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地区地磁场球冠谐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顾左文 安振昌 +2 位作者 高金田 韩炜 詹志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03-1008,共6页
20 0 2年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 4 5个测点的地磁三分量测量 ,对测量资料进行通化处理 ,通化时间为 2 0 0 2年 5月 5日 16~ 18时 (世界时 ) .通化后的观测均方差分别优于 1.5nT(地磁场总强度F) ,0 .5′(磁偏角D和磁倾角I) .将国际参考地磁... 20 0 2年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 4 5个测点的地磁三分量测量 ,对测量资料进行通化处理 ,通化时间为 2 0 0 2年 5月 5日 16~ 18时 (世界时 ) .通化后的观测均方差分别优于 1.5nT(地磁场总强度F) ,0 .5′(磁偏角D和磁倾角I) .将国际参考地磁场 (IGRF2 0 0 0 )作为地磁正常场 ,建立了京津冀地区地磁异常场的球冠谐模型 (BTHASCH) .球冠极的空间位置坐标为 39.5°N和 117.0°E ,球冠半角为 4° .在模型计算过程中 ,球冠谐函数的截断阶数分别取为 1~ 10 .经综合比较 ,最终采用的截断阶数为 5 .建立了京津冀地区参考地磁场的球冠谐模型 (BTHGRF) .根据模型 ,绘制了京津冀地区地磁异常场图 (ΔX、ΔY、ΔZ、ΔF、ΔD、ΔI)和京津冀地区地磁图 (X、Y、Z、F、D、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测量 国际参考地磁场 球冠谐分析 地磁场模型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应用NOC方法研究中国地区地磁时空变化 被引量:47
2
作者 顾左文 陈斌 +3 位作者 高金田 辛长江 袁洁浩 狄传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02-2612,共11页
应用自然正交分量(NOC)方法,对1995-2006年中国地区36个地磁台的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上述数据矩阵的本征值和相应的空间域、时间域本征向量,并就其时空分布与中国地磁模型(CGM)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它的物理意义.研究表明... 应用自然正交分量(NOC)方法,对1995-2006年中国地区36个地磁台的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上述数据矩阵的本征值和相应的空间域、时间域本征向量,并就其时空分布与中国地磁模型(CGM)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它的物理意义.研究表明,上述观测数据包含了丰富的地磁内、外源场信息,其中地磁场要素F、D、I第一、第二本征值及相应的空间域和时间域的第一、第二本征向量所描述的地磁基本场时间变化与CGM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时空变化 自然正交分量 中国地磁模型 中国地区
下载PDF
九江—瑞昌M_S5.7地震地磁异常的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49
3
作者 顾左文 张毅 +5 位作者 姚同起 高金田 刘欣 陈斌 詹志佳 顾春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1-621,共11页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地震发生前,震中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磁基本场测量和相应的“2005.0中国地磁基本场曲面样条模型”显示,震中周围100km范围内存在显著的“2005.0九江—瑞昌地磁基本场水平分量异常”.而该异常在“1970.0中国...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地震发生前,震中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磁基本场测量和相应的“2005.0中国地磁基本场曲面样条模型”显示,震中周围100km范围内存在显著的“2005.0九江—瑞昌地磁基本场水平分量异常”.而该异常在“1970.0中国地磁基本场曲面样条模型”中并不存在.2005年12月在震中及其周围地区的21个测点上进行了地磁重复测量,并建立了“局部修订2005.0中国地磁基本场曲面样条模型”.该模型显示,震后“2005.0九江—瑞昌地磁基本场水平分量异常”明显减弱.因此认为,“2005.0九江—瑞昌地磁基本场水平分量异常”是地震地磁前兆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测量 曲面样条模型 地磁异常 九江-瑞昌Ms5.7地震
下载PDF
2003年中国及邻区地磁场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顾左文 安振昌 +4 位作者 高金田 詹志佳 姚同起 韩炜 陈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9,共9页
根据2003年中国地区的135个测点和35个台站的地磁数据,建立了2003年中国及邻区地磁场泰勒多项式模型和球冠谐模型.在模型计算过程中,细致地分析了模型的截断阶数和边界约束对模型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所使用的地磁观测资料是准确可靠的... 根据2003年中国地区的135个测点和35个台站的地磁数据,建立了2003年中国及邻区地磁场泰勒多项式模型和球冠谐模型.在模型计算过程中,细致地分析了模型的截断阶数和边界约束对模型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所使用的地磁观测资料是准确可靠的,模型截断阶数的选取是合理的.本文所建立的中国区域地磁场球冠谐模型与泰勒多项式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模型计算 泰勒多项式模型 球冠谐模型
下载PDF
新疆地震活动区的地磁观测与研究(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顾左文 高金田 +1 位作者 陈斌 袁洁浩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2-661,共10页
新疆地区是中国最活跃的地震区之一.为了监测新疆地区潜在的强烈地震,2003年在该地区建立了N和S两个地磁测网并进行了地磁三分量测量.在N和S两个测网所选建的51个测点周围环境良好,地磁梯度小,适宜地磁测量.在野外测量中,使用性能稳定... 新疆地区是中国最活跃的地震区之一.为了监测新疆地区潜在的强烈地震,2003年在该地区建立了N和S两个地磁测网并进行了地磁三分量测量.在N和S两个测网所选建的51个测点周围环境良好,地磁梯度小,适宜地磁测量.在野外测量中,使用性能稳定可靠的G-856磁力仪、DI磁力仪与GPS仪器,应用GPS测定方位角,DI磁力仪测量地磁偏角D与倾角I,G-856磁力仪测量总强度F.应用新疆地区乌鲁木齐与喀什地磁台站的资料,分别通化了N和S两个测网的地磁测量资料.该地磁通化值的平均标准偏差σ为:F的σf=0.20 nT;D的σd=0.06′;I的σI=0.03′,表明地磁测量资料准确可靠.根据上述地磁测量资料,应用精度高的spline方法,得到了N与S测网地磁场及其异常场的分布.结果表明,该地磁场及其异常场的分布,可以准确地描述N与S测网的地磁场及其地磁异常场.该地磁分布为今后在新疆地区的震磁研究与地震监测提供了良好的地磁参考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区 地磁三分量测量 Spline方法 地磁分布 地震监测 新疆地区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磁情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顾左文 高玉芬 范国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9-65,共7页
介绍了人工神经元网络在磁情预报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具体应用于C9指数预报的MLP的拓扑结构、预报效率及在预报时所表现出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人工神经元网络 磁情预报 神经网络 拓扑结构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的描述及解释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左文 范国华 +1 位作者 姚同起 朱克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6-77,共12页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地磁短周期变化的观测,对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区域地磁短周期变化存在一非对称异常.其负异常较大,中心位于无锡、常熟一带;其正异常较小,中心位于海安与大丰之间.异常出现的周期为100—3600s,并在...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地磁短周期变化的观测,对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区域地磁短周期变化存在一非对称异常.其负异常较大,中心位于无锡、常熟一带;其正异常较小,中心位于海安与大丰之间.异常出现的周期为100—3600s,并在120s处取极大值.二维模型拟合表明,在该地区存在一由北向南上升的地下高导层.该高导层在溧阳、无锡、余山一线消失.这恰是溧阳、崇明大断裂之所在.该地区地表还存在有厚度为300m的高导覆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短周期变化 长江 三角洲
下载PDF
近年来流动地磁观测在地震监测中的发展及其预测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顾左文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自2002年始,在中国地震局、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持,云南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新疆地震局、福建省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黑龙江省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自2002年始,在中国地震局、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持,云南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新疆地震局、福建省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黑龙江省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流动地磁观测 地震监测 应用 预测 黑龙江省 监测中心 科技部
下载PDF
用近零同步观测法进行DI磁力仪的比测 被引量:6
9
作者 顾左文 周勋 +6 位作者 高金田 周锦屏 詹志佳 赵从利 沈文志 姚同起 韩炜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4年第5期11-17,共7页
地磁仪器比测是保障地磁测量准确可靠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用近零同步观测法进行DI磁力仪的比测原理、方法和实例。该方法不需对磁测数据进行通化处理。因而不会引入其他测量系统的误差 ,可以有效地确定小于 0 .2′的仪器差。
关键词 DI磁力仪 仪器比测 近零法
下载PDF
第三期全国磁测技术培训班简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左文 詹志佳 +2 位作者 高金田 姚同起 韩炜 《国际地震动态》 2004年第6期32-36,共5页
20 0 4年 2月 1 9日至 3月 1日 ,在北京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地球现代磁场监测与地磁基本数据积累”项目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磁图 ( 2 0 0 5 0 )编制”项目的第三期全国磁测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的主要内容为 :选点与建点 ;... 20 0 4年 2月 1 9日至 3月 1日 ,在北京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地球现代磁场监测与地磁基本数据积累”项目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磁图 ( 2 0 0 5 0 )编制”项目的第三期全国磁测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的主要内容为 :选点与建点 ;地磁三分量测量 ,包括用GPS测定方位角 ;野外测量数据的处理。通过本次培训 ,参加培训的同志都已达标 ,每个测量队都可以胜任野外磁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三分量测量 GPS测定方位角 培训班 北京
下载PDF
地磁正常场的选取与地磁异常场的计算 被引量:68
11
作者 高金田 安振昌 +3 位作者 顾左文 韩炜 詹志佳 姚同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2,共7页
根据 2 0 0 3年中国地磁观测数据 (包括 135个地磁测点和 35个地磁台 )以及我国邻近地区 38个IGRF计算点的地磁数据 ,计算中国地磁异常场的分布 .选取两种地磁场模型作为地磁正常场 ,一是国际参考地磁场的球谐模型 ,二是中国地磁场泰勒... 根据 2 0 0 3年中国地磁观测数据 (包括 135个地磁测点和 35个地磁台 )以及我国邻近地区 38个IGRF计算点的地磁数据 ,计算中国地磁异常场的分布 .选取两种地磁场模型作为地磁正常场 ,一是国际参考地磁场的球谐模型 ,二是中国地磁场泰勒多项式模型 .根据各个测点的地磁异常值 (观测值减去模型计算值 ) ,用球冠谐分析方法计算地磁异常场的球冠谐模型 ,并绘制 2 0 0 3年中国地磁异常图 (ΔD ,ΔI,ΔF ,ΔX ,ΔY ,ΔZ) .分析和讨论了中国地磁异常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地磁正常场 地磁异常场 泰勒多项式方法 球冠谐分析方法 中国地区
下载PDF
用曲面Spline方法表示1900~1936年中国(部分地区)地磁场及其长期变化的分布 被引量:34
12
作者 高金田 安振昌 +3 位作者 顾左文 韩炜 詹志佳 姚同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8-407,共10页
根据1936.0年426个地磁测点和28个IGRF计算的地磁数据,计算地磁场和地磁异常场各个分量的曲面Spline模型,并绘制相应的地磁图和地磁异常图.依据我国部分地区的1909~1915,1915~1920,1920~1930,1930~1936年间地磁偏角长期变化图,1908... 根据1936.0年426个地磁测点和28个IGRF计算的地磁数据,计算地磁场和地磁异常场各个分量的曲面Spline模型,并绘制相应的地磁图和地磁异常图.依据我国部分地区的1909~1915,1915~1920,1920~1930,1930~1936年间地磁偏角长期变化图,1908~1917,1917~1922,1922~1936年间水平强度长期变化图和1908~1922,1922~1936年间垂直强度长期变化图,使用曲面Spline方法,分别计算上述9个时间段的磁偏角(D)、水平强度(H)和垂直强度(Z)长期变化的曲面Spline模型,并绘制相应的长期变化图.根据这些长期变化模型,将1936.0年426个点的三分量绝对值数据归算至1940,1930,1920,1910年和1900年,从而为计算这5个年代的地磁场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数据 地磁场 地磁场长期变化图 曲面Spline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地区地磁长期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斌 顾左文 +2 位作者 高金田 袁洁浩 狄传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44-2154,共11页
采用2000~2004年中国地区34个台站的地磁日均值数据,计算了通口和静日的平均年变率,以及静日的拟合年变率.应用上述年变率,建立了2000.0~2005.0年代中国地区地磁场长期变化泰勒多项式模型和曲面样条模型.分析讨论了该泰勒多项式模型... 采用2000~2004年中国地区34个台站的地磁日均值数据,计算了通口和静日的平均年变率,以及静日的拟合年变率.应用上述年变率,建立了2000.0~2005.0年代中国地区地磁场长期变化泰勒多项式模型和曲面样条模型.分析讨论了该泰勒多项式模型和曲面样条模型与国际地磁参考场长期变化模型(IGRF-SV)的异同,结果表明,中国地区地磁长期变化的泰勒多项式模型与曲面样条模型的形态与数值是一致的,而且与IGRF-SV长期变化的趋势也是一致的,但中国地区地磁长期变化具有区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长期变化 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 泰勒多项式 曲面样条模型 中国地区
下载PDF
2005.0年代中国地区地磁场及其长期变化球冠谐和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陈斌 顾左文 +2 位作者 高金田 袁洁浩 狄传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1-779,共9页
国家地磁图作为描述一个国家领域内地磁场空间分布的基础科技产品,其选用的模型计算方法应准确合理地反映标准年代上地磁场空间分布及未来5年的地磁场长期变化趋势.本文应用球冠谐和(SCH)方法,对中国地区1119个野外地磁测点和36个地磁... 国家地磁图作为描述一个国家领域内地磁场空间分布的基础科技产品,其选用的模型计算方法应准确合理地反映标准年代上地磁场空间分布及未来5年的地磁场长期变化趋势.本文应用球冠谐和(SCH)方法,对中国地区1119个野外地磁测点和36个地磁台的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获得了2005.0标准地磁年代中国地区地磁正常场及其异常场空间分布,建立了2005~2010年中国地区地磁场长期变化球冠谐和模型.结果表明,IGRF描述的中国地区地磁场偏差幅度约为5′(D、I)或100 nT(F),由于新的、空间分辨率更高的地磁测量数据参与计算,球冠谐和方法描述的2005.0地磁图能较IGRF更细致地描述地磁场的空间分布,具备稳定运用在中国地磁图的编制出版工作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图 球冠谐和方法 中国地区
下载PDF
2010.0年中国及邻近地区地磁场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斌 倪喆 +3 位作者 徐如刚 顾左文 袁洁浩 王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46-1456,共11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地区地磁场的球冠谐和分析和曲面样条分析,建立了2010.0年代的"中国地磁参考场球冠谐和模型"和"中国地磁参考场曲面样条模型".得到如下结论:"2010.0年代中国地磁参考场球冠谐和模型"描述... 本文通过对中国地区地磁场的球冠谐和分析和曲面样条分析,建立了2010.0年代的"中国地磁参考场球冠谐和模型"和"中国地磁参考场曲面样条模型".得到如下结论:"2010.0年代中国地磁参考场球冠谐和模型"描述的各地磁要素空间分布与"2005.0年代中国地磁参考场球冠谐和模型"较相似,但局部略有变化.比如对于磁偏角D和东向分量Y大致可理解为负值区域增强;磁倾角I在我国华北、华南和东北大部大面积正异常区消失了,但在我国西北部大面积的负异常区仍然维持;总强度F和垂直分量Z整体的负异常分布仍然维持,新疆西部局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局部的正异常分布则略有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水平分量H和北向分量X的空间分布,在2010.0年代,东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正异常区,而且在中国北部出现了一条东西条带状的正异常区,似乎可认为是2005.0年代存在于太平洋的正异常区向西移动扩大的结果."2010.0中国地磁参考场曲面样条模型"描述的磁偏角D和东向分量Y相对较为曲折,最显著的异常位于蒙古境内,其次为滇东北地区、东北及华北大部、新疆等地区;磁倾角I和垂直分量Z相对较为平缓,最显著的异常存在于蒙古境内,其次的异常在内蒙满洲里附近;总强度F、水平分量H和北向分量X最为显著的异常位于满洲里附近,其次的主要异常区位于新疆地区、京津附近、滇东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球冠谐和模型 曲面样条模型 中国及邻近地区
下载PDF
华北地震区岩石圈磁异常场零值线与中强震震中分布关系 被引量:31
16
作者 顾春雷 张毅 +4 位作者 顾左文 王行舟 王雷 徐如刚 朱志春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4-179,共6页
通过对华北地震区岩石圈磁异常场各分量的零值线分布以30km为缓冲半径建立缓冲区,并对缓冲区内1900年以来MS4.0及以上大陆地震进行统计,探讨华北地区岩石圈磁异常场零值线分布与中强震震中位置关系,发现7.0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与岩石圈... 通过对华北地震区岩石圈磁异常场各分量的零值线分布以30km为缓冲半径建立缓冲区,并对缓冲区内1900年以来MS4.0及以上大陆地震进行统计,探讨华北地区岩石圈磁异常场零值线分布与中强震震中位置关系,发现7.0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与岩石圈磁异常场磁偏角、N向分量、E向分量以及垂直分量零值线的分布位置关系密切,其中震中分布与磁偏角的相关性最高,达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磁异常 零值线 缓冲区 中强震震中 华北地震区
下载PDF
IGRF-11描述的2005-2010年中国地区地磁长期变化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斌 顾左文 +2 位作者 高金田 袁洁浩 狄传芝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2-521,共10页
第11代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11)是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联合会(IAGA)于2009年12月提出的最新与比较准确的IGRF.根据IGRF-11模型,计算了2005-2010年中国地区地磁长期变化(SVC).IGRF-11所描述的2005-2010年中国地区地磁长期变化与实际... 第11代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11)是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联合会(IAGA)于2009年12月提出的最新与比较准确的IGRF.根据IGRF-11模型,计算了2005-2010年中国地区地磁长期变化(SVC).IGRF-11所描述的2005-2010年中国地区地磁长期变化与实际观测的地磁长期变化(SVO)是基本一致的,但亦有明显差异.分析比较了在中国地区34个台站上的SVO与SVC之间的差异,并得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值及其均方误差σ,对于地磁偏角和倾角,σ分别为0.35′/a与0.53′/a;对于地磁总强度、水平分量、北向分量、东向分量与垂直分量,σ分别为5.12nT/a,8.91nT/a,8.89nT/a,3.27nT/a与3.59nT/a.引起IGRF-11所描述的2005-2010年中国地区地磁长期变化的误差原因是:中国地区的区域性与局部性的磁异常、IGRF忽略了外源场与IGRF模型的截断阶数、全球台站与测点的分布不均匀、地磁观测误差等因素.由于中国地磁模型(CGM)优于IGRF模型,并能比较准确地描述中国地区地磁场及其长期变化,故在实际应用中应选用C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1代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11) 地磁长期变化 误差分析 中国
下载PDF
菲律宾及其邻近地区的地磁场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狄传芝 顾左文 +5 位作者 Bernardo M.Soriano 陈斌 Carina G.Lao 张毅 辛长江 高金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85-2092,共8页
根据2001~2007年期间在菲律宾境内测量的74个点的地磁场数据,利用球冠谐和、泰勒多项式两种方法建立了2005.0菲律宾及周边地区地磁基本场模型,得到了菲律宾地区X、Y、Z、D、I、H、F七个分量的分布.两种模型反映的同一地区的地磁场分布... 根据2001~2007年期间在菲律宾境内测量的74个点的地磁场数据,利用球冠谐和、泰勒多项式两种方法建立了2005.0菲律宾及周边地区地磁基本场模型,得到了菲律宾地区X、Y、Z、D、I、H、F七个分量的分布.两种模型反映的同一地区的地磁场分布形态基本类似,只在拐点的舒缓度、等值线平滑度等方面存在区别.在8°N左右,X、H、F出现系统的拐点,同纬度的X、H、F东低西高.D、y零线分布于8°N左右呈东西展布,北侧为负,南侧为正,等值线沿经度分布的同时,在纬度上有不同程度的小起伏.Z、I空间分布呈现更加规则均匀的东西向分布特征.零线分布在7.5°N左右,零线北部是正值区域,南部是负值区域.两种模型与IGRF的差值的分布形态有很大的不同,球冠谐模型与IGRF模型差值的正负异常区域呈现正负异常相间的分布特征,且各分量的正负异常最大值分布在低纬度地区.而泰勒多项式与IGRF差值的正负异常分布却相对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地区 地磁场 球冠谐模型 泰勒多项式模型
下载PDF
云南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及地下导电率结构 被引量:8
19
作者 范国华 顾左文 +1 位作者 姚同起 朱克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01-210,共10页
横跨云南省红河断裂布设两条测线,每条测线由8个测点组成.在两条测线上进行了三分量地磁短周期变化的同步连续观测,计算了8—60min 周期成份的感应矢量.其实感应矢量在洱源、下关、巍山、墨江和永平、云县、临沧、思茅之间存在一反向轴... 横跨云南省红河断裂布设两条测线,每条测线由8个测点组成.在两条测线上进行了三分量地磁短周期变化的同步连续观测,计算了8—60min 周期成份的感应矢量.其实感应矢量在洱源、下关、巍山、墨江和永平、云县、临沧、思茅之间存在一反向轴线,轴线两侧实感应矢量反向,并随离该轴线距离的增加而衰减.东北侧实感应矢量随距离的衰减小于西南侧的衰减.在大部份测点上短周期成份的实感应矢量小于长周期成份的实感应矢量.根据这些特点,利用导电结构模型的数值计算探讨了该区导电率结构的某些特征.这一探讨指出,在该区地下红河断裂西和西南侧存在一高导带,这一高导带向东北倾斜,大部份测点地下在此高导带上有高导覆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短周期变化 导电率 结构 异常
下载PDF
陕西地磁短周期变化分布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范国华 姚同起 +2 位作者 韩克礼 朱克佳 顾左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4-621,共8页
为研究陕西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特征,1996年9月从陕西南部石泉至甘肃宁县布设临时测线一条,在测线上进行地磁短周期变化三分量同步观测.在3min至2h周期范围内,统计计算了各测点各周期成分的地磁垂直转换函数、水平转换函... 为研究陕西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特征,1996年9月从陕西南部石泉至甘肃宁县布设临时测线一条,在测线上进行地磁短周期变化三分量同步观测.在3min至2h周期范围内,统计计算了各测点各周期成分的地磁垂直转换函数、水平转换函数及谱成分关系.在数据处理中参考应用了随机数据理论,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指出,该区地磁短周期变化受武功、乾陵之间地下近东西向异常感应电流集中的区域性影响及测点附近局部感应电流影响.其主要分布特征为,垂直分量变化在武功和乾陵之间存在一反向轴,频率响应显示出转换函数在周期约20min时有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短周期变化 分布特征 陕西 地磁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