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全球日值降水和气温实况资料、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全球表面实况分析降水和气温等实况数据、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GSOD)全球地面日值数据、全球GTS实时交换地面数据等,对2023年12月—2024年2月全球天气概...应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全球日值降水和气温实况资料、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全球表面实况分析降水和气温等实况数据、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GSOD)全球地面日值数据、全球GTS实时交换地面数据等,对2023年12月—2024年2月全球天气概况以及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平流层增暖等事件影响,全球中高纬地区冷空气阶段性活跃且势力强。欧洲至俄罗斯、蒙古国、东亚,再到北美等地相继爆发了强寒潮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风雪,其中,加拿大南部、美国西北部和中部、北欧等地出现持续低温天气且部分地区最低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大洋洲中部、巴西、南美洲中部等地出现了持续性高温天气;此外,全球共有13个热带气旋活动,其中6个登陆,给当地带来强风雨天气,造成严重影响。展开更多
使用全球GTS实时交换地面数据、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GSOD)全球地面日值数据等以及第五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ERA5),对2024年6—8月全球天气概况及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陆地极端降水频发,降水显...使用全球GTS实时交换地面数据、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GSOD)全球地面日值数据等以及第五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ERA5),对2024年6—8月全球天气概况及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陆地极端降水频发,降水显著偏多、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英国西北部、北欧西部、大高加索山脉地区、印度半岛西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新几内亚岛、我国江南和华南地区、日本中南部、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美国中北部和五大湖地区、巴西南部等地;受异常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和稳定的大陆高压的共同影响,全球陆地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或接近常年,多地出现极端持续性高温热浪天气;6—8月全球共有21个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其中7个登陆,给当地带来强风雨天气,造成严重影响。展开更多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6.7μm卫星水汽图像和TBB、闪电定位资料以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3月3日南方地区一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主要影响系统是中低层低槽、低涡切变线、西...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6.7μm卫星水汽图像和TBB、闪电定位资料以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3月3日南方地区一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主要影响系统是中低层低槽、低涡切变线、西南低空急流、南北支西风急流。低空急流造成暖湿气流输送和高空急流造成冷平流侵入是对流触发机制。近地层为层结稳定的"冷空气垫",位势不稳定出现在低空急流与中高层干冷气流之间,并因急流中的下沉运动得以加强;西南暖湿气流与其北部干冷气流在中低层形成湿斜压锋区,西南气流的下沉支和北方下沉气流汇合在近地层形成的东北风回流与上部西南风生成锋面次级环流圈及中高层上升气流与北支急流中的下沉气流耦合形成次级正环流圈有利于倾斜上升运动的发展;低空急流的强暖平流和水汽通量辐合、北支急流入口区右侧的强辐散和南支急流北侧的辐合均加强了中尺度上升运动。湿层浅薄、上下干层较为深厚、强垂直风切变、低层逆温、-20~0℃过冷水层气流强上升运动等有利于雷暴天气的发生。雷电和冰雹出现在TBB、低空急流风速、θse、水汽通量以及300 h Pa散度等值线密集区附近。展开更多
文摘应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全球日值降水和气温实况资料、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全球表面实况分析降水和气温等实况数据、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GSOD)全球地面日值数据、全球GTS实时交换地面数据等,对2023年12月—2024年2月全球天气概况以及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平流层增暖等事件影响,全球中高纬地区冷空气阶段性活跃且势力强。欧洲至俄罗斯、蒙古国、东亚,再到北美等地相继爆发了强寒潮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风雪,其中,加拿大南部、美国西北部和中部、北欧等地出现持续低温天气且部分地区最低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大洋洲中部、巴西、南美洲中部等地出现了持续性高温天气;此外,全球共有13个热带气旋活动,其中6个登陆,给当地带来强风雨天气,造成严重影响。
文摘使用全球GTS实时交换地面数据、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GSOD)全球地面日值数据等以及第五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ERA5),对2024年6—8月全球天气概况及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陆地极端降水频发,降水显著偏多、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英国西北部、北欧西部、大高加索山脉地区、印度半岛西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新几内亚岛、我国江南和华南地区、日本中南部、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美国中北部和五大湖地区、巴西南部等地;受异常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和稳定的大陆高压的共同影响,全球陆地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或接近常年,多地出现极端持续性高温热浪天气;6—8月全球共有21个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其中7个登陆,给当地带来强风雨天气,造成严重影响。
文摘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6.7μm卫星水汽图像和TBB、闪电定位资料以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3月3日南方地区一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主要影响系统是中低层低槽、低涡切变线、西南低空急流、南北支西风急流。低空急流造成暖湿气流输送和高空急流造成冷平流侵入是对流触发机制。近地层为层结稳定的"冷空气垫",位势不稳定出现在低空急流与中高层干冷气流之间,并因急流中的下沉运动得以加强;西南暖湿气流与其北部干冷气流在中低层形成湿斜压锋区,西南气流的下沉支和北方下沉气流汇合在近地层形成的东北风回流与上部西南风生成锋面次级环流圈及中高层上升气流与北支急流中的下沉气流耦合形成次级正环流圈有利于倾斜上升运动的发展;低空急流的强暖平流和水汽通量辐合、北支急流入口区右侧的强辐散和南支急流北侧的辐合均加强了中尺度上升运动。湿层浅薄、上下干层较为深厚、强垂直风切变、低层逆温、-20~0℃过冷水层气流强上升运动等有利于雷暴天气的发生。雷电和冰雹出现在TBB、低空急流风速、θse、水汽通量以及300 h Pa散度等值线密集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