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藻酸双酯钠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0年1月—2008年3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藻酸双酯钠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26篇中3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藻酸双酯钠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0年1月—2008年3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藻酸双酯钠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26篇中3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中男性13例(40.62%),女性19例(59.38%);年龄40岁以上占90.62%;全部患者均为静脉滴注方式给药;65.62%的患者在用药中发生过敏性休克,并且在各时间段均有出现,34.38%的患者在用药后发生休克,并且主要在用药后30 m in内;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原患疾病和药物剂量无关。结论:掌握藻酸双酯钠所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将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谷胱甘肽(GSH)预防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OIPN)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GSH对比安慰剂/无任何措施(统称安慰剂组)或其他药物预防OIPN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用改良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合计1 2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GSH组患者奥沙利铂致慢性周围神经毒性(OICPN)总发生率[RR=0.71,95%CI(0.59,0.87),P<0.001]、严重OICPN发生率[RR=0.50,95%CI(0.42,0.60),P<0.001]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奥沙利铂致急性周围神经毒性(OIAP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CI(0.72,1.09),P=0.25];GSH组患者严重OICPN发生率显著高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06,95%CI(1.07,3.99),P=0.03];GSH组与钙镁合剂组患者OICPN总发生率[RR=1.38,95%CI(0.83,2.31),P=0.21]与严重OICPN发生率[RR=1.91,95%CI(0.85,4.30),P=0.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SH可以有效预防OICPN的发生,预防效果与钙镁合剂相当,但在预防严重OICPN方面疗效劣于甲钴胺。
文摘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藻酸双酯钠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0年1月—2008年3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藻酸双酯钠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26篇中3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中男性13例(40.62%),女性19例(59.38%);年龄40岁以上占90.62%;全部患者均为静脉滴注方式给药;65.62%的患者在用药中发生过敏性休克,并且在各时间段均有出现,34.38%的患者在用药后发生休克,并且主要在用药后30 m in内;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原患疾病和药物剂量无关。结论:掌握藻酸双酯钠所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将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