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应用于溪流和水库鱼类物种多样性监测的敏感性和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颉志刚 阮高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6期157-164,共8页
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eDNA metabarcoding)技术在调查鱼类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方面具有快速、高效、环境友好等优势,但其敏感性和有效性需进一步评估。本研究选择位于瓯江水系上游一级支流松荫溪发源地的高碧... 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eDNA metabarcoding)技术在调查鱼类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方面具有快速、高效、环境友好等优势,但其敏感性和有效性需进一步评估。本研究选择位于瓯江水系上游一级支流松荫溪发源地的高碧溪和成屏水库作为调查水域,分别利用传统捕捞方法和eDNA宏条形码技术对2个水域的鱼类物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捕捞方法在2个水域共发现鱼类24种,88%鱼类物种(21种)在瓯江水系有记录,其中高碧溪采集到鱼类12种,隶属于4目8科11属,成屏水库采集到鱼类16种,隶属于3目4科14属。eDNA宏条形码技术在2个水域共检测到鱼类31种,有84%的物种(26种)在瓯江水系有记录,其中高碧溪共检测出28种,隶属于5目12科25属,成屏水库共检测出27种,隶属于6目11科25属。然而,2种调查方法在溪流中共同发现的鱼类仅1种,在水库中共同发现的鱼类也只有5种。此外,高碧溪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度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成屏水库,且2种调查方式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由此可见,eDNA宏条形码技术比传统调查方法能够发现更多物种,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但与实际捕获的鱼类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研究认为eDNA宏条形码技术目前仅可以作为传统渔业调查方法的参考依据,利用该技术给出的调查结论需持谨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宏条形码 传统捕捞调查 鱼类资源 物种检测 物种丰度 多样性
下载PDF
黄金鲈肌肉氨基酸组成与性别、体重、性腺系数间的关联性分析
2
作者 黄逸中 张思琪 颉志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486-2494,共9页
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两性间存在明显的生长异速现象,即雌鱼生长快于雄鱼。为探究该鱼肌肉氨基酸组成与性别、体重、性腺系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间的相关性,该研究测定了同一批孵化的二龄黄金鲈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17种氨基... 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两性间存在明显的生长异速现象,即雌鱼生长快于雄鱼。为探究该鱼肌肉氨基酸组成与性别、体重、性腺系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间的相关性,该研究测定了同一批孵化的二龄黄金鲈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黄金鲈肌肉营养成分无性别差异,在氨基酸组成中仅组氨酸含量雄性高于雌性(P<0.05)。基于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s score,AAS),雌鱼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异亮氨酸,而雄鱼为蛋氨酸+半胱氨酸;根据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雌雄鱼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经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发现雌鱼肌肉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含量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含量均与GSI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雌鱼人体必需氨基酸、鱼类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也均与GSI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然而,雄鱼肌肉相关氨基酸指标则与体重、GSI间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养殖黄金鲈肌肉氨基酸组成的性别差异较小,同龄雌性生长快、体重大的个体,肌肉氨基酸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并随GSI增加而提高,但同龄雄性肌肉氨基酸营养价值与体重、GSI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甚至部分氨基酸指标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鲈 氨基酸组成 性别 体重 性腺指数 肌肉
下载PDF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及诱食剂对鲤鱼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颉志刚 牛翠娟 +2 位作者 曾端 刘万涵 王群初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鲤鱼 植物蛋白源 鱼粉代用品 诱食剂 饲料添加剂 生长 增重 饲料效率
下载PDF
完全或部分的食物剥夺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体补偿生长反应的影响:生长率的时间变化模式与体组成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7
4
作者 颉志刚 牛翠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9,共6页
为了探究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体的补偿生长能力,我们对中华鳖幼鳖(平均湿重9.56g)进行如下6种处理:饥饿0(对照)、1、2、3、4周,或者食物限制4周,即只投喂体湿重百分之一的食物;然后对各组进行饱食处理直到10周的实验结束为止... 为了探究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体的补偿生长能力,我们对中华鳖幼鳖(平均湿重9.56g)进行如下6种处理:饥饿0(对照)、1、2、3、4周,或者食物限制4周,即只投喂体湿重百分之一的食物;然后对各组进行饱食处理直到10周的实验结束为止。结果发现在饱食期的第一周各饥饿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终体重均没有赶上对照组。当饥饿或食物限制结束时,脂肪含量随着饥饿期的延长而降低,灰分和水分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灰分和水分则显著高于对照(p<0.05)。蛋白含量则没有显著变化(p>0.05)。实验结束时,除了灰分外(p<0.05),其他个体组成指标均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以上结果表明中华鳖幼体在饥饿胁迫下首先利用脂肪作为主要能源以维持生存,以及在该研究条件下完全的食物剥夺可以诱发其部分补偿生长反应,而部分食物剥夺则不能诱发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Pelodiscus SINENSIS 补偿生长 饥饿 体组成
下载PDF
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对重复急性冷暴露的生理应激与适应耐受 被引量:2
5
作者 颉志刚 王永鹏 +1 位作者 王娜 郑荣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778-4785,共8页
为探讨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这一溪源性两栖类对环境温度极端变化做出的生理响应与适应机制,测定了该物种在反复遭受急性冷暴露(4℃,12 h)过程中其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氧化还原状态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 为探讨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这一溪源性两栖类对环境温度极端变化做出的生理响应与适应机制,测定了该物种在反复遭受急性冷暴露(4℃,12 h)过程中其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氧化还原状态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棘胸蛙在初次冷暴露过程中外周血细胞吞噬活性(第4小时和第12小时;P<0.05)、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强度(第4小时和第12小时;P<0.05)以及胃溶菌酶活力受到显著抑制(第12小时;P<0.05);当蛙返回到22℃环境12 h后3种免疫指标均恢复到初始和对照组水平(P>0.05)。经过连续7 d冷暴露后,除溶菌酶外,血细胞吞噬活性和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强度均能恢复到初始和对照组水平(P>0.05)。另外,冷暴露增加了肝脏和肾脏内丙二醛(MDA)的含量,但肾脏内MDA含量升高的幅度要明显大于肝脏;肝脏SOD活力和GSH含量也表现出急性和适应性升高,而肾脏仅SOD活力有所升高,暗示在低温胁迫状态下棘胸蛙肝脏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要强于肾脏。HSP70作为应激保护蛋白,当机体遭受冷暴露后肝脏Hsp70 mRNA表达量始终未呈现出应激性升高,反而受到显著抑制(P<0.05)。综上所述,棘胸蛙在经历多次急性冷胁迫后体内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肝脏氧化防御系统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冷暴露 免疫 氧化防御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影响鱼类饲料维生素C需求评估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颉志刚 牛翠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4-757,共4页
维生素C(VC)在多数鱼类饲料中是必不可缺的饲料添加剂,然而在进行鱼类VC需求的研究中,研究结果经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分别就6个方面的因素对鱼类饲料VC需求评估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饲料 维生素C 鱼类 营养需求 评估
下载PDF
维生素C在鱼类营养与饲料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颉志刚 牛翠娟 《饲料广角》 2003年第13期29-32,共4页
在鱼类的营养学研究中,对于VC需求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包括鱼类对于VC与其衍生物的需求,鱼类VC缺乏症与VC对鱼类生理功能的探讨,以及鱼类消化道中VC与其衍生物的代谢与利用.
关键词 维生素C 鱼类 营养水平 饲料 应用 生理功能
下载PDF
光周期和红光对光唇鱼卵巢发育和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颉志刚 鲁纪刚 《渔业研究》 2018年第2期111-119,共9页
为探究光周期和红光照射对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性腺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不同光周期(12L∶12D和16L∶8D)和光色(白色和红色)设计两因素两水平交互实验,比较了雌性光唇鱼的性腺指数(GSI)、各期卵母细胞比例、血浆褪黑素(MT... 为探究光周期和红光照射对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性腺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不同光周期(12L∶12D和16L∶8D)和光色(白色和红色)设计两因素两水平交互实验,比较了雌性光唇鱼的性腺指数(GSI)、各期卵母细胞比例、血浆褪黑素(MT)含量、肌肉和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红光(626 nm)长光照组雌性光唇鱼GSI和Ⅲ期卵母细胞比例最大,而白光短光照组最小(P<0.05);红光长光照组夜间血浆MT水平最高,而白光短光照组最低(P<0.05);光周期和光色对肌肉组织MDA含量和组织SOD酶活力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长光照和红光均可显著增加肝组织MDA含量(P<0.05);光周期和光色在多个指标中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总之,红光结合长光周期可协同加速雌性光唇鱼的卵巢发育并提高血浆MT水平,这暗示MT在繁殖调控方面可能充当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唇鱼 光周期 红光 性腺发育 褪黑素 氧化应激
下载PDF
GLO与脊椎动物合成Vc能力的关系及相关转基因研究概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颉志刚 牛翠娟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16-17,23,共3页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体内维生素C(Vc)合成途径中最后一步关键酶———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L-gulono-lactone oxidase,GLO)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导致部分动物无法合成Vc的主要原因。就脊椎动物丧失合成Vc能力的原因,合成部位的迁移...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体内维生素C(Vc)合成途径中最后一步关键酶———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L-gulono-lactone oxidase,GLO)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导致部分动物无法合成Vc的主要原因。就脊椎动物丧失合成Vc能力的原因,合成部位的迁移与进化,以及有关GLO转基因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 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 维生素C 转基因
下载PDF
香鱼的营养需要
10
作者 颉志刚 牛翠娟 鲍蕾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8,共4页
本文就国内外关于香鱼对饲料中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及维生素等营养需求的研究进行概述。
关键词 香鱼 营养需求 饲料
下载PDF
中华穿山甲腹泻治疗前后粪便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
11
作者 颉志刚 毛韵 +4 位作者 谢纯刚 许佳 何海健 蒙海峰 郑荣泉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402,共9页
腹泻是导致野生穿山甲在圈养条件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深入掌握引起腹泻的原因和致病机理,对救护收容过程中出现腹泻的2只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进行了非抗生素治疗,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治疗前后粪便细菌和真菌群落... 腹泻是导致野生穿山甲在圈养条件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深入掌握引起腹泻的原因和致病机理,对救护收容过程中出现腹泻的2只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进行了非抗生素治疗,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治疗前后粪便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在饲料内添加收敛剂类药物(蒙脱石)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可有效改善腹泻症状,粪便由黄色糊状转为黑色条状。治疗后粪便细菌OTU总数和丰度指数(ACE和Chao 1)均降低,而真菌OTU总数和Chao 1指数增加,但细菌和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然而,经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治疗前后的菌群出现明显偏离。细菌的优势菌门在治疗前后排序基本一致;治疗后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占比明显减少,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明显增加。治疗后的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比明显增加,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明显减少;Condenascus占比明显增加,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明显减少。综上所述,中华穿山甲在食物转换过程中肠道菌群发生了明显改变,经过非抗生素治疗后,菌群形成新的稳态,同时肠道吸收能力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腹泻 粪便微生物群落 细菌 真菌
下载PDF
光唇鱼群体对不同LED单色光谱选择偏好性的昼夜差异
12
作者 颉志刚 黄宇雯 +2 位作者 鲁纪纲 李裕强 王汉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99-101,共3页
为探究光唇鱼对光色的偏好性以及这种偏好性是否存在昼夜差异,利用行为学方法分析比较了光唇鱼鱼群在黑暗以及白、红、黄、绿、蓝光5种LED单色光照明环境下的趋集率。结果表明,日间光唇鱼最受蓝光吸引,白光和绿光次之,而黄光对其具有趋... 为探究光唇鱼对光色的偏好性以及这种偏好性是否存在昼夜差异,利用行为学方法分析比较了光唇鱼鱼群在黑暗以及白、红、黄、绿、蓝光5种LED单色光照明环境下的趋集率。结果表明,日间光唇鱼最受蓝光吸引,白光和绿光次之,而黄光对其具有趋避作用(P<0.05),夜间蓝光对光唇鱼最具吸引力,其次为白光和绿光,红光和黄光下的趋集率最低,且该鱼夜间对蓝光的偏好性较日间更为明显。总之,短波光尤其是蓝光能够吸引光唇鱼群体,说明存在明确的光谱偏好性且这种偏好性存在一定的昼夜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唇鱼 鱼群 LED 单色光谱 偏好性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虎纹蛙的生存力及免疫和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娜 邵晨 +2 位作者 颉志刚 凌云 程东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38-3545,共8页
全球气候变化是造成世界范围内两栖类种群衰退和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极端天气出现变得日趋频繁,非季节性的、短期且剧烈的气温变化可能会严重干扰两栖类动物的生存与种群稳定。监测了浙江省金华市南山野生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 全球气候变化是造成世界范围内两栖类种群衰退和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极端天气出现变得日趋频繁,非季节性的、短期且剧烈的气温变化可能会严重干扰两栖类动物的生存与种群稳定。监测了浙江省金华市南山野生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分布区冬季的环境气温,并参考监测数据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虎纹蛙在短期梯度降温(2℃/24 h)和急性冷暴露(即冷休克)(2℃)下的生存力及冷休克对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虎纹蛙在冬季(2009-12-01—2010-03-31)经历的温度范围普遍在0—14℃之间,主要遭遇的低温区间在0—4℃,主要高温区间在10—14℃。通过梯度降温实验,发现温度降至12℃累积死亡率约为28.1%,10℃为87.5%,8℃为100%。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虎纹蛙死亡率与环境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 test,r=-0.952,P<0.05)。经曲线拟合,回归方程计算可得半数致死温度为11.5℃。虎纹蛙在冷休克处理下,在第6 h累积死亡率为45%,12 h为80%,24 h达到100%。虎纹蛙死亡率与冷休克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 test,r=0.91,P<0.05),半数致死时间为7.6 h。此外,冷休克(2℃,6 h)显著抑制了虎纹蛙脾脏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强度(t=3.827,df=6,P<0.05)、全血吞噬活性(t=5.388,df=3.037,P<0.05)及胃溶菌酶活力(t=6.37,df=6,P<0.05);肝脏(t=0.773,df=8,P>0.05)和肾脏(t=0.164,df=4.542,P>0.05)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虽无明显变化,但肝脏(t=-2.817,df=6,P<0.05)和肾脏(t=-11.302,df=6,P<0.05)组织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肝脏(t=-3.3,df=6,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升高。上述结果表明虎纹蛙对低温较为敏感,冷休克能够诱导机体的免疫抑制,并导致机体对抗氧化物质需求的增加。可以推测,当遭遇极端低温天气时,低温胁迫可能会严重干扰虎纹蛙生理机能,加大种群的生存压力和疾病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蛙 低温胁迫 冷休克 免疫力 抗氧化物
下载PDF
低温暴露和恢复对棘胸蛙雌性亚成体生存力及能量物质消耗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凌云 邵晨 +1 位作者 颉志刚 王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763-5769,共7页
棘胸蛙(Paa spinosa)亚成体在人工驯养过程中容易出现越冬困难,非正常的冬眠可能会影响次年的繁育。以雌性棘胸蛙亚成体(1—2龄)为对象,研究该蛙在人工低温暴露(4℃保持90 d)条件下的生存力、机体能量物质消耗、肥满度、脏器系数的变化... 棘胸蛙(Paa spinosa)亚成体在人工驯养过程中容易出现越冬困难,非正常的冬眠可能会影响次年的繁育。以雌性棘胸蛙亚成体(1—2龄)为对象,研究该蛙在人工低温暴露(4℃保持90 d)条件下的生存力、机体能量物质消耗、肥满度、脏器系数的变化特征,以及这些参数在温度恢复至正常(由4℃缓慢升至22℃后保持7 d)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蛙在低温暴露过程中存活率逐渐降低,恢复期无死亡。肥满度(K)和体重/体长(Kwl)在低温暴露期间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两者在经历恢复期(22℃,7 d)后均恢复至初始水平(P>0.05)。胃系数和脾系数在低温暴露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且两者在第90天均显著大于初始水平(P<0.05)。恢复期肝系数显著减小(P<0.05)。在低温暴露期各阶段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与初始无统计差异(P>0.05);肝脏水分在低温暴露期间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肌肉水分则与之相反;肝脏非脂肪干物质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而肌肉非脂肪干物质则呈相反趋势。肝糖原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低温暴露第60天和第90天肝糖原含量与初始相比分别增加59.4%和60.1%,而恢复期肝糖原含量则降至初始水平(P>0.05)。根据结果可以看出,在低温暴露过程中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变化不显著,同时肥满度、肝系数、肝脏非脂肪干物质和肝糖原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肌肉非脂肪干物质则显著减少(P<0.05),说明该蛙雌性亚成体在低温期主要消耗的能量物质不是脂肪而是肌肉非脂肪干物质,或者肌肉非脂肪干物质在组织间发生了大量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低温暴露 生存力 能量消耗
下载PDF
饲料蛋白水平和动物蛋白源对克氏原螯虾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程东海 颉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311-11313,共3页
[目的]为克氏原螯虾专用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探讨了克氏原螯虾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并分析以昆虫粉作为唯一饲料动物蛋白源对克氏原螯虾存活、生长及蜕壳等的可能影响。[结果]鱼粉蛋白水平为25%时克氏原螯虾存活率最高... [目的]为克氏原螯虾专用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探讨了克氏原螯虾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并分析以昆虫粉作为唯一饲料动物蛋白源对克氏原螯虾存活、生长及蜕壳等的可能影响。[结果]鱼粉蛋白水平为25%时克氏原螯虾存活率最高,蛋白水平为28%时最低。昆虫粉组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低于各鱼粉组。鱼粉组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的末重具有显著影响(P<0.05)。蛋白质效率(PER)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饲料系数(FCR)则相反。各组克氏原螯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蜕壳率(ER)均随饲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T20组SGR显著低于F28(P<0.05)。[结论]克氏原螯虾的饲料蛋白需求量约为25%。昆虫粉可以部分替代鱼粉,但以昆虫粉作为该虾饲料唯一的动物蛋白源可能会影响其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昆虫粉 蛋白质需求 生长 存活
下载PDF
酸胁迫对泥鳅血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一中 颉志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8-139,144,共3页
为探明水体酸化对泥鳅的危害机制,同时为其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指导,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在不同酸度水体(pH=4.0,4.5,5.0,5.5,6.0,6.5)内暴露10d后机体的生理反应进行测试,检测经酸胁迫后泥鳅的血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 为探明水体酸化对泥鳅的危害机制,同时为其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指导,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在不同酸度水体(pH=4.0,4.5,5.0,5.5,6.0,6.5)内暴露10d后机体的生理反应进行测试,检测经酸胁迫后泥鳅的血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泥鳅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与水体pH的关系密切,酸胁迫显著降低了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了白细胞数量,降低了血红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胁迫 红细胞 白细胞 血红蛋白 泥鳅
下载PDF
一种棘胸蛙新类型疾病病原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婷婷 郑荣泉 +3 位作者 张俊美 颉志刚 董宝娟 赵蒙蒙 《福建水产》 2014年第5期344-350,共7页
从患病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中分离到三株细菌,分别采用口服、肌肉注射、皮肤损伤浸泡、皮肤不损伤浸泡4种方式对分离株制备的菌液进行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除口服方式外,其他感染途径均能使棘胸蛙发病并导致死亡,且对棘胸蛙有... 从患病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中分离到三株细菌,分别采用口服、肌肉注射、皮肤损伤浸泡、皮肤不损伤浸泡4种方式对分离株制备的菌液进行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除口服方式外,其他感染途径均能使棘胸蛙发病并导致死亡,且对棘胸蛙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等方法鉴定该致病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同时,通过抑菌圈法研究该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对氯霉素、吡哌酸、头孢哌酮、链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先锋霉素和红霉素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嗜水气单胞菌 抗生素
下载PDF
野生与养殖的棘胸蛙免疫、抗氧化能力及能量蓄积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圣涛 颉志刚 庄建洲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102-104,共3页
以棘胸蛙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养殖环境胁迫,尤其是拥挤胁迫对棘胸蛙的身体指数、器官指数、能量、免疫和抗氧化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棘胸蛙除胃系数小于野生棘胸蛙,其他身体、器官指数均高于野生棘胸蛙;养殖棘胸蛙的肝糖原和机... 以棘胸蛙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养殖环境胁迫,尤其是拥挤胁迫对棘胸蛙的身体指数、器官指数、能量、免疫和抗氧化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棘胸蛙除胃系数小于野生棘胸蛙,其他身体、器官指数均高于野生棘胸蛙;养殖棘胸蛙的肝糖原和机体脂肪含量均高于野生棘胸蛙;在免疫方面,两者呼吸爆发水平和血细胞吞噬活力基本一致,但是养殖棘胸蛙的胃溶菌酶极显著高于野生棘胸蛙;在抗氧化能力方面,养殖棘胸蛙肾脏和肝脏中TAA含量虽然不及野生棘胸蛙,但关键酶GLO活力极显著高于野生棘胸蛙。集约化的养殖条件会对棘胸蛙产生一系列的生理胁迫,在集约化养殖中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和改善环境来减少或者消除这些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养殖 野生 能量 免疫 抗氧化
下载PDF
高温刺激对蟾蜍免疫活性和能量消耗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锋 颉志刚 庄建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087-3092,共6页
全球气候变化是导致全世界两栖动物种群衰退和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无尾两栖类在气候异常导致的极端高温下的生理反应特征和相关适应机制,以雄性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为对象,研究该物种在高温刺激(环境温度由22℃迅... 全球气候变化是导致全世界两栖动物种群衰退和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无尾两栖类在气候异常导致的极端高温下的生理反应特征和相关适应机制,以雄性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为对象,研究该物种在高温刺激(环境温度由22℃迅速升至32℃)0、6、12、24、48 h后的非特异性免疫活性和能量消耗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与对照组(22℃)比较,高温刺激可显著抑制外周血细胞吞噬活性;而脾脏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在高温刺激下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高温刺激导致血糖含量在第24和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对肝糖原含量无显著影响。处理组精巢ATP含量逐渐升高,并于24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组Na+-K+-ATPase活性随时间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稳定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处理组Ca2+-Mg2+-ATPase活性在不同时期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说明,高温刺激可显著抑制中华大蟾蜍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导致血糖的大量消耗;当面对高温胁迫时,雄性大蟾蜍可能会投入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性腺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 高温刺激 免疫活性 能量消耗
下载PDF
山塘养殖尾水综合处理系统构建与数字化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福勇 唐金玉 +3 位作者 郑肥拓 陈炜 颉志刚 楼宝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5期68-69,共2页
山塘指毗邻山谷坡地修建、坝高5 m以上,且具有泄洪和输水建筑物、需水量为1万~10万m^(3)水体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山塘在我国广大山区发挥着供应饮用水、提供灌溉水源、平衡调节供水、稳定山区生态系统等多种功能,还是我国发展水产养殖... 山塘指毗邻山谷坡地修建、坝高5 m以上,且具有泄洪和输水建筑物、需水量为1万~10万m^(3)水体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山塘在我国广大山区发挥着供应饮用水、提供灌溉水源、平衡调节供水、稳定山区生态系统等多种功能,还是我国发展水产养殖的重要区域。浙江全省共有山塘2万余座,总容积6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建筑物 灌溉水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数字化应用 平衡调节 山塘 水产养殖 需水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