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航拍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欧阳权 张怡 +2 位作者 马延 薛雅丽 王志胜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是当前最火热的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进行目标检测与跟踪也成了研究的热点。对于无人机目标检测,首先探讨了无人机航拍目标检测与跟踪任务的复杂性和难点,并... 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是当前最火热的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进行目标检测与跟踪也成了研究的热点。对于无人机目标检测,首先探讨了无人机航拍目标检测与跟踪任务的复杂性和难点,并着重介绍了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目标检测算法;针对无人机目标跟踪技术,深入探讨了以相关滤波为基础和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两种判别式目标跟踪算法;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在无人机领域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洁净厂房无线网络AP布局优化设计
2
作者 李柏 郭晨 +6 位作者 李博 杨志泽 邵琰 马延 胡东阳 王承馀 易力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9期127-129,共3页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将无线网络使用点作为聚类对象进行聚类计算,输出不同聚类簇下的AP布局点,并通过检测优化前后相同使用点的无线网络信号强度评估优化效果。在使用相同AP数量的情况下,优化后的布局方案使用点的平均信号强度能明显...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将无线网络使用点作为聚类对象进行聚类计算,输出不同聚类簇下的AP布局点,并通过检测优化前后相同使用点的无线网络信号强度评估优化效果。在使用相同AP数量的情况下,优化后的布局方案使用点的平均信号强度能明显提升。同时如果要增加AP数量以提高所有使用点的信号强度,该算法也给出了较好的指导方案。该算法可以给出提高洁净厂房无线网络使用点信号强度的AP布局优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AP K-MEANS聚类算法 布局优化 信号强度
下载PDF
我院门诊药房抗抑郁药物联用调查分析
3
作者 张新娟 马延 +2 位作者 苏桂军 李锦 郭金耀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门诊药房抗抑郁药处方,了解抗抑郁药物的联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睡眠与心理门诊、神经内科门诊、便民门诊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1—3月份)门诊抑... 目的分析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门诊药房抗抑郁药处方,了解抗抑郁药物的联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睡眠与心理门诊、神经内科门诊、便民门诊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1—3月份)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用药处方3265张,其中2020年第一季度1141张,2021年第一季度2124张。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用药情况,用药情况包括单一用药、两种或三种抗抑郁药物联合用药。结果3265张处方中,男女比例为1∶1.47;年龄11~90(43.42±9.63)岁,低龄化患者增加显著;2021年第一季度门诊抗抑郁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较2020年同期增加86.15%和106.27%,处方中使用抗抑郁药物8种,药物利用指数(DUI)均<1。联合用药情况:两种抗抑郁药物联用占比为28.51%,三种药物联用占比为8.51%。结论抗抑郁用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门诊用药基本合理,首选一线药物以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抑郁症 药物利用指数
下载PDF
案管部门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理念与实践路径研究
4
作者 赵永惠 马延 韩序瑞 《青海检察》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最高检应勇检察长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要求而提出来的,是检察机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总载体和总抓手。2023年,在省...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最高检应勇检察长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要求而提出来的,是检察机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总载体和总抓手。2023年,在省院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海东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检察机关 司法案件 贯彻落实 案管部门 路径研究 总抓手 公平正义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陆英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延 王瑾 +3 位作者 席鹏洲 刘燕 雷忠萍 张跃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6-161,共6页
为探讨陆英中熊果酸(UA)的超声波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法研究不同功率、甲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温度对陆英中熊果酸提取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 为探讨陆英中熊果酸(UA)的超声波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法研究不同功率、甲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温度对陆英中熊果酸提取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陆英中熊果酸的最优工艺条件为4.0g陆英粉于80mLφ=90%甲醇中超声提取30min,提取温度为50℃。影响熊果酸得率的4个主要因素的大小排序为甲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用优化后的工艺提取熊果酸,得率可达1.518mg/g。优化后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提取速度快、效率高、稳定可行、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法 陆英 熊果酸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7
6
作者 马延 王媛 +2 位作者 畅瑞苗 曾爱国 傅强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65-168,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Xtimate C18(4.6×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采用2 g/L乙酸铵溶液-乙腈(95∶5)与2 g/L乙酸铵溶液-甲醇(15∶85),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该色...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Xtimate C18(4.6×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采用2 g/L乙酸铵溶液-乙腈(95∶5)与2 g/L乙酸铵溶液-甲醇(15∶85),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该色谱条件下,主成分与各已知杂质分离度良好。雷贝拉唑钠的检测限为0.25 ng,定量限为0.75 ng,为供试品进样量的0.01%和0.03%,满足杂质检测和控制。在选定的溶剂中,主成分能被有效提取且稳定性良好。在室温下,供试品溶液不稳定,应现用现配。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钠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延 王媛 +2 位作者 罗智敏 常春 傅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钠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流动相采用0.01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7.6±0.2)4-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成...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钠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流动相采用0.01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7.6±0.2)4-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成分与各已知杂质分离度良好。H431/41、H118/87、H168/66、埃索美拉唑钠、H193/61和奥美拉唑硫醚进样量分别在0.8~66.3ng(r=0.999 9)、2.0~59.1ng(r=0.999 5)、1.0~75.6ng(r=0.999 9)、0.5~149.7ng(r=0.999 9)、1.0~74.7ng(r=1.000 0)和1.4~94.8ng(r=0.999 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SD均在0.54%~0.82%范围内,精密度良好。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应临用新配。结论该法可用于检测埃索美拉唑钠的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钠 有关物质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考虑静刚度多机器人联合吊运系统可行域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延 赵志刚 +1 位作者 王砚麟 苏程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07-311,315,共6页
多机器人联合吊运系统的刚度导致的系统形变会使系统的可行域发生改变,为此需对多机器人联合吊运系统静刚度以及可行域进行分析。利用空间几何位置关系,得到了吊运系统位置方程。利用空间力平衡方程,得到了包含变机器人末端位置的机器... 多机器人联合吊运系统的刚度导致的系统形变会使系统的可行域发生改变,为此需对多机器人联合吊运系统静刚度以及可行域进行分析。利用空间几何位置关系,得到了吊运系统位置方程。利用空间力平衡方程,得到了包含变机器人末端位置的机器人形变模型和柔索形变模型。不仅考虑了吊运系统静刚度模型中柔索的单向受拉性及柔索具有的自由度特性因素,并且结合了机器人刚性形变引起的末端位置变化,耦合机器人静刚度与柔索刚度建立了吊运系统的静刚度模型。最后结论得出考虑静刚度的可行域相对于未考虑静刚度在空间位置上发生了改变,并且得出柔索刚度对于吊运系统可行域的影响大于机器人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域 静刚度 多机器人 联合吊运系统
下载PDF
对比剂注射流率对双源CT上腹部虚拟平扫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彭晋 张龙江 +5 位作者 周长圣 赵艳娥 蔡军 马延 朱正庭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比较对比剂注射流率对双源CT上腹部虚拟平扫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2009年2~5月60例临床疑似上腹部病变患者行双源CT上腹部常规平扫(CNCT)及动脉期双能量扫描(80kVp/400mA和140kVp/95mA)。随机每组20例分成3组。对比剂注射流率分别... 目的:比较对比剂注射流率对双源CT上腹部虚拟平扫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2009年2~5月60例临床疑似上腹部病变患者行双源CT上腹部常规平扫(CNCT)及动脉期双能量扫描(80kVp/400mA和140kVp/95mA)。随机每组20例分成3组。对比剂注射流率分别为3.0ml/s、4.0ml/s及5.0ml/s。利用LiverVNC软件处理得到动脉期虚拟平扫数据,比较3组动脉期VNC在图像质量、平均CT值、信噪比、辐射剂量及病灶检出上差异是否有显著性意义。结果:三组虚拟平扫所测肝脏、腹主动脉平均CT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0ml/s、4.0ml/s组所测脾脏平均C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0ml/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虚拟平扫之间信噪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虚拟平扫的图像质量较常规平扫有下降,但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三组虚拟平扫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7);三组虚拟平扫和常规扫描病灶检出性能相似。结论:尽管注射流率对动脉期虚拟平扫的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3ml/s组图像质量有更好的趋势,推荐在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落新妇中岩白菜素的回流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瑾 马延 +3 位作者 王占红 刘燕 汪晶 张跃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6-189,共4页
研究回流法提取落新妇中岩白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岩白菜素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溶剂(A)、提取时间(B)、料液比(C)、提取次数(D)4个因素对落新妇中岩白菜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落新妇中... 研究回流法提取落新妇中岩白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岩白菜素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溶剂(A)、提取时间(B)、料液比(C)、提取次数(D)4个因素对落新妇中岩白菜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落新妇中岩白菜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回流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A2B3C1D2,即4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2.5h,料液比为1︰20,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最佳参数组合下,岩白菜素得率为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新妇 岩白菜素 回流提取 HPLC法
下载PDF
洛铂联合固定剂量多西紫杉醇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剂量递增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月娥 任小沧 +6 位作者 陈雪霁 马延 李静 彭羽 郭志军 曹斌 蔺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1-216,共6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一线化疗后多出现复发或转移,需要二线及以上治疗。本研究旨在确定洛铂联合固定剂量多西紫杉醇治疗化疗后进展的实体肿瘤时洛铂的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tolerated dose,MTD),并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应用改良的Fibona...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一线化疗后多出现复发或转移,需要二线及以上治疗。本研究旨在确定洛铂联合固定剂量多西紫杉醇治疗化疗后进展的实体肿瘤时洛铂的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tolerated dose,MTD),并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应用改良的Fibonacci法进行洛铂剂量递增,固定多西紫杉醇剂量为60 mg/m^2,洛铂初始剂量为30 mg/m^2,组间递增剂量为5 mg/m^2,每21天重复。每组至少3例,如1个剂量组中3例均无剂量限制性毒性(dose-limiting toxicity,DLT)出现,则进入下1个剂量组,直至出现DLT,DLT的低一剂量水平即为MTD。结果:17例患者共完成58个周期化疗,进行3个剂量组的研究(洛铂分别为30、35、40 mg/m^2),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0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I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10例,疾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3例;有效率(response rate,RR,CR+PR)为7.1%(1/1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CR+PR+SD)为78.6%(11/14)。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3例出现DLT,其中2例发生在洛铂40 mg/m~组2。确定洛铂35 mg/m^2组为MTD。结论:本组洛铂联合固定剂量多西紫杉醇的MTD为35 mg/m^2,其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递增 洛铂 多西紫杉醇 二线化疗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多机器人协调吊运系统动力学工作空间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志刚 王砚麟 +3 位作者 马延 苏程 李劲松 季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9-1085,1161,共8页
针对多机器人通过柔索协同吊运同一重物的并联机器人系统,分析不同因素对系统动力学工作空间的影响。依据力旋量平衡方程建立了吊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虚拟柔索法给出了该欠约束系统力旋量封闭的解决方案,并对系统的动力学工作空间... 针对多机器人通过柔索协同吊运同一重物的并联机器人系统,分析不同因素对系统动力学工作空间的影响。依据力旋量平衡方程建立了吊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虚拟柔索法给出了该欠约束系统力旋量封闭的解决方案,并对系统的动力学工作空间和工作空间质量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仿真计算得到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学工作空间,并获得不同因素对系统动力学工作空间的影响规律,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系统轨迹规划和运动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系统 吊运系统 动力学工作空间 工作空间质量 虚拟柔索法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丹 马延 +1 位作者 吴嘉瑞 张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43-248,共6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Embas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Embas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6月1日,全面搜集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资料并通过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累计876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红花注射液可提高心绞痛疗效(RR=1.31,95%CI:1.22~1.40,P<0.000 01)和心电图疗效(RR=1.40,95%CI:1.24~1.59,P<0.000 01);但红花注射液不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浆黏度。仅4篇文献记录了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红花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彭晋 张龙江 +3 位作者 周长圣 卢光明 马延 顾海峰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评价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的可行性和初步应用。方法30例受检者行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分别有6例病人于1周内进行了DSA或SPECT检查。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对所有冠状动脉影像质量和碘图进行分段评分,并对冠状动脉... 目的评价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的可行性和初步应用。方法30例受检者行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分别有6例病人于1周内进行了DSA或SPECT检查。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对所有冠状动脉影像质量和碘图进行分段评分,并对冠状动脉狭窄节段与碘图分布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成像可诊断率为100%(300/300),影像质量评分均值为4.68±0.57。30例病人中8例共10个节段发现壁冠状动脉,12例共32个节段冠状动脉发现粥样硬化性斑块,其中20个节段狭窄≥50%,12个节段狭窄≤50%;3例病人的双能量CT(DECT)冠状动脉成像与DSA所见一致。融合碘图有15例共37个节段发现灌注异常,其中28个节段供血支冠状动脉狭窄,9个节段未见冠状动脉狭窄(其中3个节段SPECT检查为阴性)。结论心率合适的情况下,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可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和心肌灌注影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但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心肌灌注血容量成像 双能量CT
下载PDF
覆盖粗糙直觉Fuzzy集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巩增泰 马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5,共4页
考虑到经典粗糙集模型中等价关系过于严格的缺陷和直觉Fuzzy集在处理不确定信息时所具有的表达力,建立了覆盖粗糙直觉Fuzzy集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下的一些性质;接着引入了覆盖粗糙直觉Fuzzy集模型的粗糙度和粗糙熵的概念,讨论其不确定... 考虑到经典粗糙集模型中等价关系过于严格的缺陷和直觉Fuzzy集在处理不确定信息时所具有的表达力,建立了覆盖粗糙直觉Fuzzy集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下的一些性质;接着引入了覆盖粗糙直觉Fuzzy集模型的粗糙度和粗糙熵的概念,讨论其不确定性度量;最后给出了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直觉Fuzzy集 覆盖 粗糙度 粗糙熵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引导置管引流在治疗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刁强 马延 +1 位作者 袁富红 申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941-943,共3页
目的既往经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文中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3例明确诊断为食管胃吻合... 目的既往经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文中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3例明确诊断为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3例患者采用DSA引导下同时置入空肠营养管和瘘腔引流管,并保留胸腔引流管的方法,以充分引流瘘腔脓液;另以采用传统三管治疗法(胃肠减压管、空肠造瘘管、胸腔引流管)治疗吻合口瘘的1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DSA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方法,在快速稳定患者病情、缩短治愈时间等方面,明显好于传统三管治疗法。结论 DSA引导下置管引流可在治愈食管胃吻合口瘘上优势明显,避免患者再次手术,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置管引流 吻合口瘘
下载PDF
智慧建造在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延 《大众标准化》 2023年第13期133-135,共3页
大数据智能化时代,智能建造已经开始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流行起来,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具有提高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水平的作用。所谓的智慧建造,其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产业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其二是指行业武装先进数字神经系统... 大数据智能化时代,智能建造已经开始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流行起来,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具有提高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水平的作用。所谓的智慧建造,其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产业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其二是指行业武装先进数字神经系统,无论何种含义,其都属于是高科技智能化产物,可以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文章先是对传统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又对智能建造在其管理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具体应用措施等展开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建造 建筑工程 安全施工 施工管理 智慧应用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红花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丹 吴嘉瑞 +2 位作者 马延 刘施 张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红花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万方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红花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万方数据库1979~2016年文献,全面搜集红花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资料并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累计897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红花注射剂,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19,95%CI:1.08~1.32,P<0.000 7)。此外,血栓通注射剂还可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但不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红花注射剂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探讨,但本研究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大样本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剂 急性脑梗死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可增强其对HeLa细胞的黏附/擦拭损伤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延 周围 +1 位作者 高原 梁龙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0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目的:研究生长在不同培养基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对宿主细胞造成的黏附/擦拭损伤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分别用LB、DMEM、DMEM(含10%胎牛血清)、DMEM(含终浓度为25mmol/L的HEPES)等4种培养基培养O157∶H7,然后感染HeLa细胞,... 目的:研究生长在不同培养基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对宿主细胞造成的黏附/擦拭损伤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分别用LB、DMEM、DMEM(含10%胎牛血清)、DMEM(含终浓度为25mmol/L的HEPES)等4种培养基培养O157∶H7,然后感染HeLa细胞,利用Giemsa染色观察细菌黏附差异,进行肌动蛋白荧光染色实验并观察宿主细胞肌动蛋白聚集差异。结果: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EHECO157∶H7,其黏附力增加,聚集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的能力明显增强。结论:为进一步研究EHECO157∶H7的致病性,探索O157∶H7新的致病因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DMEM培养基 胎牛血清 黏附/擦拭损伤
下载PDF
紧耦合多直升机协调吊运系统逆运动学分析与求解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砚麟 赵志刚 +1 位作者 马延 石广田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8-734,共7页
针对紧耦合多直升机协调吊运系统的逆运动学进行了分析,通过描述系统的结构模型,利用闭环矢量和牛顿-欧拉方程建立了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随后对系统的逆运动学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定柔索长度和变柔索长度两种情况进行研究;最... 针对紧耦合多直升机协调吊运系统的逆运动学进行了分析,通过描述系统的结构模型,利用闭环矢量和牛顿-欧拉方程建立了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随后对系统的逆运动学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定柔索长度和变柔索长度两种情况进行研究;最后在给定被吊运物运动期望位姿的情况下,对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数值计算,并通过ADAMS和MATLAB软件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实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系统逆运动学模型是合理的,可以实时地求得各直升机的运动以及各柔索的受力情况。本文为优化拉力分布和研究系统控制算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耦合 多直升机系统 协调吊运系统 逆运动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