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文化对英语语言教学改革的影响——评《汉英语言及文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先丽 苏文清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9-129,共1页
英语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也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交流工具。由于多元文化背景的不同,英语语言教学需要重视文化差异,以便更好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多元文化最初由美国犹太裔哲学家柯兰于1915年提出。通俗地说,多元文化指的是不... 英语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也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交流工具。由于多元文化背景的不同,英语语言教学需要重视文化差异,以便更好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多元文化最初由美国犹太裔哲学家柯兰于1915年提出。通俗地说,多元文化指的是不同的民族文化,即各个民族之间以及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的文化特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浅谈英语教学改革有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语言教学 汉英语言 多元文化 英语教学改革 理论与实践并重 交流工具 文化差异 民族群体
下载PDF
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看英语中的委婉语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先丽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0-51,38,共3页
本文从Leech的六条礼貌原则角度对英语委婉语进行了分析,发现委婉语的使用就是一种间接语言行为,也是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交际者使用这种间接迂回的表达方法,既有社会因素的限定,也可以从礼貌的角度加以解释。
关键词 委婉语 礼貌原则 礼貌 语言使用
下载PDF
称谓语“习大大”的语言特征及其语用功能简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先丽 《榆林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7-89,共3页
称谓语的使用通常会依据特定的社会规约,但是也会受到说话者情感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习大大"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通过简要分析"习大大"一词的语言特征和语用功能,我们发现该称谓语具有明显的口语方言特征,体现了... 称谓语的使用通常会依据特定的社会规约,但是也会受到说话者情感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习大大"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通过简要分析"习大大"一词的语言特征和语用功能,我们发现该称谓语具有明显的口语方言特征,体现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同时不但具备以言指事功能,专指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还具备缩短情感距离、表达赞许与爱戴和表达人民期望的以言行事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大大” 语言特征 语用功能
下载PDF
影响称呼语转换的社交因素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先丽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22-123,共2页
在说话人动态选择称呼语的过程中,对其选择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除了说话人与听话人的主观因素之外,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影响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称呼语 称呼语转换 社交因素
下载PDF
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先丽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2-94,共3页
语言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许多社会现象,而性别歧视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从社会、文化、心理三方面介绍了其产生的原因、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
关键词 性别歧视 性别 语言 社会
下载PDF
中介语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语际错误类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先丽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36-38,46,共4页
本文从中介语视角下,通过对实际英语教学中所搜集到的英语写作语料进行分析,对于中国大学生所犯的语际错误进行了类型归类,旨在找出语际错误的根源,从而希望对未来的英语写作教学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介语 英语写作 语际错误
下载PDF
称呼语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7
作者 高先丽 靳琰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8-49,共2页
在言语交际中,称呼语虽受到社会规约的限定,其实际使用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会根据实际的交际情境做出灵活的变化来顺应变化的语境,即称呼语的转换。称呼语转换是说话者对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及物理世界的顺应,是各种语境变量相互作... 在言语交际中,称呼语虽受到社会规约的限定,其实际使用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会根据实际的交际情境做出灵活的变化来顺应变化的语境,即称呼语的转换。称呼语转换是说话者对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及物理世界的顺应,是各种语境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语转换 顺应论 顺应性
下载PDF
从英语语用意识问卷得到的教学启示——以陇南师专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8
作者 高先丽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9-41,共3页
近年来,虽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教学者的重视,但是重视程度却因学校的不同而不同。根据对陇南师专英语专业学生语用意识的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为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我们应该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语... 近年来,虽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教学者的重视,但是重视程度却因学校的不同而不同。根据对陇南师专英语专业学生语用意识的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为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我们应该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语用意识 语用能力
下载PDF
英汉动物比喻词对比分析
9
作者 高先丽 《西部法学评论》 2007年第1期81-82,共2页
英汉语言中大量动物词均被赋予了某种比喻和象征意义,但由于文化的内容、传统、心理的差异,它们之间同中有异、也异中存同。本文透过以下几方面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喻体相同且喻意相似、喻体相同但喻意不同、喻体不同而喻意相似及... 英汉语言中大量动物词均被赋予了某种比喻和象征意义,但由于文化的内容、传统、心理的差异,它们之间同中有异、也异中存同。本文透过以下几方面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喻体相同且喻意相似、喻体相同但喻意不同、喻体不同而喻意相似及喻体喻意的空缺,旨在帮助我们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词 比喻 文化
下载PDF
找准人生的坐标,做生活的强者——试论《白鲸》中“亚哈”形象的现实意义
10
作者 高先丽 《甘肃高师学报》 2013年第1期56-58,共3页
解读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塑造的亚哈这一人物形象,我们会发现很难对这位游离于正义与邪恶之间,集结了英雄与恶魔特质的复杂个体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本文仅从亚哈船长不向命运低头,敢于正视自己的残疾,敢于挑战比自己强悍百倍的莫比.迪克... 解读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塑造的亚哈这一人物形象,我们会发现很难对这位游离于正义与邪恶之间,集结了英雄与恶魔特质的复杂个体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本文仅从亚哈船长不向命运低头,敢于正视自己的残疾,敢于挑战比自己强悍百倍的莫比.迪克,敢于抛弃一切甚至生命去维护"人类的尊严"等这些闪光点,以及由于他的自私、偏执导致的悲剧结局来探讨这一人物形象对现如今读者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亚哈 现实意义 积极 消极
下载PDF
中国人英语称谓语误用面面观
11
作者 高先丽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0期97-98,共2页
在英汉两种语言体系中,由于名族文化及语言习惯的差异,导致了称谓语使用的不同模式。本文就中国人常见的一些对英美人的称谓语误用做了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 汉语 英语 称谓语 文化差异
下载PDF
影响称呼语转换的物理因素浅析
12
作者 高先丽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4-96,共3页
在称呼语的动态使用过程中,影响其不断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话语交际产生的物理因素便是原因之一。影响称呼语转换的物理因素主要指说话的时间、地点及语言活动的参与者。与影响称呼语转换的心理因素相比,物理因素是显性的、客观的,心... 在称呼语的动态使用过程中,影响其不断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话语交际产生的物理因素便是原因之一。影响称呼语转换的物理因素主要指说话的时间、地点及语言活动的参与者。与影响称呼语转换的心理因素相比,物理因素是显性的、客观的,心理因素则是隐性的、主观的。在物理因素中,时间地点因素对称呼语转换行为影响最大。因此,即使关系较为固定的语言交际者,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也会动态地使用不同的称呼语来顺应物理环境,而非一成不变地称呼对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语 转换 物理因素
下载PDF
称呼语转换模式探析
13
作者 高先丽 《黑河学刊》 2015年第10期113-114,共2页
称呼语转换是说话者根据语境因素的变化而做出的一种顺应语境变化的语言策略。本文根据影响称呼语转换的不同因素对称呼语转换做了不同的分类,并对不同的转换模式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称呼语 称呼语转换 模式
下载PDF
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知识拓展——以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为例
14
作者 高先丽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34-136,共3页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语言技能训练而忽视语言文化知识的拓展,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会出现许多障碍甚至交际失误。因此,除了语言本身的教授以外,和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的拓展就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拓展 《综合英语教程》
下载PDF
“先生”与“Mr.”&“Sir”的异同浅析
15
作者 高先丽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7-79,共3页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表面看似对应而实际上不完全对称的词汇。本文以汉英中看似对应的"先生"为例,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既有相似点,但有时候却是貌合神离。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历史...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表面看似对应而实际上不完全对称的词汇。本文以汉英中看似对应的"先生"为例,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既有相似点,但有时候却是貌合神离。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生 异同
下载PDF
陌生人称呼语浅析
16
作者 高先丽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7-29,共3页
称呼语是人们言语交际的开始,适当的称呼语可以让交际顺利进行,反之则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败,对于与陌生人的交际更是如此。在称呼陌生人时,人们在不同情况下会对陌生人根据交际习惯使用不同的称呼语。在进行称呼语选择的过程中,人们也会... 称呼语是人们言语交际的开始,适当的称呼语可以让交际顺利进行,反之则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败,对于与陌生人的交际更是如此。在称呼陌生人时,人们在不同情况下会对陌生人根据交际习惯使用不同的称呼语。在进行称呼语选择的过程中,人们也会综合考虑到多种因素来选择适当的称呼语,以使言语交际目的得以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语 陌生人 言语交际 礼貌
下载PDF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17
作者 高先丽 《淄博师专学报》 2007年第2期62-65,共4页
语言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许多社会现象,而性别歧视便是其中之一。我们拟从社会、文化、心理三方面介绍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
关键词 性别歧视 性别 语言 社会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拓展——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18
作者 高先丽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8-90,共3页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不了解文化知识的英语语言学习是不完整的,也是不成功的,因此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知识的拓展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就实际所用教材为例,针对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文化现象加以拓展和诠释,以期能让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不了解文化知识的英语语言学习是不完整的,也是不成功的,因此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知识的拓展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就实际所用教材为例,针对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文化现象加以拓展和诠释,以期能让学生掌握真正意义上所学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拓展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浅析
19
作者 高先丽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12-114,共3页
长期以来,不少中国英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片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忽视其语用能力,因而导致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经过若干年英语学习后,还不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地使用英语。因此,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应是纠正英语学习者常... 长期以来,不少中国英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片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忽视其语用能力,因而导致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经过若干年英语学习后,还不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地使用英语。因此,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应是纠正英语学习者常犯的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能力 语用能力 语用失误
下载PDF
浅析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功能
20
作者 高先丽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9期137-138,共2页
称呼语转换是一种称呼语的动态使用,不但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语言策略。试从语用角度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一语言的动态使用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起到不同的语用功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交际的成败。
关键词 称呼语转换 言外行为 语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