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震动载荷多次作用下烟煤孔裂隙结构演化特征试验研究
1
作者 马衍坤 黄勤豪 +3 位作者 孔祥国 冯俊军 殷志强 王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82-1893,共12页
煤层开采过程中频繁采掘扰动或远场顶板周期性破断会产生多次的震动载荷,震动载荷对于煤样微观孔裂隙结构和宏观力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索震动载荷下煤样孔裂隙结构演化特征,选取烟煤煤样,利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开展了多... 煤层开采过程中频繁采掘扰动或远场顶板周期性破断会产生多次的震动载荷,震动载荷对于煤样微观孔裂隙结构和宏观力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索震动载荷下煤样孔裂隙结构演化特征,选取烟煤煤样,利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开展了多次震动载荷冲击煤样试验,借助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测试了每次冲击后煤样T_(2)谱,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分析了煤样孔裂隙分布及其损伤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震动载荷作用次数增加,煤样峰值应力与动态弹性模量均呈现线性下降趋势,震动载荷冲击效应使得煤样承载和抵抗变形能力显著弱化,因此有必要对煤样孔裂隙演化特征展开深入分析。从T_(2)谱和MRI信息得出,震动载荷初次作用下煤样总体孔隙体积大幅增加,其中吸附孔体积增高达5.0倍,随着震动载荷持续作用,煤样微裂隙开始连通汇聚形成宏观裂纹,使得渗流孔之间连通性大幅提高,煤样总体孔隙率达到峰值,较煤样原始孔隙率提高约6倍。在煤样受震动载荷损伤、破坏的整个过程中,渗流孔的连通性逐渐提高与改善,其分形维数呈线性下降趋势。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揭示了震动载荷对煤样孔裂隙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煤样中部区域孔隙最先发育并逐步形成微裂隙,在后续震动波反射、拉伸作用下,损伤破坏区域向两侧逐渐演变直至贯通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动载荷 核磁共振(NMR) 能量耗散 孔裂隙演化 损伤演化机制
下载PDF
煤与油气协调开采物理相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俊 马衍坤 +7 位作者 张通 刘洋 杨鑫 毛钧林 朱敏 周国梁 谢志争 王鸣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针对煤与油气协调开采中,煤层开发扰动油气圈闭层稳定性及油气井筒的问题,利用二维模拟试验开展了煤与油气开采地层响应规律研究;采用“先油气后煤炭”的开采工序,得到了煤与油气各覆岩层的应力演化、破断变形特征及油气井筒变形破坏规... 针对煤与油气协调开采中,煤层开发扰动油气圈闭层稳定性及油气井筒的问题,利用二维模拟试验开展了煤与油气开采地层响应规律研究;采用“先油气后煤炭”的开采工序,得到了煤与油气各覆岩层的应力演化、破断变形特征及油气井筒变形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若油气层高强度抽采至采收完毕,模型整体结构未出现明显扰动,仅层间岩层局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而此时对煤层进行开采会对下方200 m处油气层产生一定扰动;采动初期,油气层采收边界上方应力不断上升,煤层底板存在应力传递现象,煤层顶板无明显应力变化,初次扰动范围为100 m,二次扰动范围为75 m;当进入充分采动阶段,油气层采收边界上方应力集中沿水平向右侧偏移,煤层底板相继经历应力集中-卸压的过程,层间岩层结构趋于稳定,岩层运移程度逐渐向煤层顶部附近岩层转移,说明煤层采动作用在叠置资源协调开采过程中对整体岩层稳定性影响程度较大,应着重关注煤层开采对煤与油气协调开采中的影响;覆岩内井筒主要破坏模式为剪切变形破坏,位于工作面中心处的井筒下侧则发生拉伸-剪切变形破坏,应着重关注工作面中心处的井筒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油气开采 地层响应规律 井筒稳定性 相似模拟 应力集中
下载PDF
矿震诱发高应力巷道厚顶煤动力失稳机制
3
作者 周坤友 窦林名 +4 位作者 曹安业 马衍坤 阚吉亮 李家卓 马小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5,共11页
【目的】厚煤层沿底掘进煤巷普遍存在厚顶煤,工作面矿震对巷道厚顶煤产生动载作用,易诱发厚顶煤动力失稳和冒顶-冲击复合灾害,亟需探究矿震动载作用下巷道厚顶煤动力失稳机制。【方法】以陕西彬长矿区深部厚顶煤巷道为工程背景,调研分... 【目的】厚煤层沿底掘进煤巷普遍存在厚顶煤,工作面矿震对巷道厚顶煤产生动载作用,易诱发厚顶煤动力失稳和冒顶-冲击复合灾害,亟需探究矿震动载作用下巷道厚顶煤动力失稳机制。【方法】以陕西彬长矿区深部厚顶煤巷道为工程背景,调研分析深部高应力巷道厚顶煤动力失稳特征,数值模拟研究不同静动载作用下巷道厚顶煤多场演化规律,提出矿震诱发高应力巷道厚顶煤动力失稳机制。【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巷道厚顶煤冒顶区域距回采工作面较远,冒顶后裸露平整顶板,顶板锚索拉断,冒顶区域附近均发生大能量矿震,呈现冒顶-冲击复合灾害现象。随静载增加,巷道围岩裂隙发育深度及变形不断增加;随动载作用时间和动载强度增大,顶煤震动速度、加速度及裂隙发育程度不断增大,顶煤离层量显著增加;顶板锚杆索均位于顶煤裂隙发育区,支护性能大幅降低。静动载作用下巷道厚顶煤累积损伤及离层量不断增大,大能量矿震动载使浅部破碎顶煤震动速度及加速度显著增大,作用在锚索上载荷超过其承载能力,锚索被拉断,浅部破碎煤体以较高速度冒落,诱发厚顶煤动力失稳和冒顶-冲击复合灾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重建厚顶煤主被动支护和加强卸压的深部巷道厚顶煤动力失稳灾害的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巷道厚顶煤 矿震 多场演化 支护结构 动力失稳
下载PDF
高压气体致裂煤岩孔壁应变响应特征研究
4
作者 孔子幸 马衍坤 +3 位作者 杨发德 王小岐 龚立强 江明锋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1,共7页
目前缺乏对空气致裂全过程进行精准监测和评价的手段,而应变监测能够实时记录裂纹萌生和扩展的过程。通过研究高压气体冲击全过程中孔壁的应变响应,可明确致裂过程裂纹与应变响应之间的关系,获得最优致裂角度。为了探寻高压气体致裂煤... 目前缺乏对空气致裂全过程进行精准监测和评价的手段,而应变监测能够实时记录裂纹萌生和扩展的过程。通过研究高压气体冲击全过程中孔壁的应变响应,可明确致裂过程裂纹与应变响应之间的关系,获得最优致裂角度。为了探寻高压气体致裂煤岩体过程中裂纹和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利用高压气体冲击致裂煤岩体真三轴实验系统,开展了5种冲击角度(0,30,45,60,90°)下的高压气体致裂实验,研究了气体致裂过程中煤岩体裂缝形态、气压曲线与孔壁应变响应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冲击角度增加,煤岩体裂缝形态呈现先复杂后单一的分布特征。(2)致裂过程中气压呈现上升、陡降、聚集、稳定释放4个阶段。(3)孔壁应变数据主要由拉应变组成,应变曲线出现2个明显峰值,第1个峰值在气压曲线达到峰值0.1 s后出现并伴随主裂纹产生,第2个峰值常伴随着主裂纹的衍生与扩展。(4)当冲击角度为45°时,试件内部容易萌生复杂裂纹网络,致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致裂 孔壁应变 冲击角度 裂缝形态 气压响应
下载PDF
不同冲击方向下高压气体致裂岩石特征试验
5
作者 张纪辉 马衍坤 +1 位作者 谭辉 赵敖寒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8,共9页
为探索含瓦斯煤层增透性,提高抽采率,利用自主研制的真三轴高压气体冲击致裂岩石试验系统,开展不同冲击方向下高压气体致裂试验,试验变量为气体冲击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夹角,在三向应力的作用下开展高压气体冲击试验,得到冲击方向与... 为探索含瓦斯煤层增透性,提高抽采率,利用自主研制的真三轴高压气体冲击致裂岩石试验系统,开展不同冲击方向下高压气体致裂试验,试验变量为气体冲击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夹角,在三向应力的作用下开展高压气体冲击试验,得到冲击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呈现0、30、45、60和90°夹角时岩石破裂形态及声发射响应。结果表明:高压气体冲击致裂岩石过程呈现5个显著阶段,即冲击起裂阶段、气压上升阶段、裂缝扩展阶段、气压稳定阶段和压力衰减阶段;高压气体冲击产生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射流角度增加后,垂直裂缝出现偏转,且偏转角度逐渐变大,裂缝偏转点也逐渐远离钻孔,水平断裂面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形态;气体峰值压力随着射流方向与最大主应力的角度增加而增加,从0~90°峰值压力呈线性增长;分析声发射信号发现,岩石冲击破坏以张拉破坏为主、剪切破坏为辅,但随着射流角度增加,逐渐转变为剪切破坏为主的拉-剪复合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气体 致裂岩石 冲击方向 声发射 裂缝扩展
下载PDF
真三轴煤层钻孔承载破坏层理效应试验研究
6
作者 李笑笑 马衍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为探究层理对真三轴环境下煤层钻孔动态破坏特征影响,采用煤岩体单面可视真三轴试验仪器开展含层理煤层钻孔承载破坏试验,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和声发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破坏经历3个阶段,阶段Ⅰ,分析区域边缘剪切应变... 为探究层理对真三轴环境下煤层钻孔动态破坏特征影响,采用煤岩体单面可视真三轴试验仪器开展含层理煤层钻孔承载破坏试验,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和声发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破坏经历3个阶段,阶段Ⅰ,分析区域边缘剪切应变集中,孔壁破裂伴随煤颗粒弹射,声发射累计事件数和能量活跃性较低;阶段Ⅱ,孔周剪切应变场呈蝴蝶形状分布特征,孔壁两侧煤碎片弹射、煤块剥落,呈“V”形破坏,声发射累计事件数和能量活跃性较高;阶段Ⅲ,试样层理处剪切应变集中,出现宏观剪切裂纹,呈拱形分布特征,声发射累计事件数和能量活跃性强烈。研究结果对钻孔卸压机制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真三轴 钻孔卸压 层理 数字图像相关分析 声发射分析
下载PDF
煤体瓦斯吸附渗流过程及声发射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马衍坤 王恩元 +2 位作者 李忠辉 刘杰 杜泽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1-646,共6页
对原煤试样瓦斯吸附渗流过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了监测,并基于声发射信号特征,分析了煤体损伤演化及瓦斯吸附渗流的动态特征。实验发现,在吸附过程的初期,声发射强度最大,而且随着吸附量的逐渐增加,声发射信号逐渐减弱;吸附过程中声发射... 对原煤试样瓦斯吸附渗流过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了监测,并基于声发射信号特征,分析了煤体损伤演化及瓦斯吸附渗流的动态特征。实验发现,在吸附过程的初期,声发射强度最大,而且随着吸附量的逐渐增加,声发射信号逐渐减弱;吸附过程中声发射信号在时域上呈现阵发性,即密集段与间歇段相连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瓦斯是由煤体最外层开始逐层向内部吸附渗流的;在瓦斯逐层渗流过程中,当瓦斯压力梯度大于可导致煤体局部微观结构破坏的临界压力梯度时,瓦斯表现为具有动力效应的破坏式渗流,对应着声发射的密集段;煤体受到破坏后,渗流阵面的压力急剧降低,瓦斯表现为无破坏能力的渗流,同时也进入蓄能阶段,对应着声发射间歇段;随着煤体内部瓦斯压力的增大,吸附过程趋于平衡,煤体内产生的声发射信号也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渗流 声发射 阵发性 损伤演化 逐层渗流
下载PDF
不同介质下构造煤体受载破坏孔隙结构变化规律
8
作者 胡明烨 马衍坤 颜泽文 《山西焦煤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为获得在不同监测介质下煤体孔隙的差异性演化,利用专用三轴核磁夹持器开展了型煤加载力学试验,对处于不同监测介质的型煤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并通过T_(2)谱峰面积的变化分析了煤体加载过程中孔隙演化规律及损伤特征。结果表明:煤体在不... 为获得在不同监测介质下煤体孔隙的差异性演化,利用专用三轴核磁夹持器开展了型煤加载力学试验,对处于不同监测介质的型煤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并通过T_(2)谱峰面积的变化分析了煤体加载过程中孔隙演化规律及损伤特征。结果表明:煤体在不同监测介质下均呈三峰分布,其中试样S_(1)以P_(2)峰为主峰、S_(2)以P_(1)峰为主峰。通过孔隙信号面积的变化定量分析了不同孔隙的损伤程度演化,发现在不同介质下整体损伤的演化趋势一致,最低相关系数达到0.93;在甲烷介质下,吸附孔与整体损伤演化一致,在水介质下,渗流孔与整体损伤演化一致,最低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煤 不同监测介质 三轴加载 核磁共振 孔隙演化 损伤特征
下载PDF
基于孔壁应变发展规律的压裂孔三阶段起裂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衍坤 刘泽功 +1 位作者 周健 王维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51-2158,2168,共9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煤岩体水力压裂试验系统,开展了配比型煤与原煤水力压裂试验,测试并分析了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孔孔壁应变-水压曲线,并基于孔壁应变的发展规律,分析了压裂孔的三阶段起裂特征。结果表明,在压裂孔起裂过程中,钻孔孔壁呈现... 利用自行研制的煤岩体水力压裂试验系统,开展了配比型煤与原煤水力压裂试验,测试并分析了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孔孔壁应变-水压曲线,并基于孔壁应变的发展规律,分析了压裂孔的三阶段起裂特征。结果表明,在压裂孔起裂过程中,钻孔孔壁呈现拉伸与压缩应变两种类型,并呈现拉伸破裂区与压缩变形区,其中压缩型应变具有较好的可恢复性,其应变恢复比远大于拉伸型应变;钻孔起裂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水气作用诱导微损伤形成阶段,孔壁内形成气流通道并产生初始损伤;局部损伤带形成阶段,孔壁形成拉伸破裂区和压缩变形区;试件失稳破坏阶段,裂缝不断延伸直至试件破裂,拉伸破裂区依然保持拉伸变形并较好地保持残余变形,而压缩变形区则由于作用力转向而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研究成果对于揭示钻孔起裂行为及能量的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孔壁应变 残余变形 三阶段起裂特征
下载PDF
煤岩水力压裂过程中钻孔应变发展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衍坤 刘泽功 田厚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1,共5页
为研究水力压裂过程中钻孔应变发展的特征,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开展了钻孔水力压裂试验,测试分析了钻孔压裂段孔壁变形的规律。结果表明:在水压作用下,压裂段孔壁应变较为明显,存在拉伸和压缩2种类型,根据与水压的对应关系,2种应变曲线可分... 为研究水力压裂过程中钻孔应变发展的特征,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开展了钻孔水力压裂试验,测试分析了钻孔压裂段孔壁变形的规律。结果表明:在水压作用下,压裂段孔壁应变较为明显,存在拉伸和压缩2种类型,根据与水压的对应关系,2种应变曲线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压裂管路排气阶段(应变小幅波动)、水压上升阶段(应变快速增加)、起裂延伸阶段(应变缓慢变化)和闭合阶段(应变急剧降低),其中压裂管路排气阶段对压缩应变的影响较小;拉伸应变的残余变形明显大于压缩变形,但压缩应变曲线与水压变化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孔壁应变是孔壁在水压作用下裂缝形成和扩展过程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水力压裂 应变发展 拉伸应变 压缩应变
下载PDF
基于NMR成像技术的煤体渗吸创新性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衍坤 邓子墨 +2 位作者 张曦 唐明 刘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0-223,309,共5页
富具趣味性和先进性的创新性实验能够深度激发学生的科研探索兴趣。借助先进的NMR核磁成像技术,设计了煤体渗吸水分的创新性实验,利用二维、三维的可视化处理方法,呈现水分渗吸运移的过程,使学生深刻理解水在多孔介质内的运移规律。该... 富具趣味性和先进性的创新性实验能够深度激发学生的科研探索兴趣。借助先进的NMR核磁成像技术,设计了煤体渗吸水分的创新性实验,利用二维、三维的可视化处理方法,呈现水分渗吸运移的过程,使学生深刻理解水在多孔介质内的运移规律。该实验过程操作简单,数据图片新颖美观,能够深度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样品加工处理、数据获取与分析的全过程中,学生深度参与并分工协作,可以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将高精尖国产仪器引入教学实验,同时挖掘我国科学研究的思政元素,与实验过程有机结合,滴灌式导入学生脑海,从而达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渗吸 核磁成像 思政元素 创新性实验
下载PDF
立足“四个面向”的基础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法与应用--以“传热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衍坤 刘静 +1 位作者 唐明云 赵敖寒 《中国地质教育》 2022年第1期57-61,共5页
为使基础课程的思政教育更具系统性,本文提出了以“四个面向”为基础深挖课程思政元素,以“四个自信”为导向强化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理念,明确了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路线。从国家科技发展的四个重大领域中,结合课程知识体系从八个角度... 为使基础课程的思政教育更具系统性,本文提出了以“四个面向”为基础深挖课程思政元素,以“四个自信”为导向强化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理念,明确了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路线。从国家科技发展的四个重大领域中,结合课程知识体系从八个角度挖掘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库。教学设计明确育人目标,并以典型案例驱动教学,有机导入思政元素,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以“传热学”课程为例,介绍了基础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教学设计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学 教学案例库 教学设计
下载PDF
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安全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衍坤 刘健 +1 位作者 刘泽功 彭伟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第4期51-54,共4页
针对目前"安全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严重脱钩、学生应用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了"安全经济学"实践教学一体化体系。考虑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确定了以安全经济分析与经济管理能力为... 针对目前"安全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严重脱钩、学生应用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了"安全经济学"实践教学一体化体系。考虑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确定了以安全经济分析与经济管理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了以学生实习为基础、实习单位为工程背景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实习单位的工程背景剖析,从安全经济学角度提炼工程问题,既作为案例引入课堂强化工程基础知识教学,同时又作为实践课题引入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结果表明,基于CDIO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专业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安全经济学 实践教学 应用能力
下载PDF
基于CDIO理念的安全管理类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衍坤 刘健 +1 位作者 刘泽功 彭伟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6年第4期57-61,共5页
针对安全管理类课程群教学与实践严重脱钩的问题,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了教学改革,构建了教学实践一体化体系,并进行了实践应用。经过利益相关者集团参与,共同确定了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大纲;提出了以实践单位为工程背景,以... 针对安全管理类课程群教学与实践严重脱钩的问题,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了教学改革,构建了教学实践一体化体系,并进行了实践应用。经过利益相关者集团参与,共同确定了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大纲;提出了以实践单位为工程背景,以工程实践问题为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思想,构建了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实践考核为核心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出了强化专业实习设计、案例库构建、工程问题驱动、科研教学融合及改进考核方式等5条具体措施,并进行了应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极大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工程背景 案例库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埋地燃气管道泄漏声波检测实验平台及教学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衍坤 钟庆 赵敖寒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3-277,共5页
根据埋地燃气管道泄漏实时监测的特点与要求,设计了基于声波技术检测埋地管道泄漏的实验平台,并将其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实验平台测试得出不同泄露工况下,声波信号的时域幅值、主频等特征指标,为基于声波手段的埋地燃气管道泄露检测工作... 根据埋地燃气管道泄漏实时监测的特点与要求,设计了基于声波技术检测埋地管道泄漏的实验平台,并将其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实验平台测试得出不同泄露工况下,声波信号的时域幅值、主频等特征指标,为基于声波手段的埋地燃气管道泄露检测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撑。该平台明显提升了学生对燃气泄漏检测原理及方法的掌握程度,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泄漏检测 实验平台 声波
下载PDF
基于比较学的我国近10a煤矿与建筑业事故比较研究
16
作者 马衍坤 张统 汪斌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为研究煤矿与建筑业事故间的异同特征,基于比较学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这2种行业事故的可行性,确定2种行业事故的比较场,提出比较研究方法。运用该方法分析我国2003—2012年的煤矿与建筑事故。结果表明:近10 a我国煤矿与建筑事故在事故起... 为研究煤矿与建筑业事故间的异同特征,基于比较学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这2种行业事故的可行性,确定2种行业事故的比较场,提出比较研究方法。运用该方法分析我国2003—2012年的煤矿与建筑事故。结果表明:近10 a我国煤矿与建筑事故在事故起数与伤亡人数、事故类型与严重程度、地区分布、月份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异同特征,建筑业事故对经济发展的敏感性要强于煤矿,与该期间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相一致;按照事故严重程度归类,煤矿事故发生起数呈现金字塔形,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的比例约为1∶5∶31∶105,建筑业事故发生起数则呈现梭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学 比较研究 煤矿与建筑事故 多维比较场 经济发展周期
下载PDF
压裂钻孔孔壁破坏行为与注水流量相关性试验研究
17
作者 马衍坤 刘泽功 周健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87,共6页
为分析流量对水力压裂钻孔起裂特征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注水流量水力压裂实验,得到了煤体起裂过程的孔壁压缩应变-水压曲线。结果表明,流量的增大使破裂形态趋于复杂,表现在裂缝的数目及宽度会变多增大,而原煤则更易于沟通原生裂隙;对于... 为分析流量对水力压裂钻孔起裂特征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注水流量水力压裂实验,得到了煤体起裂过程的孔壁压缩应变-水压曲线。结果表明,流量的增大使破裂形态趋于复杂,表现在裂缝的数目及宽度会变多增大,而原煤则更易于沟通原生裂隙;对于无明显节理的配比型煤,随着注水流量增大,孔壁应变速率和起裂压力均增高;对于含明显节理的原煤,孔壁应变速率及起裂压力变化具有一致性,但与流量变化不一致,原煤内部的节理会影响试块起裂行为,降低钻孔内能量积聚速率和煤体破裂强度。研究成果对于揭示钻孔起裂行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为水力压裂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注水流量 孔壁应变 破裂形态 能量积聚
下载PDF
岩石循环加载和分级加载损伤破坏声发射实验研究 被引量:72
18
作者 李楠 王恩元 +3 位作者 赵恩来 马衍坤 许福乐 钱伟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99-1103,共5页
对循环加载和分级加载条件下岩石损伤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规律和频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与载荷变化或岩体变形破裂密切相关。循环加载过程中当载荷超过前期最大值时声发射信号增强,卸载阶段声发射信号随卸载过程逐渐减少,... 对循环加载和分级加载条件下岩石损伤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规律和频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与载荷变化或岩体变形破裂密切相关。循环加载过程中当载荷超过前期最大值时声发射信号增强,卸载阶段声发射信号随卸载过程逐渐减少,岩石的应力记忆特性具有明显的Felicity效应。分级加载时,当应力增加时声发射信号明显增多,应力稳定在低水平时基本不产生声发射信号;在高水平时,由于岩石内部损伤程度高,有零星声发射信号产生。岩石加载初期声发射主频较低,卸载阶段主频先增高后降低,恒载阶段主频最低,破裂阶段主频增高且主频带变宽,并出现次主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载 分级加载 声发射 频谱分析
下载PDF
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测 被引量:40
19
作者 冯占文 刘贞堂 +3 位作者 李忠辉 马衍坤 李博 宋大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现场测定某矿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指标值,该指标包括:电磁辐射强度、电磁辐射脉冲、软分层厚度、钻屑量、瓦斯涌出初速度和综合指标R;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预测指标的重要程度;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 现场测定某矿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指标值,该指标包括:电磁辐射强度、电磁辐射脉冲、软分层厚度、钻屑量、瓦斯涌出初速度和综合指标R;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预测指标的重要程度;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进行综合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结果与综合指标R预测情况符合性较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层次分析法(AHP) 模糊综合评价 预测指标 判断矩阵
下载PDF
我国煤岩动力灾害研究进展及面临的科技难题 被引量:71
20
作者 袁亮 王恩元 +2 位作者 马衍坤 刘玉冰 李晓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5-1845,共21页
随着我国浅部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煤矿开采转向深部将成为保障我国能源需求的新常态。针对深部煤炭资源开采面临的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及其复合动力灾害等问题,分析了我国煤岩动力灾害机理研究进展,阐述了煤岩动力灾害评价和监测预警... 随着我国浅部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煤矿开采转向深部将成为保障我国能源需求的新常态。针对深部煤炭资源开采面临的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及其复合动力灾害等问题,分析了我国煤岩动力灾害机理研究进展,阐述了煤岩动力灾害评价和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总结了煤岩动力灾害防治和风险管控措施及技术手段,提出了煤岩动力灾害预防及研究面临的科技难题和科学研究展望:在研究手段方面,研发能真实反映现场复杂地质条件、工程条件及其多场耦合作用过程的科研仪器,发展矿山动力灾害演化模拟与再现技术,揭示煤岩动力灾害的耦合演化机制;在危险区探测方面,进一步发展基于地球物理手段的工作面动力灾害危险区超前精细探测理论与技术,研发原位条件及采掘影响下煤岩层多参量时空分布钻测与反演技术;在风险评价方面,开展深部复杂地层和采掘工程耦合条件下灾害危险性评价关键指标及智能评价方法研究;在监测预警方面,建立煤矿多灾害融合监控预警平台,实现煤矿多灾害融合监控、智能预警和安全态势的准确分析;发展煤岩动力灾害的远程精准区域防治技术,实现煤岩动力灾害的超前区域防控;研究煤岩动力灾害事故数字化应急决策理论与关键技术,实现煤岩动力灾害智能应急决策。通过理论、技术及设备等系统研究,为实现动力灾害有效防控、保障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动力灾害 演化机理 风险评价 监测预警 防治与管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