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径分析在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高宏生 曲成毅 苗茂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通径分析在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中的应用。方法 对 4882名山西省普通高校一、二、三年本专科大学生 ,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杀态度问卷... 目的 探讨通径分析在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中的应用。方法 对 4882名山西省普通高校一、二、三年本专科大学生 ,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杀态度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的调查 ,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 结果 心理疾病倾向、精神质是自杀意念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格是自杀意念的基础性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作用虽小却起到“扳机”作用。结论 应用通径分析能计算出复杂的影响因素对自杀意念的作用大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影响因素 自杀意念 通径分析 心理疾病倾向
下载PDF
SARS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宏生 惠武利 +6 位作者 兰晓霞 魏洁 胡役兰 李茹 张志群 怨淑玲 焦震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03-1004,1026,共3页
目的:探讨SARS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SARS患者采用PTSD-SS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分别于创伤后3个月及1年进行评定,并用CCMD-Ⅲ中有关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进行再诊断。结果:创伤后应激障碍3个月... 目的:探讨SARS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SARS患者采用PTSD-SS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分别于创伤后3个月及1年进行评定,并用CCMD-Ⅲ中有关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进行再诊断。结果:创伤后应激障碍3个月、1年的阳性率为46.2%、38.8%,1年内累积阳性率为55.2%。相关的影响因素有职业、精神质、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结论:健全患者人格,使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可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心理康复
下载PDF
SARS患者激素治疗与预后关节痛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高宏生 王世鑫 +6 位作者 陈礼明 李玉明 苑淑玲 焦振山 惠武利 杨震 赵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激素用法与预后关节肿痛的关系。方法 通过分析对 SARS期间的病历资料和医嘱 ,回顾性调查 30例无基础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激素用法 (包括激素使用总量、持续时间、最高剂量、最高剂量使用...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激素用法与预后关节肿痛的关系。方法 通过分析对 SARS期间的病历资料和医嘱 ,回顾性调查 30例无基础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激素用法 (包括激素使用总量、持续时间、最高剂量、最高剂量使用持续时间、减药速度 ) ;患者出院 1个月后 ,统一组织调查 SARS患者预后关节痛的有关情况。统计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结果  SARS患者治疗期间甲基泼尼松龙使用总量为 (42 4 4 .16± 2 2 92 .30 ) m g,使用总时间为 (2 5 .36± 5 .88) d,最高剂量为 (32 1.33± 174 .0 3) m g/ d,最大剂量使用持续时间 (7.73± 4 .0 8) d,减药速度为 (2 1.33± 10 .18) mg/ d。恢复期间出现关节痛 2 6例 ,占 86 .6 7% ;从发病之日到关节痛出现的时间 ,以 1个月以内组发病患者数最多 (为 9例 ) ,占 34.6 2 % ;晚上疼痛明显者仅占 7.6 9% (2例 ) ;轻度疼痛者最多 ,占 5 3.85 %。单因素分析显示 :关节痛程度与激素总量、用药持续时间、用药最大剂量、最大剂量持续时间、停药速度有相关关系 ;关节痛持续时间与激素总量、用药持续时间、用药最大剂量有相关关系 ;年龄与关节痛程度和持续时间都无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 :关节痛程度仅与激素使用总量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激素 关节痛 预后
下载PDF
山西省部分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高宏生 曲成毅 苗茂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 研究大学生的人格、应激、生活事件、心理症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开展自杀意念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 目的 研究大学生的人格、应激、生活事件、心理症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开展自杀意念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杀态度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山西省普通高校一~三年级4882名本、专科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高度负性生活事件中可产生自杀意念;心理健康且没有负性生活事件诱发的大学生不会产生自杀意念。心理症状严重且有精神质的大学生即使没有负性生活事件的诱发,也可产生自杀意念。结论 心理症状、精神质是产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因素,而负性生活事件是自杀意念的诱发因素,但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自我伤害行为 学生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人格、防御、应对与认知作业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宏生 王中军 +4 位作者 曲成毅 惠武利 胡役兰 武惠丽 吴名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03-1004,共2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人格问卷、防御、应对与完成认知作业之间的关系,为自杀早期干预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自杀意念者和对照各112名,应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防御方式和简易应对方式等...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人格问卷、防御、应对与完成认知作业之间的关系,为自杀早期干预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自杀意念者和对照各112名,应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防御方式和简易应对方式等问卷调查,通过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仪对大学生224名分别测定简单反应时、敲击速度、记忆、稳定性等认知任务。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心理测量和认知作业各项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时间和错误次数与自杀意念、神经质、精神质均呈正相关(P<0.01),利手手臂稳定性得分与自杀意念、神经质、精神质呈负相关(P<0.05)。结论利手手臂稳定性得分、视觉简单反应时中的平均时间和错误次数与自杀意念有相关关系,其内在联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心理测定学 精神卫生 认知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对人禽流感流行控制措施的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宏生 刘淑红 +2 位作者 金海英 张双德 雷志勇 《武警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人禽流感的流行控制措施及其风险评估。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人禽流感流行控制措施指标体系,利用Matalab、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禽流感控制措施层次结构评估指标体系是合理的,其综合权重系数大小依次为隔离、消... 目的探讨人禽流感的流行控制措施及其风险评估。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人禽流感流行控制措施指标体系,利用Matalab、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禽流感控制措施层次结构评估指标体系是合理的,其综合权重系数大小依次为隔离、消毒、动物灭活、制度措施、控制流动、疫苗、定点收治、穿防护衣和带口罩、高温加热、药物、锻炼、食补。结论人禽流感各控制措施中首先是隔离、消毒和疫苗防制,而药物、食补、锻炼对疾病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对防制人禽流感的流行作用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山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现况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宏生 曲成毅 苗茂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 了解山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基本分布情况 ,为自杀意念的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山西省普通高校一、二、三年级本专科大学生 4 882名。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病率为 13 8%。男性、医... 目的 了解山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基本分布情况 ,为自杀意念的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山西省普通高校一、二、三年级本专科大学生 4 882名。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病率为 13 8%。男性、医学类、二类学校比其相应女性、教育类、一类学校的学生心理疾病倾向和自杀意念发病率高。结论 对男性、医学类及教育档次低等的高校学生应教育其排除自卑心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大学生 自杀意念 现况研究
下载PDF
SARS患者康复期间心理症状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宏生 兰晓霞 +6 位作者 刘淑红 惠武利 杨震 苏彬 常爱华 胡役兰 王世鑫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32-834,共3页
目的:研究SARS患者康复期间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的路径关系。方法:应用路径分析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等评定患者的心理症状及相关情况。结果: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总作... 目的:研究SARS患者康复期间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的路径关系。方法:应用路径分析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等评定患者的心理症状及相关情况。结果: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总作用为0.405,心理干预、后遗症、职业、应对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对心理症状产生较大作用,总作用分别为-0.412,0.536,0.312,-0.298。结论: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起到“扳机”作用,“后遗症”是导致康复期患者产生心理症状直接主要原因,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症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应对方式、职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多种相关因素整合在一起对患者的心理症状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路径分析 心理症状
下载PDF
SAR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随访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宏生 陈振锋 +6 位作者 刘淑红 胡役兰 杜海科 杨震 苏彬 常爱华 王世鑫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02-603,共2页
目的:探讨SARS患者恢复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方法: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出院半年时、出院一年时调查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统计方法主要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SARS患者恢复期间心理症状逐渐趋向康复... 目的:探讨SARS患者恢复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方法: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出院半年时、出院一年时调查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统计方法主要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SARS患者恢复期间心理症状逐渐趋向康复,一年后心理症状基本消失。医护人员SARS患者比非医护人员SARS患者心理症状少,且心理症状改善较快。心理症状改善的影响因素有社会支持、心理干预两个方面。结论:SARS患者恢复期有一定的心理症状,应予以较多的社会支持、心理干预,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心理症状 恢复期
下载PDF
卫勤救援背心作业能力需求论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宏生 孟斌 +5 位作者 王运斗 伍瑞昌 马勇 杜海舰 张晓峰 白银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5期85-86,100,共3页
目的:论证灾难发生时卫勤救援背心的作业能力需求。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卫勤救援背心作业能力进行需求论证。结果:现有急救背心同卫勤救援的任务和功能不相适应。新研制的卫勤救援背心用于卫生战士或类似保障人员,能保证3... 目的:论证灾难发生时卫勤救援背心的作业能力需求。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卫勤救援背心作业能力进行需求论证。结果:现有急救背心同卫勤救援的任务和功能不相适应。新研制的卫勤救援背心用于卫生战士或类似保障人员,能保证3~4名人员的医学急救需求,不仅具有包扎、止血、固定、通气等常见功能,还具有搜救、污水处理、简易担架等特殊功能。结论:卫勤救援背心可满足灾难救援的主要卫勤救援任务,具有模块化、功能多样化等优点,可用于灾害救援时卫生战士使用,也可用于突发事件时医护人员配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援背心 作业能力 需求
下载PDF
低压缺氧对大鼠脑皮质基因表达谱及其TAC1和MT1A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宏生 黄菲 +4 位作者 王毅铮 李国良 陈虹 李灵芝 张永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9-707,共9页
目的:研究低压缺氧对大鼠脑皮质基因表达谱及其TAC1和MT1A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000m缺氧组和7000m缺氧组,每组8只。采用低压缺氧舱建立急性高原缺氧模型,应用基因芯片检测缺氧24h大鼠脑皮质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研究低压缺氧对大鼠脑皮质基因表达谱及其TAC1和MT1A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000m缺氧组和7000m缺氧组,每组8只。采用低压缺氧舱建立急性高原缺氧模型,应用基因芯片检测缺氧24h大鼠脑皮质差异表达基因,应用qRT-PCR定量检测TAC1和MT1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3000m缺氧组共有已知差异表达基因215个,其中29个上调,186个下调。上调基因主要有TAC1、Rgs9、Ser-pinb6a、Adora2a、Penk1,下调基因主要有Siah1a、Acvr1、Btbd1、Cir、Abi1,差异表达最明显的基因是TAC1。7000m缺氧组共有已知差异表达基因205个,其中21个上调,184个下调。上调基因主要有MT1A、Cml3、Wfdc1、Tfpi、Vwf,下调基因主要有Zfp238、Atad1、Leprotl1、Tpm4、Fxr1,差异表达最明显的基因是MT1A。两组差异表达基因中共表达基因有120个,其中7个上调,113个下调。上调基因主要有TAC1、Serpinb6a、Ephx1、Cml3、Olr606,下调基因主要有Acvr1、Btbd1、Leprotl1、Unc119、Canx。qRT-PCR实验证实低压缺氧脑皮质TAC1和MT1A上调。结论:低压缺氧程度不同,脑皮质基因表达谱亦不同。TAC1对缺氧较为敏感,轻、重度高原缺氧表达均上调;MT1A对缺氧反应较为迟钝,轻度缺氧下MT1A基因表达水平不变甚至下降,而重度缺氧时MT1A基因显著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缺氧 脑皮质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SARS患者康复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宏生 王世鑫 +4 位作者 曹霞 惠武利 李玉明 杨震 苏彬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SARS患者康复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病历资料调查患者治疗期间的激素用法 ,应用磁共振 (MRI)测定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统计分析采用逐步Logistic多元回归法。 【结果】激素总量、冲击疗法和年龄在股骨... 【目的】探讨SARS患者康复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病历资料调查患者治疗期间的激素用法 ,应用磁共振 (MRI)测定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统计分析采用逐步Logistic多元回归法。 【结果】激素总量、冲击疗法和年龄在股骨头坏死因素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 ,而SARS病毒血清抗体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与治疗期间激素总量、冲击疗法和年龄有关 ,SARS病毒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能没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
下载PDF
SARS患者预后骨密度和骨结构变化的现况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宏生 惠武利 +3 位作者 王世鑫 李玉明 王立 王中军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SARS患者预后骨密度和骨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病历资料调查患者治疗期间的糖皮质激素用法 ,在患者出院 3m后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测定血清特异抗体IgG ,应用定量超声(QUS)测定患者的骨密度和骨结构变化情... 【目的】探讨SARS患者预后骨密度和骨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病历资料调查患者治疗期间的糖皮质激素用法 ,在患者出院 3m后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测定血清特异抗体IgG ,应用定量超声(QUS)测定患者的骨密度和骨结构变化情况 ,统计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 4 0例SARS患者中出现骨质疏松 2例 ,骨密度减低 30例 ,正常 8例。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冲击疗法和糖皮质激素总量 ;骨结构和骨弹性的影响因素有冲击疗法、冲击疗法持续的天数 ;血清特异抗体IgG与患者预后出现的骨质疏松在统计学上无联系。【结论】SARS患者骨质破坏的发病率很高 ,骨密度的减低、骨结构的变化主要与年龄、激素剂量有关 ,和SARS病毒可能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糖皮质激素 抗体IGG 骨密度
下载PDF
167例自杀未遂病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宏生 曲成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调查分析发生自杀的病例分布、自杀前生活事件、自杀方式、住院费用情况 ,为防治自杀重点提供一定对策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在吕梁地区医院 1998- 0 1- 0 1~ 2 0 0 0 - 0 1- 0 1期间收治的全部自杀病例 ,并结合随访患者或患者家... 目的 调查分析发生自杀的病例分布、自杀前生活事件、自杀方式、住院费用情况 ,为防治自杀重点提供一定对策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在吕梁地区医院 1998- 0 1- 0 1~ 2 0 0 0 - 0 1- 0 1期间收治的全部自杀病例 ,并结合随访患者或患者家属的方法。结果 自杀性别比男性∶女性 =0 3 7∶1,自杀方式以服有机磷、有机氯农药者居多 ,女性自杀前的生活事件主要是家庭矛盾 ,但男性自杀前的生活事件还有吸毒、酗酒等。结论 已婚女性青年为自杀高危人群 ,应加强宣传教育 ,严格管理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流行病学 自杀方式 诱发因素
下载PDF
卫勤救援背心战技指标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宏生 伍瑞昌 +2 位作者 王运斗 孟斌 马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5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卫勤救援背心的战技指标。方法:应用现场调研、文献研究的方法开展战技指标的研究。结果:卫勤救援背心结构设计科学,内容物品量齐全,具有环境适应性宽、标准化程度高和展收迅速等特点,可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卫勤救援的需要。结论... 目的:探讨卫勤救援背心的战技指标。方法:应用现场调研、文献研究的方法开展战技指标的研究。结果:卫勤救援背心结构设计科学,内容物品量齐全,具有环境适应性宽、标准化程度高和展收迅速等特点,可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卫勤救援的需要。结论:卫勤救援背心具有医学现场急救和卫勤救援的功能以及系统化与模块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勤 救援 背心
下载PDF
地震救援作业人员健康危害预警系统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宏生 郭锦 +6 位作者 胡骁 李德金 葛强 李倩 孟斌 刘华磊 张磊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构建灾害救援作业人员健康危害预警系统,避免因决策指挥失误导致对救援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文献检索,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通过“人-机-环-管理”系统分析法,构建救援作业人员健康危害预警系统框架。结... 目的构建灾害救援作业人员健康危害预警系统,避免因决策指挥失误导致对救援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文献检索,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通过“人-机-环-管理”系统分析法,构建救援作业人员健康危害预警系统框架。结果灾害救援作业危害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为人体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二级指标共13个,三级指标共34个;构建包括健康风险、环境危害、装备风险和管理风险4个数据库,分别在灾害救援前期、中末期、休整期可做出健康危害预警。结论通过定性定量评价,健康危害预警系统可对灾害救援作业人员做出早期健康危害预警,有利于救援作业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救援作业 健康危害 预警
下载PDF
肺间质纤维化系统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宏生 赵化冰 +2 位作者 陈振锋 王俊虹 王世鑫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2-74,共3页
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机制目前有多种报道,但其系统发病机制和各种活性因子之间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系统生物学是目前复杂疾病调控机制研究的新趋势。通过综述肺间质纤维化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以及系统生物学方法,在肺... 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机制目前有多种报道,但其系统发病机制和各种活性因子之间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系统生物学是目前复杂疾病调控机制研究的新趋势。通过综述肺间质纤维化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以及系统生物学方法,在肺间质纤维化细胞因子网络时空整合、全局分析等方面进行的相关研究,提出了肺间质纤维化系统生物学研究中急需解决的相关问题,如疾病数据库的建立、共享信息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和研究团队的建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系统生物学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多功能卫勤救援背心的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宏生 孟斌 +2 位作者 王运斗 伍瑞昌 马勇 《中国医学装备》 2009年第11期10-11,共2页
多功能卫勤救援背心主要由正面左侧、正面右侧、背面三个部分组成,正面通过粘结装置和搭扣装置连接,两侧通过网状绳索连接而成。抽取两侧网状绳索前后展开后,固定背心和支撑物即改制成简易担架。背心背面可拆卸卫生包采用特殊处理的纱布... 多功能卫勤救援背心主要由正面左侧、正面右侧、背面三个部分组成,正面通过粘结装置和搭扣装置连接,两侧通过网状绳索连接而成。抽取两侧网状绳索前后展开后,固定背心和支撑物即改制成简易担架。背心背面可拆卸卫生包采用特殊处理的纱布,兼具有过滤、消毒、储存水的功能。背心正面十二个卫生包均可拆卸,分上中下三层,每层从上到下分别放置通讯器材、急救药品和器材、自我生存物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勤 救援背心
下载PDF
武警部队卫生士官教育教学转型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宏生 孟斌 +5 位作者 李倩 葛强 王毅铮 张婷婷 胡骁 郭锦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13期20-21,共2页
武警部队卫生士官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士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与卫勤保障能力。现阶段卫生士官教育教学转型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不贴近部队基层实际、教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学员学习方式... 武警部队卫生士官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士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与卫勤保障能力。现阶段卫生士官教育教学转型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不贴近部队基层实际、教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学员学习方式缺乏多样化、考试模式单一、考评机制不能激励教员和学员等。教育教学转型应遵循目标牵引、以人为本、信息主导的理念,根据卫生士官职责、使命,针对武警职能,紧跟医学发展步伐,积极发展远程网络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警部队 卫生士官 教育教学转型
下载PDF
应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肺纤维化TNF-α时空变化规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宏生 杨霞 +2 位作者 兰晓霞 丁朋 王世鑫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721-726,共6页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与TNF-α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BM-disc等数据库,纳入18篇TNF-α与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肺组织、肺巨噬细胞、血清内部各组总效应Z值(P值)分别为5.2...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与TNF-α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BM-disc等数据库,纳入18篇TNF-α与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肺组织、肺巨噬细胞、血清内部各组总效应Z值(P值)分别为5.20(0.00001)、2.22(0.03)、0.91(0.36)。肺组织第1、3、7、14、21、28天总效应Z值(P值)分别为0.03(0.98)、3.85(0.0001)、5.18(0.00001)、5.37(0.00001)、2.39(0.02)、5.20(0.00001)。【结论】肺组织中TNF-α表达明显,血清中表达不明显,造模后第14天为肺纤维化TNF-α变化的明显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