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现状与建议
1
作者 高兴祥 姜兴印 +6 位作者 李美 刘明平 张佳 侯燕华 张楠 张文姝 林荣华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9期5-10,共6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广泛应用于粮食作物、棉油作物、瓜果蔬菜、果树等田块,但该类农药在调节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和品质改善的同时,负面的争议事件时常出现。本文从植调剂的历史、植调剂的分类、植调剂的作用、植调剂的登记现状、植调... 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广泛应用于粮食作物、棉油作物、瓜果蔬菜、果树等田块,但该类农药在调节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和品质改善的同时,负面的争议事件时常出现。本文从植调剂的历史、植调剂的分类、植调剂的作用、植调剂的登记现状、植调剂争议分析等五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在第六部分对植调剂的管理和推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大众更好地了解植调剂、用好植调剂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调剂 植调剂作用 植调剂争议分析
下载PDF
两种诱虫灯下亚洲玉米螟种群动态及迁飞状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丽 栾炳辉 +3 位作者 王洪涛 王培松 高兴祥 刘保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071-4081,共11页
【目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我国玉米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鳞翅目迁飞害虫之一,严重威胁玉米安全生产,比较和评价地面灯和探照灯诱集的玉米螟种群动态和迁飞状态,为玉米螟精准防控技术制定和迁飞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我国玉米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鳞翅目迁飞害虫之一,严重威胁玉米安全生产,比较和评价地面灯和探照灯诱集的玉米螟种群动态和迁飞状态,为玉米螟精准防控技术制定和迁飞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2023年连续5年在山东烟台利用地面灯和高空探照灯对玉米螟进行监测,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逐日检查并统计两种诱虫灯下的玉米螟数量,通过绘制监测曲线分析玉米螟的种群动态;根据每日诱虫量占全年诱虫量的百分比研究分析玉米螟的上灯规律;根据迁飞性昆虫种群数量“突增突减”现象,以及探照灯和地面灯诱虫数量比值,分析玉米螟的迁飞状态。【结果】玉米螟发生数量在年度间和月份间呈差异变化,且探照灯对玉米螟的诱集量高于地面灯,经Pearson相关分析,两种诱虫灯年诱虫总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地面灯和探照灯监测的玉米螟种群动态基本一致,但探照灯诱虫高峰明显,且开始时间早,结束时间晚;地面灯和探照灯下玉米螟上灯规律一致,只有高峰日、一般发生日和不发生日3种类型,且高峰日均以7月中旬为分界点呈现前后两个高峰阶段;迁飞状态分析显示,玉米螟总体上分为两个迁飞过程,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第一个迁飞过程,虫量少、历期短,7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第二个迁飞过程,虫量多、历期长。【结论】地面灯和探照灯下玉米螟种群动态一致,两种灯均可用于监测玉米螟发生动态,但探照灯诱虫数量多、诱虫高峰明显、第一个高峰日早、高峰历期长,在监测玉米螟早期迁飞状态方面更具优势,可及时监控玉米螟发生情况,并做好防控准备;地面灯和探照灯下玉米螟上灯规律一致,其高峰日均分前后两个高峰阶段,且高峰日状态明显,均可用于监测玉米螟上灯规律;玉米螟5月下旬至6月下旬经烟台从南往北迁飞,7月下旬至9月中旬往南回迁,可提前在玉米螟迁飞路径上加强监测预警,并开展精准防控工作控制玉米螟迁飞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探照灯 地面灯 亚洲玉米螟 种群动态 迁飞状态
下载PDF
40%砜吡草唑悬浮剂的除草活性及对花生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曲明静 曲春娟 +3 位作者 高兴祥 厍月明 姚永生 杜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5-303,共9页
为明确砜吡草唑在花生田应用的可行性,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藜Chenopodium alb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及马齿... 为明确砜吡草唑在花生田应用的可行性,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藜Chenopodium alb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及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的除草活性,评价药剂对花生的安全性,并利用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6种供试杂草均表现出极高活性,GR50为0.76~2.90 g/hm^(2),在13.32 g/hm^(2)剂量下,对供试杂草防效均达100%。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3种禾本科杂草、3种阔叶杂草的毒力分别是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的5.60~9.30倍和22.16~25.24倍。在盆钵底部渗灌、喷淋浇水2种灌溉条件下,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花生的GR10分别为212.03、87.68 g/hm^(2),剂量越高,对花生生长的抑制愈明显,对花生安全性欠佳。在盆钵底部渗灌条件下,砜吡草唑在花生和供试杂草间的选择性指数为29.45~142.30,具有较高选择性。田间试验表明,40%砜吡草唑悬浮剂施用剂量120~240 g/hm^(2)时,对杂草的总体防效在92.6%以上,花生增产率21.09%~22.71%,杂草防效及花生产量均显著高于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720 g/hm^(2)处理,所有药剂处理未见药害症状。综上,40%砜吡草唑悬浮剂可作为花生田低量、高效化学除草的备选药剂,但需关注砜吡草唑过量施用及降雨积水等因素导致的花生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砜吡草唑 选择性 安全性 杂草防效
下载PDF
二氯异噁草酮应用于作物田杂草防除谱测定
4
作者 郭琳 樊祥山 +2 位作者 韩世鹏 高兴祥 王宁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632,共6页
为明确二氯异噁草酮应用于作物田防除杂草的防除谱,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法测定了36%二氯异噁草酮悬浮剂对冬季作物田和夏季作物田的除草活性。冬季作物田杂草防除谱测定结果显示,二氯异噁草酮对小麦田多花黑麦草和日本看麦娘均有较好的防... 为明确二氯异噁草酮应用于作物田防除杂草的防除谱,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法测定了36%二氯异噁草酮悬浮剂对冬季作物田和夏季作物田的除草活性。冬季作物田杂草防除谱测定结果显示,二氯异噁草酮对小麦田多花黑麦草和日本看麦娘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其GR_(50)分别为39.89、35.11 g(a.i.)/hm^(2),GR_(90)分别为105.88、104.54 g(a.i.)/hm^(2),对雀麦也有较好的效果,但对另两种禾本科杂草菵草和节节麦防效差;该药剂对冬季作物田阔叶杂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麦家公效果均优,明显好于对禾本科杂草的效果,其中对播娘蒿和荠菜的防除效果最好,其GR_(50)分别为4.86、4.69 g(a.i.)/hm^(2)之间,GR_(90)分别为25.54、17.36 g(a.i.)/hm^(2);对猪殃殃、麦家公的GR_(50)分别为15.77、22.25 g(a.i.)/hm^(2)之间,GR_(90)分别为38.58、53.10 g(a.i.)/hm^(2),但对另一种阔叶杂草泽漆的防效较差。夏季作物田杂草防除谱测定结果显示,二氯异噁草酮土壤封闭处理对夏季作物田禾本科杂草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和虎尾草效果均较好,其中对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的GR_(50)在12.33~27.00 g(a.i.)/hm^(2)之间,GR_(90)在27.40~59.38 g(a.i.)/hm^(2)之间,对夏季作物田阔叶杂草整体效果差,供试杂草中只有马齿苋效果较好,其GR_(50)和GR_(90)分别为33.33、52.82 g(a.i.)/hm^(2),对饭包草、反枝苋、马泡瓜和铁苋菜效果均差。试验结果表明,二氯异噁草酮对冬季作物田杂草和夏季作物田杂草,均有自己的杂草防除谱,田间应用时应根据田间草相,选择合理药剂进行复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异噁草酮 冬季作物田 夏季作物田 杂草防除谱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被引量:70
5
作者 高兴祥 李美 +3 位作者 房锋 张悦丽 孙作文 齐军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98,共7页
采用倒置"W"型九点取样法对山东省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明确了山东省小麦田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田杂草共有69种,隶属于21科,54属,其中禾本科、菊科和十字花科杂草种类最多,禾本科杂草为15... 采用倒置"W"型九点取样法对山东省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明确了山东省小麦田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田杂草共有69种,隶属于21科,54属,其中禾本科、菊科和十字花科杂草种类最多,禾本科杂草为15种,菊科杂草11种,十字花科杂草8种,优势杂草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雀麦、麦瓶草、小花糖芥、麦家公、看麦娘、节节麦和打碗花等10种,这10种杂草是构成山东省各地区小麦田杂草群落的优势种,此外区域性优势杂草有15种,一般性杂草有44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7个区域中鲁西南平洼区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其次是鲁南山区和鲁中山区,而鲁西北平原区和鲁北滨海区的辛普森指数最高。经聚类分析,山东省小麦田杂草群落分为4组:鲁西南平洼区和鲁南山区群落结构类似为一组,此组杂草种类和数量均多,发生重;胶东丘陵区、胶潍河谷平原区和鲁中山区群落结构类似为一组,此组杂草种类和数量介于中等,发生较重;鲁西北平原区和鲁北滨海区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单独划为两组,这两组杂草发生种类和数量均少,跟其他组差异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山东省 杂草群落 群落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小飞蓬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被引量:33
6
作者 高兴祥 李美 +4 位作者 高宗军 赵亚 张宏军 李志强 宋国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66-1971,共6页
在室内以滤纸为载体用离体生测方法测定了小飞蓬(Conyza canadesiL.)全株水浸提物、茎叶淋溶物、根系分泌物及残体土壤分解物对萝卜(Raphanussativus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马唐(Digitarias anguinalis(L.)Scop.)油菜(Brassic... 在室内以滤纸为载体用离体生测方法测定了小飞蓬(Conyza canadesiL.)全株水浸提物、茎叶淋溶物、根系分泌物及残体土壤分解物对萝卜(Raphanussativus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马唐(Digitarias anguinalis(L.)Scop.)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小麦(Triticuma estivum L.)的化感效应,同时在温室内以土壤为载体通过盆栽植物浇灌的方法测定了小飞蓬茎叶淋溶物和根系分泌物对盆栽植物生长的影响。室内生测实验结果表明,小飞蓬全株水浸提物对5种受体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根系分泌物、茎叶淋溶物和残体土壤分解物对受体种子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同,根系分泌物的活性高于茎叶淋溶物和残体土壤分解物。温室盆栽实验结果也表明,小飞蓬根系分泌物对受体生长的影响高于茎叶淋溶物。这些结果说明根系分泌是小飞蓬化感物质释放的主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飞蓬 化感效应 释放途径 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苍耳对不同植物幼苗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高兴祥 李美 +2 位作者 高宗军 张宏军 张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101,共7页
在室内采用离体生物测定法,测定了苍耳水浸提物对小麦、高粱、黄瓜、油菜和萝卜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苍耳水浸提液对5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相同浓度处理时,对胚根的生长抑制作用高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5种受体... 在室内采用离体生物测定法,测定了苍耳水浸提物对小麦、高粱、黄瓜、油菜和萝卜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苍耳水浸提液对5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相同浓度处理时,对胚根的生长抑制作用高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5种受体植物中,以油菜最为敏感,其次为萝卜。本研究还通过测定化感物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MDA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了苍耳化感物质的作用特征。在0.025 g/mL浓度下,苍耳对去胚乳小麦幼芽、幼根的抑制率分别为58.33%和67.31%;同样浓度下,苍耳对黑暗条件下培养的高粱幼芽、幼根的抑制率分别为5.58%和32.34%;可以看出,苍耳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明显高于对非光合作用的影响。化感物质处理后黄瓜和萝卜幼苗MDA含量均高于未加化感物质的对照处理,且化感物质浓度越高MDA含量越高。由此可以看出,苍耳对植物的化感作用与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使植物的MDA含量升高有关,对植物的非光合作用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 化感效应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甜菜夜蛾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及其对曲酸等抑制剂的反应 被引量:22
8
作者 高兴祥 罗万春 +2 位作者 谢桂英 薛超彬 丁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7-691,共5页
以甜菜夜蛾5龄幼虫为试材提取多酚氧化酶,经4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SephadexG-100凝胶过滤等步骤部分纯化后,总活力回收率为26.67%,酶活力提高8.56倍。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得该酶反应的最佳条件:pH=6.5,T=40℃,米氏常数Km=10.73mmol·... 以甜菜夜蛾5龄幼虫为试材提取多酚氧化酶,经4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SephadexG-100凝胶过滤等步骤部分纯化后,总活力回收率为26.67%,酶活力提高8.56倍。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得该酶反应的最佳条件:pH=6.5,T=40℃,米氏常数Km=10.73mmol·L-1。研究了曲酸、香草酸等5种化合物对该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芦丁外均对其酶活力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曲酸抑制力最强,其抑制中浓度I50为36.71g·ml-1。曲酸对该酶活力的抑制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化合物是典型的可逆竞争型抑制剂,抑制常数Ki=3.55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多酚氧化酶 抑制剂 酶学特性 抑制动力学
下载PDF
几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甜菜夜蛾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兴祥 罗万春 +3 位作者 于天丛 王树栋 丁琦 赵淑英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了探讨环境友好杀虫剂的开发途径,以对羟基苯甲酸等5种苯甲酸类化合物为效应物,研究了该类化合物对甜菜夜蛾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均对该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对羟基苯甲酸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I50为... 为了探讨环境友好杀虫剂的开发途径,以对羟基苯甲酸等5种苯甲酸类化合物为效应物,研究了该类化合物对甜菜夜蛾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均对该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对羟基苯甲酸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I50为0.23mg/mL,其次为5-甲氧基水杨酸。进一步研究这两种化合物对甜菜夜蛾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机理,发现对羟基苯甲酸属于可逆反应的混合型抑制剂,其Ki与Kis分别为0.46mg/mL和0.02mg/mL;5-甲氧基水杨酸属于竞争性抑制剂,Ki为0.87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多酚氧化酶 对羟基苯甲酸 5-甲氧基水杨酸 抑制动力学
下载PDF
小飞蓬提取物除草活性的生物测定 被引量:36
10
作者 高兴祥 李美 +2 位作者 于建垒 宋国春 李瑞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以高粱(Sorghum vulgarePers.)、黄瓜(Cucum is sativusL.)、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和油菜(BrassicacampestrisL.)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L.)全株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醇等3种溶剂提取物的除草... 以高粱(Sorghum vulgarePers.)、黄瓜(Cucum is sativusL.)、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和油菜(BrassicacampestrisL.)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L.)全株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醇等3种溶剂提取物的除草活性。小飞蓬的乙酸乙酯与乙醇提取物对4种供试作物均显示出很强的抑制生长作用,浓度达100 mg.mL-1时对小麦和油菜幼苗生长的抑制率均为100%。小飞蓬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高粱和油菜的幼根及黄瓜和油菜幼茎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乙醇提取物对小麦和高粱幼根及幼茎的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但高浓度时则对黄瓜和油菜的抑制作用较强;6.25 mg.mL-1乙醇提取物对黄瓜、油菜、小麦和高粱幼茎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50%、8.58%、21.51%和26.98%;25 mg.mL-1乙醇提取物的抑制率则分别达到61.31%、77.45%、39.78%和46.34%。表明小飞蓬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物具有潜在的除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飞蓬 提取物 除草活性
下载PDF
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高兴祥 李美 +1 位作者 房锋 李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02-1408,共7页
为明确河南省冬小麦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采用倒置"W"型九点取样法对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共有66种,隶属于22科,57属,其中菊科、禾本科和十字花科杂草种类较多,分别有13、10、9种。... 为明确河南省冬小麦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采用倒置"W"型九点取样法对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共有66种,隶属于22科,57属,其中菊科、禾本科和十字花科杂草种类较多,分别有13、10、9种。优势杂草有猪殃殃、荠菜、播娘蒿、野燕麦、泽漆和波斯婆婆纳共6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看麦娘、刺儿菜、打碗花、野芥菜、麦瓶草、稻槎菜、繁缕和节节麦共8种。此外还有常见杂草19种和一般性杂草33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河南省6个区域中,豫中南平原区物种丰富度最高,为45种,豫中南平原区和豫西丘陵区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而豫北平原区和豫南平原区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经聚类分析,河南省6个区域小麦田杂草群落可分为4组:豫东平原区、豫西南平原区和豫中南平原区杂草群落聚为一组;其他3个区域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各有特点,均自成一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河南省 杂草组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调查及其变化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兴祥 张悦丽 +4 位作者 安传信 李美 李健 房锋 张双应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230-5239,共10页
【目的】过去10年,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种类、数量和发生区域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其演替原因,为制定小麦田杂草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冬小麦种植区域调查300个调查地,每个调... 【目的】过去10年,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种类、数量和发生区域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其演替原因,为制定小麦田杂草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冬小麦种植区域调查300个调查地,每个调查地选择3块区域,每块区域采用倒置“W”型9点取样法,从2009—2019年10年间分3次调查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分布,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7大区域杂草群落组成,分析杂草群落变化规律。【结果】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及其变化有如下特点:(1)播娘蒿、荠菜一直是山东省冬小麦田的优势杂草,3次调查中播娘蒿优势度始终排在第1位,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0.68%、22.49%、22.24%,荠菜也始终排在前3位,相对优势度分别为15.49%、15.77%和14.51%。(2)优势杂草种类越来越多,2009—2010年度调查时,相对优势度≥10.00%的只有播娘蒿、荠菜两种,后两次调查时,则分别为3种(增加了雀麦)和5种(增加了雀麦、节节麦和猪殃殃)。(3)禾本科杂草分布区域和危害程度逐年加大。2009—2010年度恶性禾本科杂草雀麦和节节麦主要分布在西北平原区、北部滨海区、中部山区;2013—2014年度扩散蔓延至南部山区、胶潍河谷平原区;2018—2019年度时已遍及全省。且危害程度逐渐加大,3次调查中雀麦相对优势度分别为7.66%、16.39%、17.94%;节节麦分别为3.08%、7.61%、11.38%;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和野燕麦虽然总优势度不高,但也在逐渐增大。(4)婆婆纳、猪殃殃等阔叶杂草分布越来越广。3次调查中猪殃殃优势度分别为8.29%、8.94%、10.00%,逐年上升,分布区域也逐渐扩大,在山东省各个区域均大面积分布,尤其在西南平洼区、南部山区和中部山区分布最多,在西北平原区分布面积也很广;婆婆纳优势度分别为1.08%、1.18%、2.05%,主要分布在西南平洼区和南部山区,在其他区域也已有分布。(5)山东省7大小麦种植区域杂草群落变化最大的是胶东丘陵区,物种多样性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09—2010年度时,反映物种多样性的香农指数仅高于北部滨海区,列第6位;2013—2014年度,超过西北平原区和胶潍河谷平原区,列第4位;2018—2019年度,仅次于南部山区,列第2位。【结论】耕作制度的变化、恶性杂草的传播入侵以及单一除草剂大面积连续应用明显推动了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的变化。因此,在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防控中,应推广化学除草剂与农艺措施相结合、根据田间草相精准选择除草剂以及不同机理除草剂轮换使用等杂草综合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冬小麦田 杂草群落分布 演替规律
下载PDF
芹菜素等3种生物源化合物对甜菜夜蛾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高兴祥 罗万春 +1 位作者 谢桂英 薛超彬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19,共4页
用芹菜素(apigenin)和曲酸(kojicacid)浸渍处理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ubner)5龄幼虫,试虫体重日增长值明显降低,而用香草酸(vanillicacid)浸渍处理后的幼虫体重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别。体外抑制实验表明,芹菜素、香草酸和曲酸对试... 用芹菜素(apigenin)和曲酸(kojicacid)浸渍处理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ubner)5龄幼虫,试虫体重日增长值明显降低,而用香草酸(vanillicacid)浸渍处理后的幼虫体重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别。体外抑制实验表明,芹菜素、香草酸和曲酸对试虫酚氧化酶活性抑制的I50分别为77.66、724.50和82.70μg mL;体内抑制实验表明,当用上述3种化合物(1000μg mg)处理幼虫48h后,酚氧化酶活力抑制率分别达到40.05%、8.44%和4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生物源化合物 甜菜夜蛾 酚氧化酶 香草酸 曲酸 抑制作用 昆虫控制剂 生长
下载PDF
防除多花黑麦草等4种禾本科杂草的药剂活性测定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兴祥 李美 +2 位作者 房锋 张悦丽 齐军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9-354,共6页
为了系统研究多花黑麦草、早熟禾、碱茅和棒头草等4种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药剂活性,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法研究了8种除草剂对小麦田多花黑麦草等4种禾本科杂草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啶磺草胺对早熟禾有很好... 为了系统研究多花黑麦草、早熟禾、碱茅和棒头草等4种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药剂活性,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法研究了8种除草剂对小麦田多花黑麦草等4种禾本科杂草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啶磺草胺对早熟禾有很好的防除效果,田间推荐剂量下防效达到93.06%(防效均为田间推荐剂量下,下同),对碱茅、多花黑麦草和棒头草的效果也较好,防效在82.82%-86.89%之间,另2种ALS抑制剂氟唑磺隆和甲基二磺隆对早熟禾的防效较好,在61.27%-86.71%之间,但对其他3种杂草碱茅、棒头草和多花黑麦草的防效很差,防效仅在10.47%-29.43%之间。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唑啉草酯、肟草酮和炔草酯对碱茅、棒头草和多花黑麦草的防效均较好,在85.41%-100.00%之间,但对早熟禾的防效均较差,在19.08%-60.69%之间;另一种ACC抑制剂精噁唑禾草灵对棒头草防效为99.60%,对碱茅和多花黑麦草防效分别为72.00%和55.00%,对早熟禾仅为16.18%;植物光合系统Ⅱ抑制剂异丙隆对早熟禾、棒头草和碱茅的防效均较好,田间推荐剂量下防效在88.15%-96.53%之间,对多花黑麦草的效果略差,为67.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田 禾本科杂草 除草剂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田大穗看麦娘抗性水平、靶标抗性机理及田间防除效果测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兴祥 李健 +2 位作者 张悦丽 李美 房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518-3526,共9页
【背景】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是我国大陆近几年新发展蔓延的一种恶性禾本科杂草,目前已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有分布,且分布面积不断扩大。【目的】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大穗看麦娘对常用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部分种... 【背景】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是我国大陆近几年新发展蔓延的一种恶性禾本科杂草,目前已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有分布,且分布面积不断扩大。【目的】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大穗看麦娘对常用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部分种群产生抗性的机理,并评价不同除草剂对其田间防除效果,为制定小麦田大穗看麦娘防控技术规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室内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9个大穗看麦娘种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除草剂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除草剂唑啉草酯、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共5种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并对产生抗性的种群进行靶标基因检测,同时分别在冬前和冬后开展田间试验,评价不同除草剂对大穗看麦娘的田间防除效果。【结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种群8(JN2)对啶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产生明显抗性,相对抗性指数分别达到47.32、15.97,靶标基因检测显示,该种群内植株ALS基因编码的第197位点氨基酸发生由脯氨酸(CCC)到苏氨酸(ACC)的突变;所有种群对唑啉草酯、炔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均表现敏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冬前使用除草剂对大穗看麦娘的防除效果优于冬后使用除草剂的效果,冬前唑啉草酯对大穗看麦娘鲜重防效为98.6%,而冬后处理为89.1%;冬前使用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对大穗看麦娘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72.2%—89.3%,冬后使用则为68.6%—83.2%;唑啉草酯、炔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对大穗看麦娘均表现出很好的防除效果,冬前使用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6.2%以上,冬后使用在82.6%—92.2%。【结论】供试的9个大穗看麦娘种群中,发现1个种群对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产生较高抗性,但未发现对唑啉草酯等产生抗性的种群,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看麦娘 ALS抑制剂 ACC抑制剂 抗性水平 抗性机理
下载PDF
大穗看麦娘化学防控田间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16
作者 高兴祥 孙作文 +4 位作者 李美 房锋 李健 吴加军 李茂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2-179,共8页
大穗看麦娘在欧洲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巨大的禾本科杂草,在我国仅在台湾有报道分布,但目前在我国黄淮海区域已经有分布,为新的入侵危害杂草,其化学防控技术未见系统报道。本研究特选择小麦田常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8种除草剂,于2013-201... 大穗看麦娘在欧洲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巨大的禾本科杂草,在我国仅在台湾有报道分布,但目前在我国黄淮海区域已经有分布,为新的入侵危害杂草,其化学防控技术未见系统报道。本研究特选择小麦田常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8种除草剂,于2013-2014年度在大穗看麦娘为优势杂草的冬小麦田,分别于冬前、冬季低温及春季小麦返青初期3个时期施药,以期明确各除草剂对大穗看麦娘的田间防除效果、最佳使用时间及对冬小麦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啶磺草胺不同时期施药,对大穗看麦娘均有很好的防控效果,鲜重防效达到97.1%-100.0%;甲基二磺隆在不同时期施药也有很好的效果,在80.1%-98.6%之间;唑啉草酯冬前施药效果优,但冬季低温和春季返青初期施药效果较差,3次施药鲜重防效分别在99.3%-99.9%,74.1%-88.9%和46.2%-75.8%之间;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于冬前施药和冬后返青初期施药效果均较好,效果在81.1%-96.8%之间,但冬季低温施药效果差,防效在41.4%-76.0%之间;其他几种药剂氟唑磺隆、肟草酮、异丙隆3次时期施药对大穗看麦娘效果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看麦娘 防除效果 防除时期 冬小麦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喷雾因子对植保无人飞机防除小麦田杂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兴祥 李美 +1 位作者 李健 房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0-346,共7页
为明确施药液量、雾滴粒径大小和助剂等不同喷雾因子对极飞P-20植保无人飞机防除小麦田杂草效果的影响,于2019年以30 g/L甲基二磺隆悬浮剂+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为试验药剂,研究了上述喷雾因子对药剂雾滴沉积量以及对杂草防除... 为明确施药液量、雾滴粒径大小和助剂等不同喷雾因子对极飞P-20植保无人飞机防除小麦田杂草效果的影响,于2019年以30 g/L甲基二磺隆悬浮剂+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为试验药剂,研究了上述喷雾因子对药剂雾滴沉积量以及对杂草防除效果的影响。药剂沉积量测定结果表明:低施药液量(11.25 L/hm^2)处理的沉积量最低,仅为0.67μg/cm^2,沉积率为22.37%,其次是大雾滴粒径,沉积量为1.07μg/cm^2,沉积率为35.62%,这2个处理药剂的沉积量略低于其他飞防处理(沉积量在1.16~1.52μg/cm^2之间,沉积率在38.73%~50.83%之间),但所有飞防处理的沉积量均明显低于常规喷雾器处理(沉积率为67.00%)。杂草防效结果表明:于小麦田应用极飞P-20植保无人飞机防除杂草,最适宜的施药液量为15.0~22.5 L/hm^2,在3个施药液量11.25、15.0和22.5 L/hm^2下,杂草总鲜重防效分别为74.8%、85.9%和88.2%;最适宜的雾滴粒径为中型,在小、中、大不同雾滴粒径下,杂草总防效分别为84.2%、86.2%和78.2%;最适宜的两种助剂是易滴滴F和迈飞,杂草总鲜重防效分别为88.9%和87.4%。农户常规喷雾药液沉积量为2.01μg/cm^2,杂草鲜重防效为87.6%。极飞P-20植保无人飞机在合适的喷雾因子下,具有省时省水的优势,虽然雾滴沉积量低于常规喷雾,但最终防效与常规喷雾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因子 植保无人飞机 雾滴粒径 沉积量 杂草防效 助剂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田播娘蒿对双氟磺草胺抗性水平及靶标抗性机理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兴祥 张悦丽 +2 位作者 李美 李健 房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99-2409,共11页
【背景】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是一种冬小麦田分布广泛且危害严重的阔叶杂草,双氟磺草胺则是目前冬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种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双氟磺草胺经多年应用后,对部分区域冬小麦田播娘蒿防治效果下降,可能... 【背景】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是一种冬小麦田分布广泛且危害严重的阔叶杂草,双氟磺草胺则是目前冬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种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双氟磺草胺经多年应用后,对部分区域冬小麦田播娘蒿防治效果下降,可能与当地播娘蒿对双氟磺草胺产生抗药性有关。【目的】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播娘蒿对双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和抗性机理,为制定小麦田播娘蒿等阔叶杂草精准区域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播娘蒿为研究对象,在温室内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40个播娘蒿种群对双氟磺草胺和对比药剂苯磺隆、2甲4氯共3种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同时根据播娘蒿AL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提取对双氟磺草胺高抗的播娘蒿单株基因组DNA,测序获得序列与敏感型基因进行比对,查找突变位点,明确靶标抗性机理。【结果】抗性水平测定结果表明,40个播娘蒿种群中有32个对双氟磺草胺敏感,占80.00%,低抗、中抗和高抗种群分别有3、3和2个,JN-1、JNI-2、LY-2为低抗种群,LC-3、LY-4、YT-1为中抗种群,相对抗性指数(RI)分别为49.00、26.44、21.09,BZ-1和DZ-3属于高抗种群,RI分别为52.00和194.00。对BZ-1和DZ-3进行的ALS基因检测结果表明,BZ-1种群ALS基因第197位氨基酸发生CCT(Pro)到TCT(Ser)或CTT(Leu)突变,DZ-3种群ALS基因第574位氨基酸发生TGG(Trp)到TTG(Leu)突变。另外,40个种群中对对比药剂苯磺隆产生抗性的种群有19个,占总样点数的47.50%,低抗种群有11个,中抗种群有6个,RI分别为38.05、13.55、11.54、10.45、11.50、11.02,高抗种群为DZ-3和LY-4,RI分别为244.75和68.50;40个播娘蒿种群对另一种对比药剂2甲4氯没有产生抗药性。【结论】山东省小麦田采集的40个播娘蒿种群中已有20.00%的种群对双氟磺草胺产生抗性,且高抗双氟磺草胺的播娘蒿种群发生不同位置氨基酸取代。播娘蒿对苯磺隆的抗性仍很严重,但对激素类除草剂2甲4氯未产生抗药性。针对播娘蒿发生区域,不能单一使用双氟磺草胺,应推广多种作用机理的除草剂交替、混和使用,从而延缓和控制杂草产生抗药性,同时扩大杀草谱、降低除草剂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氟磺草胺 播娘蒿 抗性水平 抗性机理
下载PDF
小飞蓬水浸提液对杂草萌发和生长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1
19
作者 高兴祥 李美 +1 位作者 房锋 李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3,共6页
在室内以滤纸为载体用离体生测方法测定了外来植物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不同部位根、茎、叶、花及全株水浸提液对夏季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和反枝苋(Amarant... 在室内以滤纸为载体用离体生测方法测定了外来植物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不同部位根、茎、叶、花及全株水浸提液对夏季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飞蓬花、叶和茎水浸提液对供试受体马唐等4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根和全株对受体的影响较小,100 g·L-1浓度下,小飞蓬花、叶、茎、根和全株对受体的综合抑制效应分别为87.64%、80.65%、72.19%、48.24%和64.08%。受体杂草中反枝苋敏感性最高,其次是苘麻和马唐,稗草的敏感性最低,100 g·L-1小飞蓬叶片水浸提液对马唐和反枝苋的萌发抑制率为100.00%,对苘麻则为75.00%,但对稗草的抑制率仅为16.67%。试验结果表明,对夏季杂草萌发和生长影响最大的是小飞蓬花、叶和茎水浸提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飞蓬 抑制效果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银胶菊不同部位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兴祥 李美 +5 位作者 谢慧 高宗军 张秀荣 张悦丽 曹坳程 孔金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8-903,共6页
在室内以滤纸为载体用离体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根、茎、叶和果实水浸提液对蔬菜萝卜(Raphanus sativus)和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种子的化感效应,同时在温室内以... 在室内以滤纸为载体用离体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根、茎、叶和果实水浸提液对蔬菜萝卜(Raphanus sativus)和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种子的化感效应,同时在温室内以土壤为载体测定了银胶菊不同部位干粉对这3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银胶菊叶和果实水浸提物对3种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受体萝卜和苘麻的敏感性较高,而马唐的敏感性较低。温室盆栽试验也表明,银胶菊叶和果实对受体生长的影响明显高于根和茎,说明叶和果实是集中表现银胶菊化感作用的特定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胶菊 化感作用 叶片 果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