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膜日光温室春季室内环境试验研究
1
作者 顾金寿 杨林艳 +3 位作者 柴云娥 魏巍 刘孝敏 刘叶瑞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0期55-58,共4页
为更加全面、科学地掌握双膜日光温室在春季室内内环境的变化规律,该文以双膜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监测室内外环境,分析双膜日光温室在春季条件下典型日的室内热湿环境时变规律和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春季条件下,晴天当日室内最... 为更加全面、科学地掌握双膜日光温室在春季室内内环境的变化规律,该文以双膜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监测室内外环境,分析双膜日光温室在春季条件下典型日的室内热湿环境时变规律和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春季条件下,晴天当日室内最大温升达到23.91℃,阴天当日室内最大温升仅为10.51℃,多云天当日室内最大温升18.97℃。晴天、多云天室内光照强度与温度变化趋势相似,而湿度呈现出与光照强度相反的变化规律。阴天湿度变化范围较小,最大湿度为91.41%,最低湿度为76.17%,日平均湿度为87.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膜日光温室 春季条件 室内热湿环境 时变规律 特征
下载PDF
浮尘天气下单双膜日光温室内环境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顾金寿 柴云娥 +3 位作者 魏巍 杨林艳 刘孝敏 刘叶瑞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7期106-109,共4页
为了探究浮尘天气下单双膜日光温室室内微环境的差异,本试验以单、双膜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监测室内外环境参数分析了单、双膜日光温室在春季浮尘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室内微环境时变规律。结果表明,浮沉天气条件下,双膜日光温室... 为了探究浮尘天气下单双膜日光温室室内微环境的差异,本试验以单、双膜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监测室内外环境参数分析了单、双膜日光温室在春季浮尘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室内微环境时变规律。结果表明,浮沉天气条件下,双膜日光温室室内温度整体高于单膜日光温室,双膜日光温室白天平均升温速度较单膜提升25%;单膜日光温室室内湿度整体高于双膜日光温室,夜间单、双膜日光温室湿度均在90%以上;双膜日光温室CO_(2)浓度变化范围较大,单膜日光温室CO_(2)浓度变化范围较小,双膜日光温室CO_(2)日平均浓度较单膜日光温室高263 mg/kg。本研究结果可对单双膜日光温室室内微环境调控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双膜 日光温室 浮尘 室内外环境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太阳能BIPVT系统实验研究
3
作者 顾金寿 柴云娥 +3 位作者 魏巍 杨林艳 刘孝敏 刘叶瑞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2期211-214,共4页
以一种平板微热管阵列式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和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 system-BIPVT)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23年1月10日系统的相关热电特性,结果表明:在日均太阳辐射为540.8 W/m^(2),日均室外温度为4℃时... 以一种平板微热管阵列式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和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 system-BIPVT)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23年1月10日系统的相关热电特性,结果表明:在日均太阳辐射为540.8 W/m^(2),日均室外温度为4℃时,微热管阵列式太阳能BIPVT系统的日均室内温度为23.6℃,可以满足冬季室内基本取暖要求;系统进出水口日均温差为0.9℃,进出风口日均温差为13.6℃,具有很好的热风效果;系统的日均电效率为9.6%,日均热水效率为34%,日均综合效率为59.6%,将平板微热管阵列用于BIPVT系统,可以降低电池背板温度,提高发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热管 热电特性 BIPVT 综合效率
下载PDF
双膜日光温室室内动态热湿环境试验研究
4
作者 顾金寿 柴云娥 +3 位作者 魏巍 杨林艳 刘孝敏 刘叶瑞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0期211-215,共5页
以双膜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分析了双膜日光温室在连续阴天条件下室内热湿环境时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连续阴天条件下当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均较前一天有所下降,但温室内最低温度为9.266℃。双膜日光温室室内不同位置温... 以双膜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分析了双膜日光温室在连续阴天条件下室内热湿环境时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连续阴天条件下当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均较前一天有所下降,但温室内最低温度为9.266℃。双膜日光温室室内不同位置温湿度略有差异,平均温度沿温室跨度方向由南至北逐渐增大,沿长度方向由东向西逐渐降低,沿高度方向由低到高逐渐降低,相对湿度呈现与温度变化规律相反的特点。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明确双膜日光温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室内热湿环境,为双膜日光温室实现室内环境精准调控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膜日光温室 连续阴天室内热湿环境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双膜日光温室土壤-空气换热器土壤温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巍 杨林艳 +3 位作者 柴云娥 顾金寿 刘孝敏 刘叶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0-1936,共7页
为了解双膜日光温室土壤-空气换热器对周围土壤及根系的影响,对兰州市一个新建双膜日光温室和单膜普通温室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阴天时,土壤温度受换热器影响较大;晴天时,土壤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大。双膜日光温室的浅层土壤温度高... 为了解双膜日光温室土壤-空气换热器对周围土壤及根系的影响,对兰州市一个新建双膜日光温室和单膜普通温室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阴天时,土壤温度受换热器影响较大;晴天时,土壤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大。双膜日光温室的浅层土壤温度高于单膜普通温室,单膜普通温室土壤表面温度的波动幅度明显强于双膜日光温室。双膜日光温室能有效提高土壤温度,并且双膜温室的室内热环境稳定性强于单膜温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膜日光温室 土壤-空气换热器 土壤温度 波动幅度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光热PV/T组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林艳 柴云娥 +3 位作者 顾金寿 魏巍 刘孝敏 刘叶瑞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3期158-162,167,共6页
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提出,使得降低建筑能耗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可再生能源同建筑领域的有机结合被认为是解决建筑能耗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研究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设计方法,提... 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提出,使得降低建筑能耗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可再生能源同建筑领域的有机结合被认为是解决建筑能耗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研究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对未来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思考,为以后太阳能光伏光热PV/T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热 PV/T 建筑能耗
下载PDF
BIPVT系统关键参数影响特性研究
7
作者 柴云娥 刘孝敏 +3 位作者 杨林艳 顾金寿 魏巍 刘叶瑞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5期14-17,共4页
以太阳能光伏光热和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 System,BIPVT)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对系统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晴天天气时系统的热电性能好于多云天气;在﹣6.6~4.6℃... 以太阳能光伏光热和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 System,BIPVT)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对系统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晴天天气时系统的热电性能好于多云天气;在﹣6.6~4.6℃的环境温度范围内系统的热电性能较好,超过4.6℃时热电性能会降低,当环境温度为﹣3.3℃时,系统的瞬时电效率最大,可达18.7%,当环境温度为4.6℃时,系统的瞬时热水效率最大,可达65.3%;系统的综合效率随环境湿度变化波动较大,热风效率随环境湿度的增大总体呈减小趋势,当环境湿度为20.6%时,系统的瞬时热风效率最大,可达22.2%,当环境湿度为65.9%时,系统的瞬时热风效率最小,为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VT 太阳辐照 太阳能 热电性能
下载PDF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建筑构件化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研究
8
作者 杨林艳 刘孝敏 +3 位作者 柴云娥 魏巍 顾金寿 刘叶瑞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3期91-93,97,共4页
设计了一种建筑构件化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工作倾角为90°时,在晴天和多云天2种工况下对建筑构件化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和微热管阵列平板集热器的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建筑构件化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性能优于微热管阵列平... 设计了一种建筑构件化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工作倾角为90°时,在晴天和多云天2种工况下对建筑构件化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和微热管阵列平板集热器的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建筑构件化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性能优于微热管阵列平板集热器,截距高于11.8%,斜率低于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热管阵列 建筑构件化 太阳能集热器 热性能
下载PDF
蒸发冷凝长度比对不同微槽平板铝热管热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刘孝敏 柴云娥 +2 位作者 顾金寿 刘春江 杨林艳 《甘肃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为研究不同蒸发段和冷凝段长度比值对平板铝热管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了相同截面尺寸、相同填充工质、矩形微槽道和三角形微槽道的平板热管90°安装,以及采用连续递增的输入热流和冷凝段强制风冷换热时,9种不同比值对平板热管... 为研究不同蒸发段和冷凝段长度比值对平板铝热管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了相同截面尺寸、相同填充工质、矩形微槽道和三角形微槽道的平板热管90°安装,以及采用连续递增的输入热流和冷凝段强制风冷换热时,9种不同比值对平板热管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平板微槽道热管蒸发段冷凝段长度比值对平板微槽道热管热性能的影响明显。优选的两种类型蒸发段冷凝段长度比值在0.8~1.25范围内,传热性能良好。对比不同微槽道的平板热管发现,同等条件下矩形微槽道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优于三角形微槽道平板热管,并提出蒸发段冷凝段长度比值的最佳值为1,建议应用设计中蒸发段冷凝段长度比值范围为0.8~1.0。研究结果可对平板微槽道热管应用系统的设计提供准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微槽道热管 蒸发段冷凝段长度比 传热性能 当量导热系数
下载PDF
不同MHP-BIPV/T系统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柴云娥 刘孝敏 +3 位作者 杨林艳 顾金寿 魏巍 刘叶瑞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0期216-219,227,共5页
以3种不同的MHP-BIPV/T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23年1月5日3组系统的光电、光热和综合效率,结果表明:在室外平均温度为0.7℃的天气下,透光-吸热蓝膜MHP-BIPV/T系统、透光MHP-BIPV/T系统、满布微热管MHP-BIPV/T系统的平均电效率可达到13%... 以3种不同的MHP-BIPV/T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23年1月5日3组系统的光电、光热和综合效率,结果表明:在室外平均温度为0.7℃的天气下,透光-吸热蓝膜MHP-BIPV/T系统、透光MHP-BIPV/T系统、满布微热管MHP-BIPV/T系统的平均电效率可达到13%、13.1%、10.6%,平均综合效率可达到43.9%、65.2%、80%,满布微热管的MHP-BIPV/T系统的综合性能好于透光-吸热蓝膜MHP-BIPV/T系统和透光MHP-BIPV/T系统;3种系统的平均温度均在17.9℃,可以满足基本供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 光热 MHP-BIPV/T 热管 综合效率
下载PDF
角度变化对平板微热管性能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柴云娥 刘孝敏 +1 位作者 杨林艳 顾金寿 《机电信息》 2024年第15期43-45,49,共4页
以填充工质为25%的平板微热管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微热管整体倾斜角度、冷凝段弯折角度对平板微热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板微热管水平放置以逆时针角度变化的过程中,当倾斜角度从0°变化到10°时,平板微热管的性能有很... 以填充工质为25%的平板微热管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微热管整体倾斜角度、冷凝段弯折角度对平板微热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板微热管水平放置以逆时针角度变化的过程中,当倾斜角度从0°变化到10°时,平板微热管的性能有很好的改善,当倾斜角度大于10°时,倾角的改变对平板微热管性能的改善无显著作用,倾斜角度大于10°时平板微热管的热性能明显好于0°时,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微热管阵列倾斜角度应大于10°使用;平板微热管垂直放置,冷凝段弯折角度为15°时,平板微热管具有较好的均温性和传热性,当平板微热管冷凝段的弯折角度大于15°时,平板微热管的平均轴向温差和平均热阻均大于冷凝段弯折角度小于15°时的平均温差和热阻,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平板微热管冷凝段的弯折角度应小于15°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微热管 倾斜 弯折 均温性 传热性
下载PDF
西北寒冷地区双膜日光温室室内热环境试验研究
12
作者 杨林艳 柴云娥 +3 位作者 魏巍 顾金寿 刘孝敏 刘叶瑞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0期228-232,272,共6页
随着我国农业设施的快速发展,日光温室在西北寒冷地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作物生产的主要农业设施,日光温室热环境对作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西北寒冷地区双膜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同区位相同体量的单膜日... 随着我国农业设施的快速发展,日光温室在西北寒冷地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作物生产的主要农业设施,日光温室热环境对作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西北寒冷地区双膜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同区位相同体量的单膜日光温室对比试验分析,研究了双膜日光温室室内热环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单膜日光温室相比,双膜日光温室室内温度高于单膜日光温室,湿度小于单膜日光温室;CO_(2)浓度较单膜日光温室高出14%;土壤温度高于单膜日光温室,相对湿度小于单膜日光温室,浅层土壤温度受外部环境影响波动幅度较单膜日光温室小,双膜日光温室室内热环境更有利于西北寒冷地区作物生长。研究结果对西北地区日光温室室内热环境优化调控、温室设计以及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寒冷地区 日光温室 室内热环境 双层膜结构
下载PDF
花[鱼骨]耗氧率、窒息点的测定分析
13
作者 顾金寿 张伟明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3期43-44,共2页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又名季鱼,鸡骨郞鱼,季郞鱼,分类上属鲤科,鮈亚科,鱼骨属,是我国湖泊自然种群之一,在太湖水域生长较快,花肉嫩味美,深受群众喜爱,其商品价值高,市场需求呈现扩大的趋势。花[鱼骨]生活在水体的底...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又名季鱼,鸡骨郞鱼,季郞鱼,分类上属鲤科,鮈亚科,鱼骨属,是我国湖泊自然种群之一,在太湖水域生长较快,花肉嫩味美,深受群众喜爱,其商品价值高,市场需求呈现扩大的趋势。花[鱼骨]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喜食水生昆虫、水蚯蚓、螺、蚬、幼蚌及淡水壳菜等。花[鱼骨]性成熟为二冬龄,在自然水域中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产卵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鱼骨] 淡水壳菜 鸡骨 耗氧率 水生昆虫 性成熟 水蚯蚓 太湖水域
下载PDF
银鲴人工繁育苗种技术初探
14
作者 顾金寿 张伟明 《水产养殖》 CAS 2019年第8期36-37,共2页
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 Gunther),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鲴亚科,广布于长江干、支流及湖泊,为营底层性生活的鱼类,栖息于湖泊水流平缓的湖湾或石滩浅水地带;银鲴食性粗杂,适应性强,常以其发达的下颌角质化边缘,在池底或底泥中刮取食物,... 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 Gunther),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鲴亚科,广布于长江干、支流及湖泊,为营底层性生活的鱼类,栖息于湖泊水流平缓的湖湾或石滩浅水地带;银鲴食性粗杂,适应性强,常以其发达的下颌角质化边缘,在池底或底泥中刮取食物,主要为藻类,如硅藻、丝状藻、颤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和浮游动物,如小型甲壳类、象鼻溞等,是太湖水域较常见的经济鱼类。在自然条件下,银鲴2冬龄达性成熟,属一年一次产卵鱼类。繁殖季节为3—5月,4月为繁殖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鲴 人工繁育 技术 苗种 经济鱼类 浮游动物 高等植物 太湖水域
下载PDF
红鳍原鲌的人工繁殖及夏花培育技术
15
作者 顾金寿 张伟明 《科学养鱼》 2020年第4期11-12,共2页
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原鲌属,俗称黄尚鱼、红了、黄掌皮,是太湖水域常见的小型经济鱼类,最大个体可达30厘米,常见个体多为长20厘米,体重100克/尾左右。红鳍原鲌肉白细嫩,味美,其全鱼可作药用。
关键词 红鳍原鲌 夏花培育 太湖水域 人工繁殖 鲌亚科 鲤形目 原鲌属
下载PDF
塘鳢的养殖试验
16
作者 顾金寿 王少平 《水产科技情报》 1995年第6期260-262,共3页
塘鳢(Odontobutisobscura)是淡水小型经济鱼类,江浙沪一带将其视为名菜。为发展特种小水产品,作者于1992~1995年进行了塘鳢养殖试验工作.取得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饲养的成套经验。人工繁殖和苗... 塘鳢(Odontobutisobscura)是淡水小型经济鱼类,江浙沪一带将其视为名菜。为发展特种小水产品,作者于1992~1995年进行了塘鳢养殖试验工作.取得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饲养的成套经验。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在20m2的网箱中进行,鱼卵孵化率和苗种(夏花)成活率分别达到59.71%和71.03%;成鱼饲养采取池塘混养方式,在267m2的池塘中经170天养成尾重20g以上的商品鱼18.25kg,成鱼饲养成活率为6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塘鳢 名特水产品 养殖
下载PDF
镉对鲫血清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丁磊 吴康 +1 位作者 张伟明 顾金寿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2,共2页
以Cd2+浓度1.25、2.50、3.75 mg/kg腹腔注射染鲫,测定0、1、3、5、7 d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结果显示:1.25 mg/kg组SOD活力与对照组在试验期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50和3.75 mg/kg组... 以Cd2+浓度1.25、2.50、3.75 mg/kg腹腔注射染鲫,测定0、1、3、5、7 d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结果显示:1.25 mg/kg组SOD活力与对照组在试验期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50和3.75 mg/kg组SOD活力与对照组在0和1 d时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3、5和7 d时的差异均有显著性且呈剂量效应(P<0.05),表现为SOD活力随Cd2+浓度增加而下降。1.25 mg/kg组GSH-PX活力与对照组在试验期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50和3.75mg/kg组GSH-PX活力与对照组在0和1 d时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3、5和7 d时的差异均有显著性且呈剂量效应(P<0.05),表现为GSH-PX活力随Cd2+浓度增加而下降。因此,低浓度Cd2+刺激鲫产生应激补偿效应而使血清抗氧化酶活力升高,高浓度Cd2+则抑制血清抗氧化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5种油脂源饲粮对花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诸葛燕 叶元土 +2 位作者 蔡春芳 张伟明 顾金寿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7,共8页
为了比较菜油、豆油、花生油、猪油、油菜籽对花(Pelteobagrus fulvidrac)生长的影响,选用均重(17.42±1.24)g花2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分别投喂5种油脂源的饲粮养殖61 d。结果表明:... 为了比较菜油、豆油、花生油、猪油、油菜籽对花(Pelteobagrus fulvidrac)生长的影响,选用均重(17.42±1.24)g花2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分别投喂5种油脂源的饲粮养殖61 d。结果表明:豆油组、猪油组和花生油组花的体重和体长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能量保留率均显著优于菜油组(P<0.05),且对鱼体品质无显著不良影响;豆油油脂在肠系膜、肌肉的存储量较其他组高;猪油油脂有在肝胰脏、肠系膜积累的趋势;油菜籽的总体养殖效果显著优于菜油的结果,尤其是体重特定生长率提高了22.22%、而饲料系数降低了14.28%(P<0.05);花的必需脂肪酸需求同时包括C18∶2n-6和C18∶3n-3,但对C18∶2n-6的需求要比C18∶3n-3更重要。因此,豆油、花生油、猪油均可作为花饲料很好的脂肪源,在饲料中直接使用油菜籽可以获得显著优于菜油的养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鱼骨] 油脂 生长
下载PDF
翘嘴红鱼白人工繁殖及其夏花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伟明 张茂友 +1 位作者 王少平 顾金寿 《水产科技情报》 1999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对翘嘴红鱼白亲鱼的池塘驯化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池塘对亲鱼进行人工培育,使其性腺发育达到成熟,经催产繁殖鱼苗获得成功,再对鱼苗进行池塘培育后获得夏花鱼种21.5万尾。
关键词 翘嘴红BA 亲鱼培育 人工繁殖 鱼苗 夏花鱼种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陆剑林 顾金寿 居文明 《水产养殖》 CAS 2001年第2期6-7,共2页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淡水养殖 池塘养殖 水质调节 放养密度 日常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