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突圆蚧虫口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魏初奖 陈顺立 +1 位作者 张飞萍 童应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系统调查研究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松突圆蚧的死亡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降雨对不同虫龄的校正死亡率影响不大;不同树种和不同郁闭度林分的虫口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黑松的虫口数量最高,马尾松次之,湿地松最低,郁闭度高的林分虫... 系统调查研究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松突圆蚧的死亡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降雨对不同虫龄的校正死亡率影响不大;不同树种和不同郁闭度林分的虫口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黑松的虫口数量最高,马尾松次之,湿地松最低,郁闭度高的林分虫口密度大;上半年阳坡虫口高峰出现时间比阴坡早,下半年阴坡虫口高峰出现时间比阳坡早;迎风坡的虫口密度高于背风坡;不同坡位、不同马尾松群丛、不同树龄中松突圆蚧虫口数量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虫口数量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松枯梢病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魏初奖 刘利玲 +3 位作者 林际朗 林世龙 林祥江 郭祥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25-29,共5页
对我省松枯梢病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松枯梢病是松色二孢菌侵染所致,其症状与有关报道基本相似,在我省分布24个县(市、区),为害21种松树.分生孢子一年有3个释放高峰,主要发病时间为4月初至11月中旬,有2~3个发病高峰期,病菌分... 对我省松枯梢病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松枯梢病是松色二孢菌侵染所致,其症状与有关报道基本相似,在我省分布24个县(市、区),为害21种松树.分生孢子一年有3个释放高峰,主要发病时间为4月初至11月中旬,有2~3个发病高峰期,病菌分生孢子产生释放、病害发生发展与温湿度、降雨量密切相关.种子不带菌,但从幼苗直至大树均可受病菌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枯梢病 病原 症状 发生规律
下载PDF
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生命表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初奖 童应华 +1 位作者 陈顺立 张飞萍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7-270,共4页
利用Berryman法组建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生命表,采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法进行关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死亡是该虫种群的关键死亡因子,一龄若虫为关键死亡阶段;其他因子控制作用指数大小依次是未知死亡、捕食、昆虫寄生和病原寄生,说明... 利用Berryman法组建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生命表,采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法进行关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死亡是该虫种群的关键死亡因子,一龄若虫为关键死亡阶段;其他因子控制作用指数大小依次是未知死亡、捕食、昆虫寄生和病原寄生,说明天敌控制作用中,捕食是最重要的控制因子,然而,当地寄生性与捕食性天敌较少,不足以对松突圆蚧自然种群构成有效控制;松突圆蚧种群趋势指数I=4.12>1,种群呈发展趋势;其存活曲线属于Price(1975)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种群生命表 重要因子分析
下载PDF
松突圆蚧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魏初奖 陈顺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2,共4页
采用恒温培养与林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松突圆蚧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突圆蚧各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龄若虫(6.99±0.23)℃,2龄若虫(8.74±1.06)℃,蛹期(13.08±1.56)℃,雌成虫期(9.44±1.... 采用恒温培养与林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松突圆蚧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突圆蚧各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龄若虫(6.99±0.23)℃,2龄若虫(8.74±1.06)℃,蛹期(13.08±1.56)℃,雌成虫期(9.44±1.22)℃,整个生活史(10.47±1.03)℃;有效积温分别为1龄若虫208.30℃.d,2龄若虫200.23℃.d,蛹期77.61℃.d,雌成虫期477.80℃.d,整个生活史810.87℃.d。用有效积温法估测松突圆蚧在福建省各县(市、区)和广东部分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估测值与实际年发生世代数基本相符,可作为松突圆蚧监测预警和防治决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松突圆蚧在我国潜在的适生分布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初奖 陈顺立 乐通潮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为较准确地预测松突圆蚧在我国潜在的适生分布区域,笔者根据松突圆蚧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寄主植物分布状况等,综合分析影响该虫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据此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潜在的适生分布范围,获得了直观、明晰的松突圆蚧潜在... 为较准确地预测松突圆蚧在我国潜在的适生分布区域,笔者根据松突圆蚧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寄主植物分布状况等,综合分析影响该虫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据此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潜在的适生分布范围,获得了直观、明晰的松突圆蚧潜在的适生区分布图及风险等级区划图。结果表明,台湾、广东、澳门、香港、广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及湖南、江西、云南南部地区为松突圆蚧潜在的1级风险区;海南、云南的中部以北地区、湖南与江西的北部、福建东北与西北部、浙江、江苏、安徽、湖北、重庆、贵州、河南、山东和河北中南部、四川东南部、陕西与山西中部以南等地区为松突圆蚧潜在的2级风险区;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中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辽宁的南部为松突圆蚧的3级风险区。据统计,其潜在分布区域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5%,占我国松树分布面积的90%以上,其中1级风险、2级风险和3级风险区域的国土面积占潜在适生分布区国土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8.9%、58.7%和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地理信息系统 适生分布区
下载PDF
福建省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森林病虫害管理对策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初奖 李平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28-132,共5页
初步探讨了森林病虫害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实施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的重要性、指导原则,据此提出福建省当前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 森林病虫害 可持续治理
下载PDF
福建省主要森林病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初奖 《福建林业科技》 1996年第1期22-26,共5页
本文报道了福建省主要森林病害的种类及危害情况,在分析病害发生的特点、趋势和原因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本省病害的对策。
关键词 福建 森林病害 发生趋势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松材线虫对黑松、湿地松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玉惠 叶建仁 +1 位作者 魏初奖 杨小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 2月龄黑松 (Pinusthunbergii)、湿地松 (P .elliottii)幼苗为材料 ,研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感染对松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在接种松材线虫后 ,黑松较湿地松发病快且重 ,黑松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 以 2月龄黑松 (Pinusthunbergii)、湿地松 (P .elliottii)幼苗为材料 ,研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感染对松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在接种松材线虫后 ,黑松较湿地松发病快且重 ,黑松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逐渐降低 ;湿地松内SOD和CAT在接种早期活性增加 ,随后下降。两种幼苗接种后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H2 O2 和丙二醛 (MDA)含量不断增加。H2 O2 和MDA的积累与植株发病速度呈明显正相关。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 活性氧代谢 松材线虫 膜脂过氧化 黑松 湿地松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玉惠 叶建仁 魏初奖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3-87,共5页
松材线虫病[Bursa 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 Nickle) Nickle]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重要的森林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是防止松材线虫病发生、蔓延及传播的技术保证。笔者就国内外对松材线虫病树木... 松材线虫病[Bursa 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 Nickle) Nickle]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重要的森林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是防止松材线虫病发生、蔓延及传播的技术保证。笔者就国内外对松材线虫病树木诊断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 诊断 植物检疫 病原诊断 早期诊断 病木检测
下载PDF
杉木缩顶病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伯葵 魏初奖 +5 位作者 朱克恭 方光明 李桂英 兰林江 李振华 潘长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0-34,共5页
杉木缩顶病病原菌主要是Pestalotiopsis guepinii (Desm.) Stey. ,其次是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这两种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值的范围是28~30℃和pH6~7。它们的分生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所需的最适温度相似。P.guepinii和F.ox... 杉木缩顶病病原菌主要是Pestalotiopsis guepinii (Desm.) Stey. ,其次是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这两种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值的范围是28~30℃和pH6~7。它们的分生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所需的最适温度相似。P.guepinii和F.oxysporum孢子萌发的相对湿度在95%以上是必需的。两者都以天冬酰胺作氮源生长最好且优于PSA;P.guepinii以麦芽糖为碳源生长最好但不及PSA,F.oxysporum在可溶性淀粉和甘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优于PSA;杉木针叶及树皮汁培养基均不及PSA。两者在上述培养基上菌落颜色有很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缩顶病 孢子萌发 菌丝生长
下载PDF
杉木缩顶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伯葵 魏初奖 +2 位作者 朱克恭 方光明 李桂英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308-313,共6页
室内12种杀菌剂筛选结果,多菌灵对杉木缩顶病两种病原菌(Pestalotiopsisguepinii和Fusarium oxysporum)在低浓度下均有很好的抑制菌丝生长能力。在发病高峰前燃放多菌灵烟剂并结合4月初的施硼、钾肥及抚育等林间综合防治方法可使幼林的... 室内12种杀菌剂筛选结果,多菌灵对杉木缩顶病两种病原菌(Pestalotiopsisguepinii和Fusarium oxysporum)在低浓度下均有很好的抑制菌丝生长能力。在发病高峰前燃放多菌灵烟剂并结合4月初的施硼、钾肥及抚育等林间综合防治方法可使幼林的杉木缩顶病的防治效果达64%以上。这种方法能为生产单位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缩顶病 药剂防治
下载PDF
培养基移殖切割器的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伯葵 魏初奖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0-60,共1页
我们研制了一种培养基移殖切割器用于真菌,细菌病原的生态测定和室内药剂筛选,可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试验精确度。 过去移殖带菌培养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无菌刀切割带菌培养基,使培养基块尽可能大小一致,这是很难做到的,另一种是用... 我们研制了一种培养基移殖切割器用于真菌,细菌病原的生态测定和室内药剂筛选,可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试验精确度。 过去移殖带菌培养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无菌刀切割带菌培养基,使培养基块尽可能大小一致,这是很难做到的,另一种是用软木塞打孔器,消毒后在菌落上打孔,再用细打孔器将带菌培养基圆饼顶出来放到准备的平板上去。这种办法切割的带菌培养基的量虽然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移殖 切割器 研制
下载PDF
国外松枯梢病症状类型及发生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利玲 魏初奖 +3 位作者 贺正兴 韩明德 周建良 罗鸣高 《湖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2-84,共3页
根据作者在“国外松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过程中的观察和调查,并参阅有关文献,将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的发病症状归纳为三大类型:干枯型枯梢病、流脂型枯梢病和综合型枯梢病。并对各大类型枯梢病发生特点作简单阐述。
关键词 湿地松 火炬松 枯梢病 症状类型 发生特点
下载PDF
杉木冻害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伯葵 朱克恭 +3 位作者 魏初奖 李桂英 兰林江 方光明 《林业科技开发》 1991年第4期47-48,共2页
近些年杉木冻害在江西、福建、浙江等省时有发生,并造成较大损失.至今只有李晓储(1984)和熊水旺等对杉木冻害作了简要分析外,未见作过详细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江西省德兴县银山林场对冻害的危害、发生的环境因子、树龄、形态及生理等... 近些年杉木冻害在江西、福建、浙江等省时有发生,并造成较大损失.至今只有李晓储(1984)和熊水旺等对杉木冻害作了简要分析外,未见作过详细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江西省德兴县银山林场对冻害的危害、发生的环境因子、树龄、形态及生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冻害的预防作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冻害
下载PDF
松材线虫侵染对马尾松、黑松水分及其相关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玉惠 叶建仁 +1 位作者 魏初奖 潘宏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1-207,共7页
以盆栽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幼苗和离体水培黑松(P.thunbergii)、马尾松为材料,研究了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侵染对寄主水分、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幼苗萎蔫与干旱萎蔫间的差异。松苗和离体枝... 以盆栽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幼苗和离体水培黑松(P.thunbergii)、马尾松为材料,研究了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侵染对寄主水分、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幼苗萎蔫与干旱萎蔫间的差异。松苗和离体枝接种松材线虫后,茎部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早期下降缓慢,中后期加快。叶片变化滞后于茎部,相对含水量的明显下降发生在叶片褐变萎蔫症状出现之后(病害发展后期)。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变化完全随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水分状况是影响受侵植株叶片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决定因子。自然干旱枯萎和由松材线虫侵染引起枯萎的松幼苗,两者从枯萎方式到茎、叶相对含水量的变化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相对含水量 游离脯氨酸 叶绿素 马尾松 黑松
下载PDF
马尾松不同家系营养物质含量与松突圆蚧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顺立 吴晖 +3 位作者 邓招娣 魏初奖 黄振裕 洪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4,共8页
测定马尾松家系中未受松突圆蚧危害植株与受害植株针叶中可溶性糖、总糖、可溶性蛋白、全N、游离氨基酸、粗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探讨营养物质含量与马尾松对松突圆蚧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抗家系全N含量低于中抗和低抗家系;2)受... 测定马尾松家系中未受松突圆蚧危害植株与受害植株针叶中可溶性糖、总糖、可溶性蛋白、全N、游离氨基酸、粗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探讨营养物质含量与马尾松对松突圆蚧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抗家系全N含量低于中抗和低抗家系;2)受松突圆蚧危害的诱导,针叶可溶性糖和总糖含量降低,此诱导反应与家系对松突圆蚧的抗性无关;3)可溶性蛋白、全N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也因松突圆蚧的危害而降低,但这一诱导反应与家系对松突圆蚧的抗性有关,高抗家系降低量大于低抗家系,导致高抗家系受害植株中这几类营养物质的含量低于低抗家系;4)高抗家系受害植株针叶中除精氨酸外的16种氨基酸含量低于低抗家系;5)粗脂肪含量和总糖/全N与马尾松对松突圆蚧的抗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松突圆蚧 抗虫性 营养物质
下载PDF
松材线虫侵染对马尾松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玉惠 叶建仁 魏初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7,共5页
1.5年生马尾松植株接种松材线虫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水平均高于对照,活性高峰通常出现在症状表现前夕,并在植株发病后下降。叶内PAL和POD活性高峰的出现晚于茎,与叶部病害发展一致。茎中酚... 1.5年生马尾松植株接种松材线虫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水平均高于对照,活性高峰通常出现在症状表现前夕,并在植株发病后下降。叶内PAL和POD活性高峰的出现晚于茎,与叶部病害发展一致。茎中酚类物质的含量随着线虫侵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发病时达到高峰。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PAL、POD、PPO3种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松材线虫的侵染明显影响寄主植物的苯丙烷类代谢,由此可知,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发展与松材线虫诱导感病寄主苯丙烷类代谢的异常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酚类物质 马尾松
下载PDF
松幼苗和幼树离体枝对松材线虫侵染的反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玉惠 叶建仁 魏初奖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2,共4页
研究松树幼苗和幼树离体枝对松材线虫侵染的反应,表明组织褐变、失水萎蔫为病害外部症状表现标志;2月龄苗对线虫侵染的反应快速敏感,组织细胞褐变坏死反应明显.而茎已完全木质化的1年生松幼苗和4~5年生幼树离体枝感染松材线虫后,外部... 研究松树幼苗和幼树离体枝对松材线虫侵染的反应,表明组织褐变、失水萎蔫为病害外部症状表现标志;2月龄苗对线虫侵染的反应快速敏感,组织细胞褐变坏死反应明显.而茎已完全木质化的1年生松幼苗和4~5年生幼树离体枝感染松材线虫后,外部症状表现为发病叶褪绿、变红褐色或褐色且萎蔫,症状首先出现在叶基部,很快向叶尖扩展,至整个针叶枯萎死亡.叶部症状的出现标志病害进入发展晚期,寄主已接近完全死亡,茎内失水和细胞褐变坏死已广泛发生.组织细胞褐变坏死反应则直接与线虫的迁移扩散、分布和数量有关.肉眼可见的皮层和髓的褐变通常发生在线虫出现之后,其褐变程度与线虫的数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幼苗 症状 反应
下载PDF
杉木缩顶病及其病原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克恭 沈伯葵 +5 位作者 魏初奖 方光明 李桂英 蓝林江 李振华 潘长征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共4页
杉木缩顶病为害枝、梢顶芽和主梢,症状大体可分4种类型:1.侧枝顶芽感病枯死;2.主梢顶芽枯死,偶而发生梢枯,枝梢丛生;3.主梢顶芽感病后,不定芽大量萌生并相继感病,以致植株顶端萎缩,停止生长;4.枝梢顶芽正常,但其上可产生数个溃疡斑,病... 杉木缩顶病为害枝、梢顶芽和主梢,症状大体可分4种类型:1.侧枝顶芽感病枯死;2.主梢顶芽枯死,偶而发生梢枯,枝梢丛生;3.主梢顶芽感病后,不定芽大量萌生并相继感病,以致植株顶端萎缩,停止生长;4.枝梢顶芽正常,但其上可产生数个溃疡斑,病斑不扩展,不引起枝梢枯死。经组织分离和接种试验,主要病原菌为Pestalotiopsis guepini,其次是Fusarium oxyspo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缩顶病 病原
下载PDF
杉木缩顶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初奖 沈伯葵 +4 位作者 朱克恭 方光明 潘长征 李振华 李桂英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5,21,共3页
杉木缩顶病Pestalotiopsis guepinii(Desm)Stey是近年来较严重的杉木病害之一。它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病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一般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表现症状,6月中旬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到8月下旬病害因高温少雨而减缓发展,... 杉木缩顶病Pestalotiopsis guepinii(Desm)Stey是近年来较严重的杉木病害之一。它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病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一般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表现症状,6月中旬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到8月下旬病害因高温少雨而减缓发展,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而减缓至11月上旬停止发展。30℃以下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一般危害10年生以下的幼林,以3—8年生幼林容易感病;北坡、山脚洼地生长良好的林分发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缩顶病 发病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