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大利蜜蜂不同日龄工蜂对啶氧菌酯胁迫的生化和生理响应
1
作者 段辛乐 姚涣靖 +4 位作者 王如意 王梨竹 熊曼琼 黄少康 李江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9-1238,共10页
【目的】啶氧菌酯是蜜蜂常接触到的杀菌剂,其对蜜蜂工蜂健康的影响常被忽视。研究明确啶氧菌酯胁迫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不同日龄工蜂的影响,为蜜蜂健康养殖和授粉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啶氧菌酯田间推荐浓度(... 【目的】啶氧菌酯是蜜蜂常接触到的杀菌剂,其对蜜蜂工蜂健康的影响常被忽视。研究明确啶氧菌酯胁迫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不同日龄工蜂的影响,为蜜蜂健康养殖和授粉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啶氧菌酯田间推荐浓度(113, 150, 225和281 mg/L)分别连续暴露处理意大利蜜蜂1, 8和21日龄工蜂7 d,测定各浓度处理组不同日龄工蜂存活率,测定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及解毒酶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CYP450)活性;利用RT-qPCR检测营养相关基因胰岛素样肽(insulin-like peptides, ILP)基因(ILP1和ILP2)和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基因以及免疫相关基因蜂蛾抗菌肽(Abaecin)基因、蜜蜂抗菌肽(Apidaecin)基因、防卫素(Defensin1)基因和膜翅抗菌肽(Hymenoptaecin)基因的表达量。【结果】113, 150, 225和281 mg/L啶氧菌酯连续处理与对照组比可显著降低意大利蜜蜂1和21日龄工蜂的存活率。113, 150和225 mg/L啶氧菌酯处理使1和8日龄工蜂CAT和CYP450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使SOD, CarE和GST活性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比对照组诱导21日龄工蜂CAT, SOD和GST活性抑制CarE活性。啶氧菌酯各处理组1和21日龄工蜂ILP1和ILP2表达量比对照组均下调,而1和8日龄工蜂的Vitellogenin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啶氧菌酯可显著提高1日龄工蜂Apidaecin和Hymenoptaecin的表达量,但抑制8日龄工蜂Apidaecin和Hymenoptaecin的表达量,同时225和281 mg/L啶氧菌酯可显著抑制21日龄工蜂Abaecin,Apidaecin,Defensin1和Hymenoptaecin的表达量。【结论】田间推荐使用浓度的啶氧菌酯对意大利蜜蜂不同日龄工蜂具有显著的毒性,对工蜂的存活、酶活性、营养代谢和免疫能力产生胁迫,增加工蜂的生存压力,进而危害蜂群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工蜂 啶氧菌酯 存活率 酶活性 营养 免疫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对中蜂外勤蜂慢性毒性测定
2
作者 彭康乐 源艺 +4 位作者 许昌辉 张乐 郭太兵 刘文斌 黄少康 《中国蜂业》 2024年第4期58-60,共3页
球孢白僵菌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防治,中蜂外出采集活动时可能会接触到球孢白僵菌。为了探明球孢白僵菌对中蜂外勤蜂的影响。配制含不同浓度(10~5、10~6、10~7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室内30℃、60%RH条件下测试对中蜂外勤蜂的慢... 球孢白僵菌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防治,中蜂外出采集活动时可能会接触到球孢白僵菌。为了探明球孢白僵菌对中蜂外勤蜂的影响。配制含不同浓度(10~5、10~6、10~7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室内30℃、60%RH条件下测试对中蜂外勤蜂的慢性毒性。结果表明,中蜂外勤蜂接触球孢白僵菌(10~5、10~6、10~7孢子/mL)14天后,三组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6.4%、68.2%、100%,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呈剂量毒性效应关系,说明球孢白僵菌对中蜂外勤工蜂的触杀毒性强。而取食10~5、10~6、10~7孢子/mL孢子糖液的工蜂生存曲线与剂量无对应关系,说明外勤蜂食入白僵菌孢子后无明显毒性。建议在球孢白僵菌施用期间,宜避开中蜂养殖区或开花的蜜粉源,或蜂群转场,以减少对中蜂的触杀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中蜂 外勤蜂 触杀 胃毒
下载PDF
两种微孢子虫孢子表面蛋白及对家蚕侵染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黄少康 鲁兴萌 +2 位作者 汪方炜 金伟 陈盛禄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对来自家蚕的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的形态、表面蛋白及侵染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孢子显著小于家蚕微孢子虫 ,孢囊中孢子数为 8~ 32个 ,只侵染中肠组织 ,对家蚕无胚胎传染性。SDS UreaPAGE和 2D PAGE图谱... 对来自家蚕的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的形态、表面蛋白及侵染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孢子显著小于家蚕微孢子虫 ,孢囊中孢子数为 8~ 32个 ,只侵染中肠组织 ,对家蚕无胚胎传染性。SDS UreaPAGE和 2D PAGE图谱显示两种孢子表面蛋白有明显差异。在SDS UreaPAGE中 ,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的主要表面蛋白为 2 2kD ,而家蚕微孢子虫为 4 5kD。 2D PAGE显示 ,当上样量为 12 0 μg时 ,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孢子表面蛋白斑点有 330多个 ,而家蚕微孢子虫孢子只有 16 0多个 ,其中仅有 10多个相同或疑似蛋白点。家蚕微孢子虫的主要表面蛋白点约有 2 0个 ,以中性偏酸的小分子居多 (<18kD ,pI 5 .4~ 7.2 ) ;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有 30多个 ,分布较分散。根据两种孢子都能感染家蚕的特点 ,认为相同或疑似蛋白与是否能够感染有关 ,而大量差异蛋白与对家蚕的感染程度有关。两孢子表面蛋白中的主要蛋白均为差异蛋白 ,可能是孢子表面的结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蛋白 侵染性 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 家蚕微孢子 双向电泳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虫(Nosema bombycis)与其形态变异株的侵染性及孢子表面蛋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少康 鲁兴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82-1687,共6页
用家蚕微粒子虫(Nosemabombycis,Nb)连续感染桑尺蠖(Hemerophilaatrilineata)24次后,获得孢子显著变粗短(P<0.01)的形态变异株(24Nbh)。Nb与24Nbh的侵染性及表面蛋白的比较研究表明,24Nbh感染2龄起蚕(Bombyxmori)的感染中浓度(IC50)... 用家蚕微粒子虫(Nosemabombycis,Nb)连续感染桑尺蠖(Hemerophilaatrilineata)24次后,获得孢子显著变粗短(P<0.01)的形态变异株(24Nbh)。Nb与24Nbh的侵染性及表面蛋白的比较研究表明,24Nbh感染2龄起蚕(Bombyxmori)的感染中浓度(IC50)为1.98×104spores/ml,而Nb为1.72×103spores/ml,即Nb连续感染桑尺蠖24次后对家蚕的侵染性下降了11.5倍。24Nbh回复感染家蚕一次后的孢子,对2龄起蚕的IC50与Nb对照相差6.9倍,即对家蚕的侵染性又快速恢复;与24Nbh相比,孢子长径及长短径比虽然显著回复(P<0.01),但仍小于Nb(P<0.05)。SDS-PAGE显示,Nb和24Nbh孢子表面蛋白的带型基本一致,均有4条主带(12kD、17kD、30kD、33kD),但在量上差异明显。2D-PAGE显示,当上样量均为120μg时,二者孢子表面蛋白都以中偏酸性蛋白(pI5~7)为主,但表面蛋白在量和种类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发现5个可疑的差异蛋白点,推测这种差异与微孢子虫的侵染性变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粒子虫 形态变异株 侵染性 孢子形态 孢子表面蛋白 双向电泳
下载PDF
蜜蜂蜂王与工蜂级型分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少康 陈盛禄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6-181,共6页
蜜蜂ApismekiferaL .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 ,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成蜂 ,但是在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属于不同的级型。蜂王和工蜂的级型分化的关键时期发生在幼虫的 4龄末至 5龄止。分化是由分化基因... 蜜蜂ApismekiferaL .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 ,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成蜂 ,但是在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属于不同的级型。蜂王和工蜂的级型分化的关键时期发生在幼虫的 4龄末至 5龄止。分化是由分化基因调控的 ,幼虫期食物的质和量是分化的外部决定因子。JH对两级型中卵巢的分化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蜜蜂脑或其它组织中可能有分泌调控CA的咽侧体调节激素 ,它们通过对CA中JH的合成和分泌的调控而参与了分化的调控。章鱼胺等生物胺也参与了分化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蜂王 工蜂 级型分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意蜂来源的微孢子虫感染对中蜂工蜂血淋巴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少康 胡庆银 路贺然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6-649,共4页
为探讨微孢子虫交叉感染对中蜂工蜂血淋巴蛋白的影响,用意蜂来源的微孢子虫经口侵染不同日龄的中蜂和意蜂工蜂,在(30±0.5)℃、60%-80%RH的温箱内,用蔗糖液隔离饲养8 d后,提取工蜂血淋巴,测量其蛋白含量,并对其进行了SDS-PAGE.结果... 为探讨微孢子虫交叉感染对中蜂工蜂血淋巴蛋白的影响,用意蜂来源的微孢子虫经口侵染不同日龄的中蜂和意蜂工蜂,在(30±0.5)℃、60%-80%RH的温箱内,用蔗糖液隔离饲养8 d后,提取工蜂血淋巴,测量其蛋白含量,并对其进行了SDS-PAGE.结果表明:(1)感染微孢子虫的8日龄中蜂及意蜂工蜂的血淋巴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高;而11、14日龄中蜂工蜂血淋巴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低.(2)无论感染与否,8日龄中蜂工蜂血淋巴蛋白含量均比同龄意蜂工蜂的高.(3)SDS-PAGE图谱显示,微孢子虫感染主要造成一些蛋白量上的差异.其中47、38、35 ku蛋白可能是8日龄意蜂工蜂感染微孢子虫后出现的特征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属 血淋巴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蜜蜂 交叉感染
下载PDF
中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意蜂工蜂的侵染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少康 杨守深 +1 位作者 王丽华 付中民 《中国蜂业》 2007年第1期7-8,12,共3页
为探讨中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意蜂的侵染性,本试验将纯化自中蜂的微孢子虫,以每只蜂1×105个和5×105个孢子的接种量,分别给2日、5日、8日、11日龄无微孢子虫感染的意蜂成年工蜂接种,在30℃±0.5℃,65%~80%RH,黑暗中隔离饲... 为探讨中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意蜂的侵染性,本试验将纯化自中蜂的微孢子虫,以每只蜂1×105个和5×105个孢子的接种量,分别给2日、5日、8日、11日龄无微孢子虫感染的意蜂成年工蜂接种,在30℃±0.5℃,65%~80%RH,黑暗中隔离饲养10日后,各日龄工蜂的平均感染率达86.3%~100%,每只蜂中肠的平均产孢量为5.60×105~3.39×106个。在两接种量下,2日、5日龄意蜂工蜂的产孢量均显著(P<0.05)高于8日、11日龄的产孢量。试验首次证实了中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意蜂成年工蜂具较强的侵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交叉感染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蜜蜂 产孢量
下载PDF
金环胡蜂及其洞穴内其他节肢动物研究初报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少康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9-102,共4页
报道了闽南山区金环胡蜂巢的营巢小生境、营巢洞穴以及蜂巢的结构 .蜂群由 10 2只成虫组成 ,其中雌蜂 57只 ,雄蜂 4 5只 .测量了成蜂体长 ,其中 7只雌蜂的体长最长 (平均 4 .6 cm) .在洞穴底部发现 5种节肢动物 ,其中 4种为昆虫 ,最多... 报道了闽南山区金环胡蜂巢的营巢小生境、营巢洞穴以及蜂巢的结构 .蜂群由 10 2只成虫组成 ,其中雌蜂 57只 ,雄蜂 4 5只 .测量了成蜂体长 ,其中 7只雌蜂的体长最长 (平均 4 .6 cm) .在洞穴底部发现 5种节肢动物 ,其中 4种为昆虫 ,最多的是一种食蚜蝇科幼虫 ,其次是一种步甲科幼虫 ,此外还有螟蛾科幼虫、垫跗螋科的成虫和蜈蚣 ,洞穴内还有白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环胡蜂 胡蜂巢 节肢动物 共栖物 蜜蜂敌害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日龄意蜂工蜂上颚腺10-HDA分泌规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少康 荆战星 +2 位作者 李三妹 蒋星宏 马静 《海峡科学》 2010年第10期231-231,237,共2页
蜜蜂工蜂上颚腺分泌的反式-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decenoic acid,10-HDA)是蜂王浆中最特色的功能成分之一。一般认为。
关键词 上颚腺 HDA 意蜂 蜜蜂幼虫 APIS MELLIFERA 意大利蜜蜂 海角蜜蜂 西方蜜蜂 采集蜂
下载PDF
大蜡螟的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黄少康 王建鼎 《中国养蜂》 2001年第5期7-10,共4页
在 35± 1℃ ,60~ 85 %RH ,全黑暗环境中用中蜂旧巢脾饲养的大蜡螟 ,其卵、幼虫、蛹、雌蛾、雄蛾的历期分别为 8 6、4 9 4± 9 4、1 0 8± 1 9、5 5± 2 6、9 2± 3 3天。雌蛾平均产卵量为 72 5 2± 1 4 ... 在 35± 1℃ ,60~ 85 %RH ,全黑暗环境中用中蜂旧巢脾饲养的大蜡螟 ,其卵、幼虫、蛹、雌蛾、雄蛾的历期分别为 8 6、4 9 4± 9 4、1 0 8± 1 9、5 5± 2 6、9 2± 3 3天。雌蛾平均产卵量为 72 5 2± 1 4 8 3粒 ( 2 5 8~ 1 4 1 5粒 )。平均产卵前期为 0 6天 ( 0~ 2天 )。平均产卵期为 4 3± 0 8天 ,但平均有效产卵期只有 3 4± 0 6天。雌性蛹、蛾的体重比雄性蛹、蛾的极显著重 ,雌雄蛹重分别为 1 62 1± 5 1mg和 1 2 2 2± 1 9mg ,雌雄蛾重分别为 1 2 2 3± 1 6mg和 74 0± 7 5mg。卵多产于 0 2 3~ 0 2 7mm缝隙中 ,单层扁平成片 ,大小为 0 34± 0 0 4× 0 34±0 0 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蜡暝 生物学特性 蜜蜂害虫 生活历期 生长发育 产卵
下载PDF
中蜂囊状幼虫病病群工蜂幼虫和蛹的酚氧化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少康 廖水金 +2 位作者 姚文勇 荆战星 梁勤 《中国蜂业》 2010年第7期20-22,共3页
酚氧化酶是昆虫重要的免疫因子,中蜂囊状幼虫病(中囊病)是中蜂最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为了解中囊病对幼虫和蛹阶段工蜂酚氧化酶活性(PO)的影响,对中囊病病群与无症状群工蜂幼虫至蛹期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患病... 酚氧化酶是昆虫重要的免疫因子,中蜂囊状幼虫病(中囊病)是中蜂最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为了解中囊病对幼虫和蛹阶段工蜂酚氧化酶活性(PO)的影响,对中囊病病群与无症状群工蜂幼虫至蛹期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患病群相比,无症状群中仅深褐色眼蛹工蜂PO活性显著高于病群的(p<0.05),其余各阶段的与病群的无显著差异(p>0.05)。患病群中,不同发育阶段的PO活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症状群中,黑眼蛹的PO活性最高,显著高于约3~4日龄、约5~6日龄幼虫及褐眼蛹的PO活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氧化酶 中蜂囊状幼虫病 工蜂
下载PDF
不同饲料对接种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意蜂工蜂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少康 吴丽丽 +1 位作者 荆战星 奕诚 《中国蜂业》 2011年第Z1期19-22,共4页
为探讨不同饲料对微孢子虫感染工蜂的影响,给每只意蜂工蜂接种4400个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再分别饲喂50%蔗糖浆(W/V)、含5%蛋清的50%蔗糖浆(W/V),及花粉与50%蔗糖浆等重混合物(1:1)。在30℃,70%±15%RH的黑暗环境中饲养12天后,结... 为探讨不同饲料对微孢子虫感染工蜂的影响,给每只意蜂工蜂接种4400个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再分别饲喂50%蔗糖浆(W/V)、含5%蛋清的50%蔗糖浆(W/V),及花粉与50%蔗糖浆等重混合物(1:1)。在30℃,70%±15%RH的黑暗环境中饲养12天后,结果显示:饲喂三种饲料的接种工蜂存活率和微孢子虫感染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蛋清糖浆和花粉糖浆的两组工蜂,严重感染的工蜂比例、中肠蛋白浓度、酪蛋白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饲喂糖浆组(P<0.01),且中肠蛋白浓度与酪蛋白酶活性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存活率 酪蛋白酶活性
下载PDF
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少康 鲁兴萌 《中国养蜂》 2005年第12期7-9,共3页
蜂微孢子虫病是蜜蜂的检疫性病害,该病严重阻碍了蜂群的生产繁殖。微孢子虫孢子侵入寄主细胞有3种方式:发芽侵染、自发感染、细胞内吞感染,又以发芽侵染为主。微孢子虫孢子表面蛋白与孢子发芽密切有关,找到孢子表面发芽关键蛋白将有助... 蜂微孢子虫病是蜜蜂的检疫性病害,该病严重阻碍了蜂群的生产繁殖。微孢子虫孢子侵入寄主细胞有3种方式:发芽侵染、自发感染、细胞内吞感染,又以发芽侵染为主。微孢子虫孢子表面蛋白与孢子发芽密切有关,找到孢子表面发芽关键蛋白将有助于揭示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发芽
下载PDF
敌敌畏对墨胸胡蜂的熏蒸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少康 刘威 +2 位作者 吴丽丽 游信毅 王庭云 《中国蜂业》 2012年第Z1期27-28,33,共3页
墨胸胡蜂是我国南方危害蜜蜂的主要胡蜂种类之一。为探讨敌敌畏对墨胸胡蜂的熏杀毒性,在35℃条件下,用77.5%敌敌畏稀释1000至16000倍的倍比稀释液,以128μl/L的剂量熏蒸墨胸胡蜂,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12h的半数致死剂量为0.0339μl/L(... 墨胸胡蜂是我国南方危害蜜蜂的主要胡蜂种类之一。为探讨敌敌畏对墨胸胡蜂的熏杀毒性,在35℃条件下,用77.5%敌敌畏稀释1000至16000倍的倍比稀释液,以128μl/L的剂量熏蒸墨胸胡蜂,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12h的半数致死剂量为0.0339μl/L(77.5%敌敌畏体积/容积体积)。在20、25、30、35℃时,1000倍稀释液在4h内,熏杀效果均达100%,可以作为熏杀浓度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胸胡蜂 敌敌畏 熏蒸毒性
下载PDF
蜂王浆组分对四株细菌生长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少康 陈巧星 +1 位作者 荆战星 陈颖 《中国蜂业》 2011年第Z1期38-41,共4页
为探讨王浆小肽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本试验用双重透析方法,分别获得蜂王浆组分Ⅰ(2kD~3.5kD的透析组分)、组分Ⅱ(3.5kD~7kD,pH8.8的透析组分),及组分Ⅲ(Ⅱ的pH调至7.0)。用微量稀释法检测了它们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枯... 为探讨王浆小肽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本试验用双重透析方法,分别获得蜂王浆组分Ⅰ(2kD~3.5kD的透析组分)、组分Ⅱ(3.5kD~7kD,pH8.8的透析组分),及组分Ⅲ(Ⅱ的pH调至7.0)。用微量稀释法检测了它们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分Ⅰ对四株菌均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超高促进作用越强。组分Ⅱ对枯草杆菌的MIC为≥12.50mg/mL(8h时),pH调至pH7的组分Ⅲ,抑菌作用增强一倍。王浆小肽组分Ⅱ的抑菌或促菌作用有时受pH的影响,对不同菌种的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小肽 微量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蜂王浆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大蜡螟飞翔力的室内测定
16
作者 黄少康 王建鼎 龚一飞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6-377,共2页
在静风、平均气温 1 7.0 -1 8.1℃的室内条件下 ,对大蜡螟成虫悬吊飞行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1日龄未交配雌蛾单次连续飞行最远距离可达 (4 4 3 8.65± 2 85 2 .5 6) m,连续飞行最长时间可达 (93 .6± 63 .3 ) min;1日龄未交配... 在静风、平均气温 1 7.0 -1 8.1℃的室内条件下 ,对大蜡螟成虫悬吊飞行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1日龄未交配雌蛾单次连续飞行最远距离可达 (4 4 3 8.65± 2 85 2 .5 6) m,连续飞行最长时间可达 (93 .6± 63 .3 ) min;1日龄未交配雄蛾连续飞行最远距离可达 (3 1 0 1 .47± 1 2 1 9.84) m,连续飞行的最长时间可达 (65 .0± 3 8.95 ) min;5 -1 1日龄未交配雄蛾的连续飞行最远距离为 (4 1 3 .66± 2 0 3 .0 9) m,连续飞行最长时间为 (1 0 .47± 3 .3 9) min,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蜡螟 飞翔力 室内测定 蜜蜂害虫
下载PDF
西方蜜蜂的血糖及其影响因素
17
作者 黄少康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3,共6页
蜜蜂对糖的消化和吸收是维持其血糖平衡的基础 .西方蜜蜂血糖主要有 3种 ,即海藻糖、葡萄糖、果糖 ,蛹可能还含有五碳糖 .多种因素影响其血糖平衡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亚种、发育阶段、级型、血淋巴中的酶、激素等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食物... 蜜蜂对糖的消化和吸收是维持其血糖平衡的基础 .西方蜜蜂血糖主要有 3种 ,即海藻糖、葡萄糖、果糖 ,蛹可能还含有五碳糖 .多种因素影响其血糖平衡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亚种、发育阶段、级型、血淋巴中的酶、激素等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食物、饥饿、活动、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消化 吸收 贮存 组成 含量 影响因素 血糖
下载PDF
吹填淤泥填海造陆技术在深圳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38
18
作者 彭涛 葛少亭 +5 位作者 武威 胡鸿彬 简万成 黄少康 侯培丽 江再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8-70,72,共4页
利用海相淤泥吹填造陆已成为深圳地区进行土地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从深圳地区海相淤泥的吹填特性、资料储量、环保效益。
关键词 吹填淤泥 填海造陆 软基处理 堆载预压 真空预压 吹填工艺
下载PDF
蜂胶不同溶剂萃取物组成和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丽萍 徐响 +3 位作者 黄少康 杜立 董捷 杨佳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75-78,共4页
以蜂胶为原料,分别以甲醇、乙醇、氯仿、蒸馏水为溶剂进行萃取,测定各萃取物总酚与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通过测定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来比较4种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甲醇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甲醇萃取物浓... 以蜂胶为原料,分别以甲醇、乙醇、氯仿、蒸馏水为溶剂进行萃取,测定各萃取物总酚与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通过测定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来比较4种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甲醇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甲醇萃取物浓度为0.25mg/ml时还原力高达1.162,且浓度为0.05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4.676%。乙醇萃取物通过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依次分级萃取后所得到4种萃取物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氯仿萃取了蜂胶乙醇萃取物中主要成分,但乙酸乙酯和丙酮萃取物的还原能力及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佳,在浓度为0.05mg/ml时还原力分别为2.087和1.798,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7.724%和88.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抗氧化性 总酚 黄酮
下载PDF
微粒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分布 被引量:7
20
作者 鲁兴萌 黄少康 +3 位作者 汪方炜 孙振国 张凡 陈盛禄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从健康家蚕、感染微粒子病家蚕,以及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家蚕的消化道分离了200株肠球菌,并进行了数值分类学鉴定,以探讨家蚕消化道中肠球菌的生态学分布和家蚕微孢子与肠球菌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蚕相比,4龄或5龄起蚕添食微孢... 从健康家蚕、感染微粒子病家蚕,以及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家蚕的消化道分离了200株肠球菌,并进行了数值分类学鉴定,以探讨家蚕消化道中肠球菌的生态学分布和家蚕微孢子与肠球菌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蚕相比,4龄或5龄起蚕添食微孢子的微粒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数量分别增加5.5×105倍和0.74×102倍;菌种数从6个分别下降为3个和4个;生化表型数从27个分别下降为13个和14个;在菌种分布上,Ent.avium的分布频率从健康蚕的56%分别下降至20%和38%,而Ent.faecium的分布频率从健康蚕的2%分别上升至40%和16%;分离菌株共有59个生化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病 细菌性病 家蚕 消化道 肠球菌 分布 数值分类学鉴定 相互关系 微孢子 生化表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