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心泉与20世纪30年代的北方昆曲传承
1
作者 鲍开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4,共8页
20世纪30年代,戏曲史上掀起又一个改良高潮。在京剧繁荣、话剧渐盛的北方剧坛,曹心泉从事着以昆曲传承为主的工作。在教学方面,他践行“以昆养京”的方法,用昆曲的深厚底蕴补益京剧;在表演方面,他记述“以花促雅”的实例,用花部的功法... 20世纪30年代,戏曲史上掀起又一个改良高潮。在京剧繁荣、话剧渐盛的北方剧坛,曹心泉从事着以昆曲传承为主的工作。在教学方面,他践行“以昆养京”的方法,用昆曲的深厚底蕴补益京剧;在表演方面,他记述“以花促雅”的实例,用花部的功法技巧激活昆曲市场;在音律方面,他探索“京昆相长”的路径,以中州音韵规范北曲声律与制谱之道。曹心泉的工作实践对20世纪30年代的北方昆曲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其局限性在于,曹心泉未能关注“五四”新文化思想及戏曲界的主流研究成果,且理论与实践始终囿于北方剧坛。故其研究方法较为单一,视野亦不够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心泉 北方昆曲 昆曲教学 口述戏曲史 北曲音律
下载PDF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戏剧单元内容及教学实施建议 被引量:6
2
作者 鲍开恺 《基础教育课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9-34,共6页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是戏剧单元。该单元以“戏剧文学”和“悲悯情怀”为教学重点,体现了文体与主题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特点。基于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戏剧教学应增强专题阅读、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是戏剧单元。该单元以“戏剧文学”和“悲悯情怀”为教学重点,体现了文体与主题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特点。基于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戏剧教学应增强专题阅读、群文阅读,结合地域特色开发课程资源,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以更好地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戏剧教学 高中语文 戏剧单元
下载PDF
《青城十九侠》:从小说到戏曲 被引量:2
3
作者 鲍开恺 艾立中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6-34,共9页
还珠楼主小说《青城十九侠》在连续出版的同时,就被他改编成京剧搬上舞台。这一主要是为"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表演量身打造的剧本,体现了一种"为专人编戏"的特色,是当时戏曲界"明星制"的产物。《青城... 还珠楼主小说《青城十九侠》在连续出版的同时,就被他改编成京剧搬上舞台。这一主要是为"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表演量身打造的剧本,体现了一种"为专人编戏"的特色,是当时戏曲界"明星制"的产物。《青城十九侠》从小说到戏曲的改编,文本的主旨、情节、人物形象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改编者的思想观念、演员的演技、观众的欣赏习惯等因素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城十九侠》 小说 戏曲 改编
下载PDF
昆曲“清唱”与“剧唱”之关系考 被引量:2
4
作者 鲍开恺 《南大戏剧论丛》 CSSCI 2015年第1期43-51,共9页
"清唱"与"剧唱"是昆曲史上长期并存的两种曲唱形式,在求同存异中共同推进昆曲的发展。自魏良辅改良昆山腔以来,"清唱"便自有一套理论规范,并与"剧唱"在形式和风格上存在颇多不同。至清代中期,&... "清唱"与"剧唱"是昆曲史上长期并存的两种曲唱形式,在求同存异中共同推进昆曲的发展。自魏良辅改良昆山腔以来,"清唱"便自有一套理论规范,并与"剧唱"在形式和风格上存在颇多不同。至清代中期,"清唱"与"剧唱"日益壁垒分明。《纳书楹曲谱》集中体现了"清唱"的特点与"清唱"理论的成熟。及至晚清民初,随着昆曲的衰落,曲学观念日趋理性与成熟。曲家与艺人更频繁地协作,"清唱"与"剧唱"逐渐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清唱 剧唱 工尺谱
下载PDF
集成-与众-正俗:王季烈曲谱三编及其曲学思想历程 被引量:1
5
作者 鲍开恺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3-68,共6页
王季烈是晚清民国曲学大家,在曲谱、曲论、曲社、曲作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王季烈编订的三部曲谱,被后人填词、制谱、度曲奉为圭臬,扩大了昆曲工尺谱的功能。《集成曲谱》系汇编型曲谱,注重校订文辞音律,保存昆曲经典剧目;《与众曲谱》... 王季烈是晚清民国曲学大家,在曲谱、曲论、曲社、曲作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王季烈编订的三部曲谱,被后人填词、制谱、度曲奉为圭臬,扩大了昆曲工尺谱的功能。《集成曲谱》系汇编型曲谱,注重校订文辞音律,保存昆曲经典剧目;《与众曲谱》属普及型曲谱,着力于化繁为简,便于初学者使用;《正俗曲谱》则是专题型曲谱,强调剧作的思想性和戏曲的教育功能。从“集成”到“与众”,再到“正俗”,分别体现了搜残补遗、注重实用、匡正世风的曲学观。王季烈的曲学思想历程折射出鲜明的时代色彩,体现了积极正向的文化传承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季烈 昆曲 《集成曲谱》 《与众曲谱》 《正俗曲谱》
下载PDF
卢见曾幕府戏曲活动考述 被引量:5
6
作者 鲍开恺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72-75,共4页
卢见曾幕府是乾隆时期扬州地区的重要学人幕府,该幕府在延揽戏曲人才、扶持戏曲创作、投资剧本刊刻、组织新剧演出上都有一定的成果,且在扬州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关键词 卢见曾 幕府 戏曲活动
下载PDF
“世难容”与“世能容”的空门女弟子──妙玉与妙常人物形象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鲍开恺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80-82,共3页
清代长篇小说《红楼梦》与明代传奇《玉簪记》分别塑造了两个光彩照人的空门女弟子形象———妙玉与妙常。二妙的身世相似,性格同中有异,结局则截然不同。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二妙的种种异同,并结合她们的生存环境、爱情模式以及... 清代长篇小说《红楼梦》与明代传奇《玉簪记》分别塑造了两个光彩照人的空门女弟子形象———妙玉与妙常。二妙的身世相似,性格同中有异,结局则截然不同。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二妙的种种异同,并结合她们的生存环境、爱情模式以及《红楼梦》与《玉簪记》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文本特征,对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作一番挖掘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玉 陈妙常 《红楼梦》 《玉簪记》
下载PDF
古典戏曲中的“太白醉写”故事演变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鲍开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1-54,共4页
李白醉写《清平调》的故事是古典戏曲所乐于表现的题材之一。在艺术风格上,元代杂剧爽利,明代传奇细腻,清代戏曲则更潇洒。在精神内涵上,则元代豁达、明代低迷而清代悲愤。元明清三代的剧作家都对"醉写"之后的李白给出了不同... 李白醉写《清平调》的故事是古典戏曲所乐于表现的题材之一。在艺术风格上,元代杂剧爽利,明代传奇细腻,清代戏曲则更潇洒。在精神内涵上,则元代豁达、明代低迷而清代悲愤。元明清三代的剧作家都对"醉写"之后的李白给出了不同的归宿,体现出不同时代的思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戏曲 形象演变
下载PDF
论转型期昆曲工尺谱的特征
9
作者 鲍开恺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3,共6页
晚清民国是昆曲艺术的衰落期,又是昆曲工尺谱的成熟期。面对每况愈下的昆曲市场,昆曲工尺谱的编订出现了新的转型。转型期的昆曲工尺谱的独特性在于:由文人"清宫谱"逐渐向文人与艺人合作的"戏宫谱"发展,抢救与传承... 晚清民国是昆曲艺术的衰落期,又是昆曲工尺谱的成熟期。面对每况愈下的昆曲市场,昆曲工尺谱的编订出现了新的转型。转型期的昆曲工尺谱的独特性在于:由文人"清宫谱"逐渐向文人与艺人合作的"戏宫谱"发展,抢救与传承的意义凸显,昆曲唱法与曲谱理论取得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工尺谱 清宫谱 戏宫谱
下载PDF
20世纪80—90年代新编越剧的现代化追求
10
作者 鲍开恺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45-49,共5页
在20世纪80—90年代空前活跃的文艺背景下,新编越剧的现代化进程也在稳步前行。此时期越剧的新编剧目具有四个鲜明特征:一是才子佳人题材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新变;二是现代题材戏数量增多;三是作家更自觉地在剧作中挖掘人性的复杂... 在20世纪80—90年代空前活跃的文艺背景下,新编越剧的现代化进程也在稳步前行。此时期越剧的新编剧目具有四个鲜明特征:一是才子佳人题材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新变;二是现代题材戏数量增多;三是作家更自觉地在剧作中挖掘人性的复杂;四是优秀悲剧作品的出现。这些现象都为21世纪的戏剧工作者提供了继续探索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 现代化 人性 悲剧意识
下载PDF
清末民初昆曲工尺谱本“红楼戏”及其传承价值
11
作者 鲍开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46,I0001,共6页
昆曲“红楼戏”的创作高潮紧随小说《红楼梦》的盛行。由于乾嘉以降昆曲市场日渐萧条,舞台演出以折子戏为主,昆曲“红楼戏”曲谱流失严重。清末民初是昆曲工尺谱的高产期,在《集成曲谱》《六也曲谱》等曲谱文献中,共保存昆曲“红楼戏”... 昆曲“红楼戏”的创作高潮紧随小说《红楼梦》的盛行。由于乾嘉以降昆曲市场日渐萧条,舞台演出以折子戏为主,昆曲“红楼戏”曲谱流失严重。清末民初是昆曲工尺谱的高产期,在《集成曲谱》《六也曲谱》等曲谱文献中,共保存昆曲“红楼戏”工尺谱30出,主要以摘锦、重组合刊、单行本三种形式流传。其中,仲振奎《红楼梦传奇》之《葬花》《扇笑》等折,声情谐美,传唱最广;吴镐《红楼梦散套》全谱具存,文律兼美,适合清唱;陈钟麟、石韫玉之作传谱甚罕,瑕瑜互见,偶有佳调;胡孟路《扫红》《乞梅》两出,曲词本色,唱腔醇雅。昆曲“红楼戏”工尺谱具有不容忽视的剧目传承价值,是促进昆曲活态传承、赓续“非遗”艺术命脉的有功之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尺谱 红楼戏 昆曲传承 《红楼梦传奇》 《集成曲谱》
下载PDF
清代昆曲工尺谱中的《牡丹亭》
12
作者 鲍开恺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36,共6页
汤显祖的《牡丹亭》传奇是昆曲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之作。《牡丹亭》在清代昆曲工尺谱中的收录折数与具体出目,动态地反映了该剧在不同时期的演出频度、热度与戏曲史地位。各曲谱对《牡丹亭》原作的文字删减与改动,既折射出昆曲的场上... 汤显祖的《牡丹亭》传奇是昆曲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之作。《牡丹亭》在清代昆曲工尺谱中的收录折数与具体出目,动态地反映了该剧在不同时期的演出频度、热度与戏曲史地位。各曲谱对《牡丹亭》原作的文字删减与改动,既折射出昆曲的场上特点,又体现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工尺谱中板眼与口法标记的不断密集,则是昆曲唱腔在传承过程中逐渐细化、规范化的具体表现。清代昆曲工尺谱中《牡丹亭》的文字删改与符号发展,均以文人传奇的世俗化为方向,最终服务于舞台,适应于普通观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工尺谱 牡丹亭 昆曲
下载PDF
略论杨维祯的曲学思想
13
作者 鲍开恺 刘叙武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37-40,共4页
杨维祯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同时又是戏剧理论家、戏剧活动家和散曲作家。他的曲学思想涉及戏剧功能论、曲体源流论、散曲风格论三大方面。他认为戏剧功能主要是"讽谏",曲体源自《诗经》、《离骚》,再由古乐府演变而来。他... 杨维祯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同时又是戏剧理论家、戏剧活动家和散曲作家。他的曲学思想涉及戏剧功能论、曲体源流论、散曲风格论三大方面。他认为戏剧功能主要是"讽谏",曲体源自《诗经》、《离骚》,再由古乐府演变而来。他提出了散曲中的"奇巧"风格,他的这些曲学思想由于有丰富的创作实践为基础,对明代的曲学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元明之际的剧坛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维祯 曲学思想 戏剧功能 曲体源流 散曲风格
下载PDF
以“性格组合论”观《紫钗记》之霍小玉
14
作者 鲍开恺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霍小玉是明代传奇《紫钗记》中的女主角 ,也是戏曲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形象。她是剧作家汤显祖根据唐代蒋防的传奇《霍小玉传》加工创作而成。本文试图以汤的二度创作为切入点 ,用文艺理论中的“性格组合论”对霍小玉作一番重新解读 ,客... 霍小玉是明代传奇《紫钗记》中的女主角 ,也是戏曲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形象。她是剧作家汤显祖根据唐代蒋防的传奇《霍小玉传》加工创作而成。本文试图以汤的二度创作为切入点 ,用文艺理论中的“性格组合论”对霍小玉作一番重新解读 ,客观评价霍小玉的艺术价值。本文认为 ,霍小玉在《紫钗记》剧中的性格缺少发展 ,单纯而不丰富 ,是“扁形人物”而非“圆形人物” ,甚至抹去了唐传奇中人物性格的闪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小玉 性格组合论 《紫钗记》 《霍小玉传》 传奇
下载PDF
关于高校昆曲通识教育的思考
15
作者 鲍开恺 《文教资料》 2017年第12期67-68,91,共3页
高校昆曲通识教育是艺术教育与江苏省地方资源相结合的一门特色课程。昆曲史、戏曲理论必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丰富高校昆曲通识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应开拓思路,灵活多样,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昆曲通识教育的... 高校昆曲通识教育是艺术教育与江苏省地方资源相结合的一门特色课程。昆曲史、戏曲理论必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丰富高校昆曲通识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应开拓思路,灵活多样,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昆曲通识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艺术修养与思想境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通识教育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试析《天净沙·秋思》末句的节奏划分
16
作者 鲍开恺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11期153-154,共2页
诵读是学习中华传统经典的必须环节,字正腔圆、节奏准确则是诵读课文的起码要求。《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字数不多,节奏也似乎并不复杂。据笔者所见,在中学语文课堂的诵读环节,大部分师生将末句“断肠人在天涯”读作“断肠人/在... 诵读是学习中华传统经典的必须环节,字正腔圆、节奏准确则是诵读课文的起码要求。《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字数不多,节奏也似乎并不复杂。据笔者所见,在中学语文课堂的诵读环节,大部分师生将末句“断肠人在天涯”读作“断肠人/在天涯”。然而,若细细推敲,这看似简单的节奏划分却未必准确。该句堪称整首小令的点睛之笔,它传神地写出了羁旅他乡的游子在瑟瑟秋风中所感受到的孤寒、落寞与惆怅。笔者认为,该句的节奏划分必须重新斟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 《天净沙·秋思》 断肠人 诵读 节奏划分 字正腔圆 中华传统经典 点睛之笔
下载PDF
初中语文教材 散曲选文及教学内容研究
17
作者 鲍开恺 《语文教学通讯》 2020年第18期59-61,共3页
散曲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一种文体。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曲选文少而精,知识分布与知识序列较为合理。但教材对散曲的体制特征关注不够,散曲阅读能力训练的层级性略显不足。鉴于课标理念、学段目标与文体特点、,在教材编订... 散曲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一种文体。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曲选文少而精,知识分布与知识序列较为合理。但教材对散曲的体制特征关注不够,散曲阅读能力训练的层级性略显不足。鉴于课标理念、学段目标与文体特点、,在教材编订与教学实施中,应抓住体制特征,设计学习任务,转换阅读视角,注重浸润式欣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曲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下载PDF
近代苏州剧坛刍论
18
作者 鲍开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45-49,共5页
苏州剧坛自近代以来戏曲的创作和演出逐渐衰落,但在继承传统、顺应时代变化中演变。苏州剧坛一方面传承昆剧,包括整理曲谱、成立民间曲社,坚持职业演出等,另一方面接纳京剧及其它戏剧形式,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关键词 近代 苏州 剧坛
下载PDF
《全清散曲》补遗——《琴学心声》中的散曲
19
作者 艾立中 鲍开恺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3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名琴 心声 散曲 补遗 康熙年间 创作
下载PDF
象征主义与20—30年代戏曲本质观的论争
20
作者 艾立中 鲍开恺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0-23,共4页
20世纪20到30年代,象征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引发了国内外戏剧界对中国戏曲本质的讨论,讨论中产生了分歧,一方认为戏曲是象征主义,另一方认为戏曲是非象征主义。这次论争促使了戏曲理论的深化,并影响到舞台实践时如何做到中西艺术相互沟通... 20世纪20到30年代,象征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引发了国内外戏剧界对中国戏曲本质的讨论,讨论中产生了分歧,一方认为戏曲是象征主义,另一方认为戏曲是非象征主义。这次论争促使了戏曲理论的深化,并影响到舞台实践时如何做到中西艺术相互沟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戏曲本质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