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鞘内注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对痛及针刺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高秀 辛冰牧 +2 位作者 朱崇斌 吴根诚 许绍芬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3-48,共6页
在大鼠电刺激甩尾测痛模型上,应用鞘内注射(it)多巴胺(DA)受体选择性激动剂与拮抗剂,分析大鼠脊髓DA受体亚型D1和D2在痛及针刺镇痛(AA)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正常清醒大鼠,itD2受体选择性激动剂LY171555(LY)或D1/D2受体激... 在大鼠电刺激甩尾测痛模型上,应用鞘内注射(it)多巴胺(DA)受体选择性激动剂与拮抗剂,分析大鼠脊髓DA受体亚型D1和D2在痛及针刺镇痛(AA)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正常清醒大鼠,itD2受体选择性激动剂LY171555(LY)或D1/D2受体激动剂阿朴吗啡(APO)有镇痛作用(呈剂量依赖式增加),并加强AA,而itD1受体选择性激动剂SKF38393(SKF)对痛及AA均无影响;itD1受体选择性桔抗剂SCH23390(SCH)或D2受体选择性拮抗剂舒必利(Sul)均减弱AA的效应。结果提示,在脊髓水平,D2受体参与痛觉的调制,兴奋D2受体时有镇痛作用并增强AA;兴奋D1受体时显示不出参与作用,但阻断D1受体能抑制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胺体 镇痛 鞘内注射 针刺疗法
下载PDF
硬粒小麦品种Waskana和Waskowa对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和H.avenae)的抗性 被引量:7
2
作者 高秀 崔磊 +5 位作者 李洪连 王晓鸣 唐文华 Robert L. CONNER 林小虎 李洪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1-577,共7页
禾谷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是一类重要的土传小麦病原线虫,危害我国小麦的主要是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我国对这些病原线虫的抗性资源十分缺乏,寻找新抗源是当前抗性育种的重要... 禾谷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是一类重要的土传小麦病原线虫,危害我国小麦的主要是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我国对这些病原线虫的抗性资源十分缺乏,寻找新抗源是当前抗性育种的重要工作。本研究通过3年的田间病圃和温室接种鉴定,发现加拿大的硬粒小麦品种Waskana和Waskowa对H.filipjevi(河南许昌群体,Hfc-1致病型)和H.avenae(河南荥阳群体,Ha43致病型)都表现很强的抗性,单株孢囊数显著少于感病的普通小麦品种矮抗58、石4185和温麦19。显微观察可见,虽然2种线虫的幼虫都能够侵入Waskana和Waskowa的根组织内,但是根内的线虫数量显著少于感病对照普通小麦品种,最终在根系上形成的可见孢囊数量也较少。Waskana和Waskowa对2种病原线虫的抗性为我国抗CCN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了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新抗源。根据南澳大利亚研究所的土传病害检测服务系统对土壤中病原线虫的分子检测结果,抗CCN品种Waskana和Waskowa根际土壤中的线虫虫卵量低于感病小麦品种,因此种植后可能降低土壤中禾谷孢囊线虫危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粒小麦 禾谷孢囊线虫 HETERODERA filipjevi H.avenae 抗病性
下载PDF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高秀 薄天慧 赵伟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44例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透析(Fresenius FX60-FX80,超纯透析液)治疗1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试验前(0...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44例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透析(Fresenius FX60-FX80,超纯透析液)治疗1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试验前(0月)、试验后6个月与试验后12个月皮肤瘙痒程度,及透析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磷(P)、血钙(Ca)、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高通量透析6、12个月后较低通量透析时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分,4±2分比7±3分,F=5.960,P=0.000),且两两比较显示高通量透析后12个月与6个月比较,皮肤瘙痒评分亦存在差异(5±2分,4±2分,P=0.000)。血BUN、Cr、UA、Ca等生化指标在转化为高通量透析后,与低通量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ALB、iPTH、P、Hb、Hct%等指标在2种透析状态下有明显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减轻患者的皮肤瘙痒,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可能会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生化指标
下载PDF
矿物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旋流段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3
4
作者 高秀 马子龙 刘长青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研究矿物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旋流段的分布规律,采用不同的浮选体系:正浮选采用黄铁矿-石英(目的矿物为重矿物)体系;反浮选采用磁铁矿-石英(目的矿物为轻矿物)体系,并对旋流段中矿、尾矿进行矿物分布、粒度分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矿物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旋流段的分布规律,采用不同的浮选体系:正浮选采用黄铁矿-石英(目的矿物为重矿物)体系;反浮选采用磁铁矿-石英(目的矿物为轻矿物)体系,并对旋流段中矿、尾矿进行矿物分布、粒度分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浮选柱旋流段,矿化后目的矿物整体密度降低向中心运动,非目的矿物和未矿化的目的矿物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边壁运动;中矿循环压力是影响循环中矿和尾矿品位差异的关键因素,改变循环压力,可以提高矿物与气泡的碰撞概率,使正浮选中矿、尾矿差异越来越大,反浮选中矿、尾矿差异越来越小。在浮选柱旋流段,无论改变矿浆浓度还是中矿循环压力,正反浮选中矿的平均粒度都小于尾矿,及细颗粒集中在旋流段的中心,粗颗粒集中的旋流段的边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 旋流力场 矿物分布 粒度分布
下载PDF
电针后大鼠中枢多巴胺D_1和D_5受体mRNA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秀 李晓艳 +1 位作者 许绍芬 吴根诚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46-49,共4页
应用原位杂交、放射自显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检测电针(EA)后10h及24回时大鼠中枢多巴胶(DA)D1和D5受体信使RNA(mRNA)的变化.结果显示:EA后10h脊瞩D1和D5受体mRNA有明显增高,24h时进一步增高;而脑内D1和D5受体mkNA需至24... 应用原位杂交、放射自显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检测电针(EA)后10h及24回时大鼠中枢多巴胶(DA)D1和D5受体信使RNA(mRNA)的变化.结果显示:EA后10h脊瞩D1和D5受体mRNA有明显增高,24h时进一步增高;而脑内D1和D5受体mkNA需至24回时才有显著增高。结果提示,在转录水平,EA可加强大鼠中枢D1和D5受体基因的表达,使这些受体合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镇痛 多巴胺受体 原位杂交 放射自显影
下载PDF
脚掌内注射角叉菜胶对中枢多巴胺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秀 张玉秋 +1 位作者 张玲妹 吴根诚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6-207,共2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examine changes of ex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 of dopamin e and its metabolite homovanillic acid in the striatum, the 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 and the dorsal horn of lumbar spinal cord...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examine changes of ex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 of dopamin e and its metabolite homovanillic acid in the striatum, the 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 and the dorsal horn of lumbar spinal cord following intraplantar injecti on of ca rrageenan. In vivo microdialysis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 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traplantar injection of carrageen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opamine or homovanillic acid l evels in the different central regions.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cen tral dopamine system (at least including ascending nigrostriatal pathway and des cending A 11 --the dorsal horn fibers) could be activated following intrap lantar injection of carrageenan, while the resultant activation probably mediate d antinocice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多巴胺 角叉菜胶 脚掌内注射 动物实验 痛觉
下载PDF
中枢多巴胺系统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高秀 吴根诚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1年第4期309-311,共3页
中枢多巴胺 (DA)系统参与痛觉调制的作用已得到肯定。但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 ,所得结果也有较大差异。不同的中枢部位或核团不同DA受体亚型介导的痛觉调制作用不尽相同。
关键词 多巴胺 痛阈 给药系统 中枢给药 核团给药 神经调节剂
下载PDF
脊髓DAD_2受体介导的抗炎症痛作用与中枢阿片肽系统的关系
8
作者 高秀 张玉秋 吴根诚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3-214,共2页
In the previous work, we found that DAD 2 receptors in the spinal cord could me diat e significant anti hyperalgesic effect. But the mechanism is not clear.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the intrathecal injection and fl... In the previous work, we found that DAD 2 receptors in the spinal cord could me diat e significant anti hyperalgesic effect. But the mechanism is not clear.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the intrathecal injection and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 tion (FISH) wi th fluorescentimmunohistochemical (FIH) double staining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ti hyperalgesic effects mediated by D 2 r eceptors and central opioid system. First, the effect of i.t. 5 mM naloxone on the anti hyperalgesia of i.t. D 2 rec eptor agonist LY171555 was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loxone produced c omplete antagonism on the anti hyperalgesia mediated by D 2 receptors in the s pinal cord, and suggested that opioid receptors may be activated when the D 2 r eceptors in the spinal cord mediated anti hyperalgesia. FISH with FIH double staining was used to look for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 en D 2 receptors and the opioid system in the spinal cord. In dorsal horn, we o bserved the colocalization of D 2 mRNA and ENK neur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 2 receptor mRNA and ENK IR double labeled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 ed at 8 hr after i.t. carrageenan. From these results, we concluded that the anti hyperalgesic effect mediat ed by D 2 receptors in the spinal cord is related to the opioid system, D 2 r eceptors may produce a direct action on ENK interneur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DAD2受体 炎症痛 阿片肽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血清CXCL9、sCD163、SP-D含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近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邓宝娟 李生香 +1 位作者 刘娜娜 高秀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2026-202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163(sCD163)、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含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近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进行... 目的分析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163(sCD163)、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含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近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老年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访3个月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75)、预后不良组(n=35)。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ECOPD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预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血清CXCL9、sCD163、SP-D老年AECOPD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APACHEⅡ评分、血清CXCL9、sCD163、SP-D水平分别为(25.47±6.52)分、(12.16±3.21)pmol/L、(145.56±30.12)pg/mL、(137.21±35.47)μg/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7.42±5.84)分、(9.45±3.12)pmol/L、(104.54±25.37)pg/mL、(113.45±30.6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APACHEⅡ评分、血清CXCL9、sCD163、SP-D是老年AECOPD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经ROC曲线分析证实APACHEⅡ评分、血清CXCL9、sCD163、SP-D均可用于老年AECOPD近期预后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3、0.821、0.815、0.840,均有较高预测价值(P<0.05)。结论血清CXCL9、sCD163、SP-D水平升高将增加老年AECOPD患者近期预后不良风险,可将以上指标用于预测老年AECOPD患者近期预后,可获得较高敏感度与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CXC趋化因子配体9 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163 肺表面活性蛋白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预后
下载PDF
电针对神经痛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向红 王彦青 +1 位作者 高秀 吴根诚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0-212,共3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systematically carried out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elect roacupuncture on neuropathic pain and to investigate the preliminary molecular m echanism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nalgesia in neuropathi... The present study was systematically carried out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elect roacupuncture on neuropathic pain and to investigate the preliminary molecular m echanism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nalgesia in neuropathic pain by using behaviora l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In CCI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rats, hyperalgesia score is used as the sig n of neuropathic pain. Pain threshold after immediate electroacupuncture(EA) and the next day after repeated electroacupuncture was observed to investigate effe 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hyperalgesia score of neuropathic pain. It showed th at on day 7 after CCI operation, controlateral EA of "Huantiao"(GB 30) and "Y anglingquan"(GB 34) acupoints (4 and 20 Hz alternately, 2.5 sec and 5 sec respe ctively, ≤1 mA, 30 min) immediately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hyperalge sia score in neuropathic pain rats. When EA was given (the same as the former) o n day 9,11,13,16,18,20,23,25,27 after CCI operation, hyperalgesia score was obse rved the following day. The more EA was given, the higher the hyperalgesia score became, which showed an accumulative effect. It is thus suggested that EA ca n produce immediate analgesia in neuropathic pain rats, and have ac cumulative effects. Based on these, we will continu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OMC mRNA in arcuate hypothalamic nucleus and the expression of ppOFQ mRNA in dorsal horn in neuropathic pain rats after EA treat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POMC mRNA in arcuate hypothalamic nucleus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n day 7 a fter CCI operation, and had downward trend later. On day 7 after operation, the POMC mRNA expression was enhanced immediately and markedly 8 hours after one E A treatment. After repeated EA stimulation in neuropathic pain rats, the POMC mRN A expression was continually and obviously increased.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 at the continual increase of brain POMC mRNA expression might be one of the impo rtant factors involving EA analgesia in ne uropathic pain.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ppOFQ mRNA in ipsilateral dorsal horn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on day 7 after CCI operation, and recovered a littl e later on. On day 7 after CCI operation, the ppOFQ mRNA expression in ipsilater al dorsal horn was immediately and markedly enhanced 8 hours after one EA treatm ent. After repeated EA stimulation in neuropathic pain rats, the ppOFQ mRNA expr ession was continually and obviously increased to normal. These results suggeste d that the recovery of spinal ppOFQ mRNA might be another important mechanism of EA analgesia in neuropathic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神经痛 针刺疗法 分子生物学 坐骨神经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不同抗性小麦根与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互作的表型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崔磊 高秀 +4 位作者 王晓鸣 简恒 唐文华 李洪连 李洪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9-1017,共9页
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是最近在我国新发现的小麦病原线虫,在黄淮冬麦区对小麦生产构成威胁。2009—2011年2个生长季在河南省许昌市进行的田间病圃抗性鉴定中,小麦-黑麦6R(6D)染色体代换系(带有抗病基因CreR)对H.filipje... 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是最近在我国新发现的小麦病原线虫,在黄淮冬麦区对小麦生产构成威胁。2009—2011年2个生长季在河南省许昌市进行的田间病圃抗性鉴定中,小麦-黑麦6R(6D)染色体代换系(带有抗病基因CreR)对H.filipjevi Hfc-1致病型表现高抗反应型(HR),小麦品种太空6号表现中抗反应型(MR),其亲本品种豫麦49表现高感反应型(HS)。利用Pluronic F-127胶体为介质,研究了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根尖对线虫的吸引性。结果显示,无论品种的抗性水平如何,其根尖单独存在时均能够吸引线虫的二龄幼虫;当3个品种(系)的根尖同时存在时,6R(6D)根尖吸引的二龄幼虫数量显著少于太空6号和豫麦49。采用酸性品红-次氯酸钠染色法观察线虫对根系的侵染,发现不论抗性水平高低,二龄幼虫都能侵入寄主根的组织,但至侵染后期,6R(6D)和太空6号根中的线虫数量显著少于豫麦49。这些结果表明,虽然线虫能够侵入抗病品种的根组织,但是大部分二龄幼虫却不能继续发育而形成孢囊。这为了解小麦对H.filipjevi的抗性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菲利普孢囊线虫 抗病性 侵染 吸引 小麦-线虫互作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神经痛痛敏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向红 王彦青 +1 位作者 高秀 吴根诚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从单次电针实验和多次电针实验两方面 ,观察电针对神经痛大鼠痛敏分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轻微结扎一侧大鼠坐骨神经的神经痛模型 ,以光热辐射引起的大鼠双下肢抬脚潜伏期的差值作为神经痛的指标 (痛敏分数 )。结果 :即刻电针可明... 目的 :从单次电针实验和多次电针实验两方面 ,观察电针对神经痛大鼠痛敏分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轻微结扎一侧大鼠坐骨神经的神经痛模型 ,以光热辐射引起的大鼠双下肢抬脚潜伏期的差值作为神经痛的指标 (痛敏分数 )。结果 :即刻电针可明显减小神经痛大鼠的痛敏分数绝对值 ,随着电针次数的增加 ,大鼠痛敏分数绝对值逐渐恢复 ,呈现出累积效应。结论 :电针对神经痛大鼠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鼠 神经痛 痛敏分数
下载PDF
光照与温度对拟南芥tak基因表达与LHC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蒋佳宏 王东 +2 位作者 胡源 高秀 杜林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2-1207,共6页
TAK1和TAK2是拟南芥核基因编码的蛋白激酶,TAK1可能参与植物状态转换中LHCⅡ蛋白磷酸化的调控.根据TAK1蛋白序列,合成了一段含12个氨基酸残基的亲水短肽,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并免疫家兔得到TAK1抗体.经免疫双扩散和蛋白质印迹检测,... TAK1和TAK2是拟南芥核基因编码的蛋白激酶,TAK1可能参与植物状态转换中LHCⅡ蛋白磷酸化的调控.根据TAK1蛋白序列,合成了一段含12个氨基酸残基的亲水短肽,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并免疫家兔得到TAK1抗体.经免疫双扩散和蛋白质印迹检测,该多肽抗体效价和特异性较高.借助TAK1抗体以及磷酸化抗体进行杂交试验,结合特异引物进行半定量PCR,研究了光照与温度对拟南芥tak1和tak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强与温度调节LHCⅡ蛋白磷酸化,也会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影响tak1和tak2基因表达.LHCⅡ蛋白磷酸化对光响应趋势与TAK1蛋白水平变化相同.此外,低光照促进tak2基因表达,tak2基因转录表达受温度的影响较小.tak1和tak2基因表达调控方式不同,可能与启动子响应元件的不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1 TAK2 LHC Ⅱ磷酸化 合成多肽 基因表达 光照与温度影响
下载PDF
曲马多加强针刺对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虹 马飞 +1 位作者 高秀 吴根诚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曲马多对关节炎大鼠热痛敏的镇痛作用及曲马多对针刺镇痛的影响。方法 :在完全弗氏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上采用辐射热缩腿反射的方法 ,以痛敏分数作为观察指标 ,分别腹腔注射 (i.p .) 5mg·kg- 1 ·d- 1 、1 0m...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曲马多对关节炎大鼠热痛敏的镇痛作用及曲马多对针刺镇痛的影响。方法 :在完全弗氏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上采用辐射热缩腿反射的方法 ,以痛敏分数作为观察指标 ,分别腹腔注射 (i.p .) 5mg·kg- 1 ·d- 1 、1 0mg·kg- 1 ·d- 1 、2 0mg·kg- 1 ·d- 1 曲马多和 1 0mL·kg- 1 ·d- 1 生理盐水 1 0天 ,记录每次给药 2 4hr后痛敏分数变化。继而选择 1 0mg·kg- 1 ·d- 1 曲马多与电针合用 ,观察单独应用 1 0mg·kg- 1 ·d- 1 曲马多、单独应用电针、曲马多与电针合用及1 0mL·kg- 1 ·d- 1 生理盐水四组 (均为 1 0天 ) ,每次给药或 /和电针 2 4hr后痛敏分数变化。结果 :i.p .5mg·kg- 1 ·d- 1 曲马多连续应用 1 0天时 ,大鼠痛敏分数无明显变化 ;i.p.1 0mg·kg- 1 ·d- 1 曲马多 9天时大鼠痛敏分数显著提高 ;i.p .2 0mg·kg- 1 ·d- 1 曲马多 6天时大鼠的痛敏分数显著提高 ;单独应用电针 8天时大鼠痛敏分数显著提高 ;i.p.1 0mg·kg- 1 ·d- 1 曲马多与电针合用 4天时可明显提高大鼠痛敏分数。结论 :长期应用曲马多对慢性炎症痛大鼠具有镇痛作用 ,呈剂量相关性 ;曲马多与电针合用可加强电针的镇痛作用 ,并降低曲马多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针刺 关节炎 镇痛作用 痛觉调制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敏 高秀 +4 位作者 刘建华 阎福芝 徐静 李春明 李亚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恶化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1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终点肌酐是否高于初始肌酐2倍,分为肾功能恶化组、肾功能非恶化组,分别检测两组贫血、血脂、营养不良、炎症指标等变化。...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恶化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1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终点肌酐是否高于初始肌酐2倍,分为肾功能恶化组、肾功能非恶化组,分别检测两组贫血、血脂、营养不良、炎症指标等变化。结果采用二分类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3个危险因素,即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C反应蛋白(CRP)(β=0.783、0.701、0.644);2个保护性因素,即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β=-0.145、-0.267)。结论TC、TG、CRP是促进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Hb、ALB是其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疾病恶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酸碱法提纯隐晶质石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长青 高秀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9-331,共3页
采用碱熔酸浸的化学提纯方法对嵌布粒度的较细隐晶质石墨进行处理,主要研究了不同的碱熔条件和酸浸条件对隐晶质石墨提纯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原矿固定碳含量为82.67%,经碱熔酸浸处理,最终得到了固定碳含量为93.42%的高纯度石墨。... 采用碱熔酸浸的化学提纯方法对嵌布粒度的较细隐晶质石墨进行处理,主要研究了不同的碱熔条件和酸浸条件对隐晶质石墨提纯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原矿固定碳含量为82.67%,经碱熔酸浸处理,最终得到了固定碳含量为93.42%的高纯度石墨。说明碱熔酸浸的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隐晶质石墨的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晶质石墨 碱熔 酸浸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汀治疗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脉搏波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敏 魏玉杰 +3 位作者 高秀 李晓帆 耿兴花 曹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胶囊联合阿托伐汀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脉搏波速度(PWV)的影响。方法将96例CKD伴有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缬沙坦胶囊联合阿托伐汀(治疗组)及单独口服缬沙坦(对照组)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PWV、血压、心率、... 目的观察缬沙坦胶囊联合阿托伐汀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脉搏波速度(PWV)的影响。方法将96例CKD伴有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缬沙坦胶囊联合阿托伐汀(治疗组)及单独口服缬沙坦(对照组)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PWV、血压、心率、服药状况及不良反应,并检测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PWV、血脂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均下降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汀治疗可以改善CKD患者PW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学 缬沙坦 阿托伐汀 脉搏波速度
下载PDF
探讨高通量血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薄天慧 高秀 赵伟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537-539,共3页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叶酸(Fol)、维生素B12(VitB12)及部分生化指标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本组44例为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low flux h...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叶酸(Fol)、维生素B12(VitB12)及部分生化指标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本组44例为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low flux hemodialysis,LFH)患者,转换为HFD治疗1年。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透析前、透析后6、12个月透析前Fol、VitB12、Hb、Hct、Cr、BUN、P、Ca、iPTH、ALB、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HFD后6、12个月较LFD时VitB12、Fol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UN、Cr、Ca等生化指标在转化为HFD后,与LF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iPTH、P、Hb、Hct等指标在两种透析状态下有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D治疗后Fol、VitB12有增加趋势,进而改善贫血和营养不良,可能会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清叶酸 维生素B12 High flux hemodialysis(HFD) VITAMIN B12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薄天慧 高秀 赵伟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533-535,共3页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D)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症的影响。方法 4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HFD)和观察组(HFD+HP),在试验前及试验1、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瘙痒症状进行评分,同时检测透前Cr、BUN、P、Ca、iPTH...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D)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症的影响。方法 4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HFD)和观察组(HFD+HP),在试验前及试验1、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瘙痒症状进行评分,同时检测透前Cr、BUN、P、Ca、iPTH、ALB、CRP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瘙痒症状在1个月、3个月时均明显改善[(5±1)分vs.(6±1)分;(3±1)分vs.(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UN、Cr、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ALB、iPTH、P在2种血液净化模式下有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D+HP能减轻患者的皮肤瘙痒,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营养不良,进而可能会提高血液透析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皮肤瘙痒
下载PDF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中血压升高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静艳 赵伟 +1 位作者 薄天慧 高秀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8期712-714,共3页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44例透析中血压升高的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透析(Fresenius FX60-FX80,超纯透析液)治疗1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44例透析中血压升高的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透析(Fresenius FX60-FX80,超纯透析液)治疗1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试验前(0月)、试验后6个月与试验后12个月透析过程中发生高血压的人次,及透后体重(W)、心胸比、服用降压药物种类及透前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磷(P3-)、血钙(Ca2+)、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高通量透析6、12个月后较低通量透析时透析过程中发生高血压的人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次/人vs 1次/人vs 0.5次/人,F=41 522,P=0.000),且生化指标CRP、Alb、i PTH、P3-、Hb、Hct%等在两种透析状态下有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可能能减少患者的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发生次数,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可能会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透析中血压升高 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