折线滞回模型时,在尺相同的条件下,结构的延性需求μ有偏小的趋势;当结构自振周期较长时,采用传统的“等位移原理”是偏保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R-μ-T规律 滞回模型 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
下载PDF
中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优化的思路及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韦锋 吴雪萍 白绍良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96-1004,共9页
中国抗震设计规范与国外同类规范在处理各设防烈度区设计用地震作用相对水准与相应抗震措施严格程度的关系问题上存在实质性差异.为了弥补这种差异对结构抗震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不同设防烈度区的结构具有基本一致的强震反应性态,以... 中国抗震设计规范与国外同类规范在处理各设防烈度区设计用地震作用相对水准与相应抗震措施严格程度的关系问题上存在实质性差异.为了弥补这种差异对结构抗震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不同设防烈度区的结构具有基本一致的强震反应性态,以8度0.30g区二级抗震等级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完成了若干结构算例在罕遇地震水准的多条地面运动输入下的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对结构在强震下的反应性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中国规范延性抗震设计措施的优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现行设计用地震作用相对水准不变的条件下,采用适当优化"强柱弱梁"措施及其他抗震构造措施的做法,可以使各设防烈度区结构在罕遇地震下保持基本一致的性态控制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延性抗震设计措施 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
下载PDF
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穿刺口渗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0
16
作者 韦锋 石晓峰 +1 位作者 梁灼源 罗明乾 《右江医学》 2006年第3期273-274,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后穿刺口渗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观察透析前后BT、PLT、APTT、PT、TT及皮肤、穿刺口渗血情况,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结果3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后穿刺口渗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观察透析前后BT、PLT、APTT、PT、TT及皮肤、穿刺口渗血情况,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结果312例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病人,有28例(9.0%)出现穿刺口渗血,穿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的渗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渗血原因包括出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肝素过量渗血、血小板低下)与机械性因素(皮肤松驰、导管扩张管直径过大、穿刺口切口过大、导管松动脱出、股动脉合并淋巴导管损伤)两大类。分别给予按压、补充凝血因子、护肝、硫酸鱼精蛋白中和、绕导管穿刺口荷包缝合、脱出导管消毒回纳再固定、损伤淋巴管者拔管穿刺口“8”字缝合而止血。结论中心静脉留置透析管建立血液透析临时通路安全有效,渗血原因多样,只有正确地分析其穿刺口渗血原因,才能很好地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术 血液透析导管 穿刺口渗血
下载PDF
抗震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柱底截面弯矩增强系数合理取值的讨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锋 杨红 +1 位作者 白绍良 王珍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共5页
以我国 8度区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 2 g)二级抗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选取底层柱底截面的三档弯矩增强系数与上部各层柱端抗弯能力的两档增强措施相组合 ,设计出 6榀典型平面框架 ;再以采用单分量模型和改进武田滞回模型的杆系... 以我国 8度区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 2 g)二级抗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选取底层柱底截面的三档弯矩增强系数与上部各层柱端抗弯能力的两档增强措施相组合 ,设计出 6榀典型平面框架 ;再以采用单分量模型和改进武田滞回模型的杆系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PL AFJD对这些框架依次进行了相当于罕遇地震水准的 4条地面运动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分析结果初步表明 ,要使结构全面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底层柱下端截面弯矩增强系数的取值应与上部各层柱的增强措施相匹配 ;修订后规范 8度区二级抗震等级框架上部各层柱的增强措施与修订前相比虽已有提高 ,但提高幅度尚嫌不足 ;底层柱底增强系数也宜在修订后规范取值 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 钢筋混凝土 底层柱 底截面弯矩 弹塑性 框架结构
下载PDF
双向地震输入下配高强钢筋的框架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韦锋 张思帆 +1 位作者 张伟 苏成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221,共10页
为了研究配置不同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3个抗震设防烈度区根据现行规范分别设计按等强代换原则配置3种不同高强钢筋的空间框架结构,利用OpenSEES软件对该结构进行了多组双向水平地震动输入下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以HR... 为了研究配置不同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3个抗震设防烈度区根据现行规范分别设计按等强代换原则配置3种不同高强钢筋的空间框架结构,利用OpenSEES软件对该结构进行了多组双向水平地震动输入下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以HRB400钢筋为基础,按等面积代换原则,将8、9度区结构的柱纵筋分别替换为HRB500及HRB600钢筋,完成相应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考察此做法对结构屈服机制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同一防烈度区,随配筋强度的增大,结构的整体和局部位移响应呈小幅增大,而杆端出铰率及转角延性需求都有所下降,结构抗震性能有所提高。8、9度区采用HRB400及HRB500钢筋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形成以柱铰为主或柱铰偏多的梁柱铰混合耗能机制,其地震反应相对不利;采用HRB600钢筋之后,柱铰数量明显减少,抗震性能明显改善,但其柱端最大转角及其最大延性需求仍大于梁端,未能充分发挥梁端的良好耗能作用;将柱纵筋按等面积代换原则,由HRB400钢筋替换为更高强度钢筋后,柱承载力得到实质性加强,柱铰数量显著减少,梁铰数量增加,结构形成了以梁铰为主或梁铰较多的混合耗能机构,其整体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 双向地震输入 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抗震性能
下载PDF
18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混合性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韦锋 梁灼源 黎月莲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1419-1420,共2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混合感染(MPI)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移植术后MPI的临床资料。结果二、三、四重感染分别为44.4%、38.9%、16.7%;细菌感染率100%、真菌感染77.8%,MCV感染61%,卡氏肺囊虫病22.2%,结核菌感染11.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混合感染(MPI)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移植术后MPI的临床资料。结果二、三、四重感染分别为44.4%、38.9%、16.7%;细菌感染率100%、真菌感染77.8%,MCV感染61%,卡氏肺囊虫病22.2%,结核菌感染11.1%,细菌以革兰性阴性菌为主,真菌以念珠菌为主,14例(77.8%)出现ARDS,院内死亡5例(27.8%),放弃治疗3例(16.7%),院后追踪均死亡;痊愈10例(55.6%)。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混合感染符合免疫缺陷宿主肺部感染特点,高死亡率可能与早期病原体检测困难、病原体耐药、患者经济状况有关,早期进行侵袭性肺部检查可能对提高早期病原菌的检出率、降低死亡率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肺部感染 混合感染
下载PDF
切实提高对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韦锋 尤培东 缪世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职业卫生工作 卫生监督管理 技术标准 经营活动 科学发展 劳动者 职业病 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