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维规 高照成:世界文学·全球化·世界主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方维规 高照成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0-145,共6页
高照成(下文简称高):方老师,据我所知,您主编的"思想与方法"丛书之一的"地方性与普世性之间的世界文学",作为2015年10月在北师大举办的一次高端国际会议的成果在国内影响颇大。能否请您谈谈当时举办以"世界文学"为主题的这样... 高照成(下文简称高):方老师,据我所知,您主编的"思想与方法"丛书之一的"地方性与普世性之间的世界文学",作为2015年10月在北师大举办的一次高端国际会议的成果在国内影响颇大。能否请您谈谈当时举办以"世界文学"为主题的这样一场国际会议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世界主义 全球化 国际会议 普世性 地方性 北师大
原文传递
殖民时代的特立尼达社会喜剧——奈保尔《米格尔街》与《灵异推拿师》简评 被引量:4
2
作者 高照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8,共4页
在《米格尔街》与《灵异推拿师》两部最早创作的作品中,奈保尔以20世纪上半期特立尼达下层百姓为主角,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殖民统治下岛民的原质生存状态和岛内众多匪夷所思的社会现象。同时,作者对于特立尼达本土文化和印度教文化,乃至西... 在《米格尔街》与《灵异推拿师》两部最早创作的作品中,奈保尔以20世纪上半期特立尼达下层百姓为主角,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殖民统治下岛民的原质生存状态和岛内众多匪夷所思的社会现象。同时,作者对于特立尼达本土文化和印度教文化,乃至西方文明的态度也在这两部作品中得到初步的显现。这两部作品虽稍显稚嫩,却为他中后期的创作奠定了语言、结构和情节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特立尼达 反讽 殖民统治 伽涅沙
下载PDF
“愤怒的青年”与“垮掉的一代”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照成 冯海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5-67,共3页
“愤怒的青年”(TheAngryYoungMan)是指20世纪50-60年代在英国主要由小说家组成的一个文学派别;该派文学发展了19世纪现实主义的叙述风格,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表现了战后英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垮掉的一代... “愤怒的青年”(TheAngryYoungMan)是指20世纪50-60年代在英国主要由小说家组成的一个文学派别;该派文学发展了19世纪现实主义的叙述风格,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表现了战后英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垮掉的一代”(TheBeatGeneration)作为一种文学、文化乃至社会思潮,也发轫于上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该派青年对于社会和主流文化的反叛较“愤怒的青年”更为深刻和全面。文章结合具体作家、作品简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类似点和差异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愤怒的青年" "垮掉的一代" 反叛 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
下载PDF
V.S.奈保尔政治立场略论 被引量:3
4
作者 高照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0,共5页
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的政治立场颇为复杂。依据西方语境中对于知识分子政治立场的区分,奈保尔既不属于"左派",也不能被划为"右派;"独立的观察视角和作家的使命感使他说出了那些看似"政治上不正... 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的政治立场颇为复杂。依据西方语境中对于知识分子政治立场的区分,奈保尔既不属于"左派",也不能被划为"右派;"独立的观察视角和作家的使命感使他说出了那些看似"政治上不正确"(politically incorrect)的话语。与此同时,随着阅历的累积和思想的发展,奈保尔以前的一些激进观点也处于不断的修正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奈保尔 左派 右派 第三世界 普世文明
下载PDF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象征主题 被引量:4
5
作者 高照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8-62,共5页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一般被认为是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最为重要的小说作品之一,同时该作也是为作家本人极为看重的。这篇"狄更斯式"的现实主义小说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作家通过毕司沃斯先生这一形象缅怀...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一般被认为是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最为重要的小说作品之一,同时该作也是为作家本人极为看重的。这篇"狄更斯式"的现实主义小说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作家通过毕司沃斯先生这一形象缅怀了自己父亲卑微的一生,而且通过主人公对于"房子"的孜孜追求表现了后殖民时代的印裔特立尼达人对于家园和身份认同的强烈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司沃斯 父亲 房子 后殖民 追寻 象征
下载PDF
从《河湾》看奈保尔的历史与文化观——兼谈奈保尔的文学思想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照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74-76,共3页
作为当代英语世界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奈保尔善于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为世俗所侵蚀的观察结合于作品之中。他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完全是靠创作实绩而非其他因素。《河湾》,作为其主要代表作品之一,通过主人公对于自身经历的叙述... 作为当代英语世界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奈保尔善于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为世俗所侵蚀的观察结合于作品之中。他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完全是靠创作实绩而非其他因素。《河湾》,作为其主要代表作品之一,通过主人公对于自身经历的叙述,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非洲大陆在殖民体系瓦解以后进入后殖民时期的历史发展图景,其中饱含着作者本人对于后殖民时代的非洲乃至整个第三世界国家历史、文化、民族及政治状况的密切关注和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后殖民 非洲 历史 直觉 独创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阐释——论特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照成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2-67,共6页
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部专著中,针对当代国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怀疑与否定的思潮,从国际社会秩序变化的新语境下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价值,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经济生产的原理、未来社会发... 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部专著中,针对当代国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怀疑与否定的思潮,从国际社会秩序变化的新语境下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价值,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经济生产的原理、未来社会发展图式的观念、不同民族文化与文明的协和关系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指出马克思的正确是基于科学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基础之上的观念。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永远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社会主义 乌托邦 伊格尔顿
下载PDF
试析辜鸿铭《论语》英译中的“不信” 被引量:2
8
作者 高照成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8-53,共6页
"信"应为一切翻译工作的基本和最终的原则;而在典籍英译中,对于古文的正确理解则是做到"信"的基本前提。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曾对儒家文化在海外的早期传播作出过功不可没的贡献。然而,辜氏《论语》译本中也存在... "信"应为一切翻译工作的基本和最终的原则;而在典籍英译中,对于古文的正确理解则是做到"信"的基本前提。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曾对儒家文化在海外的早期传播作出过功不可没的贡献。然而,辜氏《论语》译本中也存在着一些"不信"的成分。而造成这些"不信"的原因主要有为使译文易为西方读者接受而故意变动原文中字词的含义、擅自改变原文的语气、对原文理解不到位及对原文完全误解等几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辜鸿铭 《论语》 英译
下载PDF
《论语》“劳”字议——兼及《诗经》 被引量:1
9
作者 高照成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7-41,90,共6页
文章主要对《论语.里仁》与《论语.泰伯》两章中有关"劳"字的语句进行了语源和语境的分析。在指出当前的许多《论语》译注版本存在不确切解释的同时,提出了自己对于《诗经》和《论语》中有关"劳"字的解释。即,《诗... 文章主要对《论语.里仁》与《论语.泰伯》两章中有关"劳"字的语句进行了语源和语境的分析。在指出当前的许多《论语》译注版本存在不确切解释的同时,提出了自己对于《诗经》和《论语》中有关"劳"字的解释。即,《诗经》中的"实劳我心"和《论语》中"劳而不怨"之"劳"应译为"忧劳"而不是"忧愁"或"劳累";而"恭而无礼则劳"之"劳"则应译为"劳而无功",而不应是"劳倦"或"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诗经》 忧劳 劳而无功
下载PDF
读奈保尔:从《米格尔街》开始
10
作者 高照成 黄芝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4-87,共4页
《米格尔街》是奈保尔早期的一部试笔之作,虽语言和技法都稍显稚嫩,但仍称得上一部不错的短篇小说集。其简洁明快的语言中充满着机智和幽默,人物形象的刻画虽然稍显夸张,但依然可以传达出特立尼达殖民地下层百姓生活的悲欢。文章主要分... 《米格尔街》是奈保尔早期的一部试笔之作,虽语言和技法都稍显稚嫩,但仍称得上一部不错的短篇小说集。其简洁明快的语言中充满着机智和幽默,人物形象的刻画虽然稍显夸张,但依然可以传达出特立尼达殖民地下层百姓生活的悲欢。文章主要分析了其中一些人物的形象和这些形象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格尔街》 奈保尔 特立尼达 殖民统治
下载PDF
《孽子》中的同性恋与父子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照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27-30,共4页
文章认为,除了作者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融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于一体的技巧之外,《孽子》的成功主要还在于作者以娴熟的笔法表现了男同性恋者群体的生存状态及其心路历程这一主题,同时从侧面反映了以父权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
关键词 《孽子》 同性恋 父子关系
下载PDF
原典性实证研究——兼评刘介民《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
12
作者 高照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1期35-37,共3页
文章以刘介民《类同研究的再发现 :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为例 ,探讨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的原典性实证研究 ,涉及到比较文学的观念、思维方式、原典材料。
关键词 原典 实证 研究 个案
下载PDF
格里高尔能否不变形?--解读《变形记》
13
作者 高照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9-30,18,共3页
<变形记>是卡夫卡最为重要的短篇小说,而"异化"则是这篇小说所要反映的主旨.本文主要探讨文中主人公"变形"的原因及作者与主人公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 《变形记》 格里高尔形象 异化 父子关系 文学评论 奥地利 卡夫卡 小说
下载PDF
《在一个自由的国度》简评
14
作者 高照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发表于1971年的《在一个自由的国度》中的同名中篇小说,是出生于特立尼达的印度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2001年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第一部有关后殖民时代非洲混乱状况的虚构性作品。这里的“自由国度(”国内有的评论者认为也可以译作“放... 发表于1971年的《在一个自由的国度》中的同名中篇小说,是出生于特立尼达的印度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2001年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第一部有关后殖民时代非洲混乱状况的虚构性作品。这里的“自由国度(”国内有的评论者认为也可以译作“放任的国度)”其实指的是殖民者撤退之后或行将撤退之时黑非洲大陆国家的部族屠杀、经济的瘫痪、社会的混乱无序和土著人自由的失重等情况。故事同时传达出了当时仍然滞留的欧美白人内心深深的不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非洲 自由 欧洲 殖民者
下载PDF
高职院校的发展重在内涵
15
作者 高照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9-30,共2页
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管理水平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两大基本主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首先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并完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和体制。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强化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在学校发展中的指引性作用。
关键词 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 人才引进 高职教育理论
下载PDF
比较诗学视野中的中国唯美主义思潮
16
作者 高照成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93-96,共4页
文章在比较诗学的理论视野内,探讨了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接受关系。文章认为,中国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是西方文艺思潮、现代中国历史语境和古典诗学传统诸因素互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它才获得了区别于... 文章在比较诗学的理论视野内,探讨了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接受关系。文章认为,中国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是西方文艺思潮、现代中国历史语境和古典诗学传统诸因素互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它才获得了区别于西方文学理论和中国古典诗学中同类观念的话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美主义 现代中国语境 古典诗学 为艺术而艺术
下载PDF
V·S·奈保尔的小说美学观念与实践
17
作者 高照成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27-132,共6页
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发表了一系列小说美学观念,奈保尔认为文学应积极地介入当代社会现实和人生境况;他信赖写作过程中的直觉和激情,强调形式和内容的独创但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虚构;他... 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发表了一系列小说美学观念,奈保尔认为文学应积极地介入当代社会现实和人生境况;他信赖写作过程中的直觉和激情,强调形式和内容的独创但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虚构;他同时认为一定的审美距离感是进行写作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些基本观念构成了奈保尔创作实践的基本原则,也对深入理解这位作家的创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审美距离感 直觉
下载PDF
卡夫卡:生存体验与创作心理
18
作者 高照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卡夫卡的生存体验与创作心理之间有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首先是其家庭和尴尬的父子关系影响了他的创作心理,并在其作品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
关键词 卡夫卡 生存 体验 创作心理 父亲
下载PDF
关于外国文学研究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刘建军教授访谈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照成 刘建军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7-33,共7页
中国成规模的外国文学译介和研究出现于清末民初,这主要源于当时的中国对新的文化思想资源的需要,而且从根本上说,它是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也对中国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说,今天中国的文学创作、研究和评论,都是在... 中国成规模的外国文学译介和研究出现于清末民初,这主要源于当时的中国对新的文化思想资源的需要,而且从根本上说,它是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也对中国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说,今天中国的文学创作、研究和评论,都是在对西方现代文学话语的借鉴并在其影响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当前的文学批评还是要"回到文本",以对抗理论先行的弊端和所谓"宏大理论建构"的空洞性和强烈的个人主观性。文学翻译的目的不仅要使某个特定的文本被母语为其它语言的人所理解,而且还要让其他民族或其他语言系统的人了解到源语文化系统中深层的东西。而所谓世界性的经典文学作品,其实就是被翻译得多的作品,也即具有无限增殖性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世界文学 文学阐释 经典生成
下载PDF
奈保尔创作思想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照成 黄晖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4-98,共5页
V.S.奈保尔是当代英语世界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美国读者最多的文艺期刊——《纽约时报书评》曾多次提及他的名字及作品。作为一位别具一格的作家,奈保尔的创作一直密切关注后殖民社会的现实与人生境况;他信赖创作中的直觉与激情、强调... V.S.奈保尔是当代英语世界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美国读者最多的文艺期刊——《纽约时报书评》曾多次提及他的名字及作品。作为一位别具一格的作家,奈保尔的创作一直密切关注后殖民社会的现实与人生境况;他信赖创作中的直觉与激情、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独创性但反对脱离实际的纯粹虚构;他同时认为,一定的审美距离感是进行写作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创作 现实社会 虚构 独创性 审美距离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