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睾丸扭转患者以睾丸切除为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宏伟 黄高振 +1 位作者 李世豪 许志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10-513,526,共5页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患者以睾丸切除为结局的危险因素,以期为该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23年3月1日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17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74例行睾丸切除术。...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患者以睾丸切除为结局的危险因素,以期为该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23年3月1日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17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74例行睾丸切除术。通过单因素分析患者术前炎性、凝血相关指标、睾丸扭转角度及缺血和疑似扭转睾丸检查(TWIST)评分等指标与治疗术式的相关性,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睾丸扭转患者以睾丸切除为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各因素对睾丸扭转术式的预测价值。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间长(OR=1.841,P=0.036)、扭转角度大(OR=1.005,P=0.016)、TWIST评分高(OR=2.225,P=0.003)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升高(OR=2.489,P=0.049)是睾丸扭转患者以睾丸切除为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4个因素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75 d、225°、3.5分和3.155 g/L,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3、0.718、0.812和0.770。结论发病时长、扭转角度、TWIST评分和FIB水平是睾丸扭转患者以睾丸切除为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扭转 凝血功能 炎症指数 睾丸切除术 睾丸复位固定术 扭转角度 缺血和疑似扭转睾丸检查评分
下载PDF
腹膜后和盆腔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陈李豪 刘凯锋 +4 位作者 黄高振 唐泉青 李世豪 许志坚 刘宏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要点以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例恶性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恶性PEComa患者均为男性,年龄...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要点以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例恶性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恶性PEComa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3、16岁,发生部位分别位于腹膜后、盆腔,均行手术切除肿瘤,经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患者1肿瘤组织主要由平滑肌样细胞构成,患者2肿瘤组织主要由上皮样细胞构成,2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均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HMB45、Melan-A、SMA、CD34均表达阳性,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分析文献报道的15例腹膜后或盆腔PEComa患者的资料,男性3例、女性12例,其中9例为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或腰痛,部分患者为体检时发现。结论恶性PEComa术前诊断较困难,易误诊,最终确诊需要依靠术后病理结果。目前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为主,长期随访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腹膜后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恶性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传统中药、针法与西药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黄高振 王亮 +3 位作者 吴婧瑄 吴博 邓杰 黄筱钧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近10年传统中药、针法与西药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CNKI、VIP、WanFang Data和Pub Med数据库,搜集2010年1月-2020年5月中医、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 目的系统评价近10年传统中药、针法与西药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CNKI、VIP、WanFang Data和Pub Med数据库,搜集2010年1月-2020年5月中医、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纳入22个RCTs,共1706例患者,结果显示:①在有效率方面,中医组比西药组高[RR=0.25,95%CI(0.19,0.35),P<0.00001];②在结痂时间方面,中医组比西药组短[MD=-1.61,95%CI(-2.01,-1.22),P<0.00001];③在治疗后疼痛评分方面,中医组比西药组低[MD=-1.10,95%CI(-1.41,-0.78),P<0.00001];④在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方面,中医组比西药组低[RR=0.23,95%CI(0.12,0.45),P<0.00001]。结论相对于西药抗病毒疗法,传统中药、针法等治疗带状疱疹能提高有效率、缩短结痂时间,在减轻疼痛程度的同时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疗效更好。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需更多高质量的RCT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中医疗法 西药 疗效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黄高振 刘凯锋 +2 位作者 孙蕊旭 唐泉青 刘宏伟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6-82,共7页
目的探讨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特点、诊疗现状及预后,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3年11月收治的1例男性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辅助检查及病理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有会阴部胀痛表... 目的探讨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特点、诊疗现状及预后,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3年11月收治的1例男性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辅助检查及病理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有会阴部胀痛表现。磁共振成像考虑间质来源偏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予行会阴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术后随访4个月未见复发。分析31例盆腔、会阴部及腹股沟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文献资料,其中女性24例,男性7例,发病时间从3周到12年不等,大部分患者无特殊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0例术后予辅助治疗。随访发现3例患者术后复发。结论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主要表现为会阴部胀痛不适。确诊通常需要依赖病理学检查,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完整切除,术后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会阴部肿瘤 盆腔肿瘤 软组织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