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下石炭统物源和构造背景:来自碎屑岩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的约束
1
作者 胡俊杰 施辉 +3 位作者 马立成 马寅生 王嘉琦 钟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6-1067,共12页
为查明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早石炭世沉积物来源和构造背景,本次研究采集小赛什腾山怀头他拉组沉积岩进行碎屑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测试样品微量元素蛛网图呈平坦型,富Th、U、Hf,贫Co、Sc、Ni、V元素;... 为查明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早石炭世沉积物来源和构造背景,本次研究采集小赛什腾山怀头他拉组沉积岩进行碎屑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测试样品微量元素蛛网图呈平坦型,富Th、U、Hf,贫Co、Sc、Ni、V元素;砂岩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属轻稀土富集型,具有中等负Eu异常;Cr/Zr、Sm/Nd、Th/Sc及Th/U等微量元素比值和判别图版显示研究区怀头他拉组为上地壳长英质物源区。沉积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及特征比值显示,研究区样品与大陆弧环境砂岩具有极为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相关构造环境投图同样表明怀头他拉组沉积环境以大陆弧为主,兼有主动大陆边缘特征。怀头他拉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可划分出3个年龄区间,480~402 Ma,1493~900 Ma和1908~1803 Ma。年龄谱呈早古生代单峰值特征,峰值年龄为414 Ma,反映物源区与柴北缘加里东期构造带内早古生代晚期的岩浆作用关系密切。结合前人区域上古地理、古水流证据,综合分析认为小赛什腾山下石炭统怀头他拉组物源主要来自于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赛什腾山 怀头他拉组 地球化学特征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构造背景
下载PDF
柴北缘西段嗷唠山地区三叠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王波 吴志雄 +3 位作者 胡俊杰 马立成 马寅生 施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408,共12页
柴达木盆地三叠纪有无沉积过程及其后期演化等关键地质问题一直存有争议。文章针对柴北缘西段嗷唠山三叠系沉积岩进行了系统的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结合岩石组合分析和区域地层对比,尝试为理清柴北缘三叠纪地层框架提供依据。根据嗷唠山T... 柴达木盆地三叠纪有无沉积过程及其后期演化等关键地质问题一直存有争议。文章针对柴北缘西段嗷唠山三叠系沉积岩进行了系统的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结合岩石组合分析和区域地层对比,尝试为理清柴北缘三叠纪地层框架提供依据。根据嗷唠山Tb段下部碎屑锆石中获得年轻锆石年龄平均值248 Ma,结合前人从下伏Ta段中获得的古生物资料,可以将嗷唠山三叠系的形成时代限定在早—中三叠世。文章所采集的嗷唠山样品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可分为5组,分布在(243~260 Ma)、(414~538 Ma)、(678~857 Ma)、(1064~1642 Ma)和(1700~2836 Ma),其主要物源分别对应于柴北缘地区分布的印支期岩浆岩、上泥盆统再旋回物质、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柳河群以及达肯达坂群。研究区与柴北缘东段怀头他拉地区三叠系具有相同的沉积特征,并且在岩性组合及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上明显区别于周缘祁连和西秦岭三叠纪地层分区,暗示柴北缘地区在三叠纪曾经发育一系列连续或断续分布的沉积地层。早三叠世,受宗务隆洋向南俯冲影响,柴北缘地区开始快速隆升,先期的多套沉积地层与结晶基底被迅速剥蚀,在近源断陷处形成了冲/洪积相为主的沉积地层。中三叠世,周缘构造带的活动强度总体趋于稳定,柴北缘地区处于浅海陆棚-台地相沉积体系,发育厚层灰岩为主的沉积。至晚三叠世,伴随东昆仑—柴达木地体强烈的陆陆碰撞,柴达木盆地整体被迅速抬升,盆地内弱固结的三叠系被大面积剥蚀,部分向东搬运至共和盆地,仅在部分洼陷得以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嗷唠山 三叠系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物源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资源调查评价进展 被引量:53
3
作者 马寅生 尹成明 +3 位作者 刘成林 杜建军 程海燕 范桃园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已经发现的油气主要来自中新生界地层。作者通过近年来对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资源的调查研究,证实柴达木盆地内石炭系地层分布广泛,厚度大。石炭系分布范围达10万km2。厚度大于1000m的范围达5.71万...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已经发现的油气主要来自中新生界地层。作者通过近年来对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资源的调查研究,证实柴达木盆地内石炭系地层分布广泛,厚度大。石炭系分布范围达10万km2。厚度大于1000m的范围达5.71万km2。盆地石炭系发育良好的烃源岩,石炭系地层普遍发育厚层油砂,显示石炭系具有很好生烃能力和油气运移过程。石炭系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新近纪末,之前的构造变形较弱,有利于石炭系油气保存。初步评价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资源量为6.14×108~7.23×108t。显示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资源潜力很大,是油气资源战略突破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石炭系 油气 烃源岩 油砂
下载PDF
燕山地区燕山期的挤压与伸展作用 被引量:47
4
作者 马寅生 崔盛芹 +1 位作者 曾庆利 吴满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8-223,共6页
燕山地区中生代断裂演化、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和盆地演化的地质事实显示,燕山期不仅存在强烈的挤压作用,而且存在强烈的伸展作用。如果把整个侏罗、白垩纪期间的构造运动理解为燕山运动的话,那么燕山运动既形成强烈褶皱和逆冲推覆,又形成... 燕山地区中生代断裂演化、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和盆地演化的地质事实显示,燕山期不仅存在强烈的挤压作用,而且存在强烈的伸展作用。如果把整个侏罗、白垩纪期间的构造运动理解为燕山运动的话,那么燕山运动既形成强烈褶皱和逆冲推覆,又形成断陷盆地和变质核杂岩。整个燕山运动(旋回)包括3次挤压事件和3个伸展阶段,即早侏罗世末挤压事件(北票组沉积之后,海房沟组沉积之前)、晚侏罗世末挤压事件(土城子组沉积之后,义县组沉积之前)和白垩纪末挤压事件(第三系沉积之前);早侏罗世盆地伸展阶段、中晚侏罗世盆地伸展阶段和白垩纪盆地伸展阶段。燕山期内发生了3次由伸展到挤压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地区 燕山期 燕山运动 挤压作用 伸展作用 中生代 不整合
下载PDF
太行山南缘新生代的隆升与断陷过程 被引量:52
5
作者 马寅生 赵逊 +6 位作者 赵希涛 吴中海 高林志 张岳桥 赵汀 吴珍汉 扬守政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9-233,共15页
作者通过太行山南缘夷平面、河流阶地、山前盆地和中新生代断裂的调查研究,揭示了太行山南缘新生代的断陷与隆升过程,认为太行山南缘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以断裂的断陷、隆升为特征,分为三个相对稳定夷平时期和三个快速隆升阶段,形... 作者通过太行山南缘夷平面、河流阶地、山前盆地和中新生代断裂的调查研究,揭示了太行山南缘新生代的断陷与隆升过程,认为太行山南缘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以断裂的断陷、隆升为特征,分为三个相对稳定夷平时期和三个快速隆升阶段,形成三级夷平面。第四纪以来的快速隆升过程可进一步划分为六次相对快速抬升和六个相对稳定堆积时期,形成六级阶地。古近纪断陷活动强烈,第四纪除山前断裂以外,其它断裂未见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南缘 夷平面 阶地 活动断裂
下载PDF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 被引量:69
6
作者 马寅生 崔盛芹 +4 位作者 吴淦国 吴珍汉 朱大岗 李晓 冯向阳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5-391,共7页
经过野外宏观观测、室内显微分析及同位素年龄测定,基本厘定医巫闾山是一个白垩纪时形成的变质核杂岩。变质核杂岩中心为晚燕山期的医巫闾山二长花岗岩体,周围是由代表地壳深部变形特点的太古宇变质岩组成的变质核。变质核北面和东面以... 经过野外宏观观测、室内显微分析及同位素年龄测定,基本厘定医巫闾山是一个白垩纪时形成的变质核杂岩。变质核杂岩中心为晚燕山期的医巫闾山二长花岗岩体,周围是由代表地壳深部变形特点的太古宇变质岩组成的变质核。变质核北面和东面以拆离断层与盖层下部中新元古界相接触,并为中新元古界组成的韧性流变的中间层所环绕。变质核西面以阜新盆地东南缘边界正断层( 孙家湾- 稍户营子正断层) 与盖层上部以脆性变形为特征的白垩纪碎屑岩相邻。变质核杂岩的变形片理、线理及运动指向说明该变质核杂岩为对称型变质核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北宁市 变质核杂岩 医巫闾山 构造特征 杂岩
下载PDF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玛曲段活动特征及其东延 被引量:29
7
作者 马寅生 施炜 +3 位作者 张岳桥 杨农 张春山 张会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5,共6页
东昆仑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重要的NWW向边界断裂。通过野外观测和遥感解译,发现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玛曲段主要由玛曲、迭部-武都和迭山-舟曲3条左阶斜列的活动断裂组成。该断裂带晚第四纪的活动性非常强烈,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 东昆仑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重要的NWW向边界断裂。通过野外观测和遥感解译,发现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玛曲段主要由玛曲、迭部-武都和迭山-舟曲3条左阶斜列的活动断裂组成。该断裂带晚第四纪的活动性非常强烈,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左旋走滑运动速率达(10.15±0.34)mm/a,与该断裂带在西大滩、东大滩、花石峡和玛沁等地的运动速率基本相同,说明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延伸到玛曲段并没有逐渐消亡,而是继续向东延伸,最终与秦岭南缘活动断裂相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 玛曲活动断裂 晚更新世
下载PDF
华北北部中新生代构造体制的转换过程 被引量:36
8
作者 马寅生 崔盛芹 +2 位作者 赵越 曾庆利 吴满路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5-25,共11页
华北北部位于古亚洲和太平洋两大全球性构造域的交叠部位 ,其中新生代断裂演化、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和盆地演化的地质事实显示华北北部中新生代存在 5个挤压作用时期。自老至新为 :①中三叠世末挤压期 (老虎沟组或杏石口组前挤压期 ,峰值... 华北北部位于古亚洲和太平洋两大全球性构造域的交叠部位 ,其中新生代断裂演化、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和盆地演化的地质事实显示华北北部中新生代存在 5个挤压作用时期。自老至新为 :①中三叠世末挤压期 (老虎沟组或杏石口组前挤压期 ,峰值年龄≥ 2 1 5Ma) ;②早侏罗世末挤压期 (海房沟组或九龙山组前挤压期 ,峰值年龄≥ 1 78Ma) ;③晚侏罗世末挤压期 (义县组或东岭台组前挤压期 ,峰值年龄≥ 1 3 5Ma) ;④晚白垩世末挤压期 (古近系前挤压期 ,峰值年龄 65Ma) ;⑤古近纪末挤压期 (新近纪前挤压期 ,峰值年龄 2 5Ma)。 5个挤压期在时间上相对较短 ,并为 6个时间较长 ,构造运动相对和缓或伸展的成盆沉积期一一隔开。 6个成盆沉积期包括 :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其中 ,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具有明显的伸展作用特征。也就是说 ,华北北部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是在前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内 (陆内或板内 )成盆沉积与挤压变形的交替演化过程 ,在这一构造演化过程中 ,挤压作用和伸展作用均占有重要位置 ,总体来讲 ,挤压作用由强变弱 ,伸展作用由弱变强。伸展作用持续的时间长 ,挤压作用持续时间则相对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代 构造体制 挤压作用 伸展作用 华北地区 大陆动力学
下载PDF
燕山中段盘山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1
9
作者 马寅生 曾庆利 +3 位作者 宋彪 杜建军 杨富全 赵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7-556,共10页
位于燕山陆内造山带中段南缘的蓟县盘山花岗岩体由狼家峪、官庄、东罗庄和小盘山4个侵入单元组成,并发育侵入期后含斑石英二长岩脉,发育环绕岩体分布的周缘向斜并侵蚀早期东西向蓟县断裂。对前3个侵入单元及岩体西侧围岩中的顺层侵入的... 位于燕山陆内造山带中段南缘的蓟县盘山花岗岩体由狼家峪、官庄、东罗庄和小盘山4个侵入单元组成,并发育侵入期后含斑石英二长岩脉,发育环绕岩体分布的周缘向斜并侵蚀早期东西向蓟县断裂。对前3个侵入单元及岩体西侧围岩中的顺层侵入的含斑石英二长岩脉等4件样品的锆石U-Pb(SHRIMP)定年结果为,年龄值界于203-207Ma,表明盘山花岗岩体侵位于三叠纪末期。这个年龄结果进一步限定了燕山陆内造山带东西向褶皱、逆冲/逆掩断层系统形成时代的上限,显示其形成时代为印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陆内造山带 花岗岩体 锆石SHRIMP测年
下载PDF
辽西医巫闾山的隆升历史 被引量:29
10
作者 马寅生 崔盛芹 +4 位作者 吴淦国 吴珍汉 朱大岗 李晓 冯向阳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5-253,共9页
本文利用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 ,结合其他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通过构造热演化的定量分析 ,认为医巫闾山山脉的隆升历史经历了 118~ 81Ma期间的第 1个快速隆升阶段、81~ 14Ma期间的缓慢隆升阶段和 14Ma以来的第 2个快速隆升阶段。医巫闾... 本文利用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 ,结合其他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通过构造热演化的定量分析 ,认为医巫闾山山脉的隆升历史经历了 118~ 81Ma期间的第 1个快速隆升阶段、81~ 14Ma期间的缓慢隆升阶段和 14Ma以来的第 2个快速隆升阶段。医巫闾山的隆升历史与两侧盆地的沉降历史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山脉隆升相对盆地沉降有一个滞后期 ,山脉的快速隆升阶段对应盆地快速沉降的后期和消亡阶段。现今的医巫闾山山脉是 14Ma以来第 2个快速隆升阶段的产物 ,其隆起时间距今大约有 4~ 5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巫闾山 隆生历史 热年代学 升隆运动
下载PDF
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挤压与伸展的转换和成矿作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马寅生 吴满路 曾庆利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5-121,共7页
通过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区域性不整合界面、断裂演化、盆地演化、变质核杂岩和岩浆活动等地质事实论述了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挤压与伸展的转换过程及其与区域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是在前中生代华北克拉... 通过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区域性不整合界面、断裂演化、盆地演化、变质核杂岩和岩浆活动等地质事实论述了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挤压与伸展的转换过程及其与区域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是在前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内 (陆内 )成盆沉积与挤压变形的交替演化过程 ,在这一构造演化过程中 ,存在中三叠世末 (老虎沟组或杏石口组前 ,峰值年龄≥ 2 15Ma)、早侏罗世末 (海房沟组或九龙山组前 ,峰值年龄≥ 178Ma)、晚侏罗世末 (义县组或东岭台组前 ,峰值年龄≥ 135Ma)、白垩纪末 (古近系前 ,峰值年龄 6 5Ma)、古近纪末 (新近系前 ,峰值年龄 2 5Ma) 5个挤压作用时期。 5个挤压期在时间上相对较短 ,期间为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 早侏罗世、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至第四纪 6个时间较长 ,相对和缓或伸展的成盆沉积期一一隔开。在时间上 ,主成矿期与强烈伸展期相对应 ;在空间上外生矿产受伸展盆地所控制 ,内生矿产的分布受盆地间隆起带控制。总体上 ,挤压作用由强变弱 ,伸展作用由弱变强。伸展作用持续的时间长 ,挤压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挤压作用和伸展作用交替出现 ,挤压构造和伸展构造间互发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 挤压作用 伸展作用 成矿作用 中新生代 岩浆活动 变质核杂岩
下载PDF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40
12
作者 马寅生 张业成 +1 位作者 张春山 王金山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7-18,共12页
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本文系统阐述了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的现状、地质灾害风险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地质灾害风险构成与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类型划分,... 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本文系统阐述了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的现状、地质灾害风险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地质灾害风险构成与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类型划分,建立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自然灾害 区域环境
下载PDF
玉树地震地表破裂与宏观震中 被引量:28
13
作者 马寅生 张永双 +8 位作者 胡道功 杨农 龙长兴 侯春堂 闫鹏 吴中海 杨振宇 雷伟志 谭成轩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40.7秒,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MS7.1级地震。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玉树地震形成了东西两条地表破裂带——玉树地表破裂带和隆宝滩地表破裂带,分别沿玉树活动断裂、隆宝滩活动断裂的上盘发育,两条地表破裂带...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40.7秒,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MS7.1级地震。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玉树地震形成了东西两条地表破裂带——玉树地表破裂带和隆宝滩地表破裂带,分别沿玉树活动断裂、隆宝滩活动断裂的上盘发育,两条地表破裂带均呈NW向延伸,二者之间相距22km。隆宝滩地表破裂带,总体走向290°,长21.5km,呈左旋走滑运动,左旋走滑位移量约1m。玉树地表破裂带,总体走向310°,长度23km,可进一步分为三段。西段和中段表现为左旋走滑,东段表现为左旋走滑逆冲运动。最大左旋走滑位移量在郭央烟宋多附近,达2.4m。根据地震地表破裂的位移量大小和建筑物破坏情况认为,玉树地震宏观震中在郭央烟宋多附近,宏观震中坐标为:北纬33°03′11″、东经96°5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活动断裂 地震断裂
下载PDF
四川汶川Ms 8.0级地震同震变形特征和分段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寅生 龙长兴 +7 位作者 谭成轩 王涛 张永双 雷伟志 李滨 龚明权 廖椿庭 吴满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76-2085,共10页
汶川地震发育2条地表破裂带,一条沿中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分布,另一条沿前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分布,前者长超过200km,后者长约80km。同震变形在地表表现为逆冲膝折带,走向N45~60°E,形成公路路面隆起和农田陡坎。逆冲膝折带西北侧抬高,... 汶川地震发育2条地表破裂带,一条沿中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分布,另一条沿前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分布,前者长超过200km,后者长约80km。同震变形在地表表现为逆冲膝折带,走向N45~60°E,形成公路路面隆起和农田陡坎。逆冲膝折带西北侧抬高,东南侧下降。在剖面上冲断带倾向北西,倾角50~60°。膝折带两侧相对高差沿映秀-北川断裂一般为2.5~3.0m,沿都江堰-汉旺断裂为1.5~1.1m。沿中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同震变形运动方式具有明显的分段性,映秀-擂鼓镇段,表现为逆冲,走滑现象不明显;北川-青川段既有逆冲又有右旋走滑分量。沿前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同震变形运动方式主要表现为逆冲,走滑位移和分段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汶川地震 同震变形 分段性
下载PDF
辽西北票地区南天门断裂的第四纪活动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寅生 崔盛芹 +4 位作者 吴淦国 吴珍汉 朱大岗 李晓 冯向阳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8-243,共6页
作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对断层角砾、断层泥的ESR法年龄测定和断层上盘黄土的光释光法年龄测定,认为辽宁北票发生于中生代燕山期的南天门断裂,也是一条切割了晚更新世马兰黄土的第四纪活动断裂。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光释光法测年 ESR法测年 第四纪 断裂
下载PDF
黄河源区1000年以来的环境演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寅生 施炜 +2 位作者 吴满路 赵志中 张春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12-1017,共6页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其环境变化一方面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环境变化的反映,另一方面对研究黄河的发育和演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详细研究了黄河源区鄂陵湖岸边剖面的第四系沉积特征、孢粉组合特征、磁化率和碳酸盐含量变化,结合OSL...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其环境变化一方面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环境变化的反映,另一方面对研究黄河的发育和演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详细研究了黄河源区鄂陵湖岸边剖面的第四系沉积特征、孢粉组合特征、磁化率和碳酸盐含量变化,结合OSL测年,将黄河源区1000年以来的环境演化分为三大阶段,即1000年以前和360年以来气候相对比较干旱,1000~360年期间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显示出一个较大的干冷—温湿—干冷气候变化旋回。在后两大阶段中又可以进一步划分出4个相对温湿的气候段和3个相对干冷的气候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黄河源区 环境变化 孢粉组合 OSL测年
下载PDF
黄骅坳陷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演化的光弹模拟与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马寅生 曾庆利 张兴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19-228,共10页
在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对黄骅坳陷的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演化进行了光弹实验模型 ,认为黄骅坳陷新生代最大主应力方向具有从NNE向挤压向NE、NEE向转变的右旋特征 ,构造应力场方向的右旋转变控制着断层的活动与坳陷的形成 ,使得早期 (孔店... 在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对黄骅坳陷的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演化进行了光弹实验模型 ,认为黄骅坳陷新生代最大主应力方向具有从NNE向挤压向NE、NEE向转变的右旋特征 ,构造应力场方向的右旋转变控制着断层的活动与坳陷的形成 ,使得早期 (孔店期、沙河街期 )以引张形式活动的断裂到晚期 (东营期及其以后 )逐渐转变为以走滑形式活动 ,促成了多期构造叠加 ,形成了多种圈闭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新生代 构造应力场 光弹模拟 石油地质
下载PDF
苏门答腊地震对柴达木地方震的触发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寅生 史大年 +7 位作者 安美建 王小凤 霍光辉 李国歧 尹成明 张西娟 施炜 杜建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10-116,共7页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海域发生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造成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地震在4000km外的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狮子沟地震台阵网上有长达1000多秒的明显记录,也触发柴西地区地方震的发震频率在大地震之后一天内提...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海域发生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造成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地震在4000km外的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狮子沟地震台阵网上有长达1000多秒的明显记录,也触发柴西地区地方震的发震频率在大地震之后一天内提高了10倍。从大地震触发的地方震活动分布来看,触发地震的发震断裂是英雄岭南侧花土沟断裂和红柳泉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答腊地震 柴达木盆地 活动断裂
下载PDF
优化课程体系 提高农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寅生 于书洁 史长丽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1,共4页
分析了目前农科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针对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生教学方式,结合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实践,对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农科硕士研究生 培养质量 课程设置 中国农业大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生代太行山南段成山过程研究
20
作者 龚明权 马寅生 +1 位作者 黄继忠 徐金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从太行山南段地貌面特征、分布、变形、变形时间四个方面对太行山南段隆升过程作了详细研究,认为:太行山南段新生代以来的隆升过程具间歇性,并估算了各阶段的隆升幅度,进而推测出太行山南段相对差异隆升成山的主要发生时期;对太行山南... 从太行山南段地貌面特征、分布、变形、变形时间四个方面对太行山南段隆升过程作了详细研究,认为:太行山南段新生代以来的隆升过程具间歇性,并估算了各阶段的隆升幅度,进而推测出太行山南段相对差异隆升成山的主要发生时期;对太行山南段和中段普遍发育的“U”形谷的形成时代进行了论证。最后得出:太行山南段构造地貌的形成是不同区块差异活动的结果,纵向上中部活动剧烈,南北两端次之,横向上具有东侧强西侧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升 太行山 夷平面 “U”形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