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施硅肥对稻飞虱取食量、田间种群数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10 位作者 程学江 庞兴东 吴锋 李成 罗翠萍 宁紫月 凌炎 龙丽萍 侯茂林 凤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57,共7页
为探明增施硅肥在水稻田稻飞虱绿色防控中的作用,本文采用室内蜜露测定、田间盆拍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在广西代表性土壤条件下增施硅肥对稻飞虱蜜露量、田间种群数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 l和白背飞虱So... 为探明增施硅肥在水稻田稻飞虱绿色防控中的作用,本文采用室内蜜露测定、田间盆拍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在广西代表性土壤条件下增施硅肥对稻飞虱蜜露量、田间种群数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 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在施硅量为15 kg/hm^(2)和45 kg/hm^(2)水稻上的平均蜜露量均显著低于不施硅对照。在水稻分蘖期,与不施硅对照相比,15 kg/hm^(2)施硅处理下两个试验点稻飞虱发生量均显著减少;45 kg/hm^(2)施硅处理下宾阳试验点的稻飞虱发生量显著减少,而合浦试验点在水稻分蘖盛期稻飞虱发生量虽未显著减少,但水稻分蘖后期稻飞虱发生量极显著低于不施硅对照,减少了51.03%。在水稻灌浆期,与不施硅对照相比,宾阳试验点15 kg/hm^(2)和45 kg/hm^(2)施硅处理稻飞虱的发生量均极显著减少,而合浦试验点稻飞虱发生量没有显著变化。15 kg/hm^(2)和45 kg/hm^(2)施硅处理的稻谷千粒重均显著高于不施硅对照,产量比不施硅对照提高1.88%~9.05%。增施硅肥可明显降低水稻田稻飞虱的取食量和田间种群发生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稻谷产量,因此,水稻增施硅肥有助于广西稻飞虱的绿色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稻飞虱 取食量 种群动态 绿色防控
下载PDF
广西越冬稻螟种类及其空间分布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龙丽萍 +6 位作者 吴锋 程学江 吴碧球 李成 黄所生 凤宽 凌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水稻螟虫在广西广泛分布,严重威胁水稻生产,明确广西稻螟的越冬情况及其空间分布型,了解水稻螟虫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为其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桂东北、桂西北、桂东南、桂西南和沿海地区,共27个市(县)进... 【目的】水稻螟虫在广西广泛分布,严重威胁水稻生产,明确广西稻螟的越冬情况及其空间分布型,了解水稻螟虫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为其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桂东北、桂西北、桂东南、桂西南和沿海地区,共27个市(县)进行越冬螟虫调查,并采用棋盘式取样法,将稻桩带回室内仔细剥查鉴定螟虫种类及数量,分析螟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结果】本次越冬调查结果表明,广西越冬螟虫种类有大螟(Sesamia inferens)、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和台湾稻螟(Chilotraea auricilia),其中大螟和二化螟为优势种。三化螟主要分布在纬度23°-25°,其他螟虫在广西越冬未呈现明显规律。空间分布参数表明,除13、20和22号田块大螟呈均匀分布外,其他田块螟虫均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大部分田块螟虫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结论】在广西,越冬螟虫呈聚集分布,大螟和二化螟为田间越冬优势种群,台湾稻螟次之,三化螟零星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螟虫 越冬 空间分布型 田间调查 广西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组合)对褐飞虱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所生 凤宽 +4 位作者 吴碧球 梁曼玲 阎勇 粟学俊 陈彩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19-1923,共5页
采用苗期鉴定、蜜露量测定及成株期田间抗性测定的方法对几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褐飞虱的抗性评价。苗期鉴定结果表明,只有R339(Bph14+Bph15)表现为中抗,其他品种均表现为感虫。蜜露量测定结果表明,各待测水稻品种(组合)的抗性随着苗... 采用苗期鉴定、蜜露量测定及成株期田间抗性测定的方法对几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褐飞虱的抗性评价。苗期鉴定结果表明,只有R339(Bph14+Bph15)表现为中抗,其他品种均表现为感虫。蜜露量测定结果表明,各待测水稻品种(组合)的抗性随着苗龄增大而逐渐增强,但抗性增强程度因品种而异。R339(Bph14+Bph15)和R838(Bph14+Bph15)从30 d苗龄始抗性表现与RHT差异不显著;R339(Bph15)、良丰优339(Bph14+Bph15)和良丰优838(Bph14+Bph15)从40 d苗龄始抗性表现与RHT差异不显著;R339(Bph14)和良丰优339(Bph15)从60 d苗龄始抗性表现与RHT差异不显著;良丰优339(Bph14)从70 d苗龄始抗性表现与RHT差异不显著。成株期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在田间褐飞虱虫口密度增大时,恢复系R339(Bph15)、R339(Bph14+Bph15)、R838(Bph14+Bph15)及组合良丰优339(Bph14)、良丰优339(Bph15)、良丰优339(Bph14+Bph15)、良丰优838(Bph14+Bph15)的虫口密度显著低于4个未含抗虫基因的品种(组合),说明导入抗虫基因后的水稻品种(组合)在田间显著影响了褐飞虱种群增长,田间抗性明显。水稻恢复系R339(Bph15)、R339(Bph14+Bph15)、R838(Bph14+Bph15)和组合良丰优339(Bph14)、良丰优339(Bph15)、良丰优339(Bph14+Bph15)、良丰优838(Bph14+Bph15)在广西生产上很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组合 褐飞虱 抗性评价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褐飞虱两种生物型种群参数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所生 凤宽 +3 位作者 韦素美 龙丽萍 蒋显斌 程正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359-4365,共7页
比较了孟加拉型和生物型Ⅱ褐飞虱种群对高温、饥饿、浸水和杀虫剂等因子的反应。结果表明,35.0℃下孟加拉型若虫的致死中量时间(LT50)显著高于生物型Ⅱ,但两个生物型在26℃和37.5℃下的LT50间差异均不显著,而40.0℃时生物型Ⅱ... 比较了孟加拉型和生物型Ⅱ褐飞虱种群对高温、饥饿、浸水和杀虫剂等因子的反应。结果表明,35.0℃下孟加拉型若虫的致死中量时间(LT50)显著高于生物型Ⅱ,但两个生物型在26℃和37.5℃下的LT50间差异均不显著,而40.0℃时生物型Ⅱ若虫的LT50显著高于孟加拉型。在26、35.0℃和室内自然变温(26~35.0℃)条件下测定成虫耐饥力,两生物型间LT59均差异不显著。在各饥饿处理时间下,两生物型褐飞虱单雌平均产卵量差异均不显著。褐飞虱卵浸水1、3d和5d,两个生物型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但生物型Ⅱ卵浸水5d后孵化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说明浸水5d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卵的孵化率有影响。取食经浸水5d处理的稻株168h后,生物型Ⅱ若虫的死亡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而孟加拉型死亡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不浸水对照处理两个生物型的2~3龄若虫168h时就已全部发育为成虫,而浸水处理则到216h时才全部发育为成虫,这表明水稻浸水处理延迟了两个生物型若虫的发育进度。对于甲胺磷,药后1d,2d孟加拉型的致死中浓度(LC50)均显著小于生物型Ⅱ;对于噻嗪酮,孟加拉型药后5d的LC50均显著小于生物型Ⅱ,表明孟加拉型对这两种杀虫剂较生物型Ⅱ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生物型 高温 饥饿 浸水 杀虫剂
下载PDF
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6 位作者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凤宽 蔡健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40-2844,共5页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自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自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虫态白背飞虱不同的接虫密度水稻发病率不同,接虫密度增加发病率增高;随着虫龄增大而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增高。接虫密度2头/苗、3头/苗时,4~5龄和长、短白背飞虱型成虫传毒引起水稻发病率均达到100.00%。不同水稻生育期影响白背飞虱传毒效率。接虫后,1叶期至30d苗龄水稻发病率均为100.00%,40、50、60和70d苗龄水稻发病率依次为91.30%、4.17%、0.00%和0.00%。随着白背飞虱饲毒时间或传毒时间加长,水稻发病率会不断增高。当自背飞虱饲毒时间为60.18h或传毒时间为26.34h时,水稻发病率均达到100.00%。因此,进行水稻品种抗SRBSDV人工接种鉴定时,传毒介体白背飞虱饲毒时间不应低于60.18h,待测苗20~25d苗龄时接虫,接虫密度为每苗接2头带毒4~5龄若虫或成虫,传毒时间不应低于26.34h。建议对现有的抗白背飞虱水稻品种(材料)进行抗SRBSDV鉴定,从中发掘抗病材料,为水稻抗性育种工作者选择提供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白背飞虱 获毒效率 传毒效率
下载PDF
广西白背飞虱生物型测定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所生 凤宽 +4 位作者 吴碧球 张雪丽 农春莲 凌炎 龙丽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测定广西白背飞虱的生物型组成结构,为抗白背飞虱育种和该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指导。【方法】以TN1(感虫对照)、N22(含Wbph1基因)、ARC10239(含Wbph2基因)、Ptb33(含Wbph3基因)、N'DiangMarie(含Wbph5基因)为鉴别水稻品种,... 【目的】测定广西白背飞虱的生物型组成结构,为抗白背飞虱育种和该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指导。【方法】以TN1(感虫对照)、N22(含Wbph1基因)、ARC10239(含Wbph2基因)、Ptb33(含Wbph3基因)、N'DiangMarie(含Wbph5基因)为鉴别水稻品种,采用群体集团检测法检测白背飞虱田间种群的致害性,用蜜露量检测法测定白背飞虱田间种群个体生物型。【结果】不同监测点白背飞虱的致害能力表现不一,总的表现为对含Wbph1、Wbph2基因的鉴别品种的致害能力较强;所监测的代表点白背飞虱以Ⅰ型所占的比例较多,近年来龙州、合浦、容县、田阳、永福白背飞虱Ⅱ型所占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在广西进行水稻抗白背飞虱育种亲本选择时尽量不要选用含Wbph1、Wbph2基因的品种;推广的抗虫品种必须抗白背飞虱Ⅰ型,且对白背飞虱Ⅱ型也要有一定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致害性 生物型 广西
下载PDF
水稻品种‘桂育11号’对褐飞虱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所生 覃丽莎 +8 位作者 吴碧球 刘广林 李成 陈传华 凌炎 罗群昌 凤宽 龙丽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明确水稻品种‘桂育11号’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抗性,为该虫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苗期鉴定、蜜露分泌量测定、成株期室内评价以及田间数量调查方法对‘桂育11号’进行褐飞虱抗性系统评价。【结果】‘桂... 【目的】明确水稻品种‘桂育11号’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抗性,为该虫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苗期鉴定、蜜露分泌量测定、成株期室内评价以及田间数量调查方法对‘桂育11号’进行褐飞虱抗性系统评价。【结果】‘桂育11号’苗期与抗虫对照品种‘Rathu Heenati’均表现为中抗;分蘖期和孕穗期,褐飞虱在‘桂育11号’上取食24 h后的平均蜜露分泌量均与在‘Rathu Heenati’上的差异不显著;在室内成株期接虫15 d后‘桂育11号’和‘Rathu Heenati’植株生长正常,感虫品种‘TN 1’植株全部枯死;褐飞虱田间虫口密度动态调查发现,以水稻百丛植株的平均虫量计,2019年6月19日和6月24日‘桂育11号’上褐飞虱分别为218.33和436.67头,均显著低于感虫品种‘柳沙油占202’上的。【结论】‘桂育11号’对褐飞虱表现为中抗,田间种植对褐飞虱种群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应用于褐飞虱绿色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桂育11号’ 褐飞虱 抗性评价
下载PDF
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组成比例对水稻品种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所生 凤宽 +3 位作者 韦素美 龙丽萍 蒋显斌 程正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6期301-303,共3页
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褐飞虱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的不同组成比例对抗生物型Ⅱ品种IR36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孟加拉型密度比例占69.40%、生物型Ⅱ密度比例占30.04%~30.60%时会使IR36由抗虫变为感虫。
关键词 褐飞虱 生物型 抗虫品种 抗性
下载PDF
25%阿克泰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所生 凤宽 +2 位作者 罗善昱 韦素美 李青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1年第2期70-72,共3页
:田间小区试验每亩用 2 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 1克、2克、3克防治稻飞虱 ,三天后的防治效果均达 89.6 %以上 ,14天后 89.13%以上 ,2 8天后 95.96 %以上。大田示范每亩用药量 1克、2克、3克 ,三天后的防效均在 87.6 %以上 ,2 0天后每亩用... :田间小区试验每亩用 2 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 1克、2克、3克防治稻飞虱 ,三天后的防治效果均达 89.6 %以上 ,14天后 89.13%以上 ,2 8天后 95.96 %以上。大田示范每亩用药量 1克、2克、3克 ,三天后的防效均在 87.6 %以上 ,2 0天后每亩用药 1克的防效在 87.91%以上 ,用 2克和 3克的防效在 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泰 杀虫剂 稻飞虱 水稻害虫 药效试验
下载PDF
2007年广西早稻田褐飞虱发生动态及虫源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齐国君 芦芳 +6 位作者 胡高 王凤英 程遐年 沈慧梅 黄所生 张孝羲 翟保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2-472,共11页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全国连续大暴发,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广西是境外虫源迁入我国的第一站,分析其早稻田褐飞虱的种群动态和迁飞规律,对全国褐飞虱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全国连续大暴发,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广西是境外虫源迁入我国的第一站,分析其早稻田褐飞虱的种群动态和迁飞规律,对全国褐飞虱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采用田间系统调查与雌虫卵巢系统解剖的方法研究了2007年南宁地区早稻田的褐飞虱发生动态和世代种群特征,分析全区灯诱数据确定迁入高峰期,并运用美国NOAA网站的HYSPLIT平台对2007年广西褐飞虱早期的6段迁入高峰期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虫源地分析。结果表明:(1)2007年广西南宁地区褐飞虱在晚熟品种田的发生虫量明显高于早熟品种田,发生、危害期明显延长,为我国北方其他稻区的褐飞虱的迁入积累了充足的虫源基数。(2)确定了南宁地区的早稻田褐飞虱各发生世代的虫源性质。第2代属于大部迁入型;第3代前期属于本地繁殖,部分迁入型,后期属部分迁出型;第4代属于大部分迁出型。(3)4月下旬-5月上旬,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中部的地区(18°-20°N);5月中下旬,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较北的地区(20°-22°N),部分来自我国海南省和雷州半岛;而6月上旬桂北地区大规模迁入的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东北部、广西西南部;低空急流为广西褐飞虱大规模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而当时的降雨是迫使褐飞虱集中降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卵巢发育 虫源性质 迁飞 轨迹分析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对三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性及其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凌炎 +9 位作者 蒋婷 庞国群 蒋显斌 符诚强 吴碧球 黄所生 李成 凤宽 钟勇 龙丽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1-1146,共6页
为了解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甘蔗和水稻的取食选择性及适应性,分别采用叶碟法和叶面积法在有选择和非选择条件下测定草地贪夜蛾各龄幼虫对3种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并通过测定幼虫体重增长速率和蛹重,初步明确草地贪夜蛾对3种寄主植物的适... 为了解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甘蔗和水稻的取食选择性及适应性,分别采用叶碟法和叶面积法在有选择和非选择条件下测定草地贪夜蛾各龄幼虫对3种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并通过测定幼虫体重增长速率和蛹重,初步明确草地贪夜蛾对3种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有选择条件下和非选择条件下均表现出对玉米的偏好。但随着龄期的增长对玉米的取食偏好会逐渐减弱,在有选择条件下6龄幼虫在玉米和水稻上的选择取食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32%和23%,在非选择条件下6龄幼虫取食3种寄主植物的叶面积无显著差异。取食3种寄主植物后幼虫体重增长均能与Logisitic生长模型较好拟合,取食玉米的幼虫体重增长速率最快,蛹重也最重。表明了当前新入侵广西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对玉米的取食偏好要高于对甘蔗和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植物 幼虫 取食偏好 体重
下载PDF
褐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和氟虫腈的抗性监测 被引量:17
12
作者 凌炎 周国辉 +3 位作者 范桂霞 黄所生 凤宽 龙丽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7,共4页
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用稻茎浸渍法测定12个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和氟虫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2个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均达高或极高水平抗性;除2005年南宁、韶关和阳江,2006年阳江及2007年永州5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仍处于敏... 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用稻茎浸渍法测定12个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和氟虫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2个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均达高或极高水平抗性;除2005年南宁、韶关和阳江,2006年阳江及2007年永州5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仍处于敏感水平外,其余种群处于敏感性降低或达到低水平抗性;而2006年阳江褐飞虱种群对氟虫腈处于敏感性降低阶段,其余的8个种群均达到了低或中等水平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吡虫啉 噻嗪酮 氟虫腈 抗药性
下载PDF
广西水稻品种抗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鉴定 被引量:15
13
作者 秦碧霞 蔡健和 +7 位作者 李战彪 黄所生 崔丽贤 凤宽 吴碧球 高汉亮 麦接超 谢慧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评价广西生产用水稻品种对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抗病性,为病害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主栽水稻品种45份和市场销售的水稻品种53份,采用集团接种法进行室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测定的98个水稻品种中,表现... 【目的】评价广西生产用水稻品种对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抗病性,为病害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主栽水稻品种45份和市场销售的水稻品种53份,采用集团接种法进行室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测定的98个水稻品种中,表现高感的品种96个,占测试品种的97.96%;表现中感的品种两个,占测试品种的2.04%。测试品种中未发现抗病品种。【结论】测定的98份广西生产用水稻品种对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均表现感病,需加大对该病害的综合防控及水稻种质资源的抗病筛选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 抗性鉴定 广西
下载PDF
若虫密度和水稻生育期对稻褐飞虱不同生物型若虫历期、存活及翅型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凤宽 韦素美 +2 位作者 黄所生 罗善昱 李青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67-70,共4页
观察褐飞虱若虫密度及水稻生育期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孟加拉型、九龙江型的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翅型分化的影响表明 ,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若虫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发育历期不同 ,以孕穗期最短 ,其次是分蘖期 ,成熟期最长。不同生物型的若... 观察褐飞虱若虫密度及水稻生育期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孟加拉型、九龙江型的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翅型分化的影响表明 ,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若虫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发育历期不同 ,以孕穗期最短 ,其次是分蘖期 ,成熟期最长。不同生物型的若虫存活率均与密度呈负相关 ,即随着密度上升 ,存活率下降。在水稻不同生育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褐飞虱 生物型 翅型分化 若虫密度 水稻生育期 若虫历期
下载PDF
运用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草地贪夜蛾在广西的发生世代数 被引量:10
15
作者 凌炎 +7 位作者 蒋婷 符诚强 钟勇 吴碧球 黄所生 李成 凤宽 龙丽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2-1286,共5页
【目的】研究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草地贪夜蛾发生期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人工气候箱中,分别测定草地贪夜蛾在16、19、22、25和28℃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运用Logisi... 【目的】研究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草地贪夜蛾发生期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人工气候箱中,分别测定草地贪夜蛾在16、19、22、25和28℃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运用Logisitic曲线模型建立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采用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草地贪夜蛾在广西的年发生世代。【结果】草地贪夜蛾在16~28℃下均能完成生活史,19~28℃适宜草地贪夜蛾生长和繁殖,且发育历期除预蛹期外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幼虫、预蛹、雄蛹、雌蛹、产卵前期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95、12.29、3.86、11.16、11.82、12.86和10.64℃,有效积温分别为50.71、155.68、51.88、130.86、107.98、39.42和446.38 d·℃。【结论】草地贪夜蛾在广西的年理论发生世代为7~11代,发生世代多且全年均可发生,对广西作物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应加强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温度 生长发育 发育速率 Logisitic曲线模型 广西
下载PDF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材料对稻褐飞虱和稻瘿蚊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1
16
作者 韦素美 凤宽 +2 位作者 罗善昱 李青 黄所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6,共3页
对引进的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的材料进行抗稻褐飞虱和稻瘿蚊的抗虫性鉴定,筛选出一批抗稻褐飞虱和稻瘿蚊的品种(材料),其中高抗稻褐飞虱的有IR3383-9-1-13、IR40931-43-2-2-3-2、IR39334-31-2-2-2;高抗稻瘿蚊的有KANGWEN2、ARC5833、... 对引进的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的材料进行抗稻褐飞虱和稻瘿蚊的抗虫性鉴定,筛选出一批抗稻褐飞虱和稻瘿蚊的品种(材料),其中高抗稻褐飞虱的有IR3383-9-1-13、IR40931-43-2-2-3-2、IR39334-31-2-2-2;高抗稻瘿蚊的有KANGWEN2、ARC5833、DUOKANGI1、ARC5984、RP2572-18-316、RP2337-253-65-11、PHALGUNA、ARC5987。这些材料可供抗稻飞虱和稻瘿蚊育种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害虫 稻褐飞虱 稻瘿蚊 抗虫性鉴定 国际水稻试验网 国际水稻种质改良试验网
下载PDF
稻褐飞虱不同生物型致害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凤宽 韦素美 +2 位作者 罗善昱 黄所生 李青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4-88,共5页
对稻褐飞虱不同生物型致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型 对TN1、IR26、Mudgo的致害性均达8.71级以上,对IR36、ASD7、RathuHeenati(R.H)、Babawee(B.W)、Ptb33的致害性均低于4.73级;孟加拉型对TN1、IR26、Mudgo、IR36、ASD7的致害性均达7.68... 对稻褐飞虱不同生物型致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型 对TN1、IR26、Mudgo的致害性均达8.71级以上,对IR36、ASD7、RathuHeenati(R.H)、Babawee(B.W)、Ptb33的致害性均低于4.73级;孟加拉型对TN1、IR26、Mudgo、IR36、ASD7的致害性均达7.68级以上,对R.H、B.W、Ptb33的致害性均低于5.00级;九龙江型对TN1、IR26、Mudgo、IR36、ASD7、R.H、B.W的致害性均达7.38级以上,对Ptb33的致害性为3.68级。若虫期干扰作用控制指数,生物型 在Mudgo上与在TN1上差异不显著,在ASD7上与在TN1上差异亦不显著;孟加拉型在Mudgo、ASD7、B.W上与在TN1上差异不显著;九龙江型在B.W上与在TN1上差异不显著。稻褐飞虱3~4龄若虫取食的选择性,接虫后1~2d,生物型 、九龙江型在TN1、Mudgo、ASD7、R.H、B.W、Ptb33上差异不显著,而孟加拉型对TN1的趋性最强;接虫后3d,生物型 和孟加拉型对Ptb33的趋性最弱,而九龙江型对ASD7的趋性最弱。成虫取食的选择性,接虫后1d,生物型 偏向于TN1、B.W,孟加拉型偏向于TN1、Mudgo、ASD7、Ptb33,九龙江型则对TN1、Mudgo、ASD7、R.H、B.W、Ptb33没有选择性;接虫后2d,生物型 偏向于TN1、Mudgo、ASD7、B.W,孟加拉型偏向于TN1、ASD7,九龙江型偏向于Mudgo、R.H、B.W、Ptb33。成虫产卵选择性,生物型 和孟加拉型在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褐飞虱 生物型 致害特性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取食 产卵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诱导水稻对褐飞虱抗性与植株总酚含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吴莹莹 吴碧球 +2 位作者 陈燕 黄所生 凤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2-466,共5页
用0.25、0.50 mM茉莉酸甲酯诱导处理水稻品种TN1、IR26和IR36,探讨茉莉酸甲酯诱导对稻株总酚含量的影响及与水稻品种抗褐飞虱生物型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0.25、0.50 mM茉莉酸甲酯诱导后TN1、IR26、IR36稻株总酚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TN... 用0.25、0.50 mM茉莉酸甲酯诱导处理水稻品种TN1、IR26和IR36,探讨茉莉酸甲酯诱导对稻株总酚含量的影响及与水稻品种抗褐飞虱生物型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0.25、0.50 mM茉莉酸甲酯诱导后TN1、IR26、IR36稻株总酚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TN1、IR26、IR36对褐飞虱生物型Ⅱ的抗性显著提高,由感虫级别上升到抗虫级别。0.25、0.50 mM茉莉酸甲酯诱导后TN1、IR26、IR36对褐飞虱生物型Ⅱ的抗性与稻株总酚含量的升高关系密切,但以0.25 mM的诱导浓度增加抗虫性的效果最为明显。诱导后这三个水稻品种受褐飞虱生物型Ⅱ为害后的受害级别、若虫存活率及雌成虫蜜露分泌量均随稻株总酚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若虫发育历期则随总酚含量的增加而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水稻 褐飞虱 总酚含量 诱导抗性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抗性在水稻改良中的利用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容柏 秦学毅 +11 位作者 韦素美 凤宽 张向军 魏源文 杨新庆 李维科 邓智年 朱汝财 黄所生 吕维莉 李青 罗善昱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75-83,共9页
本文报道了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抗源的杂交利用技术及其获得的一大批抗性创新种质和育种品系。研究了杂交后代性状分离、不同杂交方式、抗性鉴定时期和花药培养的抗性育种效果,证明了复交和回交方式、花药培养获得纯合体、以及早期(F2)... 本文报道了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抗源的杂交利用技术及其获得的一大批抗性创新种质和育种品系。研究了杂交后代性状分离、不同杂交方式、抗性鉴定时期和花药培养的抗性育种效果,证明了复交和回交方式、花药培养获得纯合体、以及早期(F2)抗性鉴定是在育种上利用的关键技术措施。本项目还配制了大量(293个)杂交组合,进行稻褐飞虱抗性创新品系的选育工作,对选育出的493个遗传稳定品系进行抗性鉴定、运用RAPD标记对筛选出的143份抗性育种品系进行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从中首次获得了一大批(120份)具有DNA分子标记多态性(遗传多样性)的抗性创新种质,为今后培育抗性品种打下基础。研究还初步培育出5个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的高产(或优质)抗稻褐飞虱育种品系和杂交稻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稻褐飞虱 抗源 创新种质 抗性品种 水稻 多态性分析
下载PDF
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碧球 李成 +7 位作者 孙祖雄 黄所生 周君雷 凤宽 凌炎 蒋显斌 龙丽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1-1133,共13页
为探明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水稻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的关系,分别就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等因子对不同抗褐飞虱水稻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R56... 为探明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水稻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的关系,分别就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等因子对不同抗褐飞虱水稻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R56、Ptb33和570011对褐飞虱生物型II的抗性与PAL和PPO活性密切相关,RHT对II型的抗性与PAL、PPO和POD活性密切相关,RP1976-18-6-4-2对II型的抗性与PAL活性密切相关,570011对II型的抗性与PAL和PPO活性密切相关;IR56对褐飞虱孟加拉型的抗性与PAL、PPO和POD活性密切相关,Rathu Heenati(RHT)和RP1976-18-6-4-2对孟加拉型的抗性与与PPO密切相关,570011对孟加拉型的抗性与POD活性密切相关。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的单独作用或交互作用对不同水稻中防御酶活性有明显影响,但品种不同,其影响程度也不同。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单独或是交互作用显著影响IR56中PAL和PPO、RHT和RP1976-18-6-4-2中PPO、Ptb33中POD及570011中PAL和POD的活性,苗龄显著影响IR56和RP1976-18-6-4-2中POD的活性,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单独或交互作用显著影响RHT和RP1976-18-6-4-2中PAL的活性,施氮量显著影响RHT中POD的活性,光照强度显著影响Ptb33中PAL的活性;苗龄和光照强度单独或交互作用显著影响570011中PPO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龄 光照强度 施氮量 抗虫水稻 防御酶 褐飞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