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疆的空间性:“区域中国”的一种阐释路径——对“中华民族共同性”论述的新思考 被引量:28
1
作者 黄达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9,共9页
民族国家是以中心定"边疆",基于民族主义书写的中国史与民族史难以克服内在的逻辑矛盾,无法理论自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边疆"与"核心区"的转化,需要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区域中国"作为一种超越... 民族国家是以中心定"边疆",基于民族主义书写的中国史与民族史难以克服内在的逻辑矛盾,无法理论自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边疆"与"核心区"的转化,需要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区域中国"作为一种超越单线民族主义史观的"大中国观",以更大的包容性、多样性、统一性的空间维度来表达"中华民族共同性"与"边疆"的关系,蕴含着以中国经验表达自身历史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性 边疆 核心区 丝绸之路 “中华民族共同性” “区域中国” 历史建构
下载PDF
社会工作:构建多民族城市和谐民族关系的新思路 被引量:7
2
作者 黄达远 牟成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79-82,共4页
文章从社会工作视角,比较了社会工作与以往民族工作、民政工作的异同,提出在从单位制到社区制下的城市民族关系变迁中,社会工作以自助助人的和自下而上的服务方式,成为构建多民族城市和谐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思路。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和谐 民族关系
下载PDF
多重复合的绿洲空间:区域视野下的“内陆边疆城市”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达远 王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3,共6页
文章从方法论意义上反思了"内陆边疆城市"概念背后的欧洲中心观与单线进化论,认为"内陆边疆城市"长期代表着落后、边缘的意义,而在强调人地关系的"区域与空间"研究的视野中,可以将其还原为"游牧&qu... 文章从方法论意义上反思了"内陆边疆城市"概念背后的欧洲中心观与单线进化论,认为"内陆边疆城市"长期代表着落后、边缘的意义,而在强调人地关系的"区域与空间"研究的视野中,可以将其还原为"游牧"或"绿洲"空间形态,以超越定居者视野中静态的城市空间分析架构。同时,基于绿洲"聚落"的复合空间形态来尝试重新认识"绿洲城市",指出连接农耕与游牧两大体系的绿洲城市在中国大一统历史进程中的粘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城市 绿洲空间 多重复合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下的西域——以1759-1864年的天山史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黄达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区域史观提供的多维度时空叙事成为当今研究内亚史的重要学术取向。天山具有地理、地形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同时具有内陆亚洲典型的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对于天山的区域史的研究不仅可以突破王朝史、民族史的叙述范式,丰富边疆史的视角,... 区域史观提供的多维度时空叙事成为当今研究内亚史的重要学术取向。天山具有地理、地形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同时具有内陆亚洲典型的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对于天山的区域史的研究不仅可以突破王朝史、民族史的叙述范式,丰富边疆史的视角,而且可以在区域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中,重新考察边疆纳入中华帝国体制的更深层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史 西域史 天山 多样性 内亚史观
下载PDF
冲击与调适:都市化对伊斯兰教世俗化的影响考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达远 文丰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5期60-64,共5页
文章分析和探讨了都市化过程中的伊斯兰教世俗化现象,认为现代都市的共生与竞争结构有助于提高伊斯兰教的包容性;城市社会结构的调整刺激了都市伊斯兰教的适应性变迁;现代都市促进了现代科层制度的建立;都市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改变了穆... 文章分析和探讨了都市化过程中的伊斯兰教世俗化现象,认为现代都市的共生与竞争结构有助于提高伊斯兰教的包容性;城市社会结构的调整刺激了都市伊斯兰教的适应性变迁;现代都市促进了现代科层制度的建立;都市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改变了穆斯林的传统思想意识,伊斯兰教在都市化进程中体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化 伊斯兰教 世俗化
下载PDF
在古道上发现历史:拉铁摩尔的新疆史观述评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达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82,共8页
拉铁摩尔通过对中国内陆边疆腹地的商路考察,以"长城—天山"过渡地带为背景,以商路变迁的动力为切入点,在农业区、草原、绿洲多元化的互动关系中观察新疆历史在中国历史及内陆边疆中的重要性,并以新的地缘政治视角,将"... 拉铁摩尔通过对中国内陆边疆腹地的商路考察,以"长城—天山"过渡地带为背景,以商路变迁的动力为切入点,在农业区、草原、绿洲多元化的互动关系中观察新疆历史在中国历史及内陆边疆中的重要性,并以新的地缘政治视角,将"边缘史"的新疆史转为"中心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铁摩尔 新疆 历史
下载PDF
欧亚时空视野中的“西北”——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地缘区位观 被引量:9
7
作者 黄达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103,共9页
中国近代国家形成中,受到欧洲中心论知识体系的影响,淡化了游牧力量对于中国史重要性的书写,将中国历史书写的边界局限在现代国家的疆域版图内,造成历史上中原农业区、绿洲与游牧区地缘关联性的角色缺失,从而导致历史中心被"西北化... 中国近代国家形成中,受到欧洲中心论知识体系的影响,淡化了游牧力量对于中国史重要性的书写,将中国历史书写的边界局限在现代国家的疆域版图内,造成历史上中原农业区、绿洲与游牧区地缘关联性的角色缺失,从而导致历史中心被"西北化""边疆化"。只有恢复游牧社会历史与中原历史互动的空间性,对其历史延续性加以重视,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才有可能如实反映"西北"在中国史与欧亚整体史中的意义。中国不缺乏与游牧社会互动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要考虑西方的空间观,还应该考虑继承中国历史上的空间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缘战略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欧亚大陆 地缘关联 民族主义 区域研究
下载PDF
“长城-天山”商路与近代中国国家建构的东西轴线——兼对拉铁摩尔的“区域研究法”的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黄达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2,共10页
作为观察中国历史变迁的一种整体性的空间视角,拉铁摩尔提出的"区域研究法"是以战略区与经济区关系整合为切入点。在处理俄国与内亚的问题方面,必须使清朝动员举国上下的力量,以经济区支援战略区,促使"长城-天山"... 作为观察中国历史变迁的一种整体性的空间视角,拉铁摩尔提出的"区域研究法"是以战略区与经济区关系整合为切入点。在处理俄国与内亚的问题方面,必须使清朝动员举国上下的力量,以经济区支援战略区,促使"长城-天山"之间沿线区域关系的新发展,形成"长城-天山"商路,不仅标志内地与天山南北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而且也反映了国家命运开始从运河方向的南北轴向转为"天山-长城"东西轴向的摆动,这一商路的兴衰变迁,成为观察这一历史过程的重要"晴雨表"。以往在"海国"为参照的民族主义话语下,"陆疆"危机深重,淡化了清朝原来处理长城南北关系(蒙、汉关系,中俄关系)这一语义,却替换不了"天山-长城"东西轴线在中国国家空间建构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必须兼顾海洋和内陆方向的双重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观新探 疆域理论 空间建构 战略区 经济区 “天山-长城”商路 东西轴线
下载PDF
清代中期新疆北部城市崛起的动力机制探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达远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5-59,共5页
本文认为清代中期新疆北部城市崛起的动力机制,一是体现在国家行政力量的推动,二是北疆商业市场机制的形成对北部城市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意义重大,改变了历史时期“南重北轻”的新疆城市分布格局。
关键词 新疆 北部 城市
下载PDF
晚清新疆城镇近代化初探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达远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6,共6页
晚清时期从新疆建省到新政期间,新疆城镇近代化开始启动。开埠通商、对俄贸易使新疆卷入近代世界市场;晚清新疆区域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疆地方“新政”推行的近代色彩的施政措施,共同促使新疆城镇近代化。其中,来自俄国的“外力”推... 晚清时期从新疆建省到新政期间,新疆城镇近代化开始启动。开埠通商、对俄贸易使新疆卷入近代世界市场;晚清新疆区域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疆地方“新政”推行的近代色彩的施政措施,共同促使新疆城镇近代化。其中,来自俄国的“外力”推动是主要因素。同时,它也导致新疆城镇近代转型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城镇 转型 多元化
下载PDF
从鞑靼利亚到亚洲俄罗斯与中亚:17~20世纪初的东方主义、地理考察与空间建构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达远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航海大发现使得欧洲对于世界体系的认知走在前列。地理作为描绘新世界的重要方式和技术手段,欧洲学者建立了一套基于'西方—东方'的二元结构体系,并以此划分了欧洲与亚洲。跻身欧洲国家的沙皇俄国在亚洲腹地的巨大利益,通过科... 航海大发现使得欧洲对于世界体系的认知走在前列。地理作为描绘新世界的重要方式和技术手段,欧洲学者建立了一套基于'西方—东方'的二元结构体系,并以此划分了欧洲与亚洲。跻身欧洲国家的沙皇俄国在亚洲腹地的巨大利益,通过科学考察,描绘出精确的地表、地貌等地理要素,将原来欧洲认为的'鞑靼利亚'构建为'亚洲俄罗斯',基于文明等级的世界地理观念来统治亚洲腹地,从空间上重新建构了'中亚'。亚洲俄罗斯在文明等级上低于欧洲俄罗斯。当代'一带一路'倡议需要重新反思'中亚'概念背后的俄式东方主义与文明等级观,重新理解中国与周边、城外的时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主义 地理 空间 中亚
下载PDF
清代镇西“庙宇冠全疆”的社会史考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达远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112-115,共4页
镇西"庙宇冠全疆"是新疆地方史上的一个特殊历史文化现象,文章从社会史角度考察了这一现象的成因,认为在镇西的开发中,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造成了镇西"庙宇冠全疆"的文化奇观。
关键词 镇西 宗教 社会
下载PDF
近代新疆铁路规划述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达远 栗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6-60,共5页
为解决近代以来的新疆危机,修筑内地联系新疆的铁路成为客观需要,自晚清迄新中国成立前,包括孙中山在内仁人志士们提出了种种方案,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近代政府在修建新疆铁路问题上也有所努力,但由于国势衰微和热衷于内战,最终使这一重... 为解决近代以来的新疆危机,修筑内地联系新疆的铁路成为客观需要,自晚清迄新中国成立前,包括孙中山在内仁人志士们提出了种种方案,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近代政府在修建新疆铁路问题上也有所努力,但由于国势衰微和热衷于内战,最终使这一重要的边疆交通近代化措施未能实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包括铁路在内的新疆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巨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近代化 铁路 规划
下载PDF
试论清代哈密回旗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达远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4-38,共5页
清朝在哈密维吾尔人中实行盟旗制度 ,建立哈密镶红回旗 ,主要是出于当时边情边势之需要及哈密社会状况的考虑。从此清廷获得稳定新疆的生力军 ,同时这种盟旗制度增强了当地人民的政治向心力和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 清朝 哈密回旗 民族政策 盟旗制度 哈密维吾尔人
下载PDF
从域外与周边重新理解中国:以丝绸之路研究的区域转向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达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38,共10页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下,边疆从“边缘”转为“核心区”,要恢复其在“一带一路”的中心性,无疑要释放出农耕、游牧与绿洲的区域关联性,绿洲作为丝绸之路区域研究的重要历史空间单元,绿洲史是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沟通与重叠部分。丝...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下,边疆从“边缘”转为“核心区”,要恢复其在“一带一路”的中心性,无疑要释放出农耕、游牧与绿洲的区域关联性,绿洲作为丝绸之路区域研究的重要历史空间单元,绿洲史是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沟通与重叠部分。丝绸之路区域研究即通过重新思考和研究中国及周边、域外的空间关系来共建具有主体性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研究 区域研究 整体史 空间转向
下载PDF
“西力”与“东力”的交织与竞争:新疆城市早期现代化的曲折展开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达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1期14-19,共6页
清代是新疆大开发的时期,建设了以迪化为中心的城市体系,并依靠内地的商业网络稳固这一城市体系;但是,来自于俄国的西方力量也利用经济力量渗透新疆,将新疆极力纳入俄国为中心的世界商业体系当中。这种不平衡的竞争,一方面畸形的促使新... 清代是新疆大开发的时期,建设了以迪化为中心的城市体系,并依靠内地的商业网络稳固这一城市体系;但是,来自于俄国的西方力量也利用经济力量渗透新疆,将新疆极力纳入俄国为中心的世界商业体系当中。这种不平衡的竞争,一方面畸形的促使新疆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利税全失,缺少资金、技术使新疆城市现代化丧失了自主发展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商业 竞争
下载PDF
主持人语——“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研究
17
作者 黄达远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28-28,共1页
"一带一路"建设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西北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祖源地,既有着多元的文化也有着丰富的资源,具有突出的地缘价值意义。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存在着战略的依存性和相关性,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作为文明和商贸的动脉... "一带一路"建设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西北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祖源地,既有着多元的文化也有着丰富的资源,具有突出的地缘价值意义。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存在着战略的依存性和相关性,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作为文明和商贸的动脉通过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南北至七河流域、两河地区,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形成了一种长久的历史延续性,使得沿线区域之间产生文明的交错与互动,这种空间交互性可以形象地用“路、带、廊、桥”(汪晖语)来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研究 主持人 西北地区 农耕文明 中华文化 历史性发展 历史延续性 价值意义
下载PDF
从民间策略看新疆族群关系——以新疆焉耆为例
18
作者 黄达远 《民族学刊》 2011年第3期76-79,95,共4页
以民间策略为视角探讨新疆的族群关系,认为族群关系既有"民族国家"话语理解下的普遍性知识,也有来自民间处理族群关系的民间策略,还体现了一种"生存智慧"。我们在新疆各地进行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整理中获取的资料表明... 以民间策略为视角探讨新疆的族群关系,认为族群关系既有"民族国家"话语理解下的普遍性知识,也有来自民间处理族群关系的民间策略,还体现了一种"生存智慧"。我们在新疆各地进行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整理中获取的资料表明,世代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人民在相互交流、接触中积累了丰富的民间策略,这些民间策略及原则至今在维护各族群的和谐关系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策略 族群关系 新疆焉耆
下载PDF
试论兵团屯垦城镇的特征
19
作者 黄达远 戢广南 《新疆社科论坛》 2008年第2期21-23,共3页
“屯城”在新疆城镇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石河子、奎屯、北屯、五家渠等一批城乡结合,农、工、商、学、兵俱全的屯垦新城。屯垦城镇具有鲜明的外源发展特征。屯垦城镇具有鲜明的后发特征。从经济特征来看... “屯城”在新疆城镇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石河子、奎屯、北屯、五家渠等一批城乡结合,农、工、商、学、兵俱全的屯垦新城。屯垦城镇具有鲜明的外源发展特征。屯垦城镇具有鲜明的后发特征。从经济特征来看,兵团屯垦城镇的发展还缺乏市场机制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团 屯垦城镇 特征
下载PDF
历史人类学:中国史学研究方法的新诉求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泓 黄达远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2,共6页
一些西方史学范式丰富了中国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但它们大多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 ,不是建立在“中国经验”基础之上。以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和方法来观照历史 ,符合中国研究对“历史记忆”的“精致化”需求 。
关键词 中国研究 历史学 人类学 方法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