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CI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体外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2
1
作者 魏绪仓 翟欣辉 +2 位作者 韩秀蕊 杨娣娣 赵文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50-1153,共4页
本研究探讨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 本研究探讨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表明: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细胞比率较相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天,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水平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水平高(p<0.01,p<0.05);在5∶1-4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增加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抗白血病活性,有可能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抗白血病免疫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DC-CIK细胞 白血病
下载PDF
脐血树突状细胞对同源CIK细胞生物学活性及抗白血病作用影响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5
2
作者 魏绪仓 翟欣辉 +2 位作者 韩秀蕊 杨娣娣 王岐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946-951,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脐血树突状细胞(DC)对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体外增殖、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对白血病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影响。采集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和CIK细胞按1∶5的比例混合培养,以脐血CIK细... 本研究旨在探索脐血树突状细胞(DC)对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体外增殖、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对白血病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影响。采集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和CIK细胞按1∶5的比例混合培养,以脐血CIK细胞或外周血DC-CIK细胞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活性,ELISA法测定分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表明,脐血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脐血CIK细胞和外周血DC-CIK细胞(p<0.05、p<0.05);脐血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相同条件下CIK细胞明显增多(p<0.05);混合培养3天,脐血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含量均比单纯培养CIK细胞分泌含量高(p<0.01、p<0.05、p<0.05);在2.5∶1-20∶1的效靶比范围内,脐血DC-CIK细胞对各亚型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但对各亚型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无显著性差异,与外周血DC-CIK细胞对白血病杀伤效应相类同。结论:脐血DC可增强同源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抗白血病效应。脐血DC-CIK细胞增殖能力比外周血DC-CIK细胞强,但两者在细胞毒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因脐血较易获得,且输注不易引起严重的排斥反应,因而DC-CIK细胞在免疫治疗方面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共培养 白血病 细胞毒
下载PDF
DC-CI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淋巴瘤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绪仓 连小云 +4 位作者 赵文理 杨娣娣 韩秀蕊 邢佩霓 李梅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5,318,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变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变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 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NF-γ的分泌量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P<0.05);在5∶1-4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抗淋巴瘤细胞活性均高于CIK细胞,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DC-CIK细胞 生物学活性 抗淋巴瘤
下载PDF
人脐血CD_3AK细胞生物活性及抗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魏绪仓 邢佩霓 +3 位作者 赵文理 翟欣辉 李梅生 郭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4,85,共4页
目的 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rhIL- 2)共同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以制备CD3AK细胞,动态观察其体外增殖能力、杀伤活性、免疫表型变化及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方法 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 目的 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rhIL- 2)共同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以制备CD3AK细胞,动态观察其体外增殖能力、杀伤活性、免疫表型变化及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方法 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细胞杀伤活性,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细胞免疫表型,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干扰素 -γ(IFN- γ)、白细胞介素 -6(IL- 6)的水平。结果 脐血CD3AK细胞在第2周增殖能力最强,增殖倍数为78.56;培养至第12天的脐血CD3AK细胞杀伤活性最高,并对多种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表型分析脐血CD3AK细胞属异质性细胞群,培养第7、14 天,群体中 CD3+、CD8+、CD25+、CD38+、CD16+及 CD56+ 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增加(P<0.01); CD3 AK细胞培养至第 3 天的上清中 TNF -α、IFN -γ、IL -6 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脐血CD3AK细胞是一种具有广谱杀瘤活力且增殖活性强的免疫细胞。本研究为脐血 CD3 A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lL-2 CD3McAb 胎血 CD3AK 抗瘤作用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的方法及其杀瘤效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魏绪仓 吴成苗 +4 位作者 韩秀蕊 杨娣娣 赵文理 王岐山 李梅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2-54,共3页
目的无血清培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树突状细胞(DCs)并观察其杀瘤效应。方法小牛血清(FCS)、无血清(SFM)及自体血清分别培养CML—DCs,以SCF,GM—CSF,TNF—α,IL-4(A)与GM—CSF,TNF—α,IL-4(B)两组不同的细胞因子... 目的无血清培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树突状细胞(DCs)并观察其杀瘤效应。方法小牛血清(FCS)、无血清(SFM)及自体血清分别培养CML—DCs,以SCF,GM—CSF,TNF—α,IL-4(A)与GM—CSF,TNF—α,IL-4(B)两组不同的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SFM同FCS培养体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体血清体系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CML—DCs HLA—DR高表达(〉50%),CD80,CD83舜口CD86表达比例不高(〈50%)。CML—DCs能刺激正常人T淋巴细胞增殖,但增殖倍数不高。经10~12d培养,5例CML—DCs行染色体G显带分析,含Ph染色体比例分别为100oA3例,98%及60%各1例,同培养前标本携带Ph比例基本吻合。在效靶比40:1,以CML—DCs同自身T细胞,自体Ph叶。单个核细胞(MNCs)共孵育,测其杀伤率为(38.5士6.5)%。结论建立了CML—DCs无血清培养方法。CML—DCs携带Ph染色体,能刺激自体T细胞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 无血清培养 PH染色体 细胞毒效应
下载PDF
CD_3 McAb联合rhIL-2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杀伤净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绪仓 邢佩霓 +3 位作者 赵文理 杨娣娣 韩秀蕊 李梅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2-584,612,共4页
目的 探讨CD3单克隆抗体 (CD3McAb)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rhIL 2 )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及净化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激活骨髓的细胞毒作用 ;半固体集落培养法观察激活骨髓CFU GM水平和对白血病细胞的净化作用 ;采用间接... 目的 探讨CD3单克隆抗体 (CD3McAb)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rhIL 2 )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及净化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激活骨髓的细胞毒作用 ;半固体集落培养法观察激活骨髓CFU GM水平和对白血病细胞的净化作用 ;采用间接荧光法测定激活骨髓的免疫标记。结果 CD3McAb与rhIL 2联合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株K5 6 2、HL 6 0均有明显的杀伤净化作用 ,且优于rhIL 2或CD3McAb单用组 (P <0 .0 5或P <0 .0 1)。rhIL 2和 (或 )CD3McAb对激活骨髓的CFU GM水平无明显影响。CD3McAb +rhIL 2激活的骨髓 ,与活化前及rhIL 2或CD3McAb组相比 ,CD3+ 、CD8+ 、CD1 9+ 、CD2 5+ 、CD38+ 、CD56+ 细胞显著升高。结论 CD3McAb能增强rh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McAb RHIL-2 激活骨髓 白血病 杀伤活性 骨髓净化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和抗白血病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魏绪仓 赵文理 +4 位作者 连小云 杨娣娣 韩秀蕊 邢佩霓 李梅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12期1603-1606,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白血病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白血病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H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N-γ/分泌量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P〈0.05);在5:1-4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增加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抗白血病活性。可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抗白血病免疫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共培养 白血病 杀伤活性
下载PDF
脐血输注对82例癌症患者化疗或放疗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魏绪仓 王岐山 +3 位作者 李梅生 邢佩霓 韩秀蕊 杨娣娣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87-88,共2页
应用自制脐血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系统地应用于82例化疗或放疗中癌症患者。结果发现:脐血输注能回升白细胞,回升率100%,并能改善化疗或放疗病人的一般临床症状,减少化疗或放疗的副作用。
关键词 肿瘤 治疗学 脐血输注 辅助治疗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NK细胞数量及活性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魏绪仓 邢佩霓 +2 位作者 李梅生 杨娣娣 赵文理 《白血病》 2000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病 NK细胞 数量 活性
下载PDF
146例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
10
作者 魏绪仓 李梅生 +1 位作者 王歧山 方铁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104-105,共2页
采用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46例不同血液病患者和35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结果显示:①恶性血液病组、MDS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ITP组、AA组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采用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46例不同血液病患者和35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结果显示:①恶性血液病组、MDS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ITP组、AA组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②白血病组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在治疗后下降,缓解时接近正常,复发时上升,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与恶性克隆细胞呈负相关,提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测定可估计患者体内恶性克隆细胞负荷;③MDS组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全水平与AA组比较,差异显著,表明此可作为鉴别MDS和不典型AA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白细胞介素 血清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细胞体外培养研究
11
作者 魏绪仓 李梅生 +2 位作者 邢佩霓 韩秀蕊 扬娣娣 《白血病》 1996年第4期214-216,共3页
建立了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LL)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体系,对12例ALL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观察,同时对ALL细胞集落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ALL细胞 增减体系 集落形成 急性 白血病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测定及意义
12
作者 魏绪仓 方铁兰 李梅生 《白血病》 1997年第2期108-109,共2页
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测定及意义魏绪仓方铁兰李梅生1985年Rubin[1]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发现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以来,sIL-2R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我们检测146例不同血液病... 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测定及意义魏绪仓方铁兰李梅生1985年Rubin[1]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发现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以来,sIL-2R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我们检测146例不同血液病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现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SIL-2R 测定
下载PDF
沙利度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抗血管形成的观察 被引量:17
13
作者 翟欣辉 魏绪仓 +4 位作者 王一 赵园 连小赟 张玎 苗玉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77-4279,共3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急性白血病36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8例。每组...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急性白血病36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8例。每组均常规化疗,实验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100mg/d。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采集外周血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VEGF、VEGFR、bFGF及MVD测定。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8.9%(16/18)、77.8%(1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VEGF、VEGFR、MVD[(211.74±36.72)pg/mLvs.(288.02±31.77)pg/mL;[(1359.71±390.24)pg/mLvs.(1753.89±337.04)pg/mL;(8.30±4.57)n/HPvs.(14.78±2.76)n/H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bFGF(2.09±0.17)ng/mLvs.(2.11±0.31)n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可能通过抑制血浆VEGF及其受体表达、减少MVD而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脐血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协同抗急性白血病细胞效应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翟欣辉 魏绪仓 +2 位作者 韩秀蕊 杨娣娣 王岐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研究脐血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集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和CIK细胞按1∶5的比例混合培养,以脐血CIK细胞... 目的研究脐血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集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和CIK细胞按1∶5的比例混合培养,以脐血CIK细胞或外周血DC-CIK细胞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活性,ELISA法测定分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脐血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脐血CIK细胞和外周血DC-CIK细胞(P均<0.05);脐血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同条件下CIK细胞明显增多(P<0.05);混合培养3 d,脐血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含量均比CIK细胞单纯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或P<0.05);在2.5∶1~20∶1的效靶范围内,脐血DC-CIK细胞对各亚型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且对各亚型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无统计学意义,与外周血DC-CIK细胞对白血病杀伤效应相类同。结论脐血DC可增强同源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抗白血病效应。脐血DC-CIK细胞增殖能力比外周血DC-CIK细胞强,但两者在细胞毒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脐血来源丰富,且输注不易引起严重的移植物排斥反应,其DC-CIK细胞在免疫治疗方面应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共培养 白血病 细胞毒
下载PDF
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丽洁 袁晓华 +3 位作者 赵园 王九菊 赵乔佳杰 魏绪仓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7-69,108,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选取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采集其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方法分析其染色体核型。80例健康婚检夫妇为对照组。结果 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中发生染色体畸变者14例,检出率3.0%,其中结构异...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选取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采集其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方法分析其染色体核型。80例健康婚检夫妇为对照组。结果 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中发生染色体畸变者14例,检出率3.0%,其中结构异常10例,数目异常4例,染色体多态性携带者的检出率13.52%(63/466)。健康婚检夫妇的畸变染色体检出率为1.25%(1/80),比不良孕产夫妇的畸变染色体检出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4,P>0.05)。染色体多态性携带者检出率为5%(4/80),显著低于不良孕产史夫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2,P<0.05)。结论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多态性是不良孕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多态性
下载PDF
骨髓形态联合免疫分型检测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韩秀蕊 杨娣娣 +5 位作者 张丽洁 李艳春 赵园 王九菊 赵乔佳杰 魏绪仓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552-155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骨髓形态、免疫表型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89例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依据细胞形态学分析将CLL患者分为典型CLL和混合型CLL两组,比较两组之间各抗原...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骨髓形态、免疫表型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89例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依据细胞形态学分析将CLL患者分为典型CLL和混合型CLL两组,比较两组之间各抗原表达差异,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89例CLL患者抗原表达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CD_(19)(98.9%)、HLA-DR(97.8%)、CD_5(88.8%)、CD_(20)(85.4%)、CD_(22)(71.9%)、CD_(23)(61.8%)、CD_(38)(39.3%)、FMC-7(11.2%)、CD_3(2.2%)。细胞形态学分型89例CLL中,典型CLL72例(80.9%),混合型CLL17例(19.1%)。CD_(38)在典型CLL及混合型CLL组间的阳性表达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CD_5、CD_(19)、CD_(20)、CD_(22)、CD_(23)、HLA-DR、FMC-7各抗原在两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分析显示混合型CLL生存期较典型CLL短(P<0.01),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之间CD_(38)表达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形态学结合免疫表型分析不仅是CLL诊断、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而且对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B-细胞/诊断 免疫表型分型 骨髓细胞 预后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来源树突状细胞表达Th细胞因子和CCR7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文理 柴忆欢 +4 位作者 何海龙 魏绪仓 王彤 邢佩霓 李梅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01-405,共5页
本研究探讨干扰素α(IFN-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达趋化因子CCR7及分泌IL-10、IL-12P70的影响。在诱导CML-DCs的无血清条件培养基中,除加入SCF、GM-CSF、TNF-α及IL-4外,还加入不同浓度IFN-α。培养10-14天后,用... 本研究探讨干扰素α(IFN-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达趋化因子CCR7及分泌IL-10、IL-12P70的影响。在诱导CML-DCs的无血清条件培养基中,除加入SCF、GM-CSF、TNF-α及IL-4外,还加入不同浓度IFN-α。培养10-14天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刺激分子及CCR7表达,G显带法显示Ph1染色体,噻唑蓝(MTT)法检测CML-DC刺激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状况,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L-10及IL-12P70含量。结果显示:IFN-α(300U/ml)组与无IFN-α组比较其CML-DC的CD40、CD83、CD86及CCR7的表达均升高1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OD值增加1倍,Ph1染色体阳性比例及IL-10和IL-12P70浓度均减低。结论:IFN-α能够部分纠正CML-DC免疫表型及功能缺陷,这同其上调DC共刺激分子和CCR7表达及解除了CML血清中IL-10对CML-DC分化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慢性髓系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 TH细胞因子
下载PDF
TAP检测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丽洁 李艳春 +3 位作者 赵乔佳杰 王九菊 赵园 魏绪仓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TAP)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并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2例,于治疗结束后复查时采集其静脉血并涂片,加入含有凝集素的检测试剂,血中含有的异常糖链糖蛋白凝集形成... 目的探讨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TAP)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并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2例,于治疗结束后复查时采集其静脉血并涂片,加入含有凝集素的检测试剂,血中含有的异常糖链糖蛋白凝集形成类晶体凝聚物,以最大凝集物面积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TAP表达的差异,比较治疗后未出现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组和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组TAP凝聚物面积的差异,评估TAP表达情况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结果与年龄<60岁乳腺癌患者相比,年龄≥60岁患者治疗后的TAP阳性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127,P <0. 05); PR阴性乳腺癌患者较PR阳性患者的TAP阳性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282,P <0. 05);与治疗后未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组相比,治疗后出现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组的TAP阳性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 326,P <0. 05);且治疗后出现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TAP凝聚物面积[145. 9 (128,154. 7)μm^2]高于未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组[97. 6(79. 1,116. 8)μ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52,P <0. 05)。结论 TAP检测可以用作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糖链糖蛋白 乳腺癌 预后判断
下载PDF
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丽洁 赵园 +3 位作者 赵乔佳杰 王九菊 李艳春 魏绪仓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的遗传因素。方法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60例严重少、弱精症和无精症的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同时用G显带方法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 60例患者中有5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8.33%,且异常核型均为4...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的遗传因素。方法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60例严重少、弱精症和无精症的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同时用G显带方法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 60例患者中有5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8.33%,且异常核型均为47,XXY,即克氏综合征。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出2例患者,检出率为3.33%,缺失类型均为AZFc区缺失。30例精液常规正常的健康志愿者未检出Y染色体AZF基因缺失。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及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且克氏综合征和AZFc区缺失为常见的异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遗传因素 染色体核型异常 Y染色体微缺失
下载PDF
3374例血液病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及活检同步检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娣娣 韩秀蕊 +4 位作者 张丽洁 李艳春 赵园 王九菊 魏绪仓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6期952-954,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与骨髓活检病理同步检测在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术,获取骨髓涂片、活检标本,对我院3374例血液病患者的血涂片、骨髓涂片与活检切片的细胞形态及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与骨髓活检病理同步检测在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术,获取骨髓涂片、活检标本,对我院3374例血液病患者的血涂片、骨髓涂片与活检切片的细胞形态及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骨髓活检的增生度明显高于涂片(P<0.05);骨髓活检对急性白血病(A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转移癌(MCBM)、淋巴瘤、骨髓纤维化(MF)、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诊断的阳性率高于涂片(P<0.05);骨髓涂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感染诊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活检(P<0.05)。MDS粒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骨髓活检高于涂片;红系及巨核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骨髓涂片高于活检。骨髓活检观察粒系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巨核细胞异常分布、基质病理改变具有明显优势。结论骨髓细胞形态与骨髓活检病理检查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血液病的诊断率、减少漏诊,对血液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骨髓活检 骨髓涂片 血涂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