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花卉辐射育种的进展与剖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齐孟文 王化国 《核农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9-41,共3页
我国花卉辐射育种的进展与剖析齐孟文王化国(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以其美化城市、装点园林和打扮居室的功能,正在成为国内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和新型产业,并逐步与世界... 我国花卉辐射育种的进展与剖析齐孟文王化国(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以其美化城市、装点园林和打扮居室的功能,正在成为国内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和新型产业,并逐步与世界市场接轨。我国花卉种质资源丰富,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育种 核农学 突变体 辐照剂量 花卉种质资源 辐射诱变 农业科学 大学学报 适宜剂量 突变频率
下载PDF
城市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被引量:27
2
作者 齐孟文 刘凤娟 《环境科学动态》 CSSCI 2004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文对城市水体富营化引起的危害及其发生的机理 ,形成过程和主要污染来源进行了概述 ,进而提出富营养化防治及生态修复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城市水体富营养化 生态危害 防治措施 生态修复 可持续发展 水源
下载PDF
土壤侵蚀^(137)Cs测定的示踪法原理及其常用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齐孟文 王琳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6-17,共2页
简要介绍了137Cs示踪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内容包括137Cs示踪的基本原理,用于耕地及非耕地土壤侵蚀的常用模型,如非耕地的指数分布模型,耕地的比例模型、容量模型和质量平衡模型,同时对以上几种耕地模型的建模假设、计算公式和应... 简要介绍了137Cs示踪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内容包括137Cs示踪的基本原理,用于耕地及非耕地土壤侵蚀的常用模型,如非耕地的指数分布模型,耕地的比例模型、容量模型和质量平衡模型,同时对以上几种耕地模型的建模假设、计算公式和应用限制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137CS 示踪法 模型
下载PDF
环境同位素示踪法的农业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齐孟文 曲勍 《同位素》 CAS 2004年第3期169-173,共5页
对环境同位素示踪法的相关农业应用研究的基本原理、一般模式和常用公式进行了概述。其内容包括:13C自然丰度变异δ13C对植物光合作用途径鉴别,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测定,土壤有机质周转研究和能量饲料利用率评估;δD在植物不同水源的利用... 对环境同位素示踪法的相关农业应用研究的基本原理、一般模式和常用公式进行了概述。其内容包括:13C自然丰度变异δ13C对植物光合作用途径鉴别,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测定,土壤有机质周转研究和能量饲料利用率评估;δD在植物不同水源的利用率测定中的应用;δ15N在作物固氮量的测定和自然界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同位素 示踪 农业应用
下载PDF
山楂叶螨种群抽样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齐孟文 张德昌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本文在研究山楂叶螨(Tetranvehus viennensis Zncher)(又称山楂红蜘蛛)空间分布型的基础上,讨论了用于田间调查时的最适抽样单位,不同密度与理论抽样数的关系,有螨叶率与平均密度的关系,提出了防治指标为2头/叶的序贯抽样图和序贯抽样表。
关键词 山楂 叶螨 序贯抽样 抽样单位
下载PDF
全国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齐孟文 陈子蔚 《中国农业教育》 2007年第5期18-19,共2页
根据全国2003~2006年间各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并利用统计建立的分布关系,对本科农学门类精品课程的申报主体、农学门类精品课程的平均覆盖度以及农林院校精品课程的校际分布和学科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农学门类国家精品课程的... 根据全国2003~2006年间各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并利用统计建立的分布关系,对本科农学门类精品课程的申报主体、农学门类精品课程的平均覆盖度以及农林院校精品课程的校际分布和学科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农学门类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主体是独立的农林院校,而其中又以"211"农林高校为主要承担者;与国家精品课程的分布相比较,省级精品课的分布范围较宽,但也有明显的集中性;农学门类国家级精品课程二级学科类的课程平均覆盖度较省市级低,应增强省际间的资源共享;目前,农林院校正在向着以农林为主、多学科并举的综合大学目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精品课程建设 统计与分析
下载PDF
硝酸盐及其氮、氧同位素最新分析方法-细菌反硝化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齐孟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831,共4页
细菌反硝化法是一种用于测定环境样品硝酸盐及其δ15 N和δ18O的新方法,广泛用于NO 3-来源及其转化过程相关环境生态研究。为了推进相关应用研究,本文系统介绍了细菌反硝化法的原理、特点和一般分析步骤,着重讨论了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 细菌反硝化法是一种用于测定环境样品硝酸盐及其δ15 N和δ18O的新方法,广泛用于NO 3-来源及其转化过程相关环境生态研究。为了推进相关应用研究,本文系统介绍了细菌反硝化法的原理、特点和一般分析步骤,着重讨论了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和试验要点,给出了分析相关计量关系及结果标定和校正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法 硝酸盐 同位素分析
下载PDF
关于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应用及其局限性评述 被引量:3
8
作者 齐孟文 刘凤娟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第5期244-246,共3页
分析了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内涵,使用条件,探讨了不适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办法,以期更好地发挥其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术评价与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 影响因子 评述
下载PDF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肥料多因子影响及调控研究
9
作者 齐孟文 王念萍 +3 位作者 彭根元 石定燧 杨茁萌 安沙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9-84,共6页
正交试验表明 ,在试验条件下 ,制约鲁梅克斯 K- 1杂交酸模生长和产量的肥料关键因子是 N肥。增施 N肥既可以提高作物的生物产量 ,又可在一定程度增加其粗蛋白含量 ,结果使粗蛋白产量显著提高。 N3( 80 0 kg.hm-2 )和 N2 ( 60 0 kg.hm-2 ... 正交试验表明 ,在试验条件下 ,制约鲁梅克斯 K- 1杂交酸模生长和产量的肥料关键因子是 N肥。增施 N肥既可以提高作物的生物产量 ,又可在一定程度增加其粗蛋白含量 ,结果使粗蛋白产量显著提高。 N3( 80 0 kg.hm-2 )和 N2 ( 60 0 kg.hm-2 )的粗蛋白产量差异不显著 ,但分别比 N1( 4 0 0 kg.hm-2 )的粗蛋白产量极显著地增加 34 .85%和 2 5.99%。肥料类型也影响显著 ,NH4 - N对作物较为有利。磷肥和钾肥的影响不显著。试验确定的最佳肥料组配为 F1N2 P1K1( NH4 - N,N∶ P2 O5∶ K2 O=60 0∶ 150∶ 0 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配比 施氮量 调控 肥效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 氮肥类型 施肥制度
下载PDF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施氮模型选择及氮肥推荐
10
作者 齐孟文 王念萍 +3 位作者 彭根元 石定燧 杨茁萌 安沙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1-354,共4页
对鲁梅克斯K 1杂交酸模的氮肥肥效试验表明 ,氮素营养是影响其产量的显著性因子 ,酸模的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近似线性地增加 ,达到最大值后在较大范围基本保持不变 ,氮肥推荐模型可采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植株的粗蛋白含量也在一定范围随施... 对鲁梅克斯K 1杂交酸模的氮肥肥效试验表明 ,氮素营养是影响其产量的显著性因子 ,酸模的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近似线性地增加 ,达到最大值后在较大范围基本保持不变 ,氮肥推荐模型可采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植株的粗蛋白含量也在一定范围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 ,从对照的 2 1 98%提高到 2 8 2 3 %。植株的根冠重量比较大 ,在最佳施氮水平N3 ( 60 0kg·hm- 2 )下为 53 66%。根的粗蛋白的含量由对照的1 1 2 6%增加到N5( 90 0kg·hm- 2 )的 3 0 2 1 % ,表明酸模的根具有一定的储存和调控氮的能力 ,这可能是作物具有较强的耐氮性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梅克斯K-1 氮肥 肥效 施氮模型 杂交酸模 饲料作物
下载PDF
氮肥水平对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氮素利用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11
作者 齐孟文 王念萍 +3 位作者 彭根元 石定燧 杨茁萌 安沙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8-301,共4页
鲁梅克斯K 1杂交酸模对氮素的吸收与施氮量的关系可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描述。植株氮素来自肥料氮的比例Ndff随施氮线性增加 ,但利用率随施氮量先上升后下降 ,变化范围从 32 1 1 %~ 42 78% ,在推荐施氮N3(6 0 0Nkg·hm- 2 )水平下为... 鲁梅克斯K 1杂交酸模对氮素的吸收与施氮量的关系可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描述。植株氮素来自肥料氮的比例Ndff随施氮线性增加 ,但利用率随施氮量先上升后下降 ,变化范围从 32 1 1 %~ 42 78% ,在推荐施氮N3(6 0 0Nkg·hm- 2 )水平下为42 78%。根对肥料氮的截留率与植株利用率的趋势相似 ,在 1 9 87%~ 2 4 37%范围变化 ,植株吸收率在 51 97%~ 6 7 1 5%范围变化。肥料氮的土壤残留率基本不变 ,平均为 2 1 89%。氮肥回收率开始时随施氮无显著变化 ,N3处理后迅速下降 ,损失率趋势与之相同 ,但方向相反 ,在 9 40 %~ 2 5 93%范围变化。在分茬施肥的模式下 ,不同施氮下的土壤全氮不随茬次显著变化 ,但施氮对土壤全氮水平有显著影响 ,土壤全氮的全年周转率随施氮在范围 4 6 7%~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梅克斯K-1 杂交酸模 氮肥 利用率 氮素平衡
下载PDF
控释剂型^(14)C标记除草剂向水中释放的动力学研究
12
作者 齐孟文 王福钧 王化国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40-246,共7页
研究了除草剂杀草丹和丁草胺由玉米芯及褐藻胶控释剂型的释放过程,建立了其释放动力学,并将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杀草丹由玉米芯颗粒剂中的释放可视为热动力学的解吸过程,且释放速率主要由剂型中粘合剂成分决定... 研究了除草剂杀草丹和丁草胺由玉米芯及褐藻胶控释剂型的释放过程,建立了其释放动力学,并将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杀草丹由玉米芯颗粒剂中的释放可视为热动力学的解吸过程,且释放速率主要由剂型中粘合剂成分决定。杀草丹由TA1剂型中的释放快于由TA2中释放,释放95%仅需15天时间,而对于TA2则为30天。杀草丹及丁草胺由褐藻胶颗粒中的释放主要由扩散过程支配,并可用扩散方程描述。除了受剂型成分的影响外,释放速率主要取决于剂型颗粒大小,释放速率常数反比于颗粒的半径。另外,褐藻胶容量较高的剂型,释放速率轻快。由于褐藻胶较贵,因此,释放速率可通过改变剂型的大小调整。除草剂由控释剂型持续释放到水中时,其在水中的浓度随时间增加,但释故速率随时间减小,玉米芯剂型的释放一般快于褐藻胶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剂型除草剂 杀草丹 释放动力学
下载PDF
^(18)O内标质谱法比较定量蛋白质组学计量的数学算法
13
作者 齐孟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18O内标蛋白质质谱定量分析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技术,虽然该方法与迄今所有内标法相比有一系列优点,但是由于其质谱是由16O未标记品种,单及双18O标记品种分子同位素峰簇相互迭加所构成的复杂谱,定量分析的关键是发展有效... 18O内标蛋白质质谱定量分析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技术,虽然该方法与迄今所有内标法相比有一系列优点,但是由于其质谱是由16O未标记品种,单及双18O标记品种分子同位素峰簇相互迭加所构成的复杂谱,定量分析的关键是发展有效的质谱解析算法。有鉴于此,综述和讨论了18O内标质谱差异比较蛋白质分析过程中,分子同位素簇分布的简化计算方法,以及质谱混和谱解析的数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O内标法 定量蛋白质组学 数学算法
下载PDF
抗氯霉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谦 齐孟文 +1 位作者 何方洋 杨根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6-198,195,共4页
用重氮化和CDI两种方法合成了CAP全抗原 ,紫外分析和商业试剂盒ELISA鉴定表明合成成功 ;动物免疫 4次后采血检测 ,多克隆抗体 50 %抑制率探测限可达1 0ng/ml,效价可达 1 0万以上稀释倍数 ,特异性较好。
关键词 氯霉素 抗氯霉素多克隆抗体 制备 重氮化 CDI CAP全抗原 合成 碳二亚胺 ELISA试剂盒 药物残留
下载PDF
调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其计量关系的意义和公理化讨论 被引量:43
15
作者 张阿宏 齐孟文 张晔晖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912,共4页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农业科学中广泛应用,其动力学参量及其应用计量关系的公理化研究在方法学上尤为重要,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对滞后。为此,本文尝试从其本质、意义及其正确的使用条件等方面对调制叶绿素荧光仪的测量参量进行阐述...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农业科学中广泛应用,其动力学参量及其应用计量关系的公理化研究在方法学上尤为重要,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对滞后。为此,本文尝试从其本质、意义及其正确的使用条件等方面对调制叶绿素荧光仪的测量参量进行阐述,并对应用中的相关计量公式从公理化的角度进行了演释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叶绿素荧光仪 动力学参数 计量公式
下载PDF
抗链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谦 齐孟文 +2 位作者 何方洋 杨根海 曲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8-160,157,共4页
用CDI法合成链霉素全抗原 ,免疫BALB c小鼠 ,采用杂交瘤技术得到了一株能稳定分泌抗链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ELISA鉴定 ,SM McAb为IgG1类 ;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达 1 0 4以上 ,腹水的达 1 0 8以上 ;与双氢链霉素交叉反应率为 2 0... 用CDI法合成链霉素全抗原 ,免疫BALB c小鼠 ,采用杂交瘤技术得到了一株能稳定分泌抗链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ELISA鉴定 ,SM McAb为IgG1类 ;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达 1 0 4以上 ,腹水的达 1 0 8以上 ;与双氢链霉素交叉反应率为 2 0 0 % ,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无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单克隆抗体 制备 鉴定 杂交瘤技术 抗生素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药物残留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邻氯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琳 齐孟文 +1 位作者 冯才伟 孟丽丽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6-68,共3页
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邻氯青霉素(cloxacillin)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杂交瘤技术获得了一株能稳定分泌抗邻氯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H8-B1-F4。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亚类为IgG1,其细胞上清抗体效价... 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邻氯青霉素(cloxacillin)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杂交瘤技术获得了一株能稳定分泌抗邻氯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H8-B1-F4。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亚类为IgG1,其细胞上清抗体效价为1∶1000,腹水效价为1∶4×105。与其结构类似物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的交叉反应率为21.3%和19.6%,和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和苄青霉素无交叉反应。体外传代培养和冻存复苏后抗体分泌稳定。为进一步研制检测邻氯青霉素的ELISA试剂盒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抗生素 双氯青霉素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华北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中冬小麦分蘖期生长与碳截留 被引量:2
18
作者 屈波 孟凡乔 +3 位作者 齐孟文 关桂红 匡星 陈京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30,共6页
模拟华北高产施肥条件盆栽冬小麦,采用14C同位素对分蘖期冬小麦进行脉冲标记,并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花期和成熟期取样测定冬小麦地上部、根和土壤中的14C含量,研究冬小麦光合固定碳对土壤碳库的输入机制。结果表明:冬小麦冬前植株地... 模拟华北高产施肥条件盆栽冬小麦,采用14C同位素对分蘖期冬小麦进行脉冲标记,并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花期和成熟期取样测定冬小麦地上部、根和土壤中的14C含量,研究冬小麦光合固定碳对土壤碳库的输入机制。结果表明:冬小麦冬前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可以用三次方程较好地拟合;冬小麦出苗后36d停止生长,植株地上部分平均干质量为0·219g·株-1,折合为0·09gC·株-1。冬小麦分蘖期光合固定的碳在植株地上部分、地下根部和土壤中的分配比例分别占光合同化14C总量的35·2%、10·4%和51·3%。到冬小麦生长期末,植株地上部分、地下根部和土壤中的14C含量分别降至最初光合同化14C总量的3·9%、4·6%和26·4%。通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14C总量随作物生长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到生长期末,通过呼吸作用输出的14C的量占分蘖期冬小麦固定总量的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分蘖期 ^14C 土壤呼吸
下载PDF
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曲勍 齐孟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3-396,共4页
为了对莱克多巴胺进行酶联免疫法测定,经由混合酸酐法合成莱克多巴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单克隆化技术最终得到了1株名为3E1-C9-E10的能稳定分泌抗莱克多巴胺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 为了对莱克多巴胺进行酶联免疫法测定,经由混合酸酐法合成莱克多巴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单克隆化技术最终得到了1株名为3E1-C9-E10的能稳定分泌抗莱克多巴胺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为1×105,腹水的效价达1×107以上,与多巴酚丁胺有24%的交叉反应率,与沙丁胺醇、克伦特罗没有交叉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克多巴胺 β-肾上腺素激动剂 单克隆抗体 BALB/C小鼠 杂交瘤细胞株 酶联免疫法 鉴定 制备 混合酸酐法 ELISA
下载PDF
^(14)C-甲霜灵在豌豆中的传导与分布以及其在几种作物中残留消解动态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化国 齐孟文 +1 位作者 彭根元 秦凤琴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5-89,共5页
研究了甲霜灵在几种作物上的吸收、传导以及残留消解动态。豌豆根吸收的甲霜灵主要传导到茎与叶中,并在叶缘表现出积累效应,而涂叶法引入的甲霜灵则主要存留于引入叶中,向外传导的很少。白菜和油菜施药3周后残留浓度均低于0.5mg... 研究了甲霜灵在几种作物上的吸收、传导以及残留消解动态。豌豆根吸收的甲霜灵主要传导到茎与叶中,并在叶缘表现出积累效应,而涂叶法引入的甲霜灵则主要存留于引入叶中,向外传导的很少。白菜和油菜施药3周后残留浓度均低于0.5mg·kg-1。春小麦花期和灌浆期引入的甲霜灵,在收获时主要残留于麦秆中,其残留量可分别占到引入量的42.6%和55.4%,籽粒中的总残留浓度分别为0.35mg·kg-1和0.56mg·kg1,其中一半以上为结合残留。平菇中甲醇提取残留为0.11mg·kg-1,结合残留为0.0147mg·kg-1.一个采收期后,引入量的97%残留于基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甲霜灵 残留 吸收 传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