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P和T706对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机理
1
作者 刘月皞 张伟 +1 位作者 马楷 邹婉盈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135,共7页
针对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对涡轮发动机传动系统摩擦副表面造成腐蚀磨损的问题,基于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腐蚀磨损评价方法,利用四球试验机研究了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中添加剂三甲酚磷酸酯(TCP)和苯骈三氮唑(T706)的杂质氯、硫含量对... 针对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对涡轮发动机传动系统摩擦副表面造成腐蚀磨损的问题,基于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腐蚀磨损评价方法,利用四球试验机研究了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中添加剂三甲酚磷酸酯(TCP)和苯骈三氮唑(T706)的杂质氯、硫含量对摩擦副腐蚀磨损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影响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TCP和T706中的杂质氯都引起金属腐蚀磨损,T706中氯对腐蚀磨损的影响大于TCP中氯的影响,是产生腐蚀磨损的主要因素;T706中氯引起的腐蚀主要为电化学腐蚀,而非化学腐蚀;T706中的硫对金属表面腐蚀的影响较复杂,硫含量较低时,易发生浅表腐蚀,硫含量较高时易发生深度腐蚀,形成密集的腐蚀大坑;有机酸不是产生金属腐蚀的主要因素,引入酸捕捉剂对金属腐蚀无明显改善;尿素作为缓蚀剂,可极大改善T706中氯引起的金属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合成酯润滑油 添加剂 腐蚀磨损机理 氯腐蚀 缓蚀剂
下载PDF
酯型冷冻机油(POE68)与主要HCFs制冷剂相溶性对比研究
2
作者 曹丽丽 马楷 陈雨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4年第4期40-42,46,共4页
根据研究需要,自主设计、合成了4种同黏度级别,但不同分子结构的季戊四醇酯基础油,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色谱水解法确定了组分结构。考察了以此4种基础油配制的酯型冷冻机油成品(A,B,C,D)黏温指数、酸值、闪点、倾点、润滑... 根据研究需要,自主设计、合成了4种同黏度级别,但不同分子结构的季戊四醇酯基础油,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色谱水解法确定了组分结构。考察了以此4种基础油配制的酯型冷冻机油成品(A,B,C,D)黏温指数、酸值、闪点、倾点、润滑性能等理化性能和与制冷剂的相溶性。发现不同季戊四醇酯的基本理化性能相差不大,但与制冷剂R134a、R410A临界互溶温度对比,直链酸相对较少的B油,与制冷剂的相溶效果最好,其次分别是D油与A油,C油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性能 润滑性能 制冷剂的相溶性 冷冻机油
下载PDF
高温环境Si_(3)N_(4)陶瓷与M50钢材料的球盘配副与润滑油量对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潘盈卓 吕宝华 +6 位作者 马楷 刘明辉 程洁 曹辉 白鹏鹏 孟永钢 田煜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13,共14页
针对耐高温轴承的高温润滑问题,采用SRV-Ⅳ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轴承用材料Si_(3)N_(4)陶瓷和M50钢展开了高温控油摩擦磨损试验,之后对不同的配副方式进行了高温足量油、乏油的摩擦磨损对比试验.控油试验结果表明:200℃、足量油润滑条件... 针对耐高温轴承的高温润滑问题,采用SRV-Ⅳ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轴承用材料Si_(3)N_(4)陶瓷和M50钢展开了高温控油摩擦磨损试验,之后对不同的配副方式进行了高温足量油、乏油的摩擦磨损对比试验.控油试验结果表明:200℃、足量油润滑条件下,Si_(3)N_(4)(球)-M50(盘)配副相较于M50钢自配副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和盘磨损率.M50钢自配副磨损率更容易受到润滑油量的影响.这是由于Si_(3)N_(4)(球)-M50(盘)配副的M50盘表面在摩擦过程中生成了稳定的含磷摩擦反应膜,而M50钢自配副的磨损以磨粒磨损为主,化学反应膜容易被破坏,且磨粒浓度会受到润滑油量的影响.不同配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0℃、3μL油量下,仅M50(球)-Si_(3)N_(4)(盘)配副长摩1 h未发生润滑失效,且能够保持较低的磨损率,除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反应膜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外,M50钢球表面化学反应膜成膜面积更小,成膜不易受乏油条件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轴承 M50钢 Si_(3)N_(4)陶瓷 高温 乏油
下载PDF
h‑MoO_(3)/SiO_(2)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异辛酸酯
4
作者 谭益凤 曹平 +2 位作者 马楷 李金桐 王雨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5-2162,共8页
采用固相研磨法,制备了一系列h-MoO_(3)/SiO_(2)催化剂,这些催化剂用于季戊四醇(PER)和异辛酸(i-EHA)反应,合成季戊四醇异辛酸酯(POE),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 采用固相研磨法,制备了一系列h-MoO_(3)/SiO_(2)催化剂,这些催化剂用于季戊四醇(PER)和异辛酸(i-EHA)反应,合成季戊四醇异辛酸酯(POE),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h-MoO_(3)负载量为15%的(200)晶面择优取向的h-MoO_(3)/SiO_(2)是合成POE的优良催化剂。适宜的反应工艺条件(ni-EHA/nPER=4.3,mh-MoO_(3)/SiO_(2)/mPER=0.003,T=220℃,t=4 h)下,酯化率可达90.83%,POE的选择性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oO_(3)/SiO_(2) 晶面择优取向 季戊四醇 异辛酸 季戊四醇异辛酸酯
下载PDF
基于亚磷酸自催化的含磷季戊四醇酯润滑油的合成和性能
5
作者 曹毅 马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1,共7页
以季戊四醇与亚磷酸、脂肪酸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工艺制备了含磷季戊四醇酯,利用FTIR、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高温稳定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步酯化反应在170~185℃下,无催化剂的体系反应效果与硫酸催化反应... 以季戊四醇与亚磷酸、脂肪酸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工艺制备了含磷季戊四醇酯,利用FTIR、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高温稳定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步酯化反应在170~185℃下,无催化剂的体系反应效果与硫酸催化反应体系接近且优于氧化亚锡体系,说明亚磷酸在反应体系中既作底物,同时又起到了催化作用;第二步酯化反应在220~230℃下,无催化剂的亚磷酸体系与表现最佳催化效果的氧化亚锡体系的反应效果相当,进一步说明亚磷酸具有良好的自催化能力。与未进行亚磷酸改性的季戊四醇酯(典型的MIL-PRF-23699规范基础油)相比,含磷季戊四醇酯润滑油的分解温度提升约76℃,HPDSC氧化温度提升约25℃,表明亚磷酸改性可很好地提升季戊四醇酯润滑油的高温性能,使其在高温领域的应用得到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性能 季戊四醇酯 酯化反应 亚磷酸 基础油 航空润滑油
下载PDF
α-MoO_(3)的结构形貌与其催化合成季戊四醇正辛酸酯的构效关系研究
6
作者 谭益凤 曹平 +3 位作者 李莹 马楷 王雨恒 李金桐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3,I0003,I0004,共10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种用于季戊四醇(PER)和正辛酸(OTA)酯化合成季戊四醇正辛酸酯(POE)的α-MoO_(3)催化剂.采用XRD、SEM、XPS和FITR分析手段对α-MoO_(3)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α-MoO_(3)的晶相结构、表观形貌及催化性...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种用于季戊四醇(PER)和正辛酸(OTA)酯化合成季戊四醇正辛酸酯(POE)的α-MoO_(3)催化剂.采用XRD、SEM、XPS和FITR分析手段对α-MoO_(3)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α-MoO_(3)的晶相结构、表观形貌及催化性能的影响显著.当焙烧温度达到450℃时,催化剂为正交晶面结构(021)和(110)同时择优取向的α-MoO_(3),样品表面光洁平整、大小均匀、分散性好,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T=200℃, t=4 h,酸醇摩尔比n(OTA)∶n(PER)=4.0∶1,催化剂用量n(α-MoO_(3)-450)∶n(PER)=0.005),PER转化率可达98.8%, POE的选择性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oO_(3) 溶胶-凝胶法 焙烧温度 结构形貌 酯化反应
下载PDF
季戊四醇酯蒸馏脱酸脱色工艺参数研究
7
作者 陈雨 马楷 吴旭东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分子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下进行液-液分离操作的非平衡连续蒸馏技术,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酯类油基础油季戊四醇酯进行脱酸脱色处理,通过考察蒸馏温度、蒸馏压力、蒸馏流量对油品精制处理效果的影响,以获得蒸馏脱酸脱色较优工艺参数,为工... 分子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下进行液-液分离操作的非平衡连续蒸馏技术,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酯类油基础油季戊四醇酯进行脱酸脱色处理,通过考察蒸馏温度、蒸馏压力、蒸馏流量对油品精制处理效果的影响,以获得蒸馏脱酸脱色较优工艺参数,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分子蒸馏技术是使季戊四醇酯酸值降低、杂质减少、颜色透明的有效分离提纯方法;当蒸馏温度为170℃~180℃,蒸馏真空为7 Pa~10 Pa时,为较优脱酸工艺,此工艺下,油品蒸馏收率(目标物质量占进料量的百分比)均在97%以上,蒸馏能力(蒸馏流量/蒸馏温度)在3.4以上,油品酸值可由2.17 mg/g(以KOH计,全文同)处理至0.16 mg/g~0.22 mg/g;当蒸馏温度为220℃,蒸馏流量为597.60 g/h~768.00 g/h,蒸馏压力为0.1 Pa时,为较优脱色工艺,此工艺下,可将油品酸值处理至0.15 mg/g~0.16 mg/g的同时,颜色处理为水白透明色。(图8表5参考文献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季戊四醇酯 脱酸 脱色 工艺参数
下载PDF
金属醋酸盐催化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楷 刘绍英 +1 位作者 姚洁 王公应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76-1281,共6页
研究了醋酸盐催化碳酸乙烯酯(EC)和丁二酸二甲酯(DS)同时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DMC)的耦合反应新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馏分组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了预聚物的结构;采用乌式粘度计测试了预... 研究了醋酸盐催化碳酸乙烯酯(EC)和丁二酸二甲酯(DS)同时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DMC)的耦合反应新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馏分组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了预聚物的结构;采用乌式粘度计测试了预聚物的特性粘数;气相色谱定量测定馏分碳酸二甲酯的收率以考察耦合反应的进度。以对该反应催化效果最佳的无水醋酸锂为催化剂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耦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95~200℃,n(EC):n(DS)=2:1,n(cat):n(EC+DS)=0.02:1,反应时间为2h,耦合反应所得的DMC收率为48.0%,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物的特性粘数为0.37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醋酸盐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耦合反应 碳酸乙烯酯 丁二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
下载PDF
氧化锌催化丁二酸二甲酯和碳酸乙烯酯的耦合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马楷 刘绍英 +2 位作者 李建国 姚洁 王公应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25-3530,共6页
研究了ZnO催化碳酸乙烯酯和丁二酸二甲酯耦合反应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的新工艺。考察了ZnO催化剂焙烧温度对耦合反应的催化活性,优化了反应条件。并对ZnO催化剂进行XRD、BET和NH3-TPD表征。以FTIR和1 H NMR表征聚丁... 研究了ZnO催化碳酸乙烯酯和丁二酸二甲酯耦合反应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的新工艺。考察了ZnO催化剂焙烧温度对耦合反应的催化活性,优化了反应条件。并对ZnO催化剂进行XRD、BET和NH3-TPD表征。以FTIR和1 H NMR表征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体。结果表明,在225~235℃,EC/DMSu摩尔比为2,催化剂/(EC+DMSu)摩尔比为0.005,反应时间为3h的反应条件下,碳酸二甲酯收率为59.7%,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物的特性黏度为0.3857dl.g-1。通过XRD和NH3-TPD分析,推测ZnO表面的晶体缺陷和弱酸性是影响耦合反应催化活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耦合反应 碳酸乙烯酯 丁二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
下载PDF
乙酰丙酮盐催化碳酸乙烯酯和丁二酸二甲酯的耦合反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楷 张廷建 +1 位作者 刘绍英 王公应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7,共4页
研究了乙酰丙酮盐催化碳酸乙烯酯(EC)和丁二酸二甲酯(DS)耦合反应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酯(PES)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新工艺。结果表明,乙酰丙酮氧钛对EC和DS耦合反应的催化效果最好。并以乙酰丙酮氧钛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 研究了乙酰丙酮盐催化碳酸乙烯酯(EC)和丁二酸二甲酯(DS)耦合反应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酯(PES)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新工艺。结果表明,乙酰丙酮氧钛对EC和DS耦合反应的催化效果最好。并以乙酰丙酮氧钛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对耦合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25℃~235℃,n(EC)=0.23 mol,n(DS)=0.1 mol,n(cat)=3.3mol,反应时间3h。在该工艺条件下,DMC收率51.3%,PES预聚体的特性黏数0.1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盐 聚丁二酸乙二酯预聚体 耦合反应 碳酸乙烯酯 丁二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
下载PDF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楷 刘绍英 王公应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综述了直接酯化聚合法、丁二酸酐开环聚合法、酯交换聚合法、耦合反应法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丁二酸和乙二醇酯化聚合法合成PES的催化剂和工艺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PES及其合成工艺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合成 直接酯化聚合法 丁二酸酐开环聚合法 酯交换聚合法 耦合反应法 催化剂 工艺
下载PDF
乙酰乙酸乙酯金属配合物催化丁二酸二甲酯和碳酸乙烯酯的耦合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楷 刘绍英 王公应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4-627,共4页
研究了乙酰乙酸乙酯金属配合物催化碳酸乙烯酯(EC)和丁二酸二甲酯(DMSu)同时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DMC)耦合反应新工艺。结果表明,以乙酰乙酸乙酯锌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05~215℃,n(乙酰乙酸乙酯锌)/n(EC+DMSu)=0... 研究了乙酰乙酸乙酯金属配合物催化碳酸乙烯酯(EC)和丁二酸二甲酯(DMSu)同时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DMC)耦合反应新工艺。结果表明,以乙酰乙酸乙酯锌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05~215℃,n(乙酰乙酸乙酯锌)/n(EC+DMSu)=0.001,n(EC)/n(DMSu)=4,反应时间1 h时,DMC收率为52.3%,PES的特性黏度为0.117 4 d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乙酸乙酯金属配合物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耦合反应 碳酸乙烯酯 丁二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下载PDF
合成三羟甲基丙烷庚酸己二酸混合酯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楷 李秀涛 +1 位作者 赵玉贞 刘月皞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4期670-673,676,共5页
采用基团贡献法估算了反应体系中三羟甲基丙烷酯、庚酸、己二酸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酯在298.15K标准状态下的生成焓和标准熵,计算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一步法、两步法酯化法和酯交换法合成三羟甲基丙烷庚酸、己二酸混合酯的焓变、Gibbs自由... 采用基团贡献法估算了反应体系中三羟甲基丙烷酯、庚酸、己二酸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酯在298.15K标准状态下的生成焓和标准熵,计算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一步法、两步法酯化法和酯交换法合成三羟甲基丙烷庚酸、己二酸混合酯的焓变、Gibbs自由能和标准平衡常数。通过对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发现,一步法、两步法和酯交换三种方法均可以得到三羟甲基丙烷庚酸、己二酸混合酯。采用一步法直接酯化合成即使在庚酸过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满足要求,并且热力学上更有优势,并对反应进行了验证,这些计算为一步法合成混合酯的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己二酸 庚酸 合成 热力学
下载PDF
氧化亚锡催化合成四庚酸季戊四醇酯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楷 曹毅 +1 位作者 梅莉 刘月皞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15年第3期1-3,共3页
研究了用氧化亚锡催化剂合成四庚酸季戊四醇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庚酸与季戊四醇的摩尔比4.5:1,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180℃-200℃,氧化亚锡的用量0.05%。四庚酸季戊四醇酯的羟值低于0.15mg儋。
关键词 氧化亚锡 季戊四醇 庚酸 酯化反应 四庚酸季戊四醇酯 催化剂
下载PDF
庚酸与季戊四醇酯化反应的热力学解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楷 魏智侠 +1 位作者 李玉平 赵玉贞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14年第4期36-40,共5页
采用Benson和Joback基团贡献法解析了四庚酸季戊四醇酯酯化反应的焓变、熵变、Gibbs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热力学解析表明,在373.15 K^513.15 K的温度范围内,庚酸与季戊四醇在合成四庚酸季戊四醇酯的过程中,单酯,双酯和三酯均为放热反应... 采用Benson和Joback基团贡献法解析了四庚酸季戊四醇酯酯化反应的焓变、熵变、Gibbs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热力学解析表明,在373.15 K^513.15 K的温度范围内,庚酸与季戊四醇在合成四庚酸季戊四醇酯的过程中,单酯,双酯和三酯均为放热反应,四酯为吸热反应。从理论上讲,庚酸与季戊四醇的酯化反应为自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酸 季戊四醇 四庚酸季戊四醇酯 酯化反应 热力学解析
下载PDF
季戊四醇酯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楷 钟荣波 +1 位作者 刘月皞 李玉平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14年第2期34-40,共7页
总结了几种合成季戊四醇酯的方法。重点介绍了酯化反应合成季戊四醇酯的催化剂和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同时阐述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研制高活性,可循环使用和后处理简单的催化剂仍然是酯化反应合成季戊四醇酯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季戊四醇酯 合成工艺 催化剂 催化机理
下载PDF
苯甲酸脂肪酸季戊四醇酯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楷 梅莉 +1 位作者 李霞 刘月皞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18年第4期1-3,共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季戊四醇酯的高温性能,合成了苯甲酸脂肪酸季戊四醇酯,研究了苯甲酸脂肪酸季戊四醇酯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与脂肪酸(C5酸~C10酸的混合酸)季戊四醇酯相比,高温(200℃)氧化后,苯甲酸脂肪酸季戊四醇酯40℃运动黏度的变化率低~1... 为了进一步提高季戊四醇酯的高温性能,合成了苯甲酸脂肪酸季戊四醇酯,研究了苯甲酸脂肪酸季戊四醇酯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与脂肪酸(C5酸~C10酸的混合酸)季戊四醇酯相比,高温(200℃)氧化后,苯甲酸脂肪酸季戊四醇酯40℃运动黏度的变化率低~14个百分点,酸值增加值低0.86 mg/g;热分析表明,苯甲酸脂肪酸季戊四醇酯的起始氧化温度有明显地提高;四球试验表明,苯甲酸脂肪酸季戊四醇酯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提高了~14%。说明了苯甲酸脂肪酸季戊四醇酯的润滑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脂肪酸季戊四醇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脂肪酸季戊四醇酯 润滑性能 高温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三种己二酸庚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性能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楷 赵玉贞 梅莉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16年第2期7-10,共4页
对比评价了分别用一步法,两步法和酯交换法合成的三种己二酸庚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性能。这三种己二酸庚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结构相近,理化性能和黏温特性相当,只是酯交换法己二酸庚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氧化性能略差,但抗磨性能相对较好。
关键词 己二酸庚酸三羟甲基丙烷酯 合成方法 结构 性能 评价
下载PDF
不同方法合成的低聚胺抗氧剂性能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楷 赵江 +2 位作者 卜祝元 曹凯 史伟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2年第4期45-48,共4页
采用C-N氧化偶合反应,N-N偶联反应/C-N重排反应及仲胺颜色反应3种方法分别合成了3种低聚胺抗氧剂。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NMR)对这3种低聚胺抗氧剂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用热分析方法,高温氧化腐蚀试验,动态结焦及斜板结焦试验对... 采用C-N氧化偶合反应,N-N偶联反应/C-N重排反应及仲胺颜色反应3种方法分别合成了3种低聚胺抗氧剂。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NMR)对这3种低聚胺抗氧剂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用热分析方法,高温氧化腐蚀试验,动态结焦及斜板结焦试验对这3种低聚胺抗氧剂的热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价。这3种方法合成的低聚胺抗氧剂的分子结构相似,氧化腐蚀性能差异较小,但斜板结焦和动态结焦差异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 热性能 抗氧化性能 结焦
下载PDF
N-辛基苯基-α-萘胺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楷 赵江 刘月皞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3年第1期7-10,共4页
N-苯基-α-萘胺(PANA)属于高温抗氧剂,在合成酯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但在使用中会产生沉淀。为了改善PANA在合成酯中的沉积性能,同时提高其抗氧化性能,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辛基苯基-α-萘胺(OPANA)高温抗氧剂。用热重分析(TG)... N-苯基-α-萘胺(PANA)属于高温抗氧剂,在合成酯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但在使用中会产生沉淀。为了改善PANA在合成酯中的沉积性能,同时提高其抗氧化性能,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辛基苯基-α-萘胺(OPANA)高温抗氧剂。用热重分析(TG),旋转加压氧弹试验(RPVOT),氧化腐蚀试验(SH/T0450方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对OPANA的热安定性,在基础油(季戊四醇酯,PAO4及精制矿物油)中抗氧化性能及抗沉积性能进行了评价。OPANA的热分解温度较PANA提高了49.6℃。与PANA相比,OPANA将季戊四醇酯的抗沉积性能提高了约87.5%,抗氧化性能提高了1.3%~40%。合成的OPANA高温抗氧剂比PANA具有更好的热安定性,改善了在合成酯中的抗沉积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更适合作为合成酯的高温抗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 热安定性 抗氧化性能 抗沉积性能 合成酯 高温抗氧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