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电站尾调室湿环境控制方案对比分析
1
作者 肖益民 陈露 +2 位作者 高祥骙 俞柯丞 陈川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676,共10页
尾调室作为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湿环境影响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实际工程中发现,尾调室内起雾与冷凝现象严重,内部设备运行和工作人员健康受到影响。本文根据XLD水电站尾调室的实际情况,提出机械通风、冷却除湿、冷却除湿+机械... 尾调室作为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湿环境影响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实际工程中发现,尾调室内起雾与冷凝现象严重,内部设备运行和工作人员健康受到影响。本文根据XLD水电站尾调室的实际情况,提出机械通风、冷却除湿、冷却除湿+机械通风3种湿度控制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3种方案在夏季最不利条件下对湿环境的控制效果,寻找尾调室湿度控制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机械通风方案不能有效解决尾调室湿度过高的问题,端部及底部空气多处呈饱和状态;冷却除湿方案能起到一定除湿效果,但存在风流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中部和端部相对湿度仍不满足要求;冷却除湿+机械通风方案能够使尾调室工作区湿度降至80%以下,室内空气温湿度分布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尾调室 湿度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某水电站尾调室高湿环境散湿量分析和半经验预测方法
2
作者 周益 李娜 +2 位作者 侯春尧 盛卿 高祥骙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1期10-21,共12页
地下水电站尾调室内环境常年高湿,对尾调室合理除湿,保障室内人员和机组设备的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中,尾调室内散湿量的分析和预测是开展除湿工作必不可少的一步。基于实测数据、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总结了某水电站尾调室各... 地下水电站尾调室内环境常年高湿,对尾调室合理除湿,保障室内人员和机组设备的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中,尾调室内散湿量的分析和预测是开展除湿工作必不可少的一步。基于实测数据、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总结了某水电站尾调室各项空气参数的变化规律,计算对比了短期测试和长期测试的散湿量,确定了高湿环境下大空间对流传质系数(以空气含湿量差为基准)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某水电站尾调室的散湿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11月底至次年1月,在入口风速较低的情况下,入口空气温度与围岩换热至出口时上升1.5~2.2℃,入口低湿度空气至出口时接近饱和状态;尾调室内的散湿量是动态变化过程,在11月底处于峰值28~32g/(m^(2)·h),至次年1月不断下降至7~10g/(m^(2)·h);将对流传质系数视为风速和含湿量差的双因素函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给出了拟合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高湿环境 散湿量 对流传质系数
下载PDF
矿井避难硐室热环境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高祥骙 袁艳平 +1 位作者 余南阳 曹晓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7-113,116,共8页
综述了矿井避难硐室热环境的形成及其传热问题解析解、数值解和试验研究情况,分析了围岩初始温度、热物性参数等对硐室热环境的影响及现有避难硐室的降温方式,介绍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避难硐室 热环境 降温方式 围岩初始温度
下载PDF
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4
作者 肖益民 宫卓 高祥骙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2期109-115,共7页
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核心平台课程之一,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为了解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成效与不足,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20道题目,涉及对课程的认识、学习目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 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核心平台课程之一,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为了解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成效与不足,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20道题目,涉及对课程的认识、学习目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以及对教材、课外作业和教学方式的意见等。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本科生认识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足,普遍缺少良好的预习习惯且课堂参与度较低,建议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指出了课程在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改进方向,以期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输配管网 调查问卷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冷凝对隧道通风热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肖益民 毛宏智 +1 位作者 陈军 高祥骙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8-266,共9页
为研究空气水分冷凝现象对隧道通风热压的影响,采用现场实测的某地下通风隧道空气参数以及文献中某隧道自然通风的测试数据,对选用的有限差分法隧道通风传热传质过程及热压计算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隧... 为研究空气水分冷凝现象对隧道通风热压的影响,采用现场实测的某地下通风隧道空气参数以及文献中某隧道自然通风的测试数据,对选用的有限差分法隧道通风传热传质过程及热压计算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隧道入口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通风速度条件下,隧道内空气冷凝现象、沿程空气温度以及热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冷凝会增大空气与壁面的传热量,使隧道内的空气降温速度减慢,导致通风热压变小,并且该影响会随入口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强,随风速提高而减弱;当未发生冷凝时,隧道沿程空气温度分布及热压几乎不受空气湿度的影响。以一个全纵向通风的地下隧道为例,在4~8月,隧道会出现较大范围的冷凝现象,考虑冷凝计算所得热压比不考虑冷凝时低30%,对应的自然风风速平均偏差为0.5 m·s^(-1);在其余月份,不考虑空气冷凝计算所得通风热压与考虑冷凝时相同。因此计算湿热季节通风热压或对应的自然风风速时,应考虑冷凝的影响;其余季节可按不考虑冷凝的方法简化计算隧道热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冷凝 传热传质模型 通风热压 自然通风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