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34
1
作者 宫清顺 寿建峰 +3 位作者 姜忠朋 黄革萍 王艳清 倪国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7-314,共8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低孔低渗的冲积扇储层,储层天然能量较差,未经储层改造难以获得工业油流的问题,采用水基压裂液改造后试油未能获得成功,而在W36井采用油基压裂液压裂后试油获得成功。依据储层分析技术和实验分... 针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低孔低渗的冲积扇储层,储层天然能量较差,未经储层改造难以获得工业油流的问题,采用水基压裂液改造后试油未能获得成功,而在W36井采用油基压裂液压裂后试油获得成功。依据储层分析技术和实验分析技术,参照碎屑岩储层评价标准,分析大量岩心流动实验测试数据,针对百口泉组冲积扇砂砾岩储层敏感性深入研究,指出分析储层敏感性和改善压裂工艺将对油层保护及开发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伊/蒙混层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含量高是造成储层具有较强敏感性的主要原因;百口泉组储层水敏感性、盐敏感性和体积流量敏感性中等偏强,速度敏感性较弱。通过研究结果和生产试验,建议采取脱水油基压裂液、压裂液盐度控制在6 000 mg/L以上、控制流速和体积流量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不同敏感性造成的储层伤害,提高油气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 冲积扇 储层 百口泉组 乌尔禾油田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在浊积砂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超 刘占国 +2 位作者 宫清顺 黄革萍 周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62,153,共5页
针对湖相浊积砂体分布预测的难点,以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为例,在地震沉积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分频成像、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及属性分析技术,对目的层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受同沉积逆断层的控制,从上干柴沟早期开始... 针对湖相浊积砂体分布预测的难点,以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为例,在地震沉积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分频成像、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及属性分析技术,对目的层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受同沉积逆断层的控制,从上干柴沟早期开始,在昆北、阿拉尔及Ⅷ号逆断层的下盘发育两大浊积扇砂体,4支主水道,平面分布于扎哈泉—绿草滩、跃东、乌南—乌东及扎哈泉南,至上干柴沟中期砂体规模达到最大,平面最大延伸距离达25 km,最大叠合面达300km2,其中扎哈泉—绿草滩井区主水道最为发育,为主要的产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浊积砂体 分频属性 地层切片 扎哈泉地区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27
3
作者 付玲 张子亚 +2 位作者 付锁堂 宫清顺 黄革萍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4-500,共7页
昆北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区的昆北断阶带,路乐河组是该油田重要的产油层系。通过对路乐河组的岩性、沉积构造、粒度、重矿物和测井相研究,认为路乐河组是一套退积型的辫状三角洲沉积,发育辫状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微相类型包括(水下... 昆北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区的昆北断阶带,路乐河组是该油田重要的产油层系。通过对路乐河组的岩性、沉积构造、粒度、重矿物和测井相研究,认为路乐河组是一套退积型的辫状三角洲沉积,发育辫状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微相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河口坝、泛滥平原、分流间湾等;沉积相平面展布呈自南西向北东的扇形,平面上发育两期分支体系;储层岩性包括砾状砂岩、中粗砂岩及细砂岩等,储层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低,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见少量次生溶孔、成岩粒内缝;储层物性整体较好,属中低孔、中低渗型储层。压实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相带、杂基含量和成岩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储层 路乐河组 昆北油田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火山岩储层地震预测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超 宫清顺 +1 位作者 黄革萍 吴义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80,共8页
以地震属性及反演为代表的地震技术是进行储层预测的最为普遍且有效的技术,以二连盆地洪浩尔舒特凹陷白垩系阿尔善组火山岩为例,通过井震标定,总结火山岩在常规地震剖面及水平时间切片上的反射特征,对火山岩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针对... 以地震属性及反演为代表的地震技术是进行储层预测的最为普遍且有效的技术,以二连盆地洪浩尔舒特凹陷白垩系阿尔善组火山岩为例,通过井震标定,总结火山岩在常规地震剖面及水平时间切片上的反射特征,对火山岩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针对火山岩储层具有较强非均质性的特点以及常规地震反演对模型依赖性较大的缺陷,探讨性地采用分频属性反演及基于神经网络的储层参数反演分别对该区火山岩储层分布进行了预测,将两种预测结果综合分析,指出了该区较确切的火山岩有效储层分布区与非储层区,与实际钻井资料吻合较好,为下一步开展火山岩勘探生产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该技术方法对于非均质性较强的特殊岩体的储层预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储层 分频属性反演 储层参数反演 洪浩尔舒特凹陷 二连盆地
下载PDF
地震分频成像技术在火山岩旋回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超 黄革萍 +2 位作者 宫清顺 吴义平 蒋俊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0-582,共3页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侏罗系阿尔善组三段火山岩以喷溢相为主,厚度较薄,钻穿井较少。通过单井资料分析认为,该区阿尔善组存在4期火山喷发活动。针对火山岩体非均质性较强的特征,探索性地将地震分频成像技术引用到火山岩旋回识别中,通过...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侏罗系阿尔善组三段火山岩以喷溢相为主,厚度较薄,钻穿井较少。通过单井资料分析认为,该区阿尔善组存在4期火山喷发活动。针对火山岩体非均质性较强的特征,探索性地将地震分频成像技术引用到火山岩旋回识别中,通过改善地震资料分辨率,有效地预测出各期喷发旋回的规模及厚度,较好地指导了火山岩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成像 技术 薄层预测 火山岩 喷发旋回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16区路乐河组沉积特征与储层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长好 程丰 +5 位作者 黄革萍 黄叶秋 邢超 管斌 张庆尧 许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83-2894,共12页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昆北构造带发现以古近系路乐河组陆源碎屑岩为储层的油田。根据昆北油田切16区探井岩心观察、测录井资料分析,结合岩石铸体薄片观测、电子扫描显微镜镜下分析等结果,初步确定了昆北油田切16区路乐河组主要发育两期辫状...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昆北构造带发现以古近系路乐河组陆源碎屑岩为储层的油田。根据昆北油田切16区探井岩心观察、测录井资料分析,结合岩石铸体薄片观测、电子扫描显微镜镜下分析等结果,初步确定了昆北油田切16区路乐河组主要发育两期辫状三角洲体系;路乐河组储层岩石类型分布相对稳定,成分成熟度较低,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岩屑成份以花岗岩为主,骨架偏刚性,储层中杂基含量相对较高、胶结物含量较低;储集层孔隙较发育且分布相对较均匀,孔隙连通性较好,孔隙类型主要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分布,成岩作用以及杂基含量共同控制,压实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通过结合主力油层段测井响应特征及层控地震振幅属性分析,认为昆北油田切16区、切15井与切169井的东部以及切20井的西南部的构造相对较高部位为今后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 路乐河组 沉积特征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冲积扇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48
7
作者 宫清顺 黄革萍 +2 位作者 倪国辉 孟祥超 丁梁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5-1144,共10页
通过分析岩心、铸体薄片及测井等资料,认为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发育一套典型的退积型冲积扇沉积。百口泉组中下部发育扇中亚相,上部发育扇缘亚相,反映研究区在三叠纪早期,湖平面逐渐升高,可容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速率比值(A/S比值... 通过分析岩心、铸体薄片及测井等资料,认为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发育一套典型的退积型冲积扇沉积。百口泉组中下部发育扇中亚相,上部发育扇缘亚相,反映研究区在三叠纪早期,湖平面逐渐升高,可容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速率比值(A/S比值)逐渐增大的沉积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包括辫状河道充填、筛状沉积、泥石流沉积及片流沉积。综合构造、测试及试油等资料,认为扇中亚相辫状河道充填为油气富集的有利储集相带,控制了油气富集的规模与油藏边界。在有利相带控制油藏分布的结论指导下部署钻探的多口评价井在百口泉组均获得工业油流,有效地指导油田现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禾油田 百口泉组 冲积扇 扇中亚相 辫状河道充填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地区新近系湖相碳酸盐岩成岩环境初探——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22
8
作者 潘立银 黄革萍 +1 位作者 寿建峰 刘占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4,共4页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地区新近系储层类型主要为湖相碳酸盐岩。用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方法研究湖相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总体形成于高盐度环境,局部地区浅层样品在成岩过程中遭受过大气淡水的改造。根据孔隙充填胶结物...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地区新近系储层类型主要为湖相碳酸盐岩。用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方法研究湖相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总体形成于高盐度环境,局部地区浅层样品在成岩过程中遭受过大气淡水的改造。根据孔隙充填胶结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推断胶结物形成于储层深埋阶段,随后地层发生抬升,导致现今较低深度的包裹体样品具有较高的均一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碳酸盐岩 碳氧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N_2~2和N_2~1砂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叶秋 宋光永 +3 位作者 王波 李森明 王艳清 黄革萍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2期19-25,共7页
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N22和N21砂岩储层具有层数多、单层厚度薄、粒度细的特点,油气分布与储层性质密切相关。根据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X射线衍射等资料,对英东油田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储层主... 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N22和N21砂岩储层具有层数多、单层厚度薄、粒度细的特点,油气分布与储层性质密切相关。根据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X射线衍射等资料,对英东油田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储层主要为细—粉粒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高,杂基含量低,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含量中等,成岩作用整体较弱。②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占绝对优势,含少量溶蚀孔及粒内裂隙孔,孔隙结构类型主要为中孔-中喉型、大孔-中喉型和大孔-粗喉型。③埋藏浅是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的重要前提,沉积微相、原始组构及胶结物含量控制着储层物性差异;压实作用是储层减孔的主控因素,其次为方解石胶结作用。④研究区储层可划分为4类,其中Ⅰ类、Ⅱ类和Ⅲ类储层为有效储层,Ⅳ类储层为无效储层或需要利用改造措施加以改造的储层。根据该区储层特征总结出"有砂即储"的规律,并指出其油气勘探的重点在于寻找有利相带及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孔隙结构 主控因素 英东油田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宫清顺 黄革萍 +2 位作者 孟祥超 朱超 倪国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3期37-41,6,共5页
火山岩岩性识别是火山岩储层评价的基础和关键。以三塘湖盆地火山岩为例,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岩性复杂多样,发育熔岩、火山碎屑岩及过渡岩类。针对岩性识别难点,在区域重磁资料圈定火山岩岩体范围的基础上,优选对岩性反应敏感的自然伽... 火山岩岩性识别是火山岩储层评价的基础和关键。以三塘湖盆地火山岩为例,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岩性复杂多样,发育熔岩、火山碎屑岩及过渡岩类。针对岩性识别难点,在区域重磁资料圈定火山岩岩体范围的基础上,优选对岩性反应敏感的自然伽马、电阻率、补偿密度及声波时差等测井物理量,并对其进行岩心、薄片资料精细刻度,采用交会图方法,建立火山岩的测井响应识别模板,实现了对火山岩的测井岩性识别,进而对地质录井岩性进行准确的校正,为深入开展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勘探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火山岩 岩性识别 交会图
下载PDF
自然伽马曲线分形维数在沉积物源分析中的应用——以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狮北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昌 曹全斌 +2 位作者 寿建峰 黄革萍 张荣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8-152,共5页
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沉积物源方向的分析,即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分形维数进行物源方向分析。该方法在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狮北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物源分析的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与重矿物分析法得出的结论一致,表明此方法可以作为分... 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沉积物源方向的分析,即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分形维数进行物源方向分析。该方法在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狮北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物源分析的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与重矿物分析法得出的结论一致,表明此方法可以作为分析沉积物源方向的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马 分形维数 物源方向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辫状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宫清顺 寿建峰 +2 位作者 黄革萍 李森明 王艳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主要为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构成的陆源碎屑岩组合,通过详细的岩心特征和区域地质分析,将其确定为辫状三角洲沉积,其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泛滥平原、分流间湾和前三角...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主要为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构成的陆源碎屑岩组合,通过详细的岩心特征和区域地质分析,将其确定为辫状三角洲沉积,其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泛滥平原、分流间湾和前三角洲泥等,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体。该辫状三角洲的纵向岩石组合序列反映为典型的退积型三角洲,即发育于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速率比值(A/S比值)逐渐增大的湖侵环境。沉积旋回早期发育辫状三角洲平原,旋回中后期发育辫状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整体呈自南西向北东的扇形展布,平面上发育两期分支物源体系,分别位于Q6和Q16井区。实验分析测试、试油等资料揭示辫状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性能较好,它的发育控制路乐河组油气的纵向与平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三角洲 沉积特征 路乐河组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油气检测技术在莫索湾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华军 黄革萍 徐洋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64-268,共5页
为了解莫索湾地区油气勘探前景,降低勘探风险,笔者通过使用KLinversion油气检测技术,选取盆5井区三维地震资料,针对两个重点层位开展油气检测工作。检测结果表明,与实际钻井的试油结论符合较好,并为下一步的目标选区及风险勘探论证提供... 为了解莫索湾地区油气勘探前景,降低勘探风险,笔者通过使用KLinversion油气检测技术,选取盆5井区三维地震资料,针对两个重点层位开展油气检测工作。检测结果表明,与实际钻井的试油结论符合较好,并为下一步的目标选区及风险勘探论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索湾地区 三维地震 KLinversion油气检测技术
下载PDF
南翼山地区藻灰岩测井识别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昌 寿建峰 +3 位作者 陈子炓 王艳清 黄革萍 秦玉娟 《油气地球物理》 2013年第1期35-38,共4页
藻灰岩油藏是南翼山地区重要勘探领域,该区粉砂岩和藻灰岩混合沉积,藻灰岩层多而薄,导致在测井上难于识别,严重影响了储量计算中藻灰岩厚度参数的确定。本文基于岩心观察,采用多方法测井综合识别,应用效果较好,证实该套方法实用性较强。
关键词 藻灰岩 岩性识别 旋回分析 电成像测井 神经网络
下载PDF
Prestack forward modeling of tight reservoirs based on the Xu-White model
15
作者 朱超 郭庆新 +3 位作者 宫清顺 刘占国 李森明 黄革萍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5年第3期421-431,469,共12页
Inversion methods for conventional reservoirs cannot be used in tight reservoirs because of small differences in wave impedance between tight reservoirs and surrounding rocks. Tight reservoirs in westem China are char... Inversion methods for conventional reservoirs cannot be used in tight reservoirs because of small differences in wave impedance between tight reservoirs and surrounding rocks. Tight reservoirs in westem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heterogeneity; thus, it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favorable zones using conventional reservoir inversion methods.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n inversion method based on the Xu-White model. First, we modify the test parameters of the Xu-White model until model P- and S-wave velocities and density values agree with well-logging data. Then, we calculate P- and S-wave velocities, density, and Poisson ratio for different lithologies and oil saturation and construct different geological models for interbedded sand and shale. Subsequently, we use approximations to Zoeppritz equations to perform prestack forward modeling and analyze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tack gathers for different physical properties, lithology, and oil saturation. We analyze the response of thirteen types of elastic parameters to porosity, clay content, and oil saturation.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real prestack gathers in the Z area of western China, we select an elastic parameter that is the most sensitive to lithology and oil saturation to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oil-producing reservoirs with high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u-White model elastic parameter prestack forward modeling tight reservoi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