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凋亡相关基因bak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福成 张传山 +2 位作者 胡沛臻 刘利 王文亮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k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bak基因在原发性肝癌发生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 46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bakmRNA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在 46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 ,bakmRNA的检出...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k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bak基因在原发性肝癌发生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 46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bakmRNA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在 46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 ,bakmRNA的检出率为 5 8.7% (2 7/ 46 ) ;在 16例癌旁组织中 ,9例有bakmRNA的表达(5 6 3% ) ;在 4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中 ,仅 1例有bakmRNA的弱表达。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 ,bak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在原发性肝癌中 ,bakmRNA的表达Ⅱ级组织强于Ⅲ级组织 (P <0 0 5 )。结论 bakmRNA的表达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BAK 肝肿瘤 分子杂交
下载PDF
p21^(WAF1/CIP1)与PC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福成 张传山 +1 位作者 胡沛臻 王文亮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78-179,T047,共3页
关键词 P21^WAF1/CIP1 PCNA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性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福成 张静 +4 位作者 李青 张传山 马锐 毕玉亮 郭华章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0-40,I010,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性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 病理 病理诊断 卵泡膜细胞 间质细胞 支持细胞
下载PDF
胆囊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福成 马辛 +2 位作者 王晓倩 单世馨 董天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4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资料完整的胆囊癌病例。结果 20例胆囊癌中,软组织肿块型12例,胆囊壁增厚型6例,腔内结节型2例,肝脏受侵9例,肝内转移3例,淋巴结转移8例,肝内外胆管扩张6例,腹水4例...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资料完整的胆囊癌病例。结果 20例胆囊癌中,软组织肿块型12例,胆囊壁增厚型6例,腔内结节型2例,肝脏受侵9例,肝内转移3例,淋巴结转移8例,肝内外胆管扩张6例,腹水4例,14例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论 CT扫描对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双性同体:残雪小说的性别叙事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福成 葛冉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55,共8页
残雪小说是启蒙自我的经典文本,其中所有的人物都是由自我裂变而来,分别代表不同向度、不同层次的自我的某一个侧面,因而,文本中所设置的人物与她的"生命的图案"具有异质同构性质,无论夫妻也好情侣也罢,都是自我灵魂的镜像,... 残雪小说是启蒙自我的经典文本,其中所有的人物都是由自我裂变而来,分别代表不同向度、不同层次的自我的某一个侧面,因而,文本中所设置的人物与她的"生命的图案"具有异质同构性质,无论夫妻也好情侣也罢,都是自我灵魂的镜像,并在性别叙事上呈现出性别属性上的一一对称关系。本文援引西方女性主义资源,从"双性同体"之维切入,检索残雪小说性别叙事的特点及其性别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雪小说 双性同体 性别叙事 性别观念
下载PDF
文本表征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研究述评
6
作者 马福成 周剑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4-766,共3页
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是文本阅读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研究集中在更新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该文对空间维度更新研究中的研究角度、研究范式和研究结果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关于空间信息加工的实时更新与条件更... 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是文本阅读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研究集中在更新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该文对空间维度更新研究中的研究角度、研究范式和研究结果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关于空间信息加工的实时更新与条件更新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其争议,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维度 情境模型 更新 文本 述评 表征 影响因素 阅读研究 研究角度 研究结果 研究范式 信息加工
下载PDF
天堂之路:残雪小说的精神向度
7
作者 马福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53,共7页
启蒙自我,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建立一种自我现身的新型人格,这是一条通往心灵的"天堂之路";撼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规范、习惯、美感甚至"安身立命"的根基,拒斥一切精神奴役,这是一条"灰烬之路"。... 启蒙自我,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建立一种自我现身的新型人格,这是一条通往心灵的"天堂之路";撼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规范、习惯、美感甚至"安身立命"的根基,拒斥一切精神奴役,这是一条"灰烬之路"。本章从"天堂之路"与"灰烬之路"逻辑关系与时空转换出发,阐释残雪小说以"巫"的方式,跨越生命之界,于涅槃中追求永生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雪小说 启蒙自我 新型人格 灰烬之路 天堂之路
下载PDF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展望
8
作者 赵阳 王玉茹 +4 位作者 夏萍 方爽 马福成 金芳多 赵臣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CHB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重要途径,治疗和阻断孕期HBV传播是降低HBV感染及CHB患病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妊娠...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CHB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重要途径,治疗和阻断孕期HBV传播是降低HBV感染及CHB患病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妊娠期CHB的治疗现状入手,综述了国内外妊娠期CHB抗病毒治疗药物、治疗病毒载量阈值及治疗时机选择,并对妊娠期CHB的治疗新希望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 妊娠期 抗病毒治疗 垂直传播
下载PDF
中国西部两医院1905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分析 被引量:73
9
作者 高天文 孙东杰 +13 位作者 李春英 何弘 李青 刘友生 刁庆春 黄高升 郝飞 钟白玉 马福成 柳凤轩 闫小初 刘东梅 刘玉峰 刘荣卿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 :通过统计和分析中国西部的西安西京医院及重庆西南医院诊治的皮肤恶性肿瘤的基本临床资料 ,为了解中国西部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统计和分析两所医院 1981至 2 0 0 0年经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 目的 :通过统计和分析中国西部的西安西京医院及重庆西南医院诊治的皮肤恶性肿瘤的基本临床资料 ,为了解中国西部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统计和分析两所医院 1981至 2 0 0 0年经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共纳入皮肤恶性肿瘤患者 190 5例 ,其中鳞状细胞癌 5 6 0例(2 9.4 % )、基底细胞癌 5 34例 (2 8.0 % )、皮肤恶性黑素瘤 30 5例 (16 .0 % )。 (2 ) 190 5例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中 ,80年代 5 91例 ,90年代 1314例 ,占同期由于各种疾病行病理活检患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0 .34%及 0 .5 8% ;此 2 0年间因各种疾病行病理活检的患者总数年均增长 1.6 % ,而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活检数年均增长 3.5 % ,其中皮肤恶性黑素瘤年增长 3.9%。 (3) 30 5例皮肤恶性黑素瘤中 ,肢端恶性黑素瘤占 6 3.3%。与非肢端恶性黑素瘤相比 ,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年龄大、外伤比例高、男性多见。 (4 ) 30 5例皮肤恶性黑素瘤中 ,6 4例 (2 1% )原发部位有明确外伤史 ,4 7例 (15 .4 % )源于先天性小痣。结论 :中国皮肤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以及发生部位、年龄等与白色人种有很大差异。2 0年来 ,中国皮肤恶性肿瘤特别是皮肤恶性黑素瘤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外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恶性黑素瘤 患者 医院 病理活检 回顾分析 先天性 总数 结论 中国西部
下载PDF
146例毛母质瘤临床回顾 被引量:36
10
作者 何弘 高天文 +3 位作者 李青 马福成 黄慧 黄高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0,共2页
回顾分析了146例毛母质瘤的临床资料,男女发病人数比为1∶2,10~20岁为发病高峰,头颈部为好发部位。术前诊断以包块待查(56%),皮脂腺囊肿(30%)多见。全部病例均采取单纯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以影细胞存在为准,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或恶变。
关键词 毛母质瘤 临床回顾 组织病理 少见肿瘤
下载PDF
PEG和NaCl胁迫对草木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汪永平 骆凯 +6 位作者 胡小文 马福成 田小飞 张宝林 塔拉腾 刘晓燕 张吉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4-1182,共9页
以筛选出的5份优异草木樨(Melilotus)种质PI595335、MO-LX04、PI595388、Ames19257和PI593234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渗透势的PEG(0、-0.3、-0.6、-0.9、^(-1).2、^(-1).5 MPa)及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50、100、150、200、300mmol·L^(-... 以筛选出的5份优异草木樨(Melilotus)种质PI595335、MO-LX04、PI595388、Ames19257和PI593234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渗透势的PEG(0、-0.3、-0.6、-0.9、^(-1).2、^(-1).5 MPa)及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50、100、150、200、300mmol·L^(-1))模拟干旱和盐碱胁迫条件,采用纸上发芽法进行种子萌发试验,测定发芽率、发芽势、胚根幼苗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并综合比较不同种质的抗旱及耐盐能力。结果表明,1)高渗透势(≥-0.3 MPa)的条件能不同程度地促进5份种质的萌发,对PI595335、MO-LX04、PI595388胚根和幼苗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Ames19257、PI593234胚根和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P<0.05)促进作用;而较低渗透势(≤-0.9 MPa)则显著抑制(P<0.05)所有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2)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5份种质草木樨幼苗的生长均有显著的(P<0.05)抑制作用,而低浓度的NaCl(≤100mmol·L^(-1))溶液能促进草木樨种子的萌发。3)用模糊数学隶属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5份草木樨种质在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为Ames19257>PI593234>MO-LX04>PI595335>PI595388,耐盐性强弱为PI593234>Ames19257>PI595388>MO-LX04>PI595335。其中Ames19257和PI593234在抗旱性和耐盐模拟试验中的表现均明显优于其它3份草木樨种质,更适于为今后杂交创制新种质提供遗传材料或在西北干旱、盐碱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 盐胁迫 水分胁迫 萌发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兔耳增生性瘢痕血管生成及腺病毒转染基因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 被引量:14
12
作者 宋保强 鲁开化 +4 位作者 张阳 郭树忠 韩岩 马福成 李荟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血管生成,探索新的增生性瘢痕防治方法。方法19只日本大耳白兔,体重2.0~2.5kg,制备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其中8只于创面上皮化后10、30、60及90d行微血管计数、微循环监测及HE染色观察。另11只选择...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血管生成,探索新的增生性瘢痕防治方法。方法19只日本大耳白兔,体重2.0~2.5kg,制备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其中8只于创面上皮化后10、30、60及90d行微血管计数、微循环监测及HE染色观察。另11只选择每只兔的左、右侧耳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于上皮化后10d,实验组兔耳瘢痕局部多点注射基因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adenovirus extracellular protein with metalloprotease and thrombospondin1domains,Ad-METH1)重组腺病毒40μL,对照组注射等量空载腺病毒。取1只兔于注射后3d,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因转染后瘢痕组织中METH1mRNA和蛋白的表达。余10只兔注射后30d,行两组大体观察、微血管计数及HE染色。结果上皮化后10、30、60及90d瘢痕组织微血管计数分别为(42.37±3.89)、(49.46±4.13)、(33.12±4.34)及(13.24±2.31)支;瘢痕组织微循环灌注分别为(37.75±2.11)、(59.87±6.46)、(44.53±6.14)及(29.21±1.84)PU;上皮化后10~60d微血管计数及血流灌注值明显高于上皮化后9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兔耳创面上皮化后10~30d组织学为瘢痕增生早期和增生期表现;60d时仍为增生期表现,但已出现成熟迹象;90d时大部分瘢痕软化,为成熟期表现。Ad-METH1注射后3d,实验组METH1mRNA及蛋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对照组未检测到靶基因表达;注射Ad-METH1后30d,大体观察:实验组瘢痕颜色接近正常兔耳肤色,质地接近正常;对照组瘢痕明显高出兔耳腹侧皮面,质地坚硬;瘢痕组织微血管计数实验组为(12.38±2.56)支,对照组为(48.12±6.46)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染色显示实验组瘢痕微血管分布较少,成纤维细胞散在,胶原排列有序;对照组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血管分布丰富,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紊乱。结论血管生成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血管抑制基因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增生性瘢痕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血管生成 微循环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免疫组化技术标准化的探讨 被引量:33
13
作者 王文勇 黄晓峰 +3 位作者 王映梅 赵一岭 马福成 王伯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27-929,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由Coons首创于1950年,刘彦仿等[1]于1965年在国内首先建立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该技术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免疫组织化学各种方法不断建立和发展阶段;推广普及阶段;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及广泛应用阶段;该技术标准化、规范...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由Coons首创于1950年,刘彦仿等[1]于1965年在国内首先建立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该技术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免疫组织化学各种方法不断建立和发展阶段;推广普及阶段;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及广泛应用阶段;该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及质量控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标准化 实验室认证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survivin和COX-2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33
14
作者 刘江伟 李开宗 +2 位作者 窦科峰 马福成 王映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35-636,共2页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环氧化酶 2(COX 2 )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 5 1例胰腺导管癌survivin和COX 2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5 1例胰腺导管癌中survivi...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环氧化酶 2(COX 2 )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 5 1例胰腺导管癌survivin和COX 2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5 1例胰腺导管癌中survivin蛋白和COX 2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 80 .4 %和 74 .5 % ;两者在 1 1例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中均未发现阳性表达 .Survivi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 (P <0 .0 1 ) ,而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不大 (P >0 .0 5 ) ;COX 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而与组织学分级关系不大 (P >0 .0 5 ) ;survivin的表达与COX 2的表达密切相关 (P<0 .0 5 ) .两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部位均无关 .结论 :Survivin和COX 2密切相关 ,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可能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存活素 环氧化酶-2 凋亡
下载PDF
皮肤转移癌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何弘 高天文 +1 位作者 李青 马福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共1页
关键词 皮肤转移癌 临床分析 病理学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胃癌组织P16,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25
16
作者 赵怡 张学庸 +3 位作者 史宪杰 胡沛臻 张传山 马福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P16,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7例胃癌和癌旁粘膜组织、21例胃... 目的探讨P16,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7例胃癌和癌旁粘膜组织、21例胃正常组织中P16,P53蛋白表达产物和PCNA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208%(16/77),明显低于癌旁粘膜组织597%(46/77)和胃正常组织905%(19/21,P<005);P53蛋白与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05%(62/77)和922%(71/77),明显高于癌旁粘膜组织416%(32/77),649%(50/77)和胃正常组织00%(0/21,P<005).P16,P53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关(P>001).结论P16,P53蛋白和PCNA的异常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和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16蛋白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HAb18G/CD147拮抗肽对体内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商澎 骞爱荣 +3 位作者 胡佩珍 马福成 朱平 陈志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5-357,共3页
关键词 HAB18G CD147 拮抗肽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一种新的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英文)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双平 翟宇强 +1 位作者 王文亮 马福成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2-589,共8页
背景与目的:PTEN基因是新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0q23。它的缺失和突变可能构成一个新的信号转导途径,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普遍相关。资料报道,肾细胞癌有抑癌基因PTEN的缺失和突变。但目前尚未见到关于抑癌基因PTEN在肾... 背景与目的:PTEN基因是新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0q23。它的缺失和突变可能构成一个新的信号转导途径,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普遍相关。资料报道,肾细胞癌有抑癌基因PTEN的缺失和突变。但目前尚未见到关于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本实验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的表达和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例正常肾组织、18例癌旁肾组织和4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分析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5例正常肾组织和18例癌旁肾组织均有较强的PTEN蛋白的表达,正常肾组织和癌旁肾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强度、阳性细胞的分布形式无明显差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呈PTEN蛋白阳性,免疫组化染色程度较强,肾小球无PTEN蛋白的表达。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不同于正常肾组织和癌旁肾组织,12.5%呈PTEN蛋白阴性,17.5%呈弱阳性,70%呈阳性或强阳性。PTEN蛋白阴性、弱阳性和阳性的肾细胞癌,肾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0%,51.74%,10.71%。PTEN蛋白阴性和弱阳性肾细胞癌的肾门淋巴结转移率与PTEN阳性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肾细胞癌中存在着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和异常,可能与肾细胞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PTEN 肾细胞癌 表达 生物学
下载PDF
兔耳增生性瘢痕与血管内皮抑制素的抑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宋保强 鲁开化 +5 位作者 郭树忠 李荟元 郝林源 夏炜 马福成 张翠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11-113,共3页
目的:从外观形态、微血管计数、微循环血流灌注、组织形态学方面观察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8/11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完成。日本大耳白兔10只,随机将每只兔子的一只耳归入实验组... 目的:从外观形态、微血管计数、微循环血流灌注、组织形态学方面观察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8/11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完成。日本大耳白兔10只,随机将每只兔子的一只耳归入实验组,另一只归入对照组,每组10只兔耳。两组均进行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复制。兔耳创面上皮化后10d,实验组瘢痕组织局部多点注射血管内皮抑制素,对照组瘢痕组织局部多点注射生理盐水,两组注射剂量及频率为0.2mL/次,1次/隔日,连续6次。30d后观察两组瘢痕组织外观形态、微血管计数、微循环血流灌注以及病理组织形态学的差异。结果:20只兔耳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外观形态变化:实验组瘢痕明显萎缩,略高出兔耳皮肤表面,颜色接近兔耳正常肤色,触之质软;对照组瘢痕呈增生期表现,明显高出兔耳皮肤表面,淡红色,质地坚硬。②微血管计数结果:实验组瘢痕组织表面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散在分布;对照组瘢痕组织表面微血管数量丰富,相互交织成网状;40倍显微镜下微血管计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7.63±3.34),(51.23±5.54)个,P<0.01]。③微循环血流灌注变化: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1.16±3.12),(64.27±4.28)个,P<0.01]。④病理组织形态学差异:实验组瘢痕组织真皮层变薄,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胶原纤维较细致,排列有序,呈成熟期表现;对照组瘢痕组织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血管分布丰富,其间可见较多的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紊乱,呈增生期表现。结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瘢痕增生及瘢痕组织的血管生成、微循环血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血管的发生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在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有针对性的进行血管靶向治疗可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肥大性 增生 抑制素 毛细血管 成纤维细胞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24例的病理和临床诊治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南林 张震 +3 位作者 王岭 马福成 李晓军 惠延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104-2106,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1 987 0 8/ 2 0 0 2 0 6我院收治的 2 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 4例患者平均年龄37岁 ,按WHO分类标准 ,其中良性 1 3例 ,交界性 7例 ,恶性 4例...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1 987 0 8/ 2 0 0 2 0 6我院收治的 2 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 4例患者平均年龄37岁 ,按WHO分类标准 ,其中良性 1 3例 ,交界性 7例 ,恶性 4例 .1 0例行局部切除术 ,9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 ,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随访 2 0例 ,平均随访时间 1 7mo (9~ 6 0mo) ,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 2mo复发 ,伴有广泛的肺转移 ,行左下肺叶切除术后 1a死亡 ,2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 .2例恶性患者术后行新辅助化疗 (泰索帝 +表阿霉素 ) 2个疗程 ,肿瘤无明显变化 ,其余病例术后均未行放疗和化疗 .结论 :对直径 <5cm的乳腺叶状肿瘤的应首选扩大局部切除术 ,切除肿瘤边缘不少于 2cm ;对直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叶状瘤 诊断 治疗学 局部切除术 乳腺单纯切除术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