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尺度适应性起沙机制在CMA-CUACE/Dust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春红 饶晓琴 +6 位作者 盛黎 张健 陆建燕 林建 胡江凯 张碧辉 徐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0-413,共14页
沙尘暴是影响我国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针对中国气象局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CMA-CUACE/Dust(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Unifie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for Dust)的沙尘质量浓度在中亚高估、蒙古北部低估、在我国消散... 沙尘暴是影响我国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针对中国气象局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CMA-CUACE/Dust(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Unifie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for Dust)的沙尘质量浓度在中亚高估、蒙古北部低估、在我国消散过快以及极端沙尘暴预报峰值偏低等问题,应用与模式格距匹配的尺度适应性起沙机制并更新风蚀资料库对模式进行改进。对2021年3月13—17日东亚最强沙尘暴个例和2023年3—5月与业务运行环境一致的连续预报试验表明,改进后的模式(CMA-CUACE/Dust V1.5)有效改善了上述不足,极端沙尘暴过程传输至我国后的沙尘质量浓度峰值与观测接近。连续预报试验TS(threat score)评分显示:CMA-CUACE/Dust V1.5预报一致性和连续性较好,1~5 d不同时效预报TS评分明显高于改进前和韩国模式ADAM(the Asian Dust Aerosol Model),漏报率明显降低,对2023年5次沙尘过程的4次预报TS评分高于0.3,部分过程超过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数值预报 CMA-CUACE/Dust V1.5 尺度适应性 起沙机制 风蚀资料库
下载PDF
能见度集合预报及后处理技术应用
2
作者 谢超 马学款 +2 位作者 王继康 饶晓琴 张碧辉 《气象科技》 2024年第3期356-366,共11页
基于污染物情况、环流系统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利用神经网络对历史数据进行建模,生成了能见度集合预报产品。在2022年冬季的TS评分检验中,预报产品优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模式(ECMWF)的能见度预报产品。利用概率匹配、最优百分位和神... 基于污染物情况、环流系统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利用神经网络对历史数据进行建模,生成了能见度集合预报产品。在2022年冬季的TS评分检验中,预报产品优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模式(ECMWF)的能见度预报产品。利用概率匹配、最优百分位和神经网络三种后处理方法生成后处理产品,这些产品的TS评分优于集合预报产品。预报输入的ECMWF模式2 m湿度与实况的偏差是误差的主要来源。利用集成方法对三种后处理产品进行集成,其TS评分结果在低能见度区间总体接近或略优于原始产品。生成的能见度集合预报后处理最优集成预报产品成功提高了对中期延伸期能见度天气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CAMx模式 集合预报 后处理 最优集成
下载PDF
2014年12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饶晓琴 马学款 黄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0-387,共8页
2014年12月大气环流特征如下:北半球极涡异常偏强,欧亚中高纬环流呈两槽一脊型,东亚大槽偏强,冷空气活跃;南支槽位于70°E附近,较常年同期明显偏西,不利于水汽向我国中东部地区输送;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位置偏西、偏北。12月... 2014年12月大气环流特征如下:北半球极涡异常偏强,欧亚中高纬环流呈两槽一脊型,东亚大槽偏强,冷空气活跃;南支槽位于70°E附近,较常年同期明显偏西,不利于水汽向我国中东部地区输送;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位置偏西、偏北。12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7.9 mm,比常年同期(10.5 mm)偏少24.8%,其中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偏少8成以上。全国平均气温为—3.4℃,较常年同期(—3.2℃)偏低0.2℃;月内气温变化显著,呈"前冷后暖"的特点,上、中旬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0℃,下旬转为偏高1.1℃。月内,我国出现了5次明显的冷空气过程和4次雾霾过程以及1次大范围的降水过程。北方多地出现极端日降温事件,东北局地遭受雪灾;下旬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的雾霾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空气 极端降温 暴雪 雾霾
下载PDF
东南亚生物质燃烧对云南边境污染传输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饶晓琴 张碧辉 +3 位作者 江琪 王继康 迟茜元 尤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459-4468,共10页
基于气象地面观测、探空、NCEP再分析资料、大气成分、卫星火点监测等多源数据,对2019年初春中国云南南部空气质量恶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利用WRF-CAMx数值模式和HYSPLIT后向轨迹对污染来源和传输路径进行解析.结果显示:云南边境城市西... 基于气象地面观测、探空、NCEP再分析资料、大气成分、卫星火点监测等多源数据,对2019年初春中国云南南部空气质量恶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利用WRF-CAMx数值模式和HYSPLIT后向轨迹对污染来源和传输路径进行解析.结果显示:云南边境城市西双版纳在2019年3月24~29日(P1)和3月31日至4月3日(P2)发生2次持续污染过程,PM_(2.5)峰值浓度分别为168和178μg/m^(3).3月24日~4月3日PM_(2.5)平均浓度达105.4μg/m^(3),较2015~2018年同期上升116%,而大气扩散和湿清除条件与2015~2018年同期相当或略偏好,说明本地气象条件不是本次空气质量异常偏差的直接原因.污染期间PM_(2.5)和C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2)=0.72),具有典型的生物质燃烧特征.聚类分析和源解析模拟表明,来自泰国和缅甸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高浓度污染气团向我国边境输送,是造成云南南部污染激增的重要原因.污染传输路径主要为偏西、西南和偏南方向.P1中缅甸贡献约48%,泰国贡献约39%;P2中泰国贡献占比约50%,缅甸贡献约30%.污染传输高度在1500m以下,导致污染物在云南南部低海拔的山前地区积聚,对云南中北部高海拔地区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重污染 生物质燃烧 污染传输 源解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北京市紫外线指数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饶晓琴 马建中 +1 位作者 刘晶淼 逯昌贵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共4页
1999年5月—2001年10月在北京观象台对紫外线指数(UVI)进行了长期观测,结果表明:UVI季节差异明显,春、夏、秋、冬季的最大值分别为7 85,9 87,4 92,2 99;正午时的平均值分别为3 52,5 31,2 17,1 24。在UVI高峰时段(10:00—15:00),秋、冬季... 1999年5月—2001年10月在北京观象台对紫外线指数(UVI)进行了长期观测,结果表明:UVI季节差异明显,春、夏、秋、冬季的最大值分别为7 85,9 87,4 92,2 99;正午时的平均值分别为3 52,5 31,2 17,1 24。在UVI高峰时段(10:00—15:00),秋、冬季的UVI基本在0~2范围,对人体危害不大;而0~2,3~4,5~6,大于7的各级UVI的平均累积日照时间春季分别为159,87,47,2min,夏季分别为75,99,93,29min,春、夏季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危害较大。另外,UVI的累积分布显示,春、秋、冬季的UVI多数集中在各季节平均值以下,而夏季正午前后的UVI多分布在其季节平均值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指数 累积日照时间 累积频率 北京 观测 预报
下载PDF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生儿窒息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一项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金芳 陈宇 +24 位作者 刘一勋 吴素英 方超策 张永芳 郑露 张莉芳 宋晓东 夏宏 陈二明 饶晓琴 陈光权 易琼 胡艳 蒋浪 李静 庞青卫 游冲 程碧霞 谭章华 谈娅娟 张丁 喻铁生 饶健 梁译丹 夏世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7-704,共8页
目的探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家协作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613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窒息组,随机抽取同期在这些... 目的探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家协作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613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窒息组,随机抽取同期在这些协作医院出生并入住新生儿科的988例非窒息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R软件(4.2.2)构建预测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分别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为土家族、男婴、早产儿、先天畸形、胎位异常、宫内窘迫、母亲职业为农民、母亲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产前检查<9次、先兆流产、脐带异常、羊水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急诊剖宫产、助产是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新生儿窒息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48(95%CI:0.723~0.772);校正曲线提示该模型预测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准确性较高;决策曲线分析显示,使用该模型预测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可使患儿获得较高的净获利。结论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多因素的,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价值,有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窒息高危新生儿,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多中心研究 新生儿
下载PDF
2023年1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尤媛 饶晓琴 +1 位作者 李思腾 王继康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6-512,共7页
2023年1月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东北亚低涡偏强。东亚大槽偏东,南支槽偏弱。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8.8 mm,较常年同期(14.3 mm)偏少38%;全国平均气温为-4.4℃,较常年同期(-4.8℃)偏高0.4℃。月内气温冷暖起伏较大... 2023年1月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东北亚低涡偏强。东亚大槽偏东,南支槽偏弱。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8.8 mm,较常年同期(14.3 mm)偏少38%;全国平均气温为-4.4℃,较常年同期(-4.8℃)偏高0.4℃。月内气温冷暖起伏较大,中下旬出现3次冷空气过程,气温由上旬异常偏暖逆转为下旬普遍偏冷的格局,黑龙江出现极寒天气,漠河最低气温达-53℃,刷新我国最低气温纪录。13—16日出现年度首次大范围寒潮天气,具有降温剧烈、风力大、雨雪范围广等特点,新疆、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出现大雪或暴雪,北方地区出现首次沙尘天气过程。此外,上旬大气扩散和湿清除条件较为不利,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极寒天气 暴雪 沙尘 雾-霾
下载PDF
能见度参数化方案优化及在北京地区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继康 谢超 +3 位作者 张天航 张碧辉 张恒德 饶晓琴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30-337,共8页
为了利用订正后PM2.5浓度预报结果提高能见度预报准确性,根据不同相对湿度下能见度与PM2.5浓度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能见度参数化方案(S1)。为了评估该方案的预报性能,利用基于最优多模式集成方法预报的PM2.5浓度对北京市2019-02... 为了利用订正后PM2.5浓度预报结果提高能见度预报准确性,根据不同相对湿度下能见度与PM2.5浓度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能见度参数化方案(S1)。为了评估该方案的预报性能,利用基于最优多模式集成方法预报的PM2.5浓度对北京市2019-02-18—03-05污染过程的能见度进行预报,并对比评估了利用美国大气能见度观测项目建立的经验参数化方案(IMPROVE,S2)和基于神经网络(S3)的能见度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多模式最优集成方法对PM2.5浓度和WRF4.0模式对相对湿度的预报效果均较好,相关系数达0.90。3种方案都对选取时段能见度的变化趋势有较好的预报,其中S1方案相关系数最高(0.85),均方根误差最小,预报效果最好;S1方案较S2方案平均偏差降低3.6 km;S1方案较S3方案预报效果的提升主要是在能见度大于10 km的范围内。PM2.5浓度预报效果对能见度预报效果的影响高于相对湿度,但在相对湿度大于70%的情况下,其预报效果对能见度预报效果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参数化方案 PM2.5订正结果 预报评估
下载PDF
环境气象业务数值模式预报效果对比检验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慧 饶晓琴 +2 位作者 张恒德 李明 张志刚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5期17-24,共8页
基于华北区域气象中心、华东区域气象中心、华南区域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环境气象业务数值模式2015年1—3月的预报结果,从能见度和空气质量两个方面对环境气象业务数值模式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随着能见度降低,各数... 基于华北区域气象中心、华东区域气象中心、华南区域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环境气象业务数值模式2015年1—3月的预报结果,从能见度和空气质量两个方面对环境气象业务数值模式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随着能见度降低,各数值模式的预报能力均逐渐下降,对于<1 km的能见度,仅华北区域模式和国家级雾霾数值预报业务系统(CMA Unified Atmospheric Chemistry Environment,CUACE)模式表现出一定的预报技巧,其中华北区域模式和CUACE模式对北京本地24 h能见度预报的TS评分分别为0.20、0.10;CUACE模式总体能见度预报误差较各区域数值模式均偏大;CUACE模式和华北区域模式、华东区域模式、华南区域模式能见度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普遍低于0.6。随着空气质量下降,各数值模式AQI的预报能力均逐渐下降;AQI为优等级时,各数值模式AQI预报的TS评分均较高,其中空气质量较好的华南地区空气质量等级预报的TS评分最高,为0.81;总体上24 h的AQI预报,区域模式优于CUACE模式;48 h和72 h的AQI预报,CUACE模式优于各区域模式。各数值模式PM_(2.5)浓度的预报值普遍较观测值偏低,华南区域模式24 h的PM_(2.5)浓度预报误差相对较小,华北区域模式和华东区域模式24 h的PM_(2.5)浓度预报误差相对较大;CUACE模式PM_(2.5)浓度的预报误差较各区域模式均偏大,CUACE模式PM_(2.5)浓度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较各区域模式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式 能见度 AQI PM2.5 检验
下载PDF
我国中东部一次大范围霾天气的分析 被引量:101
10
作者 饶晓琴 李峰 +1 位作者 周宁芳 杨克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96,共8页
利用空气污染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2月5日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霾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前倾槽结构和逆温层结为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800hPa以下层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的绝对值较小,是霾维持的动力... 利用空气污染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2月5日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霾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前倾槽结构和逆温层结为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800hPa以下层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的绝对值较小,是霾维持的动力因子。大气混合层高度的变化对霾的生消有很好指示作用,霾天混合层高度北高南低分布,致使南方比北方更易出现严重霾天气。此外,要素对比结果表明,霾的相对湿度比雾低,温度露点差比雾大,逆温强度比雾弱,大气混合层高度比雾高,这些可为霾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倾槽 逆温层 混合层高度
下载PDF
2007年9—11月T213与ECMWF及日本模式中期预报性能检验 被引量:10
11
作者 饶晓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4,共8页
2007年9—11月冷空气频繁,气温变幅大,热带气旋活跃,给中期天气预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积累预报经验,提高中期预报准确率,对9—11月T213模式96小时预报产品进行了天气学检验,并与ECMWF、日本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213、ECMWF... 2007年9—11月冷空气频繁,气温变幅大,热带气旋活跃,给中期天气预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积累预报经验,提高中期预报准确率,对9—11月T213模式96小时预报产品进行了天气学检验,并与ECMWF、日本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213、ECMWF和日本模式对亚洲中高纬大气环流调整具有较好的中期预报性能,对转折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有较强指示意义。综合来看,ECMWF对天气系统和要素的预报误差最小,T213模式误差最大,日本模式温度预报性能与ECMWF相当。对0713号台风登陆前的位置和移速,ECMWF预报较为准确,T213模式对台风登陆前移速预报偏慢,对台风登陆后的位置预报偏差最小,日本模式对台风位置和强度预报较为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13模式 ECMWF 日本模式 中期天气预报 天气学检验
下载PDF
中西部地区高温炎热 台风引发致洪暴雨 被引量:4
12
作者 饶晓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7-123,共7页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致洪暴雨 高温 西北太平洋 引发 台风 炎热 暴雨洪涝灾害
下载PDF
华南持续暴雨 洪涝灾害严重 华北阵雨频繁 雨量多气温高 被引量:5
13
作者 饶晓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7-123,共7页
关键词 暴雨 洪涝灾害 西南季风 高空冷涡控制
下载PDF
北方风沙肆虐南方雾雨连绵——2004年2月 被引量:3
14
作者 饶晓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冷空气 沙尘天气 气温 降水量
下载PDF
一次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42
15
作者 张恒德 饶晓琴 乔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55-1265,共11页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1月30日~2月10日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形成过程的特点、性质及环流背景;诊断分析了该雾过程中的水汽、动力等条件;同时还对比分析了该过程与2008年1月上旬我国中...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1月30日~2月10日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形成过程的特点、性质及环流背景;诊断分析了该雾过程中的水汽、动力等条件;同时还对比分析了该过程与2008年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该过程雾的性质主要为辐射雾,每天05:00~08:00最严重,整个过程分为3个时段,较严重的几天分别为1月31日和2月1,5,10日。该雾过程发生在中高纬处于纬向型环流背景下,西风气流平直,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华东地区基本上处于地面高压内的均压场中,气压梯度力小,近地面风速小,有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风及湿度等各物理量分布均利于此次雾的发生,即:地面风速维持在1~3 m.s-1、低层辐散、负涡度及垂直上升运动弱是形成雾的动力条件;低层相对湿度大、温度露点差小,对流层中层相对较干;低层逆温层的存在和大气层结稳定构成了稳定性条件。与2008年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过程相比,此次雾过程以辐射雾为主,近地面风更小,相对湿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地区 辐射雾 高空纬向环流 地面均压场 中层干低层湿
下载PDF
试论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 被引量:1
16
作者 饶晓琴 《决策探索》 2007年第08A期73-74,共2页
一、应收账款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一)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售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
关键词 应收账款风险 企业 资金使用效率 销售发票 货款回笼 负面影响 效益下降 售出商品
下载PDF
2018年国家级空气质量主客观预报TS评分对比检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天航 迟茜元 +5 位作者 饶晓琴 王继康 张碧辉 徐冉 江琪 栾天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目前对空气质量主客观预报效果的对比检验较少,为了解国家级空气质量主客观预报性能,利用预兆评分(threat score,TS)检验了2018年中央气象台主客观预报效果。结果表明:2018年,主(客)观预报对全国轻度及以上污染TS评分、空报率和漏报率... 目前对空气质量主客观预报效果的对比检验较少,为了解国家级空气质量主客观预报性能,利用预兆评分(threat score,TS)检验了2018年中央气象台主客观预报效果。结果表明:2018年,主(客)观预报对全国轻度及以上污染TS评分、空报率和漏报率分别为0. 23~0. 34(0. 24~0. 26)、0. 37~0. 43(0. 39~0. 41)和0. 58~0. 72(0. 68~0. 71)。说明主观预报整体上优于客观预报,但客观预报能力已接近主观预报。主客观预报的评分均在污染较重地区(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高于污染较轻地区(西北、西南、珠江三角洲和东北地区),在污染较重的冬季高于清洁的夏季。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主观预报TS评分呈下降趋势,但客观预报TS评分变化不大。在污染较重的冬季,48和72 h时效客观预报TS评分高于主观预报。此外,在2018年5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中,主(客)观预报对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的TS评分分别为0. 39~0. 57 (0. 43~0. 46)、0. 22~0. 46(0. 25~0. 30)和0. 10~0. 34(0. 10~0. 18),主观预报TS评分高于客观预报的情况占了3次。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客观预报表现更加稳定,说明客观预报能在污染过程中为预报员提供稳定参考,但对污染高值的预报能力仍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主客观预报 TS评分
下载PDF
2006年冬半年我国霾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73
18
作者 周宁芳 李峰 +1 位作者 饶晓琴 杨克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8,共8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我国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特征和霾天气过程中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10月、12月、1月和2月是我国霾频发时期,11—14时发生的...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我国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特征和霾天气过程中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10月、12月、1月和2月是我国霾频发时期,11—14时发生的范围最大。霾主要发生在中阻塞、南支槽和纬向型三种不同的环流形势下。霾天气发生时的气象要素分布存在南北区域性差异,其中湿度的差别最为显著。14时华南地区相对湿度最大值为80%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70%,而华北地区只有60%。24小时气压减弱有利霾的发生。华北地区24小时负变温,而长江以南地区正变温时,霾更容易发生。能见度最小值的分布表明,广东、黄淮等部分地区发生霾时能见度较其他区域更小,只有2km左右。这些对于了解霾的发生规律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 环流形势 气象要素
下载PDF
东南亚生物质燃烧对我国霾和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继康 江琪 +5 位作者 尤媛 饶晓琴 盛黎 桂海林 花丛 张碧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8-358,共11页
基于生物质燃烧排放源清单、地面观测和数值模式对东南亚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气溶胶的排放特征,以及其在2020年春季对我国云南地区霾天气和南方前汛期降水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气溶胶排放主要集中于每年3—... 基于生物质燃烧排放源清单、地面观测和数值模式对东南亚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气溶胶的排放特征,以及其在2020年春季对我国云南地区霾天气和南方前汛期降水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气溶胶排放主要集中于每年3—4月,排放峰值时段集中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主要排放区域为缅甸东部和老挝北部。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气溶胶在地面主要影响我国云南南部城市的霾天气,缅甸的生物质燃烧气溶胶是最主要的贡献源。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气溶胶在低空西南急流作用下,可以在800~600 hPa高度传输至我国华南和江南南部大部分区域上空。传输至我国南方上空的生物质燃烧气溶胶通过抑制对流性降水、增强非对流性降水,可以改变南方前汛期降水过程的空间分布,使降水更集中于切变线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半岛 生物质燃烧气溶胶 前汛期降水
下载PDF
2018年12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冉 张天航 +1 位作者 饶晓琴 尤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7-443,共7页
2018年12月大气环流主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为单极型分布,欧亚中高纬呈两槽一脊型,环流经向度大,有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南支槽偏强,且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有利于水汽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12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8. 7 mm,较常年同期偏多73... 2018年12月大气环流主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为单极型分布,欧亚中高纬呈两槽一脊型,环流经向度大,有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南支槽偏强,且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有利于水汽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12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8. 7 mm,较常年同期偏多73.1%;全国平均气温为-3. 8℃,较常年同期(-3. 2℃)偏低0.6℃。月内共出现2次大范围降水过程、3次冷空气过程和2次雾-霾天气过程。其中,12月5-11日及12月27日至2019年1月1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两次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天气,多地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冷空气 寒潮 低温雨雪 雾-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