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椹花色苷提取及其改性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佩瑶 刘寅欣 +2 位作者 华舒浩 鲁兴萌 黄凌霞 《蚕桑通报》 2024年第1期13-17,24,共6页
桑椹作为桑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含量丰富的花色苷为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桑椹中主要的花色苷包括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效,有着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多样的... 桑椹作为桑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含量丰富的花色苷为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桑椹中主要的花色苷包括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效,有着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多样的提取技术也被逐步开发应用于桑椹花色苷的提取,以提高桑椹花色苷的提取效率。然而,桑椹花色苷在稳定性、溶解性方面的劣势限制了更广泛的应用开发,因此需要通过花色苷改性的方法拓展其开发应用场景。本文综述了桑椹花色苷提取方法,并分析目前针对桑椹花色苷改性的开发应用现状,以期为桑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花色苷 提取 改性
下载PDF
微量氯氰菊酯对家蚕的毒性 被引量:31
2
作者 鲁兴萌 周勤 +2 位作者 周金钱 吴海平 沈昱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46,共5页
在桑园中喷施微量氯氰菊酯,用该桑叶连续喂饲2龄起蚕,调查一个龄期的死亡率。结果表明:喷施过1.08μg/L氯氰菊酯的桑叶在经过63d后,对家蚕依然存在致死作用;喷施过108.00μg/L氯氰菊酯的桑园中,10d后新生长桑叶未见对家蚕的致死作用。... 在桑园中喷施微量氯氰菊酯,用该桑叶连续喂饲2龄起蚕,调查一个龄期的死亡率。结果表明:喷施过1.08μg/L氯氰菊酯的桑叶在经过63d后,对家蚕依然存在致死作用;喷施过108.00μg/L氯氰菊酯的桑园中,10d后新生长桑叶未见对家蚕的致死作用。对家蚕3龄起蚕进行连续喂饲染毒桑叶的试验结果表明:0.11ng/L氯氰菊酯将引起家蚕幼虫死亡率显著上升(P<0.05)和眠蚕体重显著下降(P<0.05);1.08ng/L将引起幼虫死亡率的极显著上升(P<0.01),以及眠蚕体重和全茧量的极显著下降(P<0.01);10.80ng/L将引起茧层率的极显著下降(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氯氰菊酯 微量 毒性
下载PDF
基于第三代PacBio测序技术的家蚕微孢子虫浙江株全基因组及其比较分析
3
作者 梁喜丽 何金涛 +2 位作者 张楠 鲁兴萌 邵勇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8-514,共17页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危害家蚕养殖业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已在不同养蚕地区发现多种株型。本研究采用第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PacBio RSⅡ对分离自浙江地区的家蚕微孢子虫浙江株(N.bombycis Zhejiang)进行基因组测序,并对其基因...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危害家蚕养殖业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已在不同养蚕地区发现多种株型。本研究采用第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PacBio RSⅡ对分离自浙江地区的家蚕微孢子虫浙江株(N.bombycis Zhejiang)进行基因组测序,并对其基因组序列特征和基因功能注释进行分析。该微孢子虫基因组测序数据量为2.34 Gb,基因组大小为17.3 Mb,共拼接获得95个scaffolds,基因组覆盖深度达到138倍。比较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N.bombycis Zhejiang与N.bombycis CQ1的基因组大小和GC含量相似,并且具有较好的基因组共线性关系。GO注释热图分析表明,不同微孢子虫基本功能分类基因丰度相似,但是浙江株在代谢过程等方面具有更高丰度。基于GLUT3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家蚕微孢子虫GLUT3蛋白主要分为2个亚家族,浙江株有3个GLUT3蛋白与CQ1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其余8个则与柞蚕微孢子虫形成进化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葡萄糖诱导后的浙江株GLUT3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 mmol/L葡萄糖诱导1 h后,A3834和A5849基因表达显著升高。各微孢子虫的GLUT3保守基序片段构成转运体的核心α螺旋结构,分子对接分析表明该片段氨基酸残基可能是葡萄糖结合和蛋白质稳定的关键位点。此外,家蚕微孢子虫2个GLUT3亚家族的蛋白序列长度、跨膜次数和平均疏水性均存在不同,推测2株家蚕微孢子虫在葡萄糖的摄取转运方面可能有所差异。研究结果为今后深入研究家蚕微孢子虫不同株型的进化机制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基因组测序 功能注释 葡萄糖转运蛋白3
下载PDF
微粒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分布 被引量:7
4
作者 鲁兴萌 黄少康 +3 位作者 汪方炜 孙振国 张凡 陈盛禄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从健康家蚕、感染微粒子病家蚕,以及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家蚕的消化道分离了200株肠球菌,并进行了数值分类学鉴定,以探讨家蚕消化道中肠球菌的生态学分布和家蚕微孢子与肠球菌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蚕相比,4龄或5龄起蚕添食微孢... 从健康家蚕、感染微粒子病家蚕,以及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家蚕的消化道分离了200株肠球菌,并进行了数值分类学鉴定,以探讨家蚕消化道中肠球菌的生态学分布和家蚕微孢子与肠球菌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蚕相比,4龄或5龄起蚕添食微孢子的微粒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数量分别增加5.5×105倍和0.74×102倍;菌种数从6个分别下降为3个和4个;生化表型数从27个分别下降为13个和14个;在菌种分布上,Ent.avium的分布频率从健康蚕的56%分别下降至20%和38%,而Ent.faecium的分布频率从健康蚕的2%分别上升至40%和16%;分离菌株共有59个生化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病 细菌性病 家蚕 消化道 肠球菌 分布 数值分类学鉴定 相互关系 微孢子 生化表型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病的PCR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鲁兴萌 李光才 +4 位作者 孟祥坤 马焕艳 林宝义 楼霞 何永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8-882,共5页
家蚕微粒子病检测技术是该病防治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随着PCR技术的发展,使该项技术在家蚕微粒子病的检测中应用成为可能。综述了有关应用PCR技术检测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从模板核酸制备和引物设计等方面分析提高灵敏度和解决特异性问... 家蚕微粒子病检测技术是该病防治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随着PCR技术的发展,使该项技术在家蚕微粒子病的检测中应用成为可能。综述了有关应用PCR技术检测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从模板核酸制备和引物设计等方面分析提高灵敏度和解决特异性问题的途径。提出蚕种生产单位承担母蛾的微粒子病检验,省级检验检疫机构承担蚕种(成品卵)的家蚕微粒子病的监督检验检疫,是PCR技术在蚕种生产质量检验中实用化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粒子病 PCR 检测 灵敏度 特异性
下载PDF
基于养蚕环境样本检测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鲁兴萌 孟祥坤 +8 位作者 沈柏民 朱丽君 蔡顺风 诸葛翀 彭建学 马焕艳 李明乾 何欣怡 赵新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3-920,共8页
家蚕病害流行规律是蚕病防控的技术基础和依据。根据家蚕病原微生物为归因危险度极高流行因子的特点,设计了分层抽样法和光学显微镜检测方案,对12 059个养蚕环境样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和流行病学的过程性分析。结果表明:病原微生物的... 家蚕病害流行规律是蚕病防控的技术基础和依据。根据家蚕病原微生物为归因危险度极高流行因子的特点,设计了分层抽样法和光学显微镜检测方案,对12 059个养蚕环境样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和流行病学的过程性分析。结果表明: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在不同蚕区和不同蚕室环境样本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养蚕技术水平农户部分蚕室环境样本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养蚕前的清洁消毒方面,养蚕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与养蚕技术水平较低的农户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在家蚕饲养过程及上蔟后的病源物扩散管理方面,养蚕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比养蚕技术水平较低的农户具有更高的管理水准。由此认为:病源物扩散控制是目前家蚕病害防治中需要得到进一步重视的工作,重视家蚕饲养过程中的病害防控技术实施可以减少病害流行。桑树害虫、蚕沙坑、蚕室内地面和蚕室前地面是病源物扩散控制及清洁消毒技术实施的重要靶标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流行病 环境样本 分层抽样 归因危险度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病流行因子的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鲁兴萌 吴海平 李奕仁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5-171,共7页
对杂交蚕种生产中的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了数量统计分析。通过对蚕种生产量与微粒子病的发生量 (淘汰量、有病合格量和有病总量 )、上一季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发生量与下一季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发生量的相关系数分析 ,以及... 对杂交蚕种生产中的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了数量统计分析。通过对蚕种生产量与微粒子病的发生量 (淘汰量、有病合格量和有病总量 )、上一季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发生量与下一季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发生量的相关系数分析 ,以及春季与秋季制种、蚕种场与原蚕区制种的微粒子病发生率的比较 (t测验 )表明 :当防治微粒子病的人为因素的作用被减弱时 ,蚕种生产量、上一季制种中微粒子病的发生、秋季制种和原蚕区等客观因素将成为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粒子病 流行因子 蚕种生产量 蚕品种 防治
下载PDF
肠球菌在家蚕消化道中的分布 被引量:11
8
作者 鲁兴萌 金伟 +1 位作者 钱永华 贡成良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用API20 STREP(V50) 系统对从健康家蚕消化道来源的89 株肠球菌菌株进行数值分类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分离菌株中分布着Ent.casseliflavus、Ent.faecalis、Ent.avium 、E... 用API20 STREP(V50) 系统对从健康家蚕消化道来源的89 株肠球菌菌株进行数值分类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分离菌株中分布着Ent.casseliflavus、Ent.faecalis、Ent.avium 、Ent.durans 和Ent.gallinarum 等菌种,其分布频率分别为326 % 、259% 、157 % 、34 % 和22 % 。其余18 个菌株未能被该系统所分类。Ent.casseliflavus 和Ent.faecalis 是家蚕消化道内的主要肠球菌菌丛。Ent.casseliflavus 在5 龄初和末的分布频率较高,Ent.faecalis 在5 龄第4 和第5 天的分布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肠球菌 数值分类 消化道 细菌性肠道病
下载PDF
家蚕肠球菌对微孢子虫体外发芽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2
9
作者 鲁兴萌 汪方炜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肠球菌在家蚕消化道内的高频分布和具有丰富表型的特点 ,使其成为家蚕病害生物防治的良好可利用微生物。本试验从家蚕细菌性肠道病病蚕消化道内分离了甘露醇酵解酶、山梨醇酵解酶和糖元酵解酶表型不同的4个肠球菌菌株。菌株培养上清对... 肠球菌在家蚕消化道内的高频分布和具有丰富表型的特点 ,使其成为家蚕病害生物防治的良好可利用微生物。本试验从家蚕细菌性肠道病病蚕消化道内分离了甘露醇酵解酶、山梨醇酵解酶和糖元酵解酶表型不同的4个肠球菌菌株。菌株培养上清对家蚕微孢子虫的体外孢子发芽抑制试验表明 :肠球菌对家蚕微孢子虫孢子的发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抑制效果的绝对值达 31 4 9%~ 4 3 5 6 % ,相对值达 4 8 18%~ 5 0 5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肠球菌 体外发芽 抑制作用 微孢子虫 微粒子病
下载PDF
家蚕胚胎期感染微粒子病的个体对健康群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鲁兴萌 呼思瑞 +12 位作者 邵勇奇 林秀秀 蔡顺风 傅张梧可 李明乾 何欣怡 邱海洪 马焕艳 陆颖 刘涵 何祥康 李光才 陈勃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6,共9页
胚胎期感染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的家蚕个体,其携带Nb在健康家蚕群体中的传播扩散规律是流行病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技术的科学基础。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通过混育和个体育试验,研究胚胎期感染Nb的家蚕个... 胚胎期感染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的家蚕个体,其携带Nb在健康家蚕群体中的传播扩散规律是流行病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技术的科学基础。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通过混育和个体育试验,研究胚胎期感染Nb的家蚕个体对健康群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胚胎期感染Nb的家蚕中,存在可以完成1个世代(即可以发育到化蛾产卵)的个体;胚胎期被感染的家蚕个体在健康家蚕群体中的感染扩散规律为"连续感染传播扩散"模式;病害在家蚕健康群体的传播扩散与胚胎期感染个体数量和感染程度有关,在幼虫期低剂量感染情况下,感病个体混入率≥5%对群体的化蛾率有明显影响,感病个体混入率≤2%对群体的化蛾率未见明显影响。上述结果可供感染Nb的家蚕子代对健康群体影响的风险阈值确定,以及家蚕微粒子病检验判别标准的评价和检验技术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家蚕微孢子虫 胚胎感染 幼虫饲养 感染扩散 化蛾率
下载PDF
吡虫啉对家蚕的毒性 被引量:26
11
作者 鲁兴萌 吴勇军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1-86,共6页
吡虫啉对蚕的毒性试验表明 :4龄起蚕致死中浓度 (LC50 )为 2 71mg/L ,致死中量 (LD50 )为0 0 3 4 μg/头。 4龄起蚕连续添食吡虫啉水溶液试验表明 :0 0 0 71mg/mL( 1 4× 1 0 4 倍稀释液 )浓度吡虫啉连续添毒对蚕有明显的毒性 ,... 吡虫啉对蚕的毒性试验表明 :4龄起蚕致死中浓度 (LC50 )为 2 71mg/L ,致死中量 (LD50 )为0 0 3 4 μg/头。 4龄起蚕连续添食吡虫啉水溶液试验表明 :0 0 0 71mg/mL( 1 4× 1 0 4 倍稀释液 )浓度吡虫啉连续添毒对蚕有明显的毒性 ,茧的经济性状也有显著地下降。 0 0 1 2 5mg/mL( 8× 1 0 4 倍稀释液 )吡虫啉连续添毒 1 2h的蚕 ,上蔟率为 86%,死笼茧率为 3 9%,鲜茧茧层率为 2 1 2 %,比对照区低 0 3 %,而持续添毒则表现为全部死亡。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吡虫啉 毒性 杀虫剂 致死量 致死浓度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虫(Nosema bombycis)感染家蚕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鲁兴萌 吴忠长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7-550,共4页
Nosema bombycis感染家蚕后 ,家蚕中肠海藻糖酶活性显著下降 ,大量裂殖体的形成是其下降的重要原因 .血淋巴总糖和海藻糖等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物质的含量也明显下降 .感染后血淋巴海藻糖酶活性略有上升 ,但对血糖总量无明显影响 .血淋... Nosema bombycis感染家蚕后 ,家蚕中肠海藻糖酶活性显著下降 ,大量裂殖体的形成是其下降的重要原因 .血淋巴总糖和海藻糖等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物质的含量也明显下降 .感染后血淋巴海藻糖酶活性略有上升 ,但对血糖总量无明显影响 .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要滞后于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物质 ,其中贮存蛋白量的下降明显高于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粒子虫 海藻糖酶 海藻糖 微粒子病
下载PDF
含氯制剂对家蚕微粒子虫孢子消毒效果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鲁兴萌 金伟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家蚕 微粒子虫孢子 消毒 含氯制剂 评价
下载PDF
桑蚕消化道中肠球菌的部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鲁兴萌 钱永华 +2 位作者 金伟 桥本义文 松本继男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在发现健康桑蚕幼虫消化道中存在β-溶血性的肠球菌的基础上,首次证实了肠球菌中只在厌氧条件下发生β-溶血反应菌的存在.Craigie试管法和毛细管法进一步确认了分离肠球菌菌株的生物性运动.“0082”分离菌株在接种菌量... 在发现健康桑蚕幼虫消化道中存在β-溶血性的肠球菌的基础上,首次证实了肠球菌中只在厌氧条件下发生β-溶血反应菌的存在.Craigie试管法和毛细管法进一步确认了分离肠球菌菌株的生物性运动.“0082”分离菌株在接种菌量较多、培养温度较高和碱性较大(pH值9~10)条件下显示了较强的运动性.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肠球菌 溶血性 运动性
下载PDF
家蚕消化液中抗链球菌蛋白含量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鲁兴萌 金伟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3-38,共6页
分析了家蚕幼虫五龄不同时间,消化液中抗链球菌蛋白(ASP)的含量和抑菌活性的强弱,不同蚕品种ASP的含量和抑菌活性,五龄起蚕过度饥饿对ASP含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调查了不同家蚕品种五龄不同时期添食Strcptococcus属细菌的致病情况.研... 分析了家蚕幼虫五龄不同时间,消化液中抗链球菌蛋白(ASP)的含量和抑菌活性的强弱,不同蚕品种ASP的含量和抑菌活性,五龄起蚕过度饥饿对ASP含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调查了不同家蚕品种五龄不同时期添食Strcptococcus属细菌的致病情况.研究的结果证明:ASP的含量和抑菌活性与家蚕幼虫的强健性有关,ASP可能是家蚕幼虫防御细菌性胃肠病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物质.另外,还发现了食桑期的蚕ASP由三种蛋白质组成,而起蚕比食桑期的蚕要少一种蛋白质组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抗链球菌蛋白 抑菌活性 消化液
下载PDF
微孢子虫分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鲁兴萌 金伟 《科技通报》 1999年第2期119-125,共7页
微孢子虫是一个庞大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群.其中的桑蚕微粒子虫也是桑蚕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本报告综述了微孢子虫分类依据的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微孢子虫门、纲、目、总科、科和属水平的分类学特征,并指出传播、染色体周期和分子生物... 微孢子虫是一个庞大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群.其中的桑蚕微粒子虫也是桑蚕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本报告综述了微孢子虫分类依据的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微孢子虫门、纲、目、总科、科和属水平的分类学特征,并指出传播、染色体周期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对微孢子虫门的分类学研究和昆虫或桑蚕的病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分类 桑蚕微粒子虫 桑蚕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3
17
作者 鲁兴萌 邵勇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5-952,共8页
家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进入饲养家蚕群体的路径、在家蚕个体内繁殖扩散和在饲养家蚕群体中的扩散规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提出... 家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进入饲养家蚕群体的路径、在家蚕个体内繁殖扩散和在饲养家蚕群体中的扩散规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提出在防止家蚕微孢子虫进入饲养家蚕群体方面,必须根据生产实际并掌握病害流行规律构建因地制宜的防控技术体系;在家蚕个体抗病能力提升方面,家蚕微孢子虫与家蚕的互作机制解明,新型育种技术和微生态技术的应用等非常值得期待;在控制微粒子病在家蚕群体中扩散方面,解明感染个体在蚕座内传播的基本规律,构建新型检疫体系与研发检测技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家蚕微孢子虫 微粒子病 流行规律 防控技术
下载PDF
桑蚕来源致病性微孢子虫的分类学地位 被引量:6
18
作者 鲁兴萌 金伟 《科技通报》 2000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综述了桑蚕来源微孢子虫微粒子虫属 (Nosema bombycis)、具褶孢虫属 (Pleistophora)、泰罗汉孢虫属 (Thelohania)、变形孢虫属 (Vairimorpha)和内网虫属 (Endoreticulatus)对桑蚕的病原性以及这些微孢子虫的分类学特征和地位 .
关键词 桑蚕 微孢子虫 分类学地位 微粒子病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技术综述 被引量:9
19
作者 鲁兴萌 邵勇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7-721,共5页
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技术是防控该传染性病害流行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建立和实施在我国家蚕微粒子病流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何改进与发展该技术对养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述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技术发展过程及存在主... 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技术是防控该传染性病害流行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建立和实施在我国家蚕微粒子病流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何改进与发展该技术对养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述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技术发展过程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厘清技术管理体系,明确蚕种质量检验和监管主体与责任,构建良性竞争体系是基础;构建技术性和经济性符合生产实际的检测技术及配套抽样技术是关键;解明家蚕微粒子病蚕座内流行规律,以及科学设置风险评估参数是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粒子病 检验技术 流行规律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昆虫抗细菌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鲁兴萌 汪方炜 金伟 《科技通报》 2000年第3期188-193,共6页
从不同的昆虫中已分离了多种抗细菌蛋白质 ,这些抗细菌蛋白质可分为杀菌肽、防御素、攻击素、富含甘氨酸、富含脯氨酸和其它类型等 6类 .本文综述了这些抗细菌蛋白质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以及抗菌机理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昆虫 抗细菌蛋白质 抗菌机理 杀菌肽 防御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