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长期大强度运动对心室miR-155和miR-146a表达的影响,探讨miR-155和miR-146a在调节运动性心肌纤维化和炎症中的作用。方法: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ed)和大强度运动组(IE),每组又分为8周、12周和16周,共6组,每组8...目的:研究长期大强度运动对心室miR-155和miR-146a表达的影响,探讨miR-155和miR-146a在调节运动性心肌纤维化和炎症中的作用。方法: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ed)和大强度运动组(IE),每组又分为8周、12周和16周,共6组,每组8只。对照组自由活动,大强度组以速度28 m/min,坡度10°的条件每天运动1 h,每周运动5天。最后一次运动后24 h后麻醉处死,迅速分离心脏,取左、右心室。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左、右心室miR-155和miR-146a及它们相应下游靶基因SOCS1和IRAK1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长期大强度运动后,大鼠右心室miR-15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左心室miR-155表达水平变化不大;16周大强度运动后,大鼠右心室miR-146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长期大强度运动对左心室miR-146a表达水平影响不大。长期大强度运动后,左、右心室SOCS1 m RNA的表达水平都没有发生变化;长期大强度运动后,右心室IRAK1 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左心室IRAK1m RNA的表达水平变化不大。结论:长期大强度运动通过上调右心室miR-155的表达水平促进炎症反应是导致运动性右心室心肌纤维化的可能机制。展开更多
运动因子是指运动诱导骨骼肌和其它器官释放的生物活性分子,包括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RNAs(mRNA、非编码RNA和线粒体DNA等)和代谢产物。运动因子参与调控了组织/器官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它是运动产生健康效益的重要介质之一。本文通过C...运动因子是指运动诱导骨骼肌和其它器官释放的生物活性分子,包括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RNAs(mRNA、非编码RNA和线粒体DNA等)和代谢产物。运动因子参与调控了组织/器官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它是运动产生健康效益的重要介质之一。本文通过CNKI、万方、维普、PubMed、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运动因子相关文献,对既往发现的运动因子进行概述。运动因子可被直接分泌至循环或以细胞外囊泡(微囊泡和外泌体等)为载体出现在循环中,并将信息传递给受体组织/器官,从而介导组织/器官间交互作用(crosstalk)。运动因子调节组织/器官的生理过程具有多效性、协同性、重叠性等多种生理特性,形成了十分复杂的调节网络。目前,鲜有文献报道运动因子间的调节网络。本文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与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对运动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探讨,发现了核心运动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瘦素(leptin,LEP)和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等和关键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beta,CEBP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和FOSB等。这些核心运动因子和关键转录因子可能在运动促进健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深入研究运动促进健康分子机制的重要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长期大强度运动对心室miR-155和miR-146a表达的影响,探讨miR-155和miR-146a在调节运动性心肌纤维化和炎症中的作用。方法: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ed)和大强度运动组(IE),每组又分为8周、12周和16周,共6组,每组8只。对照组自由活动,大强度组以速度28 m/min,坡度10°的条件每天运动1 h,每周运动5天。最后一次运动后24 h后麻醉处死,迅速分离心脏,取左、右心室。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左、右心室miR-155和miR-146a及它们相应下游靶基因SOCS1和IRAK1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长期大强度运动后,大鼠右心室miR-15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左心室miR-155表达水平变化不大;16周大强度运动后,大鼠右心室miR-146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长期大强度运动对左心室miR-146a表达水平影响不大。长期大强度运动后,左、右心室SOCS1 m RNA的表达水平都没有发生变化;长期大强度运动后,右心室IRAK1 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左心室IRAK1m RNA的表达水平变化不大。结论:长期大强度运动通过上调右心室miR-155的表达水平促进炎症反应是导致运动性右心室心肌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文摘运动因子是指运动诱导骨骼肌和其它器官释放的生物活性分子,包括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RNAs(mRNA、非编码RNA和线粒体DNA等)和代谢产物。运动因子参与调控了组织/器官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它是运动产生健康效益的重要介质之一。本文通过CNKI、万方、维普、PubMed、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运动因子相关文献,对既往发现的运动因子进行概述。运动因子可被直接分泌至循环或以细胞外囊泡(微囊泡和外泌体等)为载体出现在循环中,并将信息传递给受体组织/器官,从而介导组织/器官间交互作用(crosstalk)。运动因子调节组织/器官的生理过程具有多效性、协同性、重叠性等多种生理特性,形成了十分复杂的调节网络。目前,鲜有文献报道运动因子间的调节网络。本文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与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对运动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探讨,发现了核心运动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瘦素(leptin,LEP)和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等和关键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beta,CEBP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和FOSB等。这些核心运动因子和关键转录因子可能在运动促进健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深入研究运动促进健康分子机制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