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蚁狮算法的家庭用电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江洲 许辰宇 鲍刚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1期111-115,159,共6页
为了充分挖掘用户侧需求响应能力,平抑用户的负荷波动及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狮优化算法的家庭用电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构建了家庭用电优化调度模型,并将峰均比和平均等待时间作为惩罚量引入用电成本得到综合成本函... 为了充分挖掘用户侧需求响应能力,平抑用户的负荷波动及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狮优化算法的家庭用电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构建了家庭用电优化调度模型,并将峰均比和平均等待时间作为惩罚量引入用电成本得到综合成本函数。其次采用差分进化机制改进了传统的蚁狮算法。最后基于实时电价和临界峰值电价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蚁狮算法可以有效的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维持用电舒适度,并与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和蚁狮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有较高的稳定性,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收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惩罚量 综合成本 差分进化 蚁狮算法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动态重心粒子群优化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设计
2
作者 王仁明 刘闻仲 +2 位作者 鲍刚 张铭锐 杨婕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7-1074,共8页
针对现有Oustaloup滤波器拟合精度不佳、结构复杂的缺点,提出了最优精简Oustaloup滤波器。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整定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参数时学习能力不充分、迭代收敛乏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设计了... 针对现有Oustaloup滤波器拟合精度不佳、结构复杂的缺点,提出了最优精简Oustaloup滤波器。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整定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参数时学习能力不充分、迭代收敛乏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设计了双异步非线性动态学习因子,以提高粒子的思考能力与信息共享能力,并增加了粒子群质量重心项,用以加速收敛过程。将改进的算法结合最优精简Oustaloup滤波器应用于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的设计过程,选取了2个分数阶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收敛速度更快且不易陷入局部最优,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超调量更小、调节时间更短、稳态误差更小,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PI^(λ)D^(μ) 粒子群优化算法 Oustaloup滤波器 参数整定
下载PDF
考虑碳捕集与光热电站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2
3
作者 彭雄 鲍刚 +1 位作者 李振华 朱春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91,共13页
为高效处理综合能源系统IES(integrated energy system)中因热电供需矛盾导致的弃风及碳排放问题,构建了考虑碳捕集与封存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技术以及光热CSP(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电站的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利用CC... 为高效处理综合能源系统IES(integrated energy system)中因热电供需矛盾导致的弃风及碳排放问题,构建了考虑碳捕集与封存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技术以及光热CSP(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电站的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利用CCS技术对热电联产CHP(combined heat and power)机组进行低碳化改造,建立碳捕集热电联产机组的数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CSP电站,构成CSP-CHP-CCS协同框架,并建立含CSP-CHPCCS的IES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接着,针对系统中的源、荷不确定性,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进行模拟分析,构建风险规避鲁棒模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在促进新能源消纳和降低碳排放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碳捕集与封存 光热电站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源荷不确定性
下载PDF
鞍区肿瘤手术后尿崩症及水钠失衡紊乱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鲍刚 陈伟 宋锦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898-1899,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方式及肿瘤性质的不同对鞍区肿瘤术后发生尿崩和水钠失衡的影响.方法:对109例鞍区肿瘤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术后尿崩水钠失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尿崩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者86例(78.9%).颅咽管瘤术后并发尿崩及... 目的:探讨手术方式及肿瘤性质的不同对鞍区肿瘤术后发生尿崩和水钠失衡的影响.方法:对109例鞍区肿瘤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术后尿崩水钠失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尿崩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者86例(78.9%).颅咽管瘤术后并发尿崩及水钠平衡紊乱比率最高(100%),胆脂瘤及脑膜瘤的发生率最低(60.0%~64.3%);经侧脑室室间孔第Ⅲ脑室入路者,术后发生率最高(89.0%),颞下入路最低(79.0%).结论:手术方式及肿瘤性质对鞍区肿瘤术后尿崩和水钠失衡的发生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肿瘤 尿崩症 显微外科手术 水钠失衡 ADH分泌不当综合征
下载PDF
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中P75NTR和proNGF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鲍刚 王茂德 韩玉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通过对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不同区域组织中的P75NTR及proNGF表达的检测,探讨其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采集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脑组织标本,分别运用DNA断裂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血肿周围及远... 目的:通过对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不同区域组织中的P75NTR及proNGF表达的检测,探讨其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采集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脑组织标本,分别运用DNA断裂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血肿周围及远隔部位组织中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技术及WesternBlot检测P75NTR及proNGF的表达。结果:相对于远隔部位组织,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与P75NTR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而proNGF的表达水平并没有显著变化(P>0.05),P75NTR的阳性细胞率与TUNEL的阳性细胞率呈正相关(R=0.628,P=0.00)。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与远隔的组织相比,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与此相对应,P75NTR的表达显著增高。至于proNGF的表达量并没有很大变化,则是因为多大比例的proNGF被裂解为mNGF可能决定了是以proNGF发挥凋亡作用还是以mNGF形式发挥促进存活作用,或是因为细胞膜表面P75NTR的表达增加,使更多的proNGF与P75NTR相结合,大量结合的proNGF由于内化的因素而不易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细胞凋亡 P75NTR proNGF
下载PDF
经Quadrant通道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 被引量:4
6
作者 鲍刚 陈琛 +4 位作者 廉海平 王宁 李传坤 廉民学 何百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经Quadrant通道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技巧及该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0月~2015年7月经Quadrant通道进行显微切除手术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资料及手术方式和临床恢复... 目的探讨经Quadrant通道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技巧及该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0月~2015年7月经Quadrant通道进行显微切除手术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资料及手术方式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共16例肿瘤患者,其中硬脊膜外3例、髓外硬膜下12例、髓内1例;包括颈段(C3~C7)3例,胸段(T1~T10)5例,下胸及腰骶段(T11~S2)8例,肿瘤均做到镜下全切,无中转开放性手术者;按病理分型包括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2例)、脊膜瘤(4例)和神经上皮性囊肿(1例)。术后患者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随访2~10月无1例肿瘤复发或出现脊柱失稳的并发症。结论采取Quadrant通道可进行长度小于2个椎体节段、横截面小于2/3椎管面积的硬膜外及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切除,但粘连广泛及髓内病变的手术应更慎重,其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QUADRANT通道 显微手术 核磁共振成像(MRI)
下载PDF
早期肠外及肠内营养续贯性治疗对神经外科ICU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鲍刚 廉海平 +1 位作者 郭世文 李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799-1801,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进行全胃肠外营养(TPN)及胃肠内营养(EN)续贯性治疗对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早期TPN+EN续贯性治疗组和早期TPN组两组,比较营养支持后淋巴细胞中CD3+,CD4+,CD8+比率... 目的:研究早期进行全胃肠外营养(TPN)及胃肠内营养(EN)续贯性治疗对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早期TPN+EN续贯性治疗组和早期TPN组两组,比较营养支持后淋巴细胞中CD3+,CD4+,CD8+比率,CD4+/CD8+比值和血浆中IgA,IgM,IgG浓度.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早期TPN+EN续贯性治疗组CD3+由(51.5±6.7)%升至(61.4±6.5)%;CD4+由(28.5±6.4)%升至(35.9±7.2)%;CD8+由(19.6±6.8)%升至(21.5±6.5)%;CD4+/CD8+由(1.5±0.5)%升至(1.7±0.5)%.血浆中IgA由(1.91±0.42)g/L升至(2.37±0.31)g/L;IgM由(1.43±0.44)g/L升至(1.85±0.41)g/L;IgG由(11.16±1.89)g/L升至(13.38±2.08)g/L.而上述指标在早期TPN组中升高程度较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外及肠内营养续贯性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胃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免疫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模型中神经细胞凋亡的特征及Bcl-2蛋白对细胞凋亡的调控 被引量:5
8
作者 鲍刚 郭宁 +1 位作者 张仲林 陈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1期6926-6927,i003,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灶周围是否存在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的表达。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10只为对照组,其余40只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模型制备后12,24,48,72h取脑组织,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灶周围是否存在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的表达。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10只为对照组,其余40只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模型制备后12,24,48,72h取脑组织,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蛋白。结果:正常细胞对照中未见TUNEL及Bcl-2阳性细胞,其余各组中TUNEL及Bcl-2阳性细胞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凋亡率随出血后时间不同而发生相应改变,在出血后48~72h达到高峰,TUNEL阳性细胞率峰值为(24.50±2.69)%,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cl-2蛋白在出血灶周围细胞中亦有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峰值为(20.76±1.97)%,且Bcl-2蛋白的表达与凋亡细胞之间并无明显线性关系。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过程,其在出血后的表达存在一个时间窗,对临床及时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Bcl-2蛋白在出血后一定时间内持续升高,但与细胞凋亡不同步,表明了bcl-2的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蛋白 脑出血 TUNEL 细胞凋亡 表达 大鼠 阳性细胞 结论 特征 参与
下载PDF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鲍刚 贺慧兰 +1 位作者 韩玉梁 宋锦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478-1480,共3页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对29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观察切除程度、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及主要并发症。结果:肿瘤全切(SimpsonⅠ、Ⅱ...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对29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观察切除程度、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及主要并发症。结果:肿瘤全切(SimpsonⅠ、Ⅱ级)16例,大部分切除10例,部分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或部分切除者术后均行γ刀治疗。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者20例,症状基本同术前及加重者9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肺部感染4例,后组颅神经损伤3例,颅内感染1例,昏迷伴偏瘫1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桥小脑角脑膜瘤可选择经枕下乙状窦后的手术入路,术中妥善处理大血管,注意神经和脑干的保护,提高肿瘤切除的技巧,针对性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保证手术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 脑膜瘤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神经导航下显微手术切除脑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1
10
作者 鲍刚 何百祥 +3 位作者 贺慧兰 徐高峰 李奇 杜昌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729-173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切除脑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对脑重要功能区的21例海绵状血管瘤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在神经导航辅助下,病灶全切除率为100%,无手术死亡,病人临床症状有...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切除脑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对脑重要功能区的21例海绵状血管瘤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在神经导航辅助下,病灶全切除率为100%,无手术死亡,病人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明显神经功能受损表现。结论:对位于脑功能区的海绵状血管瘤,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的显微手术,可明显提高脑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鲍刚 史铁钧 《现代涂料与涂装》 CAS 2012年第4期1-5,12,共6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N220)、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腈(AN)为主要原料,采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通过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透射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N220)、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腈(AN)为主要原料,采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通过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透射电镜、粒度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分散液相比,改性后的聚氨酯分散液的粒径均有所增大,乳液的黏度变化不大。胶膜的硬度和耐水性以及热稳定性显著提高,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下降。HDDA的引入,形成了具有化学交联的核-壳互穿网络结构的聚合物,表现出明显的互穿协同效应,使WPU与乙烯基聚合物分子链具有较高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乳液 核壳结构 互穿聚合物网络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中p75NTR表达及其与凋亡的时相性研究
12
作者 鲍刚 李奇 +4 位作者 徐高峰 王宁 黄晓斌 郭世文 何百祥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通过大鼠脑出血模型,探讨脑出血后不同时期p75NTR的变化规律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脑出血模型,检测血肿周围凋亡细胞的比例,p75NT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肿周围6 h即可见细胞凋亡,72 h达高峰,10 d仍可见较高比例的凋亡... 目的通过大鼠脑出血模型,探讨脑出血后不同时期p75NTR的变化规律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脑出血模型,检测血肿周围凋亡细胞的比例,p75NT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肿周围6 h即可见细胞凋亡,72 h达高峰,10 d仍可见较高比例的凋亡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可检测出p75NTR蛋白和RNA表达,但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尤以72 h为著(P=0.000)。发现除6h组外,其余各组的p75NTR的RNA表达水平与凋亡比例呈正相关(P<0.001)。结论大鼠脑出血模型中血肿周围组织p75NTR蛋白和RNA表达水平增加,且与凋亡规律一致,24 h后RNA表达与细胞凋亡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出血 细胞凋亡 p75神经营养素受体
下载PDF
脑胶质瘤局部浸润淋巴细胞CD_4^+/CD_8^+倒置成因研究
13
作者 鲍刚 刘守勋 王茂德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6-338,共3页
揭示肿瘤内环境对局部浸润细胞比例改变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及单克隆抗体标记的方法研究胶质瘤提取物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的影响。结果 肿瘤提取物可明显抑制植物血凝素 ( PHA)促 PBMC增殖和白细胞介素 - ... 揭示肿瘤内环境对局部浸润细胞比例改变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及单克隆抗体标记的方法研究胶质瘤提取物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的影响。结果 肿瘤提取物可明显抑制植物血凝素 ( PHA)促 PBMC增殖和白细胞介素 - 2 ( IL- 2 )的诱生 ,且不被外源性 IL- 2逆转。结论 胶质瘤可破坏血脑屏障 ,外周血 T淋巴细胞随机渗入 ,肿瘤细胞可释放某种物质抑制 TH 细胞产生 IL- 2 ,进而抑制 TH 细胞的克隆性扩增 ,导致 CD+ 4/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局部微环境
下载PDF
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鲍刚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9期6-7,5,共3页
以聚醚二元醇(N220)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主要原料,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1,4-丁二醇(BDO)和乙二胺(EDA)为小分子扩链剂,三乙胺(TEA)为中和剂制备一系列不同配方组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亲水扩链剂含量... 以聚醚二元醇(N220)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主要原料,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1,4-丁二醇(BDO)和乙二胺(EDA)为小分子扩链剂,三乙胺(TEA)为中和剂制备一系列不同配方组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亲水扩链剂含量对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MPA的含量在4%~8%之间可获得比较稳定的乳液。随着DMPA含量的增加,乳液的粒径逐渐减小,粒径分布变窄,胶膜的吸水率增加,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综合考虑,DMPA的含量为6%时,胶膜性能较好。DSC分析表明,随着DMPA含量的增加,水性聚氨酯微相分离的程度增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可以清楚看到分布均匀的纳米水性聚氨酯球形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计及生态效益的梯级电站机组组合问题研究
15
作者 鲍刚 温思雨 +1 位作者 余文军 赖陟岑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34-1443,共10页
为了兼顾梯级水电调度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提出采用生态发电模型来减少梯级过度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首先定义分时生态水位区间,将下游生态需水保证率作为衡量生态效益的标准,建立考虑梯级电站耗水最小和下游需水保证率最大的双目标生... 为了兼顾梯级水电调度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提出采用生态发电模型来减少梯级过度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首先定义分时生态水位区间,将下游生态需水保证率作为衡量生态效益的标准,建立考虑梯级电站耗水最小和下游需水保证率最大的双目标生态发电优化调度模型。然后利用隶属度函数将双目标调度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采用加入微调概率的改进离散量子粒子群算法求解梯级电站机组组合模型。最后以清江梯级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 生态效益 模糊隶属度函数 机组组合 改进离散量子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学特征及早期临床诊断 被引量:13
16
作者 宋锦宁 刘守勋 +6 位作者 鲍刚 陈景宇 张晓东 王拓 谢万福 王茂德 谢昌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影像学特征及早期病因学诊断方法,并客观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对115例动脉瘤性SAH采用CT、CTA、MRI、MRA、DSA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进行早期临床诊断。结果115例SAH均在急性出血期内(7...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影像学特征及早期病因学诊断方法,并客观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对115例动脉瘤性SAH采用CT、CTA、MRI、MRA、DSA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进行早期临床诊断。结果115例SAH均在急性出血期内(7天)被早期诊断,其中有96例患者在7天内被DSA检查诊断为动脉瘤,早期病因诊断率83.5%,另19例在7天后二次造影诊断。全组9例行MRA,6例发现动脉瘤;12例行CTA,9例发现动脉瘤。结论采用CT及DSA可以对动脉瘤性SAH进行早期病因学诊断;该方法安全、准确,对动脉瘤性SAH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诊断显像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腰骶部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廉海平 李志锦 +5 位作者 何百祥 刘小芳 鲍刚 王伟 廉民学 李传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腰骶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12例腰骶部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治疗组在显微镜操作下行肿瘤切...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腰骶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12例腰骶部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治疗组在显微镜操作下行肿瘤切除术,肿瘤部位均位于L1以下。其中124例行术中电生理监测(监测组),监测方法为皮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CSEP)、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和肌电图(EMG)联合,88例未行术中电生理监测(未监测组),两组患者均随访3~6个月;对两组患者预后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监测组的改善率及全切除率高于未监测组(P〈0.05),联合应用CSEP、DSEP和EMG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5.9%,DSEP较CSEP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联合应用CSEP+DSEP+EMG对于腰骶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神经根的保护及提高手术安全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腰骶部 椎管内肿瘤 皮节体感诱发电位 肌电图 JOA评分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锦宁 刘守勋 +6 位作者 鲍刚 王拓 梁琦 陈景宇 张晓东 徐高峰 谢昌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根据发病时间将SAH后的脑积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并对36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患者行头颅CT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治疗采用脑室外引流术1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根据发病时间将SAH后的脑积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并对36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患者行头颅CT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治疗采用脑室外引流术1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25例。结果全组均被诊断为脑积水。经治疗后临床状况改善情况:明显改善31例,好转5例;CT扫描显示脑室情况:正常29例,明显缩小5例,稍缩小2例。临床治愈34例,2例复发者经2次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以形成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脑积水;CT是诊断脑积水首选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对脑积水进行脑室外引流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方法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融合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宁 何百祥 +3 位作者 鲍刚 廉民学 李传坤 廉海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77,186,共5页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28例单节段颈椎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患者使用传统颈前路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28例单节段颈椎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患者使用传统颈前路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A组),12例患者使用颈前路Zero-P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JOA评分及JOA改善率、NDI评分、吞咽困难发生率以及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1),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吞咽困难发生率B组低于A组;两组JOA评分及JOA改善率在术后相同时间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NDI评分相比,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B组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融合节段椎体高度及高度增加率在术后1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B组明显大于A组(P〈0.05);两组融合节段Cobb角术后各时间段B组均明显大于A组(P〈0.05);两组C2~C7节段Cobb术后各时间段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椎间融合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单节段颈椎病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Zero-P椎间融合器能降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并在手术时间、术后颈椎生理结构恢复方面优于传统钛板椎间融合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前路手术 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时机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传坤 王钧 +2 位作者 王佳 李奇 鲍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大面积脑梗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6年收治的164例大面积脑梗去骨瓣减压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手术时间段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结果患者Spitzer指数提示发病48h内手...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大面积脑梗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6年收治的164例大面积脑梗去骨瓣减压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手术时间段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结果患者Spitzer指数提示发病48h内手术患者的预后高于发病48h后的手术患者。当梗死体积大于250cm3时,患者48h内手术的生存率高于发病48h后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脑疝早期患者48h内手术后生存率同48h后手术比较显著提高,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5)。结论发病48h内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接受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手术 去骨瓣减压 预后 脑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