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对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黎洪棉 柳大烈 +2 位作者 吴涛 赵培冉 梁双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5751-5755,共5页
背景:自体颗粒脂肪组织填充广泛用于修复重建领域,移植后组织大量被吸收可严重影响远期效果。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对自体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人腹部脂肪组织颗粒进行纯化,同时抽取少量静脉血,采用离心... 背景:自体颗粒脂肪组织填充广泛用于修复重建领域,移植后组织大量被吸收可严重影响远期效果。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对自体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人腹部脂肪组织颗粒进行纯化,同时抽取少量静脉血,采用离心法提取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利用纤维蛋白胶的物理特性制备含有富血小板血浆的脂肪组织复合移植物,在裸鼠背部中线两侧各分离一个腔隙,富血小板血浆组将脂肪组织颗粒-富血小板血浆凝胶随机注射入一侧腔隙深筋膜下,对侧仅注入脂肪组织颗粒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个月和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组移植脂肪局部的血管增生均较明显(P<0.05),脂肪质量保持率均较高(P<0.05);移植物脂肪细胞纤维坏死率均较低(P<0.05)。提示早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可促进移植脂肪组织局部的血管再生,增加脂肪组织的质量保持率,减少脂肪移植后的纤维坏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脂肪移植 血管再生 质量保持率 裸鼠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4种创面的疗效 被引量:20
2
作者 黎洪棉 梁自乾 +1 位作者 蒙诚跃 李德会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临床上4种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颜面部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大腿中厚供皮区创面和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共134例,前3者选择自身相应部位和相同深度创面傲自身对照,各占30例;糖...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临床上4种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颜面部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大腿中厚供皮区创面和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共134例,前3者选择自身相应部位和相同深度创面傲自身对照,各占3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44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采用20mL生理氯化钠溶液稀释rhEGF后用于创面,对照组单用抗生素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速度加快,同期愈合率提高,愈合时间缩短,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rhEGF能显著加快4种创面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烧伤 糖尿病足部溃疡
下载PDF
BrdU标记家兔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黎洪棉 高建华 +1 位作者 鲁峰 李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通过采用BrdU标记连续培养的家兔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stem cells,ADSCs),检测其最佳标记时间、标记剂量及毒性作用,探讨其作为干细胞标记示踪方法的可行性。方法8~12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只,雌雄不限,体... 目的通过采用BrdU标记连续培养的家兔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stem cells,ADSCs),检测其最佳标记时间、标记剂量及毒性作用,探讨其作为干细胞标记示踪方法的可行性。方法8~12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只,雌雄不限,体重1.5~2.0kg。切取腹股沟皮下1~2mL脂肪组织,采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ADSCs,并进行鉴定。取第3代细胞以终浓度分别为5、10、15和20μg/mL的BrdU进行标记,分别记为A、B、C及D组;另1孔不含BrdU,作为空白对照(E组)。标记12、24、48和72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细胞阳性率,苔盼蓝排染法行细胞计数观察标记后细胞活性。结果原代培养的ADSCs形态主要为宽大、扁平、短梭形细胞;传代后细胞形态主要为长梭形;第3代ADSCs经诱导均能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第3代ADSCs经BrdU标记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胞核呈绿色荧光。孵育12h,A、B、C、D组细胞标记阳性率逐渐增高,分别为30.6%±2.3%、32.4%±1.9%、45.8%±1.8%、50.8%±3.1%,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A、B、C及D组标记率分别为45.9%±2.0%、87.9%±3.3%、90.6%±2.9%及91.7%±3.2%;48h和72h,A、B、C、D组标记情况与24h相似;E组各时间点细胞标记阳性率为0。孵育24、48及72h,B、C及D组细胞阳性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孵育12、24、48及72h细胞计数,各组细胞活性均在90%以上,A、B、C、D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dU标记ADSCs的最佳时间为48h,最佳浓度为10μg/mL;BrdU对细胞标记率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组织工程 尿嘧啶核苷酸类 干细胞标记
下载PDF
海绵状Ⅰ型胶原蛋白与兔脂肪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9
4
作者 黎洪棉 高建华 +3 位作者 鲁峰 李华 陈晓炜 付冰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4829-4833,共5页
背景:脂肪组织工程研究中,寻找一种优良的生物支架材料作为脂肪干细胞的载体极为重要。目的:评价兔脂肪干细胞与海绵状Ⅰ型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支架学体外观察,于2007-01/03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 背景:脂肪组织工程研究中,寻找一种优良的生物支架材料作为脂肪干细胞的载体极为重要。目的:评价兔脂肪干细胞与海绵状Ⅰ型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支架学体外观察,于2007-01/03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材料:三四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8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海绵状Ⅰ型胶原蛋白为广州创尔公司产品。方法:兔麻醉后取颈部皮下脂肪,体外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选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调整密度为1×109L-1细胞悬液。将无菌的Ⅰ型胶原蛋白海绵裁成10mm×10mm×5mm放入96孔板内,培养液平衡后,每孔支架材料表面接种0.1mL细胞悬液,加入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主要观察指标:脂肪干细胞的形态及表面标志表达,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增殖情况,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支架复合物。结果:原代培养的脂肪干细胞形态主要呈宽大扁平短梭形,传代后细胞形态以长梭形为主,第3代脂肪干细胞CD29,CD44免疫荧光染色均呈阳性。细胞与支架混合培养后平均黏附率为92.38%,并保持正常的生长增殖速度。光镜下随培养时间延长,支架上的细胞逐渐增多,极少从支架材料上掉落,DiI荧光染色后可见细胞膜发出红色荧光。电镜下部分细胞呈团簇状生长,聚集性分布,黏附于胶原海绵表面或孔隙内,细胞周围有大量的基质。结论:海绵状Ⅰ型胶原蛋白与兔脂肪干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能够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生长提供适宜的三维空间,可作为脂肪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脂肪干细胞 胶原蛋白 支架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地塞米松在家兔脂肪基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成骨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黎洪棉 高建华 +1 位作者 鲁峰 李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3896-389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家兔脂肪基质干细胞生长、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11/2007-01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实验材料: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购于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机构许可证号SYXK(粤)2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家兔脂肪基质干细胞生长、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11/2007-01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实验材料: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购于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机构许可证号SYXK(粤)2005-0056)。实验方法:①脂肪基质干细胞获取: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一二毫升,分离培养脂肪基质干细胞,并按1∶3进行传代培养。选取生长良好的P3代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CD44抗原表达。并于第3,7,14天观察细胞增殖情况。②脂肪基质干细胞成骨诱导:成骨诱导液由不同浓度地塞米松、50mg/L的维生素C、10mmol/L的β-磷酸甘油和DMEM完全培养基组成。实验分6组:0mol/L地塞米松组、10-8mol/L地塞米松组、10-7mol/L地塞米松组、10-6mol/L地塞米松组、10-5mol/L地塞米松组、对照组。选择生长良好P3代兔脂肪基质干细胞,用0.25%胰酶消化3~5min,制成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为1×104,接种于25cm2的培养瓶中,在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h后所有诱导组更换为成骨诱导培养液,进行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处理,记为诱导第0天,对照组换DMEM完全培养液。诱导期间,每隔二三天换1次成骨诱导液,对照组换1次常规DMEM完全培养液。③第7,14,21天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细胞特性,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兔脂肪基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①地塞米松对脂肪基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10-6,10-5mol/L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t=2.8623,3.4245,3.5203,3.9594,2.2641,2.7012,P<0.05)。②地塞米松对脂肪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光镜下观察整个诱导分化期,对照组未观察到钙化结节形成,0mol/L地塞米松组只观察到个别钙化结节形成。在诱导第14天,10-5,10-6,10-7,10-8mol/L地塞米松组均可观察到少数钙化结节形成,10-5,10-6,10-7mol/L组间钙化结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5571,0.5929,1.1142,P>0.05),但钙化结节数目明显多于10-8mol/L组(t=5.4960,6.2811,6.3640,P<0.05)。在诱导第21天,10-5,10-6,10-7mol/L组均可观察到大量钙化结节形成,均明显多于10-8mol/L组(t=6.2703,6.4065,5.6349,P<0.05)。结论:>10-7mol/L高浓度地塞米松对脂肪基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其他诱导条件一致的情况下,10-7mol/L地塞米松最有利于脂肪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组织 细胞培养 激素类 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与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胶复合物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 被引量:8
6
作者 黎洪棉 高建华 +2 位作者 吴涛 赵培冉 梁双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0期7480-7484,共5页
背景:血运重建机制是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成功构建的决定性因素。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与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在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可行性。方法:从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中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 背景:血运重建机制是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成功构建的决定性因素。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与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在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可行性。方法:从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中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将第3代经BrdU标记的脂肪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定向诱导2周后,制成5×1010L-1细胞悬液。由0.5mL细胞悬液、100μL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工作液或DMEM培养基与0.5mL纤维蛋白胶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物,分别植入裸鼠背部皮下。结果与结论:术后8周取材时:①实验组可见血管增生并长入材料,呈轻度纤维包裹;对照组有少量血管长入材料中,也有轻度纤维包裹现象。实验组新生组织湿质量大于对照组(P<0.01)。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均可见移植物中有新生脂肪组织形成和不同程度的微血管长入;实验组微血管数多于对照组(P<0.01)。③新生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示,两组新生脂肪细胞的胞核及部分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核呈现绿色荧光。结果说明脂肪干细胞与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在体内可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脂肪干细胞与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共同参与新生脂肪组织的血管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纤维蛋白胶 组织工程脂肪 血管发生
下载PDF
大鼠脂肪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及体外增殖过程中地塞米松的抑制性干预 被引量:3
7
作者 黎洪棉 高建华 +2 位作者 余元龙 南华 付冰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7025-7028,共4页
背景: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在体外诱导脂肪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验证脂肪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观察成骨细胞分化早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效果。设计、... 背景: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在体外诱导脂肪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验证脂肪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观察成骨细胞分化早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1/03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材料:5周龄雄性SD大鼠10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地塞米松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切取大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加入条件培养液(含胎牛血清、维生素C、β-甘油磷酸钠、青霉素、链霉素的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进行体外预培养。设立2组:地塞米松组分别于细胞传代后第0,2,4天向培养基中加入10-6mol/L地塞米松1mL,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等量条件培养液。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及成骨分化情况。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①原代培养中贴壁细胞多数呈长梭形,少数呈小圆形或三角形,六七天后进行传代;传代后细胞生长速度较原代细胞明显增快,至第15代细胞仍未出现明显衰老现象;第3代细胞在加入地塞米松后逐渐呈均一的长梭形,随时间延长呈叠形多层排列,细胞外基质明显增多,并逐渐形成多个小结样结构。空白对照组细胞形态不一,部分细胞呈多边形或三角形,细胞外基质明显少于地塞米松组,罕见小结样结构。②在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空白对照组脂肪干细胞能够保持持续分裂增殖的能力。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传代培养后0,2d加入地塞米松,干预6,8,10,12d时细胞数量均明显下降(P<0.05);传代培养后4d加入地塞米松,干预6,8,10,12d时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传代的脂肪干细胞经地塞米松处理后,细胞形态趋于成熟,生长速度减慢,可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在向成骨细胞分化早期,地塞米松能够抑制脂肪干细胞的体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成骨细胞 地塞米松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长增殖及其成骨分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黎洪棉 余元龙 +3 位作者 柳大烈 吴涛 赵培冉 梁双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0期7854-7858,共5页
背景:目前关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标记报道较多,各有其优缺点,寻找一种有效、简便的细胞标记与示踪的方法尤为关键。目的:观察经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长增殖与成骨分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 背景:目前关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标记报道较多,各有其优缺点,寻找一种有效、简便的细胞标记与示踪的方法尤为关键。目的:观察经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长增殖与成骨分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9/12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材料:SD大鼠10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DiI应用液为美国Molecular ProbeInc公司产品。方法:全骨髓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取传至第3代细胞,加入无血清的DMEM制成细胞悬液,再加入1×109L-1的DiI应用液5μL,37℃下孵育25min,清洗离心后,加入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强度及形态变化。另取传至第3代细胞,加入含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磷酸甘钠、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成骨诱导剂进行诱导分化。主要观察指标:DiI标记后细胞形态变化,X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状况,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成骨诱导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成骨分化能力。结果:锥虫蓝染色见骨髓基质干细胞活力好,仅偶见蓝染细胞,荧光显微镜下DiI标记后全部细胞的胞浆、胞膜均显红色荧光,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呈梭形,胞浆丰富,保持了良好的正常形态,DiI标记阳性率为100%,标记早期细胞形态呈荧光环状,48h后细胞中荧光颗粒增多,荧光增强,细胞核未染荧光。与未标记细胞比较,DiI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吸光度、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成骨诱导7d后,钙钴法染色两组骨髓基质干细胞均见不同程度的胞质呈棕黑色改变。结论:DiI能有效标记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并在细胞内稳定表达,且标记细胞形态良好,对活体细胞无毒性作用;此外,DiI标记不影响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DII 标记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载体复合物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 被引量:2
9
作者 黎洪棉 柳大烈 +1 位作者 赵培冉 梁双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5期8424-8429,共6页
背景:血运重建机制是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成功构建的决定性因素。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载体复合物在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可行性。方法:从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中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 背景:血运重建机制是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成功构建的决定性因素。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载体复合物在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可行性。方法:从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中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将第3代经BrdU标记的脂肪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定向诱导2周后,制成浓度为5×1010L-1细胞悬液。由0.5mL细胞悬液、100μL富血小板血浆工作液或DMEM培养基与0.5mL纤维蛋白胶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物,分别植入裸鼠背部皮下。结果与结论:植入后8周取材:①实验组可见血管明显增生并长入材料,呈轻度纤维包裹;对照组有少量血管长入材料中,也有轻度纤维包裹现象。实验组新生组织湿质量大于对照组(P<0.01)。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均可见移植物中有新生脂肪组织形成和不同程度的微血管长入;实验组微血管数多于对照组(P<0.01)。③新生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示,两组新生脂肪细胞的胞核及部分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核呈现绿色荧光。说明脂肪干细胞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载体复合物在体内可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脂肪干细胞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共同参与新生脂肪组织的血管化过程,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能促进组织工程构建物的血运重建,保证更多种子细胞的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干细胞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组织工程 脂肪形成 血管发生 干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相关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黎洪棉 梁自乾 蒙诚跃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4期110-111,共2页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2-06/2004-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各60例。以面部左侧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2-06/2004-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各60例。以面部左侧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2000IU/mL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创面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7和14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0分为无痛,10分为极痛);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瘢痕指数)。结果:1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的比较: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7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15±13.26)%,(59.28±11.35)%,t=5.7115,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9.62±2.38),(11.27±2.95)d,t=3.3719,P<0.01];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4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21.32)%,(61.24±18.29)%,t=3.8026,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7.62±3.49),(20.86±3.97)d,t=4.7772,P<0.01],瘢痕指数低于对照组[(7.32±1.67),(8.78±1.95),t=4.2541,P<0.01];两组患者两种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组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显著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烧伤 伤口愈合 康复
下载PDF
深Ⅱ度烧伤早期电动磨痂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黎洪棉 梁自乾 毛庆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深Ⅱ度烧伤早期电动磨痂后大白兔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浓度的变化情况,以探讨早期电动磨痂术对机体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60只30%深Ⅱ度烫伤大白兔... 目的:观察深Ⅱ度烧伤早期电动磨痂后大白兔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浓度的变化情况,以探讨早期电动磨痂术对机体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60只30%深Ⅱ度烫伤大白兔,随机分为磨痂组和非手术组,于伤后不同时间检测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浓度;并记录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另取6只正常大白兔作对照。结果:伤后24h~3d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浓度明显升高并达到峰值,但无明显差别;伤后4~11d,磨痂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浓度明显低于非手术组(t=2.2732,2.0372,1.6991,2.1811,2.0299,P<0.05;t=3.1202,2.5736,3.8060,3.8099,P<0.01);磨痂组创面愈合时间较非手术组明显提前(t=4.3369,P<0.01)。结论:早期电动磨痂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对机体是安全的,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类 伤口愈合
下载PDF
学龄前小儿烧伤特点分析及预防对策(附677例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黎洪棉 林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511-512,共2页
目的 :分析学龄前小儿的烧伤特点 ,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对我院近十年收治的学龄前小儿烧伤病员的年龄特点、性别比、致伤原因、病情特点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上学龄前小儿烧伤较多见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以热液烫伤为主 ,其次... 目的 :分析学龄前小儿的烧伤特点 ,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对我院近十年收治的学龄前小儿烧伤病员的年龄特点、性别比、致伤原因、病情特点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上学龄前小儿烧伤较多见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以热液烫伤为主 ,其次是火焰烧伤 ;幼儿期是烧伤高发年龄段 ;病情以中、重度为主 ;伤后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 ;平均住院日较成人长。结论 :学龄前小儿烧伤由多种因素造成 ,预防对策应重在加强对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学龄前儿童 预防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黎洪棉 李德绘 韦俊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5,共2页
目的:为促进创面愈合,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hEGF)对供皮区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2002-06/2004-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随机选择头部刃厚供皮区、大腿中厚... 目的:为促进创面愈合,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hEGF)对供皮区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2002-06/2004-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随机选择头部刃厚供皮区、大腿中厚供皮区创面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rhEGF及抗生素湿敷于创面上,对照组单用抗生素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速度加快(t=2.3967,2.7037;P<0.01),同期愈合率提高(t=2.5557,7.4780,3.8751,14.9866;P<0.01),愈合时间缩短;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rhEGF能显著加快供皮区创面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表皮生长因子 康复
下载PDF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4
作者 黎洪棉 梁自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200-202,共3页
目的:防止严重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是整个烧伤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防治的研究现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9-06/2004-06与烧伤后全身反应综合征防治有关的文章,检索词... 目的:防止严重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是整个烧伤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防治的研究现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9-06/2004-06与烧伤后全身反应综合征防治有关的文章,检索词“burn,interleukin,TNF,SIR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以及同期检索中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词“烧伤,白细胞介素类,肿瘤坏死因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并手工检索近期相关中文期刊和有关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出包含研究目的的文献,筛选与目的有关的文献。纳入标准:①大面积烧伤早期患者的现况调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试验研究和动物试验研究。②临床或动物试验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③治疗组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早期干预。排除标准:①烧伤中晚期患者。②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资料提炼:共找出相关性强的文章34篇,并查找全文。有21篇涉及烧伤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防治研究,其中有13篇涉及非手术疗法,8篇涉及手术疗法。排除13篇,共纳入21篇。资料综合:21篇文章中包括临床试验研究患者562例和动物实验研究220次。对烧伤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转归、早期干预措施、康复及创面处理进行综合分析。结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防治是综合性的,关键在于对烧伤创面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早期干预炎症反应,减少由此产生的各种内脏并发症,这对烧伤后续治疗和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伤口愈合 康复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几种隆鼻材料优缺点比较的临床问答 被引量:2
15
作者 黎洪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3108-3108,共1页
问:国际公认的隆鼻材料有哪些?人在整形美容医学界,公认的最为合理的隆鼻材料当属自体的软骨。其中多用耳软骨、鼻中隔软骨及肋软骨。如果只需做鼻尖、鼻小柱多用自体的耳软骨或鼻中隔软骨就足够了,如果需要做鼻梁那就需要用到自体... 问:国际公认的隆鼻材料有哪些?人在整形美容医学界,公认的最为合理的隆鼻材料当属自体的软骨。其中多用耳软骨、鼻中隔软骨及肋软骨。如果只需做鼻尖、鼻小柱多用自体的耳软骨或鼻中隔软骨就足够了,如果需要做鼻梁那就需要用到自体的肋软骨了。目前欧洲、美国用自体软骨做鼻部整形的较为多见,而亚洲相对少一些。近一两年来,中国的整形医生逐渐认识到软骨隆鼻的好处,开始在临床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了自体软骨隆鼻,现在还经常用的有硅胶隆鼻,膨体隆鼻和注射隆鼻,硅胶隆鼻:用硅橡胶是安全和效果较好的植入材料,经过实验室和临床实验,证明和人体组织相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鼻材料 临床实验 整形美容医学 自体软骨 鼻中隔软骨 组织相容性 耳软骨 鼻部整形
下载PDF
轴型肌皮瓣移植修复颈胸部难愈性创面
16
作者 黎洪棉 高建华 +1 位作者 姜平 黎小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3期9938-9942,共5页
背景:轴型肌皮瓣移植是当前修复各种难愈性创面的常用方法,既往术前皮瓣主要供血动脉的判断方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探讨一种更为准确的方法尤为必要。目的:介绍轴型肌皮瓣在颈胸部难愈性创面修复与重建中的应用经验。方法:用彩色多... 背景:轴型肌皮瓣移植是当前修复各种难愈性创面的常用方法,既往术前皮瓣主要供血动脉的判断方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探讨一种更为准确的方法尤为必要。目的:介绍轴型肌皮瓣在颈胸部难愈性创面修复与重建中的应用经验。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62例4种轴型肌皮瓣的主要供血动脉的起点及分支点外径、血管走向、长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等情况,根据检测结果设计肌皮瓣,肌皮瓣切取范围9cm×7cm^18cm×13cm。结果与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测肌皮瓣轴型血管中,发现有1例胸背动脉血流缓慢,管壁粗糙,动脉硬化较明显;其余血管探测结果均显示血流顺畅,管壁光滑,无栓塞、硬化现象,亦无血管缺如现象;所检测供血动脉的起点、分支点、外径、血管走向和解剖学层次均能在屏幕上清晰显示,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术后60例创面Ⅰ期愈合,肌皮瓣全部成活;2例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全部病例获随访4个月~6年,平均24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质地良好,功能及外形满意。提示根据创面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带蒂肌皮瓣修复颈胸部难愈性创面可获得满意的功能及外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轴型肌皮瓣供血血管判断具有简单、直观和无创的特点,对确定轴型肌皮瓣移植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型肌皮瓣 难愈性创面 颈胸部 修复重建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下载PDF
功能部位创面修复中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作用
17
作者 黎洪棉 蒙诚跃 梁自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53-153,178,共2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片复合移植用于修复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03/2004-0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功能部位肉芽创面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J-1...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片复合移植用于修复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03/2004-0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功能部位肉芽创面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复合移植一次性完成创面修复共28个功能部位;对照组共30个功能部位仅移植自体薄断层皮片。结果两组皮片均成活良好;经随访观察6~24个月,治疗组脱细胞异体真皮无排异反应,植皮处光滑平整,色泽及弹性良好,瘢痕增生轻,关节运动角度正常;对照组表皮反复起水泡,瘢痕增生重,关节运动角度较正常小。结论复合皮移植一次性完成对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修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皮片成活率高,远期瘢痕增生轻,关节活动功能无明显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部位 创面修复 自体皮复合移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 肉芽创面 自体薄断层皮 瘢痕增生 关节活动功能 断层皮片 关节运动 复合皮移植 治疗组 临床疗效 康复中心 烧伤整形 移植自体 随访观察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危险因素238例分析
18
作者 黎洪棉 梁自乾 王安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危险因素 治疗 难愈性创面 复治 致残 溃疡创面 促进 背景 封闭
下载PDF
MCAI技术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黎洪棉 梁自乾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S2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外科学总论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 MCAI 多媒体技术 高等医学教育 交互性 多媒体计算机 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下载PDF
头面部皮肤癌的手术治疗体会(附38例报告)
20
作者 黎洪棉 刘达恩 张兵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冰面部皮肤癌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