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蛋白胶凝素-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1
作者 鲍祯 乔亚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凝素-3(FCN3)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在线软件预测对FCN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其过表达载体和siRNA干扰体系。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敲低FCN3对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凝素-3(FCN3)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在线软件预测对FCN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其过表达载体和siRNA干扰体系。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敲低FCN3对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FCN3对肺腺癌相关基因[染色体盒同源物5(CBX3)、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剂3(CDKN3)和含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重复序列蛋白5(BIRC5)]表达的影响。结果过表达FCN3后,A549细胞的凋亡水平升高,增殖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敲低FCN3后,A549细胞的凋亡水平下降,增殖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FCN3可抑制CBX3、CDKN3和BIRC5 mRNA表达,促进FABP4 mRNA表达;敲低FCN3可促进CBX3、CDKN3和BIRC5 mRNA表达,抑制FABP4 mRNA表达。结论FCN3可以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FCN3或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 FCN3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治疗靶点
下载PDF
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彦军 鲍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32-3136,共5页
目的评价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接受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腔内修复治疗的9例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B... 目的评价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接受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腔内修复治疗的9例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例,复杂腹主动脉瘤5例。分析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随访情况。结果9例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中6例接受三开窗,3例接受四开窗,共重建分支动脉血管30条,植入分支支架(BSG)26条。手术成功率为100.0%(9/9),无术中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11~440 min,平均(333.0±70.8)min。住院时间10~33 d,平均(21.8±7.6)d。1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1.11%(1/9),死因为呼吸循环衰竭。术后随访时间0.2~14.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6±5.2)个月;随访过程无患者死亡,再处理2例(25.00%),1例患者出现左肾动脉分支支架内血栓形成,予以机械抽栓并球囊扩张,1例患者右肾动脉分支支架脱入主体支架内,予以腔内技术取出并补装BSG,其余患者主动脉病变重塑良好,无不良并发症。结论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腔内修复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的短中期效果满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开窗技术 束径技术 复杂主动脉病变
下载PDF
miR-30a-5p靶向E2F7阻滞A549细胞周期并抑制其增殖
3
作者 鲍祯 乔亚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06-3113,共8页
目的探究miR-30a-5p靶向E2F7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和增殖的机制。方法通过荧光定量(qRT-PCR)验证miR-30a-5p在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与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在线软件预测了miR-30a-5p的靶基因及其靶向结合位点... 目的探究miR-30a-5p靶向E2F7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和增殖的机制。方法通过荧光定量(qRT-PCR)验证miR-30a-5p在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与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在线软件预测了miR-30a-5p的靶基因及其靶向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miR-30a-5p和E2F7 mRNA 3’UTR区域的靶向关系。其次在A549细胞中分别转染miR-30a-5p模拟物(miR-30a-5p mimics)和miR-30a-5p抑制剂(miR-30a-5p inhibitor),应用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A549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q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和肺腺癌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30a-5p在A549细胞中表达水平低于BEAS-2B,且miR-30a-5p靶向结合与E2F7 mRNA 3’UTR 514-520位点,抑制E2F7表达。转染miR-30a-5p mimics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A549凋亡。将A549细胞周期阻滞在G 1期。调控肺腺癌相关基因TFDP3、CDK1、E2F8、CCNA2和CDC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miR-30a-5p通过靶向负调控E2F7的表达,调控TFDP3、CDK1、E2F8、CCNA2和CDC6的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iR-30a-5p E2F7 基因表达 细胞周期 凋亡
下载PDF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中应用股动脉穿刺预置缝合技术与股动脉切开技术的效果对比分析
4
作者 王彦军 鲍祯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920-1922,共3页
目的:对比在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TEVAR)术中应用股动脉穿刺预置缝合技术与股动脉切开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本院血管外科行TEVAR术治疗的137... 目的:对比在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TEVAR)术中应用股动脉穿刺预置缝合技术与股动脉切开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本院血管外科行TEVAR术治疗的137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切开组(采用股动脉切开术,68例)和缝合组(采用股动脉穿刺预置缝合术,69例)。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术后住院期间)发生情况。结果:缝合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切开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切开组(P<0.05)。缝合组术后6 m及1 y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切开组(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股动脉切开技术比较,EVAR术中应用股动脉穿刺预置缝合技术可缩短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股动脉穿刺预置缝合技术 股动脉切开术
下载PDF
特布他林氧驱雾化吸入联合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老年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外周血NOD2、TIM-3 mRNA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席卓娜 乔亚红 +4 位作者 鲍祯 程方圆 王继芳 苏红见 韩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氧驱雾化吸入联合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老年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2、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TIM)-3 mRNA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氧驱雾化吸入联合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老年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2、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TIM)-3 mRNA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化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同时给予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研究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肺功能、免疫功能及外周血NOD2、TIM-3 mRNA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 2)、血氧饱和度(SpO 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NOD2、TIM-3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布他林氧驱雾化吸入联合有创-无创治疗对老年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NOD2、Tim-3 mRNA水平,从而调控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改善和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布他林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 哮喘 呼吸衰竭 肺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miR-206调控小细胞肺癌干细胞EVI1基因表达及细胞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继芳 鲍祯 乔亚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7-1031,共5页
背景:通过对小细胞肺癌体外分选鉴定,可以发现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是促使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重要因素。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内多种分子的异常表达以及靶向基因的调控障碍密切相关。前期研究发现,EVI1具备原癌基因特性,在肺癌中其表达上调。miR... 背景:通过对小细胞肺癌体外分选鉴定,可以发现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是促使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重要因素。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内多种分子的异常表达以及靶向基因的调控障碍密切相关。前期研究发现,EVI1具备原癌基因特性,在肺癌中其表达上调。miR-206可靶向调控EVI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目的:探讨miR-206靶向调控EVI1转录基因的表达对小细胞肺癌干细胞增殖和分裂周期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miR-206转染实验验证靶向调控EVI1基因,实验分3组:miR-206 mimics组、miR-206 inhibitor组和miR-NC组,分别转染小细胞肺癌干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EVI1蛋白的表达。然后采用慢病毒干扰法下调小细胞肺癌干细胞中miR-206表达验证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和生物学行为,实验分3组:pLB-miR-206组、空载体组和对照组,RT-PCR法检测细胞中miR-206和EVI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和p-JNK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中分裂细胞和凋亡细胞的百分比。结果与结论:①miR-206 mimics组Evi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miR-NC组(P<0.05),miR-206 inhibitor组Evi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miR-NC组(P<0.05),提示miR-206可能靶向调控小细胞肺癌干细胞EVI1基因的表达;②经miR-206慢病毒转染后,pLB-miR-206组miR-206和EVI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p-Akt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增殖率减少,分裂细胞比例下降(P<0.05),提示miR-206可能通过靶向调控小细胞肺癌干细胞中EVI1基因的表达和Akt/JNK信号通路的激活,对细胞增殖和分裂周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肺癌干细胞 小细胞肺癌 miR-206 EVI1基因 信号通路 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效果
7
作者 鲍祯 乔亚红 韩利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673-1676,共4页
目的:分析在肺癌骨转移患者中给予唑来膦酸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样本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给予唑... 目的:分析在肺癌骨转移患者中给予唑来膦酸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样本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6、IL-8、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肺癌骨转移患者,唑来膦酸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在抑制炎症因子、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帕米膦酸二钠 肺癌骨转移
原文传递
G试验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鲍祯 张庆宪 +1 位作者 焦鹏飞 马晓旭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6期46-47,共2页
目的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G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98例有IPFI高危因素的COPD患者的G试验值,计算G试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比较真菌感染组患者与非真菌感... 目的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G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98例有IPFI高危因素的COPD患者的G试验值,计算G试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比较真菌感染组患者与非真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血浆浓度。结果以20pg/ml为临界值,G试验在COPD并IFPI中的敏感度为81%,特异度为86%。真菌感染组患者血浆(1,3)-B.D葡聚糖浓度明显高于非真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实验用于COPD合并IPFI诊断具有简便、快速、阳性率高的优点,并可作为早期诊断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1 3)-β-D葡聚糖测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真菌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