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灯下蛾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1
作者 孙嵬 潘艺元 +3 位作者 苏前富 杨微 周佳春 高月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7,共11页
为探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蛾类昆虫的种类及组成,提供蛾类群落的多样性资料,本研究于2017年-2020年利用高空探照灯逐日诱集蛾类昆虫并分类,明确不同昆虫季节性种群动态,在此基础上对蛾类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鉴定蛾类昆虫18科... 为探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蛾类昆虫的种类及组成,提供蛾类群落的多样性资料,本研究于2017年-2020年利用高空探照灯逐日诱集蛾类昆虫并分类,明确不同昆虫季节性种群动态,在此基础上对蛾类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鉴定蛾类昆虫18科227种,优势科为夜蛾科,种数占比达到49.34%。按为害植物类别,可分为农业害虫、林业害虫、果树害虫、蔬菜害虫等。蛾类昆虫4月始见,7、8月群落丰富度最高,7月群落多样性最高,群落均匀性随时间变化不明显。明确了不同月份优势度指数较高的种类。7、8月的蛾类群落相似性高,4、10月与各月的相似性低。本研究结果可为此区域蛾类害虫的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蛾类害虫 种类组成 高空探照灯 虫源来源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蚜虫危害与玉米果穗镰孢菌组成及毒素污染关系分析
2
作者 柴海燕 潘艺元 +7 位作者 白雪 孟玲敏 张伟 吴宏斌 王义生 高月波 贾娇 苏前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171-3181,共11页
【目的】明确玉米蚜虫危害与玉米穗腐病发生及籽粒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的关系,为建立完善的玉米穗腐病综合防治体系及探寻主要镰孢菌毒素的有效控制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组织分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21年在吉林省46个市(县)采集的... 【目的】明确玉米蚜虫危害与玉米穗腐病发生及籽粒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的关系,为建立完善的玉米穗腐病综合防治体系及探寻主要镰孢菌毒素的有效控制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组织分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21年在吉林省46个市(县)采集的105份蚜虫危害的玉米果穗上的蚜虫、苞叶和籽粒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统计蚜虫、苞叶和籽粒分离获得镰孢菌的种类和数量,分别计算不同镰孢菌在每种样品上的分离频率,以及不同样品组合分离相同镰孢菌数量在蚜虫危害样品中的占比,分析病原菌在吉林省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及蚜虫、苞叶和籽粒携带镰孢菌种类的相关性;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无蚜虫危害籽粒和蚜虫危害籽粒中镰孢菌毒素的种类和含量,统计伏马毒素(fumonisin,FB)、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超标样品的检出率,分析蚜虫危害对病原菌在籽粒中分泌毒素的影响。【结果】对105个蚜虫危害果穗进行镰孢菌检测,发现蚜虫带菌率为57.14%,苞叶和籽粒带菌率分别为81.90%和82.86%。经过单孢分离纯化共获得1 394株镰孢菌,共16个致病镰孢种,其中在蚜虫、苞叶和籽粒上分离到镰孢种数量分别为8、13和12个。蚜虫、苞叶和籽粒上分离到的优势镰孢均为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新知镰孢(F.andiyazi)、变红镰孢(F.incarnatum)和温带镰孢(F.temperatum)在吉林省玉米籽粒上首次检出。蚜虫危害玉米果穗的毒素检出率均高于无蚜虫危害玉米果穗,出现毒素含量超标的玉米样品均为有蚜虫聚集危害的果穗。在检出毒素的果穗上绝大多数能检测到产生相应毒素的菌株。【结论】蚜虫、苞叶和籽粒上分离到的优势镰孢菌均为拟轮枝镰孢和层出镰孢;同一果穗上蚜虫、苞叶和籽粒分离到的主要镰孢菌种类一致;蚜虫危害显著增加了玉米籽粒毒素的积累,且毒素类型与检出镰孢菌种类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穗腐病 镰孢菌 玉米蚜虫 真菌毒素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迁飞的多普勒昆虫雷达观测及动态 被引量:44
3
作者 高月波 陈晓 +4 位作者 陈钟荣 包云轩 杨荣明 刘天龙 翟保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238-5247,共10页
在2007年7~9月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期间,利用多普勒昆虫监测雷达在南京市浦口区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迁飞活动进行了监测,结合大气风温场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空中飞行参数和种群迁飞动态。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多选择... 在2007年7~9月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期间,利用多普勒昆虫监测雷达在南京市浦口区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迁飞活动进行了监测,结合大气风温场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空中飞行参数和种群迁飞动态。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多选择在黄昏18:30以后大规模起飞,空中虫群密度在20:00~22:00时最大,迁飞过程可持续到次日5:00;稻纵卷叶螟主要选择在500m以下高度飞行。空中虫群具有聚集成层的现象,虫层多在100~500m高度之间形成,有时形成两个虫层,成层现象与低空急流关系密切,与温度没有直接关系。迁飞过程分析表明,浦口区的六(4)代稻纵卷叶螟在台风、副热带高压和江淮气旋的影响下,先后出现了多次迁入迁出过程。低压系统外围的下沉气流很可能是稻纵卷叶螟两次集中迁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多普勒雷达观测 数值模拟 迁飞动态
下载PDF
长春地区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时序动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高月波 杨微 +1 位作者 高敬伟 史树森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7-382,共6页
长春地区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具有很高的物种丰富度,物种数多达220种,分别隶属于2纲、15目、110科。其中天敌103种、害虫66种、中性昆虫51种。运用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群落时间格局进行了研究... 长春地区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具有很高的物种丰富度,物种数多达220种,分别隶属于2纲、15目、110科。其中天敌103种、害虫66种、中性昆虫51种。运用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群落时间格局进行了研究。最优分割将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发展期、鼎盛期和衰退期,结合群落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等群落特征值对最优分割结果进行了解释。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证实各亚群在节肢动物群落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不同作用,中性昆虫与害虫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上的互补,而天敌对害虫有明显的跟随现象,各类群在维持群落稳定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节肢动物群落 时序动态
下载PDF
飞行过程中棉铃虫对温度的主动选择 被引量:8
5
作者 高月波 翟保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0-548,共9页
为了探讨温度对迁飞性昆虫空中群体聚集成层等行为的作用机制,在室内利用自行设计的连续温度梯度发生装置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在飞行过程中的温度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存在明显温差的连续温度梯度中,所有棉铃虫飞... 为了探讨温度对迁飞性昆虫空中群体聚集成层等行为的作用机制,在室内利用自行设计的连续温度梯度发生装置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在飞行过程中的温度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存在明显温差的连续温度梯度中,所有棉铃虫飞行个体均对温度具有显著的选择行为。棉铃虫试虫群体表现出对空间最优飞行温度共同的主动选择,选择的温度范围是20~22℃之间;在这一温度范围内棉铃虫的振翅频率最高,持续振翅时间最长。对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各温度区间内试虫的飞行时间进行定量比较发现,在16~22℃温度梯度场中的棉铃虫群体对最适温度的选择比在19~30℃的温度梯度场中的群体更显著,表明在温度较低的迁飞季节中温度对迁飞棉铃虫空中虫群聚集成层的影响要比在高温季节更明显。持续飞行时间对棉铃虫振翅频率的影响明显,表明昆虫迁飞高度与昆虫自身能量的消耗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迁飞 温度梯度 最适温度 主动选择 聚集成层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预测预报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高月波 卢宗志 +1 位作者 孙雅杰 孔庆琴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18-20,37,共4页
总结了国内大豆食心虫预测预报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别描述了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的短期、中长期预测、防治适期预测、不同生态因子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和在中长期预测模式建立过程中预测因子的选择和预测模式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大豆食心虫... 总结了国内大豆食心虫预测预报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别描述了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的短期、中长期预测、防治适期预测、不同生态因子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和在中长期预测模式建立过程中预测因子的选择和预测模式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大豆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预测预报 作物保护
下载PDF
大豆植株形态对大豆蚜寄生和天敌捕食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高月波 孙雅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9-430,437,共3页
试验研究了大豆植株形态对大豆蚜的寄生和天敌捕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所表现的抗蚜性与其植株形态有关。裸大豆2个品种,大豆蚜10d增殖倍数分别为20.00和32.87;有茸毛大豆3个品种,大豆蚜10d增殖倍数分别为17.78,23.44和13.50。24h连... 试验研究了大豆植株形态对大豆蚜的寄生和天敌捕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所表现的抗蚜性与其植株形态有关。裸大豆2个品种,大豆蚜10d增殖倍数分别为20.00和32.87;有茸毛大豆3个品种,大豆蚜10d增殖倍数分别为17.78,23.44和13.50。24h连续观察异色瓢虫对大豆蚜的影响,在捕食者的数量和发育阶段相同的情况下,瓢虫幼虫捕食量在裸大豆植株上为6.5头/h,在有茸毛大豆上为3.6头/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异色瓢虫 大豆植株
下载PDF
2012年三代黏虫大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被引量:104
8
作者 张云慧 张智 +3 位作者 姜玉英 曾娟 高月波 程登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共8页
黏虫是我国粮食作物重要迁飞性害虫之一,2012年8月上旬三代黏虫在我国华北北部和东北部分地区突然暴发,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为近十年罕见。本文通过探照灯的多年连续监测,结合气象因素、迁飞高峰期的天气背景分析和迁飞路线的轨迹模拟,... 黏虫是我国粮食作物重要迁飞性害虫之一,2012年8月上旬三代黏虫在我国华北北部和东北部分地区突然暴发,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为近十年罕见。本文通过探照灯的多年连续监测,结合气象因素、迁飞高峰期的天气背景分析和迁飞路线的轨迹模拟,探讨了2012年三代黏虫大发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在二代已积累较高虫源量的基础上,7月中下旬华北和东北地区适宜温度和频繁降雨为二代成虫迁飞、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适宜的寄主为三代幼虫取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以上是导致华北和东北地区三代黏虫大发生的两个主要因素。虫源分析显示华北北部和辽宁中西部重灾区虫源主要来自本地,部分虫源来自重灾区的周边地区,受降雨和下沉气流影响大部分集中降落华北北部和辽宁中西部地区,一部分继续迁飞进入东北地区。东北重灾区虫源大部分来自本地,受偏西气流和降雨的影响,东北地区二代成虫未形成有效迁出,黑龙江北部二代成虫在气流运载下向南迁飞,受锋面天气影响降落在黑龙江、吉林交界处,与华北地区迁入的成虫汇集后,不断进行短距离迁飞扩散,聚集为害,造成东北地区大面积发生,局部严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 大发生 迁飞 虫源分析
下载PDF
白僵菌菌株毒力与Pr1蛋白酶活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田志来 朱晓敏 +3 位作者 李启云 高月波 温嘉伟 赵宇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7-611,共5页
利用专一性短肽底物Suc-Ala-Ala-Pro-Phe-pNA对不同突变体菌株进行Pr1蛋白酶活性测定,同时应用玉米螟3龄幼虫对不同突变体菌株进行毒力测定,求算LT50值。以不同突变体菌株的Pr1蛋白酶比酶活为自变量,菌株毒力LT50值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 利用专一性短肽底物Suc-Ala-Ala-Pro-Phe-pNA对不同突变体菌株进行Pr1蛋白酶活性测定,同时应用玉米螟3龄幼虫对不同突变体菌株进行毒力测定,求算LT50值。以不同突变体菌株的Pr1蛋白酶比酶活为自变量,菌株毒力LT50值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突变体菌株的Pr1蛋白酶比酶活与毒力LT50值的线性回归方程:y=-2.411 6x+31.405,r2=0.521 6。由线性回归方程可以得出:不同突变体菌株的Pr1蛋白酶比酶活与菌株毒力LT50值呈负相关趋势,说明菌株的Pr1蛋白酶活性越高,菌株的LT50值就越低,菌株的毒力也就越大。两者相关系数r=-0.722 2,在0.05水平上相关显著,因此建议将Pr1蛋白酶的酶活性作为菌株初筛时的一个补充指标,但由于Pr1蛋白酶比酶活与菌株毒力LT50值相关性未达极显著水平,所以不建议将Pr1蛋白酶的酶活性作为菌株初筛时的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菌株毒力 Pr1蛋白酶 比酶活 相关性
下载PDF
高性能高精度力矩电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月波 王勉华 +1 位作者 张国平 吴卫安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5,共4页
大扭矩力矩电机是高档数控机床的关键基础部件,其伺服系统控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机电设备的控制质量。文章简要介绍了大扭矩力矩电机的基本控制特性,着重介绍了一种基于大扭矩力矩电机的全数字伺服驱动器的控制单元构成和功率电路设计,... 大扭矩力矩电机是高档数控机床的关键基础部件,其伺服系统控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机电设备的控制质量。文章简要介绍了大扭矩力矩电机的基本控制特性,着重介绍了一种基于大扭矩力矩电机的全数字伺服驱动器的控制单元构成和功率电路设计,其中采用F2812 DSP作为控制芯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伺服系统设计合理,性能可靠,达到了高性能、高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矩电机 伺服系统 控制单元 功率驱动 DSP
下载PDF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大豆蛾类害虫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嵬 潘艺元 +2 位作者 杨微 周佳春 高月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1-828,共8页
为探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大豆蛾类害虫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以对此类害虫进行监测预警及综合治理,本研究于2017—2020年利用高空探照灯逐日诱集蛾类昆虫并分类,分析虫源、危害方式,阐明种群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对大豆蛾类害虫群落多样性进... 为探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大豆蛾类害虫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以对此类害虫进行监测预警及综合治理,本研究于2017—2020年利用高空探照灯逐日诱集蛾类昆虫并分类,分析虫源、危害方式,阐明种群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对大豆蛾类害虫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共采集、鉴定大豆蛾类害虫7科18种,优势科为夜蛾科,种数占比达到50%。虫群来源包括本地越冬、单纯迁入、本地越冬结合迁入。按危害方式划分为地下害虫、钻蛀害虫、食叶害虫。明确了11个种群中数量大、可造成危害的关键害虫的种群动态。(2)蛾类群落丰富度随时间呈现波浪式变化,5月和10月的蛾类群落丰富度相对较低,8月群落多样性相对较高,均匀度随时间变化不明显。5月和6月的群落相似性高,10月与各月的相似性系数都较低。明确了各月份优势度指数较高的种类。本研究结果提供了吉林省中西部地区详尽的大豆蛾类害虫群落结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大豆害虫 高空探照灯 群落多样性 种群动态
下载PDF
吉林省中西部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虫源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嵬 程志加 +6 位作者 赫思聪 苏前富 杨微 周佳春 高月波 雷有荣 王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4-238,284,共6页
近年来,棉铃虫在吉林省各地区玉米田为害,成为了潜在的玉米穗部重要害虫。明确棉铃虫在吉林省的种群动态、虫源性质,对其早期预警与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吉林省中西部的公主岭市,综合运用常规监测、卵巢解剖、田间调查、气象... 近年来,棉铃虫在吉林省各地区玉米田为害,成为了潜在的玉米穗部重要害虫。明确棉铃虫在吉林省的种群动态、虫源性质,对其早期预警与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吉林省中西部的公主岭市,综合运用常规监测、卵巢解剖、田间调查、气象分析、轨迹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对棉铃虫的发生时间、发生世代、虫源地、迁飞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8月上旬-10月上旬为棉铃虫成虫发生期,其中8月中旬-9月下旬是发生高峰期。棉铃虫成虫在当地发生2代(第3代和第4代),第3代为迁入世代,第3代高峰期的虫源主要来自于辽宁省部分地区。第4代主体为本地繁殖世代,其为害期正值当地玉米灌浆至蜡熟期。第4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后滞留本地的种群因气候以及食物原因而消亡。迁出期的风向不利于棉铃虫种群回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种群动态 虫源性质 轨迹分析
下载PDF
吸虫塔内昆虫群落日节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强 高月波 +4 位作者 张伟 李启云 谢昭辉 苗麟 乔格侠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650,共5页
采用吸虫塔内昆虫分时段取样的方法,利用物种丰富度和物种数的时序动态变化研究了不同昆虫类群在吸虫塔内的活动节律。采集的昆虫分属7目31科,共47种。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昆虫具有明显的活动日节律,同时发现蚜虫类昆虫夜间上塔数量... 采用吸虫塔内昆虫分时段取样的方法,利用物种丰富度和物种数的时序动态变化研究了不同昆虫类群在吸虫塔内的活动节律。采集的昆虫分属7目31科,共47种。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昆虫具有明显的活动日节律,同时发现蚜虫类昆虫夜间上塔数量极少,因此提出吸虫塔科学运行时间段应为06:00~18:00,文中讨论了吸虫塔对小型昆虫的监测潜力,并对吸虫塔在害虫监测预警应用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塔 昆虫群落 蚜虫 节律
下载PDF
吉林省粘虫种群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嵬 程志加 +10 位作者 赫思聪 李晓光 徐长虹 张静 文松 王晓蔷 时丰敏 李春雨 周佳春 高月波 王立昌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0-1267,共8页
为了明确吉林省粘虫的田间种群动态,提出适宜的测报、防控时间,为该虫的区域性监测预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基于多年资料及2014-2018年的监测,采用轨迹分析和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吉林省粘虫的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迁入虫源地。... 为了明确吉林省粘虫的田间种群动态,提出适宜的测报、防控时间,为该虫的区域性监测预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基于多年资料及2014-2018年的监测,采用轨迹分析和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吉林省粘虫的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迁入虫源地。结果显示:(1)粘虫迁入期的风向以西南风为主。迁入虫源地来自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省份,其中还有部分来自于朝鲜半岛,各旬之间有差异。(2)5月末到6月上中旬为第1代成虫高峰期,属迁入虫源;7月中下旬为第2代成虫高峰期,由本地虫源及迁入虫源组成。(3)第1代成虫在吉林省产卵期为5月末到6月中旬,峰期6月上旬。部分年份5月末、6月中旬卵量也较大。(4)粘虫的幼虫种群全年有2个明显危害时期,分别是6月中下旬及8月上中旬。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吉林省粘虫的春季虫源地及种群发生动态,提出了针对于第3代粘虫的测报工作的一些新方法,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及相近区域的粘虫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虫源地 种群动态 防治适期
下载PDF
2015年吉林省公主岭三代黏虫的虫源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嵬 程志加 +2 位作者 高月波 贺思聪 周佳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3,共5页
为了揭示2015年吉林省公主岭三代黏虫的虫源,为其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扫描昆虫雷达观测、常规监测、轨迹模拟及天气背景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公主岭三代黏虫的虫源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因虫源基数及... 为了揭示2015年吉林省公主岭三代黏虫的虫源,为其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扫描昆虫雷达观测、常规监测、轨迹模拟及天气背景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公主岭三代黏虫的虫源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因虫源基数及增殖倍数较高,二代黏虫蛾种群数量较高;(2)二代黏虫蛾迁飞以不利其回迁的西南风、南风为主;(3)观测初期未见黏虫聚集成层迁飞的现象,直至后期才见黏虫向西南方向迁飞;(4)气流和降雨是二代黏虫蛾未能有效回迁的主要原因,三代黏虫发生的虫源,是北迁的种群和本地种群共同繁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黏虫 虫源分析 扫描昆虫雷达
下载PDF
吉林省春季粘虫发生预测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雅杰 郭明智 +1 位作者 高月波 陈瑞鹿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我国东部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一代成虫迁飞期公主岭地面诱蛾量和同期降雨量的数据为预测因素,该世代成虫繁殖的危害种群在吉林省的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为预测目标,应用逐步回归法研究发生预测的数学模型。用Basic语言的计算... 以我国东部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一代成虫迁飞期公主岭地面诱蛾量和同期降雨量的数据为预测因素,该世代成虫繁殖的危害种群在吉林省的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为预测目标,应用逐步回归法研究发生预测的数学模型。用Basic语言的计算机程序完成了计算、分析、筛选、组建多元回归方程式并与历年数据拟合的过程,提出了吉林省春季粘虫的发生预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春季 粘虫 发生程度 发生面积 预测模式 逐步回归法
下载PDF
草地螟成虫活动与幼虫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雅杰 陈瑞鹿 +1 位作者 高月波 卢宗志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草地螟地面种群一般在夜间活动。成虫以21:00时至午夜在蜜源植物丰富的植被环境内活动最为频繁,在多种杂草和作物上产卵,卵多产在幼虫寄主植株的中、下部。幼虫3龄前多在卵寄主植物上栖息取食。测定了20℃和30℃恒温条件下饲育的幼虫头... 草地螟地面种群一般在夜间活动。成虫以21:00时至午夜在蜜源植物丰富的植被环境内活动最为频繁,在多种杂草和作物上产卵,卵多产在幼虫寄主植株的中、下部。幼虫3龄前多在卵寄主植物上栖息取食。测定了20℃和30℃恒温条件下饲育的幼虫头部、胸部宽度和身体长度。提出鉴别草地螟幼虫龄期时应按幼虫的头宽再辅以体长或胸宽,田间幼虫发生调查应侧重成虫活动频繁、幼虫喜食植物较多的植被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幼虫发育 草地螟寄主
下载PDF
多通道昆虫飞行磨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宇 陈钟荣 +1 位作者 潘帅 高月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779-4782,共4页
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飞行磨的设计。该设计由悬吊支架、数据采集板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板负责将20路昆虫飞行状态上传到计算机,由计算机进对数据进行坐标显示并生成文本文件。另外温湿度传感器还可对吊飞环境实时监测,使实验者在... 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飞行磨的设计。该设计由悬吊支架、数据采集板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板负责将20路昆虫飞行状态上传到计算机,由计算机进对数据进行坐标显示并生成文本文件。另外温湿度传感器还可对吊飞环境实时监测,使实验者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研究虫体飞翔能力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磨 单片机 上位机
下载PDF
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时间格局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微 高月波 +2 位作者 高敬伟 褚剑秋 史树森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3期33-36,共4页
2004年对长春南郊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通过网捕和地面调查共获得节肢动物种类213种,其中天敌98种,害虫63种,中性昆虫52种;利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群落时间格局,结果表明:伴随大豆整个生育期节肢动物群落经历发展、... 2004年对长春南郊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通过网捕和地面调查共获得节肢动物种类213种,其中天敌98种,害虫63种,中性昆虫52种;利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群落时间格局,结果表明:伴随大豆整个生育期节肢动物群落经历发展、鼎盛和衰退3个过程,在高毒化学农药使用后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降低。最后对大豆田害虫生态调控技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节肢动物群落 时间格局 生态调控
下载PDF
吉林省二代粘虫预测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雅杰 高月波 陈瑞鹿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2年第z1期1-3,共3页
以我国东部粘虫 (MythimnaseparataWalker)年发生第二代成虫公主岭地面诱蛾量和同期降雨量的数据为预测因素 ,该世代成虫繁殖的危害种群在吉林省的发生面积为预测目标 ,应用回归相关法研究发生预测的数学模型 ,用Basic语言计算机程序计... 以我国东部粘虫 (MythimnaseparataWalker)年发生第二代成虫公主岭地面诱蛾量和同期降雨量的数据为预测因素 ,该世代成虫繁殖的危害种群在吉林省的发生面积为预测目标 ,应用回归相关法研究发生预测的数学模型 ,用Basic语言计算机程序计算并进行分析与拟合 ,提出了吉林省二代粘虫预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预测预报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