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小鹏:中国也需要一场里根革命
1
作者 黄小鹏 《金融博览》 2011年第21期39-39,共1页
9月.财经评论员黄小鹏指出,2011年中国资本市场要么受通货膨胀的困扰,要么受企业盈利增速下降所苦。股市的糟糕反映了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组合时代已远去。
关键词 中国 资本市场 黄小鹏 经济高增长 通货膨胀 企业盈利 评论员 低通胀
原文传递
西藏羌塘中部玛依岗日地区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25
2
作者 黄小鹏 李才 翟庆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46-1653,共8页
羌塘中部玛依岗日地区出露有一处印支期强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SP),属于S型花岗岩(CPGs的一种),不同于西藏南部广大的过铝质花岗岩(MPGs)。该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A/CNK>1,刚玉标准分子的质量分数均大于1.21%,低Sr、Ba、Ti,富K... 羌塘中部玛依岗日地区出露有一处印支期强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SP),属于S型花岗岩(CPGs的一种),不同于西藏南部广大的过铝质花岗岩(MPGs)。该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A/CNK>1,刚玉标准分子的质量分数均大于1.21%,低Sr、Ba、Ti,富K、Rb、Th,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具有略微右倾的V字形特征,具较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26~0.53,平均0.36)。CaO/Na2O<0.3,表明源岩为泥质岩石;Al2O3/TiO2<100,表明其为高温型(≥875℃)花岗岩。另外,该花岗岩(SP)与蓝片岩、榴辉岩的形成时代相同。在印支期晚期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过程中,炽热的幔源岩浆的底侵或注入引起了地壳中泥质源岩的脱水熔融,最终形成了该区的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羌塘地区 强过铝质花岗岩 印支期 同碰撞
下载PDF
烃源岩地化参数的测井反演——以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侏罗系新河组下段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小鹏 杨占龙 +3 位作者 张兆辉 刘化清 黄军平 龙礼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15-426,共12页
泥岩烃源岩地层中差异压实和生烃增压致使异常高压普遍存在。为了避免烃源岩评价中声波时差去压实校正产生的较大误差,以实测TOC含量为模型检验依据,基于岩石有机质的测井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及曲线特征,分析发现自然伽马曲线对有机质的响... 泥岩烃源岩地层中差异压实和生烃增压致使异常高压普遍存在。为了避免烃源岩评价中声波时差去压实校正产生的较大误差,以实测TOC含量为模型检验依据,基于岩石有机质的测井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及曲线特征,分析发现自然伽马曲线对有机质的响应比较明显且不受地层压实的影响,与深电阻率曲线重叠可以获得较高准确度的有机碳含量,并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构建了有机碳含量测井反演模型,并分别从有机碳含量分布和地层压实角度,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反演TOC结果的整体误差小,在优质烃源岩地层(TOC>1%)的反演误差明显小于传统方法,在差烃源岩地层(TOC<1%)相差不大;在中-强超压带(剩余压力>15 MPa)反演结果较传统方法更加可靠,在弱超压带(剩余压力<15 MPa)二者相差无几。进一步根据自然伽马与深电阻率曲线的叠合距离分别建立了生烃潜量、氢指数的测井反演模型,同时基于深度与热解最大峰温数学统计关系获得热解最大峰温剖面,然后综合利用测井反演的有机碳含量、生烃潜量、热解最大峰温及氢指数,定量评价干酪根类型及有机质丰度,明确各地球化学参数的纵向连续非均质性特征,最后结合烃源岩质量评价标准,解释出单井地层剖面中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反演 烃源岩 地球化学参数 叠合距离 小湖次凹
下载PDF
危重症产妇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小鹏 朱晓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7期135-136,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危重症产妇的麻醉处理。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09-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危重症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所有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处理结果给予总结评价。结果:本组患者中,1例早产,2例... 目的:分析探讨危重症产妇的麻醉处理。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09-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危重症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所有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处理结果给予总结评价。结果:本组患者中,1例早产,2例引产,无孕妇死亡。结论: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给予科学的麻醉处理,是保证产妇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产妇 麻醉处理 身体健康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小鹏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0期65-66,共2页
目的由高频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锁骨上、锁骨下)阻滞的麻醉效果,探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行手部及上肢前臂、血管造瘘术患者120例,将其分为锁骨上超声引导组与锁骨下超声引导组,每组60例... 目的由高频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锁骨上、锁骨下)阻滞的麻醉效果,探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行手部及上肢前臂、血管造瘘术患者120例,将其分为锁骨上超声引导组与锁骨下超声引导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行阻滞治疗,结合测定麻醉时间,分别记录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上臂内侧皮神经、腋神经的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麻醉并发症情况,并对麻醉效果做出判定。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桡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差异无经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对达靶神经起到有效引导作用,且能显示臂丛神经与局麻药的扩散情况,方法可行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锁骨 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龙木错—双湖—吉塘板块缝合带与青藏高原冈瓦纳北界 被引量:121
6
作者 李才 黄小鹏 +4 位作者 翟庆国 朱同兴 于远山 王根厚 曾庆高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6-147,共12页
青藏高原上冈瓦纳北界的讨论由来已久,随着基础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羌塘地区成为解决冈瓦纳北界问题的关键地区。根据对缝合带的研究,青藏高原发育三条大规模的印支期缝合带,并将青藏高原分为三大板块:昆仑—秦岭缝合带以北为塔里木—... 青藏高原上冈瓦纳北界的讨论由来已久,随着基础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羌塘地区成为解决冈瓦纳北界问题的关键地区。根据对缝合带的研究,青藏高原发育三条大规模的印支期缝合带,并将青藏高原分为三大板块:昆仑—秦岭缝合带以北为塔里木—华北板块,昆仑—秦岭缝合带与龙木错—双湖—吉塘缝合带之间为扬子板块,龙木错—双湖—吉塘缝合带以南为冈瓦纳板块。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是发育在扬子板块内部的印支期缝合带,班公湖—怒江和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是发育在冈瓦纳大陆框架下新特提斯阶段的缝合带,构不成冈瓦纳北界。文中简要介绍龙木错—双湖—吉塘缝合带的基本事实,着重阐述该缝合带对冈瓦纳板块和扬子板块的基底、沉积盖层与生物地理、沉积建造和构造运动等方面的制约。在青藏高原印支期主要板块缝合带的对比研究基础上,笔者认为龙木错—双湖—吉塘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上冈瓦纳大陆的北界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 龙木错-双湖-吉塘 板块缝合带 冈瓦纳大陆北界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Ar-Ar定年 被引量:76
7
作者 李才 翟庆国 +3 位作者 陈文 于介江 黄小鹏 张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43-2849,共7页
羌塘榴辉岩产于红脊山-双湖高压变质带中段的片石山地区,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唯一的榴辉岩产地。榴辉岩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龄 t_p=219.3±1.5Ma;榴辉岩围岩的多硅白云母^(40)Ar-^(39)Ar 年龄 t_p=217.2±1.8Ma,定年结... 羌塘榴辉岩产于红脊山-双湖高压变质带中段的片石山地区,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唯一的榴辉岩产地。榴辉岩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龄 t_p=219.3±1.5Ma;榴辉岩围岩的多硅白云母^(40)Ar-^(39)Ar 年龄 t_p=217.2±1.8Ma,定年结果表明,榴辉岩与围岩经历了相同的高压变质作用,与红脊山-双湖地区蓝闪片岩的高压变质时间是一致的。根据已有高压变质年代学资料,从羌塘的红脊山到双湖、那曲地区的巴青以北、昌都的酉西,直到滇西地区,断续分布长达2000余公里的高压变质带为同一期构造事件的产物,是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向南延伸到滇西的重要依据。榴辉岩的定年数据进一步揭示,冈瓦纳板块与欧亚(扬子)板块的主体碰撞时间在220Ma 左右,同时也是古特提斯洋消亡的时间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中部 榴辉岩 高压变质作用 Ar—Ar年龄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上三叠统望湖岭组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50
8
作者 李才 翟庆国 +2 位作者 董永胜 于介江 黄小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3-1008,共6页
在果干加年山的主脊及其以北识别出一套稳定的沉积岩系,角度不整合于蛇绿混杂岩之上,以细砂岩、硅质粉砂岩为主,其中夹有大小不等的古生代外来岩块,底砾岩成分因地而异并具有快速堆积的特点,底部夹有流纹岩。厚度大于1633m。流纹岩夹层... 在果干加年山的主脊及其以北识别出一套稳定的沉积岩系,角度不整合于蛇绿混杂岩之上,以细砂岩、硅质粉砂岩为主,其中夹有大小不等的古生代外来岩块,底砾岩成分因地而异并具有快速堆积的特点,底部夹有流纹岩。厚度大于1633m。流纹岩夹层获得的锆石SHRIMPU-Pb谐和年龄为214Ma±4Ma,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在剖面测制和区域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上三叠统望湖岭组,代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闭合以后接受的最早的沉积盖层。望湖岭组之下的蛇绿混杂岩获得阳起石Ar-Ar年龄219.7Ma±6.5Ma。同位素定年确定构造转化事件发生在214~220Ma之间,为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的闭合时间提供了确切的时间约束,望湖岭组是这一事件的沉积记录,是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蛇绿混杂岩之上首次发现的沉积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中部 果干加年山 晚三叠世 望湖岭组 不整合 沉积制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与羌塘古特提斯洋演化记录 被引量:101
9
作者 李才 翟庆国 +2 位作者 董永胜 曾庆高 黄小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21,共9页
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和昆仑-秦岭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上3条主要的晚三叠世板块缝合带,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后2条缝合带不具备冈瓦纳北界的基本要素。简要介绍了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有关古特提斯洋存在的基本事实,即早... 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和昆仑-秦岭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上3条主要的晚三叠世板块缝合带,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后2条缝合带不具备冈瓦纳北界的基本要素。简要介绍了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有关古特提斯洋存在的基本事实,即早古生代洋壳残片、二叠纪蛇绿岩、泥盆纪—二叠纪放射虫硅质岩、各类不同性质的增生岩片、2种类型的构造混杂岩带和蛇绿混杂岩盖层体系的时代与性质等,已有的资料初步确定羌塘古特提斯洋盆演化的时限为晚泥盆世到晚三叠世。认为龙木错-双湖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上古特提斯洋消亡的主要场所,是恢复和反演青藏高原早期形成演化的最重要的窗口,也是地学界几十年关注的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 古特提斯洋 冈瓦纳大陆北界 羌塘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高压变质带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0
10
作者 李才 董永胜 +2 位作者 翟庆国 于介江 黄小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5,共9页
羌塘高压变质带分布于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的南侧,西起红脊山,经片石山、蓝岭、角木查尕日、纳若,到双湖以东的才多茶卡,长约500km。向东已经延伸到巴青以北和昌都的吉塘地区,再向南进入滇西与澜沧江蓝片岩带共同构成一条断续延伸近20... 羌塘高压变质带分布于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的南侧,西起红脊山,经片石山、蓝岭、角木查尕日、纳若,到双湖以东的才多茶卡,长约500km。向东已经延伸到巴青以北和昌都的吉塘地区,再向南进入滇西与澜沧江蓝片岩带共同构成一条断续延伸近2000km的高压变质带。羌塘高压变质带主要由蓝片岩和榴辉岩构成,蓝闪石片岩中蓝闪石和多硅白云母同位素定年结果为223~215Ma,榴辉岩的变质年龄为243~217Ma。估算蓝片岩的变质温度为410~460℃,变质压力为0.67~0.75GPa;榴辉岩相的变质作用温度不超过500℃,压力为1.56~2.35GPa。羌塘高压变质岩定年研究结果确定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最终碰撞闭合发生在晚三叠世早期。羌塘高压变质带是冈瓦纳与欧亚大陆汇聚事件的重要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 高压变质带 龙木错-双湖缝合带 构造意叉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几个关键地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98
11
作者 李才 翟庆国 +2 位作者 程立人 徐峰 黄小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5-301,共7页
羌塘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大的一块中比例尺地质调查空白区,许多关键地质问题集中于此。综合多年羌塘地区的地质实践,结合近年来1∶25万地质调查的初步成果,提出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蛇绿岩、高压变质带、羌塘的基底、南北羌塘地层序列... 羌塘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大的一块中比例尺地质调查空白区,许多关键地质问题集中于此。综合多年羌塘地区的地质实践,结合近年来1∶25万地质调查的初步成果,提出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蛇绿岩、高压变质带、羌塘的基底、南北羌塘地层序列及地层格架、盆地成因类型、羌塘盆地与油气资源、羌塘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羌塘地区生态与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提供给在羌塘地区从事地质调查的同行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地区 关键地质问题
下载PDF
持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子宫收缩和产程特点 被引量:32
12
作者 尹春艳 周敬珍 +3 位作者 吕小燕 黄小鹏 何桂华 陈建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63-1567,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以下简称分娩镇痛)的子宫收缩(以下简称宫缩)和产程特点,为分娩镇痛产程观察与处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自然临产宫口开大3cm实施分娩镇痛的产妇213例,由专人在分娩镇痛前和镇痛显效后30、60、120min时...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以下简称分娩镇痛)的子宫收缩(以下简称宫缩)和产程特点,为分娩镇痛产程观察与处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自然临产宫口开大3cm实施分娩镇痛的产妇213例,由专人在分娩镇痛前和镇痛显效后30、60、120min时,应用美国惠普公司M1351A型胎儿监护仪,分别监测宫缩周期、持续时间、强度、宫缩曲线类型,研究分娩镇痛的宫缩特点。(2)比较分娩镇痛421例与非分娩镇痛237例产妇第1产程活跃期、第2和第3产程时间的差异,研究分娩镇痛的产程特点。结果(1)镇痛前与镇痛显效后不同时间段宫缩各项客观指标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镇痛后宫缩减弱有统计学意义;(2)镇痛后不同时间段宫缩各项客观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镇痛组平均第1产程活跃期短于对照组(P<0.05),严密监测下合理使用催产素,平均第2、3产程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4)分娩镇痛组产钳助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镇痛对宫缩和产程有一定的影响,正确认识分娩镇痛的宫缩和产程特点、进行积极有效的产程处理是分娩镇痛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子宫收缩 产程时间
下载PDF
西藏羌塘中部角木日地区二叠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6
13
作者 翟庆国 李才 黄小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19-1427,共9页
西藏羌塘中部角木日地区出露有大量的二叠纪玄武岩,岩石由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组成,SiO2含量在43.87%~54.25%之间,K2O含量较高,平均为0.58%,TiO2含量中等偏高,平均为1.60%,P2O5含量也较高,平均为0.48%,Zr/Y比值平均为6.04,Zr/Nb比... 西藏羌塘中部角木日地区出露有大量的二叠纪玄武岩,岩石由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组成,SiO2含量在43.87%~54.25%之间,K2O含量较高,平均为0.58%,TiO2含量中等偏高,平均为1.60%,P2O5含量也较高,平均为0.48%,Zr/Y比值平均为6.04,Zr/Nb比值平均为9.88,明显具有富集地幔的特征;∑REE平均为147.5×10-6,轻稀土轻微富集,LaN/SmN比值平均为1.98。这些特征和三江地区的准洋脊型玄武岩一致。综合玄武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二叠纪玄武岩可能形成于准洋中脊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羌塘 角木日 玄武岩 地球化学 构造意义
下载PDF
藏北羌塘南部走构由茶错地区火山岩定年与康托组时代的厘定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才 黄小鹏 +1 位作者 牟世勇 迟效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6-228,共3页
康托组在羌塘南部地区分布广泛,是青藏高原始新世大规模隆升以后首先接受的陆相碎屑和火山沉积,以往根据时代跨度较大的生物化石将其时代确定为中新世,但一直存在争议。羌南走构由茶错康托组中呈层状出露的火山岩面积约120km2,主要岩性... 康托组在羌塘南部地区分布广泛,是青藏高原始新世大规模隆升以后首先接受的陆相碎屑和火山沉积,以往根据时代跨度较大的生物化石将其时代确定为中新世,但一直存在争议。羌南走构由茶错康托组中呈层状出露的火山岩面积约120km2,主要岩性为玄武质粗面安山岩,保存有完好的火山口和火山颈。40Ar-39Ar积分年龄为30.5Ma±0.6Ma,K-Ar法年龄为33.3Ma±0.5Ma、29.3Ma±0.4Ma、32.3Ma±0.5Ma、28.4Ma±0.4Ma,为渐新世早期。结合区域上康托组与伴生火山岩的相互关系,确定走构由茶错、康托、鱼鳞山和纳丁错等地的火山岩是康托组的组成部分。根据走构由茶错火山岩同位素定年结果将康托组的时代由中新世厘定为渐新世,羌塘地区大规模隆升以后接受沉积的时间前推了大约1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羌南地区 走构由茶错 康托组 同位素年代学 渐新世
下载PDF
结晶法提纯钛白副产硫酸亚铁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克宇 吴鉴 +4 位作者 周朝金 杜远超 黄小鹏 姚耀春 王微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5,共6页
针对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副产的硫酸亚铁,采用结晶法对硫酸亚铁进行提纯。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吸收光谱(AAS)等分析手段对结晶后粒子的晶相、形貌和杂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晶法提纯制备的硫酸亚... 针对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副产的硫酸亚铁,采用结晶法对硫酸亚铁进行提纯。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吸收光谱(AAS)等分析手段对结晶后粒子的晶相、形貌和杂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晶法提纯制备的硫酸亚铁颗粒结晶度高、晶粒形貌好、杂质含量少。通过结晶温度、结晶次数和p H值对硫酸亚铁结晶提纯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溶解温度为60℃,结晶温度为10℃,p H值为2,采取3次结晶时,就可有效去除杂质,提纯钛白副产硫酸亚铁。此外,还探究了结晶后母液的循环利用,可为工业化应用提供适当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法 提纯 副产硫酸亚铁 废物处理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格架下的陆相湖盆精细沉积体系研究——以吐哈盆地西缘侏罗系—古近系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占龙 肖冬生 +3 位作者 周隶华 黄云峰 黄小鹏 沙雪梅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深化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西部富油气区侏罗系—古近系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以井-震匹配的四级层序格架建立为基础,系统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约束下的精细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井-震匹配的四级层序格架单元是开展空间精细沉积体系... 为深化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西部富油气区侏罗系—古近系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以井-震匹配的四级层序格架建立为基础,系统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约束下的精细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井-震匹配的四级层序格架单元是开展空间精细沉积体系研究的最大单元;层位与储层的两步标定是准确建立井-震匹配关系的关键步骤;等时层序格架内的地震反射横向变化分析是明确沉积体系横向对接和演变的核心。研究认为:北部天山和南部觉罗塔格造山带的差异构造活动是控制沉积体系横向变迁的主要因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最主要的储集体类型;依附于古构造背景发育的河道侧向、上倾尖灭砂体是盆地西缘葡北、葡萄沟、神泉、胜南地区岩性油气藏扩展勘探的有利方向。在该认识指导下,吐鲁番坳陷西部富油气区岩性油气藏扩展勘探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高分辨率层序格架 侏罗系-古近系 吐哈盆地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鼻咽癌放射抗拒性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活体成像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小鹏 马慧 +6 位作者 朱小东 葛莲英 曲颂 李龄 郭亚 赵伟 黎丹戎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鼻咽癌放射抗拒性裸鼠移植瘤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以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稳定表达GFP标记的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GFP-CNE-2和放射抗拒性细胞株GFP-CNE-2R接种...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鼻咽癌放射抗拒性裸鼠移植瘤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以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稳定表达GFP标记的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GFP-CNE-2和放射抗拒性细胞株GFP-CNE-2R接种至裸鼠体内,建立皮下移植的肿瘤模型。待肿瘤直径约为1 cm时给予相同剂量10 Gy的X射线一次性照射,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GFP标记的放射抗拒性及放射敏感的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GFP-CNE-2R和GFP-CNE-2。克隆形成实验显示GFP-CNE-2R细胞株具有放射抗拒性。GFP-CNE-2R和GFP-CNE-2细胞的皮下成瘤率均为100%,证实建模成功。相对于GFP-CNE-2裸鼠移植瘤,GFP-CNE-2R移植瘤的生长受照射抑制不明显。结论相对于GFP-CNE-2裸鼠移植瘤,GFP-CNE-2R裸鼠移植瘤具有更强的放射抗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移植瘤 绿色荧光蛋白 放射抗拒性
下载PDF
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茂刚 左其龙 +2 位作者 陈蕾 黄清海 黄小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64-266,共3页
我院自2003年6月-2007年12月根据贾保祥微创穿刺方法,采用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对8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血管内栓塞术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获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大池置管 侧脑室穿刺 疗效观察 引流治疗 颅内动脉瘤破裂 脑脊液引流术 血管内栓塞
下载PDF
吐鲁番坳陷逆掩断裂带下盘油气勘探领域成藏条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占龙 刘震华 +4 位作者 黄云峰 吴青鹏 韩小锋 黄小鹏 牛慧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5-801,共7页
以吐哈盆地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和以轴面成图与构造趋势分析为基础的吐鲁番坳陷3维空间构造演化模拟为出发点,认为吐鲁番坳陷侏罗系发育3排弧形构造带组成的巨型弧形构造体系,提出吐鲁番富油气坳陷发育逆掩断裂带下盘油气勘探新领域.逆... 以吐哈盆地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和以轴面成图与构造趋势分析为基础的吐鲁番坳陷3维空间构造演化模拟为出发点,认为吐鲁番坳陷侏罗系发育3排弧形构造带组成的巨型弧形构造体系,提出吐鲁番富油气坳陷发育逆掩断裂带下盘油气勘探新领域.逆掩断裂带下盘油气勘探领域有利成藏条件主要表现在:发育构造、岩性2大类和背斜、断鼻、断块、顺物源岩性和反物源岩性5种类型圈闭,构造类圈闭主要形成于侏罗系末期,岩性类圈闭主要依附于古构造背景发育,剩余圈闭面积大且成群成带分布,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勘探潜力较大;紧邻3大主力生烃凹陷(胜北、丘东和小草湖),油源条件优越;发育中侏罗统区域和中下侏罗统局部2套盖层,逆掩断裂带下盘上倾方向断裂封堵条件好,后期保存条件优越,有利于较低部位的油气聚集成藏;整体构造体系与圈闭主要形成于侏罗系末期到白垩系早期,与侏罗系末白垩系的油气生成、运移与聚集期匹配良好,是吐哈盆地侏罗系进一步勘探的主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掩断裂带下盘 油气成藏条件 侏罗系 吐鲁番坳陷 吐哈盆地
下载PDF
铂薄膜导热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小鹏 淮秀兰 邹玉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25-1527,共3页
采用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模拟分析了纳米铂(Pt)薄膜的导热性能与脉冲激光作用下的温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100~500nm铂薄膜的法向导热系数比体材料值低很多,而且低于其面向导热系数;微米铂薄膜的温度响应时间在纳秒量级;在脉... 采用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模拟分析了纳米铂(Pt)薄膜的导热性能与脉冲激光作用下的温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100~500nm铂薄膜的法向导热系数比体材料值低很多,而且低于其面向导热系数;微米铂薄膜的温度响应时间在纳秒量级;在脉冲加热的初始阶段,有一快速非傅立叶热波沿铂薄膜的厚度方向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薄膜 分子动力学模拟 尺度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