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相组成对W/O型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聚媛 台秀梅 +3 位作者 刘慧民 马晓原 高续 罗毅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886,共8页
以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为乳化剂,采用均质乳化法制备W/O型Pickering乳液,通过偏光显微镜、表面张力仪、接触角测量仪和流变仪研究了油脂的极性、流变改性剂对W/O型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极性油脂,极... 以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为乳化剂,采用均质乳化法制备W/O型Pickering乳液,通过偏光显微镜、表面张力仪、接触角测量仪和流变仪研究了油脂的极性、流变改性剂对W/O型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极性油脂,极性油脂制备出来的W/O型Pickering乳液液滴更小,稳定性能更优,其中霍霍巴油制备的Pickering乳液粒径分布较窄,形状均一,稳定性好;添加流变改性剂后,Pickering乳液的粒径有一定的下降,常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均有小幅度提升,对于不同的油脂,与之结构上存在相似性的流变改性剂对粒径的降低及稳定性的提高效果较好。不同油脂制备的W/O型Pickering乳液均为非牛顿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Pickering乳液的黏度降低,并且所有Pickering乳液的弹性模量(G')高于黏性模量(G''),均为凝胶乳液,线性黏弹区为0.001%~0.100%,添加流变改性剂后,Pickering乳液的黏度上升,剪切稀化现象基本不变,但线性黏弹区增大,可能与Pickering乳液的粒径和油水界面能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型Pickering乳液 乳液液滴粒径 稳定性 流变性能
下载PDF
人工智能定量参数预测直径≤2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 被引量:2
2
作者 谢玉海 李小虎 +5 位作者 侯唯姝 顾晓艳 钱银锋 高续 胡东 游利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88-1292,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定量参数预测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4月太和县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的肺腺癌患者80例共90个结节,其中原位癌8个、微浸润腺癌3...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定量参数预测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4月太和县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的肺腺癌患者80例共90个结节,其中原位癌8个、微浸润腺癌34个、浸润性腺癌48个,将其分为研究组(浸润性腺癌)和对照组(原位癌及微浸润腺癌)。比较两组体积、三维长径、最大面面积、最大CT值、最小CT值、平均CT值等人工智能定量参数的差异,评估定量参数对肺腺癌侵袭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体积、三维长径、最大面面积、最大CT值、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和最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维长径(优势比2.020,P=0.034)、最大CT值(优势比1.008,P=0.013)是预测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侵袭性的独立影响因子。由三维长径和最大CT值构建的回归模型预测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901,阈值为2.432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和71.43%。结论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对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以三维长径和最大CT值建立的联合模型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人工智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耀 谢玉海 +2 位作者 高续 胡东 顾晓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4例肺结节患者,其中良性肺结节64例(良性组),恶性肺结节患者60例(恶性组),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均予以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检查(comouter-aided diagnosis,CAD),分析...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4例肺结节患者,其中良性肺结节64例(良性组),恶性肺结节患者60例(恶性组),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均予以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检查(comouter-aided diagnosis,CAD),分析计算机辅助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CAD检查对于良性组、恶性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88%、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的结节最大径、倍增时间、恶性概率分别为(1.26±0.31)cm、(1176.35±260.27)天、(29.89±3.45)%,恶性组的结节最大径、倍增时间、恶性概率分别为(0.98±0.12)cm,(536.28±179.57)天、(86.57±8.34)%,良性组的结节最大径、倍增时间均高于恶性组,而恶性概率低于恶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肺结节非浸润者的结节最大径、恶性概率均低于恶性肺结节浸润者,而倍增时间高于恶性肺结节浸润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检查肺结节的影响因素包括结节最大径、倍增时间、恶性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节的性质应用(AI),可获得肺结节的倍增时间和恶性概率,同时可对肿瘤浸润情况予以评估,具有高效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浸润程度 倍增时间 恶性概率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及治疗指导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续 蒋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3期221-222,共2页
目的:研究颅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256层螺旋C T血管造影诊断技术具有的诊断效果及治疗指导方式。方法:采取56例颅脑血管患者参与实验的方式证明具有的效果,血管造影把原数数据处理并重建,把重建的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者手术的结果进... 目的:研究颅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256层螺旋C T血管造影诊断技术具有的诊断效果及治疗指导方式。方法:采取56例颅脑血管患者参与实验的方式证明具有的效果,血管造影把原数数据处理并重建,把重建的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者手术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56层螺旋C T血管造影具有的诊断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发生血管性病变48例,无异常患者8例,从数值可以得到检出率为85.71%。48例血管性病变患者中,检测出20例脑动脉瘤、4例动静脉畸形、18例脑动脉狭窄或者闭塞、5例烟雾病,诊断准确率为97.92%(47/48)。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血管疾病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诊断效果 治疗指导
下载PDF
CT及CTA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高续 蒋哲 +1 位作者 张汇斌 邓艳丽 《安徽医学》 202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CT血管造影(CTA)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太和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57例,按早期血肿是否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n=49)、非血肿扩大组(n=108),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CT血管造影(CTA)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太和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57例,按早期血肿是否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n=49)、非血肿扩大组(n=108),回顾性分析其CT、CTA影像资料,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混合征、CTA斑点征及其联合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并基于CT、CTA影像建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血肿扩大组中血肿部位在丘脑比例、基线血肿体积、血肿形态不规则比例、CT混合征及CTA斑点征比例高于非血肿扩大组(P<0.05);CT混合征、CTA斑点征联合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高于单一CT混合征、CTA斑点征,对应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9.39%、73.1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模型,其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AUC为0.902,并高于CT混合征联合CTA斑点征,以0.231为临界值,其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84%、76.85%。结论单一CT混合征、CTA斑点征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效能欠佳,联合预测可获得一定效能,但基于CT混合征、CTA斑点征建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预测模型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血管造影 脑出血 血肿
下载PDF
排水沥青路面排水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续 《四川水泥》 2023年第6期235-237,240,共4页
排水沥青路面具有利于城市排涝、利于生态环保、降低噪音污染、提高行车安全性等特点。为了提高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水平,计算出路面入渗强度和渗透模型;分析空隙率和横断面、纵断面等道路几何参数对排水沥青路面排水能力的影响规律。依... 排水沥青路面具有利于城市排涝、利于生态环保、降低噪音污染、提高行车安全性等特点。为了提高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水平,计算出路面入渗强度和渗透模型;分析空隙率和横断面、纵断面等道路几何参数对排水沥青路面排水能力的影响规律。依托某城市主干路排水沥青路面PAC-13,利用软件ABAQUS定量研究排水路面厚度及横坡坡度对路面排水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排水沥青路面横坡为0,路面厚度对其排水能力影响不大,而随着路面横坡的增大,各位置的排水能力均会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沥青 排水机理 空隙率 线形指标
下载PDF
CTA和CTP评价AIS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及脑灌注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吴磊 胡东 +2 位作者 高续 曹雪花 刘静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783,共6页
本研究探讨CT血管成像(CTA)、全脑CT灌注成像(CTP)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及脑灌注情况的价值,并分析CTA、CTP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选取139例AIS患者接受256层螺旋CT扫描;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患者分为良好组... 本研究探讨CT血管成像(CTA)、全脑CT灌注成像(CTP)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及脑灌注情况的价值,并分析CTA、CTP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选取139例AIS患者接受256层螺旋CT扫描;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患者分为良好组(95例)和不良组(44例)。以DSA侧支循环检出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CTA诊断AIS患者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91.23%;良好组患者的侧支循环程度评分、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速度(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测定值均高于不良组(P<0.05);AIS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高、梗死灶面积较大、脑血管闭塞是其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良好的侧支循环、CBV及CBF脑灌注水平较高,有利于患者后期的预后恢复(P<0.05)。CTA对AIS患者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检出敏感度较高,同时,早期观察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及脑灌注水平,对评估患者预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CT血管成像 全脑CT灌注成像 侧支循环 脑灌注 预后
下载PDF
生态新区低碳交通评价体系及设计策略研究
8
作者 高续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5期168-170,共3页
为了建设经济、绿色、集约型低碳交通体系,文章首先分析了低碳交通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随后基于建成环境要素构建了低碳交通评价体系,并探讨了要素归一法、相关指标分析法、空间聚集程度分析等在低碳交通体系评价中的应用,最后从提高... 为了建设经济、绿色、集约型低碳交通体系,文章首先分析了低碳交通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随后基于建成环境要素构建了低碳交通评价体系,并探讨了要素归一法、相关指标分析法、空间聚集程度分析等在低碳交通体系评价中的应用,最后从提高生态新区建设的开发程度、构建生态新区绿色出行通道、实现新区内“分区而治”、加强新区内居民的出行引导四方面提出了生态新区低碳交通设计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新区 低碳交通 出行体系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基于MNL模型的定制公交选择研究
9
作者 高续 《西部交通科技》 2016年第2期92-95,108,共5页
文章通过定制公交出行意向调查,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选择了费用、车内时间、车外时间及出行者相关属性作为效用变量,构建了包含多种交通方式选择枝的MNL模型,并借助BIOGEME软件进行参数估计,预测出定制公交的分担率。同时,通过灵敏... 文章通过定制公交出行意向调查,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选择了费用、车内时间、车外时间及出行者相关属性作为效用变量,构建了包含多种交通方式选择枝的MNL模型,并借助BIOGEME软件进行参数估计,预测出定制公交的分担率。同时,通过灵敏度分析,考虑不同因素变化时所引起的定制公交选择概率的变化,为定制公交的合理运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制公交 出行选择 多项Logit模型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城市高架快速路车头时距研究
10
作者 高续 《交通科技》 2015年第5期145-148,共4页
城市高架快速路与普通城市道路在车辆通行、车辆构成、管控规则等方面具有差异。其车头时距的研究方法也存在不同之处。文中分析了车头时距的构成。以成都市二环高架快速路为实例,分析饱和车头时距及不同交通状态下的车头时距。结果表明... 城市高架快速路与普通城市道路在车辆通行、车辆构成、管控规则等方面具有差异。其车头时距的研究方法也存在不同之处。文中分析了车头时距的构成。以成都市二环高架快速路为实例,分析饱和车头时距及不同交通状态下的车头时距。结果表明,交通流由畅通、稳定至拥挤过程中,车头时距呈现先下降,保持一定稳定性的波动后再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 车头时距 交通流状态
下载PDF
CT对侧卧位不同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预后及并发症的评估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德洋 张宏伟 高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CT对在侧卧体位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和直接外侧入路(direct lateral approach,DLA)全髋关节置换术预后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将其... 目的探讨CT对在侧卧体位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和直接外侧入路(direct lateral approach,DLA)全髋关节置换术预后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组)和直接外侧入路(DLA组)每组各40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随访1年,评价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arris),对术后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采用CT检查,评估假体位置、关节囊、假体-骨假界面、关节周围软组织、病理组织特点。结果DA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DLA组,住院时间短于DLA组(P<0.05),DAA组患者在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DLA组(P<0.05),DAA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DL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两组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溶解、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假瘤并发症的CT征象均较为明显。结论在侧卧位下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髋关节功能优于直接外侧入路患者,通过CT检查评估,两组并发症CT征象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检查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晓艳 谢玉海 +2 位作者 高续 张汇斌 尚文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行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检查对冠...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行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检查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CAG检查共检出251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其中轻度狭窄53处,中度狭窄137处,重度狭窄及闭塞病变61处。在CTA检查中,3处轻度狭窄病变未被检出,1处轻度狭窄病变被判断为中度狭窄病变,3处重度狭窄病变被判断为中度狭窄病变。CTA检查诊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93.9%,阳性预测值为94.9%,阴性预测值为94.7%,准确度为94.8%(P<0.01)。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03。在8例因中度狭窄且合并缺血症状的患者中,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中度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诊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准确、简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未明确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指征的患者具有较高的筛查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临界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256iCT定量分析在T2DM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中的判断价值
13
作者 邓艳丽 蒋哲 +2 位作者 高续 哈九大 肖俊成 《安徽医学》 2022年第5期564-567,共4页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256 iCT)定量参数与伴2型糖尿病(T2DM)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T2DM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256 iCT)定量参数与伴2型糖尿病(T2DM)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T2DM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83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256 i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糖代谢指标检测。研究组通过冠状动脉CTA图像判断斑块性质,并对比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患者的CTA定量参数(斑块CT值、左前降支与回旋支夹角、左前降支径线、左前降支截面积、回旋支径线、回旋支截面积);分析256 iCT定量参数与糖代谢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共发现36个非钙化斑块、62个钙化斑块、78个混合斑块。含有非钙化斑块的患者左前降支与回旋支夹角、左前降支径线、左前降支截面积、回旋支径线、回旋支截面积、斑块CT值均低于钙化斑块、混合斑块者(P<0.05),钙化斑块CT值高于混合斑块(P<0.05)。研究组回旋支径线、回旋支截面积、斑块CT值均与糖代谢呈正相关(P<0.05),左前降支与回旋支夹角、左前降支径线、左前降支截面积与糖代谢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T2DM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256 iCT定量参数均有明显差异,且与糖代谢指标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样硬化 斑块性质 糖代谢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急性胰腺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刘伟 高续 +2 位作者 谢玉海 蒋哲 刘士成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目的基于首次发作急性胰腺炎患者增强CT图像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预测急性胰腺炎的复发。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95例,验证组40例。从动脉和静脉期增强CT图像中提取和筛选影像组... 目的基于首次发作急性胰腺炎患者增强CT图像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预测急性胰腺炎的复发。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95例,验证组40例。从动脉和静脉期增强CT图像中提取和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并收集患者临床因素,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影像组学评分模型、临床模型和和联合模型。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ROC曲线下面积(AUC)以及预测指标评价三组模型的预测能力,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用于对比不同模型临床决策的净收益情况。将联合模型制作为列线图,提供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复发风险概率。结果训练组95例患者中有33例复发急性胰腺炎,验证组40例患者中有13例复发,分为复发组46例,非复发组89例。经影像组学特征降维及临床因素筛选,四种最优影像组学特征以及高脂血症和改良CT严重指数两种临床因素被分别用于并构建影像组学评分模型和临床模型。影像组学评分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队列中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效果,并优于临床模型(AUC_(训练组):0.874比0.713,P=0.01;AUC_(验证组):0.822比0.734,P=0.036)。联合模型可提高对胰腺炎复发预测的临床净获益率。结论基于增强CT图像的放射组学评分模型在提高急性胰腺炎复发个体化预测的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临床预防胰腺炎的复发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增强CT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磊 胡东 +2 位作者 高续 曹雪花 谢玉海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ND将其分为END组(n=19)与无...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ND将其分为END组(n=19)与无END组(n=61)。采用CTP检测患者缺血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面积,采用CTA评估患者侧支循环情况。绘制ROC曲线以分析CTP、CTA检查指标及其联合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结果END组缺血区CBF、CBV、TTP面积大于无END组,侧支循环不良发生率高于无END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缺血区CBF、CBV、TTP面积及侧支循环不良单独预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AUC分别为0.742〔95%CI(0.615,0.870)〕、0.660〔95%CI(0.499,0.821)〕、0.792〔95%CI(0.678,0.906)〕、0.696〔95%CI(0.544,0.847)〕,四者联合预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AUC为0.909〔95%CI(0.837,0.982)〕。结论CTP、CTA检查指标(缺血区CBF、CBV、TTP面积及侧支循环不良)联合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脑梗死 CT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